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理上完全健康的人嗎?

如果有的話他們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
10.19更新:通過絕大多數回答得知並沒有「完全健康 」的人,及「健康」是個相對的概念,那麼在沒有完全心理健康存在的對照情況下,相對的「健康」(即眾人所說的心理健康)這個標準是怎麼判定的呢? 少數服從多數?


許多人用很樸素的語言回答了心理健康是相對的,對於這樣的回答我沒有辦法不去贊同,但是即將要點贊的時候我又猶豫了,擔心這樣的觀念深入人心的話,會不會成為一些處於心理亞健康或者不健康的人諱疾忌醫的說辭呢?因此我覺得其實可以將這個問題換成另外一個問題,即心理健康到底有沒有標準呢?

慕尼黑十月啤酒節是全世界熱愛啤酒,熱愛起鬨,熱愛泡妞的人們的狂歡日。那幾周,不去喝個兩杯的人,會給人很高冷,很不合群的感覺。同時,特雷西婭草坪周圍總是停滿了救護車,隨時把喝倒了的人送去搶救。那幾周,在我實習的慕尼黑的一個精神醫院裡的,有三十多張床位的成癮部門總是特別的繁忙的。不過,下了班以後,醫生護士們,也不會忘了去啤酒節的帳篷里喝上兩杯,解解壓。

酒精飲料作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合法毒品,深受大眾喜愛,千百年來各地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酒文化。對於飲酒量這件事,許多文化的暗示是越多越厲害。許多人知道過量飲酒傷肝這件事,但卻不知道酒精成癮和其他毒品成癮一樣難以擺脫。但到底酒精是一種為大眾所接受的合法毒品,對於大量飲酒的寬容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了。一個人怎樣「健康得」飲酒,似乎是相對的。貌似從普通飲用到酒精濫用到酒精成癮有量和頻率的變化,但是界限卻不那麼明晰。

於是作為實行生的我,和醫生們一起去喝酒的時候,也不忘弱弱地問一句:你們到底是怎麼診斷一個人是不是酒精成癮的呢?帳篷里喝酒的醫生們也不像平時那樣嚴肅,笑著說,我們看誰比我們喝得多便是酒精成癮。這當然是玩笑話,在精神病院里工作的人裡面也有酒精成癮的,拿他們自己作為標準的話,多麼主觀,多麼不科學啊。和他們嘻嘻哈哈一晚上,對他們的回答也是鬱悶了一宿。

不過第二天,醫生便拿出一本手冊,指著一個臨床上常用的快速標準--CAGE:
C
ut Down - 我曾經感覺到,我大概要限制一下自己的飲酒
Annoyed - 我曾經因為別人對我的飲酒行為的指責而感到生氣
Guity - 我曾經因為飲酒而感到自責
Eye Opener - 我曾經早上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想喝酒,以此來讓自己感覺好一些
回答兩個以上「是的」,酒精成癮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即便是這樣的標準,也不能百分百得能裁決,一個人是不是酒精成癮:用該標準診斷的敏感度在73-97%之間,特異度在72-96%之間[1]. 另外該標準只適用於重度酒精成癮者,而不適用於輕度成癮者或者潛在成癮者。對於女性成癮者的診斷精確度要較男性稍微差一些。因而在標準之外總有一些特殊情況。不過這樣的敏感度和特異度的區間,作為一個快速的臨床診斷方法,基本還是令人滿意的,因為你只用了5分鐘時間去判斷,而且至少有四分之三的人沒有錯過正確得診斷。因而我認為,對於某一種行為的界定是否健康,在精神病學上是有一定的標準的,儘管這樣的標準也不能百分百地裁決一個人的健康與否,但是至少能夠在統計上滿足對大多數得不健康行為進行界定。

對於各種精神疾病的診斷,除了DSM和ICD等工具以外,現代精神病學還會運用一些輔助的工具,如神經心理測驗,腦電生理成像,基因檢測等,以此來提高診斷的精確度。因而可以說診斷的標準也是在不斷地發展的。證據越多,精確度越高。

所以我認為,心理健康的標準是存在的。但是為什麼我們感覺心理健康是相對的呢?有一位匿名用戶提到「心理曲線」,他/她說是自創詞。我覺得,如果他/她沒有心理學或者醫學背景的話,這是很牛的自創詞。

