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在有感情地演奏音樂?

RT, 最近看了四月是你的謊言
裡面一直有對主角早期的彈奏有批評 大概是沒感情,人形節拍器之類的,
我就想問這個真的能聽出來嗎?
在熟練的基礎上,只要對節拍、音色做到百分百的控制,不也就是控制了感情嗎


先給結論:

不能。

再說原因:

首先題主你得明白你聽到的最終的音樂,是怎麼來的:

作曲家寫作——&>演奏家讀譜、演奏——&>聽眾聆聽
(演奏家演奏的,其實不一定就是作曲家的意圖;同樣地,聽眾聽到的,也不一定就是演奏家的意圖;也就是說,音樂從作曲家到演奏家是第一重創作、從演奏家到聽眾是第二重創作,聽眾聽到的,是經過自己主觀感受「加工」後的音樂,而非演奏家演奏出來的音樂。)

其次,感情體驗是非常主觀的,也是不靠譜的評判標準。所以國際上的音樂比賽是沒有以情感作為評判標準的。

簡而言之,聽同樣的一首曲目,有人會感動落淚、有人會仰天長嘆,但是也有人會覺得熱血沸騰,還有會覺得毛骨悚然,或者同樣的一個人聽同樣的一首曲目,在不同的年齡段欣賞也會有不同的情感體驗。換言之,情感體驗是非常私密、非常個人化的一種體驗和經歷,甚至於聽眾的情感體驗可以和演奏家完全不一樣,乃至於和作曲家的要求也不一樣,這是完全可能的。

《四月》中的這個基本設定可以說是作者向受眾(漫畫讀者、動畫讀者)的一種妥協,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對古典樂有涉獵。一般的音樂受眾普遍傾向於認為讓自己感動的音樂,一定是演奏家傾注了情感的結果,其實事實並非一定如此。

就拿鋼琴演奏家而言,不同的鋼琴家的演奏風格也是截然不同的,霍洛維茨、齊夫拉、李赫特的風格會傾向於激情四射、熱情奔放:

1,弗拉基米爾.薩莫伊洛維奇.霍洛維茨演奏自己改編的《卡門主題變奏曲》
視頻封面霍洛維茨最強視頻:卡門主題變奏曲視頻

注意到霍洛維茨這個時候的年齡已在60歲以上,能有如此強烈的情感表現和驚為天人的演奏技法著實不能不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2,喬治.齊夫拉演奏費倫茨.李斯特《大加洛普舞曲》
視頻封面大加洛普舞曲 Liszt Grand Galop Chromatique (Cziffra)視頻

齊夫拉的演奏技法也是非常火熱且高超的,鋼琴家Thomas Vasary曾經形容齊夫拉甚至可以一個人演奏四手聯彈並聽起來就完全像兩個鋼琴家演奏的一般。

3,斯維亞托斯拉夫.特奧費洛維奇.李赫特演奏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練習曲作品10之4》
視頻封面肖邦練習曲op.10 No.4-李赫特視頻

目眩神馳一般的速度,這只是李赫特二十幾歲年輕時的演奏便已如此驚人。

但是阿勞、鄧泰新的風格就會更內斂穩重、溫潤柔和:

1,克勞迪奧.阿勞演奏費倫茨.李斯特音樂會練習曲《侏儒之舞》節選
視頻封面Claudio Arrau - Liszt 侏儒視頻

可以聽到阿勞的演奏雖然技巧輝煌,但是卻更嚴肅、內斂,與之前三位鋼琴家簡直如同金屬樂主唱歌手一般熱烈的風格迥然相異,更注重按照樂譜的指示將音符有機的呈現給聽眾。

2,鄧泰新演奏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第一鋼琴協奏曲》節選
視頻封面鄧泰新:肖邦第一鋼琴協奏曲 1視頻

鄧泰新的風格與阿勞、馬加洛夫、歐爾頌的風格相似,我也有幸聽到過鄧泰新本人演奏的音樂會,鄧泰新注重的是手指觸鍵、踏板技法(鋼琴制音踏板的用法精確到全踩、半踩,乃至於四分之一踩,從而改變音色),雖然同樣技巧高超,但是演奏家明顯是冷靜、精準的演繹風格,但是作為聽眾,你能說這不是讓人熱血沸騰、激動不已的演繹么?

我刻意選擇了同樣的作曲家,但是題主你應該能明顯的看出來,事實上不同的鋼琴家之間的演奏風格是極不相同的:

有的鋼琴家喜歡將強烈的情感釋放出來,比如說郎朗、張昊辰;但也有鋼琴家喜歡將自己的感情收斂起來,比如說傅聰、哈梅林。
就我個人而言,我自己的演奏風格也是傾向於後者的,我希望聽眾能聽到作曲家的意圖,從而用他們自己的耳朵來聆聽、用他們自己的大腦來判斷,讓聽眾能產生各不相同的情感體驗。他們的情感體驗沒必要和身為演奏者的我一樣(當然如果一樣的話我會覺得很高興啦~)。

綜上所述:

