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老唱腔和現在的唱腔有什麼區別,如何唱出古樸的味道?
最近一直在聽老唱片,尤其是孫、二汪傳人等錄製的老唱片,越聽越覺得有滋味,自己也琢磨著學,但苦於才疏學淺,又無名師指點,一直總結不出一套完整的區別方案來,所以請大家各抒己見,歡迎探討!
嚯哦~~~我沒數清楚,幾位邀請我回答這個來著?
好嘛這問題大了,首先我是沒學過汪派孫派的,這問題太難為我了。贊一下題主的品位,誰是題主啊?咱倆先認識一下。
您這個問題其實問的還是有點兒毛病的,要按題目的意思,似乎是問清末到民國的京劇跟改革開放以後的京劇唱腔有什麼區別?再看題干是問汪派孫派怎麼學?這倆問題都齁兒大,回答起來都齁兒難……你要是比較老派兒的京劇老生和現在的京劇老生,首先你得比較現在的演員和他們的老師、乃至他們的流派創始人之間的差別,(可大了!),然後再比較這些流派創始人之間的差別,他們都有什麼師承,都怎麼學的,誰借鑒了誰。這個比較可有意思了。找個大伙兒都唱的戲,一對比就知道了。大概上來說,你說前後四大鬚生,區別是大,但是這區別可沒有譚和汪孫的區別大。
譚余體系的,是極為體現虛實相生的美,汪孫代表的老派兒審美,是字字顛撲不破的美。
那要具體分析事兒就多啦,吐字歸音的力度,潤腔兒的方式,氣息的控制,音量的大小,高中低音音色的追求,調門的基本要求,這可不是幾千字能說清楚的事兒……咱能把問題再弄小點兒嗎?不要一次累死我……今天開了六個小時車,我先睡了……
自問自答,這個答案作為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
1、老唱腔言前轍咬字重,慣用炸音。譬如雙處《一捧雪》,「慘」字,「雪雁」的雁。
2、人辰轍也是,尤其是「恨」字,李和曾、趙松樵、雙處等均是一樣,前字耍腔,恨字收音,收的妙極!
3、發音位置,個人感覺老唱腔發音偏喉腔,發音厚重(和麒派有點像)。發音偏於舌根,現在唱多用舌尖。
題主問題關鍵詞:1唱腔區別,2如何唱出古樸的味道?
問題描述里提到孫菊仙和汪桂芬以及汪笑儂。
所以題主所說的老唱腔應該是指:不同於現在譚余體系下的,三鼎甲時期前後的京劇老生唱腔風格。因為譚鑫培的那七張半其實也是老唱腔了,和現在新譚、余、楊都有一些差別,但是呢,根據題主說描述的,應該不是你理解的老唱腔範疇。
以下的文字都是基於我這些年對於京劇的接觸、學習和思考,完全是個人理解。大概率有很多謬誤,這是免責聲明。
一.唱腔區別
比較明顯的區別:
1.調
以前都有一個說法,說挑班的老生都得正宮調,摺合成現在的西洋調高(G調)。我不是很懂樂理,這個叫調高還是叫調號。我們傳統的工尺轉化成現在的西洋調,可能一些資深的愛好者都知道。(正宮=G,六字調=F,凡子調=E)具體的還有一些爭論,什麼西皮二黃不一樣啊,然後工尺比標準調都低一些啊。這些不爭論,你只要知道以前的老生的調門普遍的比現在高挺多。這是由於原來的演出條件限制導致的。無麥的情況下音高和音量都需要比較大,觀眾在劇場甚至戶外才能聽得比較清楚。這是老唱腔和現在唱腔產生區別的主要原因。現在,一般來說可以上台的調門,嗓子好一點的F調,條件差一點的E調也可以。
2.音色
由於調的要求高低不同,唱出來的音色,發聲位置等等都會不一樣。老唱腔聽起來就比較高亢粗狂。
3.行腔
一方面是時代性,那個時候京劇處於比較原始狀態,那時候的審美就欣賞那種比較質樸乾淨的唱腔,簡單來說老腔比較直,旋律在音區上跳動不大,沒有什麼裝飾音。其實這也是高調門限制的,你拿正宮調唱樣板戲,我覺得很少有人能完成。後來的唱腔由於調門降下來,就可以有更多使用技巧的空間,花腔裝飾音就多了,高低起伏變化就多了。
二、如何唱出古樸的味道?
