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魯迅的《故事新編》?
我記得魯迅自己有評價過故事新編,彷彿是「調笑之作」,剛剛百度了一下,沒有找到具體的出處,希望勘誤。
故事新編在於當時是一個比較新穎的寫作方式,和現在港台電影中常見的手法非常像,就是讓古人說今天話,產生了一種荒唐的黑色幽默的效果。魯迅一直稱中國沒有幽默,只有滑稽和諷刺,所以他大概也不覺得自己是幽默。
即使在今天讀「故事新編」還是很有趣味,譬如拿其中的《理水》來看,繪聲繪色,就好像是周星馳電影:「災情倒並不算重,糧食也還可敷衍,」一位學者們的代表,苗民言語學專家說。「麵包是每月會從半空中掉下來的;魚也不缺,雖然未免有些泥土氣,可是很肥,大人。至於那些下民,他們有的是榆葉和海苔,他們『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就是並不勞心,原只要吃這些就夠。我們也嘗過了,味道倒並不壞,特別得很……」
「況且,」別一位研究《神農本草》的學者搶著說,「榆〔16〕葉裡面是含有維他命W〔17〕的;海苔里有碘質,可醫瘰癧病,兩樣都極合於衛生。」
「O.K!」又一個學者說。大員們瞪了他一眼。
「飲料呢,」那《神農本草》學者接下去道,「他們要多少有多少,一萬代也喝不完。可惜含一點黃土,飲用之前,應該蒸餾一下的。敝人指導過許多次了,然而他們冥頑不靈,絕對的不肯照辦,於是弄出數不清的病人來……」
「就是洪水,也還不是他們弄出來的嗎?」一位五綹長須,身穿醬色長袍的紳士又搶著說。「水還沒來的時候,他們懶著不肯填,洪水來了的時候,他們又懶著不肯戽……」
「是之謂失其性靈,」坐在後一排,八字鬍子的伏羲朝小品文學家笑道。「吾嘗登帕米爾之原,天風浩然,梅花開矣,白雲飛矣,金價漲矣,耗子眠矣,見一少年,口銜雪茄,面有蚩尤氏之霧……哈哈哈!沒有法子……」〔14〕
「O.K!」
這樣的談了小半天。大員們都十分用心的聽著,臨末是叫他們合擬一個公呈,最好還有一種條陳,瀝述著善後的方法。
於是大員們下船去了。第二天,說是因為路上勞頓,不辦公,也不見客;第三天是學者們公請在最高峰上賞偃蓋古松,下半天又同往山背後釣黃鱔,一直玩到黃昏。第四天,說是因為考察勞頓了,不辦公,也不見客;第五天的午後,就傳見下民的代表。
...
中間對話那段,很有周星馳的神韻。。。 而可怕的是,這樣的文字,即便在今天看來依舊栩栩如生,好像時光並未流逝了六十年。
魯迅死了,被人遺忘了,並不可怕;可怕的魯迅依舊沒有死,依舊在批判那些他六十年前批判的東西,這可怕至極。
無論神話也好傳說也罷,他們都從千百年來的口耳相傳、詩書筆墨中留存下來。奔月中,魯迅將這則傳說里外翻新,注入了暗紅濃郁的新的血液。
暮靄籠罩了大宅,鄰屋上都騰起濃黑的炊煙。
開篇,末日感就令人屏息凝神。「垃圾堆」、「懶懶的」、「烏老鴉」無一不為這個窮途末路的英雄形象添磚加瓦。一反傳說神話中的高大威武的英雄形象,羿現在成為了一個沉湎於輝煌過去,困囿於現實窘境的丈夫。
烏鴉的炸醬麵,烏鴉炸醬麵。連烏鴉都在嗤笑后羿的無能。唯一幸運逮住的麻雀也被強有力的箭頭給射碎了。封豕長蛇、熊掌駝峰,高層的射法,使后羿能輕而易舉地得到各種山珍野味。箭法的精準巧妙,竟把方圓幾里的野味趕盡殺絕。
這曲英雄悲歌時時奏起,他和逢蒙的相遇,再次用鮮明的對比,濃墨重彩地強調了后羿的英雄主義色彩,在無以取代的的地位。
鋪墊了長達兩個章節,第三章里,奔月終於開始了。等會發現事情不對勁的時候,就為英雄變得手忙腳亂手足無措,肚子里暗暗猜想嫦娥就是吃了金丹而升天,卻無力相信這就是事實。只見月亮依舊在天邊發出清冷和悅的光。
「拿我的射日弓來!和三枝箭!」承載著這輝煌過去的射日弓,蓋滿塵埃。當后羿一手拈弓,一手捏著三枝箭,正對著月亮拉了個滿弓。
這正是悲劇所在啊!當年雄姿煥發的英雄,如今原景重現,射的不是烈焰雄日而是凄清圓月,射的不是滿眼山珍海味,而是自己的結髮妻子。這一枝枝弓箭中裡面包含了多少悔恨與無奈,以及希望嫦娥回來的愛戀?
