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做到清心寡欲?


想要做到清心寡欲不簡單啊,人本來就是有慾望也是需要慾望這種東西的。但是人在追求慾望的過程中,由於慾望過於重,導致自己產生了許多莫名其妙的慾望,完全脫離了自己的初衷。本來只是對某些追求有慾望,最後變得對好多東西都有慾望,而且有些追求過頭了。
慾望的產生是伴隨著生理反應的。一開始由於對某種事物有所好感,然後希望能得到它,從這時候開始人的大腦向身體傳遞了這樣這種信息。然後再接下來遇到該事物,想到該事物,然後得不到它,於是越是想得到,身體反反覆復的接受想要這事物的信息,也產生了某種特定條件反射。只要跟該事物有關的東西出現,便會讓自己聯想到這種東西,身體產生相應的反應。慢慢的,身體產生了反饋,由於身體的反應而影響大腦的思考,主觀性的思考問題時總是想到該事物,並與之有關的一切會出現偏執的狀況,好比堅持認為該事物一定是最好的,完美的,不容許讓他人玷污之類的。
當這種慾望的追求過程多幾次之後,即身體產生足夠多的慾望條件反射,身體對於大腦的思考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多,甚至只是自己小小一個念頭,比如說想吃顆糖,於是這個「想要」的信息便被傳遞下去,身體不受控制的、習慣性的影響著大腦,明明這時候自己對自己說沒有得吃就算了,可是吃不到這信息又導致身體反應加劇,自己就是想吃糖,於是吧,為了讓自己靜下心來,即便再遠,即便再晚,也要出去買糖。可是當自己吃到糖時又覺得其實沒什麼,可自己之前為何會如此想得到它呢?這是由於多種追求慾望的條件反射都是大致相似,首先想得到什麼,再得不到,越想得到。以至於只要有類似的信息刺激便會產生這一系列反應。
所以我們可以理清一下自己的所求,了解一下自己究竟是想要什麼。我們要了解自己,多讓自己理性的思考一下。人們總是太忙,以至於很少靜下心來想一下自己,很多事都是下意識就可以做的。生活已經是極度相似的一日又一日,總是希望有什麼能夠改變,可是卻總得不到改變,而自己又懶得去改變。連自己都不想改變,何以去奢望外界的改變來滿足自己。
人的思考總是停留在表面的反應,而懶得去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所以我們在做許多事時,不要急著去做,做之前思考一下,不是說一定要三思而後行,但至少思考一下可以吧!多問自己為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要幹什麼,如何更好的做?之類的問題,當然不一定要知道為什麼,但問一下也好啊!總之讓自己的頭腦習慣於理性的思考,而不是下意識的反應。特別是自己極度情緒化的時候,在自己發飆之前,靜下心來思考一番,當然不管最後你有沒有發飆,你能做到這樣也是很厲害的。當然思考可是會帶來很多煩惱的,特別是一開始的時候,因為你會發現原來自己是多麼的無知。不過這沒關係,知識不是想學就學得完的。對於自己確實想不通的,就不要太糾結,學會放棄。別以為放棄是很簡單的事,做自己不喜歡的事當然容易放棄,堅持太久也容易放棄。難以放棄的是當自己正在這事上時的放棄。有兩塊餅乾,嘗了一塊,超好吃,放棄吃另一塊,把它分享給別人。電視劇看得正high呢,果斷放棄,下次看也行。生活中不要太隨自己的意,學會限制自己。
想要更好的了解自己,讓自己更加的理性,就要經常的思考,避免情緒化的思考,這種思考只會產生偏執的情況,最後要麼自欺欺人,要麼糾結死自己。為了更好的、更能靜下心來思考,我們可以寫自己的思考日記,把自己想到寫下來,寫自己正在思考的問題,寫下自己思考的思路,寫出自己的看法,只要是自己想到的都可以寫下來。可以一邊思考一邊想。今天發生什麼事自己有怎樣的看法啊,對於某人的行為自己的看法啊,聯繫到自己的行為有什麼要反思的啊,看到某句話說得很有道理,自己有怎樣的見解啊思考一下今天自己做的事如何如何啊。每天都堅持拿出你的思考日記,不用看自己之前寫了什麼,只需寫下今天的思考即可。這樣一個思考過程有助於我們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如何去慢慢改變自己,慢慢變成一個理性的人。
這是屬於修身養性的範疇了,修身養性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方法,但方法從何而來,當然是想出來的。那麼以上方法可以幫助你習慣思考。修身養性談起來就多了,範圍也廣,不好說,故而建議各位可以看一些有哲理的書借鑒一下,自己找出適合自己修身養性的方法。
還有對於不想清心寡欲的人不建議去嘗試太多,思考是足以毀了我們的利器。特別是那些一會糾結於理性,一會糾結於感性思考的人,最後不是抑鬱死了,就是恍然大悟,徹底忠於理性或感性。有的吧又糾結於該不該做,理性告訴他不能做,可是又很難控制自己不去做,最後不是徹底的去做,徹底的墮落,就是豁然開朗,身心得到鍛煉,思想進階。修身養性是不斷挑戰自己的過程,不是你勝,就是你勝,不然就兩敗俱傷,同歸於盡。


有一個靈魂伴侶,夫復何求。



推薦閱讀:

有什麼方法能剋制住自己的虛榮心?
十八歲意味著什麼?
春節期間,職業與成長領域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好問答?

TAG:個人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