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品對未來的描述有局限性嗎?

比如有些科幻小說寫到人工智慧、外星生物等等,我們的想像力只能到達這裡了嗎?科幻作品對未來的描述有局限性嗎?如果有,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多大局限性?這種局限性與時間的推移有什麼聯繫嗎?
謝謝各位的回答~


這在科幻文藝系統中有一個專門的詞
電梯效應
這個概念是由科幻巨匠艾薩克 阿西莫夫同志首先提出來的
這裡轉述一下,大家體會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偉大的思考
與那些「我怎麼沒想到」的偉大思考不同
關於電梯效應,關於未來的思考,阿西莫夫用了近乎人人都能想到的邏輯甚至是事實構建了一個偉大的未來觀

預言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除非是猜測,否則誰都無法得知意料之外的事。

  因此預這家幾乎永遠都看不出一些積後才會很清楚的事情。這裏就有個例子:

  在一九一九年到一九六九年的五十年間,出現過無數篇描寫登陸月球的科幻小說,其中有些對火箭飛行所需的必要條件,以及月球的實際狀態都描述得很清楚。

  到了一九四八年,也有很多小說寫到了電視;在那之後也有一些小說寫到了訊衛星。

  一過直到一九六九年,都沒有一本小說把這三件事情連在一塊;沒有人預測到第一次登陸月球的時候,有好幾億人可以透過電視觀看登陸的過程。

  就我所知,在十九世紀進入二十世紀的那個時代,很多幻想家都曾預測過,未來汽車會變得很普遍,不過卻沒有人曾想過空氣污染和停車的問題。也有很多人推測過,人類將有能力可以運用原子能,但也沒有人想過輻射塵的處理問題。還有很多人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經推測過戰後的世界將會如何如何,不過我也想不起來有哪位仁兄曾經預測到,非洲殖民地將於戰後十五年內紛紛獨立。

  下面我會舉個例子,說明大家在預測過程中,常常會缺少一些關鍵性要素。我把這種事情稱為「電梯效應」。

  假設現在是一八五0年,而我正試圖預測百年後的訊約市將會是甚麼樣子。如果某個好心的魔法師為了幫我忙,從二十世紀乘坐時光機器回來,帶了一些二十世紀曼哈頓區的相片給我參考,那麼我就知道,這裏將會有許多超過二十層樓高的建築物,而且至少有一棟建築物是一百層高的。

  假如我真可以看到這些相片,那麼我的工作就是運用我在一八五0年代的生活經驗,仔細預測一下這座城市將會變成甚麼樣子。

  首先,我很容易就可以想到,要爬上超過六、七層樓的高度將會很辛苦,所以住在摩天大樓上層的人,一定很不願意離開大樓。因此每棟摩天大樓就得儘可能自成一個經濟體系。

  大樓內必須有餐廳、裁縫師、理髮師、旅社、健身房以及其他所有文明一活所必需的相關事物,而且這些東西每隔幾層樓就要反覆出現一次。每棟大樓將會配備一部藉由蒸氣引擎所操控的牽引機,把所有生活必需物資往上運送。然後層樓側面都會有一些特殊的門,可以把這些物資運送進來。假如某些物品沒送上大樓,那麼大樓裏的生活將會混亂失序。

  另外在建築物之間的某些樓層也會有一些橋樑,讓大家前往別棟大樓時,只需走一小段路,不必上下太遠。

  如果大家偶爾因為社交理由或是工作理由,必須離開建築物的話,那麼住在下面五層樓的人會輕鬆點,因此猜想他們負擔的房租也會比較昂貴。不過住在上層的窮困階級又該怎麼上下樓呢?

  還是有辦法,大樓內會有一個螺旋狀的滑梯可以讓人滑下來。雖然這種方式不怎麼有尊嚴,而且新來的人可能還會頭暈反胃,不過對於住在高樓內的人來說,終究會習慣這一切。

  但是,上樓回家很可能就得耗費大半天了。聰明人會每爬五層樓就停下來,然後在專給上樓者使用的休息室內坐著休息一下,喝點東西,看看報紙。到最後還是會回到家。

  按照這種邏輯思路,我會繼續預測下去,而且越來越仔細,描述房子怎麼蓋出來的,是用哪些材料建造的等等。

  不過問題是,我怎麼會沒想到電梯呢?假如沒想到電梯,這些預測就全都錯了,完完全全錯了,而且錯得荒謬可笑。

  我相信,大多數人也不會想到電梯。

  那麼,讓我們回到現在,如果再過四十年,大約二0二0年左右,屆時的紐約又將變成甚麼樣子?

  這倒不一定,很看這段時間人類總共做了哪些決定才知道,是不是?假如人類決定打一場核戰,那麼四十年後的紐約就很可能變成一個只會放出低劑量輻射的廢墟。假如人類決定把石油儲量全部消耗殆盡,又無法製造足夠的替代能源,那麼紐約也許就成為一個混亂的城市,街頭巷尾到處都是惡劣的幫派份子,搜括他們所能找到的剩餘物資。

  假如人類做出某些不理智的行為(甚至是一些愚蠢的行為),那麼我們就想像得到,這些事情全都會發生。

  不過我還想找找看有沒有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此外,我也會考慮到電梯效應。

  這裏提出一個大家也許想都沒有想過的可能性,說不定人類一直都很理智而且很理性,因此,我們不會有核戰,也不會愚蠢浪費我們的能源存量。取而代之的是,說不定大家屆時都能接受國際合作,而且還會有全球性的力量驅使大家保存能源,同時開發更先進的能源科技。

  之所以會這樣預測,並不是因為大家突然萌生了愛心和兄弟之情。(雖然這也可能是我們想要的「意料之外」,不過期盼這種奇蹟是沒用的。)相反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大家都害怕死亡和毀滅,都希望能找出一條生存之路。這種因為想生存下來而產生的合作關係,就足夠成為我們所謂的「意料之外」,這也完全可視為是一種電梯效應。

  假如真是如此,我們就可以期待四十年肉科技會持續進展,而這些進展的例子如下:

  一.電腦一直進步,功能越來越多樣化,體積越來越小,使用越來越方便。因此,家用電腦在二0二0年,就會像現在家用電視機一樣普及。

  二.通訊衛星持續進歩,並使用光束取代現有的電流和無線電波來傳送訊號。可見光的激光波長比無線電波還短數百萬倍,能夠容納的聲音和影像頻道也會比無線電波還多數百萬倍。屆時每個人都會擁有一個專屬的頻道。

  三.國際間將一起合作,努力開發外太空,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建造太陽能發電廠,還有太空觀測站、實驗室、工廠和太空移民基地。也許四十年後可能還在發展初期,不過很明顯的,大家將會往這個方向繼續努力。而這也鼓勵大家把自己當成地球人,而不是某個國家的國民。

