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種亞文化被主流文化接收的過程中,影視作品能起到推動作用嗎?如果能,作用有多大?
在消費社會中,影視作品的作用最大。
說在前面,所謂的動漫和電視劇(他們的記錄形式),以及他們內分的OVA、微電影、默片等千姿百態的記錄與再現方式,都是電影。他們的區別可能比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差別還要微小。
還有,亞文化成為主流文化這句話恐怕是有錯的。亞文化不可能成為主流文化,如果它成了,那麼它便成了主流文化,但這種現象在哲學上恐怕沒有發生過。
因此我認為你的問題是「亞文化被主流文化承認的過程中,影視作品起的作用有多大?」我的回答如上。原因是客觀的:電影的再現形式是所有藝術表現形式中最完美的,簡單理解就是 @陶公子說的三位一體。亞文化傳播,說到底還是文化傳播。不同人之間的文化傳播只能是通過再現來交往。就這麼簡單。
-----------------------------------------------------------------------------------------------------------------------------------------
解釋一下「消費社會中」這一前提。為何強調消費?因為現代社會的一切內涵,包括文化,特別是現在的一系列亞文化(例如同性、二次元)若想博人眼球,則必須(事實上現實中亦總是)通過消費的形式,在物質的層面上表現出來。簡單地說,當我們假定電影確實是闡釋意義(文化此時作為形式包含其中)的一個載體的話,那麼他本身,自被觀眾期待的一瞬間起,其本身已經是商品了(廣告、電影票及衍生物)。在他的一切意義之上首先是消費為前提,他的所有意義,通常都最後也全部被解釋為消費(各種主題的二次元文化最後總是也只能留下畫作與模型的消費品,同性愛總是被解釋為耽美或蕾絲,成了視覺愉悅的載體)。
亞文化本身有哲學意義嗎?當然是有的。然而主流文化並不感興趣(體現了所謂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真正的區別所在),消費文化亦尤其不歡迎,消費文化憎恨嚴肅意義。
一個音樂會或一個展會,相比之下之所以很難有此建樹,其原因歸根結底又是在於電影的再現形式的優越性,此兩者可謂相輔相成。
總結就是,電影的傳播形式適應了消費主義消費意義和衍生價值的需要。它的表現形式,即再現形式,是藝術形式中的翹楚。
最後,歡迎支持#知乎短答案#
-------------------------------------------------------------------------------
@俞沌 的話讓我發現我回答輸入的太過倉促,忘記回答題主的基本問題:影視作品能起到推動作用,並且在所有再現手法裡面,它的作用是最大的。原因如上。雖然尚未達到可觀測的程度,原因是亞文化與主流文化的決定性差距,但是其影響也沒有那麼不堪。這要歸功於消費社會把本來就已經行屍走肉的意義全都消解了。
進一步學習還需閱讀《消費社會》。
多謝邀請。
每種亞文化基本都會經歷以下幾步的演變:出現,被大眾熟知,被主流文化吸收。題主想討論的應當是第二步。
我認為影視作品是有用的,但這種力量需要鋪墊。
用個我比較的熟悉的亞文化——耽美亞文化——來聊聊吧。(對,我曾經是一個腐女:)
耽美亞文化的呈現方式種類繁多,但原始創作的主要表現方式為影視、小說、遊戲(注意和二次創作——同人文、廣播劇、周邊等區分)。
相較於小說,影視作品對觀眾的要求低,它直接將想要表達的畫面呈現在熒幕上,易於理解,也易於參與;相較於遊戲,影視作品又無需用戶參與太多類似養成之類的操作。綜合來看,影視作品需要受眾付出的成本極低,而回報又很高(足以給觀眾留下印象),因此,影視作品的傳播效率最高。
但這種傳播,需要受眾對耽美有一定的了解。
在這個階段,耽美亞文化已經擁有了一部分堅定地擁躉者,他們不僅支持贊同自己的觀點,並且非常樂於向其他人傳播自己的觀點。這些人可以被看做是推動亞文化向主流文化前進的外在動力,他們的行為能夠令「圈外人」對耽美亞文化有初步的了解。
比方說某天有個你暗中心儀很久的姑娘突然破天荒上來和你搭訕,你以為她對你有意思,沒想到她反而和你聊了很久你高大威猛英俊瀟洒的室友。在你以為自己做了炮灰的時候,姑娘卻眉眼一彎,笑眯眯地問你:「既然他這麼優秀,那你們兩個什麼時候在一起啊?」你大驚之下竟然開始細細考慮這個提議的可能性,最後接受了姑娘的觀點——這個行為過程,是基於人際傳播上的鋪墊,也就是說,讓你有個思想準備,知道這個亞文化是幹嘛的,有什麼樣的觀點主張。
你聽了姑娘一番驚世駭俗的言論以後,或好奇或厭惡,總之是知道耽美亞文化這種觀點的存在了,這時候,影視作品才開始起作用。
這之後,你可能刷微博時不小心看到了某個耽美網劇之類的低級營銷作品,或者專門找到《藍宇》去看,又或者隨意打開一部日漫發現講的是男男相戀。這些作品質量參差不齊,給你留下的印象也好壞不一,但相對於姑娘對你說的那些話,它們展現的觀念體系更完整,更有趣,當然也更複雜。假設受眾至此已經基本接受了耽美的觀點,那麼接下來才能夠討論影視作品的作用。
—————————
剛和朋友(又一個腐女 )聊天,正好為我的觀點提供一個例子。
最近有個耽美文拍成網劇準備上映,預告片超級赤裸,各種男男互啃摸襠,於是這位腐女之友激動之下將預告片轉給了她懵懂的室友…
《論傳播亞文化不事先鋪墊的慘重後果》
嘻嘻嘻嘻嘻嘻
另:
在下只是對亞文化略感興趣,觀點自然不夠專業,有粗陋之處,還請多多指教,多謝。
首先,需要細究的是,何為「亞文化」。
具體可參見德語維基百科:Subkultur
裡面大致介紹了亞文化的起源——來源於犯罪社會學。
換句話說,其起源就註定了其性質——亞文化的立足總是處於社會的對立面。同樣可以理解為與所謂的主流文化所對立。
其次,要探討何為主流文化。這個是個大標題,要說的東西太多,其中包括精英文化、後殖民理論以及流行文化等。
