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梁山108好漢是東漢末年的一方諸侯,坐擁水泊梁山和周邊地區,會有什麼故事發展?

沒有轟天雷啥的bug,誰能用三國或者水滸的手法寫一兩個關公戰秦瓊的故事?比如李逵碰到張飛什麼的。


禰衡裸衣罵宋江時被孫二娘相中,拉去做了包子餡。
許劭評價宋江「治世之押司,亂世之託福。」
關勝決鬥關羽,前者在成功斬殺者時突然消失
矮腳虎王英求親遭羞辱動殺心,三打祝家莊祝融慘死。
浪里白條張順在江底進行七天七夜修鍊被曹操亂箭射死。
曹操參加宴席調戲梁山步兵二把手武松嫂嫂,武松派時遷偷走典韋雙戟,帶兵襲曹軍大營。
江東杯打虎大賽,憑藉自製高級射虎車,孫權誤殺了其他所有選手,成功獲得冠軍。
轟天雷凌震所向披靡,萬軍之中輕取上將首級。但居功自傲,反骨突生。得意萬分,死於一次大喊「誰敢殺…
盧俊義林沖董平三英戰呂布,終在花容暗箭幫助之下呂布敗北。
—————更
北海太守孔融與獨火星孔亮幼時有讓梨之交,又負有盛名。因此被吳用設計殺了全家嫁禍曹操,逼上梁山。
諸葛亮的所有文書都由毛頭星孔明代寫。
神醫安道全得到華佗青囊後隱姓埋名傳承醫術。
入雲龍公孫勝與天師張角鬥法被雷劈死,因為他的劍比張角的長一些,高舉頭頂時成為相對最高物。
曹操想要蕩平梁山發現總是遭到伏擊與游擊,因為幾乎所有山頭強人都是梁山的。


青徐兗邊區的造反農民,首選當然是投青徐黃巾軍。每人戴著黃頭巾,打家劫舍,流浪遷徙。在前往北方會合黑山的途中遭遇公孫瓚,傷亡慘重,前途渺茫。後轉回原根據地向西南方向發展,入寇兗州殺害刺史,被曹操擊敗收編,史稱青州軍。


