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華歆和王朗的做法?換成其他三國人物會如何處理這種情況?

原文為《世說新語》「德行第一」中第十三則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
原題主引的那一段閱讀理解被我刪了,因為那段題目有太多過分渲染和主觀判斷,我覺得可以把腦洞再開大一點,設想一下三國其他人物會怎麼處理這個情況也挺有趣的。


雲長、翼德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

「二哥,咋辦?」
「救人要緊,竊不可壞了大哥一世仁義之名啊!」

--------後賊追至------

「二哥,好像有人追咱,咋辦?」
「翼德莫慌,我有軍師錦囊,且看來——哈哈哈軍師果然神機妙算,此困破矣!」
「二哥,軍師說啥了?」
「軍師曰: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我家軍師真乃神人也!」


就」華王優劣「的故事來講,反應出來的確實是王朗背信棄義,華歆信守承諾。王朗初時的確抱有幫助別人的善心,私以為是真心,只是他的善是在自己酒足飯飽,置身事外之後的小善,一到關鍵時刻,自私自利的人性就暴露出來了,其實這是我們大多數人會做的事情。而華歆,我認為他的善是深思熟慮之後的大善,他不會為了一時的憐憫而做出他認為有損大局的事情。其實我覺得他剛開始的拒絕,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可能已經考慮到後來的事情可能會發生,所以不想累人累己,才拒絕的。但在王朗的堅持下,他對局勢有了僥倖的心理,加入沒有盜賊,說不定就救了一個人呢。後來盜賊追來時的更反映了他的敢作敢當,勇於承擔。

我向來覺得勇於承擔是非常難得的品質。尤其在現在,世事很難有絕對的對與錯之分,我們不保證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對的,但我們可以做到事情發生之後,若有不如意的結果,勇於承擔,不抱怨。

其實,每個人的品質如何,都要放在大環境下去看,甚至是蓋棺定論。關於華歆,講的最多的三個故事是「名士高風」,「華王優劣」和「割席而坐」。

名士高風,出自《三國志·卷十三·魏書十三·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裴松之注引華嶠譜敘:歆少以高行顯名。避西京之亂,與同志鄭 泰等六七人,間步出武關。道遇一丈夫獨行,原得俱,皆哀欲許之。歆獨曰:「不可。今已在危險之中,禍福患害,義猶一也。無故受人,不知其義。既以受之,若有進退,可中棄乎!」眾不忍,卒與俱行。此丈夫中道墮井,皆欲棄之。歆曰:「已與俱矣,棄之不義。」相率共還出之,而後別去。眾乃大義之。

華王優劣,出自《世說新語·德行》: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割席而坐,出自《世說新語·德行》: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前兩個故事都是講的都是一個意思,華歆理智顧大局,重信義。而」割席而坐「的故事是不是說華歆也是考慮大局呢,多獲取信息,掌握全局呢。

畢竟歷史資料提供給我們的只有隻言片語,我們後來人只能猜測。不過《三國志》對他的評價還是不錯的,清正廉潔,勤政愛民,且對局勢的發展有很強的預見性。


我是特地慕名來刨王司徒的黑歷史的!這些答主在答題的時候絕不會想像到一年多後的王司徒會變成網紅吧hhhhhh
那我也貢獻幾段吧~
I.嘟嘟郭將軍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附。嘟嘟曰:有一人下來情書,約我等同船避避,如何敵敵?郭郭曰:靠!何等樣人?靠船下數語,豈能上船?嘟嘟曰:此計甚妙,正合我意!後賊追至,殺其人。
II.傻豬父子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附。司馬師曰:傻豬父親,快看!司馬懿曰:妙,妙啊…………快撤!其人曰:我cnmlgb!!!後賊追至,殺其人。
III.丞相司徒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附。王朗曰:來者可是,逼男人(蜜汁口音)?孔明曰:正是。王朗曰:久聞攻之大名,今日有幸相會,來來來,上船來,與我等成大統,合人人,豈不美哉?孔明曰:蛤蛤蛤蛤蛤……(蜜汁痴笑)王朗曰:約不約?其人曰:不約!王朗曰:你……你敢!轉頭入船,謂孔明曰:明明,我們走,來來來,試試老夫的旋翼假JB,一發入魂,瞬間爆炸……後賊追至,殺其人。


船上明明有空隙,卻不讓別人上船,這確實不符合人之常理。所以王朗在答應讓那人登船的時候,華歆雖然有自己的考慮,但也沒有很堅持的拒絕。華歆雖然考慮到怕人多了行船不便,但是他也不能很確定是否會有意外發生,更別說會預見到會碰見盜賊,所以說這是個不確定因素。如果這個不確定因素沒有發生,一路順順利利,那麼王朗會不會被冠以君子的名號呢,華歆會不會被說成是小人呢?王朗表面上大方,實際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況下送人情。哪個人不是這樣呢?傷害自己的利益去送人情,傻么?而且就這樣一件事就能說明王朗是極端自私,背信棄義?況且最後並沒有把那人趕下船。就這一件事能說明華歆則一諾千金,不輕易承諾,一旦承諾就一定要遵守?
我覺得這件事智能說明華歆做事很理性,會瞻前顧後,有戰略意識。


華歆才是真正可以成大事的人。
事件開始時判斷極其準確,結果雖然不按我的判斷來,那也無所謂,既來之則安之。


果然遇到盜賊追趕,也沒有過分慌張責備,選擇了就要堅持下去,(判斷永遠是根據目前狀況來的,注意,此時不是應該考慮把後來的人丟下去,而是考慮既然人上船了應該怎麼擺脫盜賊!)
最後安全了,和好如初,但我想華在心中已經對王郎了解了。

退一步講,就算被賊寇追上,華歆也會有準確的判斷來擺脫危險。

因此反對排名第一的答案。

ps.盲目點贊狂魔居然蔓延到了知乎!


曹操、劉備乘船避難,路人想要同行。
劉備:曹公我們帶上他吧,你覺得呢?
曹操:天下英雄使君與操,當然要救!
(劉備:你為什麼沒有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一會遇到盜賊。
路人:兩位大哥不連累你們了我先走了吧....
曹操:不急不急,玄德肯定比你跑得快,咱倆接著走。
(路人回頭一看,劉備果然不見蹤影)
路人:天下可以沒有我,不可沒有你,我給你開船吧。


人是複雜的,誰沒個優缺點呢?世說新語裡面這2位的事也不是只有一,二則。華歆和管寧不是還有「割席斷義」的典故嗎?


推薦閱讀:

曹操的謀士荀攸為什麼不怎麼有名?
如何評價三國殺武將鍾繇?
為什麼有觀點說三國中賈詡是最聰明的人?
漢唐時期中原是有不少崑崙奴和白種人的,張飛有沒有可能是黑種人,關羽有沒有可能是曬紅了的白種人?
張良與諸葛亮韓信與周瑜孰優孰劣?

TAG:人文 | 三國人物 | 如何看待評價X | 王朗 | 華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