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里的腰帶為啥那麼大那麼誇張?


跟真實的歷史比對,可能一點都不誇張。我對京劇研究不多,對傳統服飾粗有涉獵,拋磚引玉一下。
當大家說起唐太宗的時候,可能第一時間會想起這幅畫像。

這時你會不會有個疑問,為什麼李世民老是提著褲腰帶,難道堂堂天可汗連條質量好點的褲帶都沒有嗎?
其實,這幅畫像是明代初創作的,跟真實的唐朝風格是有很大不同的了。應該說《步輦圖》更能體現當時的形象。我們來看看明代幾位皇帝的御真,就可以發現相同之處。

唐《步輦圖》,相傳為閻立本所作,後世流傳版本是他人摹畫。

古人的腰帶,我個人以為粗暴的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布做的,一類是現在說的這種皮革做的革帶。革帶起源於游牧民族的蹀躞帶,是我國民族交流的一大見證。根據革帶上有金玉,或犀牛角等飾品,因此又叫玉帶或者犀帶等等。腰帶上的裝飾不同,其官階品位也不同。我粗略選了明成祖,明憲宗,明光宗分別代表明初明中明末幾種風格,發現他們的玉帶都很寬闊,大於使用者本人的腰圍,所以並不具有實用性,僅僅是一種擺設而已。這一點定陵出土的文物也證實了。
而且這並不是皇帝的專利

玉帶不具備實用性,所以它更多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有句話叫「殺人放火金腰帶」。歷史上有多次贈賜玉帶的記載,例如張居正參加鄉試時就被湖廣巡撫顧璘解下犀帶相贈以勉勵。
可以說,京劇的這種腰帶正是明代革帶的反映。

那麼,為什麼明代這種革帶會變的這麼寬闊,失去其本來作用呢。以下是我個人一些猜測:蹀躞帶初引入中原時還是以實用性為主,唐朝就有有武官五品以上佩革占鞢七事:佩刀、刀子、礪石、契苾真、噦厥、針筒、火石。都是些打仗用的隨身物品。後來這些物品逐漸演變成金玉犀牛角這些裝飾品,於是人們就以裝飾品的材質和數量多少區別高低。如《元史·輿服志》一記載:百官公服,偏帶,「正從一品以玉,或花、或素。二品以花犀。三品、四品以黃金為荔枝。五品以下以烏犀」。《明史·輿服志》三也稱:文武官公服腰帶,「一品玉,或花或素;二品犀;三品、四品,金荔枝;五品以下烏角。」在保持金玉飾品一定大小的前提下,要增加只有無限增寬腰帶的長度了。因此,革帶越闊,意味著地位越高。我沒記錯的話,定陵出土的萬曆皇帝的革帶上有24件玉石,這應該是天子的規制。

從唐代《懿德太子墓畫》中的官員和五代《韓在熙夜宴圖》看到的這女子可以說至少在五代時期蹀躞帶還是起實用性的。

宋代逐漸增長。我來說明一下為什麼宋代的腰帶看上去有兩圈。簡單來說大概就是先勒緊腰帶一圈,在腰的正前方扣緊(如下圖宋仁宗像),再繞一圈,從左邊出來,在腰上方繞一大圈子把撻尾插到右邊去。

元《佛朗國獻馬圖》官員的腰帶還是保留著宋代的傳統,可以看到撻尾的位置。

明代公服還保留著一些宋代的特點。不過相對於其他服飾,公服實在不常用。常用的常服都是雙撻尾的腰帶,如下圖定陵出土的文物。這時候的腰帶就完全沒有實用性了。

明代公服

定陵出土的文物

明代常服據@Hasuran Li介紹,清代皇帝還是有蹀躞帶的,不過應該跟上述的屬於同源不同流,因此清代八旗的蹀躞都是實用性超強的腰帶,因此這種寬腰帶就只保留在戲劇裡面了。

現代……算了,不要搞big news。
以上一家之言,如有疏誤,歡迎批評指正。如果題主對傳統服飾有更多興趣,可以看一下孫機教授的著作,他是古代中國物質文化的專家。知乎上,@春梅狐狸 @新水令還有《q版大明衣冠》的作者擷芳主人都是這方面的大神,在此我就不再班門弄斧了。


作為戲曲原型的明代官員常服腰帶,在中期由實束逐漸演變為虛束,成為純粹裝飾性的配飾。穿法一改傳統束腰之法,改為兩側系在腰間,任其向後自然垂下,朝鮮官服保留這一特徵。傳統戲曲掛在腹前,也許是為了表現官員氣宇的藝術改造。


那個不是腰帶,叫做大帶,或者「搭帶」
戲曲服裝除了本身意義之外還存在裝飾性和實用性,所以存在因角色行當不同,大帶系法和顏色不同。
武生身上是否邊式看他動作時候大帶走向即可得知,或者用大帶做一些動作,比如「踢大帶」等,是舞台表演的一部。


有一個詞叫做「端著腰帶」,就是說腰帶很大需要兩手端著,目的是端架子,顯示出官吏的身份。


這應該叫玉帶吧


推薦閱讀:

你見過哪些現代人寫的好的文言文?
如何看待張宏良的文章《〈反家暴法〉將摧毀中華民族賴以存在的倫理基礎》?
沒有粽葉的粽子還配叫粽子嗎?

TAG:京劇 | 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