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看一生」是依據什麼理論?
都說三歲看一生,是因為小時候所經歷的事情會投射到現在的生活中嗎?為什麼不是四歲五歲?眾多心理學也會經常舉此例有科學理論證實嗎?
這本書看過,內容比較空,理論不太現實,人是會變的,太多的事是不能肯定。
如果你關注兒童教育,最好看看《鈴木鎮一教育法》,是非常不錯的一本書,很有實際意義。
同意 @阿蛇 的觀點,三歲只是籠統的概數。從國際上幼兒教育和心理學的一些主流觀點來看,比較有代表性的有瑪麗亞·蒙特梭利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和基於魯道夫·斯坦納的人智學理論創造的華德福教育,從這幾個幼兒教育理論的觀點來看三歲到七歲之間是兒童成長的敏感期,對於各種基本技能和社會行為的學習極為敏感,這個時期外界事物的第一次發生可能會對兒童的內心產生「錨定」的影響。
引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觀點
蒙台梭利觀察到了四個顯著的時期,或「階段」。在人類的發展中,從出生到六歲,從六歲到十二歲,從十二歲到十八歲和十八歲到二十四歲。她發現了不同的特點,學習模式和發展的必要性在這個階段很活躍,她還呼喚對每一個階段實行不同的教育方法。
第一階段從出生至大約六歲為止。在這個時期,蒙台梭利觀察到了兒童承受急劇的身心發展。他們發現第一階段的孩子是實際的和感性的發現者,同時也是參與心理自我構建和建立功能性獨立的學習者。蒙台梭利介紹了幾種學說來解釋這個工作,包括吸收性的頭腦,敏感時期和正常化。
吸收的意向(Absorbent mind):蒙台梭利描述年輕兒童的行為是無效地吸收對他/她的感覺的刺激,包括來自感覺的信息,語言,文化和與「吸收的意向」有關的概念。她相信這是第一階段的獨特作用,並且隨著兒童接近六歲而淡化。
敏感時期(Sensitive period):蒙台梭利也觀察到對特定的刺激有特殊的敏感的一個時期,她稱之為「敏感時期」。據蒙氏教育法,當幼兒階段這些時期較活躍。此時,教學環境通過提供合適的教具及合適的活動來回應這些時期。她定義了以下時期和它們所持續的時間:
- 吸收語言——從出生到六歲左右
- 指令——大約一至三歲
- 感覺的升華——從出生至四歲左右
- 對小物件的興趣——從十八個月左右至三歲
- 社會行為——從大約二歲半至四歲
正常化(Normalization):最後,蒙台梭利從孩子那兒發現三至六歲經歷一個她稱之為「正常化」的階段。正常化始於兒童對活動中
的注意力的集中(這服務於兒童的發展需要),而階段特色則是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自發的紀律,持續且快樂的工作,對於幫助和憐憫他人的社會情感」。
華德福關於孩子的發展分期(轉載)華德福教育的觀點
在生命最初的7年,是四肢的發展在起作用,而不是腦神經系統,生命力是在身體行動的意志上,而不是頭腦的思考上。當身體需要能量成長發育時,應儘可能不要
開發智力,不要干擾大腦。當大腦的生理髮展還沒有成熟就提前使用,會阻礙它的完善。就好像是一間還在建造的房子,急急忙忙把傢具搬進去,只會弄得亂七八
糟。所以,華德福教育堅決反對提前智力開發,而是提倡給予孩子充分地去做、去體驗的空間和時間,藉此發展孩子的意志力。如果我們把孩子生命成長的能量從手
腳轉移到大腦,本來應該動手做的年齡,卻在用腦,應該是圖像式思考的年齡,卻變成了理性的概念式的思考,短期來看,孩子學到不少知識,長期來看,他很可能
成為一個消極的人,缺乏創造力和想像力,甚至可能以疾病的方式體現出來。0到7歲孩子的發展又可分為3個階段:
0-3
歲的幼兒童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比如媽媽在廚房做飯,他(她)跟著模仿,媽媽切菜,他要切菜,他不問你在做什麼?我能幫忙嗎?或你能教我切菜嗎?這時媽媽
最好給孩子一把鈍刀,既不會割破手指,又滿足孩子動手的願望。孩子的走路和說話也是通過模仿學來的。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和狼一起生活,他就不會直立走路,也
不會開口說話。3-5歲,幼兒的想像力和記憶力開始出現。經常是看到什麼,想到什麼。把一些日常用品想像為其它東西,如把筷子想
象成魔術棍,一塊石頭可以是小船、餅乾、小床——,想像具有偶然性,但想像的東西是生活中見到過的。由於想像隨時受外界影響而反映出來,幼兒的遊戲無序、
多變。想像持續2年,漸漸轉化為思考,他發現每件事的意義,如做飯是為了吃。5-7歲的孩子在做和玩中開始思考,開始做有計
劃的遊戲。先有一個想法:「我要開救護車。」然後去找能假裝是救護車的玩具,去找小朋友當病人,自己當司機。我的老師埃瑞卡的孩子,曾提出要做一台電視
機,對於幼兒是件不可能的事,但埃瑞卡沒有對孩子說:「不!不可能!」而是幫助孩子去實現夢想,這個過程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比真的做出一台電
視機更重要。0—7歲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發展時期,做父母的如果能夠順應孩子的生長需要,小心的呵護嬌嫩的小生命,為
