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像龍又像魚的裝飾經常出現在寺廟裡,它究竟是什麼又有何內涵呢?

此物為昨日題主在成都大慈寺所見,重慶磁器口寶輪寺也有類似的東西,題主的朋友在北京也見過,請問它究竟有何涵義呢?


@河森堡 同學的回答是大差不離的。但至於為何如此出現,以及究竟是何等內涵,回答中列出了三種情況。事實上這個東西,它的確具有很強的疑惑性。

你看它長這樣:

龍頭,魚身。

你說它究竟是魚,還是龍?

或者說這事兒是龍乾的,還是魚乾的?

需要捋清。

這玩意兒多出現在寺院,叫做魚鼓,用於召集僧眾。魚鼓的旁邊沒有鍾,只有雲板。沒有鍾,自然就沒有蒲牢,這是沒錯的。雲板也是敲擊用品,用於傳訊,與魚鼓共同擔負起大喇叭的職責,同樣是無疑的。

關於這梆子的來歷和作用,以及為啥做成魚的形狀,佛門的解釋是這樣的:

有一白衣問天竺長者云:僧舍皆懸木魚,何也?
答曰:用以警眾。
白衣日:必刻魚何因?
長老不能答。
以問卞師,師日:魚晝夜未嘗合目,亦欲修行者晝夜忘寐,以至於道。

魚晝夜不合眼,做成魚形,象徵讓僧眾晝夜忘眠。這也是目前寺院解說常給的其中一種看起來更為專業的解釋,然而這解釋確實是在抖機靈,與真正的源流無關。其餘還有各類僧人給的人生勵志小故事來解釋這其中的原因,誑語太多,也基本都沒辦法採信。敲魚梆子召集信徒,與唐以前佛教敲犍槌用法是一致的。印度本身的犍槌是沒有魚形的,犍槌對應木鐸,都是「能發出響亮聲音適用於召集眾人引起注意的東西」。

做成魚形,是法器本土化進程的一個縮影。

為什麼是魚?

蛤蟆不行嗎?

不行。

蒲牢(龍與蛤蟆之子)怕鯨魚,鯨魚一碰蒲牢,蒲牢就嚇得大叫。所以古鐘的形象,是一個鯨魚槌+一口大鐘,這個是沒有任何錯誤的。

譬如班固(公元32年~92年)《東都賦》:

若乃順時節而搜狩,簡車徒以講武,則必臨之以《王制》,考之以《風》《雅》,歷《騶虞》,覽《駟鐵》,嘉《車攻》,采《吉日》,禮官整儀,乘輿乃出。於是發鯨魚,鏗華鍾,登玉輅,乘時龍,鳳蓋棽麗,和鑾玲瓏,天官景從,寢威盛容。

後世中國本土佛教用的魚鼓,也多有鯨魚形象:

你要非說寺廟裡的魚鼓和「蒲牢與鯨魚的故事」完全無關,這講不通,再小的銅鈴眼也能看出來這就是一回事。

之所以採用鯨而不採用蒲牢,是因蒲牢必須作為鍾鈕:

你看幾乎任何一家寺廟裡的鐘,都是有蒲牢的:

寺廟選擇用懸掛著的鯨魚作為響鈴,正是要與晨鐘暮鼓的蒲牢鍾分開。所以到現在,我們常見的是直圓鍾錘,很少看見鯨魚錘。鯨魚錘變成了懸掛於檐下的魚鼓,這延續了約有一千多年。

至於說題目里的這條魚,半龍半魚,龍頭魚尾皆為鰲。

這是矯揉,是造作。

因為這是清代才有的造型:

龍頭魚這種東西的確是有的,起源於鯉魚躍龍門的傳說,頭為龍頭,沒越過去的還是魚。鯉魚躍龍門,形容應試者一舉成名,這就是獨佔鰲頭說法的由來。可惜寺廟中魚鼓的這種龍的形象,存在時間並不長,的確是一種新的附會。這樣不太好,容易讓人想到是不是龍最近兩三百年又犯了什麼案子,它明明已經和魚歡樂過了(鴟吻他媽就是一條魚)!難不成它通過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知道了鯨並不屬於魚?

