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優秀的室外台階設計?
不請自來~
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個想起的就是它了:
加拿大建築師Arthur C. Erickson設計的溫哥華羅布森廣場的台階(Robson Square Stairs)
Arthur C. Erickson一共做了三組這樣的台階設計,通過巧妙安排創造了一個各類人群能真正共同使用的活動空間。
從使用功能角度來看,這個算是室外台階與坡道相結合的經典案例了吧。
Robson Square設計於1980年,查了一下發現之後這種台階結合坡道(ramps blend stairs)的設計還挺多的。
比如OMA設計的McCormick Tribune Campus Center中也有這種台階(下圖)
比如德國的Aachenmünchener Headquarters Stairs (下圖)
比如曲線的~~位於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先鋒法院廣場(Pioneer Courthouse Square)(下圖)
最後還有室內這樣設計的= =(下圖)
White Block Gallery
-------------------------
圖片來源
[1]http://pinterest.com
[2]Birth of Vancouverism: Arthur Erickson
提起室外台階,第一時間想到的竟然是這個老漢...
容我想一想
1.安藤的水御堂
2.扎哈的園藝展覽館
3.斯卡帕的某建築
4.密斯的范斯沃斯住宅
5.Valerio Olgiati的國家公園中心
極少,極容易記住
6.最後說個近距離的例子,如恩上海餘慶路的設計共和
台階很自然的將街道空間過渡到室內,同時自帶不多不少的儀式感
以上這幾例室外台階的共同點是——它們都在一個優秀的建築里。這些台階放到整個建築里去解讀,才能深刻體會到它的好處。
設計的好的室外台階首要為流線服務,方向正確,指向明確,簡潔利落地處理高差關係。
所以只要是常規的台階,藏一點小小的匠心在裡面,就是優秀的台階設計。相反的,那些為了奇趣而過分設計的台階,我只能說「氣質」真的差了許多呢~1. 現代主義大師之一的Alvar Aalto在芬蘭設計的S?yn?tsalo Town Hall(珊納特賽羅市政中心)
我覺得它的台階設計在當時來看是挺有趣的
Aalto在設計的過程中將芬蘭的傳統元素融入在建築當中,儘管在當時「可持續」 「生態發展」等概念還沒出現,日本metabolism(代謝派)也沒進入分支階段,Aalto的這個建築就已經有生態建築的萌芽了。
更為重要的是,S?yn?tsalo Town Hall的這個階梯在平面與平面之間形成了一個柔和的緩衝及過渡,闡釋了人與建築,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的可行性。
這是在brutalism(野蠻主義),以及megastructures(超大型建築)極為盛行的二戰後發展時期里極為難得的。2. Saunders Architecture設計的Forest Stair in Stokke (斯托克的森林階梯)
這是一個在挪威森林裡的觀景台,十分地簡潔、美觀和實用。遊客的視野可以通過逐步上升的階梯而變得開揚, 鳥瞰整個森林的美景。
The careful surveying ensured that not a single tree had to be cut to accommodate the new stairway to the sky, and the ambitions of the project were realized.
從對這個階梯的介紹中可以了解到,設計師對森林植被的保護十分在意,希望在整個過程中不傷一草一木,體現了目前建築設計對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視。
3. BIG事務所在台北設計的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Knowledge Centre (技術娛樂知識中心,簡稱TEK Taipei)Holes in the structure will create a spiral within the volume, forming access routes from street level into the building and up to its roof.
這是一個有趣的設計,民眾可以通過這些「洞窟」逐步上行到建築的頂層。在這個建築里,階梯沒有選擇方正,直線型的設計,而是與建築本身融為一體。當你在階梯上行走時,就等於行走在建築主體上。
「當你覺得行走在室外,你也行走在室內,真酷。」
4.Patrick Veillet Studio為某個私人花園設計的玻璃階梯,在觀賞植物的同時不對其本身進行破壞。
5.由Charles Jencks和其妻子Maggie Keswick為位於蘇格蘭的Portrack House設計的階梯。
被稱為GARDEN OF COSMIC SPECULATION。
「令人驚嘆的幾何美和自然美!」
6. 講一個比較扯的,位於義大利都靈的fiat Lingotto Factory建於1916-23年。在這個各種主義百花齊放的時期,設計師Giacomo Matte?-Trucco選擇在其頂部上建造一條汽車賽道,在炫酷的同時又十分地實用。
圖片來自:
維基百科(Factory race track):Lingotto
Charles Jencks網站:charlesjencks.com 的頁面
靈感日報:綠植旁的美麗階梯
Dezeen:TEK by BIG | Dezeen
Archdaily:Forest Stair in Stokke / Saunders Architecture
維基百科(Town Hall):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n?tsalo_Town_Hall
市政廳官網:http://www.jyvaskyla.fi/saynatsalo/english/townhall/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想到當年的iPhone..現在的小孩大概忘記當年iphone所帶來的爆炸性與革命性。Iphone的革命性是多方面的,今天就說一點:在手機還是諾基亞,摩托羅拉的年代,手機使用界面上幾乎是定式的:一半的屏幕,一半的鍵盤,兩者因為都具有極重要的輸出與輸入功能而缺一不可。這個長久的平衡性一直到了智能手機的時代才被打破。Apple首先看到了作為輸入功能鍵盤在絕大部分時候是無功能的。也就是說,在手機使用界面上,有近一半的區域其實只有在特定時候才會使用,因此很多鍵盤的使用率是比較低的(撥號碼用數字鍵,簡訊用鍵盤鍵,閱讀用移動鍵etc.). 再這樣的背景下,apple提出了全屏幕的手機設計。而鍵盤,只有需要用的時候才出現就好了嘛。
同樣的道理,我們看看樓梯不也是那個必須存在,但又極佔場地,使用率低的[鍵盤]嗎?