  四.核融合將提供受人控制且實用的無止盡能源,到時候可能已經蓋好一些重要的核融合發電廠。

  除了這些科技進展外,社會可能也有一些重要的改變,全球出生率說不定會往下降。

  這種推測是很合理的,首先,關於人口無限成長所可能引發的危機,我們曾做過相當多的討論,因此,世界上大多數政府都會體認到這種危機,也竭盡所能鼓勵人民降低出生率。

  不過在危機還沒好轉以前,人口膨脹的問題只會越來越糟糕。到了二0二0年,全球人口可能會到達七十億,屆時能源將會短缺。此外,生產出來的石油供不應求,而替代能源的頁岩油和煤炭也無法彌補這個大缺口。雖然已經有核融合電廠,不過電廠也無法產生足夠的能源。此外,即使要用太陽能,也得要有夠多的太陽能蒐集站才行。

  屆時地球將會有一段苦日子。不過,如果這可以讓人口下降而且能源增加,事情就有希望好轉,因此,大家會鼓勵夫妻晚點生小孩。

  美國在經濟大蕭條時期也發生過類似的事,當時卻受到大家的批評,有人說這是「種族自殺」。不過在未來,大家會很高興出生率下降。

  如果把這些全擺在一塊兒來看,我們會得到甚麼結論呢?讓我們忽略掉所有明顯的結論,直接看最後的結果,結論就是,城市將會廢棄不用。

  這一萬年來,全球都市化的腳步越來越快,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已經瀕臨失控。不過這個趨勢很快就要結束了。

  這是科技進步的結果。長期處於科技最進步的地方,都市廢棄的現像最為明顯,例如美國的東北部和中西部,紐約市正是其中的翹楚。

  甚至,這種趨勢已經開始了。比較老舊的美國城市正在走下坡,人口也正在流失。這裏有一些比較明顯的理由,因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開開始,窮人為了追求城市裏舒適的環境,例如工作機會、社會福利以及刺激生活、因而大批湧到城市,就在此時,中產階級卻往城市外移動,住進效區。雖然社會福利支出的上升和徵稅來源的下降就足以說明城市正在走下坡,不過這些都還只是城市衰敗的先期徵兆而已。

  城市存在的理由完全就是為了把一大群人聚集起來,因為聚集後才可以完成某些事情,分開來就做不到。原始的城市型態是把一群人聚集在城牆後面,這樣才能共同對抗掠奪者。

  但是到最後,由於城市的緣故,人類開始形成分工合作的社會型態。工匠和藝術家得以嶄露頭角,是因為都市的人口密集而且生活多彩多姿。財富和威望可以大量累積,是因為都市有密集的群眾。於是城市變了宗教、商業、文學和藝術的中心,這一切都是因為大家可以彼此聯繫互動。

  不過綜觀人類歷史,只有當身體可以實際接觸,或是有辦法可以接觸的情況下,人類才能夠彼此聯繫互動。為了達到這點,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就必須在伸手可及,或是聽得到對方的距離內。因此,大家就得眾集在一塊。而且就算群集越來越大,進步的科技還是可以讓它維持下去,城市就變得越來越大。

  然而到了十九世紀中期,人類學會使用電報來進行遠距離的通訊,接著又學會使用電話、無線電和電視。另一方面,人類也學會了利用鐵路系統,輕輕鬆鬆遠行,接著又學會使用汽車和飛機。即使距離很遙遠,大家也能很快聯繫上對方,數秒鐘內就可以看見聲音和影像,數小時內就可以親身抵達。

  到了二十世紀,大家已經可以隨意橫越大陸和海洋,進行必要的接觸和刺激,那麼何必還要一大群人聚集起來呢?城市的規模還要越來越大嗎?

  第一點,全球不是每個地方的科技都一樣進步,有些地方的群眾還是無法使用遠距離的通訊,也無法遠行,因此,城市還是有正面而且無可取代的優點。

  第二點,固有習慣和舊有傳統的力量還是很大。我們都知道,即使某些歷史悠久的機構已經沒有必要繼續存在,它們還是會屹立不搖,我們可以拿英國的君主政體和美國的正副總統選舉人團來當例子。(當然,某些懷舊而不在乎實用性的聰明人,還是可以輕易找到充分理由讓它們存在,雖然這些理由常常都似是而非。)

  最後一點,地球人口一直增加,本世紀的增加幅度又比以往更大。因此,雖然有這麼多的理由可以讓大家逐漸放棄城市的生活方式,不過為了某些利益或是潛在利益,從鄉村湧入城市的人群便抵銷了這些理由。即使到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地方,城市規模還是繼續擴大,結果卻讓城市越來越失序,越來越痛苦。

  雖然這些因素讓城市倖存了下來,甚至規模越來越大,不過在美國,我們已經可以看到,這種趨勢開始停止了,現今的趨勢是人口往效區移動。為何不住效區?住效區已經不再有甚麼大方便。你可以住在效區,但還是和城市聯繫在一起。住在離百老匯四十五分鐘車程的任何地方,並沒有甚麼差別。在科漢的時代,從百老匯出發,四十五分鐘內只能到達新洛歇爾,但是現今四十五分鐘卻可以到達波士頓。

  這不好嗎?不,這很正常,而且這個趨勢還會持續下去。

  就像電梯讓城市的建築物高度可以繼續攀升一樣,通訊便捷也讓城市人口逐漸向外遷移。

  假如通訊衛星可以讓每個人藉由聲音和影像來聯繫他人,甚至用「三維全像術」來和他人聯繫;假如工廠和辦公室可以完全自動化和電腦化,讓大家從遠方操控,就像在現場一樣容易;那麼你就可以住在地球的任何地方,不必跑來跑去四處折騰。

  不管你住在哪裏,也不管是因為社交還是工作理由,你不必離開家中就能看到其他人,至少可以看到三維立體像。你也可以同時和很多人一起開會,好像大家都在同一個會議室——雖然那些人都只是影像,他們的真身遍布各個大陸。而且任何文件、文章、報紙或是書籍都可以傳送到你身邊,所有文化活動也都可以傳到你眼前。各種監測數據在你的螢幕上閃耀,你下達的指令也能輕輕鬆鬆支配遠方辦公室或工廠的運作,就好像休士頓太空中心內的科學家,可以控制火星地表上維京號太空船的挖掘手臂一樣。

  假如你真的必須親自見到某人,假如你急著親眼看到地表上真實的奇觀,假如有時候影像無法滿足你,你還是可以用傳統的方式旅行。因為其他大多數人不必和你同一時間外出,因此,你的外出會更加舒適自在。

  這樣一來,我們何必要和其他數百萬人住在一起呢?何不住在你心儀的地方?距離不會阻礙你工作、社交或是文化上的活動。同時,交通工具和道路上不再擠滿了人,加上完全電腦化和自動化,不論你住哪裏,都可以輕鬆獲得任何生活必需品。

  這一切會不會在四十年內發生呢?

