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為亂世,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的歷史不像三國歷史那樣廣為人知,僅僅是因為一部《三國演義》嗎?
關鍵還是缺少諸葛亮、關羽這種千古忠義之表率,不符合主流價值觀。
五胡時期,中華正統東晉還在呢,北邊就紛紛稱帝了。這不是教老百姓造反嗎?
五代時期,上一代皇帝剛死,武將就搶著上位。誰敢寫,你也想黃袍加身?
看看三國,漢名存實亡幾十年,曹操死都沒稱帝,這還是反派。劉備是曹丕篡漢後才登基的,而且旗號是大漢正統,孫權等了八年才敢稱皇帝。這才是符合封建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好故事啊。
以諸葛亮這種權力,放五胡和五代,前腳劉備剛死,劉禪小命就沒了。。。。
題主搞錯了順序,先有世間流傳的一系列三國故事,才有這一本集大成的《三國演義》。
我們關注的從來不是亂世,混亂本身毫無價值,正如死亡沒有價值一樣。真正有價值的是混亂中的秩序,死亡後的新生。
這個故事要從更久之前講起,歷經了春秋戰國五百年大亂世之後——它出生了。「秦」是它十月懷胎的雛形,「漢」是它最初的名字。我們至今仍凝視著它、驚嘆著它,不知疲倦的反覆討論那時候的情形。
陳勝吳廣的怒吼是它血海中第一聲啼哭,劉邦項羽是它最初的浪漫與惆悵。
它迅速的成長起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也曾在白登山下遭狼群圍困,也曾在七國之亂中掙扎彷徨,但這些都令它變得更加聰明強健。終於斬殺惡狼,戰勝心魔,橫跨萬里疆域,崛起於東方世界。經歷了長達四百年,波浪壯闊、燦爛輝煌的一生。
然後,它要死了。
劉備是它最初的浪漫,此刻卻充滿了惆悵;曹操是他胸中的豪情,仍絮絮說著那些王霸之道。
關羽是它的信念,斷絕於麥城之下;諸葛亮是它的智慧,隕落在五丈原上。
我們稱之為「三國」。
歷經了夢境,執念,憤怒,鬥爭——它死了。死在滔滔血海之中,正如它出生時那樣。我們也至今不能遺忘那時候的情形,畢竟,那是我們最初的夢境。
故事的最後,餘溫散盡,四分五裂,腐爛生蟲。聳肩,誰會關心蟲子們的死活呢?
直到下一輪重生,再一輪重生,隋唐宋元明,那已經是羅貫中口中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了。生不再那麼令人讚歎,死也沒那麼值得感傷了。我們都習慣了,它也習慣了,習慣的近乎麻木,直到1840。
不過,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主要是南北朝題材的評書沒人愛聽吧。
畢竟你要選什麼人當主角呢?北朝的那一大幫子胡人?誰是明君?誰是正統?好像除了最後的楊堅之外誰都差點兒意思。可是楊堅怎麼得的天下啊?哦,原來是欺負人家孤兒寡母,而且這個寡母還是自己的女兒,這個孤兒是自己的外孫——這個老殺材真不是個東西啊!
那麼選南朝的?選劉裕?他倒是比較符合傳奇故事的主角套路,可是光他一個人金光閃閃,身邊就沒什麼夠分量的配角啊,哪裡像三國演義那樣群星璀璨?
