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斯蒂文·霍爾(Steven Holl)所設計的四方當代美術館?
寫在前面
多圖預警!
最近史蒂芬·霍爾的東西看了一些,關注這個問題也有一段時間了,一直在等人回答,然而......今天談談我的看法,算是拋磚引玉。感謝題主,讓我進一步了解了霍爾。
史蒂芬·霍爾是一位當代建築師,成功將建築現象學運用在建築的理論和實踐領域。霍爾認為建築設計是一種在真實的現象中進行思維的活動,對場地的親身感受和具體的經驗與知覺是建築設計的源泉,同時也是建築最終所要獲得的。霍爾對可以為人們的知覺所感受的現象作了分析和總結,他把它們稱之為「現象區」(phenomenalzones),即糾結的經驗、透視空間、色彩與光影、夜空間、時間片斷和知覺、作為現象鏡水、聲音和細部。
有的人可能會說:能不能說人話?(笑)
我的理解是霍爾主張通過一定的方式將建築呈現給人,即引導人們如何感知建築。從而使人獲得更好的建築體驗,激發建築活力。人們可以調用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官去感受建築以及建築在時間空間維度上的變化。
建築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正因為有了人,建築才會有生命力。安藤的光之教堂為什麼震撼?因為安藤所塑造的光影使人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就跟去過故宮的人都感受過那種皇權至高無上的氣勢一樣。
另外,霍爾比較注重場地氛圍的營造,注重建築與周圍環境的關係。
回歸正題
以下內容部分來自專築網,如果直接給個鏈接的話,一般是沒人會進去看的,所以有些內容我貼出來了。
在大學的時候,老師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建築要與周圍環境相融合,要把建築放在周圍環境甚至整個城市中去考慮。很多時候都不理解,可以說直到現在我理解的也不是非常透徹。
我覺得四方美術館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室外空間
這兩張圖表明霍爾將展示空間抬高的目的是建立基地和南京城的聯繫,人們可以俯瞰南京城(經知友提醒,此處有誤),這也是軸線手法的一種運用。
沒去過的人(雖然我也沒去過)可能對四方美術館的印象只停留在懸挑的體量,初看一下,很多人包括我都被戲劇性的懸挑體量拜服了。但是,除此之外下面的院落空間以及內部空間,同樣值得稱道。
不平行的牆以及保留的坡地傳達了中國傳統繪畫和園林中平行透視,步移景異,空間曲直變化的感受。
材料
細膩的混凝土「核心筒」,深色院牆,淺色金屬板(此處有誤,有知友提到是一種透光材料),有種中國山水畫的意境。長長的直跑樓梯估計是為了解決消防疏散,放在這也也頗有戲劇性。
內部空間
一二層入口大廳空間部分牆體不平行,個人理解可能是為了營造「非線性」的空間體驗,給人一種透視錯亂的感覺,這跟他本人的理論是契合的。去往展廳主要是通過電梯,展廳流線是折形的,最後以大的眺望口收尾,頗有中國古典園林先抑後揚的感覺。
後記
個人覺得,這個作品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如果我親自去過的話會有更多感受,好的建築還是要親身去體驗。原本還有些東西想寫,奈何沒有實地去過,不想做過多的主觀揣測,改天一定要找人結伴去南京一游。
扯點題外話,想像一下如果是貝老或者妹島來做這個美術館,可能又會是另一種體驗了,這就是霍爾的獨特性。我覺得大師的過人之處在於,在前人的基礎上探索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堅持自己的理念,並且能夠將其實現出來。
對霍爾感興趣的還可以看看當代MOMA,成都來福士廣場,萬科總部,可以找到其中共性和個性的地方。
偶然看到的史蒂芬?霍爾設計的休斯頓藝術博物館方案公布
早前同濟的麗江博物館競標方案跟這簡直不要太像,且不說外部造型,連內部空間都差不多,由此可見國內頂級院校的設計水平。