參考他人答案後需要指出的一點是:在文化學範疇,大眾文化實際上是流行文化的舊稱。如今的文化學分類更為細化,傳統的「大眾文化」已經被細分為包括「流行文化」在內的若干分支。
要回答題主的問題首先要默認一個假設——亞文化與主流文化是非二元對立關係的。
因為簡單來講,通過參考他人答案便可以看出,存在「亞文化與主流文化是二元對立關係」的假設。
從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文化觀點來看,在文化學內引入哲學裡的「後現代」已經成了流行趨勢——即,多元文化論更為流行了。
然後是影視作品如何摻和進來的問題:
廣義來講,可以把影視作品定性為媒體。像是 @阿年 答案里提到的德波的《景觀社會》
英文版大綱在這裡: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但德波其實更多是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講這個景觀的作用,所以就要看題主是要單純從文化角度講,還是要結合社會了。
所以更推薦Arjun Appadurai的Modernity at Large
有中文譯本了,應該叫消散的現代性
裡面提到了5個景觀,包括技術、金融、媒體在內的五個景觀。
隨手插入書評:
《消散的現代性》為全球 化的文化研究提出了全新的框架,它指出想像在今日世界具有現實的社會力量:不僅為身份認同提供了新的資源,也為創造民族-國家的替代方案提供了新的能量。作者審視了當今全球化時代——其特色是大眾遷移與電子媒體的孿生力量,並對大眾消費模式、多元文化主義論爭與族群暴力提出了新的見解。
五個景觀在這裡:
?I propose that an elementary framework for exploring such disjunctures is to look a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ive dimensions of global cultural flows that can be termed (a) ethnoscapes, (b) mediascapes, (c) technoscapes, (d) financescapes, and (e) ideoscapes.「
裡面充分論證了媒體景觀在文化全球化傳播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Mediascapes refer both to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lectronic capabilities to produce and disseminate information (newspapers, magazines,television stations, and film-production studios), which are now available to a growing number of privata and public interests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to the images of the world created by these media. These images involve many complicated inflections, depending on their mode (documentary or entertainment), their hardware (electronic or preelectronic), their audience (local,national,or transnational), and the interests of those who own and control them. What is most important about these mediascapes is that they provide (especially in their television, film, and cassette forms) large and complex repertoires of images, narratives, and ethnoscapes tp viewers throughout the world, in which the world of commodities and the world of news and politics are profoundly mixed. What this means is that many audiences around the world experience the media themselves as a complicated and interconnected repertoire of print, celluloid, electronic screens, and billboards. The lines between the realistic and the fictional landscapes they see are blurred, so that the farther away these audiences are from the direct experiences of metropolitan life, the more likely they are to construct imagined worlds that are chimerical, aesthetic, even fantastic objects, particularly if assessed by the criteria of some other perspective, some other imagined world.
