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儘可能減少抑鬱症複發的可能性?
抑鬱症第一次發作服藥半年至一年,第二次發作服藥三年至五年,第三次發作服藥終生。想請問知友們,你們痊癒後是因為哪些trigger再次複發..進入下一個階段?題主現在是第一階段,可能以後會有認為自己完全痊癒的時候,那要怎樣做才能盡量避免自己再次跌入深淵?或者是在感覺到不對勁的開始時加以調節呢?以後從事高壓力的工作學習(比如英國留學,投行什麼會加重其可能性嗎?)
題主是按時吃藥,抑鬱期時就減少量好好休息..從不熬夜,積極鍛煉..所以恢復的很快..就是以為自己恢復得差不多後會跌落..我想現在這可能是周期吧..不過聽說要做好終生的心理準備後開始方.. ?_? ?_? ?_?
之前是雙相快速循環(對,題主是躁期效率max的輕躁狂,抑鬱期就..看情況吧,有時候抑鬱期只想發獃,有時候能看完一本《國際金融學》。。),基本上是一天可以循環一個完整的周期,幾個小時就進入躁狂-平靜-抑鬱的下一個階段..)現在是大概三天一個階段了吧?不過也不確定..只能自己試驗了..現在在鄉下老家療養..環境很好於是好了不少..在城裡情況更差..
抑鬱症有好處嗎? - 王靜雯的回答
你的抑鬱症經歷是什麼? - 王靜雯的回答
貌似題目描述歪了樓,不能修改了,大家就將就看一下哈~
智商下降(專註力下降),記憶力變差,邏輯能力變差,全身酸痛,乏力,下樓梯都累,嗜睡,暴食或者是一點都不想吃..前期吃百憂解出現情感麻木,幻覺,肌肉抖動(帕金森綜合症).. 是題主吃藥後的副作用..(不過也不是不會出現全部)..所以..
總而言之是最需要智商加成體力加成精力加成的時候...跪了..特別是吃藥智障後到了政治大題都看不懂的地步..那時候覺得自己挺沒用的,有一次副作用是焦慮,就會開始哭..所以挺不想終生服藥的..
題主的人生在高中時自己規划了一遍,因為高中是坑爹的縣城高中優勢不大,大學先讀國內大學半年,再爭取在半年或者一年半內transfer到英國的學校(如果半年的話是算作高中出國..,大牛老師可以保我申請到帝國理工這一檔次的學校。如果身體原因選擇一年半的話也不大了解大學申請可能有變動)。雖然家裡人因為國內工作的原因傾向於考國內研究生,不過題主自信這方面可以勸服他們。
工作方面肯定會回國,大概是回國內的投行工作吧..(哥哥是國內某僅此於中金中信的投行IBD 部門的VP,現在在北京某家私募的ceo,)不過擔心即使好了壓力大會複發..不過不想放棄這條路,畢竟是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資源選擇出的最優路徑。
各位知友們能佔用你們的時間提點建議么?
如果是想了解題主的抑鬱症經歷的話歡迎戳回題主原來的問答歡迎點贊?(? ???ω??? ?)?~
邀請還是主要是吱乎相關領域的大牛~親友團萌貌似人數到頂了就挨個qq戳給你萌撒~
啦啦啦~一路上,謝謝支持?(? ???ω??? ?)?~
我複發過好多次,畢竟是十幾年的老病患了,複發基本上是因為覺得自己病好了,然後停葯了,然後複發了。現在我悟出了一個道理:感覺自己好了,那是在藥物的幫助下感覺到的,並不是自己真的好了。就像開車我能跑過壞蛋,靠我自己的兩條腿是不行的。所以,最近3,4年吧,一直乖乖吃藥,一發覺情緒不對或者超出平時波動的範圍,就趕緊去醫生那裡求助,換藥還是加量,感覺好了也會去醫生那裡彙報,問問需要調葯嗎?可以減量嗎?從不自作主張。我在同一個醫生那裡看病超過10年了,就找她一個人看,對我的情況有整體的了解,給出治療方案的時候考慮的比較周到。題外話啊,這個醫生當年一天看不到10個病人,現在每天有100個患者還多,都是長期在她這裡治療,然後又推薦身邊有相同困擾的人來她這裡看病,我自己就給她直接推薦了5個病友。
