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寫甄英蓮(香菱)在這本書中什麼寓意?
我不是很明白,在書中寫這個人物是為了凸顯出哪位人物還是在她身上有什麼暗喻,而且還在書中開頭引出這位人物
我湊一下熱鬧,不喜勿噴。
我們擴展的看一下這個問題,《紅樓夢》雖然是曹公創作的小說,但是中國的白話小說與「話本」有很大的關聯,說書人在說一個長篇故事之前,一般都會講一個小故事,一方面是吸引聽眾,另一方面解釋長篇故事的主旨,這類的例子在《三言二拍》中比比皆是。
從這個結構來看甄家的故事,甄家就是一個縮小的賈家,比如第一回中家中雖不甚富貴,然本地便也推他為望族了,甲戌側批(甲辰夾批):本地推為望族,寧、榮則天下推為望族,敘事有層落。
再比如甄士隱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又本是有宿慧的,追隨一僧一道出家。賈寶玉其實就是不以功名為念,甄士隱似乎就是一個老年的寶玉,寶玉最後也是出家了。
再比如甄士隱嫡妻封氏,情性賢淑,深明禮義。甲戌側批(戚序、蒙府、甲辰夾批:八字正是寫日後之香菱,見其根源)不凡。但是我們從另一方面考慮,這不就是賈敏和林黛玉的關係嗎?
從曹家的原型考慮,甄家就是「真家」,代表著歷史上的曹家,只不過藝術處理,比較明顯的例子是甄家受葫蘆寺牽連,燒成瓦礫,甲戌本就點出:寫出南直召禍之實病。
具體到甄英蓮這個人物,我們一方面可以把她看作曹公曾經經歷的女子的藝術化處理,「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何堂堂鬚眉,誠不若彼一干裙釵哉?寶黛這樣的理想人物自然是有才華,但是英蓮這個本來讀書不多的女子,學詩也很快嗎?
另一方面,其他答主都提到了,大觀園眾位美女的悲劇命運的縮影。
這方面的例子很多,我簡單說幾個。甄英蓮出身在本地推為望族的甄府,嬌生慣養,又被賣,這和鳳姐的女兒巧姐何其相似。
英蓮首先是馮淵買下,立意買來作妾,立誓再不交結男子,也不再娶第二個了。他(英蓮)自嘆道:『我今日罪孽可滿了!』可見如果和馮淵結合,本應該是一個比較不錯的結局,可是沒想到馮淵死了,造化弄人。李紈原來的丈夫賈珠取得功名,娶妻生子,夫妻也過的不錯,沒想到賈珠早逝,李紈守寡,是否也有一絲相似。
英蓮和秦可卿眉眼比較相似,周瑞家的說她「倒好個模樣兒,竟有些像咱們東府里蓉大奶奶(秦可卿)的品格兒」
嬌憨天真似湘雲,薛蟠被打,哭的眼睛腫了,又類似襲人的專一,眼裡只有一個薛蟠。
嫁入皇商薛家為妾,境遇又類似元春,元春其實就是皇家的妾。母女的關係又類似黛玉,前面已經提到。
從三春的角度看待,軟弱,無進取心,被虐待類似迎春,遠離故鄉又類似探春,很早就遠離父母又類似惜春。
基本上大觀園的女性都能在英蓮身上找到類似的影子,其實曹公第一回就告訴我們十二釵悲慘的結局。
當然,英蓮這個人物有自身獨特的地方,身份是妾,算是已婚的女子,卻保持著一顆少女的心。這點是其他的妾所沒有的,例如趙姨娘的蠢笨,周姨娘的被漠視,秋桐的惡毒,尤二姐的無奈。她們無一例外都是從夫妻關係家庭的角度,絲毫沒有琴棋書畫的雅興,她們已經是死魚眼了。
有的時候,覺得曹公挺狠的,把女性的悲慘結局寫的如此全面,哭死的黛玉,被罵死的晴雯,出家的惜春,被玷污的妙玉,不要以為結了婚就好了,丈夫扒灰的尤氏,為丈夫求婚的邢夫人,死了大兒子的王夫人,丈夫出家的薛寶釵,丈夫不錯卻早逝的李紈,好不容易,英蓮這樣的,婆婆小姑都不錯,薛姨媽寶釵對英蓮不錯,結果碰上了一個無能的丈夫,攤上一個河東獅吼的大老婆。
最最可悲的是,英蓮對自己的處境是如此的陌生,為人處世是如此的生疏,寶釵勸他不要急著學詩,先要拜拜鄰居,他卻一門心思和黛玉湘雲學詩,結果難免一個「呆」字。
夏金桂入門前,寶玉替她耽心慮後,她心中自為寶玉有意唐突他,「怨不得我們寶姑娘不敢親近,可見我不如寶姑娘遠矣;怨不得林姑娘時常和他角口氣的痛哭,自然唐突他也是有的了。從此倒要遠避他才好。」
