如何理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臭」字?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話在百度上的解釋我不認同。我認為這個臭應該是香味而不是臭味,百度上讀音寫的是xiu,既然是xiu,這裡並沒有說明是臭的還是香的。那怎麼能說是腐敗發臭呢?
請問有沒有人考究過這句詩?
相關問題朱門酒肉臭的臭字到底怎麼讀?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臭」應讀做「chòu」還是「xiù」?
我個人傾向於讀xiu。
前幾天在朋友圈吐槽,學生說老師教他們這裡是腐敗而發臭,犯了把有爭議的問題說得太斬絕的問題,幸有諍友指出,還是要好好反省一個。
這裡把我所了解的情況大概說一下:
杜詩此句如何訓詁,歷來爭議都很大。著名的注本里,有說讀chou的,有說讀xiu的,莫衷一是。我個人的意見傾向於xiu,原因如下:
1. 主張chou一說的注本,大都引用同一個文獻,如《集千家注杜詩》:「山谷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乃用《孫子新書》:楚庄攻宋,廚有臭肉,尊有敗酒,而三軍有飢色。」言明杜甫此處是用典。
然經過查證,《孫子新書》不存在,原始的紀錄脫漏了一個字,應為「王孫子《新書》」,但進一步查證,是這本書也不存在的,有《王孫子》,有《王氏新書》,但絕無王孫子的《新書》,個人懷疑這個記錄是把《王孫子》和《王氏新書》混在一起了。
經查找,注本里的這個記錄出自《王孫子》。這本書早已不存,《漢書·藝文志》只錄了一個書名,唐歐陽珣《藝文類聚》里引用了這一句,不知他看到的原始資料是源於何處。清代《玉函山房輯佚書》收錄了歷代引述此書的五條,輯於一處。
上圖為《玉函山房輯佚書》中對於《王孫子》一書的敘述。
上圖為《集千家注杜詩》所引文獻的出處。因為這個資料最早出自唐代的《藝文類聚》,同時代及之前都難以查到第二處引述,所以算是比較偏僻的資料,真假性值得探究,老杜是否真的見過這句並有意化用之,個人認為存疑。而諸多注本簡單引述黃山谷的議論,卻並未具體探尋是否有《孫子新書》,更是令人難以信服。
2. 假設黃山谷確實有這個議論,而他本人確實說的是《王孫子》。那麼與他另一首詩的用法產生了衝突。請看這首詩: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為韻寄李子先
窮閻蒿蔓膻,富屋酒肉臭。
酒肉令人肥,蒿蔓令人瘦。
欲從鐘鼎食,復恐憂患構。
秦時千戶侯,寂寞種瓜後。
黃庭堅宗杜,此處明顯是用杜詩詩意出之。而標題透露出的信息是,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為韻,「其臭如蘭」中的臭讀xiu是毫無爭議的,詩中的「酒肉臭」從邏輯上講也應是指氣味。
同一詩人在理解杜詩和自己化用時,在這個字上出現矛盾,個人認為不太值得信任。
3. 古人用臭,腐敗發出臭氣這個意思也很早就有了,但形容肉臭可以,酒上面用臭字,則嫌不太貼切。查古人書,有如《王孫子》中用「酒敗」的例子,也有用酒酸的例子,如:
不殺其狗則酒酸。(《韓非子》)
酒酸魚敗。(《焦氏易林》)
不念宋人待四海之客,大鑪不欲令酒酸也。(《報曹公書》孔融)
而「酒臭」連用,則基本上都是指酒的氣味。如我在資料庫查到的:
共王駕而自往,入其幄中,聞酒臭而還。(《韓非子》)
食時有雨從東北來,火乃息,雨皆酒臭。(《後漢書》)
酒臭聞於數里,遠近驚愕,不知所由。(《太平廣記》)
杜詩用字精警,若「酒肉臭」為chou,則終嫌用字不甚熨貼。雖然酒肉腐敗發臭都不給窮人吃,藝術上的張力更強一些。
所以,個人的意見,是更加傾向於讀xiu。
關於這個問題,陝師大的郭芹納教授在他的《訓詁學》一書中有詳細的論證,結論是讀chou,接下來我會貼出來課本上關於這個問題的幾個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詳細看下。
前幾天我曾經在 @夜小紫 答主的下邊有反駁,但是由於知識有限而沒能說清楚,最近偶爾看到了這本書,終於搞明白了這個問題。
郭芹納:,陝西大荔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本科)、蘭州大學(研究生)。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漢語言文字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民主促進會陝西省委會副主委、陝西省人大常委、中國訓詁學研究會常委理事、陝西省語言學學會副會長、陝西詩詞學會副會長、陝西省散曲學會會長。
