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謀士荀攸為什麼不怎麼有名?

賈詡也有人討論 ,郭嘉也有人討論,但為什麼荀攸 卻沒什麼討論。感覺異常低調啊
有沒有關於荀攸的趣事 什麼的


謝邀。

荀攸默默無名,第一怪羅貫中。
明明是曹操家的謀主,首席謀士是也,曹操所謂:

「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征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
「忠正密謀,撫寧內外,文若是也。公達其次也。」

結果羅貫中坑去了不少。導致《三國演義》里,荀攸戲份極少。
比如荀攸勸曹操別打張綉,免得張綉和劉表勾結,曹操不聽,事後如荀攸所料,曹操跟荀攸道歉了——這個被坑了。
比如水淹下邳,明明是荀攸與郭嘉主謀,到《演義》里就變成荀彧和郭嘉主謀了。

攸與郭嘉說曰:「呂布勇而無謀,今三戰皆北,其銳氣衰矣。三軍以將為主,主衰則軍無奮意。夫陳宮有智而遲,今及布氣之未復,宮謀之未定,進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潰,生禽布。

比如是荀攸畫策突襲白馬,斬了顏良——這功勞全被關羽一人吃了。
比如斬文丑時,荀攸和曹操著名的心有靈犀互相微笑——這個也被關羽的榮耀遮蓋了。
比如許攸來投,諸將懷疑,只有賈詡和荀攸勸曹操去襲烏巢;之後張郃投降,曹洪不肯收納,只有荀攸判斷可以收納——這些全被羅貫中吃了。
簡而言之,荀攸所有的名策略,要麼被羅貫中憑空吃了,要麼被羅貫中另外捧個人(郭嘉、關羽)出來遮蓋了。

荀攸默默無名,第二怪他小叔叔。
——很多人知道荀攸是荀彧的侄子,未必知道荀攸比他叔叔大六歲呢。
——荀攸的小叔叔太有名了,導致許多事兒都壓住了荀攸。多少人還把荀攸的事兒歸到他叔叔頭上了?
——實際上,大家都有個習慣思維:三國那麼多同姓出沒的,只當一個人記。呂曠呂翔、袁熙袁譚,諸如此類的打架。我估計馬玩馬鐵馬休分得清楚事迹的都少呢……

荀攸默默無名,第三怪他這姓氏。
多少人都把荀彧讀成狗貨,把荀諶讀成狗甚?太生僻啦,客觀上限制了名字的流傳。


荀攸默默無名,第四怪歷代繡像畫冊+今日的漫畫+遊戲。
眾所周知,三國人物的形象塑造,許多來自於光榮三國;而光榮三國最初模板,比如5代之前,都來自中國的連環畫;比如關羽的冠、張飛的巾、馬超的盔、鄧艾的氈笠。而這些形象,又多半來自歷代繡像。在繡像里,荀攸和荀彧都是苦哈哈臉謀士,遠不如郭嘉白凈帥氣,這就丟了分了。
更要命的是遊戲設定,通常把荀攸設定為一個「曹操謀士群里智力排第三」的貨,除了三國志11給了神技外,基本無特殊存在感,跟他叔叔作用大大重疊。更糊塗啦。
尤其坑人的是,荀攸在早期劇本里還跟過董卓呢,不是曹操開始就能使喚的,所以大家對他的熟悉度怕還不如曹純曹休……

荀攸默默無名,第五怪他自己

攸深密有智防,自從太祖征伐,常謀謨帷幄,時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自是韜及內外莫敢復問軍國事也。太祖每稱曰:「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甯武不能過也。」

簡單說就是,許多事兒都是耳朵根子邊磨磨唧唧說的,超級低調,當然,一個君王耳邊諮詢人,低調是必須的。當然,賈詡後期也低調,但前期做了那麼多潑天大事,想大家不知道也難。
但荀攸是從頭到尾低調,而且沒有什麼場外緋聞。既沒有荀彧的悲情命運和香帥范兒,又不如郭嘉的風流不羈,簡直沒有標籤可以貼。


荀攸默默無名,第六怪鍾繇。

公達前後凡畫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會薨,故世不得盡聞也。

本來嘛,荀攸那些事,得指望鍾繇來個《荀攸和曹操那些你不知道的事》、《魏國帷帳中的秘策》、《許昌夜幕下的低語》,來廣為人知;但鍾繇把荀攸的十二奇策帶進墳里去了。多恨人哪。當然,考慮到這裡面都是密謀,鍾繇又不能翻牆到蜀漢去出版這個。

末了一個事。
——先前跟人開玩笑:鍾會智計出眾,跟他爹大不相同,成了司馬昭的張良,難道是因為偷學了荀攸的十二秘策么?