回正題。後來我抑鬱轉雙相了,一直乖乖只要,努力看心理學的書,積極自助。最近一次發作抑鬱是去年11,12兩個月。然後這小半年都很好,幾次輕躁都是一兩天,或者三四天就過去了。我已經很滿意了。
抱歉啊,微信暫時還是別加了,有事你私信我吧,我對自己信心不足,因為我現在還在治療中,還是患者呢,請見諒啊~
祝好!樓主關於抑鬱症治療的認識是很準確的。大部分抑鬱症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程遷延,反覆發作,所以首次抑鬱發作治療及時徹底至關重要。
針對預後的問題,我們之前採訪過簡單心理 精神科顧問王陽醫生 和 精神科顧問劉文娟醫生。兩位醫生告訴我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一般有幾個因素是必須要注意的:
第一,診斷的準確性。
當抑鬱症治療效果不佳時,首先要做的是再次明確診斷。
精神科顧問劉文娟醫生 強調,需要確認患者是單純的抑鬱症,還是雙相情感障礙中的抑鬱發作。如果把雙相情感障礙診斷為抑鬱症,沒有捕捉到躁狂發作,只使用了抗抑鬱藥物進行治療,有可能效果差,也有可能誘發躁狂發作,或者加重抑鬱和躁狂的循環,導致波動更加頻繁。
精神科顧問王陽醫生 強調,還有一種可能的情況是,抑鬱的癥狀掩蓋了更深層的其他疾病。例如,一些未分化的精神病性疾病在初期會伴隨一些抑鬱癥狀。隨著治療的深入,時間的推移演變,癥狀會分化的更加明顯,這個時候就需要調整診斷和治療方案,就會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第二,藥物治療是需要足量足療程的。
關注此次用藥的過程和既往用藥的歷史。很多病人「依從性」很差(依從性是指患者理解並執行診療決策的程度),在醫生面前不表現出疑惑,當出現藥物的不良反應(心慌、頭疼等等),會不按照醫囑,過早的停葯減葯,導致殘留癥狀一直存在。這事實上會增加複發的風險。
另一個情況,醫生沒有足量給葯。一些病人在開始服藥後療效不理想,當可以加量時醫生沒有加量,而是過早否定所使用的藥物,草率地換了其他藥物;或者病人換了新的醫生,新的醫生沒有太多考量治療的連續性,過早地換了新的藥物。藥物更替過度,會影響病人積累持續的療效。
一些藥物相互作用也可能影響療效,如患者正在使用的抗抑鬱葯依賴某些肝葯酶代謝,新合併使用的其它藥物恰是這些肝葯酶的誘導劑,這將導致抗抑鬱葯血葯濃度下降影響療效。
第三,持續性的社會心理因素。
例如,工作當中持續的過高壓力;持續存在的人際關係衝突;家庭關係一直緊張,患者得不到足夠的心理方面的支持。例如,一些獨居的老年人,情緒改善起來就會比較困難。個人人格方面的顯著缺陷也會影響預後的效果。
第四,本身合併軀體疾病。
有很多腫瘤患者同時合併抑鬱,如果疾病的治療效果不好,也會影響到抑鬱症的預後。甲狀腺功能的減退,內分泌的問題本身也可能會導致抑鬱。中風、腦梗患者發生抑鬱症的概率也很高,這和大腦功能的損害有關,治療的難度就相應有所增加。積極治療原發疾病是緩解抑鬱的重要方面。
第五,發病時間。
精神科許多疾病,一般發病時間早(例如青春期發病),預後相對會更差。可能由於過早的疾病妨礙了患者社會功能的發育和保持,缺乏社會支持(如經濟、自我價值感、人際支持等)常常與預後不佳有關。
第六,難治性抑鬱症。
當既往用藥歷史中,兩種以上不同化學結構藥物,足量足療程進行治療以後,仍舊到不到預期療效,就需要考慮患者可能是難治性抑鬱症。
事實上,難治性抑鬱症在臨床上也並不少見,大約有1/5到1/4的患者屬於難治性抑鬱症。這個時候就需要按照難治性抑鬱症來治療,包括合併藥物治療、甲狀腺素治療、經顱磁刺激治療、合併特定的心理治療等。