1.宋江帶著梁山好漢穿越到漢末,苦於沒有一番作為。李郭之亂,機會終於來了,忠君愛國的宋江聯合同為賊寇的白波賊和匈奴人護送獻帝東歸,事成後宋江官拜驃騎將軍,楊奉拜車騎將軍,共輔朝政,好不威風。好景不長,沒過一會宋江楊奉遭曹操所攻,敗走南逃,寇於徐揚之間,為劉備誘殺。
2.復活後的宋江深感漢室不可匡,於是再次帶著梁山好漢穿越到漢末,跟著黃巾軍一起反抗東漢朝廷,結果被官軍討伐。官軍實力強大梁山好漢不是對手,宋江請求招安,遭朱儁反對,後被朱儁皇甫嵩聯合圍剿。
3.宋江這回學聰明了,明白自己上回反早了,於是等到朝廷徹底崩壞後才詐稱黃巾軍起兵。在幹掉兗州刺史劉岱後梁山勢力達到頂峰,結果被曹操所大敗並收編。後來因為兵員素質不行而在濮陽之戰拖後腿,在宛城之戰亂告友軍的狀,於是被曹操雪藏。曹操去世後趁曹丕根基不穩,欲東山再起,還未起事就被平定,後成為普通軍戶。
4.宋江發現曹操是個不好惹的狠角色,於是跑回水泊梁山大本營混。後來引泰山臧霸等好漢入伙,事業蒸蒸日上,連呂布都不得不親自拉攏。後來曹操引大軍入徐州,宋江立馬歸降,鞍前馬後好生伺候,多得重用。曹操去世後趁曹丕根基不穩,有傲慢言行,被曹丕所恨,下獄而死。
5.宋江痛定思痛,覺得這是自己地位不夠所致,因而決定在曹操時代位極人臣。由於始終不得重用,宋江於是連番降而復叛,叛而復降,達五次之多。最後一次投降時被于禁先斬後奏,曹操聞而嘆息。
6.宋江頭大了,決定不跟著曹操混了。於是穿越後來到最亂的涼州,希望有所作為。結果前腳剛起兵,就被涼州頭子韓遂帶大軍攻打,自焚而死。
7.宋江這回選擇直接投靠韓遂,結果韓遂被馬超誆騙進關中聯軍,為曹操所敗。後逃回涼州,因部下叛亂而死。
8.宋江一看馬超比韓遂還叼的樣子,於是選擇跟了馬超。然後一起在關中涼州等地呼風喚雨,好生自在,結果遭各家大族聯合驅逐,投奔張魯。後馬超帶領少數人投奔劉備,宋江只好隨張魯一起投靠曹操。四年後,隨軍征戰樊城,為關羽擒殺。
9.宋江野心越來越小,決定帶著梁山好漢在關中當一個普通的大戶。結果又遭馬超入侵,家財被劫掠,連馬都被搶光了,家族人丁入籍為奴,宋江憂憤而死。
10.宋江心想這地方不是人待的,於是跑到更西邊的地方當土皇帝,這下馬超韓遂都來不著。好日子過了三十年,宋江很滿意,這時夏侯淵帶領大軍西征,宋江卒。
11.宋江不想再造反了,也不想位極人臣,於是帶著兄弟老老實實跟著夏侯淵打下手。夏侯淵用兵如雷,經常沒日沒夜地趕路,日子雖苦,宋江也忍了。定軍山之戰,夏侯淵引三百人補修鹿寨,梁山好漢也在內。此時劉備軍急襲,黃忠一馬當先,將包括夏侯淵和全部梁山好漢在內的一百多人悉數斬殺。
12.宋江覺得涼州不是人待的地方,於是去了益州。益州牧劉焉死後,劉璋無能,益州大亂。宋江趁勢而起,結果被龐羲大敗,往東逃去,最後投奔孫權帳下,隨孫權東征西討,獲得賞賜無數。結果死後宋江之子行為不軌遭舉發,孫權大怒,流放宋江一家,並沒收梁山所有部曲。
13.宋江逃到了劉璋管不到的南中,辛苦度日。因為瘴氣所害,梁山好漢死傷大半,後蜀漢北伐,梁山家室被召入征,支付軍費者甚多,以致難以自保。
14.宋江不敢再往南跑了,於是往東去了荊州,終於發現了人間天堂。好景不長,曹操南征,又恰逢瘟疫橫行,荊州破敗不堪,屍體枕藉,梁山好漢又死傷大半。宋江堅持跟著劉備混,倒也風生水起。數年後,花榮柴進等人隨關羽戰死,宋江大怒,跟隨劉備東征復仇,死於夷陵。
15.宋江來到江東,按慣例起了兵,發現這裡全是堆弱雞經驗寶寶,大喜,心想終於能成大事了。結果孫策率軍而來,宋江連戰皆敗,只好親自前往其營求降。孫策大笑,擲戟投之,宋江卒。後人有詩讚曰:垂死病中驚坐起...
16.宋江不敢惹孫策,去加入了山越。結果孫權先後派賀齊,陸議等猛人前來討伐,宋江叫苦連連。終於等這倆人走了之後,宋江剛鬆口氣不久,諸葛恪等人又來刷戰功。最終,山越被平定,宋江卒。
17.宋江遠走遼東,遠離紛爭,終於成就大事。曹叡孫權等人也不得不爭相討好,宋江志得意滿,終於準備安享天年,此時司馬懿率大軍而來,梁山好漢集體卒。
18.宋江覺得老是失敗是因為年代太早,於是想要去後期混一份安穩的差事。於是加入實力最強的魏國,在兵多將廣,深得人心的諸葛誕手下為將。諸葛誕求賢若渴,對梁山好漢誠心對待。數年後,諸葛誕反,被司馬昭鎮壓,梁山好漢集體殉死無怨言。
19.宋江覺得自己棋沒走錯,主要是領導不靠譜,於是去了隴西戰線,發現主將個個靠譜,不少還有美譽,心中得意。多年征戰,宋江屢立戰功,萌生退意。此時姜維來襲,宋江心想像往常一樣擊敗就好了。結果蜀軍軍勢兇猛,魏軍準備不足而大敗,宋江在洮西戰死。
20.宋江這回投靠了蜀國,憑著自己的經驗在洮西大敗魏軍,心生得意,覺得北伐勝利之日在即。不久後,新的隴西軍事長官鄧艾上任,姜維出兵段谷,王英引兵因腿短失期。宋江再次戰死。
21.宋江離開傷心之處,去了低調的吳國。恰逢孫權駕崩,吳國上下一片新氣象,太傅諸葛恪借新喪余哀在東興大敗魏軍,聲勢浩大。諸葛恪心想宜將剩勇追窮寇,莫要沽名學霸王,決定把北伐進行到底,以大軍圍攻合肥新城。圍城期間疫病叢生,梁山好漢苦不堪言,終於快到破城之日,諸葛恪卻腦殘被敵人忽悠了。大家還沒來得及生氣,敵人卻在此時趕到,宋江再一次戰死。
22.宋江已經不抱希望在漢人區混了,心想自己打贏過遼軍,在游牧民族肯定吃得開,於是去投靠了烏桓。宋江縱橫捭闔,為烏桓求得袁氏支持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烏桓漸漸發展壯大,宋江志得意滿,這時曹操帶兵前來討伐,宋江一陣心驚,單于塌頓說軍師不必擔心,此地遠在北極之地,大軍前來此處必定有來無回。宋江剛鬆口氣,突然聽得有人大喊:吾乃雁門張文遠是也!宋江卒。
23.宋江這回去了鮮卑,幫助鮮卑發展壯大,學習漢人技術,有同魏蜀吳四分天下之勢。宋江從未感到離夢想這麼近過,喜極而泣。結果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刺殺了鮮卑首領軻比能,鮮卑分裂...
24.宋江再次準備踏上穿越之路,此時一隻神秘生物出現在他眼前說:我是丘比,我可以實現你的一個願望,只要你和我簽訂契約成為魔法少女。宋江許下了讓所有穿越者不會再感到絕望的願望,然後成為了以江海之理為名的江神存留在宇宙之中。


