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印度教?
在印度教中,三大主神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印度教的主要傳說有哪些
其教義和思想有哪些?如何理解?
印度教和道家的思想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其思想中有哪些哲理?
普遍來講,我們可以從印度教、瑜伽、冥想中學習到什麼?我想系統且深入的了解、學習、思考印度教,並不一定要求從中獲利,您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
謝邀!
我真是太感動了,我想激勵你認真地把這種學習的慾望轉化成行動,所以決定好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下次我如果還有機會做印度宗教類課程的助教,我就用問題描述里的這幾個問題做思考題布置給同學們哈哈!
首先,十分遺憾的事情是印度的宗教(Indian Religions)尤其是印度教(Hinduism)的研究十分龐雜,一旦超出通識的程度,學習者很可能陷入巨大的混亂。
因此,如何了解印度教,尤其是「系統地」學習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但倘若只是出於興趣或者為將來的學術研究做一些鋪墊性的準備,我還是可以提供一些個人的建議。
請一定要明白,嚴肅地去學習和理解印度教,唯一的途徑是讀學術書籍!不是去拜什麼古魯大師搞個靈修、瑜伽,也不是看幾部寶萊塢電影或者聽我們這種學渣在知乎上瞎回答。
第一,先窮盡入門類讀物,這一階段需要的是廣泛涉獵,千萬不要鑽到某一個專門問題研究的坑裡。
朱明忠老師的《印度教》是一本不錯的選擇,另外他寫的《恆河沐浴:印度教概覽》也是我們專業大一學生的推薦讀物。
印度教 (豆瓣)
恆河沐浴: 印度教概覽 (豆瓣)
另外便是尚會鵬老師的《種姓與印度教社會》。
種姓與印度教社會 (豆瓣)
還有比較新的,乾貨不少但是翻譯痕迹嚴重的《印度教概論》。
印度教概論 (豆瓣)
因為國內學者關於印度教的專著實在少得可憐(不信你去以「印度佛教」為關鍵詞搜索試試)
以上幾本本選一本好好讀完,通識教育的目的足夠了。
在這樣的基礎上,再讀進階型的作品吧。
不得不祭出我從大一到現在每次寫印度的宗教相關的內容都要列入參考文獻的姚衛群老師。
他寫過一本《婆羅門教》,很有內容。另外,那本不太好讀的《印度宗教哲學概論》也很有啟發性。
婆羅門教 (豆瓣)
印度宗教哲學概論 (豆瓣)
這幾本書讀個差不多,其實就有所了解了。
十分重要的是,在讀這些書的過程中,一定會看到大量的宗教典籍和神話傳說。
所以可以搭配著宗教典籍來讀。
蔣中新老師譯的《摩奴法典》應該是漢語的印度教論文中被引用率最高的作品。
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都有中譯本,而且全譯本的收藏價值也很高。
當然,還有「奧義書」和「往世書」文獻都有部分的中譯本。
說句實話,這些作品,若非在涉及到某些專門問題閱讀需要,或者課程要求無可奈何,一般是很難很難通讀下來的。
如果堅持不下來,不妨推薦幾本簡單的導讀:
摩訶婆羅多導讀 (豆瓣)
摩訶婆羅多插話選 (豆瓣)
摩訶婆羅多的故事 (豆瓣)
羅摩衍那的故事 (豆瓣)
第二,選取不多於三本的西文讀物開始讀。如果英語能力不足,你又不具備驚人的德語或者梵語能力,這條學術的路就差不多到頭了。
因為只能拾人牙慧的讀那少得可憐而且翻譯水平那什麼的漢譯本。
非得推薦就來本必讀的韋伯吧。
《印度的宗教》大概是因為韋伯的名頭夠響,所以譯得很有意思。
對了,孫士海老師和王鏞老師譯的《印度神話》這本書也很好玩,可以讀一下。
印度神話 (豆瓣)
印度神話的書讀起來都令人身心愉悅的!王鏞老師在印度美術方面的作品,也應該是作為重要的補充性讀物。
西文讀物方面,我最初讀的一本入門讀物是 Galvin Flood 的 An Introduction to Hinduism。對我個人的幫助很大,也正是在讀這本書的期間找到了後來做專門研究的具體的突破口,較為簡單易懂。
Wendy Doniger 阿姨的書也是必讀,她晚期的書都有點過於頑皮風頭太響,反而導致大家忽略了她早些年紮實做的基礎工作,就推薦這本:Hindu Myths: A Sourcebook。非常好讀而且好玩的神話書。
然後我要跳過 Sir Woodroffe、Carl Olson 和 Heinrich Zimmer 等等鼎鼎大名的大師,做一個冷門的推薦 Axel Michaels 所著的 Hinduism: Past and Present,原著是德語,我讀的英文本。這本書跳出了大量文本的糾纏以及概念討論的天坑,能夠幫助你理解「印度教的生活方式」的真實涵義。
我覺得Louis Dumont的Homo Hierarchicus也可以推薦一下。從人類學角度來看。
如果你要做理解「印度社會」,這本書的確很贊,而且信息量很大。
英文著作真是推薦不完,我相信如果你「系統地」了解印度教的決心足夠大,把以上三本外文書讀完,自己心裡已經有譜未來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應該往哪些方面讀書了。
第三,針對性地讀某個或某些領域的著作,這就已經是專門的研究所需要做的事情了。已經不是我這種程度的人能夠做出推薦的了,請主動報考北京大學南亞學系或者去找個你喜歡的外國教授讀個Ph.D~哈哈哈哈哈。
最後,作為嚴肅學習的補充,一定要去印度跑跑看看。那種「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是需要親證的,而且最棒的是,你可以用你的理論建構去理解很多曾經以為很「奇葩」的事情。
祝學習進步!謝邀,然而我對印度教的了解也僅僅是基於高中的一門課上的學習..還是個日本文學教育背景的白人講的課..邀請了同樣上過那門課的學弟來詳細回答..