聽眾所認為的「有感情地演奏」只是聽眾將自己聆聽音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投射到了演奏家身上而已。

但是這未必就能判斷出來演奏家的演奏是有感情的、或者說至少不能做出「傾向於流露情感的演奏風格」這樣的判斷。


做學生的時候,老師引導我「有感情地演奏」,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包括學《悲愴》的左手十六分音符,老師說這裡手的感覺好像「一個快要掛滿衣服的衣櫃,捏著其中一件輕輕地搖晃」,還有肖邦哪一首圓舞曲的分解八度,老師告訴我這裡像「提著裙子轉一個小圈,裙子邊划過的痕迹」。
教學中,可以說「你這一遍彈得沒有感情」,這往往是一個綜合的表達,可以是沒專心、譜面要求沒做到、技術不過關等等。但是聽演奏的時候,不適合輕易地覺得演奏者「沒有感情」。
因為「感情」實在太模糊,彈哈農也有感情,邊彈琴邊看電影也有感情,用程序讀譜也有感情,甩腦袋閉眼睛晃肩膀一臉陶醉也有感情。什麼都能算感情。
感情有沒有,是很難找到判斷標準的。
作曲家想表達的感情是標準嗎?不一定。即使不考慮一次創作二次創作,很多作家的譜子也是保存不全或經過後人多次刪改的版本,而且有些作家不喜歡加表情記號,不告訴演奏者強弱快慢。已經沒可能知道作曲家的意圖了。
控制好節奏和音高當然會有感情,快一點慢一點也能有不一樣的感情。所謂漸強漸弱漸快漸慢乃至自由節拍,本來就是演奏者自己把握,哪裡有「准」可言。完全沒有強弱變化,也可以是一種感情。
一般對於「沒感情」的評價,我會認為是演奏者沒練好、不符合聽者對曲目的理解、彈的人有感情但聽的人沒聽出來或者是「哎呀這個人一點硬傷都沒有但是我一定要說他爛」。
很煩的是,有不少人是根據表情動作來判斷有沒有感情的。好像只有演奏者抬起下巴眯上眼睛聳著肩膀前後搖晃自帶「啊啊啊我現在好有感情」彈幕的,才是有感情。造就了一批恨不能晃散琴凳的小琴童。


並不能判斷。

舉個例子吧。

有一次在學校社團里彈一首古典吉他的小曲子,我都沒有進入一種很專註的狀態,很慣性的去控制輕重音,自然也沒啥感情。但是彈完了結果卻有女生對我說我彈的很有感情特能打動人心。

所以你看,並不能判斷的吧。

有沒有投入情緒也就演奏者自己知道。

另外我倒是覺得對節拍、音色百分百的控制反而顯得演奏特別機械了。因為同一首曲子即使你彈了好幾百遍了,隨著你演奏的心境的不同,對曲子輕重快慢的把握也是不同的。要是每次都彈一樣的感覺多沒意思啊。

就醬。


專業層面的東西前面都回答得很清楚了,既然題目中提到了四月,標籤中也有acg,那就讓真冬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杉井光的《離別的鋼琴奏鳴曲》是我認為最優秀的音樂題材acgn作品,沒有之一。下面這段對話出自輕小說第一卷中男主與女主真冬的一段對話。