對各種心理現象的檢測結果的分布可以大致歸納為下面這個圖:

橫軸代表分數,縱軸代表某一分數區間的人數/頻率。從圖上可以看出,處於橫軸最左端的人可以很自信的說我們很健康,而處於橫軸右端的人則可以說不健康。最難做判斷的是在弧線交叉的部分,他/她們是相對健康還是相對不健康呢?一個是檢測本身的好壞關係到這兩個弧形相互交叉的程度/不確定區間的大小(uncertainty range),而診斷標準(diagnositic cut-off point)的偏向更嚴格或者更寬鬆則導致了靈敏度和特異度的差異。

舉一個例子來說,常用於臨床快速評估認知能力的Mini-Mental-State Examination (MMSE)的分數範圍是0到30分,得30分的人一定是認知能力正常,得0分的一定是痴呆,那麼得22分的人呢?他們到底處於什麼階段呢(正常?輕度認知障礙?還是痴呆)?我們只能說他/她的認知能力是相對低下。然而一個50歲的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得22分和一個90歲沒上過學的人得22分的認知能力是同樣的嗎?僅「相對來說」這幾個字,怎麼能滿足來尋醫問葯的難搞的患者呢?光憑這一個測試是很難做出判斷的,因為不確定的區間實在是太大了。於是,勤奮的神經心理學工作者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標準化測試,如ADAS-COG,CERAD,等等,建立了幾千到幾萬人的資料庫/常模,考慮了各種可能的協變數(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等等),最後才能小心翼翼得作出判斷。

如果說用非專業的眼光來評判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也是一種心理現象的檢測的話,那麼估計這樣的檢測也會導致一個相當大的不確定區間,因而「相對心理健康」這樣的表述既可以表示自己有文化,又不會不小心得罪人;如果讓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設定檢測的標準的話,往往會根據他/她個人的喜好來設定過於嚴格或者過於寬鬆的評判標準,從而常常產生誤判。

當然標準化的測試也可能產生誤判,一個是因為這兩個曲線依然會有交叉,只是交叉程度較小。第二是因為標準化測試也是由人實施的,在實施過程中也有可能參雜主觀的因素,比如有些測試主導者更傾向於鼓勵受試者答題,而另一些測試主導者則可能反應冷漠;但是標準化測試至少規定了測試主導者什麼時候說什麼話,使得測試結果之間更具可比性。第三,標準化測試的診斷標準不是依據個人喜好,而是根據常模來設立的,相對中立。由於以上幾點原因,通過標準化測試得到的診斷的誤判可能性比非標準化的評估要小。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尋求專業幫助,因為專業人員有更細化的檢測方法和診斷標準,儘可能得減小不確定區間以及設立更公正的診斷標準。而我們心理病理學研究的目標往往也在於追求更精確得檢測方法和診斷標準。

[1] Kitchens, J.M. (1994) Does this patient have an alcohol problem? JAMA, 272, 1782-1787.


謝邀。

剛接觸心理學的時候問過類似的問題。從書本和從業者處得到的答案是,不存在。

M·斯科特·派克在他所寫的「少有人走的路」中有這麼一句話,「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過得病的時間不同而已。」

這句話很好的概括了心理健康方面的狀況。接納人生來的不完美,每個人都會有心理問題和罹患心理疾病的時候,在出問題時積極的去應對,才是有益於心理健康的生活態度。


@花火說的基本同意,根據自己的了解繼續深入,試著闡述一下其中過程;題主看過不少答案後也認為完全的心理健康不存在,但我也捨不得已經寫下的答案,所以出個分解線,大家根據各自的愛好看吧。

----------------------------------我是分界線,以下討論【心理健康判定標準】話題-----------------------------------

心理健康的判定標準主要有兩個

  1. 社會化標準;
  2. 個人體驗;

社會化標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對同性戀態度的轉變;相信活的足夠長的盆友應該有所了解,同性戀早前是納入精神疾患的診斷標準里的,在最近幾期的《羅輯思維》里還提到過50年代中期,美國對一名天才人物進行化學閹割,原因就是同性戀。現在相信多數人對同性戀至少持中立態度,能否容忍身邊人是同性戀就看個人態度,多的我就不說了。