疾病的治癒通常可能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但人又是具有相當的可塑性 (resilience)。
所以,首先希望樓主堅持和醫生相互配合,確保上述幾個方面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如果樓主以後從事的行業,不可避免有很大的工作壓力。當人際關係感覺緊張或者壓力比較大時,可以積極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減小由心因性因素誘發抑鬱症的可能性。
第三,樓主以前也有過通過積極運動恢復很快的經驗,那以後也繼續保持運動吧。
運動對於抑鬱症的改善作用已經被很多研究和患者所證實。
研究人員從數據中發現,每周每增加50分鐘鍛煉時間,抑鬱的比例下降一半。換句話說,如果你現在還沒有開始鍛煉,每周多花1小時散步,都可以講抑鬱的風險減少50%。
這個規律對已經在鍛煉的人也同樣有效。假設你現在每周鍛煉5小時,增加到6小時,也能將抑鬱風險減半。當然,增加鍛煉時間的效果一定有上限,證據確鑿的是:經常鍛煉,你的餘生更有可能過得很快樂。
系統鍛煉的積極心理學效果之一,是形成了自我控制並增強了自尊,我們相信正是這些對運動減輕抑鬱的效應有一定的作用。
換句話說,鍛煉確定了個人對自我新品質的認同。它改變了你對自我的舊印象,證明你可以做得更好。(我曾經說過鍛煉帶來的自信是體重訓練里最大的收穫。)
當對抗抑鬱變成一個長期過程,鍛煉的作用就顯得比藥物治療更加重要。並不是藥物無效--它有效。但是鍛煉有藥物沒有的作用。鍛煉向你證明了一個新的自我。每當完成一次鍛煉,你的自信都得到增強。這種積少成多的累加的效應是巨大的。
研究人員的說法是,只用藥物治療的病人們,內心有這樣的想法:
他們不是相信「我要很專註並且很努力參加鍛煉項目,雖然不容易,但是能打敗抑鬱」,而是相信「我吃了抗抑鬱葯,就會變好。」
看起來這點差異很小,但這小小偏移對於力量信仰和自信心來講是巨大的。帶你走向成功的,正是你的自我評價。
第四,還可以選擇一個日常習慣,增強你的自我價值感,鞏固你的存在感。
例如,你可以試一試冥想,鍛煉,寫作,或者藝術創作。
不管你選擇做什麼,現在就做起來,從小的目標啟動,並顯示出自己開始變成想要成為的類型的人。只要能夠持續重複,小習慣也能成為決定成功或是失敗、自信或是疑惑、甚至快樂或是抑鬱的因素。
歡迎關注公眾號:簡單心理(janelee1231)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簡單心理
不知道你為什麼發病,如果有特定誘因,先脫離誘發環境。從我身邊的案例來看,心因性抑鬱往往會留下一個「罩門」,被戳到非常容易複發。找心理諮詢師有一定幫助,但關鍵還是避免刺激,無論你的心魔是人還是事,有多遠躲多遠。
第二,堅持服藥。沒有什麼發作幾次服藥幾年的說法,醫生讓你吃就吃,讓你減再減。
第三,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作息規律,堅持鍛煉,營養均衡,什麼斷食素食生酮飲食一概不要碰,多吃堅果和香蕉。
第四,戒絕酒、咖啡、紅牛等一切刺激神經的物質,吃vb,多曬太陽。
第五,找點促進多巴胺分泌且不費腦子的愛好,比如運動、追星、打遊戲、滾床單、看恐怖片,買個pornhub會員也行。
第六,維持一定的社交,不舒服的時候多找人聊天。如果有可能,給自己找個安全繩,哪怕你崩潰了也能托住你的那種,配偶、知己、諮詢師都可以。
文創行業抑鬱症比例相當高,很多人反反覆復幾十年,照樣生活工作。霍金癱了一輩子,也沒耽誤寫書做研究。
