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錯相比白起、王翦如何,為什麼其名氣不如他們?
春秋戰國時代,華夏諸侯和積極融入華夏秩序的諸侯十分強大,他們和純蠻夷之間的對比是這樣的:
司馬錯平巴蜀,算不了什麼。
荀林父滅北狄最強的路國,也不如他指揮邲之戰輸給楚莊王而出名。大夥都知道荀林父是春秋名將,戰績是給楚莊王當經驗包,沒人會拿他滅路國而做文章。
同樣,北狄三大部落聯盟甲氏、留吁、鐸辰被范會完全征服,為晉國開拓大半領土,沒人會說范會多牛多牛。
再比如,收復周朝龍興之地岐山,擊敗西戎的秦文公;滅亳戎、盪社氏戎人,東征接壤華夏諸侯,使秦國不再成為周朝飛地的秦憲公;西征邽、冀,開拓秦國西陲舊地的秦武公……這些打擊蠻夷拓展疆土如狼似虎的早期秦國國君,也是默默無聞,好像秦國隨隨便便就得到了關中一樣。而且知乎上還有某個答案開腦洞說烽火戲諸侯是秦國禍亂周朝、獨霸關中的陰謀云云……
更別說吞併苗蠻淮夷如同打雞血的楚國早期各路君主了。
上面這些人為什麼這麼不出名,因為在古人看來,他們吊打蠻夷,是高中生欺負幼稚園,沒有含金量。只有華夏諸侯內戰,才能算名將。所以很不幸,司馬錯雖然為秦國開拓大片國土,可惜他真就不出名。直到大秦帝國二的電視劇包裝之後,司馬錯才稍微出名了,不過大秦帝國二的包裝也不咋地,尼瑪全是名將,我就沒見大秦帝國二那個將軍不是名將過……這樣似乎含金量又不行了哈哈。
因為《史記》沒有《司馬錯列傳》,只有《白起王翦列傳》。
這和為什麼公孫衍不出名的道理是一樣的,因為《史記》沒有單獨介紹公孫衍的列傳,卻有《張儀列傳》、《蘇秦列傳》,而公孫衍的事迹附在了《張儀列傳》裡面。
至於為什麼司馬遷不寫《司馬錯列傳》,那就不知道了。但僅從司馬錯的諸多事迹來看,他的軍事水平至少也是和王齕水平相當的,最出彩的黔中之戰經過大迂迴,奪取楚國南部大面積土地,為第二年的鄢郢之戰打好了鋪墊,是很值得稱道的。司馬錯的軍事水平完全有資格被司馬遷寫入《列傳》。
另一方面是其謀略、縱橫水平。
吞併巴蜀的戰役或許有水分在裡面,但可不要忽視巴蜀的地理要素對司馬錯帶兵入蜀的阻力。況且,「司馬錯滅蜀」並不是他最出彩的地方,他最出彩的地方是「討論滅蜀」。
《史記 張儀列傳》:
苴蜀相攻擊,各來告急於秦。秦惠王欲發兵以伐蜀,以為道險狹難至,而韓又來侵秦,秦惠王欲先伐韓,後伐蜀,恐不利,欲先伐蜀,恐韓襲秦之敝。猶豫未能決。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惠王之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王曰:「請聞其說。」
儀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當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王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能救,九鼎寶器必出。據九鼎,案圖籍,挾天子以令於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今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翟之倫也,敝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翟,去王業遠矣。」
司馬錯曰:「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彊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地小民貧,故臣原先從事於易。夫蜀,西僻之國也,而戎翟之長也,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焉。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而天下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請謁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齊,韓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將二國并力合謀,以因乎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謂危也。不如伐蜀完。」
惠王曰:「善,寡人請聽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貶蜀王更號為侯,而使陳庄相蜀。蜀既屬秦,秦以益彊,富厚,輕諸侯。
這種言論完全是大縱橫家級別的,也符合當時縱橫天下的名士的一貫特徵,文能在君主前辯論,武能領兵打仗。司馬錯無疑是這類人的典型代表。
拿司馬錯和白起、王翦相比並不合適,因為白起、王翦都是正兒八經縱橫沙場的將軍,而司馬錯是文武全才,單純論統兵謀略可能比不上白、王,但綜合來看,司馬錯對秦惠王的貢獻也許並不低於白起對於秦昭王的貢獻。作為一個沒有勢力背景,並很可能是依靠商鞅變法的軍功體制提拔上來的人才,不能為眾人所知確實是遺憾。至於原因,很簡單,就是司馬遷不知道又因為啥,不給這樣一個重要人物設傳。
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司馬錯史記無傳。