所以這裡要鄭重聲明:

這裡邊真沒龍什麼事。

如果還是有人說有,那一定是

誣陷。


這個東西叫做「魚梆」,用來撞擊鐘磬發聲的
傳說中龍有一個孩子,叫蒲牢,生性喜歡大聲嚷嚷,但是蒲牢非常害怕鯨魚,鯨魚一撞它,它就會大叫起來

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里,大銅鐘的鐘鈕通常會裝飾成蒲牢的樣子,撞木做成魚的樣子(魚梆),以求撞鐘時可以發出更洪亮的聲音

做成魚的樣子其實是為了嚇唬鐘上的蒲牢讓它大叫
=================================================================
在許晉網友的糾正下我重新搜索了一下「魚梆」,找到了另外一種解釋。許晉對佛教和寺廟更加了解,我相信許晉是對的,在原答案下重新解釋,感謝許晉,我給大家帶來了困擾,非常抱歉,含淚鞠躬
魚梆通常掛在寺廟內的齋堂門口,與雲板相望。是出家人在早餐和午餐前敲擊用的(敲擊魚梆本身),作為通知僧眾吃齋飯的信號,也曾經掛於浴室通知大家洗浴。
除此之外,魚梆還有表法意義,提醒著修行者勤學苦練,魚晝夜不閉目,常醒,刻木魚梆象形,敲擊它,便發出清脆的聲音,使昏昏欲睡或懶惰者驚醒,要求修行者晝夜忘寐。

===============================================================
在評論里kate告訴我,他在武漢歸元寺禮佛的時候看到有座觀音踩著這個獸,並且在寺廟解說那裡聽到了第三種解釋,由於是寺廟的解說,具有一些參考價值,所以在這一併編輯到答案中,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寺廟裡的解說解釋說:「龍頭魚尾皆為鰲,寓意獨佔鰲頭」
掛的這個東西是鰲
這事看來還挺深啊......


謝邀
這個東西叫做【梆】
一般掛在齋堂,也就是飯堂門口,是一種發出信號的法器。有答案說,通過看嘴巴的朝向判斷是否是十方叢林或者是子孫廟。這是梆的一個功能作用。到了現在,這個功能已經失去。古時,是具備這個功能的。
梆,掛在齋堂門口,同時還搭配有叫香,雲板。
吃飯前要通過一系列的擊打來通知寺院僧人
叫香:是一根木棒,有固定的尺寸,通過在地上有規律的敲打,發出到點吃飯的信號。一般打三陣1 2 3 4 5 6 7 剎板(逐漸小聲)1 2 3 4 5 6 7 1 2 3剎板(逐漸小聲)1 2 3 4 5 6 7 剎板(逐漸小聲)最後一下1
緊接著,就是敲圖中所說的梆,也是三遍:
第一遍:南 無 阿 彌 陀 佛 剎板(逐漸小聲)
第二遍:南 無 阿 彌 陀 佛 剎板(逐漸小聲)
第三遍:南 無 阿 彌 陀 佛 佛佛!(這兩下稍快連著)
最後接雲板:還是敲三遍
第一遍: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會上佛菩薩(剎板)
第二遍: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會上佛菩薩(剎板)
第三遍: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會上佛菩薩(剎板)佛 佛佛 佛
之後齋堂內響一下引磬(叮),接一下雲板(鐺),在響一下引磬(叮),在響一下雲板(鐺),在響一下引磬(叮)。到這裡,齋堂外的法器,全部敲完,齋堂內,開始唱誦供養咒。
這是出家人吃飯的儀軌,也是一門功課。
以前聽老和尚說,用魚的樣子來做法器,是為了警醒大眾要用功精進辦道,不要偷懶縱意懈怠睡眠,因為魚是不閉眼睛的,哪怕是睡覺,也是不閉眼睛的。
最後,每個寺院的叫香打法都是不一樣的。不存在誰對誰不對的問題。

這是叫香

這是雲板。


以上~


敲鐘是為了讓它響。

鍾要掛起來才能響,掛鐘的鐘紐就會做成龍之子蒲牢的樣子,因為蒲牢善吼,讓它管鍾,鍾也就會響。這是古代文化里會意的部分。

如何才能讓給蒲牢吼叫呢?

