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是不是被拔高?

最近把傾城之戀一口氣讀完 但並沒有感覺到它的偉大之處 是文學素養和感受能力不夠還是 它本身就沒有傳言中那麼好??? 希望有人能講講這本書


以下是我個人淺見,供題主參考,

傾城之戀 當然是好作品,但卻算不上偉大的作品;張愛玲是好作家,但她也說不上偉大。
就是 金鎖記,號稱張愛玲寫得最好的一部,內里的基調以中國文學傳統來看也是上不得檯面的。「偉大」向來不與「寫得好」對應。所以在張愛玲的作品裡尋找「偉大」,那恐怕很難。或許說「魅力」或「魔力」要更恰當一點。傾城之戀是一部有魅力的作品,獨特的作品,不可取代的作品。

一提到張愛玲就想起傾城之戀,這倒不是說傾城之戀文學性最強,而是因為它最具代表性,換句話,最能體現張的風格,各個要素俱全,在張以後的每本書里基本都能找到「白流蘇-范柳原」的模式。

愛情是張愛玲幾乎所有作品的主題,但她從不高看愛情。愛,無非是世事的一面,一樣的自私冰冷,斤斤計較,損人利己。所以,就像魯迅諷刺伸頭看熱鬧吃人血饅頭的人們,她諷刺你來我往虛情假意的男男女女。

傾城之戀,這名字讓人想起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再不濟也是孟姜女哭斷長城。中國文學,特別是戲劇文學,大體是求個完滿。這裡「完滿」並非歡天喜地、熱熱鬧鬧,最後金榜題名洞房花燭,而是一種道德上的純凈完美,從一而終。梁祝化蝶雖然是悲劇結局,但他們純潔的愛情永存,所以也可算是喜劇,觀眾看了心裡也很滿意。泰坦尼克號最後傑克以生命為代價換回羅斯一命,羅斯嫁人生子生活的幸福美滿,這本是個好結局,但不知有多少觀眾和年少時的我一樣疑惑羅斯為何沒有堅守她和傑克之間的愛情。傳統的故事,總歸帶有童話特質。凡人一旦相愛便成了神,具有了神性,高尚無私,為了愛你甚至可以上窮碧落下黃泉,逃婚私奔病久離魂又算得了什麼。

而張愛玲是完全反傳統的。她深信人總歸是人,所謂神性都是裝出來的,不過騙人騙己,所以在作品裡她始終致力於揭開這塊遮羞布,把那醜陋的潰瘍亮給人看。「傾城之戀」這名字就是那華美的袍,裡面是什麼大家都知道。

在我看來,傾城之戀的主題她在文中已幾次提及。
1. 范柳原說給白流蘇的:
『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的中文根本不行,可不知道解釋得對不對。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詩,生與死與離別,都是大事,不由我們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們人是多麼小,多麼小!可是我們偏要說:『我永遠和你在一起;我們一生一世都別離開。』──好像我們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這句話被白流蘇理解為范柳原在推脫責任,不想給她婚姻的承諾,這當然也沒錯,但我相信范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起碼有一半的真心。愛在承諾中體現,可是承諾可靠嗎?語言抵不過事實,就像人永遠受現實支配。從這方面看,在現實面前愛確實是虛無的,我們做不了主。愛都是假的,何必更提傾城之愛。

2. "這堵牆,不知為什麼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類的話。……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毀掉了,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牆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

白流蘇和范柳原到底不是極端的人物,他們其實是」中庸「的最好代表。不相信愛,希望卻也沒有完全磨滅,還是渴望那一點真情的。殘忍卻可憐,機關算盡不過是為了謀一點安穩和真心。人只有在有所得卻不很多的時候才會更害怕付出和失去,若是到了那什麼都沒有了田地,甚至生存都受到了威脅的時候,才能毫無顧忌的投入和獻身,反正豁出去也不過就這麼多而已。雖然這也都是經過了算計的,可是好歹算有了一點真心。什麼都沒了,我們才不怕失去,那時候才能真的好好愛你。

