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賞巴黎國立美術學院2014畢業展的幾件作品?
這是一組,主要材料是蠟筆。
餐巾紙紙上拼貼
這是一套行為,描述的是理想中的愛情模式。
之前看完展就和同學有疑問,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作為法國純藝的最高學府應該是可以代表法國的藝術發展方向的,整個展給我們的感覺非常當代。
然後是這些作品是被Jury評出來的優秀作品,主觀性非常強,但是無論再怎麼主觀,我覺得這些作品任意一件拿到國內的八大美院畢業展中都不一定能成為優秀作品吧?比如說做行為的那套《理想中的愛情》,不說攝影的照片水平,就是處於戀愛關係的模式都模擬的不太好,成為優秀作品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LZ千萬別用普羅大眾所謂畫得像與不像來箍化所謂的藝術。
法國不比美國氛圍,藝術也決不只局限種種。
想像力和觀察力甚至是幽默感都不乏成就具有創作力的藝術家,當然還有整個社會的包容。你一邊奚落「這也算好的嗎」,卻忘了經歷極盛的土豪巴洛克極繁洛可可他們沒有止於前人腳下一路顛覆;一邊發現走過獨木橋即使傲嬌如美院學生,在社會摸爬滾打仕途經濟。我想起也有人問PRC建國後為何不出大師,那要看你怎麼定義master,研究所出來的研究生?還是某行某業拔尖領路人?
就像現代科學,你沒發現肉眼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欣賞不來就無須辯什麼黑與白,傲慢與偏見
每年畢業展誰不想也做唐宮仕女畫兩撇胡第一人,要不就cos喜羊羊只喝罐頭湯,供後世高山仰止。一個小夥子跑得快就背負振興中華榮譽,成為八年不可承受之傷痛,我只是自尊心強我就是要當第一,遠比什麼亞洲精神亞洲速度深得人心。學生展亦是如此,誰要管什麼風向之使命召喚,曆數不同時期的大師成大事者,又幾人美院背景綁身拿文憑不可一世?!
最後我拿我的經歷教訓說明,千萬別拿自己審美與價值觀,可以套用他人,隨便評價他人,以上僅限抒情
「攝影水平」這個詞就不能放到藝術里來談。
上面很多人提到了這三樣作品值得稱道的地方,我就不作過多的解讀了。有些人能看出來,是因為他們看得懂,這與鑒賞水平和方式有關。
實際上這幾幅作品的確存在稚嫩的地方,種種方面都不能盡如人意,不能聚攏,不能帶給我們很多的認同——但瑕不掩瑜,它們都一定程度上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這些也只是學生的畢業作品而已。有誰的畢業作品是其藝術生涯上最好的那個,那可謂是失敗。
評選的確有其主觀性,給作你我,或者其他任何一個人,也不一定評這三個作品出來。(但是我比較喜歡第一個XD )。
「我覺得這些作品任意一件拿到國內的八大美院畢業展中都不一定能成為優秀作品吧?」
國內的畢業作品,重技法,重基礎,更為關鍵的是不能叛經離道;這與國外一些地方輕技法,輕技術,重表達,重思想是不太一樣的。
你所提出的「比如說做行為的那套《理想中的愛情》,不說攝影的照片水平,就是處於戀愛關係的模式都模擬的不太好,成為優秀作品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
算了別較真。連藝術家的標準都是人家定的,看看國內湧現出的一大批新興的藝術家和品
有句話叫功夫在畫外,可能這也是吧。
藝術不能被分析,能被分析的事物可以複製,但藝術是不能被複制的,藝術是種很私人的東西。
對藝術只應該去感受,你覺得獲得審美享受了嗎?
如果有,那這種藝術就是和你契合的。
如果沒有,那這種藝術對你就沒有意義。
別人的評價對你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藝術給人帶來審美享受,而立普斯認為「審美享受是一種客體化的自我享受」,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任何藝術品都無法讓所有人產生審美享受的原因,是一種移情作用。
只有當你從某件作品中獲得審美享受時,這件作品才稱之為藝術品,如果你不欣賞某件作品,完全沒有獲得審美享受,他人的評價再高,於你又有什麼關係呢?
可見沒有絕對的藝術,藝術品本身也就沒有一種絕對的價值,藝術品的價值應該由每個觀賞者各自來評定。
任何權威的評定也無法讓某件你不喜歡的藝術品帶給你審美享受。
而你喜歡的藝術品帶給你的審美享受也是誰的評價都剝奪不了的。第一組分辨不出來是什麼,所以沒什麼可說的,看起來可能是跟表演戲劇之類有關。材料不足,沒法分析。我猜測可能是人生的戲劇化?人們把自己」演」給別人看的意思?