這是郭先生的這本《訓詁學》
下面是關於這個問題論述的圖片
雖然內容有點多,但是我想真正有興趣的人是可以看下去的。
----------------------------------------分割線---------------------------------------------------------
由於這個問題是很久以前的問題了,所以我還是艾特幾個喜歡這個的朋友吧,免得沒人看 @雲飛揚 @竹聲 @清徽 @蘇志斌 @黎子順 @小明 @醉金烏 ,最後艾特一下我自己 @公孫小白 。
臭這字有三種意思,臭氣、香氣、氣味
根據上下文來看
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上一句有香,下一句應該是chou,比較合理。
《後漢書·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敗而不可飲。
至於說酒有沒有臭氣,搜一下米酒變臭就知道了,古代的酒可不是現代這種酒精含量很高的酒,低酒精的酒,暴露在空氣中,很快就會變臭的。
至於說酒臭的用法,也是有的。
義寧初,一縣丞衣纓之胄。年少時,甚有丰采。涉獵書史,兼有文性。其後沉湎於酒,老而彌篤。日飲數升,略無醒時。得病將終,酒臭聞於數里,遠近驚愕,不知所由。如此一旬,此人遂卒。故釋典戒酒,令人昏痴。今臨亡酒臭。彰其入惡道耳。出《五行記》
另外,我認為《韓非子》這句酒臭,也應該做臭氣解釋。
共王駕而自往,入其幄中,聞酒臭而還。
既然路都有 凍 死骨了,肉類怎麼會腐敗發臭……
為啥就就不能理解成酒肉都放臭了,窮人都吃不到呢,對比多強烈
臭這個字,有三個意義,香味,臭味,氣味。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尺救切,抽去聲。《說文》禽走,臭而知其跡者,犬也。故從犬。《徐鍇曰》以鼻知臭,故從自。《廣韻》凡氣之總名。《易·說卦》巽爲臭。《疏》爲臭,取其風所發也。《詩·大雅》上天之載,無聲無臭。《禮·月令》其臭羶。《疏》通於鼻者謂之臭。
又香也。《易·繫辭》其臭如蘭。《詩·大雅》胡臭亶時。《禮·內則》衿纓佩容臭。《註》容臭,香物也。《疏》庾氏曰:以臭物可以修飾形容,故謂之容臭。
又惡氣。與香臭別。《書·盤庚》無起穢以自臭。《莊子·知北遊》是其所美者爲神奇,所惡者爲臭腐。《正韻》對香而言,則爲惡氣,海濵逐臭之夫之類是也。
又《左傳·襄八年》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註》言同類。
因此嚴格來說,酒肉臭有三種可能的解釋,酒肉香,酒肉臭,酒肉味。只從杜甫詩歌來看,並不能確定杜甫用的是哪一種解釋。只能從典故,唐人習語方面去推測杜甫的想法。這個可以看@夜小紫 的答案。
唐人元稹有一句,市卒酒肉臭,縣胥家舍成,這裡取臭之香義的可能性大。(酒肉臭這三個字說不定是抄杜甫的)
宋人石介有一句,「酒臭瓮兮肉爛床」,酒臭和肉爛相對,顯然這裡不是取的臭之香味和氣味兩義。酒臭之說可以存在。更何況是酒肉臭三字連屬,以一個臭字形容酒肉二物,未必不可能。杜甫用字貼切也不可能處處貼切。杜甫句,「酒肉如山又一時」,以山喻酒肉肯定不如酒海肉山更好。白居易說「盤中堆酒肉」,酒又怎麼可能在盤中堆起來。
因此,從詩本身確定不了臭字的讀音和含義,查典故和唐人用法也沒有決定性的證據,這裡酒肉臭怎麼讀顯然得不出什麼一致的觀點。
就我看法,讀xiu文雅一些,讀chou狠厲,怨氣更大詩意更重一些。怎麼讀都行吧。
瑤池氣鬱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歡娛,樂動殷樛嶱。
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
中堂舞神仙,煙霧散玉質。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榮枯咫尺異,惆悵再難述。
原句的上文,「瑤池」到「勸客」一大段,寫的是皇家宴會如何豪華。段末用「朱門酒肉臭」總結,無非是酒肉飄香,宴會奢侈的意思。
原句的下文,「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顯然「枯」對應「路有凍死骨」,「榮」對應「朱門酒肉臭」。榮鮮和臭腐是反義詞。因此臭不可能是腐臭,只能是香的意思。之所以用「臭」而不用「香」,是因為詩的前一韻剛用過「香」字。
聯繫上下文,結論是顯而易見的:臭音xiù,名詞「香氣」或形容詞「飄香」的意思。元稹還有詩句「市卒酒肉臭,縣胥家舍成」,也是類似的意思。結論根本不存在爭議。難道皇宮裡宴會還開著,舞還跳著,桌上的酒肉就已經臭了?太監和宮女們聞到御膳臭了還都傻站著?
