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什麼一開始不殺王恢,而得知其賄賂田蚡後要殺他,真的就是簡單的賄賂嗎?
在陳寶國版的《漢武大帝》中,馬邑之圍失敗後,漢武帝將王恢下獄,但一開始沒有想殺他。王恢兒子為了能保住王恢性命,賄賂田蚡。漢武帝知道後直接說:「王恢是保不住了。」就以貽誤軍機的罪名判王恢死罪。王恢自殺前說:「我真是糊塗,竟用錢買了個死。」
反對一下最高票的陰謀論。最高票認為「王恢卻非死不可,因為他是田黨」,而王恢是田黨的依據一是王恢曾和韓安國一同出兵平定閔越叛亂,二是王恢向田蚡行賄千金以求活命。這種論據疑點太多了。
其一王恢和韓安國共同平定閔越叛亂,韓安國是後黨無疑,這不能斷定兩個人共同出差就是同黨了。而王恢和韓安國共同出征征討叛軍,很有可能是漢武帝想安排自己的人來牽制韓安國也就是後黨,要不然為什麼平定一場叛亂要有兩個將軍共同領導呢?王恢和韓安國同時作為出征的領導人,也許是帝黨和後黨妥協的產物。
其二王恢向田蚡行賄千金,這更不能說明王恢是田黨或後黨啊,如果真是田黨的話,王恢還何必行賄,他不用行賄,田蚡也自會想辦法保他性命啊,同黨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啊。那麼為什麼王恢要向田蚡行賄呢?一是因為田蚡在朝中勢力最大,在王恢心及當時很多大臣的心目中只有田蚡有讓自己活命的能力;二是因為,田蚡這個人喜歡錢財,只要有足夠的錢,他就會辦事。
僅從最高票的答案來看,並沒有太多的證據支撐王恢是後黨或田黨的觀點。那麼漢武帝為什麼要非殺王恢不可?這個答案還要從史記本身下手。
廷尉對王恢的判死刑的依據是」當恢逗橈,當斬」,翻譯過來就是廷尉判他曲行避敵觀望不前,應當殺頭。那麼為什麼同時出行的五個大將軍,單單對王恢一個人逮捕判刑呢?這和當時的戰略布置有關,王恢在馬邑之圍的主要任務是「從代主擊其輜重」,漢武帝讓王恢帶領三萬人截斷匈奴的後面的輜重,而韓安國的等主力在馬邑包圍匈奴主力。但是漢軍的計謀被匈奴識破了,匈奴的主力並沒有進入漢軍的包圍,這個時候王恢要是對匈奴開戰的話,面對的就是匈奴的主力,所以「王恢等兵三萬,聞單于不與漢合,度往擊輜重,必與單于精兵戰,漢兵勢必敗,則以便宜罷兵,皆無功。」漢武帝之所以判王恢而沒有判其它將領「曲行避敵觀望不前」,是因為王恢和匈奴最為接近,而且王恢眼睜睜的看著匈奴大軍從自己面前回行,而其它將軍則是「塞下傳言單于已引去。漢兵追至塞,度弗及,即罷,」,等其它將軍得到這一消息時,已經追趕匈奴不得了,所以真正曲行避敵觀望不前的就只有王恢一人而已,按漢律確實當斬。
這個問題已有專業回答了,現在不自量力,僅提出一種可能。
馬邑之圍的背景是:竇太后薨,竇家開始失勢;王太后上台,田蚡擔任丞相;漢武帝開始執掌朝政;漢與匈奴剛剛和親;南方的叛亂已被平定,精兵北調防禦匈奴。這大致就是當時的國內外形勢。
