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清末改革(1902-1911)?
假設改革的激進(不帶貶義)程度為123,2級是最適度的,但是清政府捨不得只弄了1級,反而引起了更劇烈的反彈(類似&<舊制度與大革命&>中提到的),來回折騰幾次,就暴力革命成了過度的"3"了..- -....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教科書上就介紹不少,無視"局限性""進步性"之類的,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舉栗子說說預備立憲這個絕唱吧.....
---------------------------------------------------------------------
戊戌變法失敗之後,被義和團和八國聯軍折騰了的清帝國更加搖搖欲墜,試圖尋找一個改革成功的樣板,要論和自己相似、在保留君權前提下發展的最好的強國,自然是日本.恰逢1905年日俄海戰日本的勝利更為立憲派增添了論據.
於是1905年9月,清政府仿照當年日本「明治維新」前向西方派出五大臣考察的形式,派五大臣出國赴歐美考察.
中間出了個插曲,革命黨人吳樾懷揣炸彈混入五大臣乘坐的火車,炸傷了其中兩個大臣.
但是可以看出民間還是對清政府懷有一絲期望的(否則革命黨人這時候也不會數次起義不成了)
比如&<時報&>對此事評論說(可能是想捧著朝廷,防止這個"小姑娘"生悶氣就從此對立憲絕口不提了)
「五大臣此次出洋考察政治,以為立憲準備,其關係於中國前途最重且大,凡稍具愛國心者宜如何鄭重其事而祝其行。乃今甫就道,而忽逢此絕大之驚險,雖五大臣均幸無恙,然此等暴徒喪心病狂一至於此,其罪真不容誅哉!」
清政府仍有改革之心,換了兩名大臣之後繼續派他們出使,他們出使回來的感想是:皇權永固,內亂可彌,外患漸輕
於是,1906年9月1日,清政府頒布&<宣示預備立憲諭&>,宣布放棄祖宗之制,「仿行憲政」。但又強調,由於「目前規制未備,民智未開」(不適用於我大清帝國封建末期階段的基本國情~~),只能先預備立憲,待時機成熟再開始實施憲政。
儘管是預備立憲,但這塊"饅頭"已經讓中國這個"餓漢"歡呼雀躍了,立憲派彈冠相慶,革命黨暫時無話可說,只能挑挑"預備"這個刺.......北上天津等地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11月25日的慈禧的生日,學生們甚至齊聚京師大學堂舉辦典禮.
親皇的&<京華實報&>還說:
「從此要實行立憲,這次聖壽就是實行立憲的紀念。這等的好日子, 拍著巴掌, 跳著腳兒, 要喜喜歡歡的慶賀大典。」
1908年,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規定大清帝國萬世一系,同時宣布「十年後實行立憲」.又是照搬明治維新時的"天皇萬世一系"、"日本於明治十四年宣布憲政,二十二年始開國會".
但滿人未免把自己看的太高了,天皇雖然長期被架空,但好歹是整個大和民族千餘年來的皇室,但八旗貴族早已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大清是靠太平天國以來扶持的漢族士大夫們維持著(在八國聯軍時期東南互保就已經是地方漢族士大夫們聯手對抗中央了)
而且當時的清朝對西方來說是只大肥羊,內憂外患不斷,哪像偏居一隅的日本還能有"10年"喘息的時間
這已經很令人失望了
之後在各省咨議局聯合請命下,1911年5月,清政府的「責任內閣」成立.其13 名成員中漢族官員佔4名,蒙古官員1名,其餘均為滿族貴族.
乍一看4名不少,但是哪怕是5名,內閣中的少數派-漢族官員難以與滿族貴族制衡.這與當時漢族士大夫的地位並不相稱
內閣是權力中樞,各地的漢族士大夫們亟待進入其中廝殺,逐漸排擠掉滿人,讓他們享著貴族名號打醬油.但這個少數席位讓漢族難有出頭之日.
後來的事就被人熟知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下,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
11月,清政府慌忙公布《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以挽救危機. 裡面的內容更偏向於英國的君主立憲,對君權有了相當大的限制.但是為時已晚,不久,清帝退位
-----------------------------------------------------------------------
類似的失敗的上層自發的改革,都是在天時不利,人心不合的時候推行了一個上層捨棄利益過少的改革,引起了巨大的反彈,之後的革命導致亡人、亡黨、甚至亡國
書生意氣者進入上層推行的改革又往往過於激進,被扼殺在襁褓里
上層並非真不知改革,不想改革.只是身在體制中,就身不由己了.