其實三國歷史廣為流傳可以說是必然,三國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帝國的結束。在這期間的人和事給這個帝國做了一個最完美的詮釋,中華民族的文化基礎和道德基礎也就此形成。
中華民族(儒家)的五大義理(仁義智勇信)的完美代表基本都漢帝國時期:義絕~關羽;智絕~諸葛亮;勇絕~項羽(漢帝國形成期);信絕:季布;以上除了仁絕~周公;(因為儒家的治國理念是繼承周朝時期的社會制度,所以仁絕必須是開創這個秩序的周公。)三國時期是這個中華第一帝國的末期,無數這個帝國的精英,為了再造這個帝國,拼殺奮鬥:想做漢西征將軍的理想主義者曹操,那個曾經在京城秉公執法,反對袁紹引董卓入京,在十八路諸侯止足不前時獨自一人追擊董卓,這個浪漫的詩人,理想主義者,為了再造漢帝國,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失敗,最後只能選擇另外一條道路(無我,世間不知幾人南面稱孤)。曹操一生的對手劉備,更是為了實現漢帝國的復興,百折不撓,看三國演義全書,劉備一直秉承著仁的理念(仁治平原,興兵援徐州,攜民渡江,還有最後給劉禪的遺言)。劉備的仁不能和周公三代相比,但絕對是三代後第一人。但他的仁,漢帝國的仁,中華第一帝國的政治正確,卻在大勢下,無奈的終結。特別是之後中華陷入數百年的黑暗時期。翻開史書,任何一個帝國的滅亡都不覺得可惜,唯有漢帝國的滅亡給人一種惆悵與遺憾。
在儒家的道統,中國封建王朝的政治正確里,仁是第一位的,其他四德都要在仁的下面,所以那麼多名臣良將都一直追隨著看似什麼都不會的劉備。諸葛亮和關羽,文臣和武將的代表,各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踐行著儒家的智與義,並傳為絕唱。他們的再不能臨陣討賊無奈,和漢帝國的無奈與惋惜一起,相互交織著流入歷史長河,陷入數百年的黑暗中。
悲劇式的英雄更容易被人傳唱,何況悲劇式的帝國,所以三國演義的廣為人知,可以說是必然
因為太混亂了,國家多得很,一般人哪裡記得住。有名的五胡十六國,趙有前趙、後趙,秦有前秦、後秦、西秦,涼有前涼、後涼、北涼、西涼、南涼,燕有前燕、後燕、北燕、南燕,外加沒有重名的成漢和夏,能夠背下這十六個國名的都很少。
我買過一本《五胡錄》,算是很有條理性了,看完了還是滿腦袋漿糊。
還真不是,因為除了《三國演義》之外還有一部《殘唐五代演義》,而且作者也是羅貫中
大家想一想,到底是什麼使三國的故事"廣為人知"?
定然不是看書得來的吧。
隨便問一個人,無論是耄耋老人,還是懵懂孩童,很少有不知道桃園三結義、草船借箭的。很顯然,三國故事深入人心。
那麼就涉及到三國故事(或叫知識)的傳播問題——群眾到底是如何對於三國之事了解大大多於南北朝五代事?
如今普羅大眾接受信息來源在哪裡?數年前網路不發達時,電視廣播大行其道。再向前封建王朝,無非是戲曲,評書之類了。知識的大範圍傳播是在娛樂里。試問,曾有拍攝過十六國、五代的電視劇嗎?按我的見識來看,似乎沒有。那廣播呢?品三國,說明朝倒是有。由此看來,近現代的易於人民接受的文娛作品大概沒有描述這段歷史內容的。再把時間向前推一推,明清時代的各種戲曲大概也沒有相關時代的劇目吧。
在古代(宋元之後),廣大的老百姓娛樂形式最喜聞樂見的就是聽書了吧。在宋時,說《三國志》的已經很繁盛,魯迅說「蓋當時多英雄,武勇智術,瑰偉動人,而事狀無楚漢之簡,又無春秋列國之繁,故尤宜於講說。」而無論南北朝十六國,還是五代十國都太繁瑣,也與春秋列國一樣不「宜於講說」。明代的羅貫中將三國的故事描寫的更加引人入勝,直至現代經久不衰。
所以,我的結論是:是,但不僅僅是《三國演義》使我們更多了解那個時代的歷史。三國之事,早就為人傳誦。宋元的《三國志》講史,金元的雜劇也多用三國時事,清代的各類戲曲的三國劇目,都一起將三國歷史傳播給了大眾。
(也有南北朝,五代等的通俗小說,如《南北朝演義》,《五代史平話》,《殘唐五代史演義》等,不過不出名,且多殘缺罷了。)
——————————來條分割線———————————
朱一玄的《三國演義資料彙編》,列舉了明清時相關三國故事的217首詩文,76篇筆記小說,52目戲曲;
孫楷第的《中國通俗小說書目》中記錄了28種版本的《三國志演義》;
20世紀20年代,日本鹽古溫發現了元刊本的《三國志平話》;
胡適《&<三國志演義&>序》中說「唐代已有說三國故事的了……」;
東坡(《志林》)謂「王彭嘗雲,途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斬。」;
看到以上資料,題主大概能想像到以羅貫中《三國演義》為代表的三國故事在古往今來,是有多麼受歡迎了吧。
參考資料:
魯迅 著 《中國小說史略》 2010版中華書局
鄧紹基 史鐵良 編 《明代文學研究》 2001版北京出版社
朱一玄 劉毓忱 編 《三國演義資料彙編》 2003版南開大學出版社
說白了就是一個群眾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問題
三個國家,蜀漢一條主線,是便於人民群眾理解和接受的,是差不多能記得住分得清的
春秋,多少國家,南北朝,南朝就四個朝代,五代,五個,還有十國呢,而且主線是誰?