最後月亮戲虐地抖了一抖——安然無恙。衰頹的英雄就這樣落魄潦倒了。
全文諷刺意味四溢,無論是烏鴉炸醬麵,還是鮮明強烈的各種對比,無不構成一曲英雄悲歌。魯迅重塑了這一神話傳說的靈魂,借古人之口,暗喻一切已無法回頭的窮途末路者。
「有人說老爺還是一個戰士。」
「有時看去簡直好像藝術家。」
「放屁!」
后羿掐碎了這些諛詞,帶著隱隱涌動的黑色幽默,「我實在餓極了,還是趕快去做一盤辣子雞,烙五斤餅來,給我吃了好睡覺。」
原文刊載於微信公眾號: 午夜之門 歡迎關注
http://weixin.qq.com/r/oztZQebEIbteraIi926x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有人說,魯迅的雜文是二十世紀諷刺的巔峰,而我覺得《故事新編》才最配得上這個稱號。而我更在意它的另一重意義:魯迅對舊社會批判的解構。這本書我統共讀了五遍,每一遍都能讀出作者不同層次暗含著的嬉笑怒罵,而最近幾次才初覺其間政治意義的複雜性。
如果用兩個字來總結串聯這本小集子八篇小說的最基本的主題,那一定是「荒誕」。序言中魯迅就反諷地指出他寫作這些小說的動機:
「(舊倫理衛道士)可憐的陰險使我感到滑稽,當再寫小說時,就無論如何,止不住有一個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女媧的兩腿之間出現了。這就是從認真陷入了油滑的開端…我是不薄 『庸俗』,也自甘』庸俗』的。」
魯迅所自嘲的這種「油滑」、這種「庸俗」指的就是把神話傳說中蘊含的經典與偉大的成分進行解構、溶化到他所處的現實中與醜惡、黑暗與悲涼、無奈相撞擊,在借古諷今中產生一種醜惡的戲劇性,在對民族光輝偉岸神性的消解中產生的黑色幽默式的荒誕——每篇里的戲謔調笑有多麼誇張,故事盡頭反思追憶就有多悲涼。
這個小集子有很多種讀法:可以看成是神話故事融合現代元素的去神性化續寫出的幾篇文學作品,可以看成他對自己撕逼對象一次面具狂歡式的大清算,更多人、或者說主流更慣於把它看成是魯迅對舊制度、舊思想、舊文化的諷刺與宣戰——一種「非常魯迅「的主題。在我看來,這本書也許是作為我們熟悉的革命鬥士的魯迅在別處從來沒有嘗試過的一項宏大工程——對他一向熱切稱讚的「民族脊樑」概念的反思。
附:英雄的黃昏——談魯迅的《奔月》 - MikhaiLi的文章 - 知乎專欄
以前看到這一段,肚子都笑疼了
「來篤話啥西,俺實直頭聽弗懂!」賬房說。
「還是耐自家寫子出來末哉。寫子出來末,,總算弗白嚼蛆一場哉啘。阿是?」書記先生道。
老子也不十分聽得懂,但看見別的兩個把筆,刀,木札,都擺在自己的面前了,就料是一定要他編講義。他知道這是免不掉的,於是滿口答應;不過今天太晚了,要明天才開手。
現在想想,這種現代黑色幽默重建古代傳說場景的手法,魯老爺子1936年就開始玩了
和王小波的唐人故事系列比肩,我認為是兩大神作。
占坑慢回,最近重新入手一本實體書。
總之作為寫小說的看到這些小說簡直羨慕嫉妒恨就是了|?ω?`)
《故事新編》所呈現的是中國古代文化史和精神史。八篇中所寫的主角都是中華民族脊樑式的人物。女媧,羿,禹,伯夷叔齊,墨翟,莊子。其中《鑄劍》是寫幾千年的中國政治史。
個人覺得,直到今天,無論從立意、構思、邏輯還是詞句,華語小說(無論長篇短篇)還沒有超得過這本小說集的。
很嚴肅的消遣之作,把看不慣的人和事都諷刺了一遍。比如《理水》里那個堅持認為禹是一條蟲的鳥頭先生,再比如說那個住拐杖的學者,不知道顧、潘幾位先生看了是什麼感受。
,后羿天天射烏鴉做炸醬麵,老子變圖書館館長,莊子遭遇「碰瓷」,最奇葩的是有個王妃抱柱子納涼結果懷了孕生下一塊鐵(⊙_⊙)。然而這些故事大多都是取材於典故,也有些借古諷今的意思。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總的來說是一本挺好玩的書。
段子手的祖師爺
對於《故事新編》的研究資料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的多了。關於怎麼評價這本書,我覺得,研究者多少會被時代帶偏。這學期學院開了一門課就是關於《故事新編》的,我們老師講課時候總是在說那些過去的研究怎麼怎麼跑偏怎麼不對,搞得我最近在看其他資料的時候,真的頭疼?怕自己看了一堆假書。索性乾脆繼續看但是,辯證地看,我就想起老師上課時候也一直在強調,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輕易地別人說這樣就是這樣。所以看待故事新編這件事,我覺得你還是認真去看看專業的論著或者研究史料吧,雖然你不知道哪種是對的,好歹你也許可能發現一種你自己認可的。我覺得魯迅的作品中,《故事新編》是一部很能反映他個人性格的作品,他的語言在故事新編里增添了不少調笑的成分,但這種調笑不是純粹調笑。我個人覺得,《故事新編》就是魯迅自己對於故事的腦補,就好像我們看歷史故事也會意淫一下的,不過是他的腦補多了一些諷刺現實的意味,只因為這是跟他的思想有關的。每個人開的玩笑,都和他的想法有一定關係的
讀魯迅的《故事新編》是一種忍受,我15歲的時候這樣想,到了25歲重讀,這種忍受的感覺又被強化了。~~~~(&>_&<)~~~~ 他寫的散文有淡淡的感傷,符合我的口味。但據我觀察,他是不適合寫故事情節的,尤其看《補天》,講一個故事講得不倫不類,民國風的語言風格用在這些神話故事身上太有違和感了啊衰。念在他是我喜歡的魯迅先生,雖然難讀,我還是願意把《故事新編》讀完。
推薦閱讀:
※國內研究魯迅的比較好的學者、專著有哪些?
※如何理解《明天》里反覆提到單四嫂子「是一個粗笨女人」?
※阿Q正傳,魯迅想說什麼?
※魯迅的墓碣文反映的思想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