3.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裡,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著,跟著是驚天動地的大改革……流蘇並不覺得她在歷史上的地位有什麼微妙之點。她只是笑吟吟的站起身來,將蚊香盤踢到桌子底下去。傳奇里的傾國傾城的人大抵如此。「

從來沒有愛情傳奇。所謂的浪漫傳說不過是掐頭去尾保留了最好的那一段給你看罷了。英雄美人,侯爺公主,小姐書生,傳奇也不過如此,何況世人。


書還是不錯的,但我也認為傾城之戀不是張愛玲最出色的小說。最出色的,應該是色戒。當初我一讀到色戒的時候,深受震撼,當時就想這部小說改編成為電影,應該是空前絕後的佳作。過了好幾年,李安才拍出來了。
看的時間比較久遠了,簡單說一下。
首先,張愛玲很成功的塑造了白流蘇這樣一個孤立無援的女性形象。與前夫離婚,娘家不願意接收,在那個年代,女性工作也不多見,自身又聰慧高傲,卻馬上要面臨絕境,急需再嫁一人來擺脫窘境。這時候高帥富的男主出現了。但兩人的關係,若即若離。
直到戰爭降臨,兩人卻突然發現,彼此都是自己的依靠和牽掛,自然走在了一起。
本來是很完美的故事了,但張愛玲卻又留下了一個尾巴,說男主在結婚之後,又開始沾花惹草。

任何偉大的文學作品,都在於不同的人,可以對其進行不同的解讀。也就像一顆幾千斤重的橄欖,怎麼品都有味道。

首先,張愛玲描寫了現實婚姻的世俗,和主人公妄圖擺脫這種世俗的無力感。嫁漢嫁漢,穿衣吃飯。一些世俗的人,當然認為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但文中的男女主人公,他們是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的,他們當然不希望屈從周圍那些庸俗的親戚的意見,但又無力擺脫,尤其是白流蘇,再不嫁人,吃飯都成問題。

第二,這部小說提出了女性的獨立問題。白流蘇縱使再高貴,再冷艷,也無法擺脫依靠婚姻解決生活來源問題。

第三,作者比較深刻的剖析了愛情與自尊的關係。文中這段話可以點題:「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 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每個人都有自私,自尊,但愛情,或者婚姻要求我們彼此放下自己的自私、自尊,為對方讓步,為對方屈就。如果不放棄,那麼你註定在這個世上孤獨一生,甚至難以存活。愛情不光是美好的,她也是殘酷的。

這部小說甚至可以看成張愛玲自身對愛情的一個本質的看法:我是一個獨立的,有思想的女人,我有我的精神生活,我希望高貴的,完整的過完我這一生,不屈就任何男人。但我周遭的人對我冷淡薄情,現實生活又兵荒馬亂,一個人在這個險惡的世上的確太難存活,所以,不得不找一個男人。這個男人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對我不需要太關心,我自己能夠照顧自己,但當天真的塌下來了,也還是要為我抗一下,扛不住也就算了,不怪他。至於他能否在精神上與我交流,達到我的高度?算了,不強求了。
顯然,這種愛情觀,比起那些愛情就是風花雪月,感動對方到地老天荒比起來,無疑更成熟,更洞穿人性。這也是胡蘭成的「現世安穩,歲月靜好」能夠打動張愛玲的原因吧。她或許最大願望,就是在現世安穩,歲月靜好中,安安靜靜的耕耘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是轟轟烈烈的最求世俗的幸福。

此外,張愛玲的文字真的真的真的很美。題主需要用心體會。

題主覺得不好看,我覺得原因有二:
一個是太年輕,沒有真正體會到世俗的人們對愛情婚姻的看法,或許年紀不輕,但平時對生活和周圍的人琢磨的不夠。
二是文學作品閱讀經驗還不夠豐富,對張愛玲的語言風格還不太適應。