當此主少國疑、內局不穩之際,王恢首倡馬邑之圍,漢朝廷在激烈爭論後決定出兵。而在此之前,漢朝廷為了與匈奴和親之事也進行了一場大爭論,結果是維持和親。兩次爭論的雙方代表是御史大夫韓安國和大行令王恢。韓與王都是幹將,還一起率兵平過南方叛亂。從馬邑之圍的規模看,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部署的,必須做大量的前期準備。電視劇中,編劇安排了不少劇情,是合理的。而這麼長時期的預謀,要說漢武帝不知情,是不可想像的,應當說王恢是奉了上意而謀劃的。那麼韓安國作為反對派又代表誰呢?一是漢朝奉行的對匈和親政策,二是無為而治的大政方針,三恐怕也代表了王太后和田蚡的意思。韓安國是老臣,與田家的關係非同一般,與竇家也還過得去,為人比較持重,他的意見可以說是代表了大半個朝廷的意思。王恢首倡,皇帝「一意孤行」,所以馬邑之圍成功與否都對皇帝的威信有極大的影響。
漢武帝是怎麼點將的呢?「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諸將皆屬。」漢武帝打仗用的都是最棒的將軍,但讓「反戰」的韓安國做統帥恐怕還有一層「處心積慮」的意思。謀自王恢出,功自安國成。打贏了,韓安國有大功;打輸了,韓安國也得一塊兜著。總之這渾水,韓安國必須得去趟。王恢的任務是擊敵輜重、斷敵後路。圍殲戰的關鍵就在於阻擊的成功與否,漢武帝對王恢寄予厚望,才將此重任交給他。說實話,五將軍中能擔此任的,王恢最合適,韓安國最不合適。「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關鍵任務只能交給心腹。
可是,馬邑之圍落空了。匈奴不入套,仗沒打起來。漢朝廷不得不面臨追究責任的問題。「上怒恢不出擊單于輜重也。恢曰:始約為入馬邑城,兵與單于接,而臣擊其輜重,可得利。今單于不至而還,臣以三萬人眾不敵,祗取辱。固知還而斬,然完陛下士三萬人。於是下恢廷尉,廷尉當恢逗橈,當斬。」王恢在陣前,君命有所不受。作為一名幹將,他的判斷能力不會比年輕的漢武帝差。漢武帝不聽其解釋,讓廷尉處理,表現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廷尉當恢逗橈,顯然有漢武帝的意思。漢武帝把事情定了調子,是想讓王恢獨自把責任全擔起來,掩蓋自己決策失誤之過。電視劇中,衛青向漢武帝分析馬邑之敗的原因時說,馬邑之圍要是成功的話也屬僥倖,數十萬人埋伏,等著敵人入套,不被發現實在太難。
「恢行千金丞相田蚡,田蚡不敢言上,而言於太后曰:王恢首為馬邑事,今不成而誅恢,是為匈奴報仇也。上朝太后,太后以田蚡言告上。上曰:首為馬邑事者恢,故發天下兵數十萬,從其言為此。且縱單于不可得,恢所部擊其輜重,猶頗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誅恢,無以謝天下。於是恢聞,乃自殺。」王恢為了求生,向田蚡行賄。漢武帝對匈開戰,本就有很多人等著看笑話,田蚡就是一個。竇家與田家、王家,此消彼長,鬥爭不斷,而帝黨勢力夾在其中並不佔優勢。皇權不集中,漢武帝是決不會為馬邑失利負責的,只能丟車保帥。「從其言為此」,漢武帝撇的多乾淨!只要王恢死了,就能給朝廷一個交代,並掐斷了別人挑事的由頭。王恢向田蚡求助,是漢武帝所不能容忍的。漢武帝不想讓田蚡抓住自己的過錯,也不想讓這個他所看不慣的舅舅把事情弄得更糟。漢武帝是決不允許別人拿這事做文章的,不管這人是母親、舅舅還是其他人。王恢此舉真是犯了大忌。
王恢在為自己辯解之時也說了「固知還而斬」,但被定為死罪後又走後門求生。從這點可以看出,王恢的求生欲很強。甚至可以大膽推測,面對匈奴大軍,王恢不出戰確有怕死的因素。那麼漢武帝是否因看到這一點才毅然決然地殺王恢?我覺得可能性不大,即使有可能也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至少從他與王太后的對話看,基本上是推卸責任的意思。而且漢武帝似乎也沒有那麼偉光正,這與他支持馬邑之圍的僥倖心理十分不符。