要放棄出行"公車"的便利,要放棄親屬生病時"太醫"的照顧,要放棄為紈絝的"二代"們謀個逍遙的好差事(或是給爭氣的"二代"們提供個高於常人的起點),說著很容易,但真看到妻子孩子走路走的腰酸背痛,看到親屬生病時卧床呻吟,看到自己孩子無所事事無依無靠,恐怕就沒幾個人心甘情願了.
實在是很難..........
大清如何印出十年的繁榮
作者:如松
清朝末期,甲午海戰之後,清朝又進入一輪民族資本主義蓬勃發展時期。特別是1901年,慈禧頒布新政之後,相當於承認戊戌變法的措施是正確的,直接帶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大發展,這個周期一直持續到清朝滅亡,這是史學家基本的共識,也就是所謂的「繁榮十年」。
在這個時期,清政府做了很多事情,那些修園子等類的事情不必贅述,軍備上最為典型。北洋水師在中日甲午海戰慘敗後,首隻近代海軍艦隊便不復存在,大清帝國似乎沒有近代海軍這個大軍種了。
但事實並非如此,大清於戰敗後的次年,即1896年又開始了重建帝國海軍之路。1896年5月,總理衙門指定許景澄向德國訂購的3艘穹甲巡洋艦中的最後一艘「海琛」號軍艦北上駛抵大沽,另外兩艘「海容」、「海籌」已分別先期駛抵大沽。1897年夏天,在英國訂購的「海天」、「海圻」號巡洋艦到達大沽,按期到達的還有德國實碩廠製造的「海龍」、「海青」、「海華」、「海犀」號魚雷艇。5艘巡洋艦、4艘魚雷艇,使海軍的實力猛增。尤其「海天」、「海圻」屬於二等巡洋艦,是大噸位軍艦。1909年,在日本訂購的14艘小型艦艇全數到達。
除此之外,大清還大肆編練陸軍新軍,新軍的編練從1895年開始,到1904年,新軍的規模就已經達到18萬餘人,估計太平天國這樣的不安分之人,面對洋槍洋炮,徹底歇菜了。由於是新軍,武器裝備大部分都是從國外採購的新式裝備,支出浩大。
此時的大清,不僅經濟騰飛,而且武備強大,用「盛世」來形容似乎並不為過。
清朝武備增強,民族資本主義也得到了發展,看起來又一個「強盛」的大清出現在世人的面前,但是,這種「繁榮」從財政上得不到證實。
對外戰爭中不斷地戰敗,大量的白銀外流,僅僅馬關條約,賠償金額就是2億兩白銀,加上利息和其它支出,清朝需要賠償三億兩以上。清朝此時是赤字財政,按史料記載:從康熙中葉開始,每年財政盈餘約500萬兩,乾隆中期以後年均結餘也在1000萬兩左右。鴉片戰爭之前的年度財政盈餘也超過500萬兩,到鴉片戰爭後的1847年,財政結餘約380萬兩。甲午戰爭前的1893年,國家財政結餘約760萬兩。清朝財政赤字的真正起點是甲午戰爭之後,1896年赤字高達1292萬銀兩,1899年為1300萬兩,1903年的赤字高達3000萬兩,此後的清朝廷債務纏身,一直到1911年滅亡之前仍然如此。清朝後期,財政是債務纏身,根本沒錢。
可是,清朝又確實很有「錢」,沒有錢如何進行大規模軍備?如何修園子?
清朝實行的是銀本位,白銀無法印刷,這是一定的,清朝這戲法是怎麼變的?清朝後期的表面繁榮,就支撐在這個戲法之上!