參考文獻:
大師系列叢書編輯部.史蒂芬·霍爾的作品與思想[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圖片出自築龍網以及一位網友的遊記南京建築記行_阿沅
看到這個題 前面幾位關於建築現象學已經解釋的很多了。
嗯 那我就提供一些有趣的小八卦和親身體驗的感受吧。
1、 作為一個南京土著 去過四方當代藝術湖區兩次。一次美術館有開展 一次沒有 所以也有幸進入建築內部感受了一下。當然啦
都是調(qu)研(wan)。
2、 這個湖區其實被稱為「大師建築的墳墓」【大霧】。這裡不僅有Steven Holl 還有王澍磯崎新艾未未劉家琨張雷張永和妹島和世西澤立衛。是不是很厲害~
然而這個地塊開始構建至少是十年前了 因為各種原因 至今工程還有很多未完成
整個湖區 包括四方當代美術館 也幾乎沒有啟用。現在湖區的宣傳語也是自帶吐槽:十年磨一劍【笑】
我甚至懷疑我看到的那一場展是這裡開的唯一一場展。
3、 整個湖區其實位於深山老林里,一條路走到底回程必須原路返回把Uber司機坑慘了。所以根本不可能俯瞰南京城啦。俯瞰園區倒是還行。
從上面觀景台能看到磯崎新的會議中心(下)和劉家琨的原舍酒店(右)。
4、 這是Holl在中國的第一個作品。據說四方當代美術館設計的靈感源自於於Holl對中國畫的研究,他對於中西方繪畫視角上的差異非常著迷,而當他站在南京城外的後山看到城市全景的一刻,帶著對中國國畫中「平行透視法」(parallel perspective)的思考,Holl產生了最初的設計靈感。
可以看到他對於中國山水畫的詩意是非常著迷的 後來在成都來福士廣場的景觀中也有體現。
他對於東方文化的情結也算是眾所皆知的,從中國的古詩畫,到日本的禪宗思想中的「侘寂」(wabi-sabi)。在後期對於成都「切片街區」的設計中,Holl的靈感也是來自於杜甫寫下的關於成都三池的詩歌。
聽說他本人每天都要畫水彩?
建築評論家薩佛德·昆特(Sanford
Kwinter)曾經這樣形容Holl的水彩設計稿:
自 7、80 年代開始,在一個絕大多數設計師建築師都努力繪製出一份絕對精確的設計稿時,Holl對於水彩的使用是一種對於傳統學術派的抗拒,一個拒絕以一種理性和系統化的方式去看待空間的舉動。在Holl的建築作品裡,我們在那些流暢而不穩定的曲線中完全感受不到計算的存在,它們如此自然,這些曲線彷彿都是沿著自身的軌跡運動,在彼此相遇時必須要產生移位,而建築彷彿是在這個自然運動的過程中誕生的。
而這個形容不禁讓人聯想到繪製水彩畫時, 墨汁自身難以被控制的流動姿態,而這種「自然產生的不穩定」正是Holl對此材料迷戀的原因。
5、 其實這個建築體量實地感覺還是很奇怪的。扭曲的有一種不自然感。
但是這個直接通向二層的樓梯倒是挺有趣的。
6、 關於材料。
從外部角度看的時候,當時對這個白色材料嫌棄的不行,很容易臟,很影響整體效果。
在沒有進內部之前完全沒發現竟然是半透光的材料,觀展體驗非常好。
他關於光線如是說
沒有光芒空間將會被遺忘。光所產生的陰影;光的方向;光的透明、半透明與不透明;光的折射與反射,所有這些條件交織在一起,將會重新定義一個空間。光使特定的空間充滿了不確定性。
夜晚效果。
庭院地面鋪設的磚的材料也很有趣。是從南京市區老衚衕破敗的院子里回收來的。美術館只使用了黑和白兩種顏色,與古老的繪畫聯繫起來,但也給其中展示的藝術品和建築作品的顏色和紋理提供了合適的背景。原來就生長在項目基地上的竹子被用在了竹子混凝土中,通體染成了黑色。
7、 其實我最喜歡Steven Holl的一點在於,他對於空間體驗的把控很到位。
你能從他的作品裡感受到驚喜,就像古典園林中「移步換景」的變化。
你似乎能感覺到他在控制你的情緒,這一點在來福士廣場體現的更為明顯。
比如電梯門打開,從一層較為封閉的壓抑情緒直接轉換到這樣的場景的時候,心情的小小波動。
8、 一些其他小細節。
門把手的形狀就是建築平面。
最後放一張私照哈哈哈【捂臉(本來就沒有)】
所有圖片來源:自攝/四方當代美術館官網http://www.sifangartmuseum.org
原答案確實激動,但我也決定不做修改。