「其實你不喜歡鋼琴,卻硬被逼著彈?」

真冬點了點頭。

「我從來不覺得彈鋼琴是什麼愉快的事。」

「可是你彈蕭邦的《蝴蝶》時聽起來還滿愉快的啊?」

「評論家老是喜歡胡亂推測演奏者的心情,我總懷疑他們是不是笨蛋。就算心情不好也能演奏歡樂的曲子啊!」

要這麼說的話……也是沒錯啦。

音樂不過就是音符的排列,若要說其中隱藏著怎樣的心情,那往往是聆聽者內心的問題。

以上


首先,一個職業的演奏家,是很少說到感情的。
彈些什麼曲子,說彈出什麼感情來,這些是很外行的表現。
演奏的關鍵是技術。
而技術是為音樂性服務。
音樂性並不是感情,而是一個非常宏觀的表述。
對於演奏家而言,理解作曲家的意圖之重要,相當於正常人每天要喝水吃飯。
理解作曲家的意圖,不是通過哼哼旋律,感覺一下曲子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而是通過分析曲子的結構,和聲的走向,來獲得作曲家所要傳達的某種訊息。然後通過自己的技術將之嚴肅的表達出來。注意我這裡用了表達,而不是表現。
並且我在強調的是,作曲家的意圖,是某種訊息,而不是某種感情。
【中國的雜誌或者樂評,總是喜歡說:某某作曲家的某曲子,正代表了某某悲涼的一生;某某作曲家的某曲子,好似歡快的嬉戲】
對於這種分析。我們是應該杜絕的。
也許作曲家當時心情非常輕鬆,所以寫了一首「歡快」的曲子。但是這裡面的歡快,應該是通過結構,節奏,和聲,曲式來傳達,而不是通過「恩,聽起來很歡快誒」來傳達。
歸根於中國音樂的特色,我們中國人在理解西方音樂上,存在很大的誤區,但是90%的音樂老師,和音樂愛好者,和學生,是不重視的。或者說,不知道的。有人可能要問,我懂你意思,你是說西方音樂是理性的,中國古典音樂是感性的,但是這跟聽眾有什麼關係呢?何況外國家長在對自己孩子的音教方面,也採用感性的方法。
根本問題在於,聽音樂,也是需要理性的思考,而不是聽感覺。
這句話很多人會反駁我。
小孩子並沒有培養起基本的思維模式,所以採用培養興趣的方法。
而欣賞音樂和演奏音樂一樣,應該是嚴肅的。交響曲,或者室內樂,甚至是肖邦。
有人聽肖邦聽的痛哭流涕。
並不是因為什麼感覺。而是由深度的樂思所引發的共鳴。
這種深層的共鳴,是需要反覆聽,反覆思考,最終發現。
和一聽就淚目,想到自己初戀是不一樣的。
扯的有點遠。
曾幾何時,我對西方音樂的理解也和現在大部分人一樣。
然而出國留學才知道,感覺並沒有任何用。因為它太主觀了,
我們假設:
作為一個演奏者,要演奏一首對觀眾很陌生的曲子。台下幾百人甚至幾千人。如果你是靠著自己的感覺在演奏,那麼很有可能,一半觀眾喜歡你,一半觀眾討厭你,而他們很大幾率並沒有真正聽到作曲家所要傳達的東西。
結論就是,演奏者最重要的,是嚴肅,嚴謹,中立的分析一部作品,準確,中性的演奏這部作品,適當的加入自己的處理,而這些處理,並不是靠感覺,一切處理,都是有理由的,是有根據的,這裡轉了小調,色彩開始變化;這裡有和聲的走向是向下,還有漸慢,這裡應該漸弱。然而這裡的漸弱不是感情所需,是合理的分析,當然不同的演奏家可能這裡不漸弱,只漸慢,或其他處理云云,每個人有自己的處理,但是這些處理,是建立在理性的分析上。

說了這麼多,扯了那麼遠。
在開始寫的時候,我並沒有打算完整的闡述我的觀念,因為這種東西,要改變,恐怕又要引戰。
不過題主仍可以從中找到你問題的答案。總結一下。
感覺在99%的情況下都是不靠譜的。
專業的演奏家是不需要表達感情的,需要表達的是音樂性,而音樂性並不是感情。
感覺只屬於業餘的音樂愛好者,和不懂什麼叫樂思的聽眾。
以中式的觀念聽西方的音樂,這是現在的現狀。
我學的專業是樂隊指揮。

ps,氣氛太嚴肅了,我也是日番愛好者,四月這部番太虐了。其次,這種番看著玩玩就行,不要糾結太多專業向的細節,本來就不是專業的音樂番,娛樂第一(感覺就說了這麼一句有用的哈哈哈)


我覺得是感染力吧。

沒看過四月,只知道好像男主彈鋼琴女主拉提琴?

家母是音樂老師,小時候我就夾雜在一群孩子里跟家母學琴。那時候家母總會點評這個孩子彈得流利但沒有感情。我也一直體會不到啥叫感情。
家母於是告訴我們,演奏一支曲子時你要體會到這支曲子描繪的是什麼。還經常放曲子讓我們描述曲子里你看到了什麼情境。然後按照你體會到的來演奏。

我自以為自己沒啥音樂細菌。彈琴的時候頂多學視頻里,晃個頭,彎個腰。

在4年級的時候,我去參加一個比賽。那時候選手們在一層樓里,一人一個房間。我就聽到有一個房間傳來的琴聲,那個震撼,直擊我幼小的心靈,彷彿樓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為之顫動(這句話是我賽完回家寫作文的原句,至今記得)。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那個感染力,歡樂得讓你想起舞,悲愴得會讓你落淚。說到底是內心的共鳴。

