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的建築風格有哪些?


文章較長預警!圖量超大預警!流量黨食用請三思!


2017年5月10日更新:

替換了「莫斯科公國」部分的「聖處女分娩教堂」的名稱和圖片。在此十分感謝知友 @丈八大蛇毛 提供的名稱來源與圖片。

另:突然發現修改答案之後很多原來的圖居然消失了 等慢慢施工補全


2017年6月8日更新:

補充上了之前丟失的圖片鏈接,並在最後添加」聖家族大教堂「。

這個答案不會再更新了,希望大家看的愉快!


————————————————正文分割線·ω·———————————————


前面的答案已經基本把主要的古代教堂都提到了。但是感覺不太系統,一些成就很高的風格與代表作被忽略了,有些細節也有待推敲。所以自己再敲一個答案出來,算是個補充。

如果你要是看歐洲的建築史,就會發現大部分建築風格都是和教堂相互交織的。所以要講清楚教堂的種類,先得理一下歐洲建築風格的發展:

歐洲古典建築發展,答主ps繪製

其中有三點要說明:

①:這裡的分化是因為古羅馬帝國的滅亡,西邊分裂成多個國家戰亂不停,東邊則持續發展成拜占庭帝國。同時兩邊的建築分別吸收了古羅馬建築的不同成就,發展成差異很大的建築形式。(所以說古羅馬建築真的很偉大,個人感覺尤其在建築技術上,多面開花,絕對是超越了時代的。另外天然混凝土技術沒有延續下來很是可惜)

②:後來拜占庭帝國滅亡了,西歐的國家持續發展。但是文藝復興的建築成就其實是從拜占庭帝國繼承過來的。通過拜占庭帝國流傳下來的古代文獻等等,西歐國家才重新發現了中世紀之前的偉大成就

③:洛可可風格其實更應該算是一種室內裝飾風格,不過與古典主義聯繫緊密所以也歸為建築風格的一種

那麼按照@大金子 的順序,先從西歐中世紀說起

1.羅曼式教堂(Romanesque architecture)

中世紀的建築可分為兩個時期,前期為羅曼式建築,後期發展為哥特式建築。羅曼式教堂繼承了古羅馬建築中的巴西利卡形制(巴西利卡是什麼我便不再贅述)。而恰好巴西利卡長長的大廳很適合天主教的儀式需要。信徒們經過幽暗狹長的大廳,來到位於教堂十字平面中心的聖壇,膜拜與畏懼的心理達到頂點。至於橫向展開的雙臂,一方面,來教堂朝聖的信徒越來越多,為了增加使用空間而發展了雙臂。另一方面,從構圖上講,橫豎兩臂形成了整個教堂的焦點,突出了聖壇的位置。再加上長長的大廳,又主次分明,更加適合宗教儀式。到此時,中世紀教堂的平面形制——拉丁十字平面——就形成了。

拉丁十字平面

關於羅曼式教堂的結構:在中世紀那黑暗的一千年中,很多古希臘古羅馬的優秀文明都被毀壞殆盡,很多方面甚至是退化的。羅曼式教堂雖然繼承了古羅馬的十字拱承重結構,但是應用不成熟,施工質量也不如古羅馬時期。所以為了使建築長期堅固不倒,牆體一般都很厚重,窗戶被擠壓的很小。另外十字拱作為主要的承重結構,會產生很大的側推力。所以中庭兩邊的扶壁要建的很高很厚重來抵抗側推力。同時也就導致無法開很大的窗戶,內部很昏暗。結構傳力也表現的不是很明晰。

羅曼式教堂的結構剖面,《外國建築史》第四版

特點:外觀看起來很厚重、樸實。牆身高大,窗孔狹小。疏於裝飾

聖賽南教堂(Saint-Sernin de Toulouse),法國

2.哥特式教堂(Gothic architecture,法國)

哥特式教堂繼承了羅曼式教堂的一些特點並將其發展,而且是大大的發展,以至於外觀變化大到很難把兩個聯繫到一起。具體來說在以下方面有了變化:

1)
結構上:也是最本質的變化。哥特式建築結構上很大的一個進步就是將承重結構變成了框架式的。出現了肋骨拱骨架券。當你進入一座教堂,抬頭看它的屋頂,若看到一根根像肋骨一樣的結構從屋頂發射又聚成柱子通到地面,嗯,那就是骨架券啦。框架式的稱重帶來的好處無疑是巨大的,首先建築的結構明顯變輕了,教堂可以建的更加高大。其次輕盈的結構也使得側推力大大減小,使抵抗側推力的扶壁也進化成了更輕的飛扶壁。第三,承重牆變成了框架,框架之間的空擋就可以開窗,而且是通高的巨大窗孔。
纖細的框架,高聳的建築,以及框架間填充的巨大窗戶,使得哥特建築給人輕盈靈動的感覺。
要特別說明的是扶壁以及飛扶壁。作為這一時期建築特有的構件,可以說是這兩種建築最突出的特點之一。羅曼式建築上的扶壁就真的是牆壁,很厚重。這是由於它的稱重本身也很厚重造成的。而哥特式建築上的扶壁,因為稱重成為框架式,扶壁也變為一段一段的。而扶壁上的結構更加簡化,直接越過側廊,頂在骨架券的底部。這個結構稱為飛券。如果有略了解建築的同學,肯定聽過這個詞,它就出自哥特式建築。

這張美到不行的照片,就是飛券啦~

米蘭主教堂(Milan Cathedral),義大利
觀察下哥特教堂的剖面,你會發現相對羅曼式建築有多大進步

博韋大教堂 ( Beauvais Cathedral )剖面,法國

2)
外觀上:觀察羅曼式建築可以發現,它是以圓拱為主要構圖元素的,這也是它顯得穩重敦實的原因之一。而哥特式建築則改為了雙圓心的尖拱,使得外觀顯得挺拔尖銳

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的尖拱與飛券

立面上用突出的窗欞、尖拱的輪廓線等來強化豎向線條。哥特建築為啥顯得高聳?除了本身就高之外,立面上無數的豎向線條更讓它有拔地而起一飛衝天的感覺,這也跟天主教會想要營造脫離塵世的氣氛是相符的。
典型的哥特建築立面(指西立面)一般是:兩邊豎著兩座高塔,中間夾著一座山牆的樣子。山牆上還會有個巨大的玫瑰窗。這也是哥特建築的點睛之筆。當然這主要針對的是法國的哥特教堂,在不同國家也有不同的變化。至於為什麼是西立面,因為跟宗教本身有關又要多說好幾句就按下不表了??

亞眠主教堂(Amiens Cathedral)西立面,法國

在平面上,哥特式教堂與羅曼式沒有太大差別,只不過中庭變得越來越長長長長長,並且側廊每一邊可能不止一個——來滿足越來越多的人數。

彩色玻璃窗作為哥特建築又一明顯的特徵,它的主要作用除了採光之外,還為了可以讓不識字的人也能了解《聖經》講了點啥,從而信仰天主教。所以你看彩窗上全是聖母啊各種人物,那些都是《聖經》中的經典故事。

哥特建築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建設時間非常之長,動輒幾百年。像@大金子
回答中提到的哥特建築的代表,科隆主教堂,從1248年到1880年,斷斷續續建了600多年才完工。大家熟悉的巴黎聖母院,從1163到1250,也將近100年。這樣容易使一個教堂上的風格會不統一,早期和晚期的風格混雜在一起,或者建不完。比較有名的是這個例子:

夏特爾主教堂(Chartres Cathedral),法國,兩塔建造時間相差400年

放一張壓軸的~法國哥特式教堂鼎盛期的代表,蘭斯主教堂

蘭斯主教堂(Rheims Cathedral),法國

結果:到了哥特式的晚期,建築漸漸被繁複的裝飾所覆蓋,在本質的形制與結構上沒有變化,法國到晚期發展成輝煌式,英國發展成垂直式,都是大量而累贅的裝飾淹沒了建築。」當建築中的結構構件發展為一種裝飾而存在時,這個建築風格也就走到盡頭了」有人這麼說過。早期的飛券組成華麗的旋律,不僅美觀,還有實在的作用,與晚期的無謂裝飾完全不同。垂直式和輝煌式的哥特建築說明一種新的建築形式呼之欲出了。

亨利七世禮拜堂(Henry VII"s Chapel),西敏寺,倫敦

是不是美哭了?但純粹的裝飾加於結構之上,只能是負擔


在這裡還要糾正@大金子 的一個錯誤:後來的文藝復興建築對於哥特式建築不是繼承,而是完全的否定。從根本上說,這是崇尚以人為本的新興資產階級與崇尚以神為本的封建教會勢力之間的對抗,自然建築形式上也不可能繼承。哥特建築在建築史上的地位就像其建築本身,高聳冷峻,成為一座孤峰,令人仰止。至於到18世紀英國流行浪漫主義又復興哥特,那是後話。

先寫這麼多,啰啰嗦嗦一大堆??因為總結的資料沒在手邊,全憑腦中積累,難免有誤,懇請指正,謝謝大家

等手頭有東西了,再更新??