Mediascapes, whether produced by private or state interests, tend to be image-centered, narrative based accounts of strips of reality, and what they offer to those who experience and transform them is a series of elements (such as characters, plots, and textual forms) out ofwhich scropts can be formed of imagined lives, their own as well as those of others living in other places. Thses scripts can and do get disaggregated into compex sets of metaphors by which people live (Lakoff and Johnson 1980) as they help to constitute narratives of the Other and protonarratives of possoble lives, fantasies that could become prolegomena to the desire for acquisition and movement.
然後回到最初的問題:
在某種亞文化被主流文化接收的過程中,影視作品能起到推動作用嗎?如果能,作用有多大?
這個「某種」太廣泛了,看看下面的答案例子也是多種多樣。
有人說《瘋狂的石頭》,那就接著這個文化現象來說吧。
從《瘋狂的石頭》所引出的亞文化可以統稱為「山寨文化」。
這個一定不陌生。
那麼從這個點再接著想:山寨文化影響了主流文化么?
那答案是無可厚非的。
另外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關於亞文化的起源還有一派流行說法:所謂亞文化,是從主流文化中衍生出來的,因此單純的將之定性為「主流文化」的對立面是相當矛盾的。因此在探討「是否會被主流文化接收」的問題的時候,要格外細分。
最後,是兩者相互影響的程度
作為一個文化社會學學科的命題,是沒有辦法十分科學的採取量化結論的,只能引用可愛的印度老頭的話了:
?The first step in this argument is that electronic media decisively change the wider field of mass media and other traditional media.「
電子媒體正無可置疑地改變著更為廣泛的大眾媒體以及其他媒體。
?Such media transform the field of mass mediation because they offer new resources and new discip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magined selves and imagined worlds.「
電子媒體之所以能改變大眾媒體,是因為他提供了嶄新的資源和規則來建構想像中的自我和世界。
利益相關:碩士畢設主題
涉及到還未發表的部分內容,因此具體理論出處和精確定義未能給出,見諒:)
個人認為主流文化與亞文化之間不存在接受與被接受的關係。他們是互相滲透互相影響的。任何亞文化群體不可能離開主流文化單獨存在。既然有主流文化這個概念,那麼亞文化必然會以某種特定的文化現象產生並存在。而且主流文化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後淡出人們視線而成為亞文化,亞文化同樣有可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成為主流文化。影視作品的存在就加速了這樣一種進程或者說是文化發展進程中的的一個催化劑。
謝邀。
這個問題包含兩部分,一個是:在某種亞文化被主流文化接收的過程中,影視作品能起到推動作用嗎?
什麼是亞文化?亞文化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判斷的標準是某種文化的所屬群體是否為主流群體所接受。亞文化不是絕對的,在一定時期內是亞文化,在另一個時期內可能就變成主流文化。什麼是主流群體?那一定是擁有強勢權力的那一方,由其來定義什麼是主流文化什麼是非主流文化。
影視作品作為大眾傳媒的一種,對於亞文化的傳播以及被人接受是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的。傳播學學者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在1948年強調了大眾傳播的三種功能,其中一個就是社會地位賦予功能:任何一種問題、意見、商品、團體乃至人物或社會活動,只要得到大眾傳媒的廣泛支持,都會成為社會的焦點,獲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會地位。在這種情況下,亞文化如果被影視作品大量傳播、渲染,首先會被受眾群體熟悉,然後,被受眾接受或者是不接受。無論是接受還是不接受,最起碼亞文化本身在主流群體中已經得到了傳播。
第二個問題:如果能,作用有多大?
