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字在古代真的是通假字通「樽」嗎?
是這樣的,今天考了語文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
先列個朝代,唐宋元明清。唐朝在宋朝前面沒毛病吧。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里有一句「一尊還酹江月」。
包括如今的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里也是
「尊」。而早在唐朝,李白寫下的行路難里。
「金樽清酒斗十千」
教科書里也是「樽」。
所以如果是通假字,為什麼早在蘇軾前李白就用了「樽」而蘇軾用的卻是「尊」?
我實在想不通,或許是後人記錄有誤?亦或是蘇東坡當時不小心寫錯字了?
請求各位知友為我解惑。
謝謝
謝邀!
本人贊同「尊」與「樽」為「古今字」;而不是「通假字」。
注意:「古今」不是特指我們現在的說法,而是指時間上的先後。比如春秋戰國相對於秦漢時期就是「古」,反之為「今」。
古人造字都是一音一字,一字一義,一字一詞。
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許慎《說文解字·敘》
漢字構造有「六書」的說法,前四個為「造字法」;後兩個為「用字法」。
尊,酒器也。從酋,廾(gǒng)以奉之。《周禮》六尊:犧尊、象尊、著尊、壺尊、太尊、山尊,以待祭祀賓客之禮。尊,尊或從寸。
——(《說文解字·酋部·卷十四》)
尊,盛酒的器皿。從酋,兩手高高捧舉著它。《周禮》有六尊:犧牛形的酒罇、象形的酒罇、沒有腳而底著地的酒罇、壺形的酒罇、太古的陶制酒罇、刻畫著山和雲雷之形的酒罇,用來祭祀和宴請賓客。尊,或者從寸。
由此可知,「尊」字在前,它的本義是指酒器,更是一種禮器。「樽」字在後。至於「尊」字後來產生的「尊貴」、「尊敬」、「尊嚴」等義,都是尊的「引申義」。為了表示區分,人們又特別造了一個「樽」字表示「酒器」這個意思。
商周時期,禮制是非常嚴格的,像「尊」這種青銅器或許只有貴族統治階級才能使用;而普通民眾則只能使用木製的「樽」,便宜又合禮。到了唐宋,這些禮法已經不嚴格了,「尊」「樽」也使用了幾千年,使用哪個字都是無所謂的,反正二者都是指「酒杯」。只是「尊」字更古,更尊貴。沒什麼特殊意義,兩字可通用,不存在什麼「通假」情況。到了如今「樽」字才被官方收入字典定為「酒杯」專用字,「罇」則被規定為「樽」字的異體字。「尊」字則專用為尊貴尊敬等義。
尊,酒器。古代用作祭祀的禮器。《禮記·明堂位》:尊用犧、象、山、罍。鄭玄註:尊,酒器也。後來寫作樽、罇。晉陶潛《歸去來兮辭》:攜幼入室,有酒盈樽。
樽,盛酒器。《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文選·西京賦》:振朱屣於盤樽。
罇,古盛酒器。本作「尊」。又作「樽」。《晏子春秋·內篇雜上五》:酌寡人之罇,進之於客。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攜幼入室,有酒盈罇。(《陶淵明集》作罇,《古文觀止》引作樽)
按,《說文》罇作尊。——王力《王力古漢語字典》
古書中的用字
一、古今字
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時代,用不同的字來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為古字;在後的為今字。
大太 說悅 知智 反返 辟避
前面一個就是古字;後面一個是今字。
二、異體字
又稱「異形字」、「重文」、「或體」,是指某一歷史時期,在任何情況下,音義完全相同,記詞功能也完全一樣,只是構形有異的字。
溪豀 諭喻 詒貽 棄棄
特點:替換無條件。
三、通假字
古書中具有一定約定俗成性的借用音同音近的字來代替另一個字的現象,叫作用字通假,所借用的那個字就是「通假字」;被通假字所代替的字一般稱之為「本字」,或叫做「正字」。
比如:要——邀
張良出,要項伯。(《史記·項羽本紀》)
「要」就是本字、正字;「邀」就是通假字。
二者關係:
形體上——無必然聯繫。
意義上——取本字意義。
通假與假借
1.相同之處
依聲託事,借音表義。
2.不同之處
(1) 有無本字
通假:本有其字,從「有」到「有」。
早晚的「早」——蚤;
屈伸的「伸」——信。
假借:本無其字,從「無」到「有」。
莫(mù 昏暮)——莫(mò)否定性無定代詞;
我(武器)——第一人稱代詞;
焉(鳥)——疑問代詞。
(2) 本質不同
通假:用字現象。
假借:用字方法。
(3) 依存關係
通假:暫時、不固定。
假借:長久、固定。
尊:會意。甲骨文字形,象雙手捧著尊,從酉,從収( gǒng)。小篆從酋,從収。或作寸。本義:酒器。
辯六尊之名物。——《周禮·大宗伯》。司農注:「獻尊、象尊、著尊、壺尊、大尊、山尊。」
最初是祭祀禮器,引申為尊敬、尊貴的意思。
樽、罇、墫才是真通假,只代表材質不同、作為酒器的尊,與尊之間是漢字流變的母子關係。
所以,嚴格意義上「尊」、「樽」不能叫做通假。
從這個問題可以看出,你是一個觀察能力強而且細緻認真的人。
我認為就這個字來看,可能和朝代的關係不大。
古時沒有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大家用哪個字還是不用哪個字很少有來自政府的規定要求,人們用字都是約定俗成的,不像現在有《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等做為標準,甚至牌匾等有錯字是要強制改正的。此外,漢字的發展過程是很複雜的,有很多字是逐漸分化的,尊應是最早出現的,後人為了區分,將酒具稱為樽,是一個形聲字。古人混雜使用,大家都能接受,但今人根據現在的規範字來認識這件事,認為古人這是「通假」字。當然這裡關係很複雜,還包括古今字等等現象。
你對通假字的概念理解不清。通假字情況很複雜,簡言之,有的是借用,有的是錯用。借用,可能是因為沒有那個字,借其他字來用,當然也可以已經有那個字,繼續借用。錯用就更複雜了,兩個字都有,也能通假,或者不能通假,作者故意或者無意寫錯,後人可以視為通假不予改正,也可以視為錯字徑直予以改正,也可以視為錯字而為了歷史真實保留原狀不予改正,再後世的人的選擇就更多了。他可以寫對,他可以不借用,他可以繼續借用,他可以另外借用,他可以另外寫錯,他可以統統把通假字都予以改正,他可以不改正甚至連注釋也不說明……所以通假字和時代的關係錯綜複雜。唐代金樽,宋代一尊,太正常了。你有這個疑問才不正常呢!
李白都是樽,蘇軾都是尊,因為李白有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