————————————————2015年2月1日更新·ω·—————————————————

3.東歐集中式教堂

說完西歐中世紀,接下來看看同時的東歐拜占庭帝國建築如何發展的。

拜占庭信奉的是東正教,它不用像天主教一樣重視聖壇上的神秘儀式,而宣揚信徒之間的親密一致。集中形制的教堂正符合東正教的要求。說它是集中式,正是因為它的形制是穹頂統領下的以正中為焦點的平面。既然是穹頂,就有兩個結構問題。一是如何支撐穹頂,二是如何解決側推力問題。

1)支撐問題:拜占庭的穹頂技術也是一步步發展成熟的。畢竟穹頂的作用就是形成大空間,要是用一圈牆來做支撐也就沒意義了是不。最早是用橫放的喇叭形拱作支撐,或者用大理石層層抹角來支撐。可是這些方法不能支撐大跨度的穹頂,而且內部形象凌亂。直到後來發明出了一個神奇的構件,叫帆拱,才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

帆拱(Pendentive),因樣子像帆船的三角帆而得名


從圖中可以看出,帆拱有兩個很大的好處:一是將穹頂下的空間解放了出來,穹頂的重量由四個柱子承擔;二是完成了正方形的平面與圓形的穹頂的轉化。之前的方案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使得平面不夠規整。使用帆拱則再也不用受這個限制了。

2)側推力問題:把穹頂支撐起來了,接下來如何抵抗側推力呢,西歐的扶壁和飛券用不到拜占庭的集中式平面上。看到這的時候便不得不佩服拜占庭的匠師們的創造力,他們的解決方式是在帆拱下的大發券砌筒形拱與中間的體系相連來抵抗側推力。

大概像這樣↑

這個方式可以說將抵抗側推力的結構與穹頂下的空間完美的結合到了一起,不但沒有損失內部空間,反而內部空間還得到了合理的擴展,造型上也很合理。發展到這一步,集中式教堂的平面——希臘十字平面也就產生了。

不過筒形拱美觀度不夠,於是就出現了另一種結構做法,即用四個小穹頂代替筒形拱來抵抗側推力。這下造型上就統一多了。四個小穹頂簇擁著一個大穹頂,產生了一種韻律感。而這種一大四小的構圖方式也是經典的集中式構圖。
而在拜占庭最高的建築成就,無疑是在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大教堂的結構相對於之前的集中式教堂又有了很大的進步。正中為直徑32.6米,高15米的穹頂。它的東西兩端的側推力由半圓的穹頂一層層地向下傳遞,南北則是由厚厚的牆抵住柱子上的側推力。承重結構的組合使用也表明了拜占庭人對結構的熟練掌握。整個建築看上去十分複雜,但卻又能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它受力的傳遞過稱。整個建築感覺就像基地車第一形態——第二形態展開一樣,非常厲害~

聖索菲亞大教堂(Santa Sophia),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剖面,能很清楚的看到如何傳力的


內部空間則非常流暢,成為一個整體,而不像一般的集中式教堂一樣分別分開。大穹頂上一圈40個窗子則給予室內一種迷幻的效果。

宛若聖光啊!

在西歐也有一個拜占庭風格的典型實例,那就是在聖馬可廣場上的聖馬可教堂。去歐洲遊玩的同學注意啦~一定要去這個「歐洲最美麗的客廳」去看看哦~

聖馬可教堂(St.Marco)義大利,威尼斯

3.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堂(Renaissance Architecture,義大利)

關於文藝復興,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說。那是歐洲古代最偉大的時期。也是一個巨匠輩出的時代。《外國建築史》中,文藝復興章節也是最厚的。之前說過,文藝復興的建築是吸收了拜占庭流傳下來的古希臘古羅馬的技術發展而來的。所以教堂的形制理所當然的以希臘十字的集中式為多。但是首先我們要介紹這一座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薩主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St.Maria del Fiore),義大利,佛羅倫薩


其實這個教堂並不是文藝復興建築,但是它的那個明顯的穹頂卻是文藝復興的開篇。通過這個穹頂大概就能了解文藝復興是個多麼偉大的時代。

1)首先從技術上說,大教堂的穹頂採用了框架式的骨架。對,雖然文藝復興的建築師們視哥特建築為反人性的象徵,但是結構上的優點卻繼承了下來。以往的穹頂都是整體砌築(或澆築),而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則先砌築石質骨架,後再在上面砌磚填充。這樣穹頂自然就變輕了。

除了結構優化,這個穹頂還很厲害的是,它不是一層,居然做了兩層!兩層之間還有可以登頂的樓梯,可以順著階梯登到頂上的採光亭。這個採光亭也是新出現的事物,之前沒有過。它既有造型作用,也有結構作用。

穹頂剖面,可以看到兩層之間的梯子

另外一方面,這個穹頂直接放在鼓座上,就這麼突出的屹立在教堂之上。萬神廟的穹頂藏著掖著,淹沒在厚厚的牆體中;拜占庭的穹頂也需要兩邊的穹頂或拱頂攙扶著才能存在。而聖母百花大教堂的這個穹頂高聳而完全展露著自己的美,說明建築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2)這個教堂並不是希臘十字平面的,而是拉丁十字平面。但在它的上面卻出現了代表集中式的大穹頂。這也說明文藝復興時期是帶著巨大的勇氣來衝破教會的封鎖,發揚人文主義的。

文藝復興時期雖然教堂依然是建築風格的代表,但是各種建築的風格都大大發展了。公共建築,紀念性建築,莊園府邸,廣場,都能體現文藝復興建築的風格。比如住宅設計小能手帕拉迪奧,他設計府邸的風格後來甚至遠銷大英帝國,風靡一時(笑。

圓廳別墅(Villa Rotonda),義大利,維琴察


哦對了,忘了說,文藝復興時期一個重要事件就是出現了建築師,他們從工匠中分化出來,成為了專門的職業。

這時候的建築特點,不多說了,柱式、個部分之間的比例、數與幾何對建築的控制,使建築顯得很有條理性,整齊並穩定。平面自然是集中式的希臘十字為主。

而提到文藝復興,就一定繞不開這個時期的豐碑,全世界最大的天主教教堂——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St.Peter),梵蒂岡

幾乎整個文藝復興最偉大的建築師都參與了聖彼得大教堂的設計。它的方案也是改了又改。聖彼得大教堂的建造過程就是新興資產階級與封建教會交鋒的縮影。最終設計它的米開朗基羅將它定為希臘十字式,並建設了大部分。直到17世紀初,教會勢力反撲,資產階級無力抵抗,大教堂正立面又加了三跨的巴西利卡,教堂最終成了拉丁十字的。這也標誌著文藝復興建築的結束。

左為米開朗基羅的大教堂方案,右邊為現在大教堂的平面

大教堂西立面。可以看到三段巴西利卡對穹頂的視覺效果有多大影響,相當一段距離內看不到穹頂


儘管如此大教堂也仍然是文藝復興建築的代表。雖然相比萬神廟的43.43m穹頂,聖彼得大教堂的41.9m直徑穹頂略小,但是內高123.4m,外部最高137.7m的高度,絕對是古代最宏偉的建築之一。外立面上的柱式、山花、水平檐口的劃分,以及內部拱頂的樣式,都堪稱文藝復興的範本。


晚期的文藝復興建築走向了兩個極端:一邊是教條的崇拜古代建築,將文藝復興建築講究的比例與條理髮展的過於繁瑣與僵化,變成了注重理性的古典主義建築;另一邊則向柱式嚴謹而完整的規則挑戰,追求新穎,堆砌裝飾與雕塑,玩弄手法,發展為了巴洛克式建築。

5.巴洛克式教堂(Baroque Architecture),義大利

若使用巴洛克的風格對照以前的建築,那「簡直就跟鬧著玩似的」。完全無視之前的構圖法則,新的手法層出不窮。像山花這樣的東西,之前的建築能斷開?但巴洛克建築不管這些。而且也獲得了很好的視覺效果。

