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無爭」的人真的與世無爭嗎?

比如我們經常看到,兩個人競爭,一個人是貪圖利益竭盡所能攫取財富名望的,另一個卻是不怎麼計較名望老老實實辦事的,到最後的結局是前一位身敗名裂後一位被世人敬仰而且得到了所有的好處。請問他是不是真的淡泊明志與世無爭?還是說此人其實是有私心的,這是此人更深遠的謀略?

或者說,這樣的人得到了那麼多的好處,是他的本意嗎?


謝謝邀請,談談個人淺見。
知人論世,往往要具體分析,泛泛而言,則自然有多種可能。為了講清「與世無爭」的人,不妨從「爭」的人說起:

1、有的人,眼中看到名利,便爭著擠著去拿,毫無策略,往往拿不到。欲速者常不達,單打獨鬥者常敗,這不僅是社會法則,甚至也是叢林法則。連猴子爭王都知道要韜光養晦,等待時機。這樣的人,既無助於社會,也無益於自己。

2、有的人,眼中也有名利,但心中更有策略,懂得剋制,注重合作,當讓則讓,最後往往收益不菲。不至於處處相爭,但自然也不算是「與世無爭」。這樣的人,自然是有私心,甚至比爭來爭去者更「竭盡所能」,只不過方法聰明一點,境界高明一點,甚至對社會的和諧運轉也有益一點。

3、有的人,當初何嘗不想得到名利,奈何無計可施,覺得自己不是那種人,乾脆不想那麼多了,老老實實幹好自己的事情,結果未必不好,甚至名利雙收。比如,某人想考名牌大學,又覺得爭不過別人,乾脆自己學好自己的,結果還真考上了。那你說,最後得到這種好處,算不算他本意?

有沒有這種情況?當然有。為什麼會有?其一,因為人總難免會有所計較,同時也就更喜歡與不計較的人合作,領導也往往覺得不爭者更放心。其二,因為不爭者往往更能專心致志,紛擾更少,就像賽跑,不推擠別人,更能一馬當先。這種情況必然嘛?當然又未必。

4、有的人,眼中看透了名利的虛浮本質,心中自然也就失卻了爭的動力。有人說,關鍵在於降低期望,不爭了,知足了,也就快樂了。難道只要眼光放低一點,就會更滿意嗎?不然。恰恰只有更上層樓,眼光足夠高,才能真正領會到,原來所欲求之物也沒什麼了不起。只有看透了熙來攘往,而不是遮住眼睛不看,才會真正理解,原來名利沒有那麼值得爭搶。換句話說,看透名利,是與世無爭的前提;看透,需要積澱,也需要智慧。而心靈雞湯往往反過來說,只有與世無爭,才能換來內心平靜。哪有那麼容易。

這樣的人,得到好處與否,對他來說,已經無所謂了。我們又何必替他計算?

總而言之,所謂「與世無爭」的人,若論表現上的「不爭」,可分三種:2,3,4;若論內心狀態的「不爭」,可分兩種:3,4;若論人生境界的「不爭」,則3和4又有差別:前者未必無欲無求,只是內心在「爭」與「不爭」之間選擇「不爭」,聊以解脫,倒更接近雞湯文的境界;後者是看透世間無可爭之物,在他的字典里,「爭」字已經消失了,自然無需抉擇。老子說,不爭,則莫能與之爭,從2,3,4不同層面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若論哪種人值得肯定,可以有不同的價值評判:可以說2是懂社交,講合作,也可以說2是虛偽陰險不老實;可以說3是實在人,有好報,也可以說3是傻人傻福運氣好。等等。

若論究竟哪種人能得好處,哪種人會吃虧,其實,1,2,3,4皆不必然。但更重要的是:別太關注人家的收益結果,更不能由此反推人家的內心品性。那樣,恐怕也理解不了「與世無爭」的真義。