很多設計師都想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去合理化樓梯這個有點礙眼的空間元素。
第一種: 漂亮就好. 這樣設計的好處是把必須存在的樓梯元素給裝飾起來,至少美也是一種合理存在的設計價值。這種設計手法比較常見,個人認為是一種面對階梯空間較為消極的設計手法。
Rio de Janeiro by Jeroen Koolhaas and Dre Urhahn. 兩位來自荷蘭的藝術家用塗鴉裝飾了貧民窟的街道。當浮世繪的鯉魚與穿梭的樓梯結合,渲染出一種超現實的日本紅橋景觀。
Green Acres by Athena Tacha in New Jersey。 藝術家Athena Tacha把景觀階梯,種植池,廣場都作為雕塑立於建築中庭。
Tucson Mountain Retreat by Dust.當然還有基本的構成手法設計的階梯,也是讓階梯成為空間中一種重要的裝飾元素。
第二種方法:多些功能吧。當賦予原本是行走空間的樓梯其他功能時,令空間功能多樣化,提高空間使用率。
M?l?v Axis by Adept Architects.階梯空間可以通過改造成為遊戲的場所,增加城市活力。
Rhone River Banks By IN SITU Architectes Paysagistes.更為約定俗成做法是河道斷面的階梯化,讓人有景可觀,有座可依。
Sea Organs by Nikola Ba?i?. 出格一些,可以利用海風與階梯的精妙構造設計出獨特的海風琴。當海風襲來,樂聲想起。
北林學研中心景觀by @蔡凌豪. 蔡老師把樓梯,瀑布,詩歌揉擰在一起,冬季是階梯,夏季是瀑布,四季不變的是幽幽的詩意。
第三種方法:樓梯?那是什麼。如果要做到創新的改造,也許最好的做法是別去想階梯是什麼,該是什麼樣的。
The Simcoe WaveDeck by West 8.大荷蘭名事務所西八把階梯雕塑化,不僅僅是增加了趣味,更為這種由於形式與功能的割裂帶來了功能的多樣性與未知性。
Stair Squares by Mark Reigelman, Booklyn"s Borough Hall. 簡潔,靈活,有效,尊重場地。
額,對於這種不按常理的設計路線....我只能說,我也想要這樣的腦洞!!