帕提農神廟(Parthenon)巨大的山花,保持著完整性

康博泰利的聖瑪利亞教堂(St. Maria in Campitelli) ,可以看到頂上的山花分成一段段的


巴洛克教堂的主要特徵是:

1)
炫耀財富,大量使用貴重材料,充滿裝飾,一身珠光寶氣

2)
最求新奇,建築師們標新立異。比如柱子兩個,甚至三個一組,開間寬窄變化也很大。立面也不是那麼平,凹凸感極強,甚至波浪曲折,有流動感。

3)
注重視覺效果。自從文藝復興出現了透視畫法之後,它就被廣泛運用在各種方面。在巴洛克教堂中,透視被用來造成空間的幻覺。最明顯的就是屋頂內部,壁畫會接著四壁的透視線再畫上一兩層,然後在檐口之上畫更高遠的天空,使得內部空間好像延伸到了空中。繪畫與雕刻也連接到了一起。幻覺,就是巴洛克教堂想要帶給參觀者的感覺。

羅馬耶穌會教堂則是巴洛克建築的開創製作。它的立面就已經有了很多典型的巴洛克教堂特徵

羅馬耶穌會教堂(The Gesu),義大利,羅馬

其實在巴洛克時期,羅馬城裡面的教堂已經足夠容納所有的信徒。新建的教堂不是為了宗教儀式的需要,它更像是一個單純的紀念性建築,甚至是城市的裝飾物。拉丁十字不適合這種太小的教堂,但天主教會又聲明不能用圓形和正方形的平面。於是橢圓形呀六角形呀等等奇特的平面就紛紛出現了,更讓巴洛克教堂形成了豐富的空間。巴洛克成熟期的代表作,四噴泉聖卡羅教堂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四噴泉聖卡羅教堂(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義大利,羅馬

教堂平面

教堂穹頂內部

巴洛克建築的成因錯綜複雜,其風格本身也褒貶不一,可以算是建築界的一朵奇葩。在某些方面,它已經脫離了建築的行當,顯得過於獵奇。但課本中有一句很中肯的評價「就像『巴洛克『這個詞的原意那樣,它是』畸形的珍珠『,雖是畸形的,但卻是真正的珍珠。」

6.古典主義教堂(Classicism),法國

文藝復興的另一個極端發展成了古典主義。古典主義是從法國宮廷中發展而來的建築形式。由於它是建築理論教條化的產物,所以它推崇「合理性」與「邏輯性」。和文藝復興一樣,它也推崇古希臘古羅馬建築,但是卻反對券柱式,認為它不是理性的表現。具體特點如下:

1)用柱式控制整個構圖,柱式的比例和細節都力求完美

2)用巨柱式作為構圖的主要手段,底層通常處理成基座。
所謂巨柱式呢,就是一根柱子貫穿好幾層的高度。最初的建築,柱子都只支撐一層建築,建築幾層則柱式有幾層。但是隨著建築體量越來越大,一層柱式已經無法合適的構圖,於是就產生了巨柱式來符合建築體量。古羅馬斗獸場和盧浮宮東立面就是兩個很好的例子:

古羅馬斗獸場的四層券柱式,每一層都不同

盧浮宮東立面,可以看到兩層的巨柱式


3)建築強調軸線,將就主次配襯,立面做三段式劃分。

代表作那必然就是歐洲最大的王宮:凡爾賽宮了。柱式、三段式立面、集合對稱,該有的特點全都有了,巨大而傲視一切

凡爾賽宮的立面

凡爾賽宮 鳥瞰


上面說了這麼多有些跑題哈,這是因為在古典主義的時代,君權終於發展壯大,形成了中央集權的國家。國王說話才算數。因此古典主義建築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讚美國王的至高無上。修建的也是多是宮殿,教堂自然就不是主流。但仍有一個教堂不得不提,那就是殘廢軍人新教堂(恩瓦利德新教堂)。

殘廢軍人新教堂,法國,巴黎

教堂已經失去了原來的使用功能。它連朝向都與以往不同,採用集中形制。它相對於之前的教堂也有不同的特點。首先穹頂內外兩層分得很開,這樣是為了使內部空間和外部性體都有很好的比例,後來的教堂用的很多。

剖面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兩層分開的穹頂


此外採光亭扭轉了九十度,以角柱居中。從風格上說,內部裝飾很有節制,沒有外加色彩。表現出嚴謹的邏輯性。立面也有很明顯的古典主義的風格。外觀簡潔,幾何性明確,中央兩側門廊的垂直構圖使穹頂、鼓座挺方形的主題聯繫起來。但門廊處用雙柱,這不是古典主義的行當,是巴洛克的。這反映出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一般的古典主義建築都是外觀嚴謹理性,表現古典主義,內部則為了表現華麗富貴使用巴洛克的裝飾;這座教堂則相反。說明提倡理性的古典主義最終也抵抗不了珠光寶氣的氣氛,當然這也與王公貴族,與宮殿本身的特點是分不開的。

至此,西方主流的教堂風格就介紹完畢了~與建築風格相關的東西依然是說了一大堆??下次再更新,答主要說說這些時期其他國家不太流行但依然很重要的教堂風格,或者這些主流風格在不同國家的一些變化,以及決不能忽略的代表作們。希望自己懶癌別複發??

————————————————2015年2月15日更新·ω·—————————————————

懶癌果然發作_(:з」∠)_

因為這次更新的風格涉及國家較多,時間跨度也比較大,有些風格還涉及多個國家,所以做了這麼一個time line,幫助大家理解

義大利:

義大利中世紀教堂(羅曼式)

義大利在中世紀的教堂也屬於羅曼式風格,但是由於地處古羅馬的廢墟之上,義大利的羅曼式教堂還是有自己的特點。具體嘛,上圖!

1.比薩主教堂建築群
沒錯,就是那個比薩斜塔的比薩。它是義大利羅曼式建築的代表

比薩教堂(Pisa Cathedral),義大利,比薩

比薩主教堂是一組建築,由主教堂、鐘塔和洗禮堂組成。主教堂為拉丁十字平面。從教堂的西立面可以看出它與之前提到的羅曼式建築風格的不同。從西立面的四層空券廊與底部的券柱式,能看到古羅馬建築的殘影。而這也是義大利羅曼式建築的典型手法。
鐘塔在主教堂聖壇東南20多米,上面也用了羅曼式的空券。建造時便有傾斜。記得現在好像是只讓上到3層了。

洗禮堂,也是圓形的建築。上面也有同樣的手法。只不過後來經過改造,添加了一些哥特的細部(那一圈鏤空的窗孔)。
比薩主教堂建築群是義大利這一時期建築群的典範。三個建築雖然差別很大但是卻很統一。這主要得益於構圖的母題一致,都用空券,而且都是白色為主題,顯得十分純凈。主教堂不追求宗教的神秘力量或者震懾力量。它更作為城市的歷史紀念物而存在。而這一三建築的布局也成了義大利城市主教堂的一般模式。
另外主教堂大門右邊的牆上安放著建築師(應該說是工匠)的石棺。這個感覺非常厲害啊,那個時代就如此重視教堂的設計者,真是頗有感觸。

其實在寫這段文字的時候腦子裡一直有那張圖:比薩斜塔旁邊的神經病們……

2.佛羅倫薩主教堂

它又出現了!之前文藝復興講到了它偉大的穹頂,不過其建築本身則是中世紀的建築。佛羅倫薩主教堂也是一個建築群,同樣由主教堂、洗禮堂和鐘塔組成。

主教堂,西立面右邊是鐘塔,前方八角形屋頂的是洗禮堂


這組建築物建築時間較披薩教堂晚,屬於哥特建築的範疇,所以你能看見立面上玫瑰窗,尖拱和豎向的窗欞這樣哥特式的元素。但同時也能發現它的建築形態完全沒有其他國家哥特式那種輕盈而銳利的感覺。它更厚重,更雄健,宛如古羅馬的雕塑一般。清晰的線腳、檐口、山花,體現著曾經那個帝國的遺風。另一個例子也很明顯:

Ovieto Cathedral,義大利,奧爾維納托


它有哥特式的建築特點,又結合了本土的建築特點。這便是地域差異,也因此產生了多樣的建築。

西班牙:

西班牙中世紀的伊斯蘭建築

在中世紀的時候,西班牙被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佔領。西班牙發展了伊斯蘭建築。伊斯蘭教節進行宗教儀式的建築是清真寺,但由於後來摩爾人被西班牙天主教消滅,清真寺被改為教堂,所以也自成一派教堂風格。