我覺著我爹就某種程度與世無爭呢。。。

我爹是神經外科醫生,俗稱腦外科,家鄉算是個三線小城,我爹在市裡唯一的三甲醫院,效益很好,病人多了加上他有一項手術的技術是科室其他十幾個醫生都不會的,久而久之也算小有名氣。我爹一個朋友是省政府秘書處之類的地方的,然後市裡的衛生局一類的單位也都關係不錯,我爹那個朋友多次想讓我爹去衛生局之類做個小官,包括我爹其他同學有各自做官的也勸過他,也跟我媽說過,但是我爹就是不願意做官之類的,現在是主任級別,也不想再去張羅成為副院長或院長什麼的,畢竟行政事務就多了,業務就少了,他就是想安安心心做醫生而已,有時一天四五個手術也不會覺得辛苦什麼。就也沒想要賺夠多少錢,或者有個名利的。現在醫生經常在風口浪尖,可我覺得我爹是好醫生。哪怕假期他不需要上班,醫院有其他醫生值班,他也會早起去醫院看一圈自己的病人,然後回家吃早飯,跟我們出去逛逛公園或者在家休息之類,責任心對醫生來說太重要了吧,一個懈怠就可能影響別人一輩子,尤其是腦內這種關鍵部位,各種後遺症或者意外都有可能。

曾經有個小女孩三四歲左右失足從五層樓掉下了,到醫院之後在ICU基本就是宣布死亡的節奏,其他醫生也覺得沒什麼希望,她的父母甚至已經簽字放棄了,但可能是由於我弟弟當時也就五六歲,跟那個小女孩年齡差不多,我爹父愛爆發同理心的緣故吧,本不是他的病人,他只是周末巡房時候碰見了,他還是覺得要堅持救一下,最壞的打算就是像其他醫生所說宣布死亡,但萬一能救活呢……所以我爹就還是費心去想治療方案,用藥還是開刀治療去救,後來那小女孩在icu過了幾天,就真的生命體征平穩,沒事了,小女孩家人從此把我爹當救命恩人一樣,又送錦旗又寫表揚信的,現在好多年過去了,那家人是縣城的,只有一到我家的城市就會帶很多土特產給我爹,逢年過節一直問候,小女孩一見到我爹也會跑過來找他……

所以我覺得,生活態度就是只要自己能在所從事的領域有價值,有自我滿足,可以被尊重,就是挺好的,不需要當官啊或者賺大錢啊什麼的。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活法,自己的本職做好了,我覺得還是不會被虧待的……所以,爭什麼呢


人不同,性格不同,個性不同,看重的東西不同,自然有所爭有所不爭。
借用下 @采銅 大神的回答。
維特根斯坦不爭財富,他爭哲學。
哥德爾不爭美籍,他爭邏輯。
埃爾德什不爭名譽,他爭數學。
題主所謂的與世無爭,只不過是不爭世人看重的東西罷了。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


與世無爭,但與己爭。


你說出來你的目的,別人就開始防備你。

你以為世界上的人們都是朋友,都是安全的,

於是你對別人講出你的志向,你的目標,

於是身邊所有人都在防著你,防著你比他們優秀,防著你搶走他們的榮譽,

讓你得不到支持,得不到資源,得不到依仗,

你不得不敗下陣來。

原因只是在於你暴露了侵略性,暴露了你的擴張目的,讓別人看得到你的深淺,摸得到你的脾氣,他們既可以防備你,讓你困於圍城,又可以摸到你的脈門,打你的七寸,你該如何是好?

無欲無求的好處是可以釋放假象,製造煙幕,營造出一種不具有侵略性的外表,到哪裡都可以相處自然,又讓人抓不住情緒上的把柄,不至陷於被動,主動權在自己手裡,還可以說【不是我要當校草,是他們推舉我當校草】的民意所歸。