有沒有傳記可以直接決定一個人名氣大不大,無傳的人基本不可能出名,然後就是傳記寫的精彩不精彩,傳記精彩了才更容易被歷代傳頌。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李廣,李將軍列傳可以說是相當精彩,然而近漢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鄉沙幕。可以說李廣戍邊的名氣在兩漢未必比得過魏尚郅都,魏尚無傳,郅都進酷吏傳,傳記也遠不如李廣的傳記吸引人。但現在知道魏尚和郅都的人應該沒多少。
先拿漢朝舉個例子。漢文帝和漢景帝都是很賢明的君主,六十多年的統治時期,從湊不出4匹給皇帝拉車的白馬,到可以迎擊並驅逐匈奴,功勞不比其後的武帝小。但和平總是太平淡了,後世人只能記得大將征戰沙場和其後的輝煌,不會牢記當初和平的寶貴。類似的,大家記得的(名氣大的)往往都是更重戰術的武將。
而司馬錯作為武將,其身份更像是文臣,從戰國策中和張儀辯論看出其戰略水平不錯,但是戰術水平應該不及白起王翦,可能也不及其他國名將,畢竟其一生也就打過兩次大仗(所以更像是文職)。雖然攻下蜀地戰略意義應該比和三晉撕咬中原對秦國意義大得多,畢竟沒有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鬥,也沒有諸如「坑殺四十萬」之類的故事承載,在眾人耳里都會變得平淡。
再來一例,說到楚漢相爭時期大家都能津津樂道韓信背水一戰暗渡陳倉,但誰能記得蕭何和張良幹了什麼?劉邦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撫民,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戰術家韓信在最高統帥看來要排在戰略家張良和內政專家蕭何二者之後,但如今知名度卻高於其他二者(Google韓信524000結果,蕭何450000,張良422000),一方面是其自身經歷太有故事性,另一方面也是大家比起運籌帷幄和鎮國撫民更喜歡連百萬之眾。
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選取半和平時期(有戰爭但不至於滅國)的大將和宰相,往往前者比後者知名。(隨便來幾個,李廣比衛綰加竇嬰加後面那些名字都忘了的;秦瓊或尉遲恭比房玄靈加杜如晦;郭子儀 李泌;徐達 劉基(Google徐達還是多一些) 等等)
最後發散一下,如同重戰爭不重發展一樣,重戰術而不重戰略似乎是常人通病。謹記以共勉。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司馬錯、白起還有王翦都是秦國不世出的大將之才,為秦帝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那為什麼司馬錯相比其他的兩個後輩要顯得沒有名氣呢?我覺得我們應該到三人的生平成就中去尋找答案。
1.司馬錯。 司馬錯一生的成就可以概括為:秦惠文王九年率軍伐蜀,滅亡蜀國;秦昭襄王十八年率軍伐魏,奪取魏國六十一城;秦昭襄王二十七年率軍伐楚,奪取楚國黔中郡。其中,我個人認為其最大的成就還是滅蜀。當時的蜀國並不是如同後世天府之國一般的富庶之地,那時的蜀國甚至可以說是集閉塞與蠻荒與一身的窮僻之所。但司馬錯的偉大在於他深刻地意識到了蜀國無與倫比的軍事地位。因為一旦秦國坐擁蜀國,就可以直接越過長江天塹,視楚國幾萬里防線於無物。所以之後司馬錯破楚奪城就是理所當然之事。當然我們還必須提到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都江堰正是在蜀國建成,讓蜀國成為秦國最大的後方補給站,為秦國後來東出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糧草和兵馬。
2.白起。白起一生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大小共計70餘戰而未嘗敗績。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為一代名將的基礎。
個人認為白起之所以在後世名聲斐然也還是主要集中在長平之戰上:
1.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國降卒40萬。一舉將當時秦趙兩強相抗衡的局面打破,趙國從此一蹶不振。雖然秦國也遭到重創,但是相比其他六國,那時的秦國真的是一個超級大國的存在。幾十年後秦國經過休養生息恢復實力,一掃六合。
2.長平之戰體現了戰國時期卓越的戰爭藝術,開創了殲滅戰的全新打法。白起採用後退誘敵,分割圍殲的戰法大敗趙國,並且在細節之處算無遺策面面俱到。太祖後來評價白起說:「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
綜合上述兩點並結合白起一生未嘗敗績以及最後被秦昭襄王賜死的悲慘結局,這樣的英雄人物想不要後人對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大書特書都難。
3.王翦。王翦一生的成就主要可以概括為橫掃三晉和攻滅楚國。不過,僅僅是這幾個字是不足以說明王翦一生的功績。他與其子王賁在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立有大功,除韓之外,其餘五國均為王翦父子所滅。王翦一生征戰無數他智而不暴、勇而多謀,在當時殺戮無度的戰國時代顯得極為可貴。
而且相比司馬錯和白起,王翦在後世留名更為關鍵的原因還是他助力秦始皇完成一統中國的偉業。始皇帝作為中華五千年歷史上最偉大的君王之一,其功業最大的奠基人之一難道不值得後世文人墨客的幾滴筆墨么?