馬邑之圍後,「匈奴絕和親,攻當路塞,往往入盜於漢邊,不可勝數。」漢對匈的政策也就在客觀上轉變了,但漢對匈奴的戰略進攻還需要做些準備。輕開邊釁,責任至大。王恢之死,與他的謀大智疏有關,與漢武帝丟車保帥有關,與政治鬥爭也有關。如果漢武帝能夠乾綱獨斷,王恢尚有一絲可能不死。可朝政紛擾,漢武帝沒有足夠的威信。我們可以看看後來李廣全軍覆沒,公孫敖損兵折將,公孫賀「公費旅遊」,韓安國漁陽失守,張騫失期……也沒見誰死啊!不出戰而已,何須必死。王恢的辯解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私心揣度,王恢真要是出戰,導致全軍覆沒,那就是慘敗而不是無功了,怕是連漢武帝自己都承擔不起責任,還得回上林苑「面壁」去。而給王恢一個逗橈的罪名,既貼近王恢的行徑,也為即將到來的戰略大轉變定了規矩,客觀上威懾了以後的將軍,使他們在征戰之時不敢逗橈不前。
那麼,漢武帝自始至終有沒有保過王恢呢?史書記載似乎沒有保過。最後,王恢是怎麼死的?
《史記-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恢聞之,乃自殺。」
《史記-匈奴列傳第五十》:「漢以恢本造兵謀而不進,斬恢。」
《漢書-武帝紀第六》:「將軍王恢坐首謀不進,下獄死。」
《漢書-竇田灌韓傳第二十二》:「…恢聞之,乃自殺。」
《資治通鑒-卷第十八漢紀十》:「於是恢聞,乃自殺。」
因為這事武帝知道了,那麼下面的人自然就更知道了。
如果不殺,犯事的人不會知道武帝的本意,只知道是行賄了之後才得救的
這樣一來就助長了行賄的風氣+田的影響力
同反對最高票答案,不過樓上幾位說的有未盡的地方。
最高票答案引《韓長孺列傳》卻並沒有引馬邑之圍的起因,原文如下:
則元光元年,雁門馬邑豪聶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親,親信邊,可誘以利。」陰使聶翁壹為間,亡入匈奴,謂單于曰:「吾能斬馬邑令丞吏,以城降,財物可盡得。」單于愛信之,以為然,許聶翁壹。聶翁壹乃還,詐斬死罪囚,縣其頭馬邑城,示單于使者為信。曰:「馬邑長吏已死,可急來。」於是單于穿塞將十餘萬騎,入武州塞。
顯見這位馬邑豪強「聶壹」是馬邑之圍的重要策劃者和執行者,而將這個計劃遞到武帝案前的則是「大行王恢」,所以王恢在馬邑之圍的角色並不同於其他將領,其他將領僅僅是計劃的執行者,他還有計劃倡導者的身份。
最高票答案提到了韓安國與王恢的辯論,卻並沒有具體引原文,我引一段《通鑒》吧:
雁門馬邑豪聶壹,因大行王恢言:「匈奴初和親,親信邊,可誘以利致之,伏兵襲擊,必破之道也。」上召問公卿。王恢曰:「臣聞全代之時,北有強胡之敵,內連中國之兵,然尚得養老、長幼,種樹以時,倉廩常實,匈奴不輕侵也。今以陛下之威,海內為一,然匈奴侵盜不已者,無他,以不恐之故耳。臣竊以為擊之便。」韓安國曰:「臣聞高皇帝嘗圍於平城,七日不食;及解圍反位,而無忿怒之心。夫聖人以天下為度者也,不以己私怒傷天下之功,故遣劉敬結和親,至今為五世利。臣竊以為勿擊便。」恢曰:「不然。