  我想到時候不至於會完全如此,不過趨勢會更加確定。當距離不再是問題,人口數目開始呈現長期下降時,城市的人口數將會逐漸減少。(可以確定的是,人類將開始往太空移民,將來有一天,人口數目還會再度增加,不過可能不是發生在地球上了。)

  二0二0年的紐約市將會空曠許多,也就是說,會有更多空間。貧民區將被剷平,讓出空間來增加空地、公園、花園和小型的農場。

  太家不必極力反對這件事情,當城市開始萎縮消失時,就代表整個地球已經逐漸變成一個城市了(如果到時候我們還一樣理智的話),而且這座城市平均散布在地表,散布在公園、農場和荒野之間,而太空移民基地將成為這個城市的效區。

  如果再經過數十年到數百年,太空移民基地的分布將會越來越廣,可能到達小行星帶,然後再往外發展,到達最遠的行星,然後再往外發展。到最後,很可能地球整個荒廢了,人類向外散布,佔據整個宇宙。屆時人類將和宇宙中其他先進文明一樣,終於離開孕育他們的行星。


當然!科幻作家(其實科學家也一樣)在預測未來時,是依據已經有的信息、已知的經過驗證的規律,進行邏輯推理,來對未來做出預測。但人類的邏輯之鏈並非能無限延伸,當事物的複雜度超過一個臨界點,就會發生範式轉移,原來的規律不再適合新的範式。比如,化學規律從本質上來自於物理學,但你無法用物理規律來解釋化學反應;生物學規律從本質上來自於物理和化學,但你無法用後者來解釋生物現象;人類來自於動物,但你更不能用生物學規律來解釋人類社會。當你在同一個範式內預測未來時,你有可能做出比較準確的預測;當你超越目前的範式而對下一個範式做出預測時,你基本不可能對。

不妨以眼下最火的人工智慧來做一個預測。首先要確認,進化論是經過驗證的理論。根據生物進化論,人類的智慧(包括人類津津樂道的創造力、直覺、我識、靈感、甚至感情、信仰)是在進化過程中逐步獲得的。對生物進化之路做一個鳥瞰,你就會看到,人類智慧歸本溯源是來自於地球原始湯中普通物質原子的自組織。既然如此,那麼任何邏輯清晰的人都會承認:同樣是普通原子的硅原子,沒有理由達不到同樣的高度甚至更高。唯一不同的是:它不需要幾十億年的進化,因為人類已經賦予它很高的起點。所以從趨勢上說,人工智慧肯定能達到和超過人類智能。這個推斷是在同一個範式中、依據已有的信息、已知的經過驗證的規律,進行邏輯推理得到的,所以它很有可能是對的。

但要再向前追問:人工智慧全面超過人類智能後,地球將出現怎樣的社會?會不會有兩種智能的大戰?或者二者如何共生?人類會不會電子化?會不會肉體永生或意識永生?……這些都是範式轉移後的事了,科幻作家盡可天馬行空地預測,但對的可能性基本沒有,讀者也不必太當真。


我給《科幻世界》寫過一篇長文,是從科幻電影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的,其實也提到了科幻小說中的情況。關於科幻小說方面的局限性,我會適時再補充一些內容——如果大家看著還不覺得煩的話。

科幻電影的立場預設與前提邏輯

「一場人類與外星人的戰爭,主人公凱奇從未接受過軍事訓練,卻被派到前線作戰,這無疑是一場自殺行動。就在瀕死的那一刻,他意外地獲得穿越時空的能力,能夠不斷地重複生死輪迴,一次次重新回到戰場……」

「美國人正準備慶祝七月四日國慶日之前,外星艦隊竟大舉包圍地球,並對全球展開致命的攻擊。智勇雙全的美國總統比爾·普爾曼號召世界各國共御外侮,將七月四日就變成地球的獨立日。在電腦專家傑夫·戈德布拉姆和黑人空軍飛行員威爾·史密斯等人協助下,地球人對外星人展開全面反攻,總統大人更親自駕駛戰鬥機衝上第一線。」

「天行者盧克加入了反抗軍成為一名絕地武士,和一位驕傲自大的飛行員,一位伍基族人和兩個機器人一起,試圖從帝國的能摧毀行星的武器威脅下拯救宇宙,同時還要救出萊婭公主,對抗黑武士達斯·維德。」

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來,這是《明日邊緣》、《獨立日》、《星球大戰》三部科幻電影的劇情梗概。把它們放在一起,你能看出什麼共通之處么?都是科幻(廢話),都有外星人,都有戰爭,都有拯救等等……

再問你一個問題:有沒有覺得看得科幻電影越多,越感覺有眾多雷同之作,真正能令你想像力大開驚嘆不已的故事、場景、設定少之又少?甚至有種絕大多數科幻電影都被局限住了的感受,似乎有一層看不見摸不著的水晶天包裹在科幻電影外面。難道有智子把科幻電影創作者的思路給封死了么?

有些事情,不能僅僅用一句「庸才多,天才少」解釋的。這次,讓我們乘著比《神奇旅程》中還小得多得多的飛行器,深入科幻電影的內部,挖掘它的前世今生,看看能否揭示出這種無形的約束吧!

先來羅列一下科幻電影中獨特的「俗套」——
1,外星人都是碳基的,它們絕大多數都和人或者地球上的某種生物近似;

2,新技術是危險的,往往有毀滅世界的可能;

3,科學家也是危險而且瘋狂的,他們經常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和慾望置宇宙的安危於不顧;

4,外星人只有兩類:善良的和邪惡的,前者幫助人類,後者意圖佔領地球或消滅人類。區分標準很簡單:類人的,相貌美觀的是善良的外星人;類似地球低等生物(螞蟻、蛇、蜥蜴等等)的看起來醜陋的外星人是邪惡的;

5,英雄有著強大的意志力,他最終能用意志戰勝一切,取得勝利;

6,未來社會要麼是嚴格的集權社會,要麼就是無政府主義當道;

7,未來或外星社會可能有著極高的科技水準,但其家庭、社會組織形式及人際之間的關係,包括語言形式都與現代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8,科技力量往往最終失敗,自然是偉大不可征服的存在;

9,造物與造主之間必然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其一往往會被毀滅;

10,來到地球的外星人沒有國家的概念,都是以種族為單位的;
……

為什麼我在俗套二字上要加引號?因為這與普通電影中那種「有情人終成眷屬」之類的「cliche」(陳詞濫調)完全不同。這些所謂的俗套,其實正是科幻電影獨有的前提(premise)與預設產生的結果。所有電影,都要有前提(premise)和預設,在一般的電影中,前提有時是指影片的情節線或故事線;有時則指電影的戲劇核心。埃格里在《編劇的藝術》一書中寫道:「每一出優秀的戲劇必須有一個經過合理規劃的前提……沒有任何一種思想或觀念能夠像一個清晰可見的道德前提那樣,強有力地將你帶入它的邏輯推論里。」「你必須擁有一個前提,它將帶領你準確無誤地獲得你想要達到的目標。」比如說,《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前提就是「偉大的愛,甚至可以無懼死亡」。

因為我們就生活在這個現實世界中,對普通電影的前提或預設往往已經習以為常,比如「正義戰勝邪惡」、「過度的野心會毀掉一個人」等等。科幻電影則很不一樣,它要創建一個不同於現實世界的幻想世界,在構築不同的物理環境同時,還要建立獨特的基於道德、心理、文化等方面的立場預設和前提邏輯。