第二組不是很有意思嗎?餐巾紙上的生活?這組的傾向還是挺明確的,生活照加上餐巾紙,有種說不出的雞湯感。挺好。
第三組根據描述應該是表現用照片定格的演出來的愛情,也就是「景觀愛情」。「景觀」這個概念在這幾年還是比較流行。
如果我的猜測沒錯的話,這三組應屬同一類,都是「景觀社會」的縮影,只是方向稍有不同。
如果提供更多原始資料的話可以分析更多,現在也就只能是這樣了。
這些作品在國內的藝術院校里應該不會怎麼受到歡迎,這個跟一個國家的整體文化氛圍還是有很大關係的,文化不同,價值取向也就不同。我不太懂這種藝術,但我相信要交結業作品前一天還沒開始動筆的絕境對人潛力的激發是難以形容的。。。
如果我說教學目標是不同的會被打嗎?
國內在新中國初期到現在還有一部分受列賓美術學院印象,所以很注重內在結構等問題,繪畫相對死板,加上中國人思想比較傳統和保守,所以繪畫語言方面較為局限。
看到之前有人拿美國和法國的藝術做比較,怎麼說呢,法國藝術的發展史比較久遠,美國這個國家的建立時間比較短,所以他的藝術形態就比較新潮(沒那麼紮實,形式主義)也符合美國人的性格。
其實我覺得這幾幅作品很棒啊,你仔細看,他是有一些隱喻在裡面的,比如說圖五,女性的生殖器,在我眼裡,像是寄居蟹的殼,為何說是寄居蟹,因為它需要那個殼,隨著寄居蟹的成長,他需要更大的殼,不然他就會死掉,人也會有不同的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
在荒木經惟眼裡,女性的生殖器就像花一樣,所以不同的人看都是不同的,所以不要局限於那個寫實,那個效果差,更多的是去思考,作者為何要如此,他創作這個想表達什麼觀點,而不是僅僅看他沒什麼內容,細節,當時也不是說不看。
淺談。
雖然兩年了可是我還是要回答一下。。。我想說,雖然這是2014年的作品了,但是也是目前法國純藝專業藝術生的風格傾向,就是ideal ideal ideal !這裡的ideal 絕對不是他得到課題腦袋隨便想一下就出來的,法國的美院本來競爭就很大,在讀語言進預科的時候,就會有預科課題要學生完成,這些課題背後都是需要你很深的哲學思考,藝術思考才能得到考官的青睞的,絕不是說我畫的一手好造型,我拍得一手牛逼的照片和其他通過修鍊技術提升很高的作品就可以錄取的,想法和表達能力絕對比技術重要,而進了學校,「大一的課程是通學,裝置,雕塑,視頻,版畫,藝術史設計史建築史,平面設計,字體設計,速寫,繪畫,攝影,色彩,這些課,這是技術,基本,會做銅板木板石板畫,會做基本的木頭金屬陶瓷處理,要了解各個時期的流派風格政治經濟背景,還要了解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處理方法不同的效果已經材料的象徵意義,要了解古典的現代的當代的藝術家,要知道現在主流的風格代表藝術家他們的特點思想以及哲學思想,這些是基礎課的一部分,是在大一和預科前就要了解的,上了大二就要開始有自己的風格有自己的一套研究理論和方向,技術只是幫助你表達思想的一部分。」這是我已經在美院讀大二的朋友給我講的,怎麼說,你看著簡單的作品,是因為你讀東西太少了,只看得見你覺得可以體現高等藝術的技法和觀念。其實人家不是不會技法,而是超脫了那個束縛。他們大二大三分了專業,就會往純藝術和設計,攝影等各個分支專研自己的方向,這個2014的作品更像是學純藝的,而學設計的一般會具象和注重技術一點,因為兩者的傳達理念不同,純藝更重ideal 注重自己的想法,設計更重傳達給觀眾的感受,所以會考慮觀看者的一些感官需求。所以,在我申請美院前,我有一堆藝術史,哲學書,批判性的書,社會學,基本技法,生活啟示錄,各種流派的基本風格介紹要去了解要去看。你看,藝術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雖然人人都可以觸碰它,但是不是人人都能真正理解它。附上一張近期保存的圖片。。。收個尾。
喜歡第二組,看著簡單的貼畫,把餐巾上的平面無聊重複的印花,一下子變的有空間感,流動感,有故事氣氛。完全和諧的融入在其中。很棒
個人覺得餐巾紙拼貼的那組挺不錯的。
起碼掛家裡很舒服
第一組的插畫很喜歡,無論是用線,構圖還是用色都是准大師的級別了
第二組,餐巾紙上的拼貼畫有創意,幽默感也很強
嗯對第三組無感
感覺跟湖美作品感覺類似 湖美的繪畫類也就是跟隨巴黎美院的風格 藝術不是技術 藝術是感性的 你覺得它是什麼它就是什麼 它不能引起你的共鳴但總會引起某些人的共鳴
推薦閱讀:
※這兩幅畫是如何畫出來的、有什麼含義呢?
※如何學會畫油畫,我是說我什麼都不懂,要不要先學素描呢?我不喜歡無顏色的畫,是不是可以直接抽象派創作了?
※关于当代艺术,没有学过专业知识的观众该怎样理解与欣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