由於無知時沉迷於理論裝逼,轉過來後,在設計中漸漸懵懂的發現了理論的部分欺騙性:
即使是一個大一的本科生,也能在答辯時將平淡無奇的方案說的天花亂墜。
理論是必要的,但不是建築和建築體驗。
個人觀點:體驗是判斷一個建築優劣的第一位,直覺從不撒謊
最近在讀原口昭秀的一本書,
裡面有關於解除理論武裝的一段話,我覺得寫的很好:
「通常,建築家需要進行理論武裝,這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必須的。而且有不少情況下理論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帶來混亂,導致對建築本身評價失誤,又僅限於自我辯護的理論也絕非個別。如果每個建築師都為了自身的正當化無限制地揮舞理論武器的話,它只能是造成混亂的有害無益的理論」
———————————以下為原答案——————能不能拋開斯蒂芬霍爾評價這個建築!!!!
高票答案一堆理論,證明四方多美好好好。可是,第一眼就給人的感覺就不好,空間體驗還可以。
多圖。
四方當代美術館位於四方當代藝術湖區,佛手湖畔。藝術湖區有二十個由各大設計師設計的建築。分布如圖。
1.斯蒂文·霍爾的「四方當代美術館」(Sifang Art Museum)
2.劉家琨的「原舍酒店」(Hotel Monochrome)
3.磯崎新(Arata Isozaki)的「會議中心」(Conference Center)
4.埃塔·索特薩斯(Ettore Sottsass)的「休閑中心」(Recreation Center)
4.周愷的「歸隱」(Hermit)
5.妹島和世和西澤立衛(Kazuyo Sejima Ryue Nishizawa)的「流動空間」(A Circle of Interaction)
6.張雷的「碉堡」(Block House)
7.馬休斯·克勞茲(Mathias Kiotz)的「睡蓮」(Pond Lily)
8.戴維·艾德加耶(David Adjaye)的「光盒子」(Light Box)
9.路易斯·曼西拉和艾米利歐·圖儂(Luis M Mansilla Emilio Tunon)的「佛手」(Fo-Shou)
10.肖恩·葛德賽(Sean Godsell)的「竹影」(Shadows of Bamboo)
11.歐蒂娜·戴克(Odile Decq)的「馬踏飛燕」(Flying Horse)
12.劉珩的「折房子」(A Folded House)
13.袁烽的「晶舍」(Wonderland House)
15.王澍的「三合宅」(San-He Residence)
16.艾未未的「六間」(Six』 Room)
17.張永和的「吊腳樓」(Steel Lattice Railings Buiding)
18.崔愷的「竹下齋」(House under Bamboo)
19.阿爾伯特·卡拉奇(Alberto Kalach)的「水榭」(Waterside Pavilion)
20.馬蒂和皮若·沙那克賽那豪(Matti Pirjo Sanaksenaho)的「舟泊」(Boat House)
美美的美術館是這樣的
靈感源自中國山水畫的平行透視(即一點透視)
建築一共有兩層
白盒子 黑盒子 黑盒子的屋頂好像可以上去(不確定,但有照片角度在屋頂)
上層的白盒子運用了一種透光率30%的新型材料
於是上層是這樣的
光線很柔和,感覺很聖潔。
下層外牆用了特殊的混凝土,黑竹混凝土。取建築所在地生長的黑竹製成混凝土模具,生產出來的混凝土具有奇妙的花紋。
整個建築內部都是純白色。
上層運用了框架結構
(案例分析時裁成了圓形,今天沒有找到原圖,畫質有點渣)
建築外有一個人造水池
我認為建築最精彩的部分
1.採光
上層牆和底、下層頂為透光材料
上層牆上具有許多大窗戶
下層頂具有系列方形開窗
使整個建築都鋪滿柔和的光
2.材料
上層是環保材料
下層為創新材料
建築外的地磚也是回收利用的
符合綠色建築標準
3.顏色
上白下黑 上輕下重
顏色也彷彿山水畫一般純粹
建築師本人的模型
簡單直觀,最終建築確實擁有模型表達的感覺。
案例分析 我們小組的模型。
自帶透視的上層差點逼死人。
加了燈帶後內部結構清晰可見。
附上平立剖
Ps.