對頭夏金桂進門。她竟然是好容易盼得一日娶過了門,他便十分殷勤小心伏侍。
誰知人家是添了「宋太祖滅南唐」之意,「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之心,就是找你的麻煩,這麼看來,單純的英蓮才是最可悲的,可悲到這麼單純美麗溫順的女孩,最後還是迫害致死,這可能是作者最心碎的吧!故名為「應憐」
我個人認為,第一,她代表的是那些紅樓小姐的終極命運,就是最終全都從小姐出身淪為了社會底層。香菱只是十二釵的最終命運縮影。第二,她也代表了曹雪芹這一流的曹家後人,曾經是富家子弟最後落魄半生,生不逢時,命運捉弄。
同時香菱也代表著「就是你落魄了你也骨子裡有著高貴的基因」,因為她本質上的小姐出身,她才具備那種學詩的靈氣和慾望,其他大丫鬟可沒有一個有慾望認字兒的,香菱不僅認字兒還能寫出好詩,這是她骨子裡的出身基因。我覺得曹雪芹脂硯齋他們其實內心對自己曾經的輝煌家族出身還是有一定的自豪感的,那種對「大家風範」的讚賞認同書中比比皆是,對於平民百姓對貴族階級的意淫也是嘲諷態度。這也更襯得他們最後的結局凄涼,只能在小說里回憶過去。所以他們覺得那些最後四散薄命的妹子和落魄一生的自己「應憐」。
好像用不著這麼過度解讀?一類天生麗質,極有才華的好女子,然而很不好命,小時被拐,大時被賣,攤上人命,與人為奴,雖能學詩,難逃欺侮……
在脂評本中,寫到甄士隱的時候有這麼一句話「本地推甄家為望族,然賈府為天下之望族。」也就是說,甄家的結果也就是賈家的結果,甄家人的命運也就是賈家人的命運。
我們知道,香菱的原名叫甄英蓮,取應憐之意,在有些版本中,香菱的原名叫「甄英菊」,這樣的不同不太可能是抄寫中造成的,很有可能是曹公在改動過程中有過讓香菱的原名叫甄英菊的想法。英菊,音同「應局」。香菱其人,也許是一個照應全局的人物,她的容貌像可卿,她有著對詩的渴望,她端莊大方,樣樣不輸於十二釵,但她依然是個薄命的女子。她的悲劇命運,也是大觀園裡所有美好的女孩子們的共同的命運。 修改了一部分回答,為什麼會把甄單獨拿出來,這個就要提到紅樓夢裡賊神秘的甄家。我讀紅樓時,一直認為甄家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家族。甄家的繁華和衰敗都來的很早。
甄士隱的故事也就暗示著,真正的故事早就結束了啊。賈家的一切都是虛幻的。
賈雨村和甄英蓮,之所以和故事主要描寫對象,甄賈兩家的姓氏相同,本身就是一個折射啊。
故事曾用名?風月寶鑒?,所以甄賈兩家是鏡子的正反兩面,天下姓氏那麼多,甄士隱的這個甄字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故事主題的隱喻。
這個甄家破敗了,那個甄家也破敗了,說不定甄士隱和故事真正想寫的甄家還有點沾親帶故(此處兩個甄家相信大家能分明白)。賈雨村終是歸於世俗,他們都是見證者,是局外人 。
而英蓮是局內人,並是大夢裡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幸的是她的命運一開始就是悲劇。而她也曾有改變命運的機會,然而天意弄人。
英蓮的前世今生,和紅樓眾人的態度變化實在值得寫好多東西,特別是情鬼一節,在續書中並未怎麼說,這個應該是個重點伏筆。最近行程比較忙,有空再寫。
總的來說 她的命運既是賈府小姐的影射,也是作者的心灰意冷的承載體。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任憑當年嬌艷如花,也不過是黃土白骨。英蓮的出場可謂是在開場就奠定了悲劇的結局。
剩下的不過是倒敘,倒敘繁華的賈府如何一步步變成破敗的甄府。
不是所有讀者都能感同身受黛玉或者寶釵、湘雲等紅樓其他女子的處境及其人設性格的細節形成,但幾乎所有讀者都能感同身受香菱的遭遇。因為其實我們基因里都有香菱般遭遇殘留下來的陰影。
