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是複姓太史名慈,還是姓太名史慈,還是官至太史名慈?
太史,慈。
《媽寶太史慈》
擅長雙持的男人總是命途多舛。
所謂雙持,通俗講就是雙手武器。在東瀛島國,劍豪武藏說過,『我只是把你們吃面的功夫用在演繹二刀流,我的成功是站在阿蘇火山的肩膀上』。然則九州塔尼亞比較出名的雙持高手則群英薈萃,不似東九區那般孑然獨立。例如:雙鞭(生鐵鞭)呼延灼,雙持門神(熟銅鐧)秦叔寶,死守轅門(雙鐵戟)典韋,雙槍將(碧血洗銀槍)董平,雙刀(朴刀)祖茂,避雷針(雙花錘)李元霸,以及該篇的主角事母至孝(雙短戟)太史慈。
『如果把心思花到兩個東西上邊,你就不能點亮專精圖標』 ~Tencent
雙持的諸位大多都死了,而且是死於馬虎。這讓我想起一個陳年段子,數學老師總讓人仔細審題半徑和直徑。他說,馬虎會讓人在發射火箭的時候多算一個小數點,導致火箭飛升半道墜毀。殊不知哪特么嫩個多火箭給你射。言歸正傳,雙持的人總是給人以輕浮,不沉穩的第一印象,因為別人單刀突破的時候,雙持仔只能擺一個白鶴亮翅或者胸前畫十字。這種姿勢比較low b而且人畜無害。
『左手畫圓右手畫方,心分兩用,習得左右互搏傲然獨立於天下五絕』~周伯通
如此說來雙持都是雜兵么。不,殺出重圍嶄露頭角的雙持又是天賦異稟的,外表浮誇內心羞澀,或許他們只是不習慣另一隻手插在口袋裡。本篇的主人公就是一個外冷內熱(大霧)的雙持高手。
列位看官,相傳東漢末年的山東,就有個雙持的豪傑。此人手速冠絕公元190~208,apm左手279右手261,喚作太史慈。寡居的老母親辛苦撫養他長大,他卻惹了官司,酒醉失手打死了酒肆(扎啤城)的陳某。獨自惶恐逃至遼東,也就是黑土地,在這裡因為狍子眾多,主角練就了雙手飛戟的技術。可是每年的五月十來號母親節,他都默默收斂一天,因為想到老母還在領取低保,他很內疚。
一個東萊老鄉,或者老母親自寫信給他(待考證),太守孔融先生(讓梨的幼童中年時期)總是接濟太史慈的老母,母親節總是送鮮花月餅,婦女節多發盒飯。來信讓主角很感激,覺得政府很關心低保人群,尤其是寡居婦人。太史慈等到風頭一過,他的案子已經過了有效期,偷偷摸摸得往老家趕,路上恰好新皇即位,大赦天下,真可謂是時來天地皆同力。主角就這樣回了家。
說起這等戀家人物,依稀讓人想起了隋唐那個「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九州三十六府,交友賽孟嘗,孝母似專諸,威震山東半邊天,神拳太保,秦瓊~~~秦叔寶」(號稱評書中歷代最長外號),其人本是小吏,出差公幹,不想遭到上級業務部門刁難,盤纏用光流落街頭,才有了之後的『秦瓊賣馬』軼事,其中繁雜劇情表過不提,單說他拿了盤纏就急匆匆得往回趕,戀家之情可見一斑。
至於太史慈,也許是他流浪慣了,回老家幹了一票大事又出了遠門。這就是評書里膾炙人口的橋段「太史慈隻身出都昌,劉玄德仗義救北海」,太史慈共計走了三遭縣道,第一次,母親記著太守平日的照顧,委託兒子去都昌幫助正在抗擊黃巾賊支部(管亥)的孔融大人。太史慈很聽話,但還是歇了三天才出發,足見他的戀家。第二次,好不容易衝進被包圍的都昌,發現孔融已經放棄治療了,坐守待斃不肯跟黃巾賊正面剛一波,主角建議,「聽說北邊有個劉玄德,急公好義,江湖人稱及時雨(大霧),我願意單騎出城找援軍。」孔融大喜。第三次,太史慈趕著劉備借的三千燕趙軍士,衝散了圍城的黃巾賊,管隊長也在亂軍中不知所蹤,自此消失於小說。(腦洞:徐州臧霸也許是管隊長的馬甲)