蒲牢有個害怕的東西叫鯨魚,看到鯨魚就會嚇得大叫。

所以,為了讓鐘聲洪亮,人們就把撞鐘的木杵雕刻或描繪成鯨魚的形狀,拿鯨魚去嚇唬蒲牢……

人們報據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鍾欲令聲大音」,即把蒲牢鑄為鐘紐,而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的形狀。敲鐘時,讓鯨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響入雲霄」且「專聲獨遠」。

古人還是蠻幽默的。


鯨魚這個形狀不具備裝飾性,而且,不去遠海的人多半也不知道鯨魚是什麼樣的,製作鍾杵的人慢慢的就把鯨魚理解為一種魚——於是就有了鱗片和鰭。至於龍頭,可能是無奈之舉,不光是因為龍這個海洋生物最牛逼,而且,尖尖的魚嘴撞幾下就禿了,殘破就不好看,龍嘴就好辦一點,因為它前端是有一定面積的。


於是就成了現在這個四不像的樣子。


看到「龍」我就知道人民藝術家又要出場了(′?Д?)」


威力巨大之萬曆十年式對艦飛彈「火龍出水」
(大霧


木魚。

五代王定保的《摭言》有這麼一段話:

有一白衣問天竺長老云:"僧舍皆懸木魚,何也?"答曰:"用以警眾。"白衣曰:"必刻魚何因?"長老不能答,以問悟卞師,師曰:"魚晝夜未嘗合目,亦欲修行者晝夜忘寐,以至於道。"

ps:這是長形木魚,圓形的木魚是念經的時候敲的。

補充一篇文章:

木魚

古代的木魚又稱木魚鼓、魚鼓或魚版,其形狀、用法均與後世不同。

  在《敕修百丈清規》卷八&<法器章&>木魚條中說:「齋粥二時長擊二通,普請僧眾長擊一通,普請行者二通。」由此可知,古代的木魚主要用來做為集合僧眾的訊號。

  至於為何而作魚形,《釋氏要覽》中說:「今寺院木魚,蓋古人不可以木朴擊之,故創魚象也。又必取張華相魚之名,或取鯨魚一擊蒲牢為之大鳴也。」《敕修百丈清規》中說,作魚形是晝夜精進義:「相傳雲,魚晝夜常醒,刻木象形擊之,所以警昏惰也。」

  關於木魚的起源,日本,成尋在《參天台五台山記》卷三&<宋神宗熙寧五年八月八日&>條中記載:「實性院本名清泰寺,中有傳大士像供人禮拜燒香。院主長老謂諸寺打木魚鼓召集行者,乃源於傳大士。往昔,大士覓頭陀於嵩山時嘗打魚鼓,頭陀即應鼓聲而來。其後,天下大小寺院以木魚鼓集合大眾。」

  也有認為木魚是隋代沙門志林所造,史料並無記載。此外《增修教苑清規》卷下&<法器門&>木魚條又有另一個傳說:有一名僧人違犯其師教誨,毀壇戒法,不但墮入魚身受惡報,而且背上還長了一棵樹,風濤搖擺時,皮肉更加苦痛。其師渡海時,大魚遂作巨風浪而說:「往昔你不教導我,以致令我墮魚報,今欲報此怨。」其師問他:「汝名什麼?」魚回答後。其師令懺悔,又為其設水陸追拔法會。後於夜夢間,大魚自稱已脫魚身,可將其背上之樹木供養寺眾,以親近三寶。其師後果然見至魚屍背之大樹,即刻成魚形,懸掛警眾。