前提一:人類中心論及人擇原理

人類早已經知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人類自然也不是宇宙的寵兒,我們僅僅是這個地球上目前居於食物鏈頂端的生物罷了。但在看似前衛的科幻電影中,人類中心論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難以改變的前提預設。

我們知道,外星人、異形都是一個詞「alien」,這是一個沒有人稱格式沒有性別屬性的詞,是對立於「人」的他者。既然科幻電影是拍給人看的,自然要從人類的角度來構築影片的基礎——你幾乎找不到一部完全以外星人為主角的科幻電影!特別是以第一人稱為視角的。《第九區》、《外星人E.T.》、《第五惑星》、《外星戀》等片子幾乎就已經是人類觀眾能接受的極限了。而這些影片里大多採用人類與外星人雙主角的設置,把外星人放在第二主角的位置上。在科幻電影中,人(或者類人的外星人、複製人、機器人)才是主體,外星人、機器人等只是襯托主體的他者,一種似人非人的存在。

由此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即科幻電影中人類與外星人之間的關係基本都是二元對立的,極少有更加複雜的層次。從人類的角度看,外星人無非就兩類:友好的和邪惡的。幾乎沒有科幻電影考慮過,會不會有高維度空間的智慧生物根本沒有想入侵地球,把地球人當奴隸的意思,人家只是偶然路過,不小心把地球毀了而已——《銀河系漫遊指南》還算把原作的調侃展現了出來,讓地球因為變成釘子戶而被拆遷了。而有網友倒是把《明日邊緣》中來歷不明的外星人生物做了如此的解讀,認為它們其實是高維度宇宙在地球上的投射而已,所以才有重置三維宇宙時間的能力,這自然只是網友腦洞大開的想法了。《星球大戰》、《星際迷航》等影視中出現過無數種外星人,科技水準、個性、組織看似各不相同,但其實還是可以歸結到「好外星人」和「壞外星人」框架中去。這個好壞,自然也是從人類的眼光去判斷的。因此,只要是看著順眼的、類人的,基本就會是「好外星人」;反之則是「壞外星人」。於是科幻電影里往往把邪惡恐怖的外星人塑造成怪獸、爬蟲之類的樣子,其隱含的態度是:不管這些外星人有多麼高的科技,但骨子裡它們是低等生物!而低等生物只有生物本能,沒有真正的智慧可以與人交流,也談不上道德、感情、思想等深度的東西。只有像對付蟲豸那樣消滅它們才是最終的解決辦法。

老版的科幻美劇《V星入侵》中,外星人表面跟人類一模一樣,但實際卻是蜥蜴一樣吐著長舌頭的怪物。他們開始似乎抱著和平友好的態度來到地球,幫助人類發展科技,其實卻是想侵佔地球。這種對外來者(映射前蘇聯、移民等等)充滿恐懼和懷疑的設定顯然來自於美蘇對峙時期的冷戰思維。

《星河戰隊》也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帶有此前提立場的影片,片中有這樣一幕:人類捉住了蟲族的一隻女王,用電擊等各種辦法在它身上做實驗,影片中的新聞報道中,還特地為這一幕打上了馬賽克,表示「兒童不宜」!人類一方面把抓住的外星生物當做試驗品肆意對待,一方面卻又怕這種暴力畫面影響青少年,這其中包含的對人類中心論前提強烈的反諷色彩來自於原作者海茵萊茵,也正是他高人一籌之處。

《安德的遊戲》也多少在嘗試跳出人類/外星人二元對立的態度,主角安德不僅僅從人類的角度去考慮,只想殺光外星人,確保人類安全,而是試圖進行跨種族的對話來解決問題。在影片中,人類所面臨的「入侵」,可能只是外星人出於無奈的舉動,雙方不見得非要拼成你死我活。這與之前的科幻電影中總把外星人塑造成侵略嗜殺成性已經進步多了。不過要說打破二元對立思路,最出色的大概要算美劇《太空堡壘卡拉狄加》了!影片描寫了人類與自己的造物機器人Cylons之間的恩恩怨怨,雙方各有苦衷,各有心結,一會兒殊死決戰,一會兒嘗試溝通。特別是一群以人類身份打入人類內部的機器人,居然每個型號都有自己的想法,或背叛本族,或與人類亦敵亦友,其關係之複雜,涉及宗教情緒之豐富,道德關係之矛盾,都是科幻影視中極少能達到的深度。

再來看看科幻電影經典《外星人E.T.》,儘管影片中充斥著人類高貴的感情,譬如友誼、忠誠、童心、信任,但我們不能不認為,比之人類,E.T.仍然更像是狗一樣的寵物——最多接近於文明較低地區沒見過世面的孩童:它會像只鳥一樣傻傻地跟隨著MM豆一路過去;會喝啤酒喝得暈暈乎乎;會被小女孩的尖叫嚇得不知所措……最終,它還要依靠人類小夥伴來拯救自己,才能回到家鄉——也幸虧影片導演是斯皮爾伯格,才沒有安排一個E.T.留在地球的結尾,讓它完全變成人類的附屬品,藉此噱頭不斷拍攝電影續集!

《異形》系列可以算這方面的少數異類,它絕對算是人類創造出來的銀幕上最獨特的外星人形象!無法控制、無法交流,也無法完全消滅的外星生物!異形這種外星生命設計的出色正在於我們對其幾乎一無所知,它完全不像地球上的任何一種生物,尤其是人類熟知的。老天在上,你再看看《星球大戰》里的各色外星人,它們擠在酒吧里,就好像各種膚色人種高矮胖瘦不同的人類在一起喝酒、吵鬧,說話或行動完全都是人類的做派。詹姆斯·卡梅隆拍的《深淵》也有比較獨特的設計,影片里的外星人生活在地球的水下,猶如會發光的水母一樣,它們也沒有通過人類的語言來跟人類對話,而是用海水凝聚成一張人臉,通過表情進行交流。另外在這方面比較出色的還有《超時空接觸》和《2001太空漫遊》。兩部影片的出色之處都在於,根本沒有創造外星人的形體!《超時空接觸》中的外星人化身為女主角的父親形象出現,既符合兩個種族接觸的原則,打消了女主角緊張不安的心情,又呈現出外星人高於地球人的父親般的智慧形象,勾勒出地球人與外星人之間的關係;《2001太空漫遊》就更不用說了,我們只見到外星人留下的黑色方碑,指引著人類不斷追尋它們的腳步,但卻似乎永遠也找不到這些神靈一般的外星人。這部影片,也可以說是極少數真正意義上的以人類為視角,但卻不是以人類為中心看待世界、宇宙、未來的科幻電影!其偉大的價值也正在於此。

天體物理學家布蘭登·卡特曾提出:「雖然我們所處的位置不一定是『中心』,但不可避免的,在某種程度上處於特殊的地位。」這就是所謂人擇原理最初的來源,這個原理的另一種早期詮釋是「自然定律驚人地適合生命的存在」。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何科幻電影中幾乎所有的外星世界都如此接近地球的環境,能允許人類生存。