這就是我的回答:對於不可避免的台階空間我們可以美化之,可以多功能化之,更可以開腦洞處理之。至於優秀不優秀,就像當年的iphone一樣,只有公眾有權利用他們的行為去投票。
之前有知友評論圖片選的不是很好,確實,當時找的比較急,圖片質量低下。
過了這麼多天,重新找了一些,現補上。
一、台階與特別體驗——KAVAKAVA 的"攀登"之梯
(文字和圖片均來自谷德網)
該階梯的設計簡單卻高效。它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通道,更為人們拜訪城市上方的歷史城堡營造了濃郁的氛圍。階梯的形狀強調了其特殊的位置—穿過後院到達城堡或從城堡穿過後院。
階梯的起點很窄,階梯上方還專門為孩童設計了小台階。第一個台階高度僅3mm,接下來的每一步台階都比前一步台階略高、略寬和略深。一路向上行走,會發現台階越來越大,最後一步甚至達到0.8m高、1.6米深。攀爬階梯需要耗費大量的體力。
之前抖機靈說的華山登山道也是特別體驗的一種。(下圖)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二、台階與綠植——花園上樓梯(The Garden That Climbs Stairs)
圖片來自archdaily
這個案例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台階的設計,但植物的插入,給老舊單調的台階注入了新的生命——綠意盎然的植物配合蜿蜒的花溪造型與硬質鋪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三、台階與地形(等高線)——隈研吾Naturescape
圖片來自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官網這個由竹子,石頭和水構成的地形景觀於2013年4月在義大利米蘭被完成,設計師是日本建築師隈研吾。作為三個展示現代生活的庭院中的一個,隈研吾設計的這個名為Naturescape的景觀是為了詮釋日本傳統的禪宗花園的意境體驗。層疊的石質地面在房間里形成了起伏的曲線。在最低的地方曲線形成一些水池,而其他較高的曲線則包裹著竹子和種植。類似利用等高線抽象出來的設計還有景觀設計師勞倫斯.哈普林設計的一個跌水廣場。
四、台階與繪畫
圖片來自Pinterest
這類設計效果特別明顯, @石韋屬 提到的兩位荷蘭藝術家塗鴉的平民窟街道案例,特別棒,我這再放幾個稍微弱點的。
大概列了這四類,最後做個總結
第一類——做體驗:利用多樣的高差寬窄變化,增強行走過程中的趣味;製造懸浮效果等。(突然想到室外汀步一步娘炮,兩步扯蛋的體驗也是極好)第二類——植入綠色:柔化台階生硬、沒有表情的形象
第三類——地形(等高線)轉化:尊重場地,自然的線條也充滿美感
第四類——融入繪畫藝術:特別出效果,挽救矮窮矬階梯很棒的選擇
勞倫斯·哈普林 伊拉·凱勒水景廣場
勞倫斯·哈普林 愛悅廣場
菲利普.約翰遜Philip Johnson借鑒哈氏山水設計的水園Water Garden
到了曬意向圖時間了,簡單來幾個有一些特色的,圖片來源見水印,侵刪
巴西LADEIRA街道景觀
該項目位於巴西東部Salvador市的中心區域Ladeira da Barroquinha,周邊是Glauber Rocha劇院和Gregorio de Mattos基金會文化區(位於Barroquinha教堂內),此次的設計可以看做是對這幾個公共場所的延伸。許多人認為該項目是連接Glauber Rocha劇院和Gregorio de Mattos基金會文化區的橋樑,這只是一方面原因,該項目是台階式,將通往各機構的入口有序的組織起來,由於它是個開放式的結構,因此它是一圈的梯級結構,遊客們可以自由的上下行走,不像平常的當地街道需要受道路的約束,由於附近有一個公交站,因此這裡人流量很大,該設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堵塞現象。
Velenje步行區(這個各個網站上都有吧)
Promenada工程位於斯洛維尼亞一個建於1950年代的年輕小鎮Velenje。處於城鎮中心的項目旨在通過提供當地缺少的城市公共空間來激活城市活力,提供空間之外的更大包容力,並將兩個看似矛盾的對立面「更多的綠色」與「更多的表演空間」完美結合。
Velenje City Center Pedestrian Zone / Enota 谷德上對這個項目的描述相當全面,而且從背景入手,非常值得學習。
墨爾本717伯克街
設計摒棄了垂直角度的常規做法,採用斜面的設計方式,營造出多功能的斜面景觀,使其具有座凳、種植池等功能。斜面處理方式模糊了豎向景觀與地面鋪裝之間的關係,使二者的整體性更強。
再來點其他的不詳說 ,來源於花瓣,pinterest實在是太考驗網速了
PS 我找素材時候怎麼想不出在這兒提出這樣的問題。
Mik Young Kim的Chongae Canel
運河改造,季節變化,水位線的上升下降決定人們能抵達的台階級數。
第一個想到的是 哈普林的台階。。。。。。補充一個案例是台階景觀整體做的比較優秀的的案例
貝聿銘的香港中銀大廈樓底下的景觀,一提到這棟樓大家總想到的是它的結構構思,其實它作為高層建築底部空間設計的整體融合的設計也比較優秀。
先來一張總平面。