雖然,白銀無法印刷,但「錢」還是可以印出來的。
我們都知道新興國家是如何印美元的,清朝也有自己獨到的招數。既然白銀都流到境外,那自己就用銅來代替白銀,「錢」就出來了。
前些年,安徽鳳陽一位農民挖地基時,挖出約十來斤的銅圓,發行的時代是宣統三年,直徑2.9厘米,厚0.11厘米,重量約9克,合古代約兩文多、不到三文的重量。當清政府宣布銅元成為法定貨幣的時候,意味著很多「新錢」也就出來了,這種銅錢的機制錢大約從1901年前後開始大規模出現,也就意味著市場中,開始出現大量的新錢(相當於假白銀),與白銀共同流通。也就意味著從1900年之後的清朝繁榮,和印「錢」直接相關。
可是,我們知道一件事,古代實行貴金屬貨幣制度,銅礦需要開採和冶煉,鑄錢是需要成本的,銅錢的面值也需要與白銀的價值相對稱。
比如: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弔,也就是一千文,道光二十年前後的時候,一兩白銀可以換制錢一千五六百文,到咸豐時期,可以換到兩千兩三百文。但不管白銀與銅錢的比例如何變,都有兌換關係,老老實實鑄造銅錢,或許可以盈利,但不能實現厚利,還是解決不了清政府的財政問題。
但清政府又進行了創造性動作,上述9克重的銅圓,實際價值為兩文多,面值標註為十文,清政府就實現了7文多的利潤,錢財滾滾而來,雖然大量的白銀賠償給外國人,用白銀來衡量出現巨額的財政赤字,但自身並不缺錢,財源滾滾之下就可以支撐大規模軍備等財政支出。
雖然用白銀表示的財政窮的叮噹響,但實際不缺錢,這就是戲法。
但這必須有一條支撐,那就是管制兌換,如果不管制,是完成不了這個戲法的。清政府所開具的各種票據,無論是以白銀還是以銅元為單位都一樣,不能實際兌換白銀,這相當於「外匯」管制,如果不管制,就抓瞎。
清政府從19世紀後期就規定,無論你是英鎊、美元、荷蘭盾什麼的,進入大清的地盤都必須按規定的牌價兌換成大清銀票銅錢,這樣清政府就喘了一口氣,所有等於白銀的硬通貨歸我,用於對外支付,假錢?對不起,只能歸你。
僅有這一條還不夠。任何時候都有出口生意,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不斷印銅「錢」,出口成本不斷上升,摺合成白銀的成本就很高,可是,出口商品的價格是按真實的白銀標價的(金本位)。產品出不去了,最終清朝對外的償付能力就會枯竭,加上清朝不斷爛「印錢」,通脹不斷發展,出口商的成本會不斷上升,企業都死翹翹之後,就會出現大麻煩。
清政府有辦法,那就是「強制結匯」,可強制結匯還是不行,如果出口企業都死了,強制也沒用,還得讓出口企業有動力才行。此時,清政府的機制發揮了巨大的威力,英國非常「腐朽」,徵稅還需要老百姓同意,大清很「先進」,銅圓表示的「錢」隨便印,也就是隨便徵稅,只需約摸估計著不會逼人造反就行。有了這點優勢,解決上述問題就是小菜一碟。反正「錢」都是印出來的,多印一點也沒關係,直接用於鼓勵出口。
以茶葉為例:英國商人只肯出100英鎊一箱,按當時的國際匯率摺合800兩白銀,可是,清朝茶葉商人的成本就達到了1000兩白銀(這個成本自然是以清朝印的「錢」折算出來的),他得賣1100兩才行。此時,清朝出馬,100英鎊歸我,我給你相當於1100兩白銀的銀票(就是銅票),生意就做成了,英國商人、出口商人、清朝政府皆大歡喜,只是市場中又多出300兩白銀的「假錢」。這個術語應該屬於印錢(財政)補貼出口吧。解決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外債的問題,也可以解決軍備支出,而且還可以展示國際形象,甚至可補貼亞非拉。
可是,有一個不歡喜的,既然用印假錢解決問題,就帶來通貨膨脹,窮人過不下去,但是,這沒所謂,有北洋新軍的洋槍洋炮,這個問題看起來不是問題。
經濟蒸蒸日上,擁有用用雄厚財力武裝起來的、先進的陸軍和海軍,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想到大清在1911年垮台,甚至連外國人都吃驚,這天地變化的也太快。
1910年,金融危機開始了,上海道台蔡乃煌等人緊急上奏朝廷救市。財政有的只是假錢(印出來的票據),沒有真錢(白銀),如果繼續印假錢,這是不行的,因為股市的交割需要貨真價實的白銀。
此時,清朝抓瞎了,戲法變不下去了。清廷想了一個好辦法:將民間籌資建設的鐵路權收歸國有,籌集的大量真金白銀也就歸了清朝,真錢的問題也就解決了。怎麼收歸國有呢?當然不是拿真錢出來收購,而是發行國家股票給那些投資修建鐵路的人。這樣,既掌握了鐵路權,又一下就將那些投資修建鐵路的巨額資金弄到手了,聰明吧?