兩鎮對圓,劉備軍中拍馬走出三個關羽(關羽關勝朱仝)兩個張飛(張飛林沖)三個呂布(呂布呂方郭盛)孔明吳用內外用計,黃忠花榮左右開弓。

光想想就好激動......


你怎麼看關羽和關勝的輩分問題。


《水滸》和《三國》兩部書最大的區別,是時代背景的巨大不同。

三國的背景是東漢末年,當時皇帝權力基本已被架空,中央政府里宦官外戚內鬥,地方上大小勢力擁兵自重,又發生了農民起義,全國一片混亂。有實力有野心的人都已經蠢蠢欲動了。

故事爆發的原點,是十常侍與何進火拚兩敗俱傷,中央權力出現真空。董卓進京,十八路諸侯形成,群雄大戰,挾持天子,最後由曹操橫掃中原,統一北方,與南方的孫劉勢力抗衡多年。這是三國的背景。

與之相比,水滸的背景要單純的多。一群對朝廷不滿的武官,在一個野心家的主導下,形成一股勢力,如此而已。

雖然北宋末年也有多處起義,還有北方游牧民族外患,但是政局要穩定得多,地方勢力也基本沒有異心。這也就是為什麼宋江時時要說「替天行道」,時時不忘「招安」。這個傢伙太有眼光了,他看得出來,天下還沒大亂,時機還沒成熟。公開打出與朝廷綱領作對的旗號,朝廷就會全力對付他,這樣純屬不自量力,而宋江,幾乎沒做過不自量力的事情。

