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今後的趨勢歸進是施工總承包還是設計總承包?

就我目前了解的情況,BIM做的好的八局、三局等都是施工總承包。但是我個人理解這個歸於設計總承包會比較好啊。


本人做個幾個經典的BIM項目,現在也準備申請國外BIM的博士。
我先來介紹下現階段國內BIM的使用情況,學校的科研情況就不說了,估計題主也沒興趣知道。
(1)施工企業:施工企業BIM用的多,介入時間(特指BIM竣工模型)多在機電管線安裝前,使用MEP功能來解決管線安裝的問題,這也是施工單位使用BIM最主要的功能。至於4D模擬、裝修方案等雖然也在用,但對施工單位來說並不是最核心的部分。而至於如今BIM的造價算量功能,就算是廣聯達這種,其實際效果也只能是呵呵,因為實際工程是由損耗的,有些損耗量是無法避免的(如鋼筋的截取,你做施工的應該懂的),但廣聯達這種算量軟體就算不出,所以施工單位不是很待見這種算量算價軟體。
(2)設計院:對設計院來說,BIM其實有點雞肋,因為無論是從使用習慣還是投入產出比來說BIM都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當然也有部分設計院使用BIM(如西北院等),他使用BIM多是為了檢驗自己的設計錯誤,減少返工率,但大部分設計院還是習慣用SU和CAD。就算是做能耗分析和光照分析,SU也可以導入分析軟體。
(3)業主方:很多業主方都很重視BIM,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去運用BIM。以萬科為例,萬科提倡BIM(話說他們那個BIM中心的logo還是我們設計的→_→)是想將建設過程完全標準化,建設管控不會因為人的專業知識差別而產生差距,雖然他們同德國的RIB公司進行合作,但至今也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思路和規划出來,也不知道如何使用BIM進行採購、設計、建設、合同等方面的管控。萬科這種代表了大部分有興趣使用BIM的業主方的BIM使用現狀,即不成熟。當然也有成熟的案例,如中國尊項目,我下面還會說這個項目。
(4)諮詢單位:諮詢單位使用BIM的一般有兩種,一是BIM諮詢公司(如RIB)公司;二是造價諮詢公司。前一種毋庸置疑,BIM是他們的飯碗;後一種也有越來越多的人使用BIM,因為其直觀,而且對於造價諮詢公司來說,雖然BIM軟體很有問題,但還是可以幫他們節省一些工作量,發現問題的話他們也可以修改。

國內BIM應用情況大致如下。現在言歸正傳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BIM以後的趨勢,不是EPC,也不是DB或者DBB,而將是IPD模式。
什麼是IPD模式呢?簡單來說,就是在開始動工前,業主就召集設計方、施工方、材料供應商、監理方等各方面一起做出一個BIM模型,這個模型是竣工模型,即所見即所得,最後做出來就是這個樣子。然後各方就按照這個模型來做自己的工作就行了。
在這種模式下,施工過程中是不需要再返回設計院改圖,材料供應商也不會隨便更改材料進行方案變更。這種模式雖然前期投入時間精力多,但是一旦開工就基本不會再浪費人、財、物、時在方案變更上。最終結果是可以節約相當長的工期和不小的成本。
這種模式在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都已經普及,歐洲進展要慢一點。
但在國內,這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因為
(1)BIM是一把手項目。即BIM想要做的好,發揮它應有的效果(節省成本、節約工期、方便管控等等),必須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一把手去推動。為什麼?因為對絕大部分的施工單位及分包商來說,方案變更才是其賺錢的最重要手段。BIM的一個重要價值就是避免變更。題主感興趣的話可以去了解一下中國尊項目,它應該算是國內BIM應用的極致,之所以能達到極致就是因為其業主(其實主要是羅能鈞)擁有很好的BIM意識和BIM水平,所以他們在管線碰撞檢測、能耗分析、施工模擬(他們的這個做的相當經典哦)、智能通風(以後設計院在這個方面將會越來越多地使用BIM)等領域都做的很好。
(2)利益和使用習慣的衝突。上面說了,對絕大部分的施工單位及分包商來說,方案變更才是其賺錢的最重要手段。BIM的一個重要價值就是避免變更,所以,你懂得。至於使用習慣,很多老一輩的設計師和工程師都用不慣這個,不過我倒覺得這不是重點,因為根據我所參與的BIM工程項目來說,他們用著用著就比較喜歡用這個了,所以這個我倒是不擔心。但有一點可以肯定,BIM終將改變整個工作流程。
(3)BIM人才的不足。不是說會用軟體、懂BIM概念就是BIM人才了。軟體永遠只是輔助工具,而最核心的永遠都是人的專業知識和管理水平,而這兩者的結合又需要相當長時間的磨合。不過這個我也不是很擔心,因為隨著從業者素質的提高和人才換代,信息化也必然是一個大趨勢。
(4)對BIM認識的不足。不足包括認為BIM是軟體、BIM是虛擬可視化、BIM是模型,但這些都是比較狹隘的看法。在國外的科研界,BIM還包括建設機器人、3D列印建築、物聯網等,其概念是建設信息化,信息化到方方面面。然後就是,BIM是一種方法,即如何運用信息化的手段來進行建設活動。當然,最重要的是,BIM是一種思想,一種如何分析事物看待世界的思想。