香菱象徵的是在外族入侵時期的傳統漢民百姓,此處的漢人不是強調人種,我是指傳統漢文化哺育長大的人民。立馬會說過度解讀又不知道多少明清歷史的反對者可以別往下看了。
紅樓開篇描述的是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天塌了,女媧煉得的有用的石頭都去補天了,姑蘇、湖州、都中等等到處是末世。
末世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改朝換代,而且不是一般的改朝換代,是漢人政權亡了,蠻族入侵,漢文化也處於生死存亡之夕,跟作者同時代的其他有補天之才的都去保漢與侵略者決一生死了。紅樓夢三個字出自明末抗清名將陳子龍的詩句「始知昨夜紅樓夢,身在桃花萬樹中」,為什麼能用作題目?在那個年代的作者看來這些為民族存亡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年才俊是有補天之才的,「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而他自己不是帶兵打仗的料,然而亡族亡天下之際並不是只有打仗一件事可以做,所以作者做的是把漢文化的根保住,看到一定深度會發現紅樓夢是一部漢文化史。
說回香菱,香菱的父親甄士隱,名費,出自,《中庸》君子之道費而隱。再看其人品「因這甄士隱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每日只以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為樂,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從他對落魄書生賈雨村的尊重和照顧,以及後來對好了歌的註解和悟性也可見一斑,他是個兼得儒道修行之長的漢文化傳統賢聖。香菱是他孕育而來,代表受優秀漢文化熏陶下的普通百姓。
然而一朝禍起,變故來了。被拐走了,拐走是什麼意思?命運的主導權不在生你養你的父母手裡了,而是拐走你搶走你的人說了算。清朝統治之初頒布多少類似「剃髮令」的命令摧殘傳統漢文化,除了眾所周知的「揚州、江陰之屠」還有多少城被屠,多少無辜百姓生靈塗炭,我查過我所在的城市加上「之屠」倆字,是在列的。葫蘆僧斷案以及送宮花那倆回都有提到人問香菱本名叫啥,家鄉哪裡,父母是誰,香菱都是不敢說或者騙說不知道。書里也提到她是從小被拐子打怕了,也就是曾經他一答就挨打,後來就再也不敢答了,印進性格里了。像不像天朝的百姓?清軍鐵蹄進來的時候,硬骨頭的一個不留殺了,連不剃頭的也全屠了,剩下的全是剃了頭願意跪舔的。反水就再屠,一遍遍地殺,殺到剩下全部願意叫爸爸的,再也沒有敢硬骨頭的為止。而剩下的這些妥協了的軟骨頭,就是現在的大部分漢人的祖先,才有了我們,所以我說,我們基因里都有香菱的經歷,所以都能感同身受地哭她。
這才是末世,改朝換代不是歷史書上一句話,背後是有很多有血有肉的「應憐」在列的。而香菱學詩那回看出傳統漢人對美好漢文化的嚮往,非常純真的求知慾體現漢人遺民樸實優質的本質。作者作為明朝遺民苟活了下來,悟到回天是乏術了,但漢文明才是漢人最強大的武器,自古以來漢人不是第一次被奪走執政權,但蠻族無不被漢文明同化了,只要漢文化興盛,終有一天可以奪回天下。
可以理解作者內疚自認為有違往日父兄教育,一事無成,眼看著天下蒼生任人宰割,文明被踐踏,這種痛和悲憫才會導致夜夜哀嚎慟哭泣成紅樓夢,而不是表面的幾個小兒女的情情愛愛,什麼家族的興衰慘遭操家最多只是其中一個層面,紅樓誕生的年代是千千萬萬個這樣的家族在亡,而作者雖然學貫古今,也只能寫一個縮影,還全是隱喻不可明寫,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讀不進紅樓的人覺得紅樓里的人小小年紀都一個個大悲大悟,誇張么?
