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繪畫基礎的人,花費好幾百元上一兩節油畫課, 臨摹一兩幅婦孺皆知的名畫,是為了什麼呢?

朋友圈裡的體驗式油畫作品開始大量出現,很多人願意花費不菲的價格去上所謂的油畫課,應該也就一兩次,這種課程實際上並不會教給你什麼乾貨,充其量就是幫你完成一幅梵高的星空或者向日葵。這些畫作,很有可能是一生的作品,他們將被展示在家裡最耀眼的地方。
在我看來,很多作品其實畫得十分幼稚和糟糕,我不清楚那些人是否能判斷自己作品的水平。事實上,我確實有點嗤之以鼻,也請大家不要噴我。。。但是,這樣大規模的參與和晒圖,並且這種商業模式能大量出現的原因一定是瞄準了特定的顧客。我想要知道一些具體的群體特徵;另外,對這些目標群體而言,他們願意花小一千的rmb去購買這樣的服務的原因是什麼呢?


本熊坐標是藝術培訓業過度成熟但其實一點兒都沒熟的北京。對於題主提出的問題,我做過一些觀察和實地體驗考察,並把北京市面上大部分我知道的畫舍及客人分為社交型和興趣型兩種類型,分析時不會具體說出是哪家畫舍。
大量藝考類畫室與本題無關,不計入分析。
社交型:
這一類畫舍和客人數量最多,基本乾的都是一鎚子買賣,客人來體驗一次之後即使感覺再好,如果只有油畫體驗服務的話基本不會再去,玩的就是新鮮感。所以通常這類畫舍會提供種類繁多的體驗活動,比如油畫、水彩、插花、扎染、羊毛氈、皮具製作等,以提升新鮮感。

油畫體驗活動通常是臨摹名畫比如梵高的《向日葵》或臨摹色彩鮮艷的一些畫,但所臨摹的作品必須色彩鮮艷、簡單易出效果,因為客人多以妹子為主,多以零基礎的為主,閑散時間不多的為主。
參加這類活動的客人,主要動機有幾種:
跟閨蜜來玩→發朋友圈
小規模達成小時候畫畫的願望→發朋友圈
裝逼→發朋友圈
所以我把這類畫舍的活動歸為社交型,因為客人們其實並不在乎參加活動是否能提升繪畫技術或提升審美水平什麼的,臨摹本來是一個學習行為,而到了這裡變成了一個複製行為。對於她們來說最重要的是獲取新鮮感、以藝術之名打發時間、以藝術之名進行社交活動,實際上全過程跟藝術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對於題主所說水平的問題,你要知道大多數人的畫圖能力和審美水平往往成反比,但放到自己的作品上往往標準會降低,因為據我所知大多數人畫畫前會瘋狂的表示「啊我不會畫啊」、「啊我負基礎啊」,所以差不多每家畫舍都會提到「零基礎」這個詞。客人對自己作品的預期本來就不高(其實是為了面子),所以稍微畫出點東西來之後她們會對自己的手藝感到驚喜(面子找回來了)。這是我國常見裝逼方式,跟籃球場上過來一人說自己根本不會玩結果上場框框進被誇獎暗爽是一類方式。
對於題主所說收費的問題,這類活動收費一般在100~300左右,不同畫舍會有很大不同,有些甚至低於100,這對北京白領女性來說就是在餐館一頓飯的錢,但一般也就是去一次了。
興趣型:
這一類畫舍和客人要分成兩類,一類是兒童興趣班,一類是成人興趣班,兒童興趣班顯然不在題主問題之列。
成人興趣班真的是在學一些技法上的東西了,畫舍玩的也不是前面那種類型的推廣方式了,會做一些長期課程,比如買10次課贈2次。這類課程通常價格會比前面那種稍高,因為客人意願比較強烈,畫舍環境通常也會裝飾的逼格較高。
其實這類活動前期也都是臨摹為主,但是會多教一些技法,畫面效果會很好。
但我以為,這依然不完全是藝術,客人技法好了也未必能畫出好創作來,因為畫舍老師通常不會引導客人了解繪畫時的心情、對被畫物的態度和看法,其實比技法更重要。

總結:梵高自己一生窮困潦倒,但後來無數對藝術不感興趣的人靠他的作品發了大財小財(從拍賣到畫舍、手機殼等)。


為了拍照,自拍P的美美的,然後發朋友圈。說明自己是一個蕙質蘭心熱愛藝術得人,其實他臨摹的是誰都不知道。別問我怎麼知道的,我朋友圈就有。


各取所需吧。

花一千塊錢體驗一下做個畫家滿足一下虛榮心也挺爽的吧。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花生命的一切去成為一名偉大的畫家啊。

沒有什麼好看不起的吧,人家確實也不是真的想做個畫家啊。


有些回答我真是服了,在你們眼裡,是不是什麼都是裝?除了拉屎,是不是什麼都是裝?
就為了做一些不一樣的,有趣的事情。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難道就整天吃飯看電影吃飯看電影吃飯看電影嗎?

先從畫畫,插花,陶藝這種簡單的開始,現在也已經有不少帆船體驗,將來肯定會有跳傘,熱氣球,飛艇啥的。

退一萬步說,我們不裝,哪來的GDP!


一千其實不貴,自己玩光買繪畫材料都要好幾百.


推薦閱讀:

2015年中國最具潛力的藝術電商有哪幾家?為什麼在藝術品行業中國沒有占絕對領導地位的藝術電商?
盈利模式對於一個創業公司很重要嗎?
在工業區開的超市,怎麼樣改進以提高競爭力?

TAG:商業模式 | 繪畫 | 油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