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外交方面評價袁世凱?


謝邀!

評價歷史人物,不能用戲劇視角看,所謂的忠也好,奸也罷,都是民間視角,而非歷史視角。

對於袁世凱的評價,我個人認為,目前還沒有誰的評價超過楊度的輓聯:共和誤民國?民國誤共和?百世而後,再平是獄;君憲負明公?明公負君憲?九泉之下,三複斯言!(最常見的是這種寫法,本文採用此種說法)

袁世凱雖然具有梟雄本色,但本質上,他可謂「謀國者」,同三國時期的曹操一樣,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袁世凱所處時代,為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辛亥革命之後,中國更是四分五裂,中央權威淪喪,以袁世凱的認知,他深知要重振衰弱至極的中國,必須重樹中央權威,但袁世凱卻沒能選對方向,他寄希望於恢復帝制,結果是誤入歧途。假如袁世凱未稱帝,甚至多活幾十年,可能中國的國勢大有變異,關於他的評價也會好上不少。

評價袁世凱,我們必須聚焦於不同時代袁世凱的作為:袁世凱駐守朝鮮時期,局勢越來越危機,但袁世凱憑藉自己的膽識和政治智慧,讓中國在朝鮮的利益得到維護,而袁世凱也由此成為政治明星。

袁世凱對中國近代軍事的變革也貢獻巨大,「小站練兵」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近代軍事人次,加速了舊式軍隊的滅亡,袁世凱可謂中國近代陸軍之父;清末新政時期,袁世凱又是君主立憲制的頭號擁躉,由於袁世凱政治上的實際權力,袁世凱推動了中國近代警察、交通、市政等諸多制度上的變革,影響遠在維新派之上,也超過其導師李鴻章。所以從這些角度上,袁世凱可以成為當之無愧的「國寶」。

不過,由於袁世凱的特殊身份,他也免不了背上罵名:維新變法時,袁世凱被認為「告密」(其實袁世凱說與不說,維新變法都必將失敗);義和團運動時,袁世凱在山東強力鎮壓,這是因為列強對山東虎視眈眈,袁世凱害怕引狼入室,但這洗刷不了袁世凱殘酷鎮壓義和團的罪名;辛亥革命時期,袁世凱與革命黨合作,逼迫清帝退位,所以有成就共和的美名。

袁世凱在對日問題上,也並非世人所描述的那般不堪:袁世凱一直將日本視為中國最大的敵人,但國力所限,袁世凱實際上拿不出切實可行的對抗措施;「二十一條」是袁世凱一生的一大污點,但這個條約其實起源於臨時民國政府與日本簽訂的《中日合辦漢冶萍借款案》。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可以說是忍辱負重,所以當時的國民黨人如黃興、蔡鍔等也未苛責他,袁世凱簽訂條款前後,也做出巨大努力,讓歐美看到了日本的野心,將中國的損失降低到了最小,至於袁世凱將簽訂「二十一條」之日視為國恥,更是在當時就廣為人知。

所以,結合這些歷史史實不難看出,用忠或奸來評價袁世凱是有失公允的,我們需要看不同事件中袁世凱的表現,給出不同的評價。

在筆者看來,袁世凱最大的悲劇在於,他本質上是個「古代人」,他缺乏應對近代世界形勢急劇變化的能力,他能夠想到的解決辦法,都來自於中國傳統歷史:袁世凱認識到了中國要崛起必須重新樹立中央威信,但他想到的解決辦法是稱帝,這在進步歷史觀看來,是不能接受的,也必將被人拋棄,這也是他「竊國大盜」之名的由來。

但如果我么看世界歷史,不難發現,無論英國還是法國,在君主制和民主制上都出現過反覆,都經歷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變動,最後才造就比較「完美」的制度,而近代中國所面臨的情勢,已經不允許中國人進行反覆嘗試了,所以袁世凱的做法就不能為國人所容忍,某種程度上,這是中國人面臨的困境,是中國人的時代悲劇。

所以,楊度給袁世凱寫下了:「共和誤民國?民國誤共和?百世而後,再平是獄;君憲負明公?明公負君憲?九泉之下,三複斯言!」如果我們願意正視歷史的複雜性,就不難發現楊度所言極是。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說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

當時的背景是怎樣的呢?中國在異族統治下被封印了幾百年,積貧積弱,遭人凌辱。而中國要想重新站起,需要經過三個大革命——民族革命,社會革命,國家革命。

民族革命,就是推翻異族統治,讓漢人重新掌握國家權柄。

社會革命,就是推翻地主,買辦等阻礙社會進步的舊勢力,解放勞苦大眾,別一盤散沙的中國重新整合起來。

國家革命,即是完成上述兩個革命後,集合全社會的力量,建設一個全新的強大的國家,打破帝國主義的枷鎖。

這裡需要重點說明的是,在前兩個革命完成之前,第三個革命是進行不下去的。

隨著辛亥革命一聲槍響,北洋政府上台,袁世凱和孫中山聯手完成了第一個革命任務,即民族革命。但對於接下來的社會革命,兩個人產生了方法上的分歧。袁世凱是對當時的中國局勢看得比較透的人,可惜還透得不夠;孫中山對於西方的民主共和過分迷信。面對階級破碎化,力量散沙化的中國,需要有人用合適的方法把他整合到一起,才能發揮國家最大的力量,才有資格在外交上和列強掰手腕。孫中山選擇的方法是西式的民主共和,而袁世凱選擇的方法是皇帝制度。不得不說,兩個人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方法都沒選對,所以都失敗了。後來有個人接手了這兩個任務,並出色地完成了他們。