更新:能吃藥就不要看諮詢,能看諮詢就不要看書或冥想或者「注意」。論達到同等療效的副作用和依賴性的話,看書冥想&>心理諮詢&>&>藥物。葯可以吃了就不管,也沒有成癮性。諮詢要反覆激發患者的討好型人格去迎合標準,而冥想或「注意」等於不斷自我提醒自己是患者,簡直殘酷。
如果病程持續幾年十幾年的話,實際上早已超過三次複發,需要終身服藥了。即使以前發作沒有就診,也不等於以前的發作不存在。
抑鬱症沒有耐藥性,還有遺傳性(5-HTTLPR基因),不會因為吃藥和停葯本身而額外加重。所以三次之後終身服藥的標準與其說是複發一次加重一次,不如說是一種篩選手段,用來區分受了暫時性刺激出現抑鬱癥狀的正常人和真正有問題的抑鬱症患者。
真正的抑鬱症像高血壓和糖尿病一樣。即使「注意不要複發」能夠勉強維持停葯,也仍然存在,不過掩蓋癥狀吃啞巴虧而已。
當然大部分人根本不會去看病吃藥,糾結著也能過一輩子,還禍害家庭後代。重症患者背後一般有更重症的父母(所以發病率被低估的程度可能很驚人)。
至於療效不好和副作用,換藥換醫院。抑鬱的併發症很容易互相混淆,國內尤其忽視焦慮症和抗焦慮葯,使得焦慮的痛苦被抗抑鬱的療效放大。抗抑鬱葯只管放大行動力,不管具體內容。
除了焦慮症容易忽視,百憂解相對於現在的改進版也過時了。一般來說累計換3~5種藥物組合才找到合適的方案很正常,跟三高一樣。每換一次都要等兩個星期見效、過幾個月抽血複查肝腎功能。
既然是妹子我就來回答了!
根據我住院時候見聞回答吧
抑鬱症三階段那個有一定道理,但是前提是聽醫生話服藥停葯!
大部分複發的都是不聽話的!不乖乖吃藥不乖乖睡覺!
每天三次的葯一次吃完,忘了吃藥停了幾天,然後一下全補回來。不要問我為什麼這樣不行,我也不知道,不過我是在病房裡看到他們的,你看著辦
主要是咱們患病期間狀態太差,稍微恢復一點就覺得不錯了(其實咱們還是比正常人虛弱)於是就熬夜,旅遊等等。。。其實這是很不好的
關於複發,我感到孤獨了就會很不好。
我自己是否複發主要判斷標準:體重,食慾,睡眠狀況
你有目標這很好,起碼對生活有了興趣啊。
我們大學出國的不少吧。如果家庭條件不錯可以報考那種國際班(忘了叫什麼了)?就是那種國內兩年國外兩年那種。如果自己申報什麼的,好大學一般出國早,但是壓力大,一般的出國晚一點,壓力也小一點,具體看你身體狀況吧
完全恢復後和普通人一樣,但是恢復要時間,我就知道恢復後考研戀愛升職的
關鍵在於生活習慣和環境改變吧,有的人是失戀抑鬱的,還留著以前的東西天天想,還不如一直住醫院吧。。。
從去年10月就開始反反覆復反反覆復.
最近一次是8月3號左右吧持續一天一夜,算是很短了,自從開始得知自己的問題之後,雖然反反覆復,但是總算大趨勢是漸漸變好的.
我沒有吃藥,和我外公我媽媽一樣,拒絕吃藥.
原因很多.
以下是我總結的控制辦法.
1. 多和朋友交流,不是交流抑鬱,那樣反而會帶來壓力(總有一天他們也會厭煩我的,我真的對不起他們,這樣的額外壓力)是交流感情,感受彼此的愛和關心,多出去走動.
2. 儘可能遠離誘因,比如家人吵架躲遠一點,聽歌,聊天看劇,告訴自己這只是一時的,所有爭吵都是一時的.
3. 強迫自己睡覺,不要刷知乎,不要看別人的抑鬱,不要找共同點,睡不著可以聽點故事,喜馬拉雅上易中天中華史,汪曾祺散文集,小王子,都很好,別聽悲傷的故事,別聽會自我代入的故事.
4. 抑鬱時不要一直想著怎麼出來那個黑洞,想不出來的,越想越無能,給自己一點難過的空間. 可以的話和理解你的朋友講一講你的狀況,他們一般會給你找原因(自己一般是找不到原因)捋清楚之後,會好受一點,再加上想到還有朋友還有關心,會好一些.
5. 做好長期鬥爭的準備,不要設想太美好,不然複發時會很難接受,就當慢性鼻炎了吧.
6. 給自己想一條徹底的退路.
比如我的是,拋棄一切去山區當老師吧. 我什麼都不要了,會好些吧.