高帝身被堅執銳,行幾十年,所以不報平城之怨者,非力不能,所以休天下之心也。今邊境數驚,士卒傷死,中國槥車相望,此仁人之所隱也。故曰擊之便。」安國曰:「不然。臣聞用兵者以飽待飢,正治以待其亂,定舍以待其勞;故接兵覆眾,伐國墮城,常坐而役敵國,此聖人之兵也。今將卷甲輕舉,深入長驅,難以為功;從行則迫脅,衡行則中絕,疾則糧乏,徐則後利,不至千里,人馬乏食。《兵法》曰:『遺人,獲也』,臣故曰勿擊便。」恢曰:「不然。臣今言擊之者,固非發而深入也。將順因單于之欲,誘而致之邊,吾選梟騎、壯士陰伏而處以為之備,審遮險阻以為其戒。吾勢已定,或營其左,或營其右,或當其前,或絕其後,單于可禽,百全必取。」上從恢議。
這一段是王恢與韓安國的辯論,大體上也可以視為「主戰」與「持重」兩方的代表意見,高票答案將這一段和後來任命韓安國為主帥視作韓王一黨的證據,並以「韓王曾經共同出兵」作為佐證。然而這種觀點卻很難經得住認真審視,說這一點還需要更朝前推一下,看看在聶壹建議之前朝堂局勢:
匈奴來請和親,上下其議。大行王恢,燕人,數為邊吏,習故事,議曰:「漢與匈奴和親,率不過數歲即背約。不如勿許,舉兵擊之。」安國曰:「千里而戰,即兵不獲利。今匈奴負戎馬足,懷鳥獸心,遷徙鳥集,難得而制。得其地不足為廣,有其眾不足為強,自上古弗屬。漢數千里爭利,則人馬罷,虜以全制其敝,勢必危殆。臣故以為不如和親。」群臣議多附安國,於是上許和親。
這是《漢書》的記載,發生在聶壹提議「馬邑之圍」的前一年,這時匈奴經請求和親,武帝下令討論,於是進行了「戰」與「和」的辯論,辯論的主角還是王恢與韓安國,可見韓安國和王恢在戰和問題上的不同並不是一時的,而是長期不同,而「一黨」最重要的一點就「結黨」的這些人必須具有相同的利益、接近的政治立場,從這兩場辯論來看,韓安國與王恢可以說是漢武早期對匈政策「戰」與「和」的兩面旗幟,僅憑上面的那些「證據」說韓王一黨,實在是不夠充分。
既然兩人算不得「一黨」,為什麼武帝還要派韓安國這個主和派來做主帥呢?上面引文裡面說的很清楚:「群臣議多附安國,於是上許和親」。武帝「下群臣議」的行為說明了武帝想要聽從各方面的意見,所以才有這場「戰」與「和」的辯論,然而結果卻是「群臣議多附安國」,也就是說朝堂內主和派的意見是大多數,所以才會有「上許和親」的結果。這是一年前的那場辯論,一年後如何呢?上文並沒有明確說明,只說「上從恢議」。這裡不是「群臣議多附恢」這樣體現朝堂勢力對比的口徑,而是「上從恢議」這種乾綱獨斷的表述,可見在「馬邑之圍」這件事上主戰派依然不具備優勢,這個計劃的推行靠的是武帝對王恢計劃的信任而非朝堂主戰勢力的勝利。
這樣一來,事情就很清楚了,武帝想要改變長久以來「和親」的策略而轉為主動進攻,但是群臣卻多不支持他,所以武帝雖然採用王恢的策略強硬的搞了「馬邑之圍」這樣一場軍事行動,然而畢竟還要考慮主和派的意見,因此韓安國才被任命為主帥,這不是什麼「韓王一黨」的證據,反而是主戰主和兩派彼此制衡的一個範例。馬邑之圍的計劃與各人的安排也說明了這一點,王恢的計劃是「將順因單于之欲,誘而致之邊,吾選梟騎、壯士陰伏而處以為之備,審遮險阻以為其戒。吾勢已定,或營其左,或營其右,或當其前,或絕其後,單于可禽,百全必取」,所以這個計劃的關鍵在於誘敵深入,然後以精兵伏擊,從而達到消滅匈奴主力的目的。由此可以推出,若是計劃成功,其他軍隊不過是起到誘敵、拖延的作用而已,只有伏擊的這支軍隊絕對是首功,那麼這支軍隊由誰統帥呢?還是看《漢書》:
當是時,漢伏兵車騎材官三十餘萬,匿馬邑旁谷中。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御史大夫安國為護軍將軍,諸將皆屬。約單于入馬邑縱兵。王恢、李息別從代主擊輜重。於是單于入塞,未至馬邑百餘里,覺之,還去。語在《匈奴傳》。塞下傳言單于已去,漢兵追至塞,度弗及,王恢等皆罷兵。
上怒恢不出擊單于輜重也,恢曰:「始約為入馬邑城,兵與單于接,而臣擊其輜重,可得利。今單于不至而還,臣以三萬人眾不敵,祗取辱。固知還而斬,然完陛下士三萬人。」於是下恢廷尉,廷尉當恢逗橈,當斬。恢行千金丞相蚡,蚡不敢言上,而言於太后曰:「王恢首為馬邑事,今不成而朱恢,是為匈奴報仇也。」上朝太后,太后以蚡言告上。上曰:「首為馬邑事者恢,故發天下兵數十萬,從其言,為此。且縱單于不可得,恢所部擊,猶頗可得,以尉士大夫心。今不誅恢,無以謝天下。」於是恢聞,乃自殺。
在給王恢定罪時王恢自己說「始約為入馬邑城,兵與單于接,而臣擊其輜重,可得利」,可見王恢帶領的軍隊就是承擔伏擊任務的那支,也就是成功的話就能得到首功的那支。此外,從「王恢、李息別從代主擊輜重」這句還可看出雖然名義上諸軍均歸韓安國調遣,但是武帝為了防止韓安國干涉,還是給了王恢極大的自主性,也就是武帝遠不像高票答案所說的那樣放手讓韓安國「輔助」王恢,恰恰相反,韓安國除了擔個主帥的名頭之外其實並不能真正節制王恢,武帝真正的部署是所有人配合王恢來打這一仗,王恢承擔著如此重任,所以失敗後要擔最重的罪也就並不奇怪了。
整個事情到此已經沒什麼可說的了,王恢提議發起「馬邑之圍」,然後自己在其中又扮演了至關重要的「決勝負」的角色,但是馬邑之圍雖然勞師動眾卻一無所獲,朝堂裡面本身就佔上風「主和」的勢力必然會大做文章,所以王恢自己也說「固知還而斬」,其實他未必是料定自己必死,不然也不會賄賂田蚡意圖保命,但是這次失敗會帶來「主和派」的反撲、他會因此而擔上重罪這一點他絕對是料到了的。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題主說「漢武帝為什麼一開始不殺王恢,而得知其賄賂田蚡後要殺他,真的就是簡單的賄賂嗎?」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的,「於是下恢廷尉,廷尉當恢逗橈,當斬」這句話發生在賄賂之前,所以是武帝先要處死王恢,此後才有田蚡勸諫,武帝不聽,王恢才最終被處死。或許有人以為廷尉的處理並不代表武帝的心意,那就看看武帝是如何定性王恢行為的吧,「且縱單于不可得,恢所部擊,猶頗可得,以尉士大夫心。今不誅恢,無以謝天下」。看到了嗎?武帝的不滿就是因為王恢沒有出擊,這與廷尉定的「逗橈」就是一個意思,所以廷尉就是秉承著武帝的意見定罪的,田蚡的勸諫並不是王恢之死的決定性因素,當然了,同樣也沒對「救王恢」起到什麼作用。
其實田蚡在這件事上的錯誤在於,他以為武帝想要對匈奴用兵,所以對於王恢這樣可用的人還有情分,因此才會從「王恢首為馬邑事,今不成而朱恢,是為匈奴報仇也」這個角度來勸諫,大意就是以後還要討匈奴,還是留著這樣熟知邊事的老臣吧,你因為這件事就殺了他,只會親者痛仇者快啊,田蚡正是自以為抓住了武帝這個心態才會進諫。