小彩蛋
右圖方字
裡面沒有公廁,後來我找了個牆角解決的..
親身去到四方之前真是各種美好的幻想抱著膜拜的心情,結果在38度的高溫天從山腳一路走上山,還是那種走一陣子周圍什麼都沒有更別說人了的公路,上到山頂看到美術館也沒有之前想像得那麼激動,外型像一個巨大的監視器,被周圍在建中的工地廢石塊包圍。美術館裡面沒有專業的導覽或者工作人員。只想說,不管多有名的建築師,多麼偉大的建築,美術館最終的公共性是為了大眾服務的它的價值是與人發生聯繫,像四方這樣出入如此不方便的美術館,請問到底為樂誰而建?但願不是只為了建築師本人吧!
石頭與羽毛的隱寓
這在他之前很早的一個老博物館擴建項目就有這樣的嘗試,屬於建築師對古老歷史文化容器在隨著時間流逝生長演化過程的感悟,一邊是當代都市喧囂繁雜表面的空靈透明,另一邊則是傳統城市靜穆單純表面的厚重密實,反差與衝突極具戲劇感,而建築師將它們組合在一起,黑色石材基座紮根土地,乳白色玻璃體塊漂浮在空中,讓矛盾與衝突並置在一個空間中,讓參觀者自己感受其間的詩意,當然,能夠融合這種反差全靠手法功力了,這麼玩有意思嗎?借用先賢古語來點題,和實生物,同則不繼!
知乎不請自來第一答,奈何本人對Holl的理論不太了解,這裡談談個人對這個建築的體驗感受吧。好久之前去的,公交車坐到倒數第二站的時候師傅以為車上沒人,下車買了一瓶白酒,師傅再上車發現了一臉懵逼的我,和師傅心照不宣相視一笑,可想而知這地方是有多麼偏僻......
下面是不專業正題回答,:電腦硬碟炸了只有手機里為數不多的存貨幾張,各位將就。
我記得要走進園區上坡下坡好幾個彎才能看到這個建築,因為沒有車強行走進去的,所以看到四方美術館的時候心裡還是蠻感動的......終於到了有沒有啊!如果沒記錯,先是看到這個建築的背面,然後下坡繞道前面才看見的下面這個圖的角度
入口小細節感人,語彙很清晰,和整體體量有一定的呼應。
入口空間,左邊黃色的是入口,進門感覺很空曠,展出的畫幅尺寸都比較大,進門左手是紀念品和輔助功能,如廁所一類的,交通集中在右手,到二樓主要依靠電梯還有那個迷一樣長的外樓梯(雖然並不開放,偷偷跑到二樓看了那個消防樓梯的入口,放了挺多雜物的,拖把矚目)
旋轉的部分的空間。如果去過看過的都知道,在這個高度是看不到南京城的。不過情懷還是要有的,想法還是要吹的。
主要沒怎麼讀過Steven Holl的著作,看了第一名的高票答案覺得有點意思。裡面的白色材料透光(看各位說是鋁板?)我記得有寫還打了不要摸還是推的手勢?沒錯我又手賤了:),內壁摸上去是像玻璃一樣光滑的,反正這個材料到底是怎麼處理的我也沒有看到過具體的資料。而且因為一整個圈都是這種透光的材料,給人感覺是很空靈很高雅,但是整個二樓留給美術館展覽本身的空間就特別少,展出的畫作相比樓下的小很多。印象里除了樓梯那一塊都不是特別寬敞,有樓梯那一塊大是大了點,但是樓梯在中間給人感覺挺怪異的,基本上也利用不上什麼,總體給人感覺還是有點形式大過功能吧。因為正好看的是畫展,所以不知道其他藝術形式的展示會不會好一點。
二樓室內外露的結構,可我結構渣不懂啊……單純的覺得很複雜,因為目前沒看過還有誰做成這個樣子……
嘿嘿,這個樓梯真的很迷......
