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孝文竇皇后的「太后「及「太皇太后」階段?
最近在看《漢武大帝》這部電視劇。
前期覺得孝文竇皇后直接或間接導致郅都、王臧等人的死亡非常扎眼,等她臨終前對劉徹道出心聲又覺得她是良心奶奶。
可能是電視劇的處理讓我對孝文竇太后產生前後反差如此之大的看法,似乎不太客觀。
因此我想知道,如何根據歷史客觀地評價這位女性的「太后「及「太皇太后」階段?
感謝邀請,終於有時間來補這個坑了,以下為個人看法。
竇後政治生涯大約分為三個部分,隨著她的稱號變化,她的權力和掌權程度也有所不同。可以分為:「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三個階段。文帝時期(即皇后時期)她是沒有什麼權力的,隨著雙目失明,也漸漸失去了文帝的寵愛。景帝時期她有一定的權力可以左右景帝的意見,但最終的決斷權還在景帝手裡。武帝時期(建元元年到建元六年)她大權在握,武帝得參考她的意見來決定,可以說最終的決斷權在她手裡。下面通過一系列事例來具體分析。
一 皇太后時期
1,欲嗣梁王。竇後對她的小兒子梁王劉武的寵愛是可以稱之為溺愛的。劉武封在梁地,有四十多座城池,都是膏腴之地,府庫的金銀財寶甚至多於京師!他還招攬四方的俊傑以為己用。每次上朝時,和景帝同席同車,堪稱寵幸無比。
景帝三年,梁王入朝,一次酒宴之時,景帝不知道什麼心理說出死後傳位給梁王的話。梁王和竇後儘管都知道這是景帝隨口說的,但都很高興。竇嬰勸諫說父死子繼是高祖之約。竇後從此對竇嬰懷恨在心,除去他的門籍,並不許他上朝。由此可以看出竇後是有一定權力可以左右朝政的。
吳楚七國之亂爆發,景帝認為竇嬰賢能,想任用竇嬰領軍。竇嬰借口有病來推辭,竇太后深感愧疚。最終任用竇嬰為大將軍,輔佐周亞夫平定了七國之亂。所以竇後是知道竇嬰賢能的,也明白自己之前所做是錯的。
景帝要用吳王弟弟的兒子來延續吳國,竇太后不許,最終沒有達成。此事除了能表明竇後可以左右景帝決定,也可以看出她是有一定的政治眼光的。
接著說梁王,竇後幾次三番想要讓景帝立他為嗣,被袁盎等朝臣阻止。梁王懷恨在心,用刺客刺殺十數朝臣,犯下大罪。竇後每日每夜哭泣不止,幾乎不吃飯,景帝很頭疼,最終寬宥了梁王,竇後才開始吃飯。梁王病死後,竇後傷心欲絕,說了這麼一句讓我感到震驚的話:「帝果殺吾子!」天哪,梁王是你兒子,景帝就不是你兒子?!她偏愛梁王過分到這種地步!
2,重視親情。郅都直接害死廢太子臨江王劉榮,竇後找借口要殺他,景帝為郅都爭辯說他是忠臣,竇後反駁道:「臨江王(劉榮)就不是忠臣了嗎?」最終斬了郅都。這件事無可厚非,奶奶為孫子報仇的心理可以理解,反而是景帝默許郅都殺死自己的兒子又為他爭辯,顯得不近人情。景帝刻薄寡恩斤斤計較也是出了名的,也不差我這點黑。
3,喜好黃老。竇後喜好黃老學說,討厭儒生。主張治國要清靜無為,這和文景二帝一脈相承,所以在這個時期並未出什麼亂子。但有時候難免也會出點問題,一次竇後讓轅固生講解老子,轅固生出言不遜,說老子是部普通的著作。竇後大怒,讓轅固生入獸圈與野豬決鬥。可憐轅固生一介儒生,手無縛雞之力,哪裡是野豬的對手?幸好景帝在一旁,知道轅固生並無大錯,便賜給他一把鋒利的兵器,轅固生殺死野豬後竇太后也沒有再繼續追究。但終景帝一朝,儒生沒有被重用的。
二 太皇太后時期
景帝死後,十六歲的太子劉徹繼位,即漢武帝。皇帝年齡尚幼,竇後也就掌握大權。和文景二帝不同,武帝是喜好儒家學說的,所以就有了衝突。
值得一提的是,竇後不計前嫌任用竇嬰做丞相,這份胸襟值得稱道。也任用田蚡當太尉,安撫了皇太后王氏家族。
建元二年,衝突爆發。趙綰上書請武帝不要奏事東宮,這下可捅了大簍子。竇太后本就不喜歡儒家學說,也就能容忍武帝召見儒生,大怒說道:「此欲復為新垣平邪!」新垣平何許人?文帝時一望氣術士而已。可見她是把儒家學說看做望氣之類的邪說。她暗地裡找到趙綰王臧的不法行為,下獄,二人都自殺了。武帝之前推行的新政也都被廢除了。她又罷免同樣喜好儒家的竇嬰田蚡的官職,任用和她政見相同主張黃老學說的許昌當丞相。由此事可以看出竇後在武帝初期是有說一不二的決定權的。而武帝事後為了討好她,又對竇後的外孫女之前已經失寵的陳皇后復加寵幸。
但縱觀建元的六年,除了這件事,竇後並未對武帝干預太多。武帝也能在發兵閩越,徵召文人,巡視周邊這樣的事上做決定。
建元六年,竇後去世。武帝終於可以大展拳腳,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罷免了竇後任命的丞相許昌。
三 總結
通過上面兩段,很容易發現竇後有兩個底線:梁王和黃老學說。只要不觸碰這兩項,她是不怎麼干預朝政的。總體來說,她干預朝政的程度比起呂后,鄧後,武后,慈禧這樣的控制欲極強的狂人差了許多,但比那些安度晚年無所作為的太后自然是多很多。論能力的話,可以算作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對文景之治和武帝前期朝政的穩定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竇後也是一位比較重視親情的人,為死去的孫子復仇之事也可見一斑。電視劇中竇後臨死前對武帝道出心聲是編劇的藝術創作,不過也可以理解,因為竇後對孫子武帝劉徹沒感情是不可能的。
以上都是個人看法,我才疏學淺,歡迎討論和指出不足。
推薦閱讀:
※韓信為什麼不反劉邦?是沒找到倒戈的理由嗎?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很少被提及,現在大部分歷史書都隻言片語般略過?
※同為漢室子孫,為什麼劉秀可以做到中興漢朝,而劉備卻失敗了?
※王莽的土地政策很好啊,為什麼會亡國?
※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為什麼漢朝政府沒有懲罰他,反而成為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