說「朱門酒肉臭」就是「富貴人家酒肉都放臭了」的人,要麼是沒有文本意識,斷章取義;要麼是沒有代入作者思維,不知道作詩要避免犯復。還有說隆冬酒肉不會腐臭,以及肉才會臭酒不會臭的,都是外行的解法。文本問題,第一時間要到文本中去找答案。
個人感覺是讀chou。
杜甫的這篇《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主要是揭露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通篇都在抨擊統治集團的荒淫腐敗。從這個角度考慮,應該讀chou,意為腐臭的味道。
「朱門酒肉臭(xiu)」側重於對底層人民的同情,有一種《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感覺。彌留之際的窮苦人聞到牆那邊飄來的酒肉香氣,意識模糊得產生了幻覺,彷彿這些酒肉就擺在自己面前,任自己享用;彷彿自己也是個貴族,衣食無憂;彷彿自己不是即將死去,而是酒足飯飽要舒舒服服睡一覺。最後他在這樣的「滿足」中離開了。這樣有點浪漫主義的調調。
但是「朱門酒肉臭(xiu)」明顯不如「朱門酒肉臭(chou)」有力度。畢竟酒肉飄香是一種自然現象——我們家每到飯點也會有飯菜的香味飄出來,不能因此就批評權貴。chou就不一樣了。統治者無度地剝削勞動人民,榨取了遠遠超出他們所需求的財富,家裡的食物都腐敗發臭了,但對底層人民的苦難熟視無睹。這才是杜甫所要抨擊和揭露的。
總之,「朱門酒肉臭(xiu)」的確可以表現出「榮枯咫尺異」,但是「朱門酒肉臭(chou)」才能表達出杜甫「惆悵難再述」的憤慨。
……誰跟你說百度百科說是臭味了……還特地看了下,就是香味啊
首先,從語音的角度來回答,你用普通話的音給臭字加註完全沒有問題,時代在發展,你用普通話當然不錯,至於是xiu chou ,這邊給出觀點是氣味的意思,並不是老師教的酒肉都腐敗發臭了,也不給路人吃。相反認為是大戶人家,美味的食物發出氣味,而大街上多有餓死之人的屍骨。
個人偏向於讀xiu,氣味的總稱。
有錢人家充滿了酒肉的香味,路邊仍有餓死人的骨頭。
不太同意的是與香味相反的那chou的意思,這太現代化了。。。再說,有錢人家是有病呢才把臭的酒肉放家裡啊。。。。
臭有兩個讀音,分別為chòu與 xiù,來源於中古漢語中兩個讀音:尺救切 與 許救切 ,分屬昌母與曉母。前者有香氣、惡穢難聞的氣味、腐敗、醜惡的意思,後者有用鼻子聞(也就是後來的嗅)與 氣味的意思。
晚上找到一篇文章,可供參考
「當前類別:首頁 &>&> 新版國學 &>&> 漢語 &>&> 漢字 &>&> 字里乾坤
「朱門酒肉臭」中「臭」字的意思
發布時間: 2011/10/11 14:51:18 被閱覽數: 15 次 來源: 騰訊博客
文字 〖 大 中 小 〗 )
作者:丁啟陣
杜詩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是,對於其中「臭」字的理解,卻有不同意見。大多數人理解為「腐臭」,少數人理解為「香氣」,也有人理解為「氣味」。
凡事習慣於尋找標準答案的人,一定會問:哪一種是正確的呢?