你要我說我最喜歡這個建築哪點,我覺得外部空間設計相比內部有趣多啦,首先嘛顏色黑白灰,(國畫風round1),因為基地在這片山頭這個位置是最高的,(另外一個山頭最高點好像是王澍的建築)而且是有一定的坡度的,黑色的有竹子的紋路牆斜插在地面上,(國畫風round2),還在周邊種了好多竹子(國畫風round3)你在山頭往下看不覺得,走到裡面就有點迷糊起來,再結合小水潭,真的還挺有中國味道的(國畫風round4)。
至於官方說,"利用"平行透視"創造風景,這種方法可以讓觀賞者在畫中"漫步""......我真的才疏學淺,求解答!
剩下一些園區其他建築,放放圖
我個人最喜歡這個建築了,看名字一臉懵逼,叫什麼蓮花還是什麼的不太記得了,不過順著這個坡上去,就明白了。
反正就是讓你意想不到,情不自禁就「哇」的那種感覺,用沒有生命卻長久的混凝土代之有生命卻易逝的蓮葉,把原來在地面的水面搬到了屋頂,反正有點趣味。
王澍,袁峰,張永和三位老師在園區的作品
良心提醒各位想參觀的,盡量10個人以上組團去,就可以提前預約,會有專門的志願者/工作人員帶你可以進裡面參觀,會議中心的參觀就是正好遇上團體參觀進去轉了一圈。
還有記得自帶乾糧,方圓十里感覺都沒有吃飯的地方。
手機打的字,排版是沒有的。就這樣,輕噴。
我硬生生看成了史蒂芬.霍金
——先叨逼再貼圖——
就參觀體驗而言,有以下感想:
建築形式還是很豐富的,各種大師的表現手法值得一看和研究;
有些實驗性的建築比較有意思,空間感強。當然實驗性的建築的實用性還是...特別是實驗性住宅,大玻璃盒子的感覺真要實用起來代價還是有點高的;
因為建築群在山間,每個建築與地形、與周邊環境的協調融合手法也各不相同,值得去感受;
關於細節,感覺做的還是比較走心的~
也要吐槽一下,天熱或者大冬天去有點受罪,大熱天曬死。基地太大,木有電瓶車。我們去參觀報了VIP導覽,一共看了三個建築及其內部(其餘的除了美術館好像不是全都開放),感覺一直在路上,走死。。。就看的那些內容,覺得其實不夠VIP。。。
感覺整個項目沒有怎麼經營起來,其中也是有一些酒店項目的,不知之後會不會經營,可能有好的經營方向後,也會更好的體現這些建築價值。
拍照宗旨:不想成為好攝影師的不是好景觀建築甲方!
可以看到,每個建築和周邊的地形和景觀融合的還是各有特色的
OVER~
悠閑的早晨 我來答一個^O^~
…
…
_每個人眼中的 都不定相同 也沒有必要一致 以我的路線來看吧
沿著公路爬坡
回眸一瞥 這是離開的時候拍的
吖喔
喔依地勢而建 向右傾斜 中國傳統繪畫里的平行透視
天梯看起來很驚悚的樣子 如果是黑色的大理石 應該會很美可惜掉色了
原舍酒店後視
拉遠視角
鵝
,站在酒店前的平地上 遠看
哦草地上的蘑菇
嘿嘿
名字忘記了 白色的 小小辦公區 夢幻的紫色小花樓中心 後面是個博物館
牆身外側是石頭疊層 看起來非常自然舒服赭石色的展覽館 鋼材因為人煙少 草很自由地就伸進了走廊
指甲花 散落在坡地上 鬱鬱蔥蔥的林蔭下
王澍的院子 很喜歡
窗外群山入畫
鵝
池塘里的紅鯉魚很開心 還遇到一隻很長的蜈蚣 在地上爬 可怕π_π
一隻蚱蜢 停歇在欄杆上
其他散落的建築
船塢
混凝土 不是精緻的 有這自己舒服的紋理
酒店對面回望
在建的
斷橋處 回程
我覺得當代中國王澍的建築是頂尖的,是他帶給躁動的社會一股清泉,就是身在建築其中,你就想停下來,思考一下,往回看一下.慢一點,就像木心的那首詩&<&<從前慢&>&>,他的建築就是能做到這一點,難能可貴的把建築的核心傳達給人的內心.我覺得現在有眼光的城市應該邀請他做地標性建築,他做作品很慢,所以有生之年,他能留給大家的作品真的有限,像這樣的大師我們國家可能五十年也不會出一個.如果一個城市能留下他的作品,就太自豪了.