《普羅米修斯》在這方面就做得比較聰明,這是一個神用自己的DNA創造了人類的故事,人類找到了造物主的星球,這個星球自然應該是符合人類的生存條件的,它與地球有著類似的體積、大氣、結構等等就顯得一點都不奇怪了。

說到這個問題,科幻小說比科幻電影做得就好多了。早在1934年,科幻作家約翰·溫德姆在小說《火星奧德賽》中就設想了各種奇怪的火星生物,它們有些像鳥一樣,語言是斷斷續續難以理解的,還有些是硅基的,排出的廢物都是磚塊一樣的東西。這些生物很難用人類的邏輯和思維去理解,但又和外星人奇異的環境恰到好處地統一起來。而在科德威納·史密斯的科幻小說《與鼠龍對局》中,外層空間中有一種被稱為「龍」的外星存在,它們沒有形體,二毫秒內能飛躍一百萬英里!能摧毀人類的精神,讓人變成行屍走肉。只有心靈感應者才能感知它們的存在,用光彈消滅它們。
還有一篇哈爾·克萊門特的科幻小說《臨界因素》,故事是以一種地殼中的液態智慧生物為主角,它們順著岩層間運動,以岩石為食物!(臨界因素)類似神奇至極的設定在科幻小說中比比即是。

自然,我們知道小說與電影完全不同,科幻電影需要把設定以視覺形式呈現出來,過於奇異複雜的設定難以表現——君不見以詹姆斯·卡梅隆的天才,也不過拍了個《阿凡達》而已,如果它要是一篇科幻小說,那簡直是又老又沒創造力!可電影上把潘多拉星球的奇幻景象一展現出來,就會讓人驚嘆不已了。同時,限於長度和表現形式,科幻電影也很難把故事、角色、背景設定得過於複雜,尤其是這種類型片當中的矛盾衝突,必須非常清晰、直給——你會發現,凡是票房超高的科幻電影,幾乎都沒有過於複雜的設定和多元的衝突關係。《星球大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此。

我們談到了科幻電影的立場預設與前提邏輯這個看似很高大上的話題。其實也很好理解,比如說動畫片里,卡通的角色都要進行擬人化處理,讓其外貌和形體都盡量接近人。只有這樣,才能讓觀眾看懂、喜愛上這些卡通角色。這就相當於我文章中說的「人類中心論和人擇原理」。但在科幻電影中,這種預設的立場和前提有時也會影響影片探討問題的深度,過於傾向「人類中心論」就會讓電影中的外星人或機器人不像「他者」,讓觀眾產生不了奇異感。

除了「人類中心論」,科幻電影還有哪些預設的立場和前提呢?

前提二:反智與反科技至上傾向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判斷:科幻電影是最反映科技時代的類型電影,也是最具有科技色彩的,它最需要科技手段來支撐電影的拍攝、特效等等;然而幾乎所有科幻電影都帶著強烈的反技術至上傾向,甚至是反智色彩,只有極少數科幻電影是以讚頌科技力量為出發點的。

就以最近諾蘭的這部《星際穿越》來說吧。表面上,影片歌頌了人類探索太空的勇氣和信念,庫珀代表了「總有人仰望星空」的理想和情懷。但到了結尾部分,庫珀對著自己的過去說「留下」,並表示「愛也是一種能穿越時空的力」,實際是否定了前面布蘭德博士以及他自己探索人類新家園的努力。愛是自然產生的,不是科技的產物,《星際穿越》中試圖把愛作為與四種基本力:萬有引力、電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並稱的「第五基本力」。其中就蘊含著一定的反科技至上理念——聯想一下諾蘭之前的《致命魔術》,你就會發現這並非毫無根據的揣測。

在之前的《地心引力》中,這種對科技的警覺態度就更明顯了。影片以一次空間站災難為背景,傳達出「與其走向星空,不如腳踏實地」的觀念:有一個鏡頭是女主角在太空艙中蜷縮著,像一個嬰兒;結尾處她從水中爬到岸邊,先是四肢並用,然後才站立起來,不經意間重現了從水生到兩棲再到直立的生物發展之旅,但思想上卻是傾向回歸母體,回歸本源的。

從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電影中,我們也能很明顯地感覺到我在上次文章中提的科幻電影中特別的「俗套」——科技力量往往最終失敗,自然是偉大不可征服的存在。首先,《終結者》系列就是一個科技失控,反噬人類的故事。解決辦法是趕在天網完成進化之前消滅掉能讓機器人產生智力的晶元,同時把沒有感情的殺人機器T-800改造成有情感有思想的「半人」。對高科技(機器人、互聯網、液態金屬)的恐懼在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值得一提的是,前兩部《終結者》都是工廠中結束的,T-800被軋鋼機壓扁,T-1000則是掉進了鋼水化為灰燼。這也是一種隱喻,暗示著由工業創造出來的怪物仍會被工業自身所毀滅。到了《阿凡達》,卡梅隆的態度就更明顯了:因戰爭下肢癱瘓的男主角,經歷了從輪椅到回歸自然,重新站立起來的過程。而整個潘多拉星就是一個巨大的母體,星球上所有動物植物都與母體的神經相通。影片最後的大戰,一方是試圖用各種機械開採資源的僱傭軍,一方是崇尚自然生態的原住民。它完全可以看做是機械/人力與自然的角力!最後當然是自然勝過了代表著毀滅的野蠻的機械力。

從早先的科幻電影,例如《弗蘭肯斯坦》系列、《人猿星球》系列以及《禁忌星球》、《逃離地下天堂》等片中,我們都能看到這種反智態度:新技術是危險的,科學家也是瘋狂而危險的。《禁忌星球》中無形的怪物就是老科學家的意識所形成的,它差點毀滅了所有人。

對比一下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會發現,科幻電影對科技的危險更為關注,更願意把它設定為電影戲劇性中的反面力量。比如《隱身人》,威爾斯的原作小說寫的是人心,問題並沒有歸結到隱身這種科學幻想構思上去。主人公的悲劇不是因為隱身這種技術造成的,人們恐慌的也不是技術帶來的危險。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天才不容於世導致的自我毀滅,這才是威爾斯科幻小說《隱身人》的主題。號稱第一部科幻小說的《弗蘭肯斯坦》也是如此,作者瑪麗·雪萊關注的不是人造人這種技術產生的問題,而是誤解、階層矛盾等等。即使到了後來,這種科幻小說與科幻電影之間的差異也非常明顯,比如阿西莫夫在《我,機器人》系列中並未宣揚機器人威脅論,反而頗有些機器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描述,但到了電影版中,人與機器人的對立就成了影片的主要問題所在,科技反思意味被大大增強了。

