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為什麼會成為十二釵之冠,而且評價極高?

以前看過87版的電視劇,那時候不愛看,最近翻閱書籍看了下書,在未看之前林黛玉 的評價都很高,可以說是無人能及。可是我看了書之後,總覺得寶姑娘才能成為冠,雖然兩人並駕齊驅,或者說襲人也可以。因為寶姑娘和襲人的遠見卓識都在林黛玉之上,林黛玉書中給人的感覺就是小肚雞腸,喜歡斤斤計較,而且既想歸隱又想世俗的繁華。個人感覺,不知大家以為如何?


單純為我心中的美神說幾句話,微偏題。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林黛玉。尤其在瀟湘妃子已被文藝青年玩壞的今天,初讀難免有誤區。當然我也只草草翻過兩遍,一點拙見。
這個人物對於我而言,她很瘦小,卻絲毫不柔弱,她很有力量。
一、西子貌、詠絮才,力壓群芳
美貌不必說,「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寶二爺想必也不會對著一個土肥圓大呼「這個妹妹好生熟悉!似在哪裡見過」,鳳姐驚嘆「天下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也是有理有據。
她是不是大觀園裡最美的姑娘?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也許你要搬出薛寶釵「肌骨瑩潤」「體貌豐美」,初進賈府便深得下人讚許,道「黛玉所不及」。寶釵牡丹之艷固不容否認,黛玉「絕世空珠翠」的殘荷之美卻也是深得古今文人青睞。然咬定其美貌過於小眾,不妨看看二十五回薛蟠無意瞥見林黛玉的反應,最雅和最俗的男人都一見傾心,可見是大美,並不小眾。
既然是「詠絮才」,不得不提瀟湘妃子的才華。善琴識譜不多說了,在文學方面,她可謂大觀園裡的天才,海棠詩社的學霸。愛書,閱讀面廣,從正統《四書》到雜劇《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無一遺漏;對於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隱、陸遊等人的作品也是信手拈來。
她品詩的逼格很高,李義山的詞都入不了她的法眼,頗有幾分李清照寫《詞論》的風度。她的創作宣言莫過於《詠菊》中一句,「滿紙自憐題夙願,片言誰解訴秋心」,緣心而發,洋洋洒洒。
薛寶釵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詩以載道,不過圖個家人之樂。黛玉卻把文學視作最忠誠的知己,這知己不是任何事物的附屬品,他有自己脾氣。第四十八回,她自高奮勇指導香菱學詩,告訴她「不以詞害意」。
別小看這「不以詞害意」,今天文藝女青年看到艷麗詞藻配上古風非主流圖片都忍不住猛戳轉發,不管內容是什麼加上個標題「中國絕美古詩詞,美得令人窒息」,一提起現代文學就滿口「人間四月天」——三百年前的一個十六歲的少女卻知道寫詩「第一立意要緊」不能流於辭藻、「見了淺近的就愛」。大觀園才女如雲,寫一手好詩並不稀奇,將寫詩上升到理論,卻並不容易。
林黛玉不喜歡聽戲,戲這種東西,連賈母都感到俗氣。第二十三回,她斟酌「戲上也有好文章」,感慨「世人只知看戲,未必領略其中滋味」。
論見識,未必比得上寶姐姐,好學勤思這一點卻很突出。生活中處處有想法,並不卑微,敢於表達是她的優勢。也是她的力量。
二、刀子嘴、豆腐心,率真剛烈
大觀園的美女中間,林黛玉一直是最沒有親和力的一個。連身事相似的史湘雲也不願意跟她同住一屋。下人都議論她「刀子一般的嘴」,十分可怕。
你大概不知道,煙柳繁華的大觀園,對於這個寄人籬下的姑娘卻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你大概不知道,姑蘇探花巡鹽御史的獨生女,帶著傾家遺產來投親,卻因為賈府的冷漠 「冷月葬花魂」。
你大概不知道,三世太虛幻境,少年眉目清秀,只一個身影,她今生註定流盡眼淚報答前世滴水之恩
——木石前盟,卻敗了孤心經營的金玉良緣彌天大謊。
她的脾氣,她的尖酸刻薄似乎都很好理解。尤瑟納爾說過「世上最骯髒的,莫過於自尊心」,即便骯髒,她孤寂的一生也需要這自尊心的如影相隨。
林黛玉愛哭是確實,但一提到林妹妹就想到哭哭啼啼的苦逼臉就顯然是誤解了。實際上,林妹妹不光愛哭,也愛笑,愛耍脾氣愛賣萌,和其他花季少女一樣。
薛寶釵一直崇拜林黛玉段子手的技能,嬉笑怒罵皆成玩笑。寶姐姐有時候被她氣得七竅冒煙,也只能搖搖頭說:「真真顰丫頭這張嘴啊,讓人恨也不是,喜歡也不是!」
這也很好理解。博覽群書的學霸妙語連珠。有林黛玉的地方,永遠妙趣橫生。大觀園的開心果。