後來我把學琴棄了。家母一直恨鐵不成鋼。

大學的時候路過音樂系,一個琴房傳來一支美妙的樂曲,讓我覺得如沐春風。那是夜的鋼琴曲5,遂學。我彈到能和原音完全契合,但絲毫沒有那種如沐春風的感覺。桑心,又棄。

推薦一首我覺得演奏得很有感情的曲子。
maksim的《伊洛瓦底江之水遠離仰光》
每次聽都讓我心頭一顫。


自學吹簫,水平不高。
學會氣震音之後,吹蘇武牧羊,不知哪一個音符觸動心弦,居然真的落下淚來。
吹奏完畢,是一種如夢初醒的感覺。
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心演奏,他如何搖頭晃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演奏前的醞釀和演奏後流露出的感情的餘味。
~~~~~~~~~~~~
題外話:
二胡過了8級就沒再學。當時我媽經常念叨我,你看人家拉二胡像跳舞一樣,多有感情!!可我覺得我雖一本正經的坐著,卻在用心去感受琴弦的每一絲震動。


能聽出來的
但是是要熟悉的人
真的要非常熟
至少也要混在一起練習一個星期左右
而且不知道為了什麼演奏者一般很少承認
給不懂樂器隨便舉個例子
C調吹一個1,高一點,低一點都是1
吹到破音就是C調1這個音的極限
在吹出1到吹到破音裡面有很大活動空間
這時候練多了就會有感覺
什麼時候能低一點,
什麼時候能高一點
轉換的時候能夠更加柔和
所謂有感情就是
不自覺得提高了氣的速度
這樣音就會不自覺得升高
如果控制得好
你聽的時候就會發現像一條水銀
柔和的升降音
會發現特別的舒服
還有跟著節拍不算是高手
跟著節拍帶著自己節奏才是高手
如果你能控制氣息,並且對節拍有了自己的認識
這時候你就算是初窺門徑
ps我在吹得時候會不自覺得加入感情
懂的小夥伴能把很細微的變化都聽出來
當然事後我不會說我帶入感情
我只會說我是按著譜子來的
所以我敢說絕大多數高水平演奏都是帶著自己感情的


我一直都覺得這種東西很玄乎.
因為自己就是演奏專業 私以為高度還算不錯 到不了世界級 但至少算是國內比較高的水平 世界上的大師 也見過不少 現場演奏聽得也很多.一直以來都覺得音樂最重要的是演奏出感情.但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練琴 我發現音樂不光需要感情 還需要鑽研 和細緻.說白了 同樣的作品 誰更講究 誰的演奏就更好聽.一個節奏型的準確度 一個音符的音準 包括一個菲爾馬塔(我真的不會拼...)的時值處理 越在乎 那你的演奏就會越動人.
但我也見過非常高超技巧的演奏者 細節上無可挑剔 音準音色節奏都趨近於完美 但聽上去 就是不感人.就是沒有任何打動人的地方.若是比賽 會有好成績因為沒缺點.但若是音樂會 一定不算成功.題主說的人形節拍器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其實他們也是在用心演奏音樂的 若是不用心 誰能把這些細節做的那麼完美呢?只是內心的故事不夠多吧 所以在一些說不明的細節 比如長音的處理 顫音的處理 細節上的演奏法 就體現出來.
距離說明唄 巴赫的作品以嚴謹著稱 能給演奏者自己發揮的點很少.但為什麼有的人就能演的哭 有的人卻不行呢?我覺得真正成功的音樂家就在於 技術到了 能表達出來 並且也有足夠的閱歷和想像力去支撐作品.
題主的意思是如何分辨一個人是不是用心演奏作品 很簡單啊.看他打不打動你.不在意細節的演奏者再有感情也是白搭 因為他要不就是技術不夠 要不就是不尊重音樂以及作品本身.只有在技術以及細節上都把握的演奏者 用心去演奏作品 才能夠打動聽眾.而且要是技術不把握的演奏者或者不尊重作品的演奏者很用心演奏 各種煽情 各種被自己感動 so?感動自己的話也不錯 但是你自娛自樂去就好了嘛 也不會在乎別人評不評判你用不用心的咯.


我的回答與前面幾位朋友的觀點有所不一樣。(抑或是原題目有被修改過?從鋼琴改成了音樂?)

本人認為,
可以判斷一個人是否在有感情地演奏音樂,且發聲原理越簡單的樂器越容易體現。

首先贊同 @蓬萊山輝夜 的觀點:音樂從形成到輸入聽眾耳朵內的加工原理如下:
作曲家寫作——&>演奏家讀譜、演奏——&>聽眾聆聽


按照上述觀點,評判聽到的音樂是否有感情,取決於在這三個階段的加工中是否有投入感情:

  1. 創作本身包含感情。旋律、節奏、強弱關係、和弦、編曲、配器等,構成了音樂原貌,形成原始的音樂色彩。這種音樂色彩即便不需進過演奏,本身就具備感情屬性。好比一本小說,它是一本喜劇、悲劇、抑或是言情小說,作品本身就自帶屬性。
  2. 演奏方法或技巧包含感情。演奏是對作品的具象化過程,音樂作品本身是利用音樂語言編寫的腳本。這份腳本無論使用再豐富的音符或強弱標識,也不能把作品的全貌描寫出來。而演奏家就是基於對作品的理解,利用自己的演奏方法和技巧,以作品為腳本,填充進去自己的處理,最終具象化樂譜的過程。好比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吳承恩在小說中無論把人物刻畫得多深刻,六小齡童依然需要去揣摩這個角色,去模仿猴子,再加入自己對孫悟空的理解,才有了經典的六小齡童版的孫悟空。