說了那麼多,回到題目,如果北宋末年如同東漢末年一樣混亂。

那麼就沒有宋江什麼事了,大小種經略相公就先會有異心了,這些武將,都會像王進一樣去投奔了。

好漢還是那些好漢,但是就沒有梁山了。


大夥讓開,這個題我來答!!!先來一段,大家覺得楔子寫得好,我可以接著往下寫。
分割線

話說宣和元年,君臣昏庸無道,國事頹唐,百姓陷於水火,四方揭竿而起,昔齊魯之地梁山泊眾好漢聚於一堂,舉起「替天行道」義旗....初,江(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無敢抗者...鼎盛時,彙集天罡星三十六員和地煞星七十二員,共108將,兵強馬壯,將星閃耀。
是時,軍師智多星無用獻策:「此時我等實力初具,可一展宏圖,正是割據拓土之大好時候,明公可西向京東、河北,入楚、海州界(山東、江蘇、河南、河北等地),宜`高壘牆,廣積糧,緩稱王`」。宋江點頭稱好,按軍師計策行事。以打家劫舍之金,周圍所征百姓及各地雲集囚徒之兵,宋江發布檄文,曆數朝廷之無道,群臣之蠅苟,士氣大振,胸懷義憤,各州縣因無防備,望風皆披靡,江領兄弟眾先後攻取邳州、沂州、莒州、青州等地,席捲齊魯...
徽宗大駭,遂集調大軍,以高俅為主帥,征討賊逆...初朝廷軍隊士氣不振,屢戰屢敗,皆敗於梁山泊內,高俅兢懼,遂遣人請來青州一名術士,自稱天師道傳人,求其做法以挽此頹勢...
於是募死士得千人,四設神壇,引為透明之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伏兵呼弛下,眾賊皆披靡,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首盧俊義,江陷進退兩難之境...
值此危難之時,一人見於宋江眼前,只見那個先生,身長八尺,道貌堂堂,威風凜凜,生得古怪。宋江看那先生時,但見:頭綰兩枚鬅鬆雙丫髻,八字眉一雙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鬍...
「公明哥哥莫慌,弟自有辦法可使梁山泊轉危為安,只是此法非比尋常,不知哥哥是否贊成。」
宋江大喜,「梁山弟兄遇如此之困境,若能解之,不論何法皆可」
「弟方才以五雷天罡正法發功,想破了這道士的妖術,但無解,此妖道法力強勁,弟自知不是其敵手,想另尋他法解此困厄。」
此時,智多星無用額冒豆大汗珠奔進門帘,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
「哥哥可知...那...施法妖道可是...何人」
「何人!??」
「漢留侯張良十世孫、天師道教祖張陵之嫡孫,五斗米道第三代天師張公祺(張魯)!!!」
「果然,昨夜夜觀星象,見北斗七星下勺缺漏,乃時空出亂象之兆...賊方妖道來頭不小,看來弟要使出為師羅真人臨終之時授於弟的`斗轉星移`之法了」
「何為`斗轉星移`之法?」
「變換時空,回到前朝。」
「哪朝甚好?」
「漢末董卓弄權之時...」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估計也就是張燕、李大目這種。


賊三國?


首先綠林好漢們拜的是誰?是關二哥!參考廖化,周倉還有被趙雲白殺了的程什麼。估計一部分人直接就追隨關二哥去了。
然後關勝這些自稱名將之後的。認祖宗的認祖宗,找偶像的找偶像,又散了一波。
餘下的像吳用碰見諸葛亮,董平碰見典韋或者太史慈的。就如下

只看過演義,水滸就斷斷續續看過幾遍電視劇。大概先想到這些。感謝評論提出的呂方碰見呂布。
其實以此類比隋唐演義的英雄穿越到三國會怎樣?主要是是三國發生的早,後世英雄好漢多拿三國群英當偶像,尤其關二哥在綠林好漢當中的名聲太大。


