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帝王學,今天是否還有值得借鑒的地方?
-
一般所謂的「帝王學」,指的是對「下一代領導人的養成教育」,而不是指的,現居大位之王者的「御人之術」。(你都坐實上位了,還需要什麼御人之術?)
在我的認知中,所謂的「帝王學」,最早叫的響的,是日本商界,可舉例如下:
比如,日本大企業老闆,在春節時,都會叫旗下各分枝機構的領導,到家中來拜年,老闆深坐內室,開門送往迎來的,正是老闆的長子。
這長子迎來客人,陪同面見父親,跪在一邊,聽取客人對父親的賀年和工作報告,上下簡單交談,最後由兒子把客人送出門去。送走來客後,父親在等待下一個屬下前來的空檔中,會跟兒子交談,「剛才那個某某某,你覺得他的能力強在哪?差在哪?他說的話如何如何?」兒子應對,說正確了,父親點頭稱是,說錯了,兒子挨罵。
這就是「帝王學」,在這樣的過程中,兒子要認識公司的重要幹部,並且要在一邊觀察,作出判斷,和自己的父親交換意見,當然,上門拜年的不止是公司內部人員,包括協力廠商、客戶,甚至有受到公司支持扶助的官員。兒子都要應對進退,要認識對方,也要叫對方認識。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多年後將來臨的「接班」之準備。
早期我所讀到的帝王學(譯自日文),常舉的例子,都跟接班人養成教育有關,比如清朝宮廷。
「乾隆大字漂亮,叫雍正罵了,為何?因為皇帝不可耽於藝術,那是亡國之君乾的事(李後主)」
「清朝宮廷,皇帝不能抱兒子,不能跟兒子親近,但,可以疼愛孫子。(隔代親情)」
同樣地,日本商界,也常拿德川家康教育後代為例,(和清朝宮廷有許多類似之處)
最好的例子,是德川家康教育他的接班人。
德川打倒豐臣秀吉後,坐實了幕府將軍大位,自己的三個兒子,大兒子早叫織田信長賜死了,二兒子是小老婆生的,所以,就把位置交給大老婆生的三兒子秀忠。
秀忠因為長年跟著家康打天下,所以,教養方面,不愁耳濡目染,不用擔心,但,第三代大將軍的德川家光(乳名叫竹千代),教養就很重要了。德川家康如何教養他?
故事說來複雜,但,可以隨手舉兩例子,跟之後的清朝宮廷,何其相像。
一、竹千代,不準跟父母親同住,以免被溺愛。從小,竹千代就被乳母養大,和秀忠保持距離。
二、故意讓竹千代備受冷落,以為自己要被奪嫡,甚至到了自殺未遂的地步。
三、竹千代痛苦萬分後,爺爺家康才出面愛護,正式宣布「嫡庶有別」,故意以此鍛練家光的個性。
也是如此,史有明證,德川家光,事實上是讓德川幕府真正站穩數百年基業的最重要人物。
還有一個更好的證據,是家康刻意發明「大御所」制度,不等老死,先行退位,讓秀忠接位,作所謂的「二元領導」,家康死後,秀忠繼任,也是到老了後,退位成「大御所」,輔佐家光作幕府大將軍。
(清朝宮廷,不亦如是?乾隆自封太上皇,讓嘉慶皇帝就位,在一旁輔佐。跟德川幕府如出一輒。)
總而言之,帝王學三字,在我的印象中,是從日本商界而來,是日本商界所強調的「接班人養成教育」。不是像大家說的,老闆御人之術。而是,「小老闆」的養成之術。
(2012年6月舊答,2014年2月,更新為簡體)
延伸閱讀: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811630/answer/22821702
-
看了幾個答案,覺得真是滿紙荒唐言(除了 @yolfilm 叔的文章雖然有點偏題但在下敬服, @阿朱 的答案還有點靠譜之處),這麼多人在大談特談「帝王學」,誰知道自己談的究竟是什麼?
談起帝王學,一不講韓非,二不知道趙蕤(估計很多人連這人都不認識,名字都不知道怎麼讀),三沒讀過馬基雅維利《君主論》,怎麼能開的了口?
看起來大體上大家印象裡面把那些討論以一般人看來不上檯面的御下之術,比如,「玩弄心計」,「偽善」「毫不留情」統統歸類為帝王學,估計在他們心裡的帝王學就是類似下面的書目:
男人不狠,江山不穩
大話帝王權謀術
王道:成大事必先領悟的帝王心術
中國十大帝王馭人謀略
……
這種地攤文學若能代表帝王術,那《清宮秘聞錄》就可以作為歷史學著作,《貨幣戰爭》就是金融學著作,《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就是醫學著作了不是嗎??