伊斯蘭建築風格的特點有以穹窿覆蓋房屋,有形式多樣的疊澀拱券多彩的琉璃磚和光塔等。另外它也吸收拜占庭、印度等地區的建築特點,十分豐富。關於這種清真寺形態的教堂,首推哥多瓦大清真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哥多瓦大清真寺(The Great Mosque),西班牙,哥多瓦


哥多瓦大清真寺的形制是廣廳式的,承重則用單項聯繫的連續券,平面為矩形。券由兩層馬蹄形券組成。由紅白交替的雲石砌成,很漂亮,有埃及的風味。聖龕前則施以華麗的複合券。建築中還有其他各種類型的券,重疊交織。這也是伊斯蘭建築的另一個特點。寺內高度不到10米,柱子林立,光線暗淡,染出幽靜神秘的氣息,符合宗教的要求。

大真寺在1593年改為天主教堂。

清真寺內部的雙重馬蹄券

內部的多重複合券


另一個是塞維利亞主教堂,它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也是僅次於聖彼得大教堂與米蘭主教堂的世界第三大教堂。教堂建築群中最古老的是旁邊的吉拉爾達塔。它本來是清真寺塔,後改建為教堂鐘塔。所以可以在上面看到阿拉伯圖案。

塞維利亞主教堂(Seville Cathedral),西班牙,塞維利亞


教堂本身使用了一些中世紀教堂建築的元素。比如飛券,比如尖拱。鳥瞰圖也能見到它的拉丁十字,但是同時也融合了伊斯蘭建築的特點。方形平面里有院落,建築上還有眾多紡錘形的小柱子。

教堂的一個外立面


建築就是這樣,當兩個風格交匯,當地的人民就會用他們的智慧,將其融合,創造出自己的建築風格。

西班牙的超級巴洛克

西班牙在17世紀和18世紀前葉流行超級巴洛克。當時西班牙是耶穌教團的根據地,同時西班牙人在美洲大肆掠奪,積累財富。而巴洛克的特點之一就是使用貴重材料,炫耀財富。於是理所當然的就流行起來了。

超級巴洛克的教堂形式還是拉丁十字的,西面一對鐘塔,保持著哥特式的構圖。但是上面完全是巴洛克的手法,而且裝飾的堆砌更加嚴重,起伏與光影的變化都很浮誇。這種風格簡直就是狂亂的,一個柱子有好幾個柱頭,過多的裝飾將檐部、山花淹沒了,構圖完全沒有理性,很混雜。這純粹是西班牙耶穌教團的炫耀財富的手段罷了。這種教堂的代表是聖地亞哥·德·貢波斯代拉教堂

聖地亞哥·德·貢波斯代拉教堂(Santiago de Compostela Cathedral) 西班牙,加利西亞

多的有點噁心……

俄羅斯:

基輔-羅斯國家建築

由於地理位置原因,俄羅斯地區的建築始終與東歐的建築風格有一定的關係。這時候的基輔羅斯公國與拜占庭帝國有著密切聯繫。自然建築方面也受到拜占庭建築的影響。他們的教堂平面也是近乎矩形的,屋頂由高低不同的穹窿組成。開窗的形式也能看到拜占庭建築的影子。基輔的聖索菲亞教堂就是這樣。

基輔的聖索菲亞教堂(St Sophia in Kyiv) 改造前+改造後,烏克蘭,基輔


教堂在1740年按巴洛克風格重建過一回,現在的穹頂應該就是那會加建的。

還有一個例子,諾夫哥羅德的聖索菲亞教堂。可以看到還有些拜占庭建築的痕迹(比如外牆可見的筒形拱結構),但是穹頂已經已經發展出了蔥頭頂這種有俄羅斯建築特點的結構了。但這時的施工技術還不很高,有些簡陋感。

諾夫哥羅德的聖索菲亞教堂(St. Sophia in Novgorod) 俄羅斯,諾夫哥羅德

莫斯科公國建築

16世紀的俄羅斯建築逐漸從拜占庭的建築形式中脫離出來,從民間建築中吸取養分,發展處自己獨特的民族紀念性建築,而且水平很高。

這時俄羅斯建築的特點是:由於技術不發達,內部空間受限,用多個建築組合起來,形體比較複雜。屋頂很高,是多邊形攢尖的頂子,這樣有利於清除積雪,名為「帳篷頂」這種風格的代表實例,第一個是科洛敏斯基的伏茲尼謝尼亞教堂。典型的帳篷頂它也是第一個拋棄了拜占庭風格的教堂。是典型的俄羅斯墩式教堂

伏茲尼謝尼亞教堂,俄羅斯,科洛敏斯基(俄文名我就不打了……)

這個教堂的圖非常難找……只能湊活看了


能看出來為什麼管這種教堂叫做墩式教堂。它的主體就像一個墩子一樣,立在基座上,這種構圖和諧而穩定。它的內部空間狹小,不適宜宗教儀式,是一座真正的紀念碑。

莫斯科的華西里·柏拉仁內教堂是俄羅斯最知名的教堂,是一座豐碑。它是為了慶祝俄羅斯人趕跑侵佔他們幾個世紀的蒙古人而建造的。教堂由9個墩式教堂組成的。底下寬大的平台把他們連成整體,與伏茲尼謝尼亞教堂的形制是基本一樣的。其中的八個小墩子圍繞著中間的大墩子形成集中式的形制。大墩子最高,頂著帳篷頂。其他的使用標誌性的洋蔥頂。各個穹頂的形式與顏色都不同,輪廓十分飽滿。鮮艷的顏色也顯示出歡樂的氣氛。

這樣複雜的形體內部空間是十分狹窄幽暗的,它是純粹的紀念碑。俄羅斯人也許對基督教並不是很感興趣,只不過教堂是最適合的紀念性建築,所以以它來紀念那些偉大的事件。

華西里·柏拉仁內教堂,俄羅斯,莫斯科


到了17世紀中葉,莫斯科附近的宮廷貴族莊園里常有一些小型教堂。它們常把大廳教堂和世俗建築物中的部件和裝飾用在身上。如帳篷頂、花瓣形裝飾、鍾乳式下垂的券腳等。它們色彩富麗,樣式小巧,像節日的玩具,所以得名玩具式教堂。莫斯科的 聖母聖誕大教堂 (原聖處女分娩教堂)即是代表。

聖母聖誕大教堂 ,俄羅斯,莫斯科

在此附上名字由來

原文:

根本找不到啊這圖,你知道百度一看到「處女」「分娩」這種詞就瘋了,根本不管其他關鍵詞……必應也一樣!

資本主義初期的俄羅斯建築

在18世紀初,彼得大帝為了擺脫落後的狀態,大力提倡向當時西方先進的資本主義學習。建築自然也是西歐式的。但即便轉向了歐洲的建築形制,這些建築依然融入了俄羅斯本土的特點。彼得保羅教堂便是這樣

彼得保羅教堂,彼得堡,俄羅斯

這張圖片可以看到教堂在這一區域是多麽明顯


教堂是拉丁十字式的。在立面上能看到巴洛克的元素。但是它高高的鐘塔上面鋒利的尖頂卻是史無前例的創作。它給人一種鋒芒畢露、急切向上沖的印象。後來的彼得堡海軍部大廈也用了這個元素。另外教堂穹頂上面另加的蔥頭頂與和十字架的組合也是俄羅斯教堂的特色之一。

在19世紀,俄羅斯對西歐建築的手法越來越熟練。這時的教堂,如伊薩基輔斯教堂,已經完全是西歐的形制。它模仿倫敦聖保羅大教堂,集中式形制。構圖完整,體型高大。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穹頂外層用鐵構架,是金屬結構的最早作品之一。

伊薩基輔斯主教堂

到了這個時期的建築,已經沒有那麼明顯的風格。各個國家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建築相互交融影響,逐漸趨於同化。你去歐洲參觀他們的古建,有時很難說出具體是哪個年代的哪種風格,因為它們都是起源於古希臘古羅馬的建築風格,那之後的千百年中不斷地發展,反覆。後面要說到的浪漫主義風格就是這樣。

英國: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建築

這時候英國的建築風格受荷蘭和法國的影響,是古典主義風格的。但其實建築風格已經開始失去明顯的界限,建築師越來越傾向於把幾種風格融合到一起。這裡只講一個教堂,也是英國最大的教堂,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 Cathedral),英國,倫敦

聖保羅大教堂是英國的皇家建築師:克里斯道佛·侖。本來侖設計的聖保羅大教堂是集中式的,但當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受挫,教會與國王復辟,將教堂平面改為拉丁十字,就像聖彼得大教堂一樣。最終復辟王朝被推翻,但是教堂卻還是成為了拉丁十字式。而且它的中庭比聖彼得的要長得多。因此為了平衡中央穹頂的構圖,教堂西立面不得不增加了一對鐘塔。而鐘塔使用了巴洛克的手法。