所以結合三個人的這些事迹來看,司馬錯的功勞並不比其他兩人要小多少。其實名聲比其他兩位小的原因也許只是一生太過」平淡「和生不逢時。
司馬錯和其他名將一樣開疆拓土,但是目標是相對孱弱的巴蜀,換言之其他名將也能做得到。
而白起戰勝的趙國是當時國力和軍力並不遜於秦國的旗鼓相當的對手,可以說長平之戰如果秦國輸了,戰國會回到相對平衡的亂世,統一中國就不是嬴政的事了,就是他的兒子或者孫子輩才能完成的霸業了。可以說長平之戰的完勝奠定了秦統一的基調,白起就是那個把天平壓彎的軍事家。
王翦的戰績更加耀眼,可以說生在了好的時代——他是嬴政滅六國時期統領滅國戰爭的秦上將軍,在有條不紊地逐一滅國的征途中保證秦國力沒有多耗,同時留存的國家也沒有成功聯合,他本人更是親自帶領軍隊滅掉北方的燕,和秦國的宿敵趙國,並殲滅了楚國的大部分主力軍隊,為嬴政的統一霸業掃清了許多釘子。
總的來說時代造就英雄吧,英雄有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才會被後人銘記。白起的時代趙國很強,只有他能把握機會一場戰役直接圍殺幾十萬趙卒;王翦的時代需要能征討天下的人才,他就能總領全局,輔助秦王快速實現霸業,自然名垂青史。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傳,沒有傳,在史書寫作的過程中就已經把地位定低了一個檔次,從《史記·太史公自序》看白起和王翦無疑是秦國走向統一在軍事上的重要支柱。
【南拔鄢郢,北摧長平,遂圍邯鄲,武安為率;破荊滅趙,王翦之計。作白起王翦第十三。】
這雖然不能說合於今人或者說所有人眼中的看法但卻足以代表時人的一種想法。可以說在《史記》成書之世,司馬錯從「設定」上就差了很多了。
其次就是功績
司馬錯的主要功績就是伐蜀
【惠王曰:「善,寡人請聽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貶蜀王更號為侯,而使陳庄相蜀。蜀既屬秦,秦以益彊,富厚,輕諸侯。】
對於伐蜀,真要說其難度的話,其實並不很大。因為蜀在當世被認為是未開化的蠻夷之地,張儀就曾認為得蜀地不足利國。【今夫蜀,西辟之國,而戎狄之倫也,弊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
事實上,蜀之於秦也是戰略上的地位更重一些,主要作為進攻楚國的跳板,所謂【得蜀則得楚,得楚則天下並以】然而真正依靠這一地打殘、滅楚的正是白起和王翦,可以說,司馬錯為其先但白起,王翦成其功,從功勞簿上,自然司馬錯無法與白起、王翦相比,何況白起更有伊闕之戰、華陽之戰、長平之戰,王翦也同樣計殺李牧滅了趙國。
由此可見在當世以及後世人眼中 司馬錯功績上也終究矮了二人一頭。
第三就是當世的名氣
白起在當世被譽為「聲震天下」 王翦也是「善用兵」而司馬錯我們幾乎找不到戰國時有關此人才名的記載,想來這也是一大重要的因素。
上面說了些常規的原因 最後 說一種可能
這種可能就是認為司馬錯是因為戰敗身死而司馬遷為避諱所以不為其立傳。
原因如下:
我們可知的司馬錯最後一次領兵記載是【二十七年,錯攻楚。赦罪人遷之南陽。白起攻趙,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這是秦在可見記載內首次進攻黔中,而楚國同樣能征善戰的將領庄蹻有這樣的記載
【庄蹻者,故楚莊王苗裔也。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千里,以兵威定屬楚。欲歸報,會秦擊奪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還,以其眾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