雙相不能吃百憂解之類的抗抑鬱葯,很容易轉躁,一般用情緒穩定劑,真正抑鬱的厲害,可以加用安非他酮。
但是一定一定去專科就醫。練習正念冥想可以降低抑鬱的複發率。
差不多有60%的抑鬱症患者在第一次出現抑鬱之後,還會複發一次或者多次。而那些複發過一次抑鬱症的病人,有60%到90%都還會繼續複發。而經歷過3次以上抑鬱症的病人,有95%的人都會再次複發。而正念冥想對於這些複發了三次以上的抑鬱症病人格外有效。在2000年劍橋的一個研究中,心理學家John Teasdale用一年多的時間跟蹤研究了一群抑鬱病人。相比起接受傳統的治療方法的人,接受正念冥想認知療法的病人複發率明顯降低了。這個研究結果在之後的研究中也一再被證實。
為什麼複發了三次以上的人用正念冥想治療效果更好呢?心理學家推測,對於那些經歷的一次或者兩次抑鬱症的人,他們通常複發的原因是生活中出現了一些重大的消極事件,比如說分手或者有親朋好友的去世。但是那些經歷了三次以上抑鬱症反覆的人,生活中的消極事件通常不是他們複發的主要原因,這些人反覆出現抑鬱症的原因更多是自己的消極思維方式。當他們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小小的消極情緒的時候,就覺得是自己的抑鬱症又來了,於是再次陷入了抑鬱症的漩渦中。對於這樣的思維方式,練習正念冥想就可以在最初階段及時打破消極思維的循環,不讓自己再次陷入情緒漩渦。
參考文獻:
Teasdale JD, Segal ZV, Williams JM, Ridgeway VA, Soulsby JM, Lau MA. Prevention of relapse/recurrence in major depression by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J Consult Clin Psychol. 2000 Aug;68(4):615-23.
冥想課程入口:
https://live.tinfinite.com/live-detail.html?liveshowId=59240f642069dd0b40db5040 (二維碼自動識別)
(用微信掃二維碼就可以進入)
想看更多文章,還可以在公眾號「酷炫腦」搜索關鍵詞:
記憶,抑鬱,強迫症,上癮,睡眠,衰老,意識,專註力,發育,冥想,精神病,迷幻藥,智商
謝邀。
嗯,怎麼說,我只能憑你的文本敘述和對你的了解,做一點力所能及卻發自肺腑的話了。
首先,希望謹遵醫囑。
其次,希望不要顧慮太多,先養好病。
最後,有我在,永遠支持你。
我不懂如何做到完美地交流,包括怎麼鼓勵,怎麼安慰,怎麼做到不刺激……從小情商低,說好話都會讓別人生氣,所以,答主的話,題主多包含,話外之韻,弦外之音,一切盡在不言中。
望六月盛夏,如約相會,邂逅最陽光的你。看了樓上的很多回答,感覺非常好。
我告訴樓主,怎樣才能真正避免複發吧。哪怕世界上有最先進最科學的神葯,或者找到世界上最棒的心理醫生,都是不能避免抑鬱症複發的,但如果有非常有效的自助調節法,可以幫助你讀過那段特別敏感的時期,只要度過去,緩解焦慮抑鬱,度過去自然就沒事了。
感覺樓主的文化水平很高,建議重視一下心理療法,建議你參考這本書《從心理問題到心理優勢:一個抑鬱症患者的家庭治療筆記》,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非常好的抑鬱症心理療法康復經驗,講述怎樣找到導致焦慮的不安的源頭,回到記憶深處內心深處,將不安和疼痛感徹底釋放出來,也包括我說的自助調節法,這樣抑鬱症會真正好,很有參考價值。
收到邀請,前來回答。
首先去國外最好先治好病,一方面國外的大學課程要求比較緊,另一方面各種其他種族潛在的壓迫是有的。其實很簡單,你英語水平不如他們,有了糾紛很可能就說不過他們。光是語言能力就足以構成劣勢,何況種族問題。雖然並非人人都遇到吧,但是萬一遇到了對你不太好。