做了這些鋪墊,現在可以比較客觀地在外交方面評價袁世凱了。

假設外交是一場牌局,那在沒有完成社會革命,整合國家力量之前,中國這邊的牌就是一手爛牌散牌。袁世凱拿著一手爛牌,而敵對的列強手裡都是好牌,所以這場牌局打起來真是折磨人。袁世凱為了國家利益也是絞盡腦汁拼了命在打,想贏幾乎不可能,他能做的只有少輸一點是一點,爭取把損失減到最小。袁世凱是一個有大本事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說他儘力了。

可袁世凱也清楚,如果不完成社會革命,這樣的蛋疼牌局就得一直打下去,所以他上台不久就急匆匆地稱帝,而後面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很多人,很多事,往往是剎那芳華。
一個作惡多端、殺人無算的惡霸,在日本鬼子來的時候,對日本人並不覺得應該如何謹慎,所以被日本人抓起來殺掉。於是,這個人的歷史評價,首先就是民族英雄。有這個帽子戴在頭上,絕大多數惡意評價是完全免疫的。
相反,一個積德行善,造福鄉里的好人,在日本人來的時候選擇了做維持會會長。哪怕他是為了讓鄉親們活的輕鬆些,但是,這種「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本身就是政治錯誤。可以想像他是什麼下場。

袁世凱,一輩子,可能就做錯了這麼一件事~稱帝。


可惜天命不在袁世凱,不然我們現在就得叫袁( ?_?)?⌒●~*


大頭比光頭高到哪裡去了
二十一條,首先這是個密鑰,而且是日本單方面提出的,故大頭不存在賣國求榮這種說法。他不像國民政府,遇事就簽,而是儘量周旋以達到拖住日本,延長談判的目的。比如說,開會頻率降低,開會前會讓小姐倒茶,會念一段開場白(每次談判都有時間期限)
而且這是個密鑰,大頭也把消息透露給英美等國,大挫日本國際聲譽,贏得了國際支持,這個可比淞滬會戰時開打前蔣介石一直寄希望於國際援助強多了。雙管齊下,慢慢拖,最後拖成民國十四條
袁世凱之前在清廷中就是鷹派,對日態度十分強硬,在與日本差距更大的情況下,幾乎沒有出賣主權,比禿頭高到哪裡去了


要說到袁世凱,就要從他那個時代看,不能開上帝視角。
在袁所在時代,外交就是和各帝國周旋,最大限度減少損失,並藉助帝國的力量與各方周旋。從這方面看,袁大頭相對那個時代,還是很牛的,可對比孫大炮。


手段高明,你要知道袁世凱就是靠在朝鮮錯綜複雜的外交形勢里怒懟日本人而聲名鵲起的,算得上上近代中國少有的成功外交案例。在整個事件中袁世凱耐心、手腕、果決皆備,稱得上是一代豪傑。

二十一條談判成十四條,將英美日玩轉手掌之中,算得上比較好的結果。

可惜的是在局勢里陷得太深,跳不出來。建國伊始,在袁世凱統治時期,中國統一時間太短。

更重要的是天不假年,袁世凱擔心自己早死,太急著當皇帝了


歷史是大炮的徒子徒孫寫的,誰讓大頭的徒子徒孫不爭氣呢


用走向共和里伊藤博文的一段話來回答:實力相當,外交即實力。實力懸殊,實力即外交。


這個也被建議修改!


謝邀
後期只有一個指導原則,那就是為了稱帝怎麼都好……還沒成功。比如給予各國更大租界換取各國在租界內鎮壓革命黨,還有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當然,他還是很受外國人信任的,孫中山被迫讓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列強比較熟悉袁世凱,不相信沒根底的孫中山。

溥儀寫的《我的前半生》中對於北洋大佬們的帝王情結有過生動的描述。我相信當時許多精英人物和平民百姓是接受和相信帝制的。而歐洲一戰前帝制非常普遍,哪怕是革命派的美國也表示中國自有國情,不反對帝制。問題在於,首先,袁世凱勢力在北方,南方實權地方派可能接受帝制,但不擁護他稱帝,其次,反對帝制的革命黨有了一定的影響力。結果袁世凱萬般算計成空。

想想中國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還能接受終身制蔣介石傳位給兒子,當年袁世凱若不稱帝,還是滿可能搞個終身總統噹噹,再能傳給兒子的。


沒有實力做支撐,外交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


瀉藥,我連歷史愛好者都算不上,所以也就是胡謅幾句,愛看就看。

外交從來都是內政,這在袁世凱時代積貧積弱的中國更是如此。可以說袁世凱沒啥選擇餘地,而是英美德法日選擇了袁世凱,認為袁世凱可能具備還款能力。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中國還是那個積窮積弱的中國。
袁世凱面對的日本是二流列強。
毛澤東面對的蘇聯是超級大國。
袁世凱把二十一條談成民四條約。
毛澤東把蘇聯的電台和艦隊一口回絕。
私以為當時蘇聯的壓力要比日本大的多,要求小的多。
高下立判。


推薦閱讀:

東盟通過《南海行為準則》是什麼意思?對我大天朝有什麼影響?

TAG:歷史 | 中國近代史 | 袁世凱 | 歷史人物評價 | 外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