換個角度想,或許王恢的考慮也是同樣的,當他看到匈奴未曾入伏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然完陛下士三萬人」,這個考慮是基於軍事上的,他或許覺得這是個減輕罪責並讓武帝看到他軍事眼光的地方,所以雖然「固知還而斬」,卻並沒有真做「被斬」的準備,直到被定死罪後才想起來賄賂田蚡,以求逃生。
然而武帝的考慮與他們都不同,武帝想要改變政策,所以他需要一場勝利,退一步講,至少需要一場戰爭來開啟漢匈新局面,所以他重用王恢,想的是要得到一場大勝或者一場大戰可供誇耀,然而王恢卻沒有理解他的意思,居然把好好的一場大戰變成了邊境遊行,所以不殺也得殺了。
所以這就是各方考慮完全不同的問題,王恢預料到了「主和派」的反撲卻沒料到武帝根本不保他,田蚡看錯了武帝的心意所以勸諫無效,至於武帝,王恢令他大失所望再加上面臨著主和派的壓力,殺王恢既出氣又能平息輿論,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王恢最後還是弄明白了自己錯在哪裡,所以在廷尉說他「逗橈」的時候他還想著求生,直到他聽到武帝的意見之後方才知道自己再無生理,在這種情況下,自殺算是「有西漢特色的體面」了按《史記·韓長孺列傳》:馬邑之圍後,武帝下王恢廷尉論斬在前,田蚡太后說情在後。
王恢之死,首要原因是馬邑之圍必須有人負責。調動幾十萬軍隊,伏擊匈奴單于功敗垂成,人心必然浮動。主帥韓安國是和親派,「群臣議者多附安國」,武帝壓力很大。武帝說的明白:王恢首倡,不殺何以慰士大夫之心。
第二原因是王恢確實有罪,身為軍人必須敢打敢拼。馬邑之圍是漢匈首戰,又是預謀在先,幾十年和親徹底撕破臉,幾十年大戰從此拉開序幕。此戰軍功戰損在其次,必須打出威風。銜尾追擊輜重,阻滯單于逃跑,都算軍功。王恢居然說「陛下,我把這三萬人給您完好無損地帶回來了!」武帝內心那個恨:「NMB……怎麼不打完了別回來。」周圍全是友軍,單于敢久留嗎,都沒上去打怎麼就敢說必敗?武帝說得明白:縱單于不可得,也能獲其輜重。即使兵敗,也必須壓上去打!
最後,王太后求情,讓武帝表態的話說出口,王恢就必死了。
所以,其他人全軍覆沒都能贖為庶人重新啟用,王恢行賄千金也難逃一死。
太后黨的因素有,但不是主因,凡事都往派別鬥爭上靠的思維方式要不得……
王恢死後,有一次匈奴大入,韓安國七百守軍也不敢不出去打一場敗仗再退守。武帝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光元五年春,發生了一件所有人都想不明白的事,武安侯田蚡奇奇怪怪的死了!這時候他正大權在握,他最大的競爭對手魏其候竇嬰已經在去年十二月被棄市渭城。
據說武安侯死的那天,他得了一場嚴重的大病,一個人跪在院子里,面向東方不斷的磕頭,還不住的叨咕:我有罪,我有罪。
有巫師說,那一天他們看見兩個人從東面過來,帶走了武安侯。據巫師的描述,兩個人的身形很像竇嬰和灌夫。
也有人說,去年的那場廷辨在武安侯的心理留下了太深的陰影,從那之後,田蚡就病了,只是不太嚴重。竇嬰死後病才越發的厲害,期間劉徹還來看過他一次。
竇嬰是孝文皇后竇太后的侄子。文帝去世後,竇太后掌權,竇嬰做了很大的官。當竇嬰做大將軍的時候,田蚡還沒有名氣,僅僅憑著姐姐的地位做個郎官,他姐姐是孝景帝的皇后。
那段時間,田蚡很尊敬竇嬰,有時候還會叫他一聲乾爸爸。
竇太后——孝文帝皇后 竇嬰——竇太后的侄子
王皇后——孝景帝皇后 田蚡——王皇后的兄弟