原因恐怕是一言難盡。不過我們可以從源頭上簡單分析一下:科幻電影的第一個繁榮期是上世紀30到50年代,儘管那時的科幻片還沒有擺脫恐怖片(尤其是怪獸電影)的影響,但一戰與二戰的影響已經深深烙印在了科幻電影之中。對機械(坦克、機槍)、核武器等等的恐懼自然成為了這種新興類型的主題。就像恐怖片往往利用人性黑暗面作為主題一樣,科幻電影中把科技力量作為需要警惕和控制的反面力量。這其實主要是敘事的需要!如此很容易構造出衝突和戲劇矛盾——人生活在科技社會中;科技出現偏差,帶來危險;人藉助科技去糾正科技威脅;在此過程中,人需要依靠自己的主觀意識、感情、直覺來做出判斷,因為這正是人類最獨特的能力,是人的本質所在;最終,有靈魂的人類消除了無靈魂的東西(機器人、外星人、某種發明等)帶來的威脅。大部分科幻電影都會依照這個幾乎完美的模式去構造故事。

前提三:無政府主義與集權統治

對於未來社會,科幻電影的幻想是多姿多彩的:從《大都會》到《全面回憶》,未來城市的樣貌乃至交通、住宅、機器、服裝等各不相同。但對未來人類的組織形式,科幻電影則顯得實在缺乏想像力。絕大部分科幻電影把未來都預設為集權社會,要不就是無政府主義流行。前者如《飢餓遊戲》、《V字仇殺隊》、《THX1138》、《逃離地下天堂》、《妙想天開》;後者如《瘋狂麥克斯》、《未來水世界》、《機器戰警》、《紐約大逃亡》、《銀翼殺手》、《我是傳奇》等等。還有些則是把兩者糅合在一起,像近年的科幻驚悚片《人類清除計劃》。

在這方面,科幻小說比科幻電影走得遠得多!比如海因萊因在《異鄉異客》中設想的兩性關係(其實也包括同性關係)和社會形態都非常大膽獨特。《沙丘》中的帝國、星際運輸行會、大公三方面關係錯綜複雜,也遠遠超出了一般封建帝國的概念。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終結》則描繪出了世界大同的景象。

科幻電影呢,由於時長所限,很難展現出真正的社會、政治、宗教圖景。於是往往在舊體系上套一個新外觀就當做未來呈現出來。你看,《星球大戰》不就是太空版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共和國的參議院和傑迪騎士的元老院對抗帝國的皇帝(其實就是凱撒)!《阿凡達》則重寫了美洲白人移民對印第安原住民的掃蕩和屠戮歷史;《V字仇殺隊》幾乎就是把法國大革命與佛朗哥獨裁等歷史混合在了一起。換句話說,原來科幻電影往往不是在「編新」,而是在「述舊」!

在政治態度上,很多科幻電影都有一種立場預設:對「大政府」抱有嚴重的懷疑和恐懼,擔心國家機器會用其強大的權力控制一切。頗有點嚮往無政府主義。政府、跨國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金融寡頭……在科幻電影中它們經常扮演著反派的角色。比如講述「登月陰謀」的《摩羯星一號》,以及《異形》和《阿凡達》、《生化危機》、《機器戰警》等,這些影片中都籠罩著大公司的陰影。但同時,科幻電影往往又表現出對國家體系崩潰後無政府主義帶來混亂和無序的恐懼。在描述末世的科幻電影中,無政府主義簡直就是一根救命稻草,既能渲染末世氣氛,又能突出個人英雄主義,還可以凸顯反思精神,一舉三得!卡梅隆前妻凱瑟琳·比格羅執導的《末世紀暴潮》堪稱這方面的代表作。

在科幻電影中,對集權社會的描述往往有著濃厚的精英主義色彩;無政府主義的場景顯然是更討好草根平民階層的。這兩種預設立場經常奇怪地糾纏在一起,含混不清地隱藏在故事背後,要說還真有點精神分裂呢!2013年的《極樂空間》就是沒有捋順影片的預設立場及邏輯,沒對未來集權社會做清晰有力的批判,更沒凸顯出無政府主義在影片中的意義,導致其主題和價值觀都顯得扭曲混亂。

前提四:唯意志論

由「人類中心論」引出的另一個科幻電影中慣有的預設,就是在電影中極度強調和放大人類意志的作用,有時甚至上升到神學高度,頗有唯意識論的味道。比如《黑客帝國2》中尼奧救崔尼蒂的一段戲,尼奧把手伸入崔尼蒂身體,用手直接刺激其心臟,令她復活。當然,在《黑客帝國》的背景中,尼奧和崔尼蒂首先都是由代碼組成的虛擬形象,所謂尼奧救活崔尼蒂,其實是他修復了她的程序。但在這裡,我們仍然會嗅到一絲叔本華、尼采哲學的味道。

如前面所說,最近的《星際穿越》把主題落在了「愛是我們唯一能感知到的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緯度」上面。這與叔本華的意志支配理性,只有靠意志和本能才可以把握存在的哲學觀點如出一轍。而在叔本華的體系中,確實存在著貶低理性的作用,貶低邏輯和科學價值的一面。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前文中「反智與反科技至上傾向」這個前提:既然科技是危險不可信任的,那麼唯有重新樹立人類的地位,把家庭、情感、直覺等提到極高的位置上來。

呂克·貝松最近一部科幻「神片」《超體》也很典型地表現出了叔本華的思想。隨著女主角露西大腦從正常人狀態發展到百分之百開發利用,她擁有了越來越強大的意志控制力,成為了神一樣的存在,這正反應了「意志是世界本質」的觀點。

所以,我們在科幻電影中就會經常看到,主人公做出抉擇時,憑的不是理性、認知、邏輯、方法論,而是情感、直覺。這也是《超驗駭客》、《極樂空間》等科幻電影為何反響不好,評價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些電影做不到諾蘭在《星際穿越》中把人類意志與科技理性結合的程度,主題也因此無法達到宏大的地步。於是《超驗駭客》就把一個意識上傳入計算機的宏大題材套在三角戀的庸俗狹小故事框架中,置整個影片的世界觀於不顧,一味描繪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矛盾。

唯意志論並非不能用於科幻電影之中,像《黑客帝國》、《超時空接觸》乃至《終結者》、《全面回憶》、《銀翼殺手》等影片中都多少有類似的前提出現,但這些影片會把這個前提鋪墊、闡釋得合情合理,不極端化。我們來看看《超時空接觸》中,艾麗博士在被問到為什麼不能承認這段太空旅行根本就沒發生過時說的一段話:「因為我不能……我確實經歷過了。也許我不能證明它,甚至不能解釋發生的一切。但作為一個人類,我所擁有的經驗和感覺都告訴我這是真的!我得到了某種奇妙的啟示,有些東西永遠改變了我……我見識到的宇宙願景無可否認地證明,人類是多麼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但同時又是何等的稀有和珍貴!這種願景告訴我們,人類屬於某種比我們自身更偉大的東西,那就是,我們不是宇宙中孤獨的一員!我希望,我能夠與你們分享我的感覺。我希望,每個人,哪怕只有一刻鐘,能夠感受到那種敬畏、謙卑和希望。當然,那只是我的一種期望。」這段精彩異常的台詞中同樣隱含著唯意志論的意思,但它沒有用人的意志來否定科學與理性。在這裡,人文態度與科學理性水乳交融,難分彼此。從《終結者2》和《銀翼殺手》這幾部片子結尾的經典台詞中,你也能看到高水準的科幻電影是如何把握這種預設前提的。

《2001太空漫遊》、《銀翼殺手》、《終結者》、《異形》等科幻電影之所以經典、出色,從立場預設和前提邏輯來說,都是在一個有限的範疇內做到了盡量「去人類中心化」、控制反智傾向、不讓唯意志論變成反科學的說辭等等。爛俗的科幻片則完全考慮不到那樣的高度,只能臣服於種種預設和前提中卻不自知。能夠打破這些前提,別開生面自然好,但那是大師才能做到的。普通科幻電影,需要在這些預設前提下找到平衡點,令故事內核充滿生命力!