提一句,精神疾患的診斷標準某種程度上也是社會化標準,不信大家可以去看看,雖然很多標準是量化過,但還是根據人的主觀體驗進行診斷。但切記,別瞎診斷自己,沒有那個訓練水平診黃了可不好。

談到個人體驗,還是舉同性戀的例子。如果是讓異性戀的男性去幻想自己有同性戀的性行為,相信會讓很多男性不舒服(監獄或許是個例外),一是自己的社會化認知不接受,二是自己的主觀體驗會抵觸。但同性戀不一樣,那是完全不同於異性戀的另一套自我體驗,在他們的體驗中同性之間的親密是非常協調和美好的感覺。而且異性戀的男人也很難想像作為一個男人,很難不去YY一個身材爆好面容姣好的妹紙。

所以即便身邊的人群很難理解,只要當事人內心認可、協調、沒有矛盾和衝突,所以沒有問題


----------------------------------我是分界線,以下討論【心理完全健康】話題-----------------------------------

如果人生中沒有缺失、遺憾、悲痛、挫敗、以及適當的心理創傷,我們很難在社會、自然界中生存,甚至無法體驗自我的存在感

聽起來很詫異,我們人不是一直都嚮往舒適、快樂、無憂無慮、避免傷痛嗎?這個沒錯,說之前舉個有點極端的栗子吧。

醫學上有個奇異的病症叫:無痛感症。簡單說就是患者在肢體上無法感覺到痛苦和冷熱,由於沒有痛感經常容易弄傷自己進而感染,一般活不過25歲,有些孩子甚至為了體驗痛感而故意弄傷自己。迴避痛苦不是我們一直所期望的嗎?但這種無痛感阻斷了自我與身體和外界的基本聯接,威脅到了基本的生存以及意識上的存在感。

對於身體的完全健康相信大家不用說都應該理解,每年得個小感冒可以增強免疫系統、預防一些大病。

回到心理健康上,我們滿足題主需求,就把心理完全健康的假設推到極致看是否可行

引用現代精神分析的發展心理學觀,孩子從剛出生到18個月大時期,心理基處於母嬰共生階段,分不清自己和母親的區別,會把母親看做自己的一部分;自己餓了代表媽媽也餓,自己渴了代表媽媽也渴,而且這些需求會在第一時間被滿足,因為以前在子宮裡就是這麼過的,孩子剛出生TA哪知道換了個「新家」。

一般此階段母親在生理和心理上給予持續恆定(不是100%,也不可能100%)的滿足和安全聯繫,會形成孩子最初的信任感、安全感、全能感,形成希望的品質;長大了會信任這個社會(社會將替代家庭成為象徵性的子宮),擁有很好的安全感,對自己的能力充滿希望。

注意,假設來了哈。。。

假如此階段母親給予的是100%滿足和安全聯繫,並假設孩子以後所有階段的心理發育都100%完美,那麼TA長大後會100%相信這個社會,對任何環境擁有100%的安全感,100%的相信自己的能力。隨後悲劇就來了,假如TA踏入社會,那將是最容易上當受騙的那個,因為誰說的話都信,假如TA踏入原始社會,那將是第一個被野獸吃掉的,因為安全感太好看見野獸會打招呼問「今天吃了沒,心情可好」。

所以這個推導可以就此打住了,因為連第一關都過不了。

所以一定程度的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對自己能力的懷疑是我們在社會上生存的一條基本前提,而絕對的不安全感、不信任、自我否定也是不存在的(很嚴重的會有精神疾患),我們基本上都處於兩個極點之間的某一段,心中有的是各種不愉快。

而在心理發育中,真正的開始始於分娩之前的孕期,那個時候胎兒就能根據外部光線、聲音、母親的情緒做出相應的反應;假如因為爸比不小心讓媽咪不高興,從而刺激了胎兒的小心臟留下了一點點小陰影,那又如何呢?我們來到這個世上不就是為了含辛茹苦嗎?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李叫獸教我們的兩句前後意思不一樣的話:人生即苦難,苦難即人生

至於有多不一樣我說不出來,大家自己體會吧。



初生嬰兒,心理健康,心智不健全,心理不成熟。有意思嗎?
完全這個事兒,是不存在的,極限值。
但是我們可以修正自己,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這才是意義所在。

何況,心理健康的標準,真的準確嗎?