孝景帝後期,因為景帝特別的喜歡劉徹,王皇后開始慢慢得勢,作為劉徹的舅舅,田蚡也一步一步的做到了武安侯。
建元六年當竇太后去世的哪一刻,竇嬰有種天暈地轉的感覺,天似乎在朝他的方向塌下來。
本來自從劉徹做上皇帝,竇嬰的地位就一直在下降,雖然武帝還叫他一聲表叔,但是終究還是比不上田蚡這個舅舅來的吃香。
以前在他面前翹臀搔首的小姓們,現在一個個都開始離他而去,飛向武安侯的溫床。
「流浪幾張雙人床 換過幾次信仰 才讓戒指義無反顧的交換」每個小姓都在向田蚡懺悔自己之前的過錯。
只有一個人不同於這些小姓,他叫灌夫,他是潁川的巨富大族。灌夫是個耿直的人,所有比他官大的貴戚,他一個看不起;貧窮的士人們,越是貧困他越喜歡;又因為從小愛武術,所以認識很多黑社會的弟兄。
眾所周知的是,黑社會特別需要一種保護,由於灌夫的個性,像田蚡這樣的人瞧他不起。
當竇嬰失勢的時候,這兩個便人走到了一起。每天相約喝酒,以老鐵相稱。
兩人你是風兒我是沙的日子,甜甜蜜蜜的過著。然而當這些甜蜜蜜的畫面,一件一件的被別人口述給田蚡聽的時候,田蚡有點坐不住,他感覺到有點燥熱,他感到漲得難受。
元光四年夏天,田蚡結婚,娶了燕王的女兒。在這一天酒宴上,灌夫喝的酩酊大醉,本來就耿直的他,今天變得更加硬邦邦,不但頂了田蚡的面子,也讓程不識和李廣將軍的臉上有點掛不住。
終於,當灌夫在田蚡的面前舞刀弄槍的時候(那種視覺衝擊力絕不是聽別人說說能帶來的),田蚡渾身都充滿了血液。當夜,所有的人離開宴席的時候,只有一個人沒走,灌夫被綁在了田蚡的屋子裡。
那一夜,竇嬰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單,那是他的姑姑去世都沒能帶來的孤立感,他感到無助,和彷徨。那一夜,他沒睡覺,天剛亮,公雞剛打了第一聲鳴的時候。竇嬰抖了一下激靈,酥麻的感覺遊走全身,他覺得他必須做點什麼!
第二天竇嬰和田蚡被他們的大侄子、大外甥叫到了會議室。說是要為灌夫的事情「東朝廷辨之」。
魏其之東朝,盛推灌夫之善,言其醉飽得過,乃丞相以他事誣罪之。武安又盛毀灌夫所為橫恣,罪逆不道。魏其度不可奈何,因言丞相短。武安曰:「天下幸而安樂無事,蚡得為肺腑,所好音樂狗馬田宅。蚡所愛倡優巧匠之屬,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傑壯士與論議,腹誹而心謗,不仰視天而俯畫地,辟倪兩宮間,幸天下有變而欲有大功。臣乃不知魏其等所為。」
光元四年十月,竇嬰因為大逆不道被棄市渭城,次年春田蚡大病,專呼服謝罪而死。
後來淮南王謀反失敗,田蚡勾結劉安的事情敗露,劉徹看著他的母親說:「使武安侯在者,族矣!」
光元四年,那一年劉徹沒有族了武安侯不是因為他不知道舅舅的事兒,上自魏其時,不直武安,特為太后故耳;那一年韓安國對田蚡這樣說:「今人毀君,君亦毀人,譬如賈豎女子爭言,何其無大體也」;那一年劉徹除掉了表叔和舅舅。
如果把馬邑之謀作為漢武帝的奇恥大辱,那李廣這樣做過匈奴俘虜的人是怎麼活下來的?公孫敖、公孫賀等漢朝將領多有在匈奴那裡吃了敗仗、損兵折將的,都沒有處死。為什麼王詼一死就是「替罪羊」呢?我覺得解釋牽強。雖然武帝「內多欲而外行仁義」,但是這點氣量還是有的吧,不然要處死的人不是太多了。