其他答案中提到了科幻世界雜誌刊登過的一篇文章《唯美》。

正好我也想談這個。

《唯美》的故事是發生在近未來,人工智慧崛起,建立了社會和政權,與人類分庭抗禮,人類整體處於劣勢。兩方每隔一段時間舉辦一次具有巨大政治意義的圍棋比賽(具體劇情記不清了),之所以選擇圍棋是因為那是唯一一種AI無法通過海量計算徹底戰勝人類的智力活動。

然而在越來越強大的人工智慧面前,人類高手已經連連敗退,不得已邀請隱居多年的主人公出山相助,最終戰勝AI的故事。

在科幻作者的想像中,即使在那個人工智慧已然衍生出自我意識,並凌駕於人類之上的時代,圍棋依舊是它們無法逾越的高峰,是人類智慧的最後驕傲。

然而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在2016年,還被裝在鐵皮盒子里的人工智慧就把這個想法徹底擊碎了。

從這個層面上講,人類創作科幻作品的最大局限,就是高估了自己。


當然會有偏差,而且是極大的偏差
譬如阿西莫夫寫的短篇科幻《最後的問題》雖然說放到現在看,看到結局還是有震撼的感覺。但仍然有許多讓人齣戲的場景。
裡面,幫助了人類解決太空軌道飛行問題的,還是巨大的模擬計算機,看描述,全球僅此一台。
後來,這個模擬計算機還幫助人類解決了從太陽上提取吸收能量的問題,全球似乎也僅此一台。
直到人類往外太空發展後,模擬計算機的小型化才開始....從一個城市大小,變成一艘飛船就可以裝下一個模擬計算機了。。。
恩對,即便如此,飛船上的模擬計算機回答問題的方式還是——吐紙條233333


科幻和科學是雙向交易,科幻提一些科學可以容納進去的想法,而科學有時候能發現比任何科幻都離奇的概念。」

前者就是科幻的前瞻性,後者則是科幻的局限性。


有,無論是科幻還是奇幻,最根本的局限都在於「人」。

這裡的人是個泛化概念,可以指很多東西。

比如科幻和奇幻中幻想出來的其他種族都是人類形象的扭曲再現,往往是現實中某類人在作品中的另類投影。而人的生理構造決定了人無法幻想出自己意識之外的東西,所謂想像也不過是以現有的所感所知為素材,然後打破重組之後得到的「新」事物。但本質上這並非新東西,而是原有東西的另類體現。

所以才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不知道你們看過哆啦A夢沒有,裡面的機器貓哆啦A夢從口袋裡能掏出各種牛逼哄哄的寶貝,各種神奇的工具,可以說是想像力Max,腦洞大破天了,但你發現沒有,這些神奇的工具都是用按鈕、旋鈕、操縱桿控制的。。。。。

一個觸摸屏的都沒有。

當然觸摸屏在未來也是落伍的操作方式了

---------------------------2017.8.17分割線-------------------------------------

最近突然又有人點贊了。請大家掃描一維碼,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絕大部分科幻小說中,未來的人類只有一種或者幾種技術遠高於現代,很多技術的水平竟然和現代基本相同。而大部分科幻小說的基礎科學更是毫無進展。
所以想構建一個自洽的未來世界觀,真的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


最偉大的科幻小說&<基地&>中。
作者幻想的未來銀河帝國最高端的能源是核能,大多數行星還在使用化學能。對核能的理解很奇怪,什麼東西只要一加核能就無敵了。比如核能項鏈,核能家電,核銃,核能防護罩,甚至核可以能點石為金。
傳輸信息的最高端手段是微縮膠片,信息還停留在紙和膠片這樣實物的載體上,根本沒想到信息能數字化和網路化。
星際旅行的概念還停留在大航海時期,從一個星球旅行到另一個星球跟坐火車坐輪船一樣。


覺得局限超級大的,不說別的,單是人工智慧,特別多的科幻小說都是把人性代入人工智慧中,然後各種人工智慧毀滅人類啊,人工智慧跟人類談戀愛啦,人的影子特別重。但人工智慧就不是人啊,為什麼一定要有人類的情感?為什麼一定要與人類為敵?為什麼會去玩人類那些說實話真不入流的心機?
可惜大部分人只能用人的思維去考慮世界,跳出人性彷彿一切都不合理
更可惜的是很多時候只是商業考量,如果真是不加入人性,小說電影說不定就不會暢銷賣座,那寫起來拍起來還真沒有動力了呢╮(╯_╰)╭


科幻作品特別是科幻電影最大的硬傷是:為了藝術的需要,大多數作品都把未來描述的黑暗悲觀。但是我們如果以300年這個尺度向歷史尋找答案,你會發現未來總是非常樂觀的。我覺得這是當前科幻文藝作品最不科學的地方。


一個農民和媳婦耕種的時候,想:皇帝和皇后應該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呀?
媳婦覺得,皇后耕地的馬一定是匹金馬。
農民表示贊同,說皇帝也一定拿著金鋤頭。


新人小白,沒有太多經驗,第一次回答,大家看看就行。
贊了匿名的那位,因為感覺贊自己有點怪,至少和匿名同學在第一個觀點上是相同的,高票的跑題了,雖然圖+各類電影分析看著很不錯。

想了想,還是不匿名了,沒有必要。


就題目而言,科幻作品對未來生活的描述是否有局限性;
感覺未來指的是:諾干年後可能出現的真實生活;
所以我才會覺得科幻電影/小說局限性第一代表是技術;