荀攸是曹操的謀主,其亮點正是在出謀劃策。
三國志中有載:
公達前後凡畫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會薨,故世不得盡聞也。《魏書十·荀攸傳》
可見荀攸曾有十二奇策,可惜沒有傳世。但是在記載中仍然可以看到其中一二:
乃引沂、泗灌城,城潰,生禽布。《魏書十·荀攸傳》————敗呂布是荀攸之謀。

二月,紹遣郭圖、淳于瓊、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紹引兵至黎陽,將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說公曰:「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禽也。」公從之。紹聞兵渡,即分兵西應之。公乃引軍兼行趣白馬,未至十餘里,良大驚,來逆戰。使張遼、關羽前登,擊破,斬良。遂解白馬圍《魏書一·武帝紀》
太祖拔白馬還,遣輜重循河而西。袁紹渡河追,卒與太祖遇。諸將皆恐,說太祖還保營,攸曰:「此所以禽敵,奈何去之!」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輜重餌賊,賊競奔之,陳亂。乃縱步騎擊,大破之,斬其騎將文丑,太祖遂與紹相拒於官渡。《魏書十·荀攸傳》
擊殺顏良、文丑皆有荀攸畫策。

荀攸在三國志魏書十,與荀彧、賈詡同傳,可見其在曹操早期平定北方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至於不出名一事,很有意思的是三國志也有類似記載:
太祖每稱曰:「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甯武不能過也。」《魏書十·荀攸傳》
可以看出荀攸是那種內斂型的人,看上去其貌不揚,胸中卻藏有韜謀兵略。


被後世傳誦其實在人物能力和性格方面是要有「噱頭」的,比如郭嘉的鬼謀,荀彧的悲劇色彩,賈詡亂武的傳奇,而荀攸作為謀主,更多的是在戰術層面指導曹操獲勝,似乎很多時候難以激起觀眾的慾望。比如郭嘉遺計定遼東,非常有傳奇特質。但荀攸的輕兵奇襲白馬這種計策,在後世眼裡,看不到什麼噱頭,但就結合當時的情況來看,無疑是在戰術層面最符合曹操要求的「計策」。
曹操更多的時候只是喜歡用謀士的話來印證自己的觀點,而郭嘉正好符合這一點。而具體策劃方面,更多的是靠荀攸,所以荀攸缺乏噱頭,更多的是靠樸實無華的戰術策劃來獲得謀主的地位的。


看到有人說是情報頭子就呵呵了,荀公達穎川世家大族,自祖父就是太守級別的人物,史書里哪裡提及了他折節下士結交豪俠豢養耳目了。公達兄如此卓絕之城府,想想文若被貶之際他依舊一言不進,在政治層面就是大智如愚的典範,將自己隱藏得嚴嚴實實,一點稜角都看不見。試問除了鍾繇天下誰能懂公達。他似乎是將自己所有本性、狡詐都用在軍事戰術謀划上,所謂「經權達變算無遺策」,這樣,也是讓被稱帝野心一步步侵蝕荼毒的魏武放心的一種方式吧。
ps 在東漢末期史書提到有江湖背景的魏國主要謀士只有一個,特徵:潁川之背景(這個背景非常重要)、出身不明(非世家大族可以肯定,結交黑社會頭子時候一定很方便)、「密交結英雋,不與俗接」的品行、以及「沒有強大的情報支持則基本不可能實現的諸多奇蹟般的判斷」。
再ps,那個自戰國綿延至民國的地下社會,我們今天只能看到它的吉光掠影,不明白這個社會就很難理解戰國四公子為何要白養三千食客,信陵公子為何對看門屠豬之輩敬畏三分,橫行一時的墨家為何後期銷聲匿跡而每逢大亂卻可星火燎原。明清的x蓮教,清朱三太子案,提喜和尚案是研究該社會的重要素材,如果有同研究此項的,歡迎私信聯繫。


原答案未經充分考證,抱歉,已刪。

考證清楚後重新寫,謝謝各位捧場。


簡單講,荀攸太低調。。。縱觀荀攸傳,沒有一句批評的話,連一直在旁邊吐槽各種記錄的裴松之,都沒有說過他半句不好。。。做人如此。。。史書都沒啥好寫的。。。
早年經歷各種淡定,被董卓關牢里也吃喝不耽誤。。跟了曹操以後,所有的記述都是某戰出某策。。沒有任何逸聞。。。
曹操說: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甯武不能過也。
曹操還說:荀公達,人之師表也,汝當盡禮敬之。(對曹丕)
而曹丕怎麼做的呢?攸曾病,世子問病,獨拜床下,其見尊異如此。
曹丕是世子,世子就是半個主子。。。居然下拜。。可見一斑。。
這樣的荀攸。。。出不出名已經不重要了。。


公達前後凡畫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會薨,故世不得盡聞也。"荀攸 157年-214年,鍾繇 151年-230年,鍾會 225年-264年。我是來鄙視鐘太傅拖延症的,尤其是70多了還有心情滾床單生孩子。


都怪鐘太傅這個拖延症晚期,他比荀攸晚死十多年呢。十二策要整理多久,四庫全書嗎?真氣人(#‵′)