其實類似這樣的答案大部分人是嗤之以鼻的,我也就偶爾看到撥動心弦的問題又想說的時候草草寫幾段,大部分讀者已經無法接受主流紅樓研究以外的觀點了。你認為作者是曹雪芹,是滿清的包衣奴才,因為封面上寫了是這樣,也寫了他增刪十年,定了目錄,時間是乾隆年間,沒人有確鑿證據,民國的大師們考證的,所以就是真理。但民國的大師們在紅樓面前其實都比較像笑話,不然如今的紅學圈也不會這麼亂了,沒有一個能自圓其說的,誰有話語權,誰就是真紅樓。
開篇提到兩個給題書名的人,一個叫吳玉峰,怎麼杜撰的呢?玉峰山是崑山的標誌,明末崑山有個大名士叫吳梅村。另一個題書名的叫孔梅溪,又怎麼杜撰來的呢?同期山東有個人曾沿溪游紅橋,回來寫了篇遊記?傍花村尋梅記?,他也有點名氣,孔子後代,號東魯狂生,山東曲阜的孔尚任。那麼查查這兩個給紅樓夢題書名的人死的時候有這個曹雪芹了沒呢?所以紅樓夢的第一作者一定不是這個曹雪芹,至於是誰呢?我不認識,但上面兩個人一定認識,也可能是他們一起寫的。
最後黛玉有個林字,寫薛寶釵的時候經常提到雪字,判詞里把她稱作山中高士。出自明初四傑之一高啟有句詩: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雪伴著滿,滿清,林對著明,明朝強答一發。
紅樓夢雖然說是描述了一個大家族的悲劇,但其實一開始,我們目所能及的大觀園裡,還是相當美好、無憂無慮的。而香菱,先不提她與某個角色的映照,她本身就是對大觀園看似「歲月靜好」的日子的一個對照,是亮色中的一抹陰影。
在香菱出現後的相當一段劇情里,波折最大不過就是寶黛釵的矛盾,兩個玉兒的摩擦,這些都讓我們忘了現實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似乎真變成了「盛事無飢餒,何須耕織忙」。但香菱就是這快樂生活中裂出的一個小口子,透過她向我們展示了命運能多麼弄人,社會能多麼黑暗,一個女兒的力量是多麼單薄。要知道,香菱的噩運,不是天災而是人禍。甚至不是命運弄人,而是「人弄人」。這樣,既顯示了當時社會的真實面貌,又與紅樓夢為閨閣女兒立傳相切合。她是喪鐘鳴起的一聲,後來這聲音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密集,最終譜出一曲悲歌。
與其說香菱是大觀園亮色中的陰影,不如說香菱代表著社會真正的黑暗面,而大觀園,僅僅是這混沌中一抹掙扎著的亮點。但它卻那麼渺小脆弱,最終不免被這無盡的黑暗侵吞。
甄英蓮的苦是真苦,賈府的繁華只是假繁華。
姑蘇人氏,三歲時一僧一道見了她,要她父親把她舍了出家,這個人,你覺得是誰?