照這個邏輯,敢情得有人認為物理學的內容就關於打撞球的啊!
吐槽完畢,現在談點正經話。
(一)何為帝王學
所為帝王學,並無統一標準之定義,一般認為是帝王治國理政,統御政治之學問。現在名義的帝王沒有了,但作為現代意義的「帝王」,如一國總統,公司董事長CEO,一個組織的主席總裁,作為最高管理者,卻是更多了。這裡,帝王學就是如何做最高管理者的學問,怎麼不重要,怎麼沒借鑒意義呢?
(二)帝王學內容主要是什麼
韓非子以前,法家有法,術,勢三宗,分別以商鞅,申不害,慎到為代表。法,主要傾向於談法律治國,按現在的說法,就是所謂的以管理制度建設和法令/規定治理。術,談的是君主直接管理下屬的手法,「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生殺之權,課群臣之能者」。勢,主要講君主專制,塑造權威,鞏固統治之勢,整個國家才能圍繞在君主為中心的統治階級周圍,高效運轉起來。
法術勢三支,到韓非子處匯三而一,整個學術始見清晰理論基礎和完備的框架,之後所有的管理學中關於頂層領導的論述,內容代代有發展,但大體未出其框架和範圍,到趙蕤,則進行系統性的論述和解析,將其發揚光大。國外到15世紀馬基雅維利方才有《君主論》,把這個學問系統地寫出來,與韓非相差整整1700年。
當然,這並不是說西方几千年沒有帝王學,只是沒有像韓非子這樣,系統成文公開被寫就創作出來罷了。
中國古代法家,也就是當時的帝王學,是唯一真正關於治理國家的實務性學問,諸子百家中唯此一家而已。
樓下有人說儒家,其實是錯的。儒家是一種政治哲學(其性質大概和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差不多),而不是實務,儒學的框架,不是基於「這個社會是什麼樣的」,而是基於「這個社會應該是什麼樣的」,再對後者長篇大論。它也不是討論「君主要怎麼治國」,而是討論「這個社會的所有成員應該怎麼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果範圍小一點,他討論的是:君子(合乎天道的人優秀的人)應該怎麼做,是整個社會的一個階層,一個群體,君子是君子,君主是君主,兩者根本不是同一類人。
儒家宣揚的是理想社會應該是什麼樣的,法家才解答君主如何治理國家的問題。這兩撥人表面上很和諧,實際上是雞同鴨講,根本說不到一塊兒去。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兩千年以來,治理一直「外儒內法」,「儒表法里」,不是因為君主不喜歡不實踐儒家,而是不可能實踐儒家。舉個例子說,這就好像人家要學習打撞球,你給人家一本《大學物理》!
(三)為什麼「帝王術」現在成為厚黑學權謀術的代名詞
如上,「帝王術」,「法家」,「君主論」的主旨,在於解決「如何治理國家」這一具體問題,而解決實際問題,必須直面社會現實,即人性有惡的一面,社會不完美,承認它,分析他,解決他。這是帝王術的核心問題。
所以《長短經》說:夫霸者,駁道也,蓋白黑雜合,不純用德焉。期於有成,不問所以;論於大體,不守小節。雖稱仁引義不及三王,扶顛定傾,其歸一揆。
解決具體問題,就免不了採取一些手段,難免德行有虧,但為了大目標的實現,是必要的。
而其他等學派,只是坐而論道,每天在說:這個社會應該是什麼樣的,你應該這樣,他不應該那樣。面對和其理想相悖的現實,只是出言抨擊,發發牢騷,最後大不了「八侑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怒髮衝冠,然後扭頭就走。
坐而論道,當然不會弄髒手,不會弄累腳。什麼都不做,自然不會被別人挑刺,最容易給別人挑刺,大談「這個應該如何如何」,大秀道德優越感,洋洋自得,見他人德行白璧有瑕,如蚊蠅逐血,群起而攻之。少數是真痛心於理想社會不得實現,大多數只是掩飾自己一事無成。(咦,這是不是夾帶私貨,指桑罵槐?)