  3. 觀眾聽到音樂時的狀態與聯想,對輸入音樂的腦內處理。這個就是觀眾主觀的因素主導了。所以我們經常說,好不好聽是一個非常私人的感受。例如《甜蜜蜜》這首歌,就是你和你老公定情時候唱的歌,那麼即便是張全蛋來演繹,你或許都會覺得「包含感情」。所以這不在討論的範圍裡面。

因為題目問的是【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在有感情地演奏音樂?】
所以以下的回答就集中在上述觀點的第二點中展開。
我們能通過怎樣的觀察能夠判斷一個人是否在有感情地演奏音樂呢?

  • 是否專註,肢體、表情、眼神等都能體現。
  • 是否在指法或氣息上有刻意的處理,通常表現在強弱。
  • 是否在節奏上有特殊的處理,通常表現在快慢。
  • 是否對作品有自我理解,或改編,通常表現在個人演奏風格。
  • 是否對樂器音色有優秀的控制。
  • 是否能完整演奏整個作品的情緒。
  • 是否跟聽眾有交流。
  • 等......

在這裡要糾正一下題主的一個觀點:「在熟練的基礎上,只要對節拍、音色做到百分百的控制,不也就是控制了感情嗎?」

  • 關於節拍。拍子准當然是演奏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演奏過程中的某些拍子刻意處理加快或者拖延,其實就是演奏者的感情所在。這也就是人與機器最大的區別。論拍子准,沒有哪個演奏家比電腦MIDI準的。
  • 關於音色。回應本文一開始拋出的觀點,越是發聲原理簡單的樂器,人為的演奏方法對音色的影響程度越大。

舉個例子,陶塤:

這種七千年前的樂器,構造極其簡單,發聲原理同樣簡單,主要依靠控制嘴型、入氣口角度、氣息強弱等來控制發聲。正因為此,決定陶塤音色是否具備感情色彩,對演奏者的要求就非常高了。

應該有朋友會這樣問:那我給你一段音樂錄音,你能聽出來演奏者是否帶有感情演奏么?
回答:理論上是可以的。
前提是對該作品有足夠深入的了解,對演奏家本人足夠的了解,對樂器有足夠的了解,對演奏場景有足夠的了解等。基於這些,我們基本可以判斷,這位演奏者在那一刻的那一次演奏,是否有投入感情。

不才之言,謝謝指教。


寫文章

音樂與人的意識原型相通 音樂與各種族的民眾、各地區民眾、各文化的民眾 內心深處的情感與情緒緊密相連的

爵士貓12 分鐘前

音樂與人的意識原型相通 音樂與各種族的民眾、各地區民眾、各文化的民眾 內心深處的情感與情緒緊密相連的

音樂本身,就是人類的生物信息的發送與傳遞。邏輯和數學的語言來描述,只是大腦為適應生存構建的簡化版世界的表達,不是真實的世界。

意識是無法用語言全面的描述,音樂是10000年以來,人類對於人類意識原型最好的表達,也是人類與宇宙生命體最有效的溝通工具。

爵士貓1 分鐘前

我 :音樂才是與人的意識原型相通的。音樂是與各種族的民眾、各地區民眾、各文化的民眾內心深處的情感與情緒,緊密相連的。

今天 13:05刪除

爵士貓 :Nawang Khechog的藝人檔案

Nawang Khechog 是一位藏笛大師,葛萊美獎被提名者和世界最為出名的西藏音樂作曲家和演奏家之一。

今天 12:55刪除

爵士貓:城之內美莎(城之內ミサ,Missa Johnouchi,じょうのうち みさ,本名:吉岡美佐)

[Pacific Moon 旗下藝術家]

性別:女

生日:1960年12月23日

身高:167 公分

興趣:喝點啤酒啥的、網球

證書:普通機動車駕照、音樂教師資格證

血型:O型

◆概述  城之內美莎出生於東京市中野區。5歲起開始學習彈鋼琴。上小學時,已有數部作曲作品。隨後進入東邦音樂大學附屬音樂中學鋼琴專業,期間聽到 Carpenter 兄妹的歌曲,知道了Burt Bacharach,於是開始嘗試流行曲風的作曲。15歲,從 Michel Legrand 那了解到「電影和音樂的融合」的奇妙。自從大學時代起,城之內美莎就一直致力於音樂創作工作,先後為多部電視劇及電影創作音樂。她也非常喜愛流行音樂,力求成為一名音樂全才,所以自大學時代,她便接觸了樂團指揮的學習。如今她的身影已不僅僅局限在音樂界——城之內在銀幕上還是一名電視評論員,她還創作散文,表演戲劇。她仍然能夠一如既往的活躍在舞台上,同時也將為更多的電影電視創作音樂作品。另一方面,作為亞種傑出的女音樂家,她定會在全世界大放異彩。

今天 12:54刪除

爵士貓:Frédéric Chopin

弗雷德里克·肖邦 / 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地區: Poland 波蘭

風格: 室內樂 / 重奏 Chamber Music, 協奏曲 Concerto, 鍵盤音樂 Keyboard, 管弦樂 Orchestral, 芭蕾 Ballet, 西方古典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奏鳴曲 Sonata

檔案:

小檔案

中 文 名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