大教堂平面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混搭:天主教的拉丁十字平面、集中式形制的穹頂、哥特式教堂的西立面、巴洛克風格的鐘塔,但它整體呈現出的是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這種風格弱化的趨勢將在以後成為主流,直至20世紀,名為折衷主義建築。

關於這個建築的結構也值得一書。它的穹頂設計是極其出色的。法國的殘廢軍人新教堂的穹頂為了使內外均有良好的比例而使用了雙層脫開的穹頂。而聖保羅大教堂更進一步,它使用了三層穹頂,除了內外兩層之外,在中間又加了一個圓錐形的桶形構件。它主要用來承擔頂部採光廳的重量。這樣一來,穹頂就可以從承重構件中解放出來,厚度很薄,重量與側推力大大減小。

下方承重的鼓座也略向內傾斜,可以更好的抵擋側推力。外側還有飛券跨過來分擔鼓座的水平推力,這點是從哥特式建築吸取而來的。

由於上部結構輕,支撐的柱子也很細。這足以說明當時科學技術的發展。

剖面,畫的很詳細哦

浪漫主義風格(哥特復興)

19世紀時,哥特復興在歐洲流行。哥特復興的背景很複雜,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封建勢力反動。一些教派主張恢復中世紀的教堂建築,視古典主義為異教徒的作品。

2) 對資本主義制度與工業革命的厭惡。這些聲音主要來自社會中下層的市民、農民和工人。他們對資本主義的壓迫制度不滿,看到了他們的醜惡嘴臉。正如馬克思所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他們嚮往著中世紀工匠「自由的」生活。在工業革命初期,大機器生產的產品質量粗糙,遠不能和之前的手工產品相比。尤其是中世紀精湛的手工藝,所以建築方面也傾向於中世紀的風格。

在英國,新建的教堂都是仿哥特式的。而英國最著名的大本鐘和國會大廈,也是這個時期的建築。

國會大廈(Palace of Westminster/Houses of Parliament),倫敦,英國

德國與奧地利的哥特復興也很活躍。在德國,這個時期完成了中世紀的科隆主教堂與烏爾姆主教堂,並重建了一些中世紀的寨堡。

奧地利這是也建造了一些哥特式的教堂。著名的有維亞納虔信教堂。所以之前說歐洲的建築第一眼也許並不能判斷它的年代。在哥特復興前後還出現了古典復興和折中主義思潮。其中建造的建築也讓人容易與早先的建築風格混淆。

維也納虔信教堂(Votivkirche) 奧地利,維也納

美洲殖民地的建築

自從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這塊土地長期收歐洲殖民者的侵佔。歐洲的建築風格同時也傳了過來。但是土著居民的文化是不會這麼容易就消滅的,它們與外來的建築風格交融,有了新的特點。

最明顯的例子是當時西班牙的殖民地墨西哥的建築。西班牙的耶穌會統治者殖民地,教堂是拉丁十字式,正面如哥特式一樣有一對塔。但是墨西哥當地瑪雅族與阿茲特克族的工匠將他們自己的文化印記也加入了教堂建築中。特點有大面積的雕刻裝飾手法、紋樣。教堂用各種顏色的土磚築成,有些地方用大面積的釉磚。這使墨西哥的教堂與西班牙的大不相同,很有當地的土著風格。

薩格萊里奧主教堂(The Sagrario Metropolitano),墨西哥,墨西哥城


剩下殖民地的建築答主也不甚了解,便不班門弄斧了。

到了19世紀下半葉,新型的材料,如鋼鐵,開始逐漸運用到建築上。新的材料必然要有新的結構與築形式相適應。曾經輝煌的磚石穹頂、柱式拱券,也即將走入歷史。在20世紀初期,隨著幾位建築巨匠的推動,建築風格發生了史無前例的顛覆——現代建築出現了。

下次更新,答主要寫一些現代建築史中舉足輕重的教堂。我明白其他答主們對現代教堂避而不提的態度。現代社會,不同地區空前的交流使得現代建築完全無法劃分所謂「風格」。每個建築師的設計總有些微妙的不同。但是答主覺得,充耳不聞也不是個辦法。所以希望舉一些例子管中窺豹,也是讓自己有些積累。

寫的好像節目預告……歡迎各位批評與探討。

也許下次就是年後了,先祝大家春節快樂~

————————————————2015年2月25日更新·ω·————————————————

在開始最後一次更新之前,先向大家推薦一個問題:

20 世紀新建的教堂中,有超越前輩們的亮眼設計建築嗎? - 歷史

裡面有非常多的現代主義風格教堂,充足的我都不想寫了……

言歸正傳,到了近現代,建築與宗教本身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宗教方面,信徒與神職人員之間的地位已經不是一邊低賤一邊高高在上,他們變得平等了。可以面對面的交流了。這些神職人員也變成一心為人民服務、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的好乾部了(誤)。相應的,教堂也不以塑造神秘氣氛與脫離塵世的效果為重點,這些建築中的主角,以答主來看,就是光與空間。這些建築大師們利用巧妙的手法將光以不同的姿態引入建築中,用他們的才華塑造著內部的空間,使其產生那種聖潔的、空靈的宗教氛圍。

教堂可以說是建築師最渴望設計的建築之一。它不受限制,它最能表現建築師的建築觀,從中你能看見他們深邃的思想與靈感的閃光。

1.說到現代主義的教堂,整個20世紀如果這座稱第二的話那必須沒人敢稱第一。這就是勒·柯布西耶朗香教堂

它是抽象的象徵主義風格。整個建築牆體幾乎都是彎曲的,每個立面都有完全不同的形象。相比建築,它更像一個巨大的雕塑。這座教堂的平面有些像耳朵,柯布也表明他要把這座教堂變成「聆聽上帝之音的聽覺器件」。這大概是朗香教堂的設計核心。

也許你會認為「這設計的是什麼玩意」(其實我也不能完全欣賞orz)但是不管喜不喜歡,當你進入教堂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應該都會受到震撼吧。

那精心布置的光,傾斜的牆壁與屋頂圍合的空間,讓人安靜,產生敬意。這邊是現代教堂想要達到的氛圍。

2.這種光線的運用還有一些很有名的例子,比如拳擊手安藤忠雄光之教堂(笑

作為清水混凝土達人,安藤的光之教堂沒有任何附加的裝飾,光線就是最好的裝飾。雖然預算非常緊張,位置也不是很好,但安藤依然拿出了如此驚世的作品。站在光之十字前,想必不信教的人也會感動吧。

3.還有一位,對光線的運用也有獨特的運用。理查德·邁耶,紐約五人的代表。其設計的千禧教堂更是白色派風格的代表,絕對經典之作。

典型的現代主義建築構圖,幾何形體的互相穿插,複雜但有著邏輯。建築通體純白,白色派的特點。

教堂的那三片弧牆是精髓所在,弧牆之間開有玻璃幕。純白的顏色與混凝土的材質將陽光非直接的、不加雜色的、柔和的散射入教堂之中。光之教堂的光十字給人的是震撼,邁耶柔和的內射光則讓人安靜,感受到祥和。

當時就是看到最後一張照片,美瞎了好么!