加上「帝王術」中的一些術的部分(且只是皮毛),被一些人生生拿出來,生搬硬套無限誇大,以取聳人聽聞之利。最後,世人印象中的帝王學,就只剩下這點雞零狗碎的耍手段,耍心機了。
中國本無流傳下來的帝王學書籍,僅從史記中知道李斯「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可是李斯沒去當皇帝,是去當大臣去了,可見荀子的帝王術只是臣子之術。
長短經當然也離不了儒家門徒的屁股方向。
說實話看四書五經,還不如多去宮外走走。但明末的時候,宮內的教育就是以這些東西為主,最後教出來一個崇禎。
譬如,民憤是帝王用來轉移仇恨的東西。如果一個帝王聽到民眾說,某某派系很橫行霸道,他固然會考慮打壓這個派系,卻也會思考打壓他們會不會引起這個派系乃至所有統治階級的人的不滿,從而導致其更加難以治理國家,惡性循環。所以,帝王必須以民憤為擋箭牌,以人民的名義打壓某個派系,在能夠確保結果是該派系的成員仇恨人民而非帝王的時候,才對這個派系進行敲打。就比如說楊教授的後台山東派,皇帝固然想順從民意,無奈民意中也有很多是支持楊教授,所以可以說,之所以皇帝沒有敲打山東派,鎮壓楊永信,正是因為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厭惡楊永信,相反很多老一輩人還是他的死忠,並且,根據我的門檻交疊效應方程分析,皇帝鎮壓楊永信的民憤門檻,可能和楊永信被刺殺的民憤門檻有交集,意思就是,當皇帝想要治罪於他時,他本身就已經岌岌可危了。
銅匭
我也是偶然想到的,真心太妙了。
鼓勵舉報,說錯不罰。天底下好人壞人都會利用國家機器啊,吃幾頓好的,威脅別人,報復仇家之類的多方便。
女皇陛下當然知道銅匭肯定會塞滿各種內容為假的匿名信。
可鑰匙只有她一個人有啊*3
1、於是她想殺誰家殺誰家,責任還都在某幾個『匿名舉報者』人品低劣上。
當然啦,這只是表面。
2、那幫不服女人當皇帝的貴族百官,從此朋黨、親友、師生、主僕間互不信任,誰也不知會不會被對面的人舉報或牽連,惶惶不可終日,只好夾著尾巴做人,除了極個別的再也不敢『謀反』。
3、魚保家被滅口了。至於他的發明是自己想出來還是別人有意提醒的終是千古之謎。
^_^因為天下銅匭只有王庭這一個,鑰匙也只有她一個人有,那等她把反對派打擊得差不多後就可以終止這項政策。T_T真是仁慈。
我是真心認為她仁慈,唐朝之前五代十國時百姓過得是什麼日子啊,官員們在朝堂上鬥爭還不夠,居然發兵勤王!真是唯恐天下不亂。
聽說她還一直搞人才選拔甚至人才自舉,導致官員總數冗餘不堪。這就是^o^不斷破壞官員各派系的隊形、削弱中級官員權力,並且讓下級官員忙於(政績)考試。
無此帝王心術,無此鐵腕,她既是女人又沒好的出身也沒不世之功勞,怎麼可能掌控天下實權幾十年呢?
話說皇室子弟逼急了敢明裡暗裡向爹媽下手,可臣子們不敢擅自向未來皇帝的媽下手啊。所以她還控制了自己的兒子。我歷史差,就不去分析他們分別的軟禁地點和監視手段(特工)啦。至於被殺掉的,誰知道他們軟禁後有沒有和臣子勾結謀劃什麼來著。
粘貼半篇小說情節,似乎可以解釋帝王學。
——————————————————————————————
楊度聽了大開心智,又問:「請問先生,這帝王之學如何?」
「帝王之學是這樣的。」王闓運放下茶杯,站起身來,離開藤椅,背著兩手在書房裡踱了幾步。他腰板挺得直直的,兩眼射出少見的壯年人似的精光,聲音洪亮地說,「老夫的帝王之學,以經學為基礎,以史學為主幹,以先秦諸子為枝,以漢魏詩文為葉,通孔孟之道,達孫吳之機,上知天文,下曉地理,集古往今來一切真才實學於一身,然後登名山大川,以恢宏氣概,訪民間疾苦以充實胸臆,結天下豪傑以為援助,聯王公貴族以通聲息。」
王闓運越說越激動,想起自己從二十歲到三十歲這段年月正是這樣走過來的,不禁渾身熱血沸騰,意氣昂揚。此刻的楊度也聽得心搖神動,傾之慕之。
「斯時方具備辦大事的才能。再然後,或從容取功名,由仕途出身,廁身廊廟,獻大計以動九重,發宏論以達天聽,參知政事,輔佐天子,做一代賢相,建千秋偉業;或冷眼旁觀朝野,尋覓非常之人,出奇謀,書妙策,乘天時,據地利,收人心,合眾力,干一番非常大業,以布衣取卿相,由書生封公侯,名震環宇,功標青史。」