這種歷史題材,小說寫的精彩用處也不大,群眾記不住理不清
群眾說了,太長不看
你要畫成連環畫,估計還好點
這也是中國的亂世除了三國,日本人韓國人也極其不了解和沒興趣的原因,東亞的模仿小國國民理解力更差,三國到頭兒了,楚漢相爭的故事都夠他們喝一壺了我記得之前有人說,三國能流傳開的一個原因是,不像春秋戰國這麼複雜,不像楚漢相爭這麼簡單。當然楚漢也很有名。不過這個原因,套用在這個問題上,好像也是可以的。
三國里有三絕:忠義關公,白臉曹老闆,智商擔當諸葛宅男
曹老闆負責觸發各種事件,關二爺,不說了,多少人都不喜歡看麥城之後的故事線為什麼我不想看《三國演義》關羽死後的情節? 至於諸葛宅男,老羅的後期就是流水帳,作者大大都不認真寫了
扯這一段的意思就是,一個好的作品總要有三觀超正的豬腳+主角團里各種能打的,法師近戰都有,再加上天天算計給主角捅簍子的反派(關鍵這個反派兢兢業業從不變換陣營)楊家將里有潘仁美,說岳里有秦檜
可這幾條放在南北朝和五代十國上都不太符合啦,陣營太亂,說好的反派反水,桓溫朱溫這種說好的中二主角突然搞篡位——不好意思大司馬,就是為了押韻——少數幾個智商擔當的智商,在諸葛宅男面前都是渣渣
而且名字也不好記啊。八王之亂之司馬大戰,司馬A聯合司馬B大戰司馬C被司馬D反殺。。。還有禿髮樹機能這種名字跟蕭天佐一比,咂咂~
因為三國關係相對簡單 而且三個國家水平基本都差不多 兩個打一個基本可以維持平衡 天下處在一個動態平衡的關係中 所以雖然戰爭不斷 但派系和相關人物流動性不大 易於發掘人物的性格和內心
牛人同時出現 沒有特別出彩的人物 這裡指的是沒有人能在某個領域橫掃一切 人傑是有的 滿足了民眾對英雄的渴望 但是每個人傑又都有其他派系相對應的人物 諸葛 郭嘉 司馬 周瑜不分伯仲 完全可以發掘故事
五胡十六國則不然 他是急風驟雨式的改朝換代 國家關係複雜 人物的性格很難突出
其次五胡十六國有很多猛人 但這幫人恰好存在的時間是錯開的 結果導致了一個猛人死後 其所建立的王國很快被下一個牛人消滅 即大牛人是分散的 大部分時間都是看牛人胖揍垃圾 很少有巔峰對決 沒意思
並且本身五胡十六國的歷史太黑暗 許多人不願意去看 這和中國近代史很相似 並且很多人感性的把兩者的出現歸罪為異族統治
其實五胡十六國如果拍電影或寫書 有一個人是切入點 就是慕容垂 精彩程度絕不亞於三國 只可惜在當今的環境下怕是辦不到了首先,三國故事並不是因為《三國演義》這本書而廣為流傳,而是因為三國故事廣為流傳,所以才有了《三國演義》這本書。
然後說說為什麼三國故事廣為流傳。
其一,簡繁得當,主演配置合理
魯迅曾經說過,三國之事,無楚漢紛爭之簡,無春秋戰國之繁,得以廣為流傳。三國魏蜀吳,在民間故事和《三國演義》當中,都是以蜀為正面角色,魏為反面教材,吳國算是個打醬油的。
魏國強盛,吳蜀聯合赤壁一把火燒了八十三萬兵馬;蜀國太強勢,魏吳聯合偷襲了荊州,夷陵一把火又燒了蜀國幾十萬兵馬。
一部三國大劇,魏蜀吳三個主演來演繹。由於有吳國在魏國和蜀國這兩個正反面教材之間搞平衡,所以三國故事才能延續下去。