一激動就圖多了……這是我最喜歡的現代建築之一

4.美國科羅拉多州空軍士官學院教堂則是另一種傾向,它是50~60年代高技派的代表,由SOM設計

教堂的主題用鋼管和鋁皮組成。外觀滿滿的機械感。但從中你又能看到古代宗教建築的意向。尖銳的造型與向上的衝勁讓人想到哥特式建築,每個表皮單元之間的彩色玻璃也是過去符號的延續。內部空間給人的感覺也與哥特式教堂有些相似。是一座比較成功的教堂。

5.說到各路大師的教堂,那絕對少不了貝聿銘的作品。他在台中市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是相當經典的。

這個教堂從側面看比較慫……不過正面還是很美的。教堂由四片鋼筋混凝土曲線牆構成,兩邊相互支撐,模糊了牆與房頂的界限。內部幾乎沒有裝飾,純粹是混凝土網格所構成的韻律美,也是結構之美。

6.與此異曲同工的還有舊金山的聖瑪麗主教堂,也是混凝土曲面結構,不過更複雜一些。四個曲面在頂部形成了頂部的「光之十字」

這樣的教堂也可以歸為高技派

7.馬里奧·博塔則是另外一種全然不同的風格。他是典型的後現代主義建築師,致力於將歷史傳統與現代建築結合,名為提契諾學派。厚重的紅白磚牆、圓形元素的應用、大片的天窗採光都是他建築的顯著特點。代表的教堂作品是塔瑪諾山頂小教堂

教堂利用地勢,把自己藏於地坪之下——以一種謙遜的姿態示與眾人。教堂雖小,但卻有多個路徑給人以複雜的空間感受。教堂使用了棕褐色的磚作為建築材料,使教堂自然地和周邊環境融合,好像在很久以前,它就在那裡,也應該在那裡。

進入教堂內,厚重的牆體包圍四周,光線透過天窗百葉傾瀉下來,想必又與其他教堂有不同的感受吧。

8.作為一直致力於發展新材料並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日本建築師,坂茂突破了一般材料的束縛,發展出了多姿多彩的建築形式。他在紐西蘭的紙板大教堂就是代表。

教堂的主體結構是由紙筒構成,外敷以鋼網並以鋁合金板做表皮,作為外防護並防水。

「建築的強度其實與材料的強度沒有直接密切的關係的,即使是混凝土建築也可以很輕易被地震所摧毀。但紙建築卻不一定在地震中受損害。」建築師這麼說。這種思想也許與日本傳統的木質民居抵抗地震的智慧有一定關係吧。

教堂入口層疊的紙筒形成的序列感與彩色玻璃窗,也許是摘取了哥特建築的符號吧。

其實答主最喜歡的還是坂茂設計的蘇黎世Tamedia辦公大樓,木框架的現代建築不要太美!

9.什麼?你問現在的教堂中有沒有仿古的?當然有。最著名的便是冰島雷克雅未克大教堂新古典主義

從後面看,也是明顯的巴西利卡形制。裡面呢,則是仿哥特的骨架券與束柱。

還有很多當代的教堂建築,便不再贅述。翻一下那個連接,裡面的答案都很精彩。


—————————————————2017/6/7更新—————————————————

10.評論中多人提到了聖家族大教堂,因此也把它介紹一下。

聖家族大教堂(Sagrada Família)是加泰羅尼亞建築師安東尼·高迪( Antoni Gaudí i Cornet )的作品。風格為「加泰羅尼亞現代主義」(Catalan Modernisme ),屬於新藝術運動的一個分支。

聖家族大教堂始建於1882年,後高迪於1883年接手主持工程, 直至73歲(1926年)去世時,教堂僅完工了不到四分之一。 2010年,建設的進程過半,然而整個建築過程中最大的一些挑戰依舊未被解決。預計於2026年,即高迪逝世的百年紀念之時完工。(當然從現在來看也不太可能了)

教堂自古以來就是規模浩大的工程。建造時間跨越上百年的比比皆是。這其中除了教堂本身的體量大、結構難度高、裝飾複雜的原因之外,施工技術和機械效率也是影響工期的重大原因。而到了當代,在施工技術已經很先進的情況下,聖家族教堂的建設還是很緩慢,足見其結構上和裝飾上的複雜

比如教堂的柱子形態十分複雜,從最下面開始向上不斷分化,最後像樹一樣展開,而剖面形狀在不同部分也各不相同。(那張柱子各部分斷面示意找不到了)

施工過程的照片,可以看到柱子的形態。


另外裝飾也十分複雜,儘管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加速了教堂的建設進程。現有的科技可讓石料在工地外,由計算機控制的鑽機打磨成形,而不必像上世紀一樣手工打磨石料。 但觀察裝飾的細節仍然可知,這絕非輕鬆便可完成的工作。

加泰羅尼亞現代主義作為新藝術運動的一個分支,也很明顯的體現了新藝術運動作品的特點:即擅長使用曲線,強調自然風格。一如高迪的名言:「直線屬於人類,曲線歸於上帝」,他對於曲線的痴迷與得心應手使他的所有作品都充滿了動態。甚至讓人覺得那不是建築,而更像生物一樣。個人認為他的建築思想中存在著「有機性」的概念,讓他的作品都像有生命一般的在生長。

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還未完工就被選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建築。

結語:西方的教堂建築,歷經一千多年,在不斷的發展、變化。每次重大的建築風格的演變,教堂必然是體現新思想的先鋒軍(包括現在也是)。教堂的演變,也不僅是建築本身的發展,也反映了宗教、社會、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變化。想要了解西方的文化,從教堂入手,我想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答案長得不行……若有完整看下來的朋友,感謝您的耐心,希望對您了解教堂有些許幫助。也歡迎各位討論與批評。

參考資料:

陳志華·《外國建築史》,第四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羅小未·《外國近現代建築史》,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羅小未,蔡琬英·《外國建築歷史圖說》,同濟大學出版社

《馬里奧·博塔的作品與思想》,中國電力出版社

百度百科 若干詞條

維基百科 若干詞條


圖片出處:

百度圖片

必應圖片

築龍圖酷

答主自拍

若有侵犯,聯繫刪除


未經允許 請勿轉載
這個就是我今天搞清楚的事情了。
趁此機會我就來回答一下
教會教堂的建築風格起源於羅馬
由最古老到現在為止,依照時間順序我來簡單的介紹一下。

巴西利卡
教會的第一個建築風格叫做basilica。中文叫做巴西利卡風格,即為長方形拱廊大廳風格
而basilica起源於ストア學派 希臘語叫作: Στωικισμ?? 即為柱廊拱廊式建築
配圖為阿塔羅斯柱廊(Στο? του Αττ?λου)是最有代表性的柱廊建築

而巴西利卡的風格則如下圖所示

柱廊呈長方形圍在了一起,一座長的大廳被立柱分為三個部分。中間的中廳最寬,也最高,其終端是供奉聖壇的半圓形龕。兩側的側廊則比較低和比較窄。
通過垂直於原巴西利卡的長軸添置一個橫廊一個巴西利卡就演變成十字巴西利卡了。十字巴西利卡的地基是一個十字形,其橫廊的高度與寬度與中廳一樣。一開始這個建造方法可能不是出於其地基的形狀的意義產生的,而是為了使得在做神事的時候在聖壇附近有更多的活動地方。從美觀的角度來說這個橫廊加闊了聖壇的空間,加強聖地的感覺。
在橫廊與中廳交叉的地方樹立著兩根特別粗的立柱,這兩根立柱同時標誌著中廳和側廊的結束。中廳與橫廊交叉的房頂由兩個互相交叉的巨大的拱中廳與橫廊交叉的房頂由兩個互相交叉的巨大的拱弧支持。這兩個拱弧被叫做凱旋門,來代表耶穌戰勝死亡和聖壇的勝利。在許多哥特式的教堂中在這裡還有一道聖壇屏(rood screen)來標誌普通人不可踏入的,只有神職人員可以進入的部分。在一些宗教儀式改革的過程中在有些教堂中這個聖壇屏又被拆除了。
初期的基督教系的教堂全部都是巴西利卡風格,且由於建築技術的限制都不是很高大,窗戶也很少。所有的巴西利卡教堂在上方俯看的話都是一個大十字架。
羅馬式教堂
而隨著建築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追求建造更加高大的建築。於是就出現了羅馬式(romanesque),即為羅曼式建築。其特點即為產生了半圓拱為特徵的建築形式。這種處處都使用半圓拱建築方式使得建築有了更大重量的承受能力。使得建造更高大的建築的可能成真。
羅曼式建築兼有西羅馬和拜占庭建築的特色,並因其結實的質量、厚重的牆體、半圓形的拱券、堅固的墩柱、拱形的穹頂、巨大的塔樓以及富於裝飾的連拱飾而知名,顯得雄渾而莊重。每座建築有明確、清晰的形式,並且常常採用規則對稱的平面,所以在與隨後的哥特式建築比較時,總體上會有一種質樸的形象。儘管有地域特徵和材料差異,這一形式仍可以在歐洲各處被識別。
很多城堡建設在這一時期,但是這一數目被教堂遠遠超過。最為顯著的是那些修道院教堂,它們中很大一部分依舊挺立而且近乎完整,常常使用。如圖所示法國昂古萊姆主教座堂是典型的羅馬式教堂。