外 文 名 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別 名 鋼琴詩人

國 籍 波蘭

民 族 波蘭人

出 生 地 華沙

出生日期 1810年3月1日

逝世日期 1849年10月17日

今天 12:50刪除

爵士貓:Brad Mehldau

布拉德·梅爾道

地區: 歐美

風格: 前衛爵士 Progressive Jazz, 當代爵士 Contemporary Jazz, 後波普 Post-Bop

檔案:

小簡介

科班出身的爵士鋼琴家Brad Mehldau被媒體譽為90年代的Bill Evans,他繼承了後者的和諧曲風和鋼琴三重奏的建構,並非常樂意於從搖滾音樂人那裡借鑒一些經典曲目,而Largo卻讓Brad Mehldau在曲風上有了一定的轉變,合作藝人也大大超出了鋼琴三重奏的範圍。

爵士貓:Bernward Koch

B. Koch-Boehm

地區: Germany 德國

風格: 室內爵士 Chamber Jazz

檔案:

來自德國、受過正統音樂訓練的頂尖鋼琴家 Bernward Koch,在其所創作的曲子總是能展現出大師級的純熟風範,音樂中所蘊涵的細膩精巧之處教人為之驚嘆不已。樸素的旋律從播放器中這樣飄揚而出,你覺得是那樣的熟悉,就像已經聽了多年。但它們又是如此的新鮮宜人。Bernward Koch 是一個只使用少量音符的旋律大師。

新世紀音樂,總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將它迷人的風采半遮面似的忽隱忽現。Bernward Koch 自從198@年推出首張專輯以來,一路氣勢如虹,不但獲得極具影響力的電台 The Power 全力推薦,在歐美各地廣受歡迎外,更曾以一曲《Laguna De La Vera》,蟬連美國Billboard告示牌新世紀音樂類榜首數月之久!在這張專輯中,他身兼鍵盤、鋼琴和貝斯演出,從容不迫、遊刃有餘的功力實在令人嘆為觀止。Bernward Koch 巧妙地融合了電子合成樂與大自然的聲音,而太太 Christine 的美麗笛聲已成了 Bernward Koch 的招牌之一,夫唱婦隨的合奏身影令人欽羨!其兄弟 Christopher 的精彩擊鼓,更為 Bernward Koch 的新世紀音樂憑添無比魅力!他以清晰的節奏感來平衡浪漫的曲風,不局限於軟調的呢喃,你可以感受到一種清新,與徹底自由的喜悅!

Bernward Koch 音樂魔力,為你揭開新世紀音樂的層層面紗。將樂譜上的音符與線條,幻化成一篇篇如詩夢般美麗迷人的樂章,為所有都會男女找回那消逝已久的柔情浪漫。

今天 12:48刪除

爵士貓:Vladimir Horowitz

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

地區: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國

風格: 室內樂 / 重奏 Chamber Music, 協奏曲 Concerto, 鍵盤音樂 Keyboard, 獨奏 Recital, 西方古典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奏鳴曲 Sonata

檔案:

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Vladimir Horowitz,1903-1989),美國最負盛名的鋼琴家之一,美籍俄羅斯人。很早就顯露音樂天才,先後師從俄羅斯和德國的演奏大師,集俄羅斯學派與德國學派之大成。1924年到柏林、巴黎舉行旅行演出,獲很大成功。1928年赴美,一舉成名。之後定居美國。曾停止演奏達十二年之久,1960年,在卡內基大廳舉行重返舞台的獨奏音樂會,轟動世界樂壇。

1989年,霍洛維茨帶著他可謂空前絕後的音樂演奏天賦,在紐約的家中安然逝去。古典浪漫主義音樂的最後一絲氣息在現實中永久的消散了。

今天 12:46刪除

爵士貓:Arthur Rubinstein

Artur Rubinstein / 阿圖爾·魯賓斯坦

地區: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國

風格: 室內樂 / 重奏 Chamber Music, 協奏曲 Concerto, 鍵盤音樂 Keyboard, 獨奏 Recital, 西方古典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奏鳴曲 Sonata

檔案:

小檔案

中 文 名 阿圖爾?魯賓斯坦

外 文 名 Arthur Rubinstein

國 籍 波蘭

出 生 地 波蘭羅茲

出生日期 1887年

逝世日期 1982年

職 業 藝術 鋼琴家

主要成就 十九世紀鋼琴巨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今天 12:46刪除