印象最深的是唯一要求買的教材bhagavad gita,基本上老師就是圍繞這本書講的,從書的主人公之一Krishna開始討論他的前世今生,牽扯出一堆印度教的神和世界觀,再慢慢開始往佛教展開。轉世輪迴這個印度教的核心思想在Krishna身上最能得到體現,因為他本身是印度三主神之一Vishnu的轉世。關於Vishnu的轉世們的故事都能當小說看好久了,還有各種相關的電視劇電影,作為一個看熱鬧的外行,感覺印度教的樂趣就在這裡( ?° ?? ?°)拿谷歌搜他的經典四部吠陀、奧義書、森林書、往世書基本都是英文版和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以及《博伽梵歌》。後面的幾部有中文譯本或節譯。
快樂生活的前提——認識命運(九)
原創 2015-10-04 天瓶雲水 閑人碎語
3、伊斯蘭教的命運觀
伊斯蘭教認為宇宙萬物皆來自真主(安拉)的創造,在《古蘭經23-12》中真主說:「我確已用泥的精華創造人。」《古蘭經38-71》:「我將從泥土造化一個人,我把他造成,並把我的靈吹入他的體內的時候,你們就向他倒身叩頭。」真主將「靈」吹入人體,成為靈魂,人據此服從於真主並提升自己的人性。人死亡後,肉體消亡,靈魂永恆,將來在世界末日時,每個人都會重生來到真主前受審判,行善者受賞,行惡者受罰。所以靈魂是人的核心,而肉身只是為完成人生使命的工具。總之,人的一切來源於真主,那麼命運自然由真主決定,這就是伊斯蘭教的命運觀。
穆罕默德是公認的伊斯蘭教的先知,伊斯蘭教的觀點是:穆罕默德不是伊斯蘭教的創始人,而是正道的復興者,他只是接受真主的啟示而傳播伊斯蘭教,中國的穆斯林普遍尊稱為「穆聖」。
伊斯蘭一詞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是和平和順從的意思。伊斯蘭教的宗旨是普慈,敬主愛人,也就是說:我們所做的事,都是真理正義,我們是為世界人類的利益而活著,而工作著。伊斯蘭教義共分兩部分:一是信仰,目的在於解決人類的思想問題,知識問題,宇宙觀問題,二是行為,目的在於解決人類的人生觀及行為問題。伊斯蘭教的宇宙觀是世界萬物是安拉創造的,世界萬物是實有的,是有變化的,也是可知的。穆聖說:「你們學習安拉的一切德性。效法安拉的能力,替安拉治理世界,服務人群。」這就是伊斯蘭教的人生觀。
真主給予人能支配地上萬物的權力,人將來會因他如何使用地上的資源而向真主交待。《古蘭經29》:「世人以為,他們口稱歸信,就可無事不受考驗嗎?我確已考驗了在他們以前的眾人,真主確知道誰是真實的,誰是說謊話的人。」所以人生充滿考驗。由於人的本質是靈魂,所以受考驗的是人的靈魂。人的靈魂如何使用及照顧自己的身體,也是考驗的一部份。
伊斯蘭教是提倡探索真理的,其聖訓說:「求學問,就算遠在中國那裡,也應當去。」
伊斯蘭教的內容是豐富的,有點中國儒家的意思,如重視家庭的融洽,在家庭中,成員要互相尊重,父母要教導子女,子女要服從父母,「天堂在母親腳下」。子女要孝順父母,這是天命,要注意「色難」問題。伊斯蘭教還提倡尊師重教,不能背叛朋友等等。
《古蘭經3-185》:「每個有生命的,都是應嘗一死的。在復生日把你們的報酬完全賜給你們。」伊斯蘭教認為相信來世是符合人類的道德良知。如果死後是什麼也沒有,那麼又為何要信仰真主,並在今生努力行善呢?相反,如果作惡的人所作的罪行,禍及無辜,而得不到報應,又怎樣顯示真主的公義呢?所以人在今世的努力是為了後世的幸福,不要害怕痛苦和折磨,不要畏懼死亡,它是很正常的事情,肉體消亡而靈魂永恆。
《古蘭經》:「你應當借真主賞賜你的財富而營得後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卻你在今世的定分。」穆罕默德也說:「現世是來世的農場」,這類似於佛教的「欲知來生事,今生做的是。」所以,伊斯蘭的人生觀是積極的。