最後的最後,我希望大家可以明白,建築的未來是BIM。讓我們共勉。


關於BIM,許多設計院、工程局也在進行一定範圍的推廣,談一下個人見解:
1、先說個宏觀的,我國的工程建設,特別是政府主導的公共設施建設,不論是業主方、設計方、諮詢方、施工方,以我的見識來看,政治、人治要遠遠大於法治,設計、施工方案的變更,概預算的調整有很多的因素。所謂政治,有區域經濟、地方經濟的考量,也有局部利益、行業利益,甚至是個人或者群體的政治路線、發展需要的考量,這種複雜的邊界條件下,稍微大一點規模的工程,想要在前期做個完整漂亮深入細節的4d方案,其難度可想而知,軟體畢竟只是工具,無法映照人心。
2、關於預算問題,鋼筋、水泥、砂石料、粉煤灰、礦粉、外加劑,還有各種線纜、管材、電器設備、專用設備,總體物資設備的費用將佔到工程費用的60%+,如果加上設備製造、租賃等,可能達到70%+,這裡面甲控物資、乙控物資、零星物資、專用裝備等等,招標程序,價格談判過程的進展和工程計劃的配合,以及市場價格的波動,採購、供貨、運輸、保管過程的控制,工程行業實際上是一項次地開展,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問題。打個最簡單的比方,混凝土配合比,你定下來C40,做好配合比,現場拌出來的還是要動態調,幾次反饋才能穩定,生產周期一長,不同構件,不同部位的混凝土要求不一樣,還得重新做,配合比已調整,物資的採購計劃就要調整,造價也跟著浮動,粗一點說,盾構做到一半,地質條件複雜了,工藝稍作調整,工期、費用如何控制?這是三維模型能解決的問題嗎?
3、關於設計和施工方案問題,用慣了CAD,ANSYS,FLAC3d,midas,ABAQUS,你讓重新用BIM,這基本無法做到。做橋的,路的,隧道的、房建的,各行各業都有熟知的,認可度高的軟體,用3d出2d圖這種在機械製造行業早就成熟的技術不值得吹噓,熟悉設計過程的都知道,關鍵是設計大方案和計算書,還有圖紙右下角的設計要求,不能把工程設計簡單化為一個3d轉2d的問題。至於施工,150m的梁在長江口如何吊?吊具怎麼設計,施工方案怎麼做,租浮吊的費用怎麼算,怎麼最省錢?十幾公里的隧道通風怎麼做?支護、噴射混凝土、襯砌,無數問題,軟體能解決的少之又少,工程管理涉及到物資、造價、安全、工期、技術等方方面面,更多體現的團隊決策,團隊指揮,這個複雜過程所反映的問題複雜性都無法具體的反映到一個軟體之中。
4、關於監測和科研,國內的大型工程,監測費用,科研費用均十分可觀,特別是科研問題,老實講,有些工程的科研是為了報獎等綜合考慮,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些科研確實起到了非常關鍵點作用,換句話說,成熟工程,比如簡單地質條件下,正常結構的房建,你的模型也許能發揮作用,但對於一些複雜過程,需要邊研究邊細化方案,邊調整概預算的,卻無法勝任,科研和監測監控的費用問題也難以計算,實際上,採用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正是解決這種複雜工程的合理選擇;
5、人的因素。題主可以看一下目前國內項目經理的年齡,他們那個年齡上學的時候CAD都未普及,更可以關注一下開著賓士寶馬路虎的供應商的文化程度,相對於BIM,他們更熱衷於了解BMW。再好的東西,也得有人用。
不是說BIM不好,只是在目前的國情下,個人感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共勉。工程研究還是要立足現狀。


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僅僅是看法。
目前來說中國國內的大部分施工完全沒有前瞻性而言,基本上就是施工到哪裡發現有問題再去解決,為什麼這樣?主要三方面的原因:
1.目前為止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總包各路人馬經驗極其豐富,實在解決不了找設計,設計解決不了就變更設計,沒有哪個項目因為技術問題而成為爛尾工程。
2.總包干到哪說到哪裡,出現意外就找甲方要變更,多出的錢和工期完全不用自己負責,如果做前期的詳細的統籌,那些人力物力需要自掏腰包。
3.各路總包競爭非常激烈,利潤點低,他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找活去幹了,有活干大家才能吃飯,才能循環起來,至於把活接過來怎麼干,愛怎麼干怎麼干,國企錢都是國家的,沒人問,私企錢都是老闆的,同樣沒人管。中建系統各局的分公司找不到活也得倒閉,同樣接到活,也不賺錢,但是得動起來,沒了南牆怎麼補西牆。
為什麼說沒前瞻性,主要是我認為BIM是用來指導各路人馬來施工的(暫不討論造價方面),施工管理實在是太粗獷太無前瞻性了,導致施工技術發展緩慢,施工管理更是只能用混亂來形容。讓施工單位在建設前就知道自己要做的是個什麼東西,從地基到裝修再到外網管線,這些是這些施工人員做夢都想不到的東西,以前我們公司的酒店就有一個沙盤,做的極其精湛,以至於每次有什麼設計不明的我就直接去看沙盤,太有用了,而BIM模型就可以看成這個精湛模型的內部構造,對於施工來說簡直是質變。BIM的應用直接能推倒長久以來「尊經驗而不尊技術」的低水平怪圈,以前有問題去問經驗多的老師傅(當然也有很大錯誤經驗),如果BIM成熟運用到工程中,有問題就可以問BIM了,問有經驗的老師傅的後果就是,經驗主義與施工管理技術總是停留在幾年前十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的水平上,稍有創新與突破,都會被「有經驗」的老師傅們噴死,所以大多數人也不敢用新技術。
最後要說的是,BIM技術最終會被歸於設計單位,而由開發商來買單,以後的設計會被要求出各種現用圖紙的時候,順便出一套完整的BIM模型,指望施工總包單位搞這個?那還是歇歇吧,不光建築行業,中國的現在大部分行業的主要精力不是用來創新而是抓破頭找新的活,讓整個公司循環起來,其中尤其以施工行業更甚,整個行業只有設計還和所謂的技術科技有關係,當然我得排除那幾個超級工程的施工,即使是超級工程,建造難度只是新聞媒體上報到跟造航母似的,其實不過如此。有人也許我這是設計單位的噴施工的,其實我是搞施工的,現在迫切希望有突破性的技術來拯救這個行業,我沒搞設計,心裡想來總是隱隱鬱悶,祝願自己從事的這個行業早日變的科技含量更高一點,而不是僅是靠以前的經驗和人海戰術。