我個人建議你可以考慮休學一年,高考來年再戰。抑鬱症很多時候需要的大概是自我調節,主要是改變認知方式。貿然出國不是好事,況且如果你家不是很有錢,學費也是壓力。
本科期間的經歷相對重要,是三觀形成的時候。國內差的學校能提供的環境還是比較糟糕的。
個人職業規劃也可以求穩定,沒有必要去投行,去大學當個教授也很好,或者清水衙門當個公務員。錢這邊,沒有健康不要追求,強求不會好的。何況很多賺錢的機會,入行之前也不會知道,只要想賺錢慢慢找總會有辦法。
我記得有個小故事,是說一個得道高僧,別人問他得道之前幹什麼?吃飯睡覺挑水。得道之後幹什麼?吃飯睡覺挑水。那有啥不同?得道之前吃飯的時候想挑水,挑水時候想睡覺,睡覺時候想吃飯;得道之後吃飯時候想吃飯,挑水時候想挑水,睡覺時候想睡覺。
你這種長遠規劃也是抑鬱的原因之一了,得病就想好好治病,你不知道抑鬱的時候人的能力也就正常情況下的十分之一?窮折騰有什麼意思呢?安心治病,治不好病你想留學也沒啥用。
治病也分積極治病和消極治病,積極治病就是主動鞏固治療成果,有反覆沒關係,積極配合,改變心態。消極治病就是讓吃藥就吃,也不鞏固治療成果。
抑鬱症整體來說是大腦機制紊亂,我個人覺得除了藥物還有一些自己觀念的調整。我沒有相關經驗,不過聽說吃了就能心情好。那就趁著心情好做點普通人都在做的事咯。可能不久你就能發現世界安靜而美好,相由心生而已。而心相也是可以通過一些修行來改善的。
安心治病,人生長久,治好了再戰不遲。何況戰勝了這種境遇本身得到的智慧也是常人無法企及的,絕不是平白無故的浪費了時光。提前寫好遺書
免得複發的時候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理論上我不支持患者自殺
感情上我支持……
抑鬱並不難處理。難的是人懶惰,不願意嘗試解脫。
方法:早晚幾分鐘練習松腦。一周內產生輕鬆感覺。堅持下去,不再複發。
隨意找個地方坐正,挺腰,松肩膀,靜下來。什麼都不要想。就那麼靜靜的感受。
輕度的,當時找到松的感覺,就立刻輕鬆。
不匿名,抑鬱的根本原因,我覺得是來自於親密關係中他人對你的高要求,討好型人格比較慘,更坑爹的是,你認同他人對你的高要求,你幻想中的自己和現實的自己不是一個人,造成的心裡落差。就答主說話的方式,我覺得也許你達成自己幻想中的目標非常難,忽略了現實依據,活在夢中的可能性有些大,你的那位哥哥,估計是你父母經常誇讚在嘴邊的目標。
不能有比較大的壓力,不能失戀......
所以我覺得不複發是不可能的事
反覆是常態,只是周期長短。
你要相信會好,很多年前一個給我拿葯的老頭給我說:你要慶幸它是抑鬱不是精神病,所以,它像感冒隨處可見亦隨時可愈。
前面都說吃藥。
我不吃藥,怎麼解。
拚命抓住可抓住的一切。
身邊的朋友,友善的陌生人,以及隨處可見的流浪的貓或者狗。
強迫自己有點不一樣的愛好。
比如我喜歡在鬧市裡跟一群很小小的小孩一起圍觀小金魚小倉鼠。
一個人獨處,覺得空氣壓得心裡喘不過氣時,找我,我可以傾聽,我可以陪你,但是我不為你解決問題。
我負面情緒也滿滿的,最近被人形容成刺蝟,可我更覺得自己像一條氣鼓鼓的河豚魚。
我覺得嘛。。
一,首先肯定要遵循正規醫院的治療方案,認真服藥。
二,然後要自己放寬心態,少給自己壓力,讓自己處於輕鬆一點的環境中,不要考慮太多太遠的東西,多享受眼前的幸福。
三,然後就是多培養興趣愛好,是自己低落的時候還有可以寄託的地方,比如玩玩電腦遊戲什麼的都是可以的。不要做什麼事都有目的性。多和現實中的人交往,有煩心事就傾訴不要憋在心裡。多出去玩,到外面走走和大自然接觸,這樣就會覺得自己的有些煩惱真的不值一提。不要在網上看負面的東西,比如到處搜索抑鬱症的相關知識,這樣會讓心情更差的。。
四,還有就是多運動,最好是戶外運動,保證良好的作息時間,吃好睡好,健康的身體對治療疾病肯定會有促進。。