影視作品的作用大,但是並不是絕對性的。人是有選擇能動性的,人自身會決定接受或者是拒絕某種觀念。但是,從整體效果來看,影視作品可以推動亞文化被主流文化接受。比如說,女性抽煙、搖滾樂、同性戀等等,都是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逐漸為主流文化所接受。
需要思考的一點是,影視作品為什麼要主動傳播亞文化?它們是在為誰說話?有什麼樣的利益關係?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
謝邀。
談的比較淺顯,如有問題歡迎指正。
首先對於題主的問題,我的理解是:亞文化被主流文化接受的過程,即主流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由龐大的受眾群體完成的,同時,主流化的過程中勢必有資本的介入,也就是亞文化披上小眾、叛逆、個性等外衣的商業化過程。
這裡想引用陳霖教授的一段採訪,載《南方周末》:
大眾文化包括流行文化,與商業文化有天然的關聯,出於對利益追逐,第一類亞文化特別容易被利用(以一些典型事件為代表的文化現象,比如《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它們很容易吸引商家的注意,然後通過刻意的包裝,迅速融入到大眾文化之中。像Lady Gaga,一個造型雷人的明星,最初絕對是以一種叛逆的、驚世駭俗的、與主流社會相對抗的方式出現的,但是很快,媒體關注,商業介入,她就成為了今日的全球流行文化,成了「雷人」的代名詞。因此,當我們對亞文化做出這樣的區分時,從積極的樂觀的層面上看,亞文化為大眾文化、商業文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鮮原料,從消極的意義上來講,商業文化、流行文化、大眾文化在不斷地殲滅亞文化的存在。亞文化通常是臨時性的、過渡性的、流動的,當我們在說Lady Gaga是一種亞文化現象的時候,我們關注的是她最初的文化實踐中那些未經商業文化和大眾文化侵蝕的意義,而一旦我們關注她的當下時,她已經成為了流行文化。
近幾年的選秀也可以看出一些主流電視節目藉助亞文化博取眼球實現商業目的的端倪。譬如湖南衛視的《快樂男聲》,民謠和搖滾歌曲時不時成為節目的亮點。在中國,搖滾、民謠還屬於亞文化,不可否認的是這部分亞文化群體逐漸龐大起來。然而,我認為亞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對立。比如以上提到的搖滾樂,其本身充滿的批判性和叛逆色彩,並不適合實現商業化和主流群眾。那麼,用商業模式來運作亞文化無非就是把它們轉換成受眾能接受的方式,剝去了內核,只留外衣。
影視作品是如今最好的一種傳播載體,因為現如今的技術發展比如虛擬現實、智能穿戴都把關注點投放在場景這一詞上。我們所處的是一種景觀社會(法國德波提出。簡言之認為「世界已經被拍攝」,發達資本主義社會已進人影像物品生產與物品影像消費為主的景觀社會,景觀已成為一種物化了的世界觀)人們以影像為中介形成景觀社會,這之中還涉及擬態環境的問題。但關於景觀社會和權利的關係可以參考下面的分析:
景觀指「少數人演出,多數人默默觀賞的某種表演」。所謂的少數人,當然是指作為幕後操控者的資本家,他們製造了充斥當今全部生活的景觀性演出;而多數人,指的則是那些被支配的觀眾,即我們身邊普通的芸芸眾生,他們在「一種痴迷和驚詫的全神貫注狀態」中沉醉地觀賞著「少數人」製造和操控的景觀性演出,這種迷入性的「看」「意味著控制和默從,分離和孤獨」。
所以,不論是亞文化為主流群體所接納還是影視作品的傳播,都離不開權利的運作。亞文化的傳播看似少數群體對話語權的爭奪,最終更有可能是受到整個社會經濟體制、政治環境的影響,而被迫商業化,因此,亞文化可能還是要偏居一隅。
但,這樣說也過於否定了亞文化群體的能動性,如果藉助影視作品這一藝術形式,在如今的互通互聯時代進行傳播,威力不可小覷。所以,如果亞文化需要得到廣泛傳播,以吸納更多的人加入亞文化群體,影視作品或許只是一個載體,藉助網路的力量才是應該考慮的。
在下認為作用不大。
首先正如 @王中豪 說的那樣,亞文化不可能成為主流文化。 亞文化被Sargegent定義為「為一個特定的群體所共有、分享並習得的行為」(黃瑞玲,2013),這強調了亞文化排外的性質,即亞文化族群中的個體擁有並表達異於主文化的生活經驗。但一切都在互相影響與流動變化之中,文化更甚,如果某種亞文化在某天得到主流的認同,即使它在很大程度上革新了原來的主流文化,仍算是被主流文化收編,從此不再存在這樣一種特定的族群亞文化。
其次,影視作品是亞文化與主流文化相互影響的一類渠道,此外還有文學等諸多形式,我並沒有讀到過比較它們影響力的研究,可能在當下技術和思維方式的氛圍里影視作品會比其他形式更勝一籌。但是我認為組成文化的要點除了負責呈現它的、可被瀏覽的內容,很重要的一環是組成族群、羅織文化的人。反映某種亞文化的影視作品可能會吸引到所謂「圈子」外的人,但真正融入亞文化的前提是對基礎價值觀念的認同和對內部規則的掌握,無法做到的個體就算試圖進入,也將或多或少遭受亞文化圈的排斥。
綜合以上兩點, 我認為作用不大。
——————————
參考文獻:
黃瑞玲(2013)。亞文化:概念及其變遷。國外理論動態,3,44-49頁。
謝邀!