《張翼德途徑梁山 小尉遲夫妻喪命》
劉備駐徐州,張飛率千騎出尋,遇一水泊大寨,遣三五小軍先行一探究竟,不料半晌過去,不見歸來,只見軍馬在那泊東酒店門外徘徊。
翼德親率部卒來店前,大喝道,「無恥小賊,且問你,我部下軍士現在何處?」
一胖婦人走出,說道,「軍爺,店中不曾見過軍士,軍爺他處去尋吧。」
翼德大怒,倒提丈八蛇矛道,「我這軍馬在你店外徘徊,你卻說不曾入店!你當我乃黃口小兒?!」
說罷,便要一槍扎那婦人。突然間,店中閃出一條大漢,單鞭抵住蛇矛,險險護住婦人。
婦人也從袖中抽出兩把匕首,從馬下翻過至另一邊,便要刺殺張飛而去。
張翼德見狀,大吼一聲,「無恥小賊,敢攔你張三爺?!」抽矛轉身一紮,卻把那顧大嫂臉上扎出一個血窟窿,當場一命嗚呼。
孫新見狀,大喝一聲,道「黑面賊!還我娘子命來!」說罷縱身一躍,舉鞭打來。
那張翼德乃是久經沙場之名將,見此情形,也不慌張。抽回蛇矛,不待蛇矛轉來,直接槍尾鑽打孫新。
孫新自持肖勇,卻不料這一槍鑽力大無窮,直將他打翻在地。且不待他翻身,張翼德早已追上一槍,將那孫新紮於地上。
孫新當胸一槍,命不久矣,躺倒地上,嘶喊道,「黑賊莫言張狂,且帶我家兄與宋江哥哥大軍殺到,便是你的死期!」
翼德聞言,大怒道,「荒村野店,謀財害命之徒,死前竟然還敢口吐狂言!」
說罷,命左右將孫新的頭割下來,掛於酒店門頭旗杆上,隨後便整軍繼續向東而去。
且說梁山之上,要有幾個店中夥計逃回山上,將此事報知眾首領去了。眾首領聞言大驚吳用道,「哥哥莫急,這東山酒店離這聚義廳並不遙遠,不妨出寨先看看。」
眾人剛步出山寨,卻見那酒店門口掛著一物。小李廣花榮眼力最強,定睛望去,卻道,「眾位哥哥不好了,那旗杆上……掛著的……卻是……孫兄弟的首級!」
話音未落,一人已暈倒過去,卻是病尉遲孫立。眾頭領急忙搶救過來,吳用卻與朱武商議,急派索超,楊志與史進點起一千軍校,急忙追翼德而去。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關鍵問題在於,梁山好漢看了三國志沒有。
有沒有意識到自己回到了東漢末年。
假設宋江,盧俊義,公孫勝,吳用完全熟悉三國。
那真TM無敵了。

首先,108好漢突然回到東漢,我們假設是中平元年 公元184,靈帝即位。
此時董卓挾天子令諸侯,各地黃巾之亂開始。

梁山在青州,屬於三不管地帶。而各地的軍閥勢力還在不斷爭奪之中。

水滸一百零八好漢,突然回到了東漢中平元年。

宋朝本身的科技水平要明顯強於東漢。

所以宋江,吳用決定花5年時間發展青州,等與十八諸侯討伐董卓的機會。

通過五年的時間,招兵買馬,教育農業的發展。和遼東的貿易,引進了10w戰馬。
製造海船千艘,準備未來控制揚州,幽州。

梁山發展了五萬兵馬,謀士數十人,將軍數十人。
兵器,裝備各個方面,遠超東漢其他軍閥。

中平六年,曹操,袁紹的號召討伐袁紹,結果兩敗俱傷。

190年,此時黃雀在後的梁山軍,統治了幽州,徐州,揚州。
一舉成為袁紹,袁術,曹操之後的中原第四大諸侯。

193年,宋江的想法是,用徐州,幽州制衡中原,在揚州發展商業,農業。

所以兵分兩路,最優質的天罡三十六人除宋江,吳用,帶領孫堅,趙雲,太史慈等三國戰將守徐州。

一些比較弱的武將留幽州,主要養戰馬做牽制。

地煞七十二在宋江,吳用帶領下收復揚州周邊州郡,如交州等地。為未來統一南方做準備。

197年,袁術稱帝,曹操由於無法吞併徐州,青州,益州,並在與梁山軍大戰之後,丟了冀州,在郭嘉建議下,帶獻帝打了漢中,兼并了涼州。對益州虎視眈眈。

與此同時,劉備三兄弟提前投靠了荊州劉表。

順勢發展,205年,曹操滅了袁紹,梁山滅了袁術。劉表厚黑成功,得了荊州,得了徐庶龐統,諸葛亮提前出山輔劉備。

209年,曹操雄踞西部,吞併益州,稱丞相,魏王。劉備占荊州封楚王。宋江佔東部幽州,冀州,青州,揚州,徐州,交州,稱宋王。

此時三國鼎立。

之後就是曹操東伐,宋江西伐,以荊州,漢中為主戰場。各有勝負。
此時一百零八好漢剩下一半,但是填充了新的三國戰將,還是108.