兩個方面,一個是本身特質,一個是環境。

1.特質
套用一句話,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這句話適用於主將,也適用於謀主。
不過主將的行動,在後世多少朋友們的分析和八卦以及神話下,實在是不大藏的住,而謀士當年的作為相對更隱蔽,資料流傳的更少更難。
或藏於九地之下,或動於九天之上。荀攸大概就是前者吧,類似的還有荀彧、賈詡。無關表面的品德考量,陳壽把他們三人合傳恐怕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荀攸行事穩重謹慎,平生畫秘策十二,唯獨鍾繇所聞。而太靠譜的鐘繇沒把這些傳下來......於是。
詳細請見裴松之注《三國志·魏書·荀彧荀攸賈詡列傳》

2.環境

對比一下,赫赫有名的劉備的謀主諸葛亮,不考慮羅貫中小說的吹捧,不考慮隆中對的切實可行性,我們臆測關羽張飛不死,劉備也沒打東吳輸光家底,於是李嚴沒被邊緣化,魏延也沒鬧出和楊儀的幺蛾子,然後卧龍先生的計劃成功了,劉備自巴蜀出隴右入關中,關羽自荊州克襄陽向宛洛,後世流傳下了赫赫聲名有他諸葛亮多少事?
赫赫有名的諸葛亮主要光輝是兩個,一個是赤壁之戰促成孫劉聯盟放火坑了曹操,一個是六出祁山鞠躬盡瘁,中間七擒孟獲再增光添彩一把。可是如荀攸有這種機會嗎?有嗎??
挾天子而令諸侯,對袁紹不是打就是降,對其他人老曹不用苦哈哈的求結盟,荀攸沒機會出馬啊。
手下號稱謀士如雲猛將如雨啊,曹操麾下有夏侯惇坐鎮中樞,曹仁、夏侯淵分鎮方面,五子良將為羽翼,而曹操本人親自統兵重點攻略——於是謀士做好參謀工作就好了,再精妙的計劃都有這些主帥執行,光環都到人家頭上尤其是曹操頭上去了。

所以我們感覺他荀攸沒什麼名氣。「感覺」他荀攸沒什麼名氣!
當年他的對手們,他的同僚們敢看不起他嗎?敢嗎?


曹仁:媽蛋的,讓老羅給黑了,哥怎麼也是曹魏第一將,幹嘛風頭就算讓文遠搶了?
劉備:你跟我說這個?哥好歹也是一方霸主,文謀武略,活活讓老羅黑成個只會哭的娘炮→_→
荀攸:尼瑪,主意都是老子出的,郭嘉那貨只是蓋個章,老羅你出來!老子保證不打死你→_→
被演義黑的人多了,荀攸只是其中一個…


荀攸名氣還可以吧,說實話感覺程昱人氣才低呢。每次談三國第一智囊,曹操前期五大謀士里荀彧荀攸郭嘉賈詡都有人吹,就程昱從來不會被人稱第一。


難道真的不是因為兩個字都難念,所以沒人願意討論?……


我從小心目中的男人就是這樣 內斂 卻說的每個字擲地有聲。


去看看三國志荀攸傳就知道啦,荀攸這人本來就低調,而且他的計策又只跟曹操說,而且還是別人不怎麼懂的

曹操每每稱讚他說:「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炫耀自己的長處,不誇大自己的功勞;他的內智別人可以達到,他的外愚別人卻達不到,即使是顏子、寧武也趕不上他。」曹丕在東宮做太子時,曹操對他說:「荀公達,是人之表率,你應盡到禮節尊敬他。」荀攸曾經生病,曹丕前去慰問,獨自在床下禮拜,他受到特別尊敬就是這樣。

荀攸與鍾繇交厚,鍾繇說:「我每次有所行動,都反覆思考,自以為沒有什麼要變動的了;但拿去一問公達,他的答覆總是超出我的意料。」荀攸前後設奇策共十二計,只有鍾繇知道。鍾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後世不得而知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同理!


荀攸不被觀眾知曉,主要是各大影視作品著墨太少。。


荀攸: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因為少見多怪


知吾者,一人足矣


我們看的三國基本上是三國演義。荀攸為人低調的,後台默默奉獻。政治謀劃居多吧……


很好地扮演了參謀的角色,所以在古代那種體制下被湮沒了


就好像劉秀雖然很厲害,但是很多人並不了解一樣啊。
能為大多數人了解的多半都是網紅吧。
而且荀攸最大的愛好就是低調,十二奇策都沒有傳下來TAT


我現在玩的口袋三國志里~這貨的特技是療傷~不厲害~ 鍾繇的特技是催眠~還是 鍾繇的特技厲害~~哇哈哈~好吧~其實我亂答的~他們荀姓人都不太出名~不知道為什麼~當年那麼吊出那麼多名人~怎麼現在沒有什麼郡望呢~太低調啦~高級名門望族都這麼低調嘛??低調的現在連姓荀的沒多少~可能是一心一意保曹家~讓司馬家殺光了吧~我亂答的~再見~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三國殺武將鍾繇?
為什麼有觀點說三國中賈詡是最聰明的人?
漢唐時期中原是有不少崑崙奴和白種人的,張飛有沒有可能是黑種人,關羽有沒有可能是曬紅了的白種人?
張良與諸葛亮韓信與周瑜孰優孰劣?
諸葛亮一天吃多少米?

TAG:三國 | 三國志書籍 | 三國人物 | 荀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