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就文采水平來講誰最高呢?

看過一些諸子的文章,印象很深,從老子的極簡風格到莊子的汪洋恣肆,從孟子的雄辯到韓非子的寓言。那麼不談思想性和政治傾向,只論文採的話諸子誰最高呢?


若論文採的話,我心目中最好的莫過於莊子老先生了。
古今人物評價也可見一斑:

「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蘇軾(宋):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
徐渭(明):莊周輕生死,曠達古無比。何為數論量,死生反大事?乃知無言者,莫得窺其際。身沒名不傳,此中有高士。(《讀(莊子)》)
金聖嘆(清):認定為「天下奇書。」
郭沫若:秦漢以來的每一部中國文學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響之下發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國古代哲人中,實在是絕無僅有。(《魯迅與莊子》)
魯迅:其文則汪洋捭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
聞一多:「中國人的文化上永遠留著莊子的烙印。」
李澤厚:「中國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內心永遠是莊子。」
胡文英:莊子眼極冷,心腸最熱。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腸熱,故感慨萬端。雖知無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熱腸掛住:雖不能忘情,而終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莊子獨見》)
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這就是《莊子·內篇》中的一則寓言小故事。
南、北之帝倏忽來,倏忽去,都在倏忽些什麼呢?純樸憨厚的渾沌帝熱誠接待、熱情款待倏忽二帝。知恩不報非君子,然而倏忽二帝卻是「好心」干傻事、辦蠢事,報恩卻反而害死了值得尊重信賴的恩人,後果很嚴重蒼天很生氣,損失慘重教訓深刻值得深思啊。
從哲學意義上講,《莊子》步入了它能夠達到的層面。然而,從文學意義上講,《莊子》的成就卻達到了它同時代的最高峰。在大多以寓言故事組成的《莊子》中,我們可以充分領略到它化邏輯思維為鮮明生動形象,變敘事論理為文學意趣推演的高妙藝術。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曰鵬。鵬之背,不知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如此之《莊子》開篇,如此雷霆萬鈞的氣勢,如此意象空靈的文采,真是讓人想不扼腕讚歎都難。


同意老莊。文由心生,表意於辭。他那種思想就被很多人嚮往,所以寫出來的更能讓人共鳴有感,更能帶入讀者。


公認莊子文采最高,已成定論。


推薦閱讀:

你怎麼看林黛玉?
「雖具全體,向沉於淵深靜密之中」是什麼意思?
中國妖怪中最孤獨的妖怪是哪個?

TAG:歷史 | 文化 | 諸子百家 | 古文 | 中國古代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