爵士貓 :聽音樂是我的重要修行的方法。我在蝦米音樂的網名【醴陵人石材】,你可以加我的。

今天 12:45刪除

爵士貓:《丘吉爾的黑狗》告訴我們:抑鬱其實是人類當中的智者們向內思考、回歸內心的最有效形式之一。因為痛苦可以喚醒人的意識與創造力!他還在《孤獨:回歸自我》一書中指出,現代社會過分強調人際關係,從而忽視以至誤解了「孤獨」所負載的「正面功能」,這對人的精神和心靈可謂一種不負責任的無辜的傷害。」

不要害怕抑鬱症。

要學會享受抑鬱症帶來的孤獨感。

今天 12:13刪除

爵士貓 :修行就是要成仙呀。飄飄然,不食人間煙火。

按照21世紀最新科學與哲學的研究,是人的意識原型決定著你的世界的形成。

每個人都有自己美麗的屬於自己的世界。

獨立於你的意識原型以外的世界,是不存在的。

你我的基因與染色體DNA就是一個不斷發生信息的電視發射台,你我的信息就是不停息的向外部發射著,比如大家都會有夢境,比如你和親密的愛人、朋友、父母、親戚,有著某種深層次的、不用語言表達就可以溝通的能力;

你我的生命信息體系,好比是宇宙生命互聯網中的一個終端一個生物計算機。

現代生物學已經揭示,人的基礎核心構造就是基因與染色體DNA.基因與染色體DNA,是決定著人類生物特性的關鍵。基因與染色體DNA是一種物質存在,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是有一個根本的真相大家不知道,漢族文化也不宣講,就是基因與染色體DNA的根本屬性就是,基因與染色體DNA是一種信息結構,基因與染色體DNA在與宇宙的生命體進行著不停息的信息溝通。

你我就是在基因與染色體DNA的基礎上進行著不停息的信息溝通,這個你可以理解。

你我的基因與染色體DNA就是一個不斷發生信息的電視發射台,你我的信息就是不停息的向外部發射著,比如大家都會有夢境,比如你和親密的愛人、朋友、父母、親戚,有著某種深層次的、不用語言表達就可以溝通的能力,比如宗教人物具有與天神溝通的能力【這個你也許不信,因為你信奉人只有一輩子】。

但是,現代的量子物理,多宇宙世界理論,分子生物學等科學,已經揭示宇宙就是一個大大的生命體。人就是宇宙生命體的一部分,人的肉體是只有一輩子,但是人的信息體系作為一個整體,是會永遠存在於宇宙大生命體之中的。

人類個體的DNA生物計算機與生物互聯網裝置,如何修復,是人類10000年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問題。

在古代主要就是宗教的方式,因為人類的生物互聯網是與宇宙的生命信息網路相同的,比如【天人合一】【祭祀天地神靈】【佛道修行】,就是主要方法。

現代的基因科學研究,已經知道人類個體的DNA生物計算機與生物互聯網裝置,他的主要溝通與交流的物質就是神經傳遞物質,以及突觸傳遞。

其中,多巴胺負責腦內信息傳遞者,多巴胺是人類對某種物質與活動上癮的重要原因,比如網癮,也是人類注意力集中的重要物質。內啡肽,俗稱快感荷爾蒙,最集中於人腦的記憶與學習區域,是人類情緒穩定的重要物質。

佛道修行的生物機理,就是修行可以促進人體神經傳遞物質,比如多巴胺內啡肽血清素的分泌與濃度平衡,使人情緒穩定,從而開發智力。佛學修行的四禪八定,認為修行人的【心識有通達三十三天的功能】,這一發現說法與現代科學研究一致,因為人類個體就是DNA生物計算機與生物互聯網裝置。

另外多巴胺內啡肽血清素又是人類心血管疾病、大腦疾病、神經類疾病治療的重要藥物。

多巴胺內啡肽血清素又與我們的飲食習慣、體育鍛煉、情緒管理、智力提高,有著緊密的關係。

所謂抑鬱症,就是人類個體的DNA生物計算機,突然對外界的反應不靈了,就是我們說的網路速度與流量大大降低了,你的大腦網路與宇宙網路的鏈接出了點問題。

現在解決的辦法太多了。佛道修行,生物基因方法,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等。

21世紀以前的機械式的邏輯思維模式、牛頓經典物理學原理與公式、直線式的生物進化論,物質第一性意識是第二性哲學觀念,統統已經不適應21世界的人類生活的面貌以及遇到的問題。

首先,人類21世紀的意識認知的存在的問題,完全是舊的科學與理性的人文主義的副產品。由於舊的科學與理性否定人的整個心理系統與意識系統,是與整個宇宙的生命系統相通的,認為人的靈魂就是孤獨的、機械式的、當世代的存在。

舊的科學與理性這種否定的觀念,是造成今天21世紀人類的整個心理系統與意識系統,出現溝通問題與情緒低落的最大的責任者!

人的整個心理系統與意識系統,是與整個宇宙的生命系統相通的。

10000年以來,人類的文化傳統與社會生活都再告知你,你的生命與靈魂意識,是與上天的神靈,你的祖先的神靈相同的。人類一直用祭祀、拜祖先的方法保持與與整個宇宙的生命系統相通。

人的生命體是由一個生命的原型發展而來。每個生命體原型都是一個信息的集合體,這個生命體原型的生物學的基礎就是每個人的基因以及染色體構造、器官構成、大腦、心臟等等。

每個人類生命體原型都有基礎性構造相同的地方,這個相同的構造就是人類存在的基礎。