哥特式教堂
12世紀開始呢,教堂逐漸由羅馬式教堂進化為以尖拱為特徵的哥特式教堂。在過度的過程中出現了羅馬式與哥特式混雜風格的教堂。在這裡就不說了。哥特式教堂算是一種承上啟下的建築風格。繼承羅馬式教堂,又被接下來的文藝復興風格教堂所繼承。
分辨羅馬式教堂和哥特式教堂的方法就是,哥特式教堂給人一種瘦骨嶙峋的感覺。為了容納更多信眾建造的更加龐大。為了採光呢建造了更多更加寬廣的彩色玻璃窗戶。造成一種特別明亮的空間。是哥特式建築之前所有建築風格所沒有的。當你分辨不出羅馬式教堂和哥特式教堂的時候,除了建築本身的支架就是高大的窗戶就可以認定為此為哥特式教堂了。
其次,哥特式建築內部最大的特徵就是拱頂了,叫做肋架券。圖為西敏寺肋架券引起的拱頂演變。基本上看到這種拱頂你就可以確定這是一座哥特式建築了。

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具有所有哥特式建築特點的教堂

文藝復興風格教堂
文藝復興建築是在公元14世紀在義大利隨著文藝復興這個文化運動而誕生的建築風格。基於對中世紀神權至上的批判和對人道主義的肯定,建築師希望藉助古典的比例來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會的協調秩序。所以一般而言文藝復興的建築是講究秩序和比例的,擁有嚴謹的立面和平面構圖以及從古典建築中繼承下來的柱式系統。圖為慕尼黑聖彌額爾教堂。

文藝復興風格教堂的特點是
學習以古希臘、古羅馬為代表古典風格,並且發展了『柱式』的概念。
強調建築的比例如同人的比例一樣,反映了宇宙的和諧於規律,這一點上很強烈地體現了畢達哥拉斯、柏拉圖傳統的影響。
使用對稱的形狀,集中式。
恢復「自然」,以尺規作圖製圖,以圓形和正方形為主。
反對哥特式建築,其特色為「高」、「尖」,並被認為是基督教神權統治的象徵。
說白了,哥特式教堂是已神為本,而文藝復興教堂呢是以人為本。
巴洛克式教堂
巴洛克建築起源於十七世紀的義大利,將原本羅馬人文主義的文藝復興建築,添上新的華麗、誇張及雕刻風氣,彰現出國家與教會的專制主義的豐功偉業。此新式建築著重於色彩、光影、雕塑性與強烈的巴洛克特色。
文藝復興為義大利宮廷帶來財富與權勢,是世俗與宗教力量的結合。巴洛克,至少在初期,則是與反宗教改革--天主教會內部對應宗教改革的革新運動--有直接關聯的。天特會議普遍被認定是反宗教改革的開端。巴洛克時期的建築物,一方面有著更強烈的情緒感染力與震撼力,另一方面引人注目、炫耀教會的財富與權勢。新的建築風格尤其體現出新宗教修會的時代背景,例如神職界修會與耶穌會,其目標是增進宗教的普遍與虔誠。
巴洛克華麗誇張建築裝飾風格與及其強烈的情緒感染力與同時期的巴洛克音樂實在是相互映襯。體驗一座巴洛克式建築的真正內涵,強烈建議在參觀此類建築時聽著巴洛克音樂。
圖為義大利西西里的錫拉丘茲主教座堂

基本上呢 教堂建築風格就這幾種。也有各種風格混雜的。比如巴西利卡的外表巴洛克的內部裝飾。在後期的教堂發展中建築風格也是互相交融。代表性的傳統教堂風格就是這一種。
至於現在出現的一些現代建築主義的教堂就不說了。
希望能為題主分辨教堂提供一些小小的幫助。
為了方便也是我偷懶。一些建築風格的定義引用於維基百科,特此聲明。


給最高贊補充一個,法國的新古典主義建築,以復原希臘羅馬式神殿為主題。

法國巴黎瑪德蓮教堂,napolenic era


我是一個基督徒,也是一個留學歐洲的建築師。我曾經純粹出於興趣寫過一個介紹西方宗教建築文章,這裡是其中一部分目錄: 早期基督教時期
拜占庭時期
羅馬風時期
哥特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
巴洛克時期(包括洛可可)
十八世紀中葉到十九世紀末的各種流派

題主的問題很大,上面列舉的只是歷史上的建築風格(到19世紀),如果算上近現代的建築風格,是很難歸納窮舉的。在這裡我的回答仍以古建為主!

當初年少不經事,自以為這些已經差不多寫全了歐洲的建築風格,後來去了西班牙葡萄牙才知道,還有受伊斯蘭影響深遠的摩爾式,哥特式延伸出的曼努埃爾式等等。。。想來在我沒有去過的地方肯定還有很多獨具特色的風格。
實際上儘管每個時期都有相應的主要風格元素,但同一風格初期和末期以及體現在不同地區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別。
去過或者是在電視上看到過的歐洲教堂建築的人對於哥特、巴洛克、文藝復興這幾個常見的風格都不陌生,但是像其他幾個時期的建築風格極其來歷和演變,就連國內的外建史教材都沒有詳細準確的介紹。

先寫到這,有時間再一個一個細說。。


我猜你一定聽說過這些裝逼專有名詞——哥特式(Gothic)、巴洛克式(Baroque)、文藝復興式(Renaissance);沒準還聽說過這些——拜占庭式(Byzantine)、羅曼式(Romanesque)、洛可可式(Rococo);再沒準兒還有這些——多立克式(Doric)、愛奧尼亞式(Ionic)、科林斯式(Corinthian)……沒錯兒,這些都是你在歐洲會碰到的建築樣式……中的一部分。

從黑暗的中世紀開始,一直到不可一世的天主教逐漸式微的一千多年裡,遍地開花的歐洲教堂可以粗略分為四大風格:

1012世紀羅曼式

也叫「羅馬式」,就是照著古羅馬人的路子建教堂的意思。古羅馬人有個特點:一整文化就短路(基本只會照搬古希臘文化),土木建設一門靈,要不直到現在依然能在歐洲各地看到那個時期的遺迹呢,人家活兒好啊。羅曼式教堂繼承了古羅馬人的建築傳統:體格龐大、牆壁厚實、採光不足、裝飾簡陋,一個字兒:夯!

1216世紀哥特式

如果你只聽說過一種建築樣式的名字,不用猜,準是這個。這種模樣的教堂起源於巴黎郊區的聖丹尼斯Saint-Denis(對,就是剛舉辦過歐洲杯開閉幕式的法蘭西大球場那旮沓),隨後幾個世紀里盛行全歐。哥特式以突破性的建築技巧一改羅曼式的傻粗壓抑,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能多高就多高。至於什麼圓心尖券、交叉肋拱、飛扶壁就不細說了,總之哥特式教堂就是以又高又飄的造型(學名叫作「垂直飛升感」)力求與上帝拉近距離,也不管上帝同不同意。

哥特式教堂的另一大特點是面積巨大的彩繪玻璃窗。由於立柱數量的增多,哥特式建築已經用不著厚實的牆壁來做支撐,因此改用大尺寸的玻璃窗裝扮外立面,大大增強了內部的採光,又給教堂套上了件風騷的馬甲,兩全其美。

然而,就是這種要身材有身材、要臉盤有臉盤的建築,卻被後來的文藝復興粉絲們輕蔑地貫上了「哥特」這麼個名字(原意指北歐斯堪的納維亞的粗野遊牧民族),中文可以直譯為「村炮兒」。因為這種建築形式和傳統的古希臘古羅馬建築差別太大,在那時的歐洲上層人士眼裡,不尊重傳統的全是土鱉。

1516世紀文藝復興式

不堪忍受土鱉橫行的建築大師們重回傳統,深挖古希臘古羅馬精髓,以純粹的理性觀念、完美的幾何對稱和嚴格的透視法則來設計建造教堂。記住這個名字:布魯內勒斯基(Brunelleschi)。

布爺是文藝復興式建築的創始人,嘔心瀝血制定了一大筐標準:比如拱頂那必須是圓形的(因為形狀大小都可以用半徑來決定)、正立面風格那必須是五選一(多立克式、愛奧尼亞式、科林斯式、托斯卡納式和複合式,不準有別的)等等,建築設計被徹底簡化,你基本可以理解為:在那個時期,大家都在用樂高積木搭教堂玩。

1718世紀巴洛克式

巴洛克是從文藝復興式脫胎成長起來的建築風格,外形花枝招展,線條此起彼伏,裝飾富麗堂皇,色彩對比強烈,總之就是被嚴謹刻板的文藝復興式給逼瘋了而產生的怪胎形式,怎一個「浪」字了得(巴洛克這個詞本身就是「怪誕、荒唐」的意思)。

說完這四大風格,你是不是覺得對歐洲的天主教堂已經了如指掌了?

忘了跟你說一件事兒:歐洲的大教堂建造往往歷時幾百年,因此常會從一種建築風格轉換為另一種或多種風格,比如羅馬式大門+哥特式主體,或者文藝復興式外觀+巴洛克式內飾。誰願意自己的勞動成果還沒建好就已經過時了呀?