就對未來技術描述的局限性在於:超弦理論/相對論/光速等基礎物理名稱的普及與忽略基本物理規律的特殊技術(或許很多人不會對電影中的物件特別感興趣,就比如星戰的激光劍,就光的物理屬性而言,有長短的光只能是波形式存在的,怎麼可能是柱狀體,那麼那就不是光,個人研究後覺得,如果要做出真的有電影中所展現效果的「激光劍」,那麼那隻能是一團被電能與磁力系統約束後形成柱狀體的高頻振動的納米分子,倒U型電磁場立體後圓柱型,通電產生高溫然後讓特殊納米分子進入某種激態生產高頻震動,此外還需要高鋰電池七八個級別的高能電池做為劍柄中的電源/能源)電影和小說怎麼會認真分析現代物理科技下對於科幻科技的關聯,但是也正因此局限了展望未來/幾世紀內新技術的可能。
技術還有各種各樣的體現:反物質炮彈、太空戰艦、光速引擎,這些完全是套用理論名稱製造出的虛擬物體,我不否認反物質可以存在、太空戰艦需要特殊的引擎,但對於虛構出反物質炮彈的第一位作者我只能說很佩服他的想像力。就反物質炮彈而言,發射一枚反物質炮彈擊毀敵艦就如同發射一顆原子準確打中另一顆原子,需要發射一顆原子所需要的加速器有多大?是單個原子體積的多少倍?那麼理論上發射反物質的加速器就要比那團被發射的反物質大那麼多倍!,因為反物質是無法被存儲的,真空在宇宙無處不在但是也無法留住反物質(更別說用物質型的容器了)

局限性的第二代表:理論基礎
不管超弦理論/相對論/光速等各種高端名詞如何被各種小說/電影多樣的解釋,作為理工男,在看到小說/電影里那些不合理的添油加醋時,雖然不得不感慨對方高超的想像力,但是還是覺得大部份都是對這些理念的曲解。
對比於那些意識就是一團電子的科幻猜想,個人覺得還是星際穿越在科幻理論方面做了一個標杆。
覺得星際穿越中對時間緯度和蟲洞的描述還是不錯(雖然覺得蟲洞還是個未知數),時間緯度指不同光速下相對時間的改變(引用三體中人體休眠的話題,有時間緯度的差異,那麼就去往未來,和休眠技術一樣,讓人擁有了在時間維度上行走的能力),即沒有脫離既定的邏輯,同時也能夠為整個故事的情節提供推動。
再者:如同三體中描述的三體人,脫離現實的基礎上完全模擬一個自成邏輯的理論系統是不可能,劉對三體人的科技也沒有真正的剖析開,智子也只是參考量子物理的漸次模型,用分子和原子製作特殊的集合體成為一台電腦,用夸克(或者更小的粒子)製作特殊的集合體成為一個智子。
感覺很多小說和電影都在一種「物理學已經死了」的狀態下肆意潑灑想像力的墨汁,然後結合為一個個讓科學家們嗤之以鼻的偽科學。比如:從DNA中收集生命力讓人返老還童,原子重組都不一定能夠達到百分百的還原,泡個氨基酸鹼基對就能夠讓細胞自動回到剛剛異化後的狀態嗎,即使是真能夠還原也是還原成一堆受精卵的子細胞。

局限性的第三代表:真實的社會論斷
本質上這不算局限性,每種猜想都有各自的出發點和合理的地方,當然了存在了合理也存在不合理,不合理的地方就是,誰也不知道未來真正的社會形態會怎麼樣。
所有對未來社會形態的論斷都只是猜想,無法提供任何可靠的社會推動力,也就是不管電影小說如何構思未來的生活形態都不會對現實社會的社會形態產生本質的影響。
這裡的局限性不是作者自身的,而是未來本身自帶的。
未來本就不可知不可控,發散思維只能夠影射現實世界,卻無法對真實的社會進行合理的建議與發展。
所以,我是這樣認為的:科幻小說中的各種對未來社會形態的構思能夠產生的影響是有局限的。影響的對象是現實社會與生活在現實中的各位。


其餘想到了會在評論里更新。


列舉一個簡單的事實:
電梯被發明之前,科幻作家對未來的高樓大廈的想像是一個大廈自成一個系統,因為上下樓極不方便,道路是立體的,可以從高層直接出行。
九十年代對未來的想像:各種多功能手錶,手錶作為終端負載了各種功能。
現在對未來的想像:所有東西都是觸摸屏,用各種平板操縱各設備。
人類的想像力沒能跳出時代的局限,只會在當下最先進最常見的事物基礎上擴展。


大家果斷對國外科幻作品接觸較多。自從20世紀大師們開山立派之後,科幻作品似乎一直沒有跳出人類的思維圈,電影特效日益華麗,創意卻匱乏,美式個人英雄主義演化到了極致,幾個人靠勇敢、智慧和愛就可以和掌握更高科技的外星生物對抗,而反派的弱點又是那麼明顯和致命。至於外星生命的塑造,《星球大戰》還算有誠意的,《銀河護衛隊》直接把人塗成不同的顏色充當外星人,真叫人不能忍受。這種局限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生活的世界決定了我們的邏輯思維,而新世界會存在完全不同的生命體系,從淺層的語言、外貌、社會交往和權利網路,深至其基礎科學的發展和意識形態的變更。我們無法幻想一個完全不同的新種族,所以只能把人類稍作改動,加個尖耳朵什麼的,這樣的作品無新意卻一定會有受眾。高級一點的披著科幻的外衣,深刻地討論著人類的倫理等等問題,總而言之依舊是人類自身的種種。
我看劉慈欣的作品是從短篇開始的,看科學狂人培育金屬的生命,看低沉綿長的鯨歌,看吞食者最終吞食了地球。劉慈欣的作品把總自己放在謙卑的位置上,想像力似乎沒有邊界,比如他不斷地發掘生命起源的新方式,碳基生物自地表出現向地心探索,是不是有生命從星球內部孕育,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懈地向外走?
《三體》中的降維打擊,水滴和二向箔是硬科幻想像力的巔峰代表了,不落窠臼這個詞遠遠不足以形容。論創造思維,大劉似乎是國內唯一的一個,無人可以與他齊名。
如果喜歡科幻,請珍愛大劉,他生活在地球,心卻在我們想像力之外的廣袤宇宙。


我前面看梁文道的一個讀書節目,裡面介紹過一本科幻讀物《黑暗的左手》,故事敘述星際聯盟使者真力·艾來到終年嚴寒的格森星,試圖說服星球上的國家加入聯盟。書中描寫出一種沒有性別的獨特異星文化,並藉此而對性別、社會、生命等議題有深入探討,可以說他對未來的想像也只是局限在外星生物,智能人工這些,再比如很火的三體,也是外星生物,星際冒險,其實這不是作者想像的局限,而是現在科技的局限,科幻小說不是空想小說,它依賴於現在社會的科技,文化,政治,所以局限想像力的不是想像力本身而是人們的認知水平以及意識形態。


猴子猜想高級的人類肯定用六隻手捉虱子


冷戰時期全世界所有的科幻作家都想不到阿波羅居然代表了人類載人航天的最高紀錄直到21世紀

你說科幻作家有沒有局限性


房價連科幻都預料不到(這篇小說02年發表的)


推薦閱讀:

有哪些科幻味十足的操作系統?
《機器人總動員》(WALL-E)有哪些隱喻?
有哪些科幻題材的照片和壁紙?
為什麼太空電影近幾年越來越火?
太空影視爆炸鏡頭應不應該加音效?

TAG:科幻小說 | 城市 | 科幻 | 未來 | 科幻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