由於伊斯蘭教賦於真主如此至高無上的地位,才會有信徒對超自然、超人間力量的崇拜與敬畏,才會有前定之說,有後世與復活之說。穆斯林群眾主要的宗教活動:念(誦讀《古蘭經》、贊念真主)、禮(禮拜)、齋(齋戒)、課(出散濟貧稅)、朝(到麥加城朝覲天房)這五大功課,可以說是屬於出世範疇的活動,井被伊斯蘭教視為它的綱領和基礎,要求穆斯林當作頭等重要的事情,去嚴格認真地遵行。其次,在伊斯蘭教的和世俗的雙重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的事情還有仿效穆罕默德的「聖行」,其目的是為了學習穆罕默德的高尚、完美的人格,以達到接近真主的地步。
伊斯蘭教的入世思想雖然具有積極的內容,但因它是以出世思想為前提的,因此,要求人們為現世奮鬥的主張,也只能在承認所謂「前定」,即真主所安排的命運下實行。這在實踐上必然是一方面要人們去追求現世的幸福,另方面又要使人們安於現狀,服從命運的安排。
4、印度教的命運觀
印度教脫胎於婆羅門教,形成於8世紀,它是綜合各種宗教,主要是由婆羅門教和佛教信仰產生出來的一個新教。印度教繼承婆羅門教的教義,仍信仰梵。在造業、果報和輪迴的觀點上與佛教基本一致。印度教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以梵天、毗濕拏、濕婆三神為主神。人們之所以崇拜他們,是因為三大主神各司其職,共同主宰宇宙的一切,梵天創造宇宙,主宰人類的命運;毗濕奴維護宇宙間的和平,展現賞善罰惡的大無畏精神,故最得人們敬仰;濕婆神不但能毀壞宇宙,同時能降伏妖魔,繁衍(生殖)世間的活動。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禁慾的主張,並把釋迦牟尼吸收為其主神的化身之一。
在哲學上,印度教是以一個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為基礎。提出這一體系的是8世紀吠檀多哲學大師商羯羅。他創立了不二論,即一元論學說,認為除梵(宇宙精神)以外沒有任何真實的物,梵和人精神是同一的、「不二」的。人生的目的,就是摒虛幻不實的物質世界,使人的本我與梵合一。至此便可以擺脫痛苦的世世輪迴,進入神妙而又銷魂的純粹極樂狀態。
印度教認為物質、個人靈魂是存在的,但從真相上看卻都是幻覺,是梵以幻力進行了不可思議的作用的結果。他認為,把幻象當成真有,就是人類的無明,只有智者可以透過它看到它背後的真相。人的本我是不死的靈魂,借住在凡人肉體,凡人的生命可以包含一個具有神的不朽創造力的永生幽靈,而靈魂則能夠再生或轉世。善惡將得到報應,這種輪迴周而復始,無始無終。解脫之道就是在心智上進行多方面的修養,區分永恆的東西和無常,捨棄名利,放棄執著,出家修習瑜伽禪定,使心寂靜,達到「悟空」的境界。由此認識自我,通過冥想實現「梵我如一」。
印度教認為,解脫的道路有三種:一是行為的道路,奉行各種戒律、布施、祭祀、苦行;二是智慧的道路,通過修行、親證真相;三是虔信的道路,靠信仰神而得到神的眷顧。婆羅門教吸收了許多佛教的東西,如果沒有佛教,今天的印度教就不會有現在的狀態,誠如聖雄甘地所說:「佛教給予印度教(婆羅門教)新的生命、新的意義、新的解釋。」譬如印度教(婆羅門教)過去認為殺羊宰馬,甚至殺人做為祭神供養的犧牲品,自己便可以獲得幸福,後來由於佛教業力思想的影響,使他們目前以不殺生為第一美德。
總之,印度教認為神主宰人類的命運,且印度教認為世界的本質是一切皆虛幻,那麼人生就是虛幻,所謂的命運就更是虛幻了。
以上就是目前世界上的四大宗教的命運觀,它們的一致性在於,都認為人的命運人自己是做不了主的,且程序已設定,人除了服從沒有其他的辦法。擁有五千年文化的古老猶太諺語說:「人一動腦筋上帝就發笑。」因為智慧的猶太人知道人類的行為是上帝安排的,上帝正是通過人類大腦實現對人類命運的安排和控制。這個控制方法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因為它超越了我們大腦的能力。你一動腦筋,似乎想改變什麼,而那正是上帝程序安排你想的。所以,上帝看到你自以為聰明、認為自己想到了一個好主意而洋洋得意的樣子所以笑了。