所以,略顯尷尬的現實是:其實你很難在歐洲見到一座風格純粹的教堂,往往都是Fushion版的混血建築,想一眼看出一座陌生的教堂屬於什麼流派,就要看自身的功力了,反正我是不靈。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時尚旅遊微信公眾號:trendstraveler


感覺建築形制和風格有些混亂,看得難受,只是百度里分類好像也這樣。樓主不是建築學學生,已經是用心了。

巴西利卡是一種形制,形制你可以理解成一種平面空間構圖的類別。後面的哥特式巴洛克式是一種風格,就是外立面呀裝飾啊結構啊什麼的。所以我覺得不應該放在一起~

這裡就說一下我知道的一點吧,可能與題無關。
教堂的發展的話應該是這樣的。
先是形制。這裡就從古羅馬的集中式的神廟開始。集中式可以簡單說成是比如圓形啊,例子是羅馬萬神廟(那個前廊是後來反對集中式加的),有個大大開場的中心。集中式應該好理解,當時崇尚以人為本,大家聚在一起討論就需要一個大大開場供交流的空間。接著羅馬要建澡堂就又產生了巴西利卡形制,後來也被用在教堂里,和十字結合。樓主已經解釋啦什麼樣紙我就不說了。
後來古羅馬分裂了,宗教開始產生,在東歐中世界覺得圓形不夠用,技術也沒完全流傳下來,就有發展了希臘十字,就是十字四個臂等長,主要是拜占庭東正教教堂,東歐拜占庭帝國政權相當統一所以就是集中制了,例子君士坦丁堡聖索菲亞教堂。東歐中世紀也出現了洋蔥頭小教堂。
不過同時期西歐完全相反,打來打去的,戰火根本停不下來,人們都壓抑人性了,崇尚基督教,就肯定不能集中式了。就把希臘十字拉長,變成了拉丁十字,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十字架樣子。從長邊往裡走,又黑又高又窄肯定壓抑,突然走到十字交叉處開場了,宗教神秘感崇高感就馬上凸現出來了。

下面說隨著時代社會變遷的風格變化。也就是大家比較了解的風格類型。
西歐中世紀早期為了凸現建築宏偉也產生羅曼風,也就是仿羅馬時期的風格做建築,不過技術缺失也仿不全。羅曼式的窗戶長條上面半圓形。例子聖馬可教堂。
接著為了就加深了教堂的崇尚感,加強豎直線,雙圓心尖券,也就是窗戶不是半圓有個尖尖頭的那種,再有彩色玻璃窗就是哥特風了。例子就是大家熟知的巴黎聖母院了。
(你現在去歐洲,其實看到的大多數都是羅曼式,哥特式教堂其實不多。最好區分就看窗戶。)
後來呢,大家覺醒了就文藝復興了,又開始推行古典主義了,同樣也是仿古希臘古羅馬。又開始崇尚集中式,有了佛羅倫薩主教堂穹頂。物極必反,文藝復興後期就有了巴洛克,更加註重裝飾,富麗堂皇的,也就是巴洛克風格了。例子聖卡羅教堂。
古代結束,再就是現代。也就是現代主義教堂。有名應該就是現代主義四個大師之一勒柯布西耶的朗鄉教堂。再後來再有名的就是安藤的光之教堂和水之教堂了。挺好看的,可以去網上找找圖。
說到這裡,語言簡陋,大家就看看。我也僅憑自己記憶和理解了。


去過了歐洲就發現其實大部分教堂建造幾百年,多種風格兼有的,並不能一棒子打死,規定他是那種風格。它可能是立面是巴洛克,裡面又是骨架券的哥特,又兼有古羅馬遺迹。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尤其是義大利。
如義大利napoli 聖洛倫佐教堂(聖壇左側為巴洛克,右側為哥特,兼有羅馬遺址,及部分羅馬牆壁遺址)
Firenze 聖洛倫佐教堂(中世紀立面,教堂內部布魯乃列斯基的文藝復興),聖母百花大教堂(洗禮堂內部裝飾拜占庭,中世紀的巴西利卡,哥特的Giotto tower及立面,文藝復興的穹頂)、新聖母大殿(羅曼式鐘樓,Toscana Gothic的立面下部,阿爾伯蒂設計的正立面上部 ,又兼有巴洛克) 等等
聖彼得11個建築師,除了君士坦丁時期,7個為文藝復興時期的,而米開朗基羅又開啟了巴洛克的時代,倒數第三個維尼奧拉設計四個小穹頂的時候引進拜占庭因素,加建西立面的瑪丹納,以及最後一個巴洛克盛期的貝尼尼。
而且各國的風格也不大相同,例如法國哥特堅持三段式,兩鐘塔必在西立面一邊一個。而義大利的就是想放哪裡放哪裡,聖母百花大教堂Giotto Tower就放在立面右側,asisi聖方濟克教堂鐘塔在北側後部等等


這段寫的不錯,就從看薦上,摘來了,希望能用上。聖十字教堂是佛羅倫薩最古老最大的方濟各會教堂,據說它的興建是故意與多名各會的新聖母瑪利亞教堂唱對台戲。教堂於1294年5月3日動工,建築師阿莫爾福·迪坎比奧在這一天為教堂奠基,意味他是在為一件托斯卡納哥特式建築風格的典範之作奠基。創作者設計意圖是創造寬敞、堂皇空間,在建築元素運用方面力求簡潔、莊重。教堂設計成一個埃及人的十字形狀(也就是T字形),教堂內部劃分為三個縱廳(長度為114米)一個聖壇及排滿禮拜室的耳堂(總共10個禮拜室,後殿兩邊各5個)。佛羅倫薩最有名望的家族出資建造這些禮拜室。


藝術家Miguel Chevalier為其創作了一件虛擬現實的多媒體影音裝置作品『天堂的拱頂』,與教堂戲劇性的哥特式建築風格形成互動。世界最美的教堂拱頂!


如果你在北京,可以把東西南北堂都轉一遍

東堂羅馬式,南堂巴洛克式,西堂北堂是哥特式


教堂建築的風格主要是羅馬式和哥特式。


哥特式教堂還有一個特徵,就是飛扶壁。


教堂建築主要風格有羅馬式和哥特式。

羅馬風格最鮮明特徵為圓形拱頂、矩形建築平面,私以為這體現古代西方宗教在天文學上的認識也遵從天圓地方的觀念。且圓形拱頂材料重量輕,受力均勻,使建築材料多受軸向力,減少剪力和彎矩,既有利於滿足教堂大跨度需求,拱頂內部也無需樑柱或者網架支撐,有利於內部中庭壁畫的展現、採光、空間利用及體現建築整體性。

哥特原為"野蠻"之義,起源於法國,哥特式建築從整體到局部都是上細下粗的類似天線或者尖塔形狀,建築高度較高,給人一種拔地而起的感覺和向上的動勢。相對於羅馬式教堂哥特風其實並不完全野蠻,反而更注重細部刻畫,牆柱的雕塑嚴密而豐富,後來哥特式雕塑也得以自成一派。

羅馬式建築形體以曲線居多,哥特式則比較"直",也有一些教堂綜合了多種建築風格。此外還有拜占庭式以及巴洛克式等風格吧,沒有太深研究,歡迎補充。


1、早期基督教教堂。現存實例較少。
2、羅馬風,如比薩教堂
3、哥特式。在各個地方又有具體特點。如英國垂直哥特式。
4、拜占庭式。如:聖索菲亞大教堂
5、文藝復興時期。如佛羅倫薩大教堂。
6、巴洛克時期。如聖卡羅教堂。
7、古典主義時期。如恩瓦力得教堂
基督教基本上是這些了。
還有另外一個線路就是,伊斯蘭的教堂了。
當然在後面還有新藝術運動中高迪也是有設計了非常著名的聖家族教堂。但是應該很難從風格上去鑒定。因為不具有共性的東西。
以上是我的拙見,難免有所疏忽,望大家指正。


第二次是在天津的濱海公園裡,很遠就看見她那巍峨的十字架,懷著朝聖的心我們一路尋來,看到的只是黑色的大鎖,封住了我們追求神聖的步法。【你眼中的教堂是怎樣的?】


推薦閱讀:

這張開國大典照片中的人物都是誰?
「聞」字是如何從「聽覺」發展成「嗅覺」的?
大自然有哪些 bug?
信仰和情懷有什麼異同?

TAG:建築 | 人文 | 建築史 | 教堂 | 建築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