太史慈難道生來就是個客將?無家族勢力,無師長同學,無商旅豪俠,單人單騎,遊盪在亂世中。無世家就不能舉孝廉等待政府聘任,無師長不得入幕府為小吏,無豪商資助不能舉義兵嘯聚山林。這樣的太史慈,為什麼不把握住劉備或者孔融,這莫非就是應屆生眼光太高不願在國相、郡守手底幹活么。惜哉。世人憧憬的雙槍組合——【太史慈+趙雲】只能存在於無數俗套架空小說中。
太史慈只想在省部級的揚州刺史那裡謀發展。兩年後,又隻身去了江南,沒成想劉Yao繇也被圍城了。這一次是被市井茶博士稱為「小霸王其樂無窮」、坊間少婦稱為「美洲狼的拜把子」的男子揍了。嗯,就是意氣風發,正處在人生巔峰的孫策。太史慈光榮的成為了一名斥候(偵察兵)。或曰:可使慈為將,以拒孫策。劉Yao淡淡一笑,我要是用了他,就要被許子將(怕死的預言家)笑話我不會用人。不知道太史慈有何感想,不過沒人等他想太多,劇情已經過到了【神亭嶺】。
酣戰神亭嶺,這一段讓人依稀想起了萬曆三大征的中日戰爭——李如松血戰碧蹄館。對手是加藤清正,小早川隆景等一系列日寇。劇情何其相似,李如松輕敵冒進來到碧蹄館偵察敵情,沒成想碰到了日本大部隊,大幹一場各自收兵。尷尬的太史慈身旁只有一名『區阿小將』,碰到了以孫策(武力98)為首的十三人,這裡面有譜代重臣,武力值剛過80的韓當,以及『被美洲狼打了屁股』又『燒了曹操屁股』的黃蓋,還有『你是誰啊?』的宋謙。總之就是一次遭遇戰,太史慈拿了孫策的頭盔,小霸王拿了太史慈的手機(繫於背後的手戟)。我想區阿小將應該在一旁掠陣,沒有撒腿就跑,端的是個好漢子。最後兩邊都累了,約戰改日。
然後劇情一晃,太史慈就莫名其妙護著劉yao逃跑了,然後沒有懸念的被活捉了,順理成章的就投降了小霸王。(畢竟孫策有六回目的真主角光環,畢竟意氣相投,畢竟不打不相識,畢竟兩人武力都是95+)不管怎樣,太史慈終於有了落腳之地,不用每次都在投奔別人的時候發現被圍城了。順便美洲狼的拜把子對他說,「今日之事,當與卿共之」,表示以後太史慈也是小霸王的拜把子。
太史慈在『小霸王席捲江東』的時候沒有特別亮眼的表現,也許是孫策把他派到西部防禦劉表的大侄子去了。據說劉磐很驍勇,總是騷擾孫策的西線戰場,(劉表從子磐,驍勇,數為寇於艾、西安諸縣)孫策安排太史慈去當西部戰區的軍團長,結果劉磐自此銷聲匿跡,個人簡介中只有上述的寥寥一句話。(劉磐某種程度上類似劉備義子劉封)
這期間太史慈有沒有回家,不得而知,他的老母親下落如何,不得而知。只有曹丞相私信過他,送來一個空盒,裡面寥寥幾株藥材,當歸。看來丞相是個講究人,文藝青年,經常送人一些頗有意味的禮物。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坊間傳聞中荀令君的死因,曹操送了一個盒子給荀彧,打開一看,空空無一物。荀彧就立馬自殺了,可見文藝青年之間不用書信,即可心有靈犀。這個當歸有何解釋,據說姜維歸降蜀漢之後,母親給他寄了書信拜託他回家,姜大膽回了一封,『但有遠志,不在當歸』。姜維號稱天水孝子,卻自此與母親沒再見過面。所以陳壽對此頗有微詞,姜維別傳里說了不少喪氣話。如此說來,太史慈的老母是不是被曹丞相拿住當人質呢,不得而知,結合徐庶的老母遭遇,也許這是曹操的一貫作風。