在漢武帝知道王恢賄賂田蚡之後,就決定處死往恢,這肯定就是因為田蚡的緣故啊!漢朝本來就有規定,可以花錢贖罪。李廣等人都曾犯罪,花錢免死,而司馬遷就是因為沒錢贖罪才受宮刑以免死。但是賄賂的對象錯了,就是不該找田蚡。漢武帝處理這事的意思很明顯,就是不想田蚡獲得更多的權勢。如果天下人都知道田蚡可以幫王恢免死,那趨附田蚡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從後來的事情也可以看出漢武帝對田蚡的態度,比如東宮庭辯。如果漢武帝真的偏癱田蚡,又何必讓他舅舅在東宮和竇嬰辯論呢?辯論的意思就是希望朝廷上有人可以出來駁斥田蚡,這是漢武帝本人礙於王太后的緣故而做不到的。
順便駁斥一下樓上「王恢向田蚡行賄千金,這更不能說明王恢是田黨」。哪怕是在現代社會,如果你要結黨營私,難道就不會和人產生利益關係么?送兩條煙送個信封不要太常見了,更何況是田蚡這種貪財的人。古代所謂朋黨,不是因為權勢、利益而走到一起互相利用的人,難道是指哪些志向高潔、志同道合的人么?
大行令王恢的死與田蚡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
大行令王恢是必須要死的,必須要有個人為馬邑之圍的失利負責。
馬邑之圍理論上的總負責人是漢武帝,王恢是組織者;漢武帝不可能負責,那王恢來背這個鍋了。
實際上在馬邑之圍匈奴單于遁逃後,借韓安國之口已經定下王恢必死的基調。
王恢感慨花錢買死,不是感慨錢亂花了,是感慨剛開始沒有看透。
看透後,結果就出來,那就不是錢的事了,只好自殺。
為什麼王恢後來才看透?因為境界格局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
剛開始的時候,王恢還振振有詞,說是為帝國保存了有生力量(3萬精騎);這是從王恢作為一個大行令的位置得出的結論。
而馬邑之圍可以說是有漢以來,是漢朝對匈政策的轉折點,是對匈變被動(帝國的安全建立在女人的胸脯之上)為主動(誰的拳頭硬,誰說了算)的宣誓與行動。
從武帝的角度來看,3萬精騎沒了可以再弄;而圍獵匈奴單于草草收場,就是奇恥大辱了,並且對當時的政局影響惡略。
那馬邑之圍為什麼會失敗,後續的劇情通過衛青之口略有交代。
主要有這麼幾點:
1、30萬大軍參與的秘密圍獵行動本就是不可能完成之功業。
2、武帝第一次組織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不免考慮不周(比如匈奴抓住的那個舌頭就沒有在考慮之中)。
3、各武將的配合生疏,沒有準備配套方案。
4、各武將的戰爭思維模式固化,後面的衛青和霍去病的戰略戰術也是通過實戰逐步完善的。
5、說句開脫的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王恢從下了不追擊匈奴單于的那個決定後,王恢的死就板上釘釘了。
本來想讓王灰把責任擔下來,然後再找個理由放了,可惜,去找天汾,也就是說公然說朝廷和匈奴開戰是錯的。武帝的意思就是不管怎麼樣你都要擔,現在你這樣我只能殺了你,向朝野表決心了
如此嚴重的事情發生了,總得有人承擔責任,武帝肯定不能自擔其責,而能找到的唯一可以替罪的,就只有王恢,所以王恢不死,不足以謝天下,武帝這話說得沒錯,你總不能讓武帝自殺來謝天下呀。
從王恢死可以看出漢武帝刻薄寡恩
推薦閱讀:
TAG:漢武帝劉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