上面都回答很好,我來說下,可能不太學術。
1、主流文化 亞文化
社會學裡我們學過「主流文化」和「亞文化」。具體概念記不清楚,大體上說:
主流文化是統治階級的強勢文化,亞文化是小眾的、非統治地位階級的文化,這裡階級也可以說是階層。
牽涉到階層,我們就可以進一步按照不同的維度分解,最簡單的是按照人口統計的指標:性別、年齡、籍貫、職業等等。
舉個例子:
1、我哥30多歲,他並不認同周杰倫的唱法,但是現在周董的影響力很大;同樣我不凱爾「左手右手慢動作」,但是喜歡他們的95後、00後有一天會把他們搬上去。
2、我不承認自己是個二次元,二次元的標籤也曾被很多人鄙視,但是現在都在研究二次元的市場,因為二次元太多了,都想抓住這塊,最近B站召開了第一屆二次元遊戲大會就是例子。
上面兩個例子,說明關係:即年齡與主流階層的關係。歲月不饒人,年輕人總是最活躍的一群人,他們的想法、文化不管在他們年幼時怎樣被打壓,待他們成為社會主力之後,他們曾持有的亞文化可以順理成章的成為主流文化。
同樣,職業、省份等等都可以影響。
「接收」其實不太準確,我記得主流文化和亞文化的關係有三種呢,我猜題主說的是「收編」,即主流文化承認亞文化的合法性,使用並改造。
2、回答第一個問題:電影可以起到推動作用
電影是一種藝術形式,是對生活的一種高度濃縮和提煉,是思想、文化的一種表達和敘事形式。這樣來說,作為文化載體,它可以起到知識、思想的傳遞的作用,所以,就像書一樣,電影也是可以教化人的,所以可以起到推動作用。
3、回答第二個問題:單論某部電影起到作用的大小,與電影自身的影響力有關;以「電影」這個文化載體而論,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然而很大是多大?這個我並沒法量化~~~具體可以參考電影對人類的影響之類的論文吧)
(1)單部電影,跟它自身的影響力有關。話說能夠改變社會風氣甚至法律的電影也是有的呢。就我個人而言,愛情的啟蒙《天使愛美麗》,對同性的理解《斷背山》,對時空穿越的輪迴看法《多啦A夢》(動畫片亂入了~~沒辦法),對人性醜惡的理解《霸王別姬》,對出軌的理解等等。。滿滿的都是人性啊!最近香港出了電影《雛妓》,看了它又會思考良多呢。
(2)電影載體,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承載形式,不論是對文化的影響,還是具體到主亞文化關係的影響,都很大。
當然有。影視作為當代傳播最廣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不僅能在範圍上,在深度上都起著巨大的影響
一時也想不起例子,但感覺有很多歷史劇,本身未被證實,甚至只能只是傳說,但由於影視劇的演繹逐漸成為主流,弄的很多小學生看電視學了演義版的歷史
只說一個,《五十度灰》,小黃文崛起
島國片已經成為某IT老闆教育手下的營銷案例
搬運一篇:
If you look at the trend line for the Gallup poll about American attitudes towards gay marriage, you』ll see that support for same-sex marriage, after cratering for a year, began to climb toward its now-historic height in 2009. A number of factors influenced that shift. Maybe one of them was Modern Family.