其二:偶像魅力,營銷效果特好
說到義氣,人們想到桃園三結義;說到盡職盡責,人們想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到求賢若渴,人們想到三顧茅廬;說到仁德,人們想到劉備;說到奸詐,人們想到曹操;說到智慧,人們想到諸葛亮;說到義氣,人們想到關雲長;說到莽撞人,人們想到猛張飛……總之,日常生活中的許許多多的事情,都能找到對應的三國故事和人物。
正是這種全面而且形象的臉譜化,才得以使三國故事和人物廣為流傳,婦孺皆知。
楚漢之爭,劉邦除了用人一無所長,項羽除了勇武也是一無所長,恐怕強行臉譜一波,也只有張良,樊噲,韓信這三個人可以吧。遠遠不及三國全面。
要做到廣為人知文學作品發揮的作用是很大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都沒有特別家喻戶曉,老少咸宜的文學作品。再加上這兩個時期政權多,各種混亂,也沒有三國容易理得清楚,歷史愛好者都不容易瞭然於心,普通人就更難了。而且講南北朝繞不開民族矛盾,這是現在國家不願去觸碰的問題。
看一遍資治通鑒就全理順了,問題就是沒有真正能串聯這段歷史的主角
答主女生,私以為南北朝的歷史很精彩啊,五代十國前期也挺好看的,李克用和朱溫那會,直到他兒子三箭復仇的故事,高中那會看課文都覺得太有意思了。
倒是三國,小時候最討厭的就是男性長輩霸佔電視機看三國演義了,長大了接觸也不多,除了大名鼎鼎的幾個人和事,其他的真的沒有了解的慾望。【對於當前中國50%以上的人還真是因為《三國演義》!同理還有"楚漢"!】
因為他們連中國朝代都說不清說不完整,更別說排序了。
項羽比很多皇帝的知名度高多了!與其說他們了解的是歷史,不如說他們了解的是最基礎的【文學或者娛樂】。
不想看五胡亂華,沒有民族自豪感
南北朝時期被稱為五胡亂華,不是主流。主要是因為文化,那時候的胡人有些甚至沒有文字,當然,有些是被趕出去之後慢慢失傳了。
看了很多答案,沒有幾個靠譜的…
就我所知道的怒答一通,歡迎指正補充和討論…
然後,三國時期漢人多麼強大,內戰中還有能力滅烏丸、定南蠻,…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部分地區實際是處於被外族統治狀態…對漢人來說是沒有面子的,讀書人就不愛提起更不愛傳播了…
最後,應該了解一個事實就是我們現在能看到的絕大部分書都是清朝重修的…大清對對其統治不利的書通通銷毀重修…你說的時間正是漢人抗外族時期的事,容易引起漢人獨立情緒,自然自然屬於被「凈化」之列…而當時的文人為避免麻煩,自然不去碰這些東西…
沒那麼複雜,書商和作者迎合市民文化趣味並遷就讀者閱讀能力罷了。
推薦閱讀:
※光榮公司《三國志》遊戲里的武將設定,是按照三國歷史設計的嗎?
※《三國演義》裡面的哪個人物和真實歷史反差最大?
※三國時期按正史記載,第一謀士是誰,第一猛將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