絕對健康的我認為沒有。不過,圓滿健康的是有的。誰?佛陀,奧修,老子,耶穌,蘇格拉底,達摩,克里希那穆提,葛傑夫……什麼是圓滿健康?不沉浸於過去,不迷失於未來,只是活在當下片刻,自然的表現自己的情感,享受的經驗生活,全然的做每一件事。這就是圓滿的健康,我們稱呼這種精神境界為開悟,成道,得道等;達到這種境界的人,我們稱他(她)為佛,開悟者,成道者等。


完全健康,沒有這樣的人。


你可以設立一個標準,讓所有人都心裡不健康。


當然有,而且還不少,他/她們滿足你認為心理健康應該滿足的一切標準,但這樣的人你無緣遇到。


這麼說吧,絕對沒有。

只有相對健康。

正能量很足、心理很健康的人只是通過合理的途徑排泄掉了負能量和不健康的東西,就像人體維持正常運轉需要新陳代謝一樣。

但是不斷的新陳代謝維持了身體的健康,就像不斷地排除掉負面情緒積累正能量擁有了相對健康的心理。


不就是佛(覺者)

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我覺得你的問題問的不對,應該是問何種情況才可以認定是心理疾病,因為你自己也知道你那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吧?

我的答案,一個人從無知無識的孩子成長為具有社會心理的人的時候,已經抹去了他本來的心理反應,所以社會心理本來就是以扭曲本性而實現。但這並不是說要以社會心理為敵,因為社會心理本身是一種謀求生命體共同存在的方式,並不是反人類的。
但是這種改造過程卻有可能對某個人失敗,於是被稱為心理疾病,只要這種疾病不傷害他人即可。而所謂心理疾病其實在所謂正常的社會心理範圍內也存在,比如歷史上對gay的看法導致的悲劇。當然那是另外一個話題,但是我們現在看來不理解,覺得太過於狹隘了。

總之,什麼是心理疾病,我想應該是用是否有能力接受社會現實與邏輯來區分吧。接受不了的,我們說他們神經病,比如北大的某教授說上訪的是神經病。

另外,有些心理疾病雖然有病理性的原因,但其實和社會培養過程相關,極端點的例如狼孩,長大後就不能接受人類社會。此外還有些無人疼愛的孤兒。他們大腦中的病變其實是特定生理過程在大腦中的累積,如果從他們自身角度,是完全正常的生理心理反應。但是放到社會裡,就會出問題,就成了心理疾病。


常守朱


如果一個人的心理完全健康,那他會失去追求自我成長這件事的動力。
於是,他會做些事來讓自己出問題,比如吸毒嫖娼賭博。


剛出生的嬰兒…算么?


大家都有病,真的。


我覺得,「健康」是一種相對的概念。比如從身體上看,一個感冒流涕的人和得癌症的人相比,可以說是健康;而和沒有任何明顯病症的人相比,顯然後者更接近「完全健康」……心理上同理。只要心理曲線(自造詞(/ω\))處在一個合適的範圍、合適的浮動頻率下,就可以稱作健康。不然心理上有多陰暗多狂躁才叫不健康咧?


所謂超個人心理學,發現人本主義心理學所謂的自我實現並非是人類的最終目的,而是將個人的自我界限擴大到無極限,已經沒有了個人的界限,而是包含了整個宇宙,就像新世紀福音戰士,人類突破自我界限,重新融入到了整個宇宙。現實中的得道高僧估計也是一種,就像華山頂上有個山洞,裡面有位高僧,看手相一次只要10塊錢,很是實在,要換我,不收個百八千的,都不好意思說我是在華山頂上看相的。


小夥子,那本身就是一種心理疾病


完美的人格以及心理狀態

釋迦牟尼


推薦閱讀:

如何克服自己越來越嚴重的強迫症?
如何克服早上起床到上班前的負能量?

TAG:健康 | 心理學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