憑藉著自己的觀察,腦力的運作,別人隨手一幫,提供一些短暫的資源,穩步中上升,最終實現目的。

前者一般都只是小孩子,渴望被人關注,獲得支持。
後者才是真正的成年人,憑藉自身努力,獲得支持。

最後:願你早日領教過這世界深深的惡意,然後開啟愛他媽誰誰的快意人生。


我覺得如果想要完整的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徹底理解《道德經》的思想吧。
就題主而言的情況。兩種情況的人都存在吧:是韜光養晦、深謀遠慮或者真正的與世無爭。
先說第一種。這種情況可以簡單的理解成深謀遠慮者在硬實力方面更勝人一籌,具有更強大的智力和能力,那麼最後從競爭中獲得勝率那是必然的。
而第二種,我覺得複雜的多了。就是我前面說的要完整解釋應該要完全理解《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吧。至少我還不懂,只能簡單說點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要達到真正心態的與世無爭,看透世事紛繁。那必然有相當高的智慧、悟性,同時有足夠多的社會經歷,才能領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吧!能達到佛家所說的這個境界,那麼自然就能與世無爭,「為而不爭」了。而所謂的「為而不爭」,不爭的只是淺層次、表面上、世俗價值觀念裡面的一些東西。比如名譽、金錢、權力什麼的。而能達到「為而不爭」境界的人,他做一件事,也會傾盡全力,他們的目標應該是更廣闊的東西。但是以我現在所能理解的層次而言,我描述不出來,我只是覺得應該是所謂的「取乎上得乎中,取乎中得乎下,取乎下無所得也」。總的來說,與第一種也差不多。這種「與世無爭」的人,其智力和辦事能力遠在對方之上,比所謂韜光養晦、深謀遠慮的還要高一層,那麼自然也能勝出了。
而且我覺得,能做到與世無爭、為而不爭的。運氣也自然會在那邊。想要成功,運氣有時候比實力更重要。


這麼說吧,你覺得那些人與世無爭,只是因為他們覺得你們所爭的東西檔次太低了。


以退為進,不爭而爭。
若是真的不爭,他得到後會放棄的。
既然得到後緊緊攥住,說明他演的高級一點。
說白了,得便宜賣乖。


說句我自己很喜歡的話,那些慾望太強的人,不僅會毀了自己,也連累他人。


可能他只是懶呢。

爭也是要花時間要花心思的。對某些人來說閑著發獃也挺好的


如果不做二元論的假設,無"世"之有,則不爭。
即使篤信二元世界,如果專於體悟,諸行無我,亦不爭。
即使無法拋開自我,如果關注純粹的精神幸福,輕於物慾追求,仍不爭。
即使追求物質享受,如能洞悉規律,順流取水,也未必非要與"世"相爭。

爭取,飽含了積極的價值取向的概念,在很多維度下卻已恍若浮塵。


起初的與世無爭,是你根本不夠格和這個世界去一較高下,轉而和自己在爭,在不斷的較勁,不斷的強大,直到你根本不需要和這個世界爭了,就是真的無爭了,心中無敵,便無敵於天下。


與世無爭的人是從什麼鬥爭的人進化而來的,如果從來沒爭過,不會達到與世無爭的境地。與世無爭的人爭的是自己。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首先確定一點:

所有人都是為自己而活。

有的人認為愛情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所以願意為愛犧牲。

有的人認為忠誠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所以願意為自由而戰。

有的人認為活著最重要,所以願意背信棄義去贏得生命。

我們可以理解每一個人為了自己認為重要的東西而付出其他的的一切,而我們之所以不接受是因為我們所看重的和其他人擁有不一樣的價值觀,並不是因為哪個對,那個錯。

而我希望的是,無論這個世界再怎麼變得冰冷難以理解,你要相信總有人會為了自己的夢想和原則去做一些別人看起來的傻事。

而我更希望,當他們做出了類似的決定時,其他人不會去惡意的揣測他人的動機,因為無論這個決定所帶來什麼好處,都是他應得的不是嗎?

退一步說,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人流芳百世,總比以權謀私利欲熏心的人好得多吧。

至少,這樣看起來還有希望。


我想真正的與世無爭應該是心無所爭,於私無爭,和老實巴交,逆來順受的區別,一個是自我選擇,一個是麻木被動。表現出來的並不會是一味的躲避,退讓,而是選擇最合適的方式處理。


我不明白,我一個上海市市委書記怎麼到北京來了。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不爭不是放棄 而是以不爭立於不敗之地


如果自身沒有資本的話

與世無爭=無能為力


推薦閱讀:

總把事情想得很難,應該如何調整自己?
怎麼改變自己宅的習慣?
被很多人說自己太「娘」,很苦惱,很想知道如何在外表和行為舉止以及心智上讓自己更加成熟、男性化?
如何發現自己性格,行為方式,習慣上的缺點?
一個人久了,為什麼會變得孤僻乖戾?怎麼才能保持內心的溫柔?

TAG:心理學 | 世界觀 | 競爭 | 爭論 | 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