筆者在日本接觸過Tfas,從事的是設備專業設計,即國內的機電設計工作。日本的BIM設計,不論對於設計還是施工,都有很大的幫助。有別於國內設計單位出施工圖,施工單位進行二次深化,日本設計院只給初步設計,然後交由第三方做施工圖,直接出圖給施工單位。
這個第三方的施工設計,就是BIM發揮作用的階段,並且一直跟到項目竣工。首先將建築和結構三維模型搭建好,再輸入所有的機電管線。這個過程中,主要檢查設計的問題,檢查機電和建築、結構是否衝突,風管大小是否有誤等等,驗證設計的合理性和糾錯。並將發現的問題反饋給設計,設計方進行調整,從而BIM團隊再做調整,通過不斷地溝通與調整,從而優化整個設計。這個周期很長,幾個月到幾年都可能,不像國內項目,一般最快一個月就能做好所有BIM設計。
這個過程中,施工方也是全程參與的,BIM設計在滿足設計方要求的同時,也要符合施工的需要。施工開始後,BIM團隊也會派人進駐現場,跟進指導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直到竣工。
就國內來說,業主習慣找設計來做BIM,這個是不合適的。BIM的一大作用,就是論證設計,檢查設計。如果讓設計自己做BIM,就等於讓會計自己做審計。另外國內很多項目,說是用BIM,由於中國施工方強大的經驗和多年的習慣,經常自由發揮,施工不按圖,BIM做了也白做,導致業主對BIM持否定態度,覺得沒用。
基於中國國情,BIM適合由業主或者總包領導第三方來做,不偏向設計或施工,但是能銜接好設計與施工。目前國內做BIM的一個方式,就是業主找第三方來做。這個方式本身沒問題,問題在第三方,能做好BIM的第三方很少。很多諮詢公司有幾個會軟體的人,就號稱會做BIM,純粹的損人不利己。
根據日本做BIM的條件:懂設計,懂施工,懂軟體。實際上還有個附加條件,基本上沒有4,5年以上工作經驗,是做不好BIM的。就算有7,8年的經驗,也依然會碰到很多問題,現場各類問題是層出不窮的。日本的BIM設計,對前期規範和後期運維幫助不大,主要是為了優化設計和幫助施工。
綜上,日本BIM在經歷多年發展後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模式,中國BIM尚在起步階段,完全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發揮符合國情的作用。


我拋磚引玉一下:

1.數字模型所有權和版權問題想過沒有

2.BIM目前主要應用於碰撞檢測,算量估價,施工模擬等,設計方在乎嗎?

3.設計方所需要的渲染出效果圖,所需的受力分析,BIM軟體兼容性好嗎?

理想情況當然是從一開始就用一套BIM模型,但是利益不同,軟體不完善,這種情況還不是主流。


其實八局的bim也是外包的,就是我們公司做的,比如中海油大廈等等。
我們公司沒有任何施工、設計資質。
團隊有很明確的分工,有造價組,負責明細表。建模組,負責主體建模,二次結構。結構組,負責鋼筋。水電mep,施工動畫組等。
都是靠大量人力來協同合作,
設計院出圖發給我們,我們就依靠圖紙建模,修改。
最終出品給業主看的是施工模擬動畫,
真正做到在施工上的應用還是很少的,
只是施工單位給業主演示效果。
所以真正bim在實際中應用還是很少,
推廣起來也很難,
對於真正的bim應用信息化還是很少。


作為一個BIM科研人員,發現那麼多人在唱衰BIM,有點傷心。

但是仔細想想,這也是近年來(尤其是2015年住建部發文以來)國內對於BIM的overselling種下的惡果。一個連數據標準和工作流程都沒有統一的工具,不足以說顛覆業界的大話。

BIM是建築行業一個新的潛在增長點。在眾多有可能革新建築行業的技術中,BIM是目前看來最promising的。但路應該怎麼走,我們都還在探索。在和行內人交流的時候,我更加願意強調一個觀點:不要把對於軟體的追求放於對人的追求之上。更具體而言,BIM的優勢(目前階段而言)在於可視化、可定製化和自動化。不會做開發的人不足以說自己真正懂得用BIM。軟體GUI體現出的只是冰山一角,是信息的錄入、輸出和基本的運算,而要完成BIM所承諾的功能,需要我們去定製、開發以及切合工作流程的使用。

