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戒》三部曲小說與改編電影有哪些區別?


自問自答先佔坑,手裡沒有書也沒有電影,純回憶幾條,回頭想起來再改:

第一部
從甘道夫參加Bilbo生日宴會到他向Frodo確定魔戒身份的時間在電影里被縮短,至少是被簡化;
Tom Bombadil的內容被整段刪除;
用洪水驅走戒靈的並非Arwen;
在Moria大門前思考出暗語的人,小說中是甘道夫,電影中改成Frodo;

第二部
小說中羅翰人轉移到Helm『s Deep避難是國王與甘道夫等人的共同決策;
路上沒有遇到座狼襲擊,阿拉貢也沒有遇險;
小說中沒有精靈援軍支援羅翰人;
黎明時分出現的羅翰援軍並非騎兵,而是5000步兵(那麼陡的山坡騎馬往下沖,這是要同歸於盡啊);
Frodo等人沒有被法拉米爾帶到奧斯吉利亞斯;

第三部
阿拉貢在離開瑞文戴爾時就得到了重鑄的伊錫鐸之劍;
與阿拉貢一起走死亡之路的還有一群杜內丹人和埃爾隆德的子嗣;
亡靈大軍沒有參與佩蘭諾原野之戰;
關於剛鐸末代攝政Denethor的段落被改得面目全非;
Modor軍隊沒有攻入白城。天亮時分,安格瑪巫王大吼三聲攻破城門,隨即羅翰援軍在太陽升起時趕到。剛鐸的守城步兵也出城迎戰,阿拉貢帶來的援軍也是他收攏重整的剛鐸兵;
刪除了「夏爾的巡遊」這一部分。


先想起來這麼多。總的來說,除了Denethor的情節被改得「智商堪憂」以外,都只是因為電影節奏和拍攝原因的改編。《指環王》可以說是一群粉絲拍的電影,堪稱佳話。


電影設定集里精靈們的一堆年齡二設不提了
埃爾隆德會議上向波洛米爾指出阿拉貢身份的是埃爾隆德不是萊戈拉斯
波洛米爾死亡時並沒有支持到向阿拉貢交黨費
薩魯曼和佞舌並沒有死在艾森加德,而是流竄到夏爾興風作浪,最後死於霍比特人歸鄉後的夏爾平亂
灰港精靈西渡的時候凱勒博恩並沒有一同離開中土,船王奇爾丹應有鬍鬚


電影跟書的不同之處太多了,無法一一細述。電影背離原著的精神甚遠。電影是屬於導演的,是導演跟編劇對原著的詮釋,他們可以愛怎麼詮釋怎麼詮釋,那是他們的「創作」。

身為讀者,把書跟電影當作兩種不同的東西來看就好了,不必糾結。托迷不妨這麼想:電影的《魔戒》三部曲是PJ他們的同人創作,有其獨到與精彩之處,抱持輕鬆的心情來欣賞就好。


我來插句嘴。
第三部里幫助羅韓彪騎的野人帶路黨情節被刪去。
是剛鐸攝政王向羅翰求援。派出了一個信使賀岡,然而他在返回米納斯提力斯的途中被殺才導致德內梭爾無法獲知援兵消息從而變得絕望。
原著中佩蘭諾平原上應有的防禦大圍牆沒有表現。應該很壯觀的!
法拉米爾是被父親派去執行自殺式任務,但是他是面多十倍於己的敵軍,斷後時身中數箭,被多爾安羅斯親王冒死救回。親王和其他剛鐸援軍在電影里也並沒有出現。
對電影里這段的改編我最不滿,,,德內梭爾其實是一代明君啊在電影里被塑造成了一個昏君。至少是無作為還添亂。
還有因為節奏剛鐸軍人貝爾岡德的戲份被刪云云。
埃爾隆德的兩個雙胞胎兒子和杜內丹人也沒露過臉,樓上也提到了。


前面兩位說得很好了,我再湊個熱鬧。
電影是導演根據原著進行的再創作,勢必會有針對電影方面的改編,比如觀眾不會喜歡一個五十多歲的主角去冒險,電影里從始至終沒有交代佛羅多年齡,沒錯,要不是你知道,肯定會以為他就是個孩子。
對照原著情節去看電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看看改編了哪些,對電影表達有什麼好處,對於劇情交代有什麼缺憾,嗯,其樂無窮。


推薦閱讀:

鄧布利多是否應該以犧牲哈利波特為代價拯救世界?
知乎上關於小說寫作的精彩問答有哪些?
有哪些炫技類小說推薦?它們炫的各是什麼技?
李尋歡一般把他的飛刀放在那兒?

TAG:電影 | 小說 | 魔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