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一門精通,但求行行懂點」這樣的人成功的幾率有多大?
這種人,如果擅長 操縱人性,很容易成功,實際上很多成功者都是這樣的,什麼都懂一點,再配合上極強的操縱能力,很容易發財。但其實這是表象--他們如果專心做技術,也能將一門技術做到很精通,可是這對他們來說不划算,請人做就可以,何必把時間浪費在這上面。
但如果沒有操縱人性這個技能,什麼都懂一點是發不了財的,會在底層混來混去。探索中。
我個人的情況是,學計算機里愛搞英語的,喜歡翻譯與口譯。
在搞英語的一幫人中,我是會計算機編程的,而且密碼學、多媒體通信、社交網路都涉獵一些……
自己會長成什麼樣還真是不知道, 不過努力吧
現在除了工作上專註要做的事情,業餘還在做兩件事:
用計算機的視角寫英語類的文章;用計算機的工具加強對語言的理解。
我覺得受益的是遷移思考以及宏觀思考的角度。
交叉學科、新生髮明,大多從不同行業重疊邊緣開始的,甚至完全不同的行業相互整合可以發現新的天地。
效率的提升在於資源的整合,有些行業所謂的一點點如同是其它行業的催化劑,廣泛地涉獵一定不是壞事,這樣才會發現意想不到的美。
當然,還是需要幾門精通的技術,這是根基,只有催化劑能做什麼用呢?
嗯,參見計程車司機。
興趣愛好廣泛是很正常,但是其中應該突出重點。以一門為主,其他為輔。這樣才能吃的開。
感覺這樣很不踏實。學校里這樣可能很吃得開。但社會上如果靠自己的話,還是需要有一技之長,安身立命的本事,社會競爭太激烈。
看做什麼,做掮客會如魚得水。
贊同李怡的說法,我們應該做「十」字形人才,其實我一直是這麼認為的 , 樓主所說的「一」在我看來是一個平台,在年輕的時候這個平台越大越好,但隨著這個平台的建立,我們的歲數的增加,我們就需要在這個平台上增加「建築」,而這就是所謂的「1」,此時「一」的範圍的大小和「1」的高度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聯繫,如果說有的話就是能夠幫助你從更寬廣的視角來考慮問題(其實這一點也挺重要的)。 而此時我們工資的多少直接來自於「1」的高度。
但對於「成功」來說,每個人鎖要求的成功是不一樣的,在我看來它是圓形的, 所以我也認為「十字形」的人生更完美,但對於一些偏執型人(也許用詞不適,請諒解,舉個例子吧:像愛因斯坦...)他們的成功更趨近於「1」型。這是一種成功。雖然很難,但往往更夠帶來更大的影響。
所以,別用別人的成功來衡量自己,只需要知道自己的成功在哪裡,並為之努力前進就ok啦。
這裡要看題主指的成功是什麼了。
不過,傳說中這樣的人都不太成功。。。【大環境就是這樣,絕大多數所謂的專家一般都是指一技之長的專家,很少有精通多門專業的專家的吧。。。】
我覺得吧,其實那些所謂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肯定是有的,但是應該是不多,那些已經成功的大佬們,現在有什麼活動的啊,訪談啊,聽著好懂,好了不起的,可能是後來有閑錢了就去某江學院去報個課程神馬的。。。然後講著各類問題都頭頭是道的,聽眾趕腳好有道理,然後各種崇拜這樣的人物。
其實什麼都懂一點兒的人,在某一個方面有點兒好處,那就是在吹牛逼的時候能給人狠牛逼的趕腳我就是樓主說的那樣
現在我覺得,首先得有一項突出到平均線之上,吸引別人注意,別人才能看到你的其他能力
也許這是指「產品經理」或者「編劇」吧……
沒有什麼不好,降低推進項目的溝通成本,也能夠發揮出專才的效用。
當然回到題目,成功的概率高不高,跟人的能力有關,但能力並不僅僅是知識結構。
我覺得專才或通才,成功率其實都不高……牛人成功率才高。
你說的不就是CEO嗎?成功概率是挺小的,但是一旦成功成就也很大
推薦閱讀:
※自費且主動坐頭等艙和公務艙的人,收入是什麼級別的?
※為什麼有錢人或成功人士很少寫小說?小說作者都是什麼群體?
※偽娘界有哪些著名成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