所以我在這裡強調的是BIM的開發能力,這對BIM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這個角度而言,設計院的從業人員更加適合做BIM。看起來設計院主導的設計施工總承包會更有看點,如果忽略以下幾個問題的話:

第一,設計院的資本總量比不上施工企業,不一定能承擔起總承包初期巨額的自籌資金。
第二,目前國內的奇葩的分包體系和招投標體系,人為割裂了建設流程,因此在總承包綜合體內還是可能出現信息孤島問題。
第三,BIM的法律地位尷尬。

再看看中建李雲貴老師對於BIM在設計、施工方的使用的看法。

一個糾結一個竊喜,幾家歡喜幾家愁。

因此,我的觀點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只要我們的建築法律法規不變,BIM還是會獨立存在於設計院和施工方,或是獨立成為諮詢公司。現在談DB模式、總承包,為時尚早。

此外,由工程諮詢公司主導的BIM應用也值得關注。典型的模式為業主委託工程諮詢公司對於建築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工程諮詢公司整合設計、施工、BIM諮詢公司的資源,結合業主的意志實現BIM的部分功能。

我們需要一個摩西,沖開障礙,帶我們到BIM的應許之地。

註:以上觀點不代表本人所在的科研機構、經費資助人和合作單位的觀點。


我是在加拿大大學做bim 推廣的… bim 不僅在中國有推動難度, 在國外也是。 很多人用了很多年cad 不明白為什麼要用revit 作出3d 模型。 他們的工人甚至不需要圖紙就可以進行施工… 但其實bim 不局限於用3d 模型做clash detection 和mep 管線位置預留。他更多的是根據客戶需求提供相應的information。

比如它可以提供documentation, 工廠方面可以根據提供的數據進行fabrication。 他的目的是使每一個人都是可替代的。 不需要多年積累經驗就可以完成施工。 不僅如此, 施工流程中的錯誤也可以通過bim來避免。 對甲方的budget control 和乙方的投標數據都是有好處的。


看到這個問題有點晚。本人正在國內一個知名建造項目中從事BIM實施工作,不謙虛的說,這個項目確是國內在施工單位中做的最落地的一個項目,就我所見,在此根據題主的疑問,說說自己的想法。

首先,我覺得BIM的未來以及BIM可以充分發揮其功能的方向,應該是工程總承包,也就是設計、施工、採購等一體。這種模式在歐美髮達國家是比較成熟的一種形式。國內什麼時候能實現這樣的模式,我也不能肯定,但是國內的環境,行業整體管理水平,以及多年積累下來的管理慣性,使得這種模式的出現還需要些年限。但是我相信,隨著國內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的整體提高,國際項目及「走出去」的需要,會迫使先進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技術(BIM是一種)在行業中慢慢成長。

建築行業應該明白的道理:建築行業的技術,大部分不是新興的技術,包括BIM技術,其實都是在其他行業,比如高端製造業,早已經成熟的技術。建築行業只是借鑒了這些技術,那麼根本問題就是管理問題,而不是技術本身。
很幸運,我正經歷的項目,業主有這樣的現金管理理念,並進行了嚴格的執行,使得本項目的BIM技術可以落地。

回到正題:

BIM技術在目前國內的高端項目中,其實還是建築和施工分離兩張皮,能真正做到施工與設計通過BIM技術互動的基本沒有。不管是中建系施工單位中應用BIM比較好的單位還是國內幾大設計院,在BIM方面都是「各自為政」,在自己的應用領域盡量挖掘BIM的價值。

  • 設計院整體素質比施工單位在內業工作上更有優勢,自然接受BIM技術也就更積極更早,但是目前BIM多是輔助和配合設計,查缺補漏和成果展示的工作比較多,直接出圖還是比較少。這其中的原因,一是成本(硬體、人力、學習等成本)是中小設計院不願面對的;二是,成果的有效性,在商務結算方面,BIM還沒有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這也是硬傷。目前在概念這樣火的情況下,各個設計院大小多會涉及BIM工作,而且大設計院在實施方面克服前面兩點困難,走的更遠也更有成效。
  • 比起設計院,施工單位的應用就要「花哨」很多,包括施工模擬、進度4D模擬,方案模擬、碰撞檢查等等。這些功能在第一次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時候,人們都會有種興奮:太好了,有了這些技術,施工就會大不一樣了,把問題都解決在了施工之前!但是,不得不說,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在國內發部分開始實踐BIM技術的施工企業,無不會遇到瓶頸,然後不解,甚至懷疑自己被忽悠了,進而覺得BIM技術就是炒作的結果,華而不實。而這種發展的瓶頸的根源,就是:建築行業管理水平以及管理人員和工人的整體素質。

舉個簡單的例子:從業者都知道鋁製模板比木質模板要好,混凝土澆築效果好,可多次重複利用且綠色環保,但是為什麼大部分工地還是會用木模板呢?因為實際使用這些模板的工人會告訴你,木模板好現場切割啊,方便開洞啊。但是鋁製模板隨便亂堆會變形,不方便隨便開洞。可是為什麼要隨便亂扔模板呢?為什麼不可以提前設計好尺寸和開洞一定要出現現場開洞的現象呢?也許會有很多理由,但是最終都會落到管理這個層面。很多事情不願管,不去管,管不了,導致施工現場的新材料、新技術,總是要經過漫長的滲透,才能大面積的得到認可和應用。BIM技術就是在這樣一個尷尬的國內大環境下出現,只能說,出現的不是時候,還不能水到渠成的發揮價值。