It』s impossible to know how much entertainment ever drives society rather than merely reflecting it. But it』s hard to avoid the feeling that the past five or six years have seen a virtuous cultural cycle. 2009 was the year that audiences met Cam and Mitch, a gay couple living together with an adopted daughter. They weren』t married when the series began—Proposition 8 in their native California forbade them to, and they tied the knot once it was overturned—but they were navigating the challenges of being in a long-term relationship on screen every week as around 10 million people watched at home. The show became one of the few cross-culturally appealing TV works of the Obama years, viewed in red states and blue states, name-checked by Ann Romney and the president alike. A 2012Hollywood Reporterpoll found that 27 percent of likely voters said that depictions of gay characters on TV made them more pro-gay marriage, and there are news accounts of people crediting their newfound sympathy toward gay people to Modern Family.
The "Modern Family" Effect: Pop Culture"s Role in the Gay-Marriage Revolution
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得對影視作品做一個界定。並非所有的影視作品都能起到推動作用,關鍵還在於回到作品本身是否能夠打動人,為人所接受。現代社會信息入侵現象已不足為其,扯遠一點,比如說之前的「腦白金」廣告,再回到影視作品上,比如說穿越劇,事實上我們了解了,知道了這樣一種東西的存在,但真的被接受了嗎?至於主流文化,誰又能真正界定主流文化?
耽美文/電影/動漫 如何推動了同性戀(主要是男同性戀)的接受度的?看看有多少青春美貌的女生自稱 腐女就知道了。
喂喂喂,你看,旁邊有兩個男生怎麼走的那麼近啊。
從傳播的角度上來說,影視作品拓寬了已有亞文化的接受面,那麼能使到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到亞文化,從而達到接受亞文化人數的上升,促進亞文化成為主流文化。但是在談論影視作為傳播手段的時候,不妨還是要看一下亞文化本身的特性是什麼。
比如說,亞文化的主題是漫畫,而且是紙質版二維漫畫,那麼這種亞文化可能只是少數人所能接觸、小眾的愛好。如果改編成了影視作品,那麼這種文化的接受面就拓展了,比如說有那些不看漫畫只看動漫的傢伙,就能接觸到這種文化。要是改編成了真人作品,那麼不看動漫的人也能知道這種東西。更多例子,可以參見日本創意文化產業的產業鏈,如何從一部小說改編成一系列的影視作品和配套手辦等等。
我們常常會在新聞裡面讀到「XXX電影上映讓XXX紅遍大江南北」。然而影視作品的影響也不能被過度解讀,只能作為一種推動力,而不是決定性因素。如果要談內在的東西的話,那麼只能說是文化本身含有的普世價值,伴隨時代的變化,不同的亞文化也會有不同的機遇。錯過了這個機遇,那麼這種亞文化要成為主流文化可能就會變得非常困難。比如說上個世紀的朋克文化,那麼你要說讓朋克文化在現在復興的話,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沒有了時代的土壤,這一切不過就是空談。
不同的時代對於影視作品本身的解讀也是有不一樣的效果的。比如說在上個世紀50年代,電影放映製作困難,影視作品有限,那麼單個作品的影響力會非常的大。到現在各種門目的電影都有,大家也都建立起了特殊的喜好,而且每天都有成千上萬部影視作品發布出來,通過互聯網傳遞到每個人的面前。畢竟人們的時間還是有限,在做出選擇的時候更傾向於選擇主流或者熱門的題材,而在涉及到亞文化的時候,可能會選擇迴避。所以不是說拍成了電影就會有人看,就會成為主流文化,這樣想還是太天真。如果從動漫的角度講。有一個角色我們叫他誠哥,他死去的地方天台。到目前為止每次出現天台的場景都會有人提起誠哥。因為他開創了動漫裡面所謂的後宮類型,也就是所謂很多女生喜歡的男生,甚至同時擁有(一般來說是沒有挑明了說感情的同時喜歡)。而後宮這個類型也成為潮流,各種作品也層出不窮。
推薦閱讀:
※貞子的身世是怎樣的?
※電影《奇異博士》中有哪些有意思的細節?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哭聲》?
※《怦然心動》這部電影如何?
※製片人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和能力?主要負責什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