孩子未來的幸福就奠定了基礎。但不要忘記,正像榮格所言,若想教育好你的孩子,首先要教育好自己,因為孩子毫無保留地接受來自父母的一切,既包括流露出來
的言談舉止,也包括潛藏於內心的潛意識。孩子生活在成人潛意識中,他們沒有防禦能力。斯坦納要求老師,你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或動作,自己首先不能做,你不希望孩子有的念頭,自己首先不能有。
更多討論參考同類問題「3歲看小,7歲看老」,到底是什麼意思?你是否贊同? 的回答。
今天剛好在36氪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我12歲的時候還在玩泥巴,矽谷00後都開始玩創業了!,其實像蒙台梭利的觀點中說的從出生一直到24歲左右個人的人格發展還是處於活躍的狀態(只是不同階段的快速成長內容不同),世界觀的初步建立之前各種事物都可能對個人往後的一生產生重大影響,但個人也更傾向於認為幼兒時期對於以後個人成長有著最重要的影響。
額,這句古語,如果說只是扯淡有些過了,我是有點贊同這句話的人。
"三歲"在古語里只是籠統概念而不是固定的準確數值(題主…你古文沒學好真的…古文里所有數字都這樣…老師有教的)你應該理解為孩子小時候。
而所謂三歲看到老,我想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人類的本性,後天對其的影響其實是微乎其微,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很多人會笑話我無知我知道),我這裡的本性不是指對事物的判斷能力,而是對事物的基本理解能力。也許這麼說還是很籠統概念模糊,但是我不是來玩文字遊戲的,所以我來打比方和舉實例。
兒時一位長輩因為你偷竊而放過你(兒時的你),有的人理解為寬容,有的人理解為放縱,而前者去感恩了長輩,後者去報復了長輩。(手機黨懶得標來源…這個故事是別人寫的,我描述下,沒讀過的感興趣的請自己查具體)而國外曾經發生一件雙胞胎從小分離,長到後再見面,兩人著裝打扮談吐甚至抽的雪茄都一樣。
我認為(以下為個人理解非學術言論,請看一樂)人的性格與否與其所處環境的關係,不是環境改變了它的性格,而是環境導致它的性格表現出了多少隱藏了多少。而三歲左右的孩子正處於天真無邪不是太會隱藏自己,卻又能明確表達出自己意願的年齡,這時大概真的就是能做到一定程度上的,題主所說的那句話。
我聽到的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雖有些誇張,但是還是有點道理的。人的某些脾氣秉性還是小時就能看出來的,我贊同性格決定命運,我更贊同後天自我改造的重要
我認為,人成長的標誌,不是性格的變化,不是內在情感的變化,而是有了對於世界萬物的認識。我們每天在生活,不斷變化的是經驗,我們的內在並沒有變化,而可以說,從我們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們的內在只是一點一點的被挖掘 顯現出來,而不是在被改變。這是目前科學無法求證,我們也無法直接觀察的。但就人類的感情而言,小時候你的喜歡和長大後的喜歡,其實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後者加上了慾望,和因教化所帶來的「框」。研究人類的心理,就必須要研究人的生物性。人在出生後,大腦的神經細胞數目就已經確定,只會少不會多,一切只是在基礎上創作,而那些無法言語表達的『或許說是靈魂 並不會改變。 所以當你能夠看明白一個「新人」的時候,他以後的性格也應該不會變太多。 這種人類深層次的研究當今並沒有什麼重大的發現,所以我只能用這種玄之又玄的說法了。
看到大部分答案講的都是意識層面的成長,三歲定一生更多的是指一個人潛意識的形成,表象來看也就是一個人的性格的形成。如果說人生是一個個選擇組合而成的,那麼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是我們意識在選,還是潛意識已經選擇好,所謂的語言不過是粉飾而已?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有得選擇,其實選擇早已在意識反應前已經決定。除非有特大的事件足以扭轉性格,以及強大的意志力,有意識地長久去克服潛意識的選擇,否則,性格決定命運。根據人性本懶,我判斷三歲定一生還是適合絕大部分人的。
我覺得這句話就是很扯淡的。人的成就主要在於後天的教育。就算人二十歲也不一定能看一生吧,何況三歲啥都不懂。不過可能性格可以看出一點。所謂性格對於成就還是有一點影響的。
感覺那句話屬扯淡,一些人靠自己所謂的經驗裝逼,人和人不一樣的,榮寵非命。
推薦閱讀:
※十年抑鬱,如何走出?
※如何克服自戀傾向?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會哭嗎?
※看了「少年π的奇幻漂流」的影評,得之了另一個版本的故事,感到非常不適,該如何緩解?
※樂觀主義者是抱有賭徒心態嗎?不倡導賭徒行為 那也不應該倡導樂觀主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