BIM本沒有錯,而且是在其他行業已經成熟的技術,但是由於建築行業大體量的從業者的管理理念及整體素質制約,技術無法發揮其正確的價值,反而在花拳繡腿一般的「副產品」上大做文章。


我相信BIM不會消失,不會停止前進,只是在等待一個時機,等待這個社會發展到適合它大展拳腳的時候,自然就變成自然。也許很快,雖然已經走了不少彎路。


最後說說設計和施工中間的BIM。
這裡面有一個遺留問題,就是原本二維時代中,設計院的設計圖紙很多時候就不能直接指導施工,需要施工單位進行一次深化設計,才可以以施工圖的身份直接指導施工。同樣的三維階段,設計院的BIM模型也只是設計模型,如果可以流轉到施工單位,施工單位需要深化才可以轉化成施工模型。施工模型,最理想的狀態,是替換部分和更新部分模型而絕不是目前很多施工單位那樣重新建立模型。


這中間的BIM,就是BIM未來的發展「沃土」---深化設計中的BIM、深化設計中的BIM、深化設計中的BIM。深化設計中的BIM也是絕對符合未來發展方向的,也就是開頭說的「設計-施工」一體的工程總包模式。
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BIM技術深化設計的人,經歷過深化設計的BIM工程師,他們也許身在施工單位,但是他們的工作就是用先進的技術處理傳統的設計和施工問題,他們真正看得懂BIM:BIM能幹些什麼,什麼是沒有必要的,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是設計院沒有的,什麼是可以最終作用到實施現場的。這樣的人培養的越多,他們未來越有發言權,BIM的發展也越向正確的方向前進。

等待水到渠成的那一天,等待的過程中,保持學習,不玩虛的。


就沒想過工程總承包么,從設計到建造到交房全是總承包商來做。這才是未來的方向吧,畢竟國外大部分都這樣了。


應該是設計施工總承包

想像一下:設計院掌握從設計、到採購、到施工管理的全過程監控,施工企業變成了純粹的施工勞務服務提供方……設計院會笑得合不攏腿……

這是個想像?不不不……看看國外用ArchiCAD或者Revit的builder company就知道了……
為什麼我知道?我剛辭職不久


花了2天中午的時間看了各位同仁的回答和評論,學習到很多先進的思想和理念,我也把我所了解的有關BIM的見解和大家做一下分享。

首先對於題主的問題,BIM未來趨勢從目前BIM在建築行業的發展來看,是無法進行判斷的。我水平有限,想到哪寫到哪,可能回答層次比較混亂,先說抱歉。

BIM的英文釋義目前在國內各種交流、彙報、發布活動中已經推廣開來,但其中所包含的含義在大部分工程人心中仍然是模型的概念。以前我還對這種思想持反對的態度,覺得「你們這麼想都是蠢」,但是經過這麼長時間以來對BIM推廣的實踐。我覺得這應當被看做是一個漫長的適應過程。

我認為目前的BIM,只能算是當前建築行業一種病態的潮流。它本身所具有的價值,並未清晰有效的傳達到行業各個主體中。

目前「BIM」如此火爆的原因,更多的是讓乙方(包含設計、施工、軟體等)看到了在業務拓展中的價值,也就是所謂的「花架子」。在競爭環境中通過實現一些同行無法展示的酷炫效果和經過誇大的功能介紹,來體現自身的不同。對於什麼都不懂的業主,上來就被大談特談BIM是趨勢,「我有你沒有」的概念,方便的是乙方業務的接洽,忽略的是項目上實際的操作。

就像幾位答主所提到的,當前BIM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而言,能夠發揮的作用遠遠低於所吹噓的水平,但是這種現象並不能把原因完全歸咎在這些應用方身上。究其原因,我認為我們的行業中缺乏幾樣東西:熟悉並掌握BIM的概念、思路、技能和知識,推動和發展BIM的規章、制度、流程和手段,明確及完善BIM的責任、義務、效果和費用。儘管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BIM,嘗試著建立BIM小組,無論規模多大的企業,都想沾上一些BIM的概念,但是讓你看到的卻是一種大躍進式的亂象。一些企業不懂,在我這聽一點、在你那學一些,回去整理整理,也不管對不對,就變成了自己的東西,還要添油加醋生怕自己拼不過別人。你說他們有錯嗎?他們這麼做固然影響到了「BIM」的發展,但是最重要的是他們為的是生存。