西方人有信仰,所以當他們取得成功時都歸功於萬能的「主」,他們感恩萬能的「主」賜予了人類一切。而今天沒有信仰的的中國人往往把一切成功歸功於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努力奮鬥,而當失敗時中國人卻又會找出一萬個理由證明不是自己的錯,或者乾脆歸咎於老天爺,怨自己的命不好。大家看,這時候中國人承認「天命」的存在了。所以,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
(這篇關於命運的文章一共十二篇,如果有興趣閱讀可加我微信號rdtpys查看我的公眾號。)謝謝邀請,之前對於印度思想哲學這一塊僅限於佛教的發展史,對於其他方面了解很表面,欠廣泛深入,最近正在看印度哲學、宗教這一塊內容的書籍,為嚴謹起見,暫時不敢胡言亂語,過段時間如果這個問題還沒有令人稱好的答案,俺再看能否嘗試作答。
首先,印度教論出生。一個人不可以通過洗禮或加入成為印度教徒,你的出生就決定了你這輩子是印度教徒。
其次,因為第一點,我沒有親身體驗印度教了。在印度時所有印度教的寺廟外人無法入內。知道的是印度教一樣相信輪迴。不過和佛教不一樣的是,靈魂的轉變和開悟最終不會走向佛或神。宇宙物質守恆,您將依然在六道中重複著輪迴。印度圖畫中藍色皮膚的都是神。
作為佛教徒和瑜伽修行者,我一樣相信業力因果的力量。任何一個瑜伽體式練習都是自我認識,身體是承載靈魂的廟宇,瑜伽不是對身體的馴服和調教。所以每次練習瑜伽,身體的感受和做到什麼位置是不確定的,都是一場新發現,這就是佛家說的無常。接納無常。不執著。
三者都認為,靈魂的凈化在於放棄小我,去工作,服務大眾而忘記結果。
最後,唯一去了的是萬神之神krishna的德里博物館。krishna的慈善組織依然活躍在世界各地,辦冥想,免費素食,唱頌。
這就是我的一些膚淺了解。
還想到兩句話:
學生準備好的時候,老師就出現了。萬法歸一。
說來也是蠻巧的 我剛在B站看完一個關於印度教的小視頻,就來逛知乎,結果就看到了你這個問題
可能你問的和我答的可能有一丁點不合適哈~因為我想說的是印度教的一個陋習——所謂的「聖女」!
具體印度的那些地方我三秒記憶真忘了,說起印度這個鬼地方,各種奇葩事都有的,我看的小視頻的up有很多關於印度奇葩事(感興趣的私聊我,因為他並沒有給我廣告費)
跑偏了~跑偏了~繼續說~「聖女」都出身於窮苦人家,人家那叫「賤民」,她們會在很小的時候被送到寺廟,有的還不到十歲就已經送走了,去給僧人們做免費性伴侶,僧人們有需求的就會召喚她們,沒需求的就靠邊待著吧!成為聖女,終身不能嫁人,也沒人願意娶她們吧~一生都要把肉體和精神都要獻給印度教,不允許背叛,年老色衰時,她們就退了下來,繼續物色下一代聖女 像個老鴇,每年都有兩萬多的女孩變成聖女,成為寺廟裡免費的妓女~
有時候信仰真的挺可怕的
因為它有時會毀掉無數人的生命
但是有的時候也挺可愛的
因為它不知不覺的拯救一些生命~
徐梵澄全集,有五十奧義書及其他
印度教綜合了耆那教、佛教、婆羅門教的教義。其哲學觀點中主要難以理解的就是梵,印度教的梵,其實就是巴門尼德的「存在」,同一個道理。後來昔蘭尼派的德性與巴門尼德的一起就明白了印度教是什麼。
推薦馬克思韋伯的書【印度的宗教,印度教與佛教】
推薦閱讀:
※可以說說柏克萊主教的哲學觀點嗎?
※辯證法真的高於普遍適用於科學的分隔法嗎?為什麼由此得出的結論普遍缺乏價值?
※如何理解這句英文呢?
※希臘懷疑論、維特根斯坦懷疑論、休謨懷疑論、笛卡爾懷疑論有什麼區別,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