脂評說,在寫賈府「大榮枯」之前先寫甄府「小榮枯」。
算是奠定全書大基調?感覺這句話在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答案里出現過多導致我現在用著特別彆扭……
其實就像寫大程序之前先寫個小程序吧……從一個五臟俱全的小麻雀寫來,到整個「家亡血史」大時代的徹底崩塌,由點織線,牽出數個重要人物,再由這些人物寫出社會關係社會形態來,文風謹慎,一絲不亂,讀來甚是痛快,也印證了作者寫作能力的高超。哪有寫書人敢把自己書的結局在一開篇就公諸於世呢?大家都討厭劇透,因為劇透就意味著沒有懸念沒有讀下去的慾望了,只有紅樓夢敢這樣,而讀者越是知道結局是落得白茫茫一片真乾淨,越是沉迷,忍著多少悲痛和眼淚看書中人物一步步的走向悲劇。
讀紅樓自古至今仍是時尚,感謝曹公嘔心瀝血的創作。
最後,不要把紅樓當高中閱讀理解一樣解題吧,曹公寫的每個人說的每一句都可以從各個角度玩味,甚至為了躲避文字獄有不少春秋手法,每一次閱讀都是新的體驗。
第一次回答紅樓相關話題,感謝閱讀~
小姐的身子,丫頭的命
香菱是秦可卿的分身或者掩護。
甄英蓮是秦可卿,而不是香菱。為了暗示秦可卿的貴族身份,也是暗伏賈府之敗。所以作者廢了很大筆墨寫甄英蓮,並不是為了香菱,而是為了秦可卿。在書的第四回,寫了這麼多,因為秦可卿之死就是賈府之敗的開始。她是統領全書的人物。
「有命無運,累計爹娘「 這八個字無論如果香菱都擔不起,說的是秦可卿。
「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說的是賈府之敗。
至於具體她是誰,她的死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已經無從得知。空白的劇情,只能靠我們想像。
但是事關九子奪嫡,應該是沒跑了。
我一直覺得,在書的開篇不講賈家先講甄家是一個隱喻,給後面全書奠定了悲劇基調。
甄英蓮千金之軀被拐賣,命運坎坷,甄士隱豪爽大方落得家破人散,落魄之時岳父都來欺一頭,曾經幫助的人飛黃騰達了也不見回報,還對自己女兒見死不救。
世態炎涼人情冷漠都在此一觀了。
甄士隱的故事最後,是以好了歌為結局,大徹大悟出家為終。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還有士隱的解註: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
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卧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 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轟轟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句句字字都切合著紅樓夢諸人的命運,到此這一場小的隱喻結束,大的悲劇正式開幕,合了「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到最後,他們還會走向這個相同的結局。
順便說一下。
英蓮是我全書最同情的一個角色了,想到「有命無運,累及爹娘」都覺得心酸可憐。尤其在後面,她本可有機會轉折命運的,遇上馮淵公子,你想想看啊,一個「酷愛男風,最厭女子」的人,見了英蓮一面,就「立誓再不交結男子,也再不娶第二個了」,如果不是薛大傻子橫插一腳,英蓮真的和馮淵一起了,馮淵一定會待她很好,命運從此也就改了,可惜天不遂人願啊…可憐的英蓮…黛玉尚有賈母疼愛,寶玉相護,妙玉倒是差不多慘,可好歹她還有雖孤獨卻高潔的前半生,還同黛玉湘雲寶玉相知相交過一場,英蓮卻從五歲開始一直苦到死,嘆嘆。
寓意著紅樓夢裡面所有尊貴女性的下場及命運。
香菱本名英蓮,是甄士隱的獨女,自小被父母寵愛,只一日晚被下人領著逛廟會,被拐子拐了去,改變了她的一生。
這個知書達理的美貌女子從被視為掌上明珠的甄英蓮,最後變成了命運悲慘的香菱。
想想看,大觀園裡面尊貴的小姐們最後又何嘗不是這種命運呢。
可嘆。
推薦閱讀:
※紅樓夢賈敬死的時候為什麼皇帝下旨只准王公以下弔祭?而秦可卿死的時候北靜王卻可以來參加葬禮?
※《紅樓夢》里,描寫過林黛玉有和賈寶玉之外的男人說話嗎?
※为什么宝玉喜欢黛玉的同时又能左右撩闲?
※《紅樓夢》的鼻煙盒上為什麼畫著西洋裸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