古樸的味道這個比較難定義。
你說楊寶森的唱就不古樸么?但題主的意思大概是想唱出老唱片的感覺。
古樸的味道來源我覺得有這麼幾條:
1.老唱片錄音的失真
現在聽到的老唱片都是聲音失真的,演唱者的高音部分都保留下來了,重低音的聲音都有一些損耗。這些可能會有使得聽起來古樸。
2.伴奏的不同
伴奏場面的不同,最早好像連月琴都沒有,胡琴是絲弦的,我聽的唱片里大鑼音都不太准。然後以前拉伴奏都比較簡單,沒有什麼花卦兒,基本都是單的。自楊寶忠始,伴奏可以單立一門藝術了,伴奏比較花哨了。具體你可以看下2014上海新春京劇晚會的第一個節目:
http://www.iqiyi.com/w_19rrce0kux.html
看看場面是怎麼演變的。
作者說到想學老派唱腔,有幾個困難:
1.老師
不要說名師了,就一般研習汪劉的業餘票友都比較少。且這一路唱在大多數票房沒有琴師會拉,願意拉。
2.氛圍
京劇本來就是相對小眾的藝術了,學習老唱腔可能更加寂寞,因為在這個圈子裡喜歡這種路子都很少了,每回給朋友放筱月紅的《罵閻羅》,他們都嗤之以鼻。多好聽啊,唉。
PS:我個人也很喜歡老唱腔,但也只限於聽,因為確實難學,因為學的都是所謂余楊的新腔了。二來,學了也實踐不了,僅限于欣賞了。希望題主加油,喜歡老腔完全沒毛病!
可以參考音韻學教材,老派京劇語音承自元代口語,比如保留尖團、人辰的in韻母、零聲母的特殊流變等,當時的戲曲家兼音韻學者周德清將其整理成了《中原音韻》,這本書網上能找到,與現代教材一起對比學習,再配合老派京劇的視頻模仿,進步會很大的。
個人愚見
曾經時代寬容度和演員對「戲」的理解不同了。
曾經的時代寬容度較高,京戲不是國粹,沒什麼帽子,大家敢放開手腳去改戲,敢做各種各樣新的嘗試。在逐漸的創新、嘗試中大家漸漸地摸出來了適合自己,適合當下時代的唱腔唱段。這是一種對觀眾或者說受眾的、極大程度上的迎合,那時候得有人聽你唱,你才有飯吃。大家肯定是觀眾喜歡聽什麼題材,就唱什麼題材,怎麼樣的唱腔更能讓觀眾記住你,下次還來聽你,這是那時演員的核心,生存,所以他們更投入。
現在沒這個樣了,大家都是領著國家的工資,沒有必要去琢磨唱腔,討好觀眾,只要唱得差不離,都能活。而且現在大家的創新、改革,大多也就是奔著政績去的,觀眾喜不喜歡也就沒什麼太大所謂了。當唱到90分,和唱到100分賺的錢一樣,那大家也就不去追求唱100,90就夠了。而當90分漸漸成為大家追逐的目標,80也就沒有差太多了。如此往複,大家的追求越來越低,自然會有現在不如原來的感覺。
而且現在演員對「戲」的理解也不同,大家追求的都很表面。各個流派的傳人學得都是表面的東西,感覺像是聽相聲里學四大鬚生,馬派學了一嘴大舌頭,麒派學了一副啞嗓子。沒幾個人學老先生的神,只去學形。有時候也到不是演員們不用功,而是功用錯了方向,每天琢磨著怎麼能「更像」,自然就不會變的「更好」。每個人都被鉗制在「流派」的小圈子裡,也就沒人能跳脫出這個圈子,往更高的地方去了。
而且大家也不那麼關注「戲」的內核,一場演出到想是個「唱段串燒」,把一個個唱段來個了串燒組合,「戲劇」本身應有的高低起落、啟承轉合變得不那麼重要。大家關注的方向有些走偏了,為什麼譚元壽先生流傳最廣的那版《打金磚》有很高的讚譽,因為這是「一顆菜」,每個人的每句話、每個動作都是為了戲劇本身服務,為了讓戲劇完整,或是完美的展現出來而做。
我曾經一度認為每天聽老唱片,看不上現在演員的人,都是一幫食古不化的老頑固。當然,這樣的人確實佔有很大的比例。但當我漸漸地聽多之後會發現,曾經的老先生們,和現在的所謂藝術家們的追求是不一樣的,曾經的老先生們更看重「戲」本身,而現在的藝術家們則是越來越看重自己「藝術家」的身份了。
我覺得現代唱腔有點歌的味道,這跟大環境有關係,畢竟現在京劇演員都學科學發聲,聲樂知識等等。聽楊寶森跟于魁智就能聽的很清楚。不過哪個好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以前是唱戲,現在是唱歌。
以前的人唱有感情,有個人的感情在裡邊。現在就是復讀機,是沒感情的唱歌。
我以前看過一個分析,說的特別有道理,這裡和大家分享。
你聽馬連良的,唱的感覺就是不一樣。馬連良前四大後四大都有他,無論唱哪出都有種得意的感覺。
再聽譚鑫培,那透出來的就是NB,畢竟老生可以說是跟他家出來的,唱老生的都可以算他徒子徒孫,能不NB嗎!
再說現在最火的一個老生,年年春晚都上的,你聽他唱就是嗓子好,沒什麼內在的感覺,少了一股勁兒。
推薦閱讀:
※有什麼像是《鎖五龍》里單雄信罵羅成那樣靈驗的詛咒?
※為什麼京劇和歌劇下面的叫好方式截然不同?
※如何評價京劇?其表現能力與其他戲曲相比怎樣?
※為什麼相聲京劇有些字發音不是標準的?
TAG:京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