可以看到建築的場地平行四邊形,貝老設計的時候將樓正立面旋轉使之面對皇后街道,這樣在建築的兩側就形成了兩個三角形帶有高差的空間。庭院在一方向壓縮,另一方向拉伸,打破對稱格局,兩個空間在整體上具有動感。這樣就更加增強了建築物旋轉的視覺效果。
這可能就是這些台階的視覺效果吧。
由於周圍都是車道,如何將人們的視線吸引至此也是一個大問題。貝老需要人們在此可以動中
求靜,鬧中尋幽,同時使之成為建築與周圍街道,建築地上與地下空間的過渡。底界面的邊緣
一條長長的突出的矮牆造成的陰影暗示了一個空間的邊緣,同時給整個庭院以尺度。讓走在台階上的人們不在感受樓體量的壓迫同時可以靜下心來欣賞庭院趣味。
以上是台階在景觀中的考慮。
下面是說台階具體的部分
可以看到在人們走入步道的時候,近景的石與和從石間流水第一步吸引力人的視線
,
與整個大樓三角形的設計呼應的景觀台階上種植綠樹作為遠處的點景還是讓人有些驚喜。
水景與台階的結合。
水從上部平面構置瀑布跌水。緊接著水被分割成一叢叢的小瀑布。水流的變化對台階上的人有何影響待我下次去香港體驗了再補充。。。。。
=====================================================================================================================================
可能我以為的好的台階設計是通過台階在一個高差的場地上讓高差處理的自然舒適,而台階本身藝術化與否只是其額外加分項,也就是說我們可能一開始要研究的是有哪些優秀的室外處理高差的案例。。。。
還有一個我覺得台階設計比較好的是李虎和史蒂芬 霍爾的 成都來福士廣場。
立面台階的處理巧妙,帶給人視線的衝擊其實還是蠻大的。
先上一張平面圖 。。。。。
中部是一個高大概有兩層的庭院而且還要與左右大樓相接,而且並不是所有樓都是無高差的。比如下面的圖。。
它的每棟樓都一座山命名,這樣的台階讓人有種在山路上的感覺。。。。 (也可能更多考慮殘疾人。。。)
==============================================
樓上有人提到艾未未的作品,居然沒有它的蛇形畫廊。。。
消隱的室外台階和座椅。。。。。。
據說這個台階設計和前幾屆的平面圖有關,具體的我還沒有研究,故不作評論。
太晚了。。。。等有新的圖和案例再補充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以上。
曾做過重慶的項目,那邊地形高低起伏,高差變化很大,最難解決的一個是地庫,另一個就是建築是街道高差的處理。
當然,市政路我們是控制不了的,但是下圖中人行路的處理手法值得借鑒,線條的造型也是和建築門面很貼合的。
下面這個是Tucson Mountain Retreat,是個類似度假別墅的建築,入口台階很有景觀性,和周邊的蒼茫的自然環境很相稱。
就是有些怕她踩空了,掉坑裡~
與上面一個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是扁了些。
這個則充滿了宗教氣質,也許是異域風情,很適合坡度較為陡峭的地勢,很多室內樓梯為了節省空間,也會採用左右踏的設計手法。
山林別墅,為了不破壞原本的植物,建築主體架空,台階也採用鐵藝鏤空。
下面這種在城市廣場或景觀區比較常見,好看不說,還能自然的形成一條盤繞的坡道,無論是自行車還是輪椅,都會便利很多。
這個則是一個城市的創意小設計,針對部分街道:台階無坡道、無座椅、無遮雨的幾個問題提出的簡易解決方案。
再就是古典園林中的台階了,無論是假山還是門口的台階,都頗具野趣,崇尚宛若天開的自然堆砌。
這種台階也坐凳結合的台階,室外則多見於大學和市民廣場,室內如博物館、圖書館等也頗多此類手法。
弱弱地問下,這個樓梯算么?雖然不是給人走的,哈哈。不過覺得很有愛啊,大愛……
園林景觀構造及細部設計 (豆瓣)
斯卡帕╰(*°▽°*)╯Museo di Castelvecchio
喜歡這樣的 是不是怪了點 脫離了日常的審美...._(:з」∠)_ 不過可以想像買早餐的人的活動誒 他們日常的生活什麼的....覺得很好玩
一步不顯娘、兩步不扯蛋
作為一個工科院校 這樣出櫃也是迫不得已 畢竟華水男女七比一 兩對基 一個腐女看3P
金華義烏江大壩。艾未未。
范斯沃斯住宅
上傳不了圖片……日後再補
范斯沃斯住宅的平面極其簡單,由大小兩個矩形構成。小矩形是入口平台。密斯這麼做的原因一是追求形式上的統一,還有更重要的實際功能,旁邊的小河在雨季會漲水,架起的平台可以高出水位,方便人們出入。
住宅從人口再到房間再到室外再到半室外再到室內,台階一步步抬起,空間一步步過渡,將人的心理自然地從外部空間引入建築空間。在這裡踏步更多地作為內外聯繫、交流的通道,使人與建築、人與自然有機地成為整體。
先匿了,整理好內容之後會來更新。
極簡主義大師 John Pawson 設計的位於洛杉磯的 House,泳池台階運用正負形的手法設計,十分巧妙和有趣。
中山陵,站在台階頂往下看,只見平台,不見台階
我已經忍不住了,每個答案都要發這個圖(笑哭)
推薦閱讀:
※近年風景園林快題有什麼變化,有沒有明顯的趨勢?可否以某校為例
※在ps和id之間抉擇?
※景觀設計畢業一年,怎麼提高自己的手繪水平?
※如何用ps塑造一張有情緒的景觀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