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楷書一定要從逆鋒起筆練起么?
作為一個書法初學者,跟老師先學習的是楷書,老師剛開始教筆畫時都是逆鋒起筆的,我表示自己練了很久都練不會#(淚)。後來老師教順鋒起筆的時候,我就覺得順鋒明顯容易接受。我能不能就一直用順鋒起筆,直到對書法上手後(至少會寫一些字了),再回過頭來練逆鋒起筆?
PS:我不是求快,只是天天練橫豎這些,怕自己很快喪失信心與興趣了。
如果你去搜一搜一些名家的視頻,估計幾乎看不到寫楷書逆鋒起筆的。
先說逆鋒起筆為什麼這麼流行。逆鋒起筆這種技法,是清人在寫篆隸和魏碑時用的方法。要寫出魏碑那種方頭方腦的筆畫,自然得用逆鋒起筆這種方法。
於是清人以為發現了古典書法的秘密。認為唐人那些碑刻楷書也是這樣的。
比如,我們拿歐舉例。
歐體目前沒有楷書墨跡傳世,但通過行書,我們也能看出點東西。
不用我說,幾乎沒有逆鋒起筆的筆畫吧。我們再看看古人的其他墨跡
我們再看一下碑刻中所謂的藏鋒筆畫是怎麼出現的,這是雁塔聖教序的六,橫畫看來,很明顯是藏鋒筆畫,也就是逆鋒起筆,但是這個藏鋒是在承接上一筆的時候自然出現的,而不是刻意的一定要逆鋒。
所以你能看到,其實古人的書寫狀態是很自然的。是一個連續流暢的動作,而不是像我們今天這樣,每個筆畫割裂開來。
這裡還要說一個問題,就是碑刻與墨跡的不同,我們拿智永的千字文比較
如果不看墨跡只看刻本,估計打死也想不到原來的書寫面貌是這樣的吧。在古人眼裡,碑刻其實兩個作用,一是有紀念碑的性質,二是為了複製書法作品,但不管哪一個,碑刻都不是作為一件「作品」出現。像二王這樣的碑刻,書法家拿到拓片,在臨摹的時候,也是極力揣摩他的原貌到底是啥樣。
所以,題主千萬別因為陷入這種誤區而對書法喪失興趣。
再說,用切入或者叫順入能不能寫出用逆鋒寫出的筆畫?完全可以。
陳忠建教學玄秘塔終結版
謝邀。
說實在的寫楷書後來一段時間基本都不在逆鋒起筆了,可能是我懶,也可能是往行書和魏碑轉型吧。
但是學了15年書法,至今最感激的就是老師讓我練了五年「基本功」,所以借用周杰倫的歌詞——
聽老師的話吧,晚點再順筆吧,我知道你未來的路,但老師比我更清楚~
結果問題沒出在起和收,反倒是我媽怎麼都理解不了柳體字橫折鉤、豎彎鉤、走之的捺怎麼寫。
——
柳體楷書橫折鉤運筆不是直角,而是先抬再接一個大概六十度的轉,最後加一些捻管兒和近乎於逆鋒的行筆,最後頓鵝頭只需要順勢提筆就好了。
純粹的中鋒行筆容易把字自動寫成金字塔型,尤其是初學的時候。
另外兩個比劃也是,如果一味的追求順筆和中鋒,一般很難寫的舒服——可能還會到位,但是寫字的你肯定會覺得哪裡有點較勁。
--
所以呢,初學楷書如果是為了掌握間架結構和運筆的方法,還是忍住練一段逆鋒吧。
寫著彆扭不是你或者老師的問題——初學嘛,給自己點耐心,量夠了自然質變。
期待你的成功,特別耐心的期待。
逆鋒主要用來寫牌匾、碑文等不求速度只求美觀的作品形式,屬於飾筆,起錦上添花的作用。
對小楷和行草而言,逆鋒會嚴重影響書寫的便利。但也有例外,比如小楷作品《汲黯傳》。
初學楷書,用頓筆斜切即可,關鍵是掌握結字,迅速建立信心。
古語說,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如果逆鋒都能寫好,那還怎麼會愁筆畫不好呢?
我自己也在業餘時間教書法,也會告訴學生寫字藏頭護尾、欲橫先豎欲豎先橫,的確是讓他們從藏鋒開始練起的。
確實,初學者在練習藏鋒筆時挺費勁的,逆鋒頓筆總是會因為轉鋒了形成圓筆,這其實是沒有體會好筆鋒的運轉,多體會和練習,不會很難。
看了答案,有的朋友對藏鋒頗有詬病,的確,寫熟悉了,很多都是露鋒起筆了,可如果認為所有的字都可以露鋒寫可就大錯特錯了,露鋒筆在寫小楷或中楷時還可以,但如果在大楷和榜書時也露鋒,則會顯得沒有力道。
圖片來源網路,圖中筆畫皆為藏鋒筆,如果露鋒,則力道必然大減。
這幅圖是自己的一幅字,有的筆畫逆鋒有的筆畫露鋒,隨意為之,信手而來
圖片上傳了結果是顛倒的。。。
上圖是我教的一位三年級的小朋友寫的,三個小時的練習成果,其中畫圈給了120分的是比較好的筆畫,三小時內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已經很不錯了,所以特意多給了20分作為獎勵。
想必題主是成年人,悟性定然更好,加油。
不是,但要掌握,何時逆鋒要根據具體的筆勢而定。
推薦閱讀:
※臨寫聖教序,感覺沒什麼進步,還請各位老師指點。?
※如何寫好字?
※不懂書法的人怎樣判斷一張書頁的字體是歐陽詢、顏真卿還是柳公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