五,要學會接受現實中不完美的事情,等到你讀大學會發現不如意的事情越來越多,日子並不會比高中好過,而且都要一個人面對,所以一定要有好心態,不要對自己和別人過於苛求。
希望你可以戰勝自己!我一直會支持你哦~
謝謝邀請。我也匿了。不過看到表情應該曉得我是誰了o(╯□╰)o。 慢慢補充,我覺得抑鬱症成病原理挺複雜的,生理心理層面的因素都有,而且就我自己個人體驗來說,就像留過疤痕的樹木,即便外面看起來痊癒,內里創傷會一直存在的,對於抑鬱症可能暫時的意識層面覺得沒有大礙,隱患轉到了潛意識層面了。 我自己為了防止抑鬱複發大概主要做的是開拓了自己的愛好,另外每天保證戶外運動量,盡量少接觸網路的信息,少用社交軟體,多接觸現實的人,還有很久沒有看電視了,答主看電視頭疼,每天吃保健品,主要補充維生素,還有多吃水果。另外,我挺喜歡唱歌和研究歷史的,還有每周差不多都會做義工,這些對於成績大概沒有太大助力,不過我做的很開心。可能要真的吧自己當病人了吧,小心得愛自己,承認自己得病既有事實,小心和他相處,實際上儘管我心情沒有像得病那麼陰鬱了,身體精力感覺比同齡人差不少,幸好在我看來,某些人多餘的精力也是用來浪費的,我倒也看的開了。手機碼字,邏輯有點混亂,等電腦詳細補充了。
從我個人經歷來說,人生基本算是廢了,不騙你。
我不想說什麼鼓勵的話也不想生活在「會痊癒」的謊言里。
發病從失眠開始,連續失眠三個月,後來靠地西泮/氯硝西泮過活。後來漸漸每天躺在床上起不來,想死想殺人,想和身邊的人同歸於盡。在喪生行動力掛了三次號都沒去醫院後,我終於在湘雅二院確診了重度抑鬱症。
我覺得這種病是不會好了,我現在已經完全喪失了信心。每天吃完兩片來士普一片阿普唑侖半片米氮平就算過了一天,眼巴巴的數著日曆希望不要開學。在不病發的時候,我也完全沒法回到從前,沒法集中精力做任何一件事。打個比方,你學習非常好每次都努力考班級第一,患病後你「失去了努力的能力」,你只能接受你是個中等生。也許有人覺得中等就很好的,但是對於我這種要求極高的人,活著不如狗帶。
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能活過三十歲。抑鬱症帶給我的是恐懼,我恐懼一切事物,恐懼一切人,包括我的父母。我覺得自己應該是遺傳(我外公經常有類似焦慮驚恐發作的癥狀),要麼是家庭原因在童年的時候就把抑鬱這個種子種在我的心裡(童年並不幸福),因為當年沒有具體的事情讓我發病。
可它就這麼發生了
我家裡人基本都不知道我患病的事實,因為這隻會招來嘲笑。我從學校回家後,處方葯吃完了懶得再去醫院挂號,讓我爸去找他精神科的朋友拿,他都嫌丟人。萬般無奈找的借口是我外公睡不著覺,才沒給我斷糧。我的家人受教育程度在那個年代算是比較高的,但是他們仍然會用最最最惡毒的惡意揣測你!我恐懼家庭,因為我不想讓我的小孩像我一樣。
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不複發才怪哦……
我依然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藥物帶給我的快樂是一種虛假的亢奮,它只是改變了腦子裡的激素。靜下來想想,我還是悲劇的。
我再也不可能發自內心的快樂了。
現在的我放棄了曾經的一切愛好與社交,每天靠玩sniper elite恍惚度日。
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從你患上抑鬱症那天起,你就再也回不去了。
即將的開學,我覺得我依然會複發。
再見 再見好好吃藥,及時複診。遵醫囑,禁酒,忌過度勞累。
推薦閱讀:
※情緒低落與抑鬱有哪些分別?
※抑鬱症患者的行為該被無條件體諒嗎?
※抗抑鬱的葯會不會導致依賴?
※抑鬱症是否可以自己控制犯病時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