玩票性質的,這種大雜燴一看就是不要當真,就是請24個人來忽悠的。
提到度過了五年本科生涯的六朝古都,真是滿滿的回憶。其實這東西我覺得還有一個豪華版本—深圳萬科總部,我也去過,不想開電腦翻照片了,隨手百度了下
說點什麼好呢,有點構成主義風格,唯一強調的可能就是反重力概念,其實也就是薩伏耶別墅的衍生版本……我實在編不下去了,中國現在已經是國外建築師的試驗場了,萬科總部是綠色節能技術的示範點,至於這我實在看不出有什麼新意,這突兀的物體已經完全脫離了六朝古都沉澱了幾百年的文脈,你要問我怎樣的文脈,我且借用朱自清先生的一段話— [逛南京象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遺痕。你可以摩挲,可以憑弔,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興廢,王謝的風流,秦淮的艷跡。這些也許只是老調子,不過經過自家一番體貼,便不同了。所以我勸你上雞鳴寺去,最好選一個微雨天或月夜。在朦朧里,才醞釀著那一縷幽幽的古味。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樓上,吃一碗茶,看面前蒼然蜿蜒著的台城。台城外明凈荒寒的玄武湖就象大滌子的畫。豁蒙樓一排窗子安排得最有心思,讓你看的一點不多,一點不少。寺後有一口灌園的井,可不是那陳後主和張麗華躲在一堆兒的「胭脂井」。那口胭脂井不在路邊,得破費點工夫尋覓。井欄也不在井上;要看,得老遠地上明故宮遺址的古物保存所去。] 南京是有"味"的城市,行走其間,你可以感受到一代代人沉澱下來的喜怒哀樂,彷彿那些人那些事從來沒有離去,至於這美術館卻如同嚼蠟一般,同樣的美術館搬去紐約,它還是那麼的"合適",但如果是明故宮呢?一個城市的地標建築應當是一個城市無言的訴說者,而不是長得像大二課程設計般突兀的物體,可能是為了彰顯洋人設計師所謂的設計風格吧,這美術館在我看來更像是地下堡壘的通風管道。
總體來說建築風格不錯 建築雖好 由於地段過於偏僻 且大部分建築不能進入參觀 不免有些讓人失望
而且感覺工作人員也不細心維護 有些不在乎
但我覺得還是值得一去的 不後悔一行
以上圖片均為iPhone 6後置攝像頭拍攝且黑白濾鏡簡單處理
要注意融合這些!
學習了這些!
去過了,細節處理的挺多的,但是個人不粉。覺得配不上霍爾的名氣……場地覺得還不如磯崎新的那個會議廳的圓形場地做的舒服。
在大學的時候,老師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建築要與周圍環境相融合,要把建築放在周圍環境甚至整個城市中去考慮。很多時候都不理解,可以說直到現在我理解的也不是非常透徹。
我覺得四方美術館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另外,霍爾比較注重場地氛圍的營造,注重建築與周圍環境的關係。
推薦閱讀:
※2017 年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建築?
※賭場有哪些看似不起眼,實則心機頗深的設計?
※集中式和巴西利卡有何區別,還是一個是建築結構方法一個是建築形式?
※從事設計工作,常用 CAD 等軟體,如何選擇一款合適的滑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