所以現在去想未來是設計總包還是施工總包有些言之過早,我目前認為比較靠譜的方案還是偏向於業主將項目的信息交由可信的第三方來管理,而不是依靠行業中的傳統主體。

這裡我想大致描述一下我的見解。

首先我相信BIM對設計方來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不能把它看作是一個新的變革時代,因為在我看來BIM的設計過程仍然屬於CAD的一部分(CAD是計算機輔助設計,BIM在其中發揮的應用也是計算機輔助設計),但是BIM所能帶來的新的數據、信息的應用又是CAD無法企及的良好延伸。目前我看到的項目中,在MEP方面BIM在設計上的應用幫助很大,確實能夠解決不同專業之間設計碰撞的問題、溝通的問題,降低所謂溝通的成本,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設計驗證功能。但是這種應用,不是本就該設計方做嗎?以前疊圖審圖的工作,目前可以採用更簡單和更直觀的方式去解決,不同設計人員之間通過協同的功能能夠協作完成一個項目的設計,一方面設計能力提高了,另一方面也能夠向業主傳達自己的專業性,這應該算是設計方的收穫。但是對於設計方而言,想要對BIM融會貫通,還要花很多年。一個是設計人員培養的問題,有些企業覺得BIM就是用軟體,挑幾個公司里會用電腦的,說去學吧,學完以後建模是會了,可是專業上呢?不懂水道仍不懂水道,不懂電氣仍不懂電氣,最終的結果也就是除了花大價錢獲得了一批軟硬體,還讓一批員工淪為了翻模工具。所以我非常贊同幾位答主說的,BIM的應用需要的是專業的素質,設計方尤其需要一批有專業設計能力的人撲到BIM上去探索和解決以前所面對的設計問題,而這些少不了一些強有力的從事軟體開發、數據分析的IT人士作為配套。另一個是設計流程的問題,BIM不是模型但基於模型,模型又不是這幾年才有的,用SketchUp、3dsMax、Rhino的比比皆是,為什麼現在又舊事重提?我認為BIM首先解決的是讓計算機明白了建築模型中不同構件的功能和相互間的關係,這種信息的管理和掌握,讓我們簡化了原本需要口口相傳或者其他信息傳達的方式,一個項目、一棟建築、一個模型,能夠貫穿從一個念頭到最終拆除整個生命周期的始終。也許這個流程需要一個能夠互通的標準就夠了,也許這個流程需要方便各個參與者的工作就好了,這麼一個流程不是靠等待就能得到的,還是需要設計方將過去的管理經驗、模式融匯到建築整個過程的信息管理中去,就像ERP,一定會有很多方案能夠讓不同規模、不同狀況、不同結構的企業運用,最終還是要歸宿到企業的信息化管理上。還有一個是頂層觀念的問題,有了紮實的設計團隊、良好的設計流程依然是不夠的,高管對待BIM的態度,腦海中有關BIM的理念,對設計方的BIM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如今BIM發展的趨勢,是通過建築項目的信息化,使業主能夠打破自己所不了解的建築工程行業壁壘,用直觀甚至傻瓜的方式了解自己項目的進展、情況。這些卻是不能單單依靠基層的業務人員去介紹和遊說的,需要高層能夠真實了解BIM的優勢,將自身能夠實現的業務完整、全面的介紹給業主。從上到下的一致性,我認為是BIM在設計上能夠順利開展的重要指標。但是相比於其他主體,設計方的頂層設計或許會更容易一些。

BIM對於施工方可以說是喜憂參半,憂的是按照這種模式走下去,以前依靠設計變更和簽證獲得收入的方式將變得困難,這是搞施工混碗飯吃的從業者普遍面臨的心理障礙。可是在實施BIM的過程中,又難免出現現實與信息模型之間不符的情況,而其通過改動BIM模型來調整設計、指導施工的方式,其反應速度又太慢。因為當前行業仍然屬於依靠經驗施工的方式,有些時候施工過程並不是按照應有的流程執行的,就像一些答主提到的,往往設計方還沒出設計變更,施工方的老手們都已經幹完了。除了這些之外,行業壁壘被打破也是施工方不願被看到的事,目前有一些軟體開發商的應用,讓監理能夠將問題直接、迅速的報告給業主,對於總要保守一些的施工方來說,這種施工的透明化,卻像一柄抵在腰間的尖刀,讓人不適。喜的在哪呢?這半年我一直想開朗的面對這個問題,撇開方便交底的說法不談,BIM在施工中的應用我認為一直沒有推動起來,一方面是我們的施工人員素質水平仍然不高,BIM的推動需要一批具備足夠素養的產業工人,利用新的技術、新的設備、新的施工方式來結合和開展工程建設。施工方目前能夠做的,一是通過BIM模型直觀的特點,讓那些工法、專利、實踐得來的經驗,能夠濃縮於BIM模型中,讓每一個員工都能學會從模型中學習,實現企業內部的技術積累和傳承。一個是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以前粗放式的管理,不利於企業成本的節約,而管理模式、行為的放權、輕視,合同中責任、風險的推脫、規避,讓施工方難以解決由內到外的根源問題,BIM也就更難被從客觀、公正的角度看待。

BIM對業主來說,從我了解的情況看,再這麼搞下去BIM可能會完蛋。目前我所接觸的業主分為幾類:一是完全不懂工程,一是懂一點工程但不了解BIM,一是以為自己很懂BIM。雖然有差別,但是他們對待BIM的態度是一致的—不做。他們對BIM的認知,可能來源於從不同企業、不同環境中了解到的隻言片語的BIM技術。他們有一些模糊概念,知道能省錢,有工期保證,能提高溝通效率,可是作為出錢的一方,你單說是沒有用的,一次項目就能讓BIM的實施者原型畢露。現在的BIM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噱頭在媒體上進行宣傳,或者作為一種熱詞在現實中營造欣欣向榮的印象,當然也能夠成為一種炫耀掛在我們業主、參與方的嘴上。沒有多少具體實施的案例細節,還要額外付出費用,哪怕我們說用它能夠花少錢省大錢,這些宣傳也很難獲得業主的認可和信任。