一篇在讀者眼裡如此世俗的文章,張老師卻賦予它一個初見只會幻想出轟轟烈烈足以傾城的戀愛情節的名字。連我母親問我看的什麼書聽到這名字時,都搖頭說:「把那些小說和韓劇少看一點,不實際的,哄的呀,就是你們這些沒有見過世面的小姑娘。」,看完文章後,卻不知道,這傾城之戀,究竟是愛情轟轟烈烈到使城傾覆,還是亂世之中只求一人相互慰藉。
1943年,離張老師與胡蘭成結婚還有一年,我不禁想,難道此篇文章她與萬千少女一樣,雖然看過父輩們種種蒼涼的愛情經歷,但還是對愛情憧憬?看完文章,我終於發現,世上唯有張老師一人了。柳原與流蘇前幾次見面,說的動聽情話幾次就在要打動我時,張老師都會讓流蘇打醒我,幾次流蘇的內心文字流露出來,都彷彿是在告訴她和我:這是現實,現實。。看到中間我反倒還有點埋怨流蘇,如此算計感情,心疼起了柳原。後半部分,柳原說:鬼斧神差地,我們倒真的戀愛起來了。文章沒有描寫出流蘇的表情。但我是愕然的,心裡罵街無數,在我心裡,他可是一見鍾情還痴心一片的啊!旁人對他的評價我都是當偏見了啊,只想給他機會!又重新開了前半段,發現在流蘇的心理文章描寫上有很多都透露這柳原的愛並不是僅愛。原來我在對一個人有好感的時候會昏頭昏腦的自我判斷,有意忽略掉一些細節,也許這就是我在戀愛上走的不是那麼順的原因吧。我苦笑,這是現實,現實。。。又看到他說:「那不算,我們那時候太忙著談戀愛了,哪裡還有工夫戀愛?」我心中悵然道:算了罷,他能說種話,便是已對流蘇徹底敞開心扉,而且二人已經是生死之交,流蘇不管怎樣算計說是不愛柳原都是假的,一座城的傾覆,讓相愛的兩個人從此不在互相算計,也是浪漫的。看到末尾,我徹底被張老師折服,這便是現實,現實。
這個結局真的神了,無論讀的時候怎麼疑惑她們是否真的相愛,或者他們在之前是否愛過,又或者他們怎樣相愛。看完結局都停止幻想。因為現實就是這樣打破一切幻想。張老師可以從小說里跳脫出來,但凡她在寫作時像我先前一樣,只想給柳原一個機會!這篇文章,才是真的世俗了。創造了人物,卻不隨意改變人物。一個沒有婚姻經驗的人寫的如此真實,一篇文章能寫的如此精彩,為何說是被抬高?


其實金鎖記和傾城之戀就是女性困在和走出框架的故事罷


我也是當時覺得傾城之戀不驚訝的那一類,因為我提前知道結局,當我回頭去看發現真的很意外。這對男女都是不坦白,還要傲嬌一下,彼此溝通不暢,男的不需要結婚,女的不肯低頭,整天互相揣測也不算多相愛,但最後居然因為有了外部戰爭的衝擊在一起了。你平時要是有喜歡觀察人的心裡的習慣,你就會越來越覺得這倆人收不了場,然後你就會覺得結尾簡直神了。


我讀完的所有感覺就是女生要自強,不然就只有餓死。


你看紅樓夢覺得震撼么 好作品不是說讓你多震撼 而是有營養 而是值得反覆看 而是走在時代的前面


樓主如果是做文學評論,學術上的研討,我回答不了。但是如果就是看書的話,自己喜歡就好,心中自會有定論


我也納悶,地鐵上看完後,沒啥感覺,也看明白了,就是沒感覺,沒有震撼或者什麼


推薦閱讀:

為什麼看書的時候會流淚?
《1984》開篇寫到「鐘敲了十三下」,鍾為什麼會敲十三下,有什麼含義嗎?
獨立書店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是否有類似連鎖書店的聯盟存在?
如何看進去一本不太懂的書?
閱讀納博科夫時聽什麼音樂比較好?

TAG:閱讀 | 文學 | 張愛玲作家 | 中國現代文學作品 | 傾城之戀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