但投資人不傻,您拿紙換我的真金白銀還不算,還將路權也拿走,和搶劫有什麼不同?於是,湖南、廣東、四川三省就爆發了聲勢浩大的保路運動,其中,四川最為厲害。四川告急,清廷抽調湖北新軍入川維穩,武漢空虛,武昌陰差陽錯爆發起義,一個全球最有錢、軍力空前強大的清政府一夜之間就土崩瓦解了。
當然,最終的結果也很清楚,「假錢」催出來的繁榮灰飛煙滅,連印錢的「銀行家」也不得不關門大吉。想現代化需要兩個條件。一,有動員國家的能力以及可能。二,政府利益和國家利益高度重合。
先說一,為什麼打八國聯軍不能全國動員?不敢。旗人軍隊整體素質,還是單方面都不行了,只能遛鳥了。漢軍起碼還有鄉勇。將領,是有幾個不溜鳥不抽大煙的。但只有蠻勇。平時剿滅起義可以一個滿人或蒙古人做統帥,讓漢人真正打仗。漢人做好計劃,讓滿人將領定主意,這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為認字就是一件難事,滿清入關的確不怎麼用滿語了,不代表學漢語。除了皇子以及納蘭性德這樣重點培養的,其他真的就是文盲,包括部分滿蒙大學士,連論語讀下來都費勁。但畢竟是起義軍,在那個漢人習武都不可能的年代,戰鬥力太低,所以也能應付。而遇到八國聯軍這麼猛的,甚至之前的英法聯軍。根本不可能了。像明末內戰天災以及客觀上資本主義發展帶來的經濟問題,這三重大禮包不可能天天降下來。要想打贏,就交給能打的,漢人?估計那些軍隊就先把自己趕跑了,他們知道自己對漢人什麼樣。還好外國人自己也明白滅滿清自己會很麻煩,滿清願意割地賠款,也歡喜。所以到最後滿清也沒動員全國。而之後的太平天國為什麼可以?因為太平天國就一個目的,滅了滿清。於是滿清面前有兩個選項,給不給權,不給,必死,給,有可能活。於是曾國藩帶兵剿滅太平天國,而同時滿清對曾國藩軍隊的軍餉是能拖就拖,對曾國藩能哄就哄。更是招集軍隊,訓練八旗,這是在防誰?
第二,國家利益與政府利益高度重合。
我就不是很想說了,耳熟能詳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被人叫做皇漢?為什麼越來越多人認為滿清非中國。別提什麼牧野之後無中國這些偷換概念的東西。因為滿清不說民族這些,就說最起碼的治國態度,滿清是中國一個政府,就經不起推敲。還說什麼利益重疊呢?
太后維新,主媚外以安天下,惟所用非人,對守舊泄沓諸臣,意存瞻詢,不肯訣意淘汰。皇上則韜光養晦,遇事不發一言。榮祿有足疾,於政治上無所可否,皆迎合後意。王文韶有聾疾,而又遇事詐聾。鹿傳霖多執拗,瞿鴻禨好挑剔,近日非不銳意維新,而內外諸臣有血性者甚少,每下一詔,多粉飾敷衍,一奏塞責。
——岑學呂《三水梁燕孫先生年譜》
她不是一個目光遠大的統治者,不說別的,單是幕後操掌大權期間定期表現出來的剛愎自用和恣睢暴戾行為,以及她的身份和手腕所造成的派別傾軋和腐敗墮落這些罪惡現象,就進一步削弱了本來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清王朝。
——羅茲曼《中國的現代化》
對於一個壞政府來說,最危險的時刻通常就是它開始改革的時刻。
——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
清室統治腐朽不堪一至於此,還要繼續「改革」,也算得上是自尋死路了。
當真是改是死,不改也是死,積重難返。
那我後清又當如何?
那樣腐敗到了根子里的國家,不是能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而煥然一新的。
清政府後期,各地督撫已經尾大不掉了,君不見庚子年間的東南互保,如果中央出一點閃失,國家馬上分裂。
各地督撫貪,內務府貪,軍機貪,親貴貪,國家自上而下無有不貪,那就只能暴力革命了。
換湯不換藥的玩意,說是立憲,結果弄了個皇族內閣
我很認真的提一個問,如果這是研究生入學考試的題目,如何全面的回答?「評清末十年的改革。」
有進步,但加速了王朝的解體。推動改革的手法不行,反而成了自身的掘墓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