  關於木魚的由來,也有另一個傳說。玄奘大師的《指歸曲》中記載:玄奘大師自天竺歸,途經蜀道時,巧遇一長者。此長者喪妻,有兒甫三歲,其後母惡之,趁長長出獵時,從樓上將孩兒擲入水中。長者哀其子故,為其設齋供僧。此時適遇玄奘大師到來,長者歡喜迎請第一座,然而玄奘大師卻不食。並告訴長者:「我長途跋涉,非常疲勞,希望能得魚肉吃之。」在場者聞言皆大驚,長者欲出買魚,玄奘又囑咐他:「一定要大魚才好。」長者於是買回一條大魚,才割開魚腹,就見到自己的孩兒在魚腹中啼哭:所沒之兒啼在魚腹中,長者大欣歡。玄奘大師說:「這是此兒夙世持不殺戒果教,所以現今雖被魚吞,卻得不死。」長者問:「如何報魚恩?」玄奘大師告曰:「以木雕成魚形,懸之於佛寺,於齋時擊之,可以報魚德。」即今之木魚是也。

  至於現今誦經、禮佛時所使用,頭尾相接的團圓形木魚,可能是明代的產物。明·王析《三才圖會》中說:「木魚,刻木為魚形,空其中,敲之有聲。(中略)今釋氏之贊、梵唄皆用之。」並繪圖說明。《禪林象器箋》&<唄器門&>也說:「按圖會木魚圖,魚頭尾自相接,其形團欒。今清國僧稱木魚者,作龍二首一身,鱗背兩口相接,銜一枚之形,亦空肚團欒。蓋與圖會木魚同,諷唱時專敲之以成節。」

  其中所謂改魚身作龍頭,可能是取《群籍一覽》卷上所載劉斧《摭遺》所謂「魚可化龍,凡可入聖」之義。

  一般,木魚都是橫穿腹部中央,作中空的團欒形,頭部、鱗甲、龍珠等多隈以黑漆,押上金箔,其它部分則塗以朱紅;安於小布團上,以包皮的木槌敲擊腹部中央。至於體積大小,普通是徑一尺乃至六尺,較小的則有三寸乃至五寸等。

  木魚又稱魚鼓,在《雪峰存禪師錄》中有一首&<詠魚鼓頌&>,對木魚有生動的描述:「我暫作魚鼓,懸頭為眾苦,師僧吃茶飯,拈槌打我肚。身雖披鱗甲,心中一物無,鸕鶿橫溪望,我誓不入湖。」又說:「可憐魚鼓子,天生從地養,粥飯不能飧,空肚作聲響。時時驚僧睡,懶者煩惱長,住持鬧喧喧,不如打游漾。」此中將木魚警策大眾的意味,以有趣的方式表現出來。

來源:菩薩在線


龍頭魚身的叫作「鰲魚」。它象徵著修行人的悲憫,但雖然悲憫眾生而宣講佛法或是外道善法(其他修習善的宗教)。

然而所說的法實際上摻有邪見(不一定是邪惡的知見,邪見也包含所有在解脫六道輪迴方面不正確的見解),以至於最終錯誤引導眾生,令不得正見、不能離開輪迴。

這樣就會讓宣法者落入又有善報(因為引導他人向善),亦有惡報(因為讓他人執持邪見)的局面。未來世墮入畜道,投生成"鰲魚"。身形巨大是因福報所致,但身上有無數蟲子噬它的肉則是罪業帶來的惡報。而吃它的蟲子,就是過去世中受它錯誤引導的人們。因緣如此。

鰲魚像是為了要提醒講法者嚴謹、精進地聞思修,在正知、正見上不能有絲毫的差錯,避免在日後傳法時把法講錯,說成 相似法(似是而非,像佛法,但本意已經弄錯了)。而且傳大乘法的法師如果宣講 似是法 會有違犯菩薩戒的重罪。


龍利魚?


我記得是鯨魚,嚇蒲牢叫的。


龍魚,指向寺廟的食堂


推薦閱讀:

長城這麼矮究竟能攔住什麼?
與西方相比,為什麼中國人那麼不重視古建築古文化的保護?
古建築上一排小動物和各種脊獸,都是什麼?用來做什麼的?
現代有哪些不如古代的技術?
中國傳統建築中的宮、殿、堂、樓、閣、軒、榭、居、齋、館、亭等各有什麼特點?

TAG:佛教 | 傳統文化 | 宗教 | 古建築 | 寺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