最後41歲的太史慈走完了漫漫人生路,連赤壁之戰也沒有趕上。『大丈夫生於世,當帶三尺劍,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沒什麼說的,遊盪半生的太史慈還沒有成就不世之功,就掛了。太史子義當然姓太史了。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人也。少好學,仕郡奏曹吏。會郡與州有隙,曲直未分,以先聞者為善。時州章已去,郡守恐後之,求可使者。慈年二十一,以選行,晨夜取道,到洛陽,詣公車門,見州吏始欲求通。慈問曰:「君欲通章耶?」吏曰:「然。」問:「章安在?」曰:「車上。」慈曰:「章題署得無誤耶?取來視之。」吏殊不知其東萊人也,因為取章,慈已先懷刀,便截敗之。吏踴躍大呼,言「人壞我章」!慈將至車間,與語曰:「向使君不以章相與,吾亦無因得敗之,是為吉凶禍福等耳,吾不獨受此罪。
-------出自《三國志·吳書劉繇太史慈士燮傳》
注意黑體字
是複姓太史名慈字子義,這個姓氏你可以百度一下太史_百度百科
教給你一個常識。
中國古代元明(好像是以這個時期為大概的分界點)以前,人們取名都喜歡叫一個字的名,
以單字名為尊。凡是三個字的名字,基本上都是複姓。有兩個字的名的人一般代表著低賤。比方說諸葛亮、司馬懿、歐陽修。司馬相如之所以取名相如,是因為景仰藺相如,從他的字「長卿」也可以看出來。
其他的回答者都說了,是複姓太史,單名一個慈字。這個姓氏並不見於《百家姓》。
一般來說歷史上比較出名的複姓都已經被收錄進了《百家姓》中,即使在百家姓成書的年代已經幾乎找不到那些姓氏了,比如漆雕,就是因為孔子的弟子有姓這個姓的(附帶說一句,漆雕這個複姓今天還有,但人數極少了。)壤駟也是如此,除了孔子弟子之外就沒有第二個人了。另外有些來源於少數民族的複姓也未收,如完顏、耶律。
其實三國裡面還有一個人是很奇怪的複姓,他叫毌丘儉,第一個字念「貫」。
另外從單字名向雙字名的轉變並不是元明時期那麼晚的事。三國兩晉時期還是以單名為主,過了南北朝,到了唐代就逐漸出現雙名了,李世民,白居易,虞世南,褚遂良,賀知章,李商隱,不都是么。主要原因還是單名的重名太多,許多好的單名已經被前人佔用了。
太史慈姓太史。和司徒司空司馬一樣屬於以官職為姓。太史慈兒子是太史享(←正史)不是亨,亨是演義的誤導。太史慈有一個很有名的後代叫太史叔明,是南朝(梁)時的人物,生於當時的烏程,現在屬湖州地界。嗯,太史享做吳郡太守時,烏程在他的管轄之內。
湖州現在有一個地方叫做太史灣,據說文革之前叫太子灣,老縣誌里也說不清楚到底是因為弁山葬了太史慈還是吳國一太子(或者兩個人碰巧都葬在這裡也說不定)。不過據說太史慈葬(從江西奉新)歸葬弁山之後,有人在弁山太史慈墓周圍栽了很多楊梅,於是從來沒有楊梅種植歷史的湖州弁山東太史灣楊梅瘋長。
他兒子叫太史亨!
太史是姓氏,慈是名字。
第一太史是一個推算天文曆法的官職,而子義是個武將,平生也沒當過太史令。
第二子義有個兒子名叫太史享。
第三就是如樓上諸君所說,三國時期起名字一般不起複字。
應該是複姓太史,單名一個慈字。從經驗來看的話,漢朝,三國時候普遍都是單字的名字,雙字的名字比較少見。
都是在古代有官職演變成的名稱。司徒,司馬,太史,可能是他的祖先有當太史的吧!中國人的姓,是由幾個大的姓氏分支出來的,很多現在的姓氏都是周朝的諸侯國的名稱。
太史乃複姓,該複姓確如題主所言,實是官至太史乃得名。
推薦閱讀:
※看《三國演義》最痛心的地方在哪?
※岳飛在當時應該怎麼做,才可以不被殺?
※乾隆為什麼要把皇位傳給十五子顒琰?乾隆的皇子們有沒有過類似於康熙皇子的紛爭?
※為什麼楚霸王項羽會烏江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