直到王闓運以灼灼逼人的目光盯著他,好久不再說話的時候,楊度方從傾慕中回過神來。布衣卿相,書生公侯,這是楊度從少年起便夢寐以求的理想,只是他不知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實現這個理想。現在聽王闓運這番高論,真有振聾發聵之感,又有撥雲睹日之悟。他慌忙離開凳子,整一整藍布長衫,然後撩起前襟,雙膝跪在王闓運的面前,虔誠嚴肅地說:「先生之學問,浩浩乎如同大江之長流,泱泱兮如同東海之揚波;先生之聲望,朗朗然如同北斗之在天,巍巍焉如同泰山之鎮地。學生愚昧,幸蒙我師指點迷途,得以負笈東洲,求學書院。學生雖極慕翰苑清貴,開府權重,又想著作等身,文壇傳名,然輔一代名主,成百年相業,更為學生所朝思暮想,昕夕以求。不是學生今日在先生面前說大話,學生從小便自認有領牧天下之才,越辦大事越有精神,越處難境越有興緻,且生性頑梗,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先生,請置功名、詩文之小道於一邊,教學生以帝王之大學,以竟先生年輕時未竟之志,為天下蒼生謀求福祉。」
王闓運本是一個目空一切、敢於大言的人,今夜見到這個剛過弱冠的學生居然也敢在他的面前自視不凡,出言不遜,他彷彿從楊度的身上看到自己青年時代的影子。他不僅不責備楊度的狂妄,反而認為這個青年有抱負、有志氣,是個干大事成大器的材料。他正要答應,轉念一想,又盯著楊度說:「帝王之學雖是大學問,然自古以來樹大招風、功高易謗,大德大善與大罪大惡,不過一紙之隔耳。入凌煙閣、上封侯榜的是他們,油烹刀鋸,甚或毀家滅族的亦是他們,究竟不若功名之學的穩當、詩文之學的清高,你可要想清楚了!」
楊度不假思索,應聲答道:「清君側,誅權臣,自來干大事者橫屍路旁的多得很,學生不敏,然於此則早已深知。學生主意已定,倘若蒙先生所教,能成就一番大業,雖不得善終,亦心甘情願。」————————————————————
帝王學並非路邊攤的渣渣,也不是成功學的菜菜。即使不讓你稱王稱霸,也可以開闊心胸,增長閱歷,砥礪品質,提升格局。現實中看人看事不會單純只看表面,也不會陷入自我情緒小循環。哈哈~~我瞎說的。
我看樓上各位是為古人東繞西繞的花招給繞暈了。
帝王學,或者說帝王心術,就是管理學。
以需求分析為基礎,以邏輯推理為方法,以法、理、情各種手段來實現對人的管理。
為帝王者,為儲君者,學帝王學,學的是組織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戰略管理。
為相者,為謀主者,學帝王學,學的是市場營銷和成本管理。
為什麼德川家康的帝王術能夠被運用到企業管理?
因為帝王術就是對一個組織內外的管理。
以經學為基礎,以史學為主幹,以先秦諸子為枝,以漢魏詩文為葉,通孔孟之道,達孫吳之機,上知天文,下曉地理,集古往今來一切真才實學於一身,然後登名山大川,以恢宏氣概,訪民間疾苦以充實胸臆,結天下豪傑以為援助,聯王公貴族以通聲息。斯時方具備辦大事的才能。再然後,或從容取功名,由仕途出身,廁身廊廟,獻大計以動九重,發宏論以達天聽,參知政事,輔佐天子,做一代賢相,建千秋偉業;或冷眼旁觀朝野,尋覓非常之人,出奇謀,書妙策,乘天時,據地利,收人心,合眾力,干一番非常大業,以布衣取卿相,由書生封公侯,名震環宇,功標青史。
摘自——唐浩明《楊度》
一個領導者用來讓有能力的人安心為你辦事
一般人無福消受,會走火入魔
要批判地吸收
先佔位置先屌絲學帝王術,不是搞笑嗎,如果是二代,另當別論
1)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無為,則無不治。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鍉,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4)龍穴鋪滿黃金,勇士用屠龍之劍殺死惡龍,然後坐在其屍身上,看著閃爍的黃金,慢慢地長出鱗片、尾巴和觸角,,最終英雄變成惡龍,並封禁了那柄劍。
據說帝王學重要的是這三點 忍 斷 霸 有沒有贊同的?
推薦閱讀:
※最近四個中國人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被害,具體發生了什麼?中國人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生活境遇怎麼樣?
※如何評價中國民用無人機的核心技術水平?
※為什麼唱流行歌的就被稱為歌手,而唱美聲的像三大男高音就能被稱為音樂家呢?
※說到江蘇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