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元組社的《唐詩三百首》(中古漢語朗誦版)製作有怎樣的故事?

位元組社推出了《唐詩三百首(中古漢語朗誦版)》,朗讀者是中古漢語語音教程的作者嚴實(知乎polyhedron)。想知道位元組社與嚴實合作的過程是怎樣的?


我們關心兩件事情:

1. 什麼是中華文化?中國人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文化?
2. 新媒體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唐詩三百首》中古漢語朗誦版是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

位元組社一直很注重本地化——不是「接地氣」的那種,而是說作爲一家做中文電子書的中國公司,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最初我們發現中文電子閱讀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例如字體問題:在如今全球最先進的移動操作系統 iOS 裡,沒有一款優質的中文字體。於是我們和香港的 Visionmark 公司合作,將他們設計的次世代字體「信黑體」置入了位元組社客戶端。第一步總要有人走,我們不希望在討論中文字體問題時,永遠只能說「唉,要是中國的字體設計業有日本那麼發達就好了。」這是就軟體設計層面而言,接下來想說的是文本層面的本地化。

唐詩無疑是中華文明瑰寶,我們也都知道詩是用來聽,不是用來看的。語言的韻律是詩歌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唐代的詩人們都已不在人世,當年也沒有錄音設備,唐詩該怎麼讀呢?我們都聽過這種說法:粵語保留了普通話裡消失了的許多古代漢語的特徵,因此唐詩要用粵語讀才最有味道,很多韻腳也必須用粵語才能押上。這樣想來,請廣東人來朗誦唐詩似乎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粵語保留了古代漢語的某些特徵(例如入聲),此爲事實。但假若因此認定用粵語讀唐詩方爲正統,未免一葉障目。語言的演變非常複雜,沒有哪種現代方言會和一千多年前的漢語完全一樣。《唐詩三百首》中古漢語朗誦版的朗誦者嚴實先生在其「中古漢語語音教程」的序裡也說,大家覺得他的讀音像廣東話,是因爲如今的普通話乃以北方方言爲基礎,故人們比較熟悉北方話。如果當年將粵語定爲普通話,大家可能就會覺得他的朗誦更像北方方言了。

如今人們經常感慨中華文明精華不再。但有些東西並不需要多大的成本即可收復。北京的城牆拆了就沒了,但繁體字人人都可以用。新技術提供了可能性,復現唐代聲韻也不是難事了。我有幸結識嚴先生,剛好又在做電子書,將兩者結合是很自然的事。最近位元組社完成了有聲書引擎的開發。關於有聲書使用場景,最常見的想像是面向盲人提供朗誦服務,或是應用於無法直接閱讀的場景(例如駕車或做飯)。但我們希望對新媒介的思考能深入到文本層面。沒有什麼比詩歌這種文本更需要有聲書了,甚至可以說詩歌從一開始就不應該以紙書形式印行。

詩歌的音韻之美 + 有聲書的技術可能性 + 嚴實構擬中古漢語語音的絕學 = 《唐詩三百首》中古漢語朗誦版。

歡迎購買: 位元組社 | 唐詩三百首(中古漢語朗誦版)


大功德一件。如果有人也能出一個宋詞元曲選的復古演唱版,該有多棒啊。

PS
http://librivox.org 上有庄世光(?)老師用古音吟唱的唐詩若干,可以免費下來聽聽。


設計與文化修養雙兼顧是最好的配合


已經購買這本有聲讀物了。試聽了目前詩集所有的詩歌,本人雖對古漢語發音沒有什麼研究,可還是感覺到朗讀者的用心。不太習慣這種聲音,如果真叫我這麼讀古詩,我還真心不讀不出來。
為避免廣告嫌疑算了,摺疊吧


推薦閱讀:

在方言語境中成長、生活而學會了普通話的人,是用方言還是普通話來思考的呢?
舉例說明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人稱代詞上的差別?
文言文的判斷句式是不是體現了黏著語的特點?
人為什麼有口音?
"母語"的定義應該是什麼?

TAG:唐詩 | 語言學 | 唐茶計劃 | 唐詩三百首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