但是,21世紀的科學發展,已經完全揭示了每個人的基因構造、每個人的生物構造都存在特殊性,這個特殊性的差異,就決定每個人的生命體原型意識結構不同!

21世紀的人類社會發展,已經是社會生活處在高度競爭的時代,海量的信息不斷地湧入每個人的大腦,逼迫你這一生命信息集合體,必須在短時間內對海量的信息予以正確的、合適的處理,21世紀社會發展不允許每個人的信息處理能力發生故障!

但是,這完全是做不到的事情!

首先,我們要客觀的觀察人的生命體原型意識結構之緣起、發展以及運動過程。

人的生命體原型意識結構,有一個世代轉化的過程,人的生命意識在不斷地與宇宙生命體的信息發生交流。

意識是什麼?沒有意識的大腦細胞是如何產生意識的?這是要首先回答的。

人們常說,眼見為實。我們能看見、聽見、摸到真實的世界。真的如此?

我們三分之一的大腦參與到了和視覺有關的活動中。這些成百上千億的神經細胞並非只是用來「拍照」的,更用來實時地製造出我們正目睹著的各種形狀、物體、顏色和行進中的東西。我們眼中的世界是有大腦構建出來的,並非世界本身真實的樣子。也就是說,我們的感官重新構建了一個現實,一個簡化版(或適應版)的現實。

我們的知覺是用來獲取生存優勢、傳宗接代的。作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最成功的物種之一,我們的知覺的工作並非要認知現實的真貌,也就是說,想要靠知覺認知世界真貌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真實的世界就是電腦的主機、主板、硬碟、二極體、電阻器、軟體、兆位元組等等,而顯示屏和桌面為我們掩蓋了電腦的真貌,讓我們不需要和二極體打交道就可以使用電腦來寫作和編輯圖片了。

我們大腦為適應生存構建的簡化版世界和真實的世界是有相同規律的,因為我們大腦所構建的世界本身也源於真實世界,是其的一種反映。而這些規律可以用邏輯和數學的語言來描述。

音樂本身,就是人類的生物信息的發送與傳遞。邏輯和數學的語言來描述,只是大腦為適應生存構建的簡化版世界的表達,不是真實的世界。

意識是無法用語言全面的描述,音樂是10000年以來,人類對於人類意識原型最好的表達,也是人類與宇宙生命體最有效的溝通工具。

音樂意識情感


有屁從來不憋~~直接轟響,據說』梁祝『指揮有放屁,要拿HD800聽


我是學琴的,很早就開始學了,但如果說真的「有感情」的演奏,那也是十級的時候才有的感覺。
彈的時候,就感覺,很放鬆,抒情,彷彿能用語言之外的方式盡情表達自己的感情且一些語言表達出來怕別人嘲笑的也能盡情的釋放。這一點和四月在某種意義上是一樣的。
當然,其他人聽的時候倒不盡然。
我有一次彈一段高潮部分時,真的很有感覺(自己感覺),老師聽了直接批評我:「太用力了沒有表達好」,所以吧有沒有感情其實還是在聽者吧,不同的心境,見解,年齡聽一首曲子都是不一樣的
就好像很煩的時候聽權御天下啦千本櫻就「好煩啊吵死了!」但安靜時反而感覺熱鬧,挺好的,可以驅散孤獨一樣。


你起雞皮疙瘩了嗎


尤其拉二胡時候感受頗深,我發現拉久入神之後,自己全部的情緒浸潤在音樂中,但沉醉中醒來後發現,自己腰是塌的,頭也是歪的,表情也是木訥的,但卻是是浸潤了感情,有時候也會看看有一些搖頭晃腦的演奏者,有一些確實是感情深刻,但還有一些故弄玄虛。
看彭修文先生的指揮,很穩很沉著幾乎面無表情,但其指揮時內心感受到的震撼絕壁深刻

用心的演奏,聽者是可以用心感受的到的,如果你沒感受到,那說明演奏者的心緒投入的不夠;當然,不包括那種去聽交響然後聽完說不知道,然後調侃太高雅聽不懂的人。

ps:個人不是很喜歡朗朗同學那種瘋狂的演奏風格,感覺有些zuo,求勿噴,完全個人喜好而已,我是個渣,恬不知恥的哼哼兩句,見笑啦


演奏者可以表現出來,但聽的人不一定聽明白。
先熟練,後感情。
技巧熟練是基礎,情感表達是升華。


音樂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好控制。再帶有感情的音樂作品和音樂演奏,到了聽眾那裡也就都成了另一回事了,反之亦然。沒有演奏家會知道他的演奏對聽眾會產生怎樣的反應。所以,無論是作曲者作曲還是演奏者演奏,都不會太考慮聽眾對音樂的具體反應的,他們只管自己搞著。


看看網上愛的羅曼史這首歌的翻彈
再看看楊雪菲的版本
瞬間你就知道了

越是簡單的曲子,越是考驗演奏家的細節處理


他有沒有隨音樂動


你所說的那些,是技巧,不是感情。
樂器演奏,聲樂演唱,是看你自身有沒有進到那個情緒里去,有沒有進入音樂所設定的背景和氛圍。
你自己都沒有情緒。怎麼帶給別人感情?
我只能說,這不是真正熱愛音樂的表現,對音樂本身的體會和領悟不夠。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夏達的漫畫?
進行同人創作是種怎樣的體驗?
精靈寶可夢動畫片里小智能輕鬆抱起皮卡丘,他的力氣到底有多大?

TAG:音樂 | 鋼琴 | 古典音樂 | ACG | 樂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