軟體開發商對待BIM的態度也許是將其看做企業轉型或者突出重圍的契機吧。除了開發的功能尚未滿足我等需求,其他情況不甚了解,不予置評。


綜上,目前我認為較為合適的方案前文有提到過,就是放棄利用BIM去開展總承包的思路,將BIM這種思想、模式轉移到作為聯接不同主體的紐帶上。這種思路也許為諮詢企業或者軟體開發商創造了更多的機會,但是實施難點可能在客觀公正的定位、簡潔高效的溝通和專業素質的水平上。首先,業主將一個項目的信息管理,委託給某BIM諮詢方,該諮詢方從全過程協助業主進行建築信息的管理工作。這個過程是從前期的規劃決策開始的,通過諮詢方手中不斷迭代的建築信息模型,分別給造價諮詢、招標代理、設計、施工、監理等主體提供方便的信息交換。參與的各方主體都需要準備相應的介面,來接收和應用所獲得的建築信息。這樣的模式,或許能夠解決模型究竟是誰來製作的問題,這部分費用到底是支付給誰的問題,以及業主能夠把它看做是一種真正幫助項目實施,降本增效的良好工具。
我想當環境發展到如今這個狀況,想要去直面和改變,每一步都是一次蛻變。面對BIM我們所持的態度應該是,保持一種開放的精神。當BIM與你無關時,請少言慎行,為BIM提供一些健康的發展空間,當BIM與你的本職工作有關時,請把它當做你個人的知識技能儲備,當BIM就是你的本職工作時,請努力努力再努力,去探索一切能夠改變我們傳統建築行業的應用功能和盈利模式,前路漫漫,任重道遠。共勉。


@林治陽 不知道你ipd模式,請問具體的內容在哪裡有,是什麼協會或者什麼人提出的啊,可否給個鏈接看看。epc什麼的都是合同模式,fidic合同條款是國際諮詢工程師聯合會提出的。看你所描述的ipd,是一些工程量清單的東西,但是後面說開工後就不用再變更,這個只能是理想狀態了,比如投資意圖變化,開挖地基後發現暗河什麼都會造成變更,這非常常見。任何工程都不可能沒變更,變更貫穿於項目的全壽命周期。
就我所了解的情況,美歐早已實現所謂的bim(具體可查enr250的那些公司做的案例),只是從沒這樣叫過,也沒有什麼革命性的變化。就是應用了新的工具,工作效率能提高。普遍使用的軟體是MicroStation,在設計階段有個各專業的溝通平台,每天更新一次公共模型。碰撞之類的淺顯錯誤比較直觀,但工程流程並未因為bim而改變,設計上的各專業的提資都不可能在bim上體現出來。舉個例子,我看過華東院暖通專業用bim做智能通風,比如大型公共商場,各種氣流像流水一樣流動交叉。但實際上這個只是給業主看個動畫,稍微有點力學常識的人就知道氣體的流動根本不是這樣的。業主單位倒是有用,知道了項目的理論材料需要量,招投標時是個很好的依據。施工單位最沒用,但是他們喊的最凶,因為施工是過度競爭,抓住什麼都是救命稻草。其實技術上最不需要bim的就是施工。施工靠的主要是經驗,而不是設計模型。
只是泛泛而談,很容易雞同鴨講,歧路亡羊,就以上面提到的智能通風為例吧。流體的流動在管道里還可以用伯努利方程來計算下,但在開放環境里多種流體涉及到的能量交換,流動形式,流體的相態變化非常複雜,如果是高速運動的話,要做風洞實驗。一般的民用項目因為要求很粗糙所以這些問題都可以忽略掉,也就是說根本就不存在這個需求。在工業項目里就需要給出一個確切的回答。bim顯然沒有能力去處理這些設計需求。設計上的bim最大用處是3d模型可以抽圖,出圖方便了。
bim沒有改變設計的工程流程,說就是因為應用了bim,設計院不改圖,供應商材料無變化,連工程上的利益格局都能調整,那是根本無從談起。工程產業鏈的發展可以從事務所,綜合設計院,工程公司的區別和發展變化歷程觀察下。物聯網和bim的關係我不了解,但是3d列印還知道。3d列印處理一些金屬晶體還可能,但只靠一種工藝方法顯然處理不了大部分材料。從發展方向倒實際落地起碼還得幾百年。
現在國內經濟形勢不好,又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什麼的,很有種大鍊鋼鐵的意思。工程行業一直是魚龍混雜,看你說國外有bim博士,這個我很震驚,我想可能是工程管理信息化之類的方向吧。像民用建築這類低技術門檻,低管理需求的項目就亂象百出,經常炒概念。項目管理理論中,信息管理只是其中一塊,項目管理理論也是各種學術流派。但歸根結底,工程管理是以專業技術為背景的管理。國內多以為項目管理就是施工管理,工程管理就是民用建築蓋房子那點事,這是我們的國情。所謂bim在工業項目上已經成熟運用幾十年了,其實就國內bim鼓吹的這些東西多少有點小孩子耍寶的意思。