我認為,這三種理解可以說都是正確的。因為,它們各有理由和證據:
「腐臭」說,可以有如下理由和證據:
一、同一首詩的上一句中有一個「香」字,「香」與「臭」構成對照。杜詩《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中,「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上一句詩「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香橘」、「臭肉」隔句對應,相反相成。
二、唐詩中,「臭」字有不少「腐臭」義的用例。例如:張九齡《雜詩五首》「生性苟不夭,香臭誰為中。」孟郊《秋懷》「詈言一失香,千古聞臭詞。」韓愈《譴瘧鬼》「求食歐(嘔)泄間,不知臭穢非。」元稹《後湖》「臭腐魚鱉死,不植菰與蒲。」白居易《問友》「香莖與臭葉,日夜俱長大。」寒山《詩三百三首》「豬不嫌人臭,人反道豬香。」早於、晚於杜甫的都有。
三、黃山谷引《孫子新書》云:楚庄攻宋,廚有臭肉,尊有敗酒,而三軍有飢色。其中「臭」、「敗」對應。
四、可以表現杜甫對於貧富不均現象、對「朱門」奢侈生活的憤怒之情。
「香氣」說,可以有如下理由和證據:
一、「朱門」包括皇帝行宮。一般讀者可能是把「朱門」理解為富貴之家的,但從詩歌上下文看,應是指唐玄宗驪山行宮,當然也可能兼及「衛霍室」即楊國忠之類皇親國戚之家。皇宮之內,有專人管理,職責鮮明,儘管酒肉多得吃不了,大約也不至於酸臭腐敗掉。再者「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云云,說的也是食物的名貴精美。
二、唐詩中,「臭」字有「香氣」義的用例。上官昭容詩句「勢如連璧友,心似臭蘭人。」張說《肅和》「躬祼郁鬯,乃焚膋薌。臭以達陰,聲以求陽。」駱賓王《詠懷》「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蘭。」韓愈《山南鄭相公樊員外酬答為詩其末咸有見及語樊封以示愈依賦十四韻以獻》「金舂撼玉應,厥臭劇蕙郁。」也是早於、晚於杜甫的都有。
三、唐詩中有「酒肉臭」指「酒肉香」的用例。那就是,元稹《估客樂》「歸來始安坐,富與王家勍。市卒酒肉臭,縣胥家舍成。」
「氣味」說,可以有如下理由或證據:唐詩中,「臭」字有「氣味」義的用例。魏徵《雍和》「載絜牲牷,爰登俎豆。既高既遠,無聲無臭。」白居易《悲哉行》「沉沉朱門宅,中有乳臭兒。」
相比之下,「腐臭」說和「香氣」說旗鼓相當,「氣味」說理據較為薄弱。
說實話,在「腐臭」說和「香氣」說之間,我也很難定奪。要說「朱門酒肉臭」就是「朱門酒肉太多吃喝不完,都變質發臭了」呢,那它跟下一句「路有凍死骨」同屬切責之語,不能生成張力。我們知道,杜甫是很喜歡在兩個詩句之間製造張力的,例如《醉時歌》的開頭四句:「諸公袞袞登台省,廣文先生官獨冷。甲第紛紛厭粱肉,廣文先生飯不足。」兩兩對照,震撼人心。說「朱門酒肉臭」就是「朱門之內酒肉飄香,生活極盡奢華」吧,杜甫另一首詩,《驅豎子摘蒼耳》中的「富家廚肉臭,戰地骸骨白」兩句,似乎又跟《孫子新書》的「廚有臭肉」「三軍有飢色」有淵源關係。
或許,這是詩聖杜甫利用「美惡不嫌同詞」的「臭」字,故意給後世讀者出的一道歧義理解題:選擇哪一個,全憑讀者的學識和悟性,還有一時的心情。
很多人對現行語文考試製度中人為規定標準答案的做法有異議,我的這一篇小文章,大約可以提供給他們做一個佐證。我本人也一直認為,科學尤其是人文科學的問題,往往並非只有一個標準答案。」
試試用客家話讀,客家話里xiu有餿臭(chou)的意思。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通過上層貴族官吏的奢靡與下層貧民的艱難困苦的生活情形相對比,來揭露極端不公的社會現實和對百姓的同情。所以臭應該讀作xiu即香味或氣味的意思比較合適。朱門之內歌舞管弦,酒肉飄香而一牆之隔的路上卻是餓殍委道。強烈的對比更深化主題
可能是古代細菌比較強吧
這看上去是像一個phonology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sémantique的問題吧……
一、臭字的普通話類推音就是chòu。我不知道xiù這個讀音是哪裡來的。昌母捲舌(由庄二化三引發)後再洪音化併入一等就是這個讀音。
二、臭本義是對一切氣味的統稱。《廣韻》:「凡氣之總名。」 早期不跟香相對。下面的用法也明白地指出了臭早先沒有令人討厭味道的意思:
這句詩里的臭就是(酒肉)的氣味的意思。
三、這個一個詞原本是氣味的泛指,後來演變成令人厭惡的氣味的特指的現象好像是很普遍的。英語的smell(n.)從前就是指所有氣味的,後來意思慢慢就變得不太對了(derive出的smelly就是有不好聞的味道的意思),現在講you smell基本就等於you stink。漢語除了臭這個字之外也有類似的,講「你有味道」,這句話現在跟「你臭」也是一個意思。
四、所以說,按照現代漢語的標準,「臭」字在表達中性「味道」這個意思的時候讀xiù,那麼這裡確實應該讀xiù。至於臭字為什麼會有xiù這個讀音,可能是因為在還讀細音chiòu的時候就發生了上面說的semenic change,所以為了避免表達不明就改變了讀音從塞擦音變成了擦音。(類似於英語現在多用odor而不是smell)
推薦閱讀:
※有一句意思是不告訴百姓法律而處罰他是暴政的原文是什麼?
※古籍中哪些字詞對於有一定基礎的人也容易理解錯?
※古文(文言文)到底能有多美?
※如何看待用普通話讀文言文的方法?
※誰能翻譯一下這段關於五禽戲的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