由此可見,庄蹻是因為秦國奪取了黔中郡(自己回楚的必經之路)所以入滇稱王的。但有趣的是,司馬錯在此戰之後沒有了記載不說更是有了白起的第二次伐楚並且第二次取黔中【其明年,攻楚,拔郢,燒夷陵,遂東至竟陵。楚王亡去郢,東走徙陳。秦以郢為南郡。白起遷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正因為這兩年間神奇的兩次攻黔中與司馬錯的「消失」讓人聯想,極有可能司馬錯與庄蹻同時行軍並且路線撞車,此戰後司馬錯戰死身亡,而白起臨危受命,再次順江直下攻楚,並奪取了楚國郢都,因為據《戰國策》的記載,白起奪楚都的兵力是很少的,如果說完成秦國這一戰略只用這些兵力,很顯然是不合理的。【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君前率【數萬】之眾入楚,拔鄢郢,焚其廟,東至境陵,楚人震恐,東徙而不敢西向。】
這樣的推論如果真的成立的話,那麼司馬遷為先祖避諱的具體事情在當世應該還是有些人可以知道的,不過當世也確實對於司馬錯沒有什麼很高的評價,所以這也就更能解釋的通為什麼司馬錯的名氣在歷史上一直不大了。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我們傳統審美的問題
一,對於李廣項羽這類有悲情色彩的人物,我們的歷史上更願意去討論,感慨
二,但是對於司馬錯這樣的全才,大才。古代名將典範的衛青,郭子儀這類人,完美皇帝劉秀之類,一般是少有議論的,沒話題性,也不符合掌握古代話語權的文人傷春悲秋,藉以自比的取向
三,司馬錯所立的功勞屬於戰略性的,也只有理性的判斷才能分辨,不如白起等的有畫面感,人都是感性的
可能手沒有他們黑,歷史上沒有搞什麼大事件出來,自然就泯然眾人了。記得語文有篇課文說的是醫生與醫術的問題,文中的大概意思就是:正真高超的醫生在疾病的萌芽階段就能發現問題,並扼殺於無形,而二流的醫生在疾病的初級階段就能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三流醫生只有等疾病到了晚期才能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所以大家知道的都是三流醫生,反而在現實中覺得一流的醫生沒什麼卵用,醫術沒有得到體現。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你們懂的!!
一段時間覺得司馬錯可能死於楚國庄喬入滇之時路上的遭遇戰。先填坑,證據後面添上。
說實話,秦帝國使天下完成大一統,也是大勢所趨的,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以來名將就沒斷過,這確實和秦法有很大的關係,司馬錯所處的時期是秦國的非常時期,六國要合圍秦國,而此時秦國是文武雙行,打算以連橫破合縱,重點放在外交上,來為自身發展贏得時間,所以司馬錯的任務也就是練兵,打一些小規模的杖,另外司馬錯的戰法與白起王翦有不同,司馬錯擅長奔襲戰,力求速戰速決!而那倆人一打就是幾十萬的規模,名氣能不大嗎!
最近在看大秦帝國,個人認為司馬錯名氣不如後兩者與當時君主有關,很明顯惠文王不論在為政還是軍事上面都比昭王老練,這樣直接導致司馬錯沒法像白起一樣有絕對的軍事主動權。這樣司馬錯施展的空間大大縮小。
對他的印象僅在戰國策中,司馬錯力主滅巴蜀,其他的真不記得
挑戰副本難度不同
「自司馬氏去周適晉,分散,或在衛,或在趙,或在秦……在秦者名錯……」
——《史記·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沒給先人單獨成傳,大多數人又沒讀過史書,對先秦史的了解僅限於歷史書、語文課本節選的古文、史記等史書的標題,以及電視劇戲曲等文藝作品。
不了解,正常。
司馬錯似乎還是司馬遷的先祖來著。
論開疆拓土,司馬錯平巴蜀,功績不夠白起王翦的分量。
名氣不如?
這個東西要看圈內還是圈外咯!
大眾認知,主要是受歷史課本的影響看書籍《大秦帝國》裡面,孫教授說他是中國第一位打長途奔襲戰的,不知道這個定位準不準確
記載缺失,戰略出眾,戰績太少
推薦閱讀:
※如何寫部類似《冰與火之歌》的奇幻小說,構架中國戰國,會有什麼樣的人物(非歷史真實,可借鑒)劇情出現?
※戰國時期,魏國首霸何以達到百年之久?
※趙武靈王為何會選擇退位?
※秦為什麼先取巴蜀後取漢中,而楚卻毫無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