這個我認為是推廣不開的
1、建築裡面項目太多,總包叫分包商來弄明顯的沒那個時間,互相扯皮的多,叫設計方來弄,設計對具體的施工方案和具體的分包措施方法又不熟悉,經常導致不能施工的後果,bim就算弄出來也是作為藍圖的一種電子版的說明。ps(現在建築圖紙還有不規範的。。。)

2、藍圖看多了還是藍圖好,一個bim改變不了廣大基層指戰員喜歡看藍圖的愛好,特別是找設計方,甲方確認圖紙的時候,簽個字蓋個章就ok,根本沒bim什麼事。
3、bim對造價算量的確很管用,但是比起前期的投入,事實上還比不上自己算來得快
總結:東西是好東西,只不過沒用,可以作為點綴,但當不了主角
---------分割線----------------------
有人說用bim控制施工監管安全我就笑了好嗎,project管理進度有人用嗎,開工前施工辦公室必貼一張project進度計劃表,開始甲方付款即時,協調愉快跟得上進度,後來付款不及時,各方扯皮,下雨什麼不可抗力,導致進度嚴重偏離進度計劃,這時候bim站出來管用嗎?
有時間搞軟體不如去甲方那裡多請請款是關鍵


bim僅作為設計工具時就已經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更大的價值在施工,或者說是在加工。建築行業是個極其古老的行業,有人說過其建造模式幾千年來都沒有變過,原因是建築很難標準化(現代主義建築除外)。但信息技術可以解決個性化建築的工業化生產問題,所以很快就會有從工廠中加工出來的建築物,不僅質量好、速度快,成本還特別低,在強大到逆天的工業化生產面前,傳統的建築行業就像一隻秋天的螞蚱會可憐地死去。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信息技術的最終落地,也就是說打通從建築設計到零件生產的全部環節。從這個意義上將我們現在所說的所謂BIM至多是「建築三維設計及管理軟體」,因為其根本就心虛地避開了加工生產的環節,把注意力關注到一頭(設計)一尾(施工、運營)兩塊最容易做的事情上。在將來的有一天,當我們再來看這個問題時多半會發笑,BIM明明就是富士康的事兒嗎!


如最高票答案所說,BIM今後趨勢是靠「一把手」推動,這個「一把手」,可能是業主甚至是政府。
因為按目前的商業模式來看,用好BIM(不是簡單地用)是與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的利益衝突的。
設計方:做好是這麼多錢,做的再好還是這麼多錢,那何必費事去搞BIM。
施工方:做個好BIM,工程變更都沒了怎麼賺錢。


為啥不是施工設計總承包,業主也省事啊。。。


作為一個第三方單位,為施工企業服務BIM的人員,隨便說幾句。
目前大部分人對於BIM的理解還是模型三維好棒,各種酷炫。其他就覺得BIM沒有什麼實際用處,為施工企業帶來不了什麼實際效益。
但我認為BIM最核心的價值還是一個管理協同的作用,模型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施工企業使用BIM還是想獲得更多的利潤(畢竟現在一個項目施工單位的利潤點太低)。比如通過模型的建立出具各類工程量,各部門可以進行資源分享,提前了解材料量,做到一個進料控制,從而精細化管理。又比如說通過BIM,採用監控系統等,進行現場管控,提高現場安全、質量,並減少返工現象等等。其實說起來BIM在國內還在一個起步階段,各單位都在摸索怎麼使用對企業最好,用什麼軟體效果最好,所以還是讓時間來解決一切吧。
扯遠了,回到題目。
我的理解,未來的趨勢是設計院出具BIM三維模型,下游的施工單位導入設計院的模型進行使用。業主使用BIM模型進行後期的運維。BIM應該用在全生命周期才對。


BIM是什麼,多數人已經把它給吹破了天了。BIM重點在於管理。管理設計,管理施工,管理物業。去改變已往建設領域理模式,現階段市場熱捧這個,一部分是趨於功利型,一部分趨於被迫型,一部分是無腦跟風型。很少有總包或者業主是趨於發展考慮的,除此我沒有太高明的解釋,現有的建設狀態,只能說BIM處於坑蒙拐騙狀態。你說你專業,他說他專業。有幾個專業的,多少公司的作品有本地化的影子?4D5D更是吹噓,迎合上層領導或者自身宣傳的噱頭。整個建築行業的粗放管理已經開始鬆動,可以用BIM改變,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改變。BIM只是現階段最好的方法之一。話說回來,BIM這個階段屬於混戰階段,大環境鬆動之後,總有開第一槍的時候,那時候建設行業里的顧問公司,施工企業,地產商和設計院不知會死多少。我也相信有些人在認真做這些,只是認真的人應該再多一點,想變革的人多一點,有權認真想變革的人多一點。

個人工作幾年的瞎嘮叨。
最後幾句,這幾年的確進步很快,但是誇大不接地氣的更多。所有做這行的,自己問問自己自己在跟別人講得時候吹牛逼的成份有多少。


現在的所謂bim無非是把設計院完成的圖紙,重複一遍,一點意義沒有,等bim能強大到替換現有設計工具再說吧,就好比火槍剛出現完全沒有弓箭好用,你讓全部換成原始火槍,那就是搞笑,等完全有優勢在討論比較好。


推薦閱讀:

清華的二校門還能保持多久?
為什麼學建築的人總覺得自己比學土木的有優越感?
對於地震有哪些常見的誤解?
常年在工地工作是什麼體驗?

TAG:建築 | 土木工程 | 建築設計 | BIM | 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