214年,柴進帶林沖,花榮順利接管了荊州,曹操派司馬懿蔣琬六出祁山,結果輸給了梁山好漢呂蒙陸遜趙雲。

217年,宋江統一了三國,並改漢為周,推薦梁山好漢柴進為帝,周太祖。定國球為蹴鞠。


水滸傳里可以看到,也就五虎將,玉麒麟,武功高一點,都不算強,一人也就只能敵得過幾十百八個,李逵雖然看似兇狠,但能跟張飛這萬人敵比嗎?他倆遇上一塊兒,一定有故事,何況宋江的五虎將,能和劉備的五虎上將比嗎?關羽張飛,萬人敵,趙子龍,單騎救主,七進七出,馬超,被羌人稱為神威天將,其武功最神似呂布,黃忠,年頗六十,尚有餘勇,在看宋江,霹靂火秦明,就是湊人數的角兒,雙槍將董平,並無太大本事,只有雙鞭呼延灼,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武功算高,但是關勝自稱是關羽的後裔,你猜武功能高過他嗎?林沖打趙雲,我才有點懸,畢竟趙子龍有青缸劍,呼延灼未必能戰得過馬超,或者張飛,連黃忠都未必能打過,六十歲還能斬殺夏侯淵,就只有玉麒麟盧俊義能征善戰,但關羽,趙雲,馬超,任何一人,都可能戰勝他,畢竟他沒有七進七出,千里走單騎,殺得曹操割須短袍的本領吧,再說說吳用,連諸葛亮的八卦陣都破不了,還怎麼跟諸葛亮斗,所以宋江就算穿越了,也是只能成一屆草寇,並無大發展,諸葛亮,司馬懿,周瑜,三人,彈指間即可讓其灰飛煙滅


我就想知道會不會把金蓮也帶過去!如果金蓮帶過去了...那就不好說了、奉先可能就不會反董卓了...


光榮的三國志11是個經典,有官方的水滸包,雖然人不多,但是能進包里的都是梁山出眾的人物。用這些人物新建個勢力玩一玩就大概知道了,這幫人普遍政治和魅力較低(有一兩個高的,其他都比較低,至少跟曹孫劉袁紹董卓的陣營比起來還是吃虧了些),除了少數幾個之外智力水平也不怎麼樣。所以城市基本建設不起來,智力特高的人也不容易登庸過來。這還是只有梁山上實力出眾的人抱團,要是再拉上實力不出眾的,肯定城市建設的慢,兵裝造的慢,如果不是玩家操作比電腦強的話,還是比較難成為出眾的勢力的。基本上是比較平庸的勢力。


賊三國,水滸眾人乘雷入漢大亂斗


貌似水泊梁山的地形是五代之後才形成的,回到漢末沒了地利優勢,說不定在黃巾起義的時候就被官兵一鍋燴了……


有部網路穿越小說—《賊三國》,說的就是梁山108條好漢被一個炸雷炸到漢末,與三國諸雄爭奪天下的故事。雖然文筆一般,但前半部分還可以一看,有些橋段有設計。只是太過褒三國英豪貶水滸諸人,讓人後來沒有了追下去的胃口。


黃巾賊 黑山賊 已經為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個好漢指明了出路,一是亡,一是降。


應該不是被剿滅就是被收編,梁山山賊們大多都是殺人越貨的強盜,單打獨鬥或者可以,真正能在戰場上調兵先將的沒有多少個,宋江也就是好大喜功的山賊,俠名在三國有個毛用,有人回來投奔?三國中有名望的人一大堆,只是愛好結交朋友,幫助下山賊強盜這點名望不會有人知道的,梁山伯最多最多也只會去到黑山軍的地步,不會再有前進的可能了。


推薦閱讀:

如果你穿越時空回到2008年5月10日,你會怎麼用兩天時間使大家相信馬上要地震了?
為何我們的世界從未出現過從未來穿越回來的人?
一個關於時間的悖論,哪裡是開始?
如果引力波是真實存在的,那麼哪些科幻電影中的情節其實是可以成真的?
像《X 戰警:逆轉未來》(X-Men: Days of Future Past)里的穿越回去改變歷史,意義何在?

TAG:水滸傳書籍 | 穿越 | 意淫YY | 三國演義書籍 | 帶有假設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