林黛玉心思敏感,「心較比干多一竅」,但她的為人十分簡單。伶牙俐齒,花言巧語,掩飾不住直腸子。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宮花兒來了,她冷笑一聲:「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給周瑞家的一個下馬威,很沒面子。
林家小姐會在意這一枝宮花兒?!
你且聽聽周瑞家的原話:「各位姑娘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人家都有了,剩下的,你想要就拿去吧。林姑娘聽完頃刻火了,不吐不快。
就是看不慣你這副勢利嘴臉,就是不給你台階下,怎麼了?
賈府是一個大熔爐,嚴明的生存規則、自上而下的壓力面前,所有人都學會圓潤隱忍,薛寶釵更是人情練達,爐火純青。(襲人在為人處世上也是煞費苦心,但我不想在這裡提襲人。薛林還有對比的價值,奴性不改的襲人就算了吧。)
但是林黛玉始終倔強的捍衛著她的稜角。
迎春出事的時候,她哭得多傷心。病重的時候,她囑咐襲人隱瞞自己的病情,以免寶玉擔心。對下人,她願意教香菱寫詩,願意與紫鵑姐妹相待。比起寶姐姐打罵鶯兒只為討賈環歡心,顰兒一顆赤子心,對所有人坦誠相待,也沒有什麼門第之見。她的世界,是一個十六歲少女的灰色童話,有瑕疵,但是真實。
至於不少人認為黛玉處處針對寶姐姐,我也並不否認。薛寶釵畢竟是情敵,人之常情。
但是至少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黛玉是推心置腹的向寶釵道歉。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心裡藏奸」一句,你「極好」,我「多心」,坦白得露骨,卻也流淌著溫柔。
第六十二回,黛玉更是痛快地喝下了寶釵喝過的茶,不無感謝「難為你想得到」。對於一個有潔癖的人,喝你喝過的茶,可見視你如知己。
寶姐姐也很寬容,對顰兒總是格外留心。但是第二十七回,是誰上演了「金蟬脫殼」一計?
黛玉冰雪聰明,初到賈府巧答賈母,知書達理令三春都驚艷不已,鳳姐在分析治家才能的時候認其與釵、探並列最優。即便如此,寶姐姐一口一個顰兒,她卻始終嘴上不饒人,也就只能默默地咀嚼啞巴虧。顯然黛玉的情商並不低,這無關情商,只是選擇的問題。
你愛或不愛,我就是這樣。改變吾寧死。
質本潔來還潔去,一抔凈土掩風流!
她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但是粉身碎骨決不妥協,這是她的力量。
三、心相印,意相通,不卑不亢
最後不能不談她的愛情。文藝女青年都愛古代唯美愛情故事,但我的概念里,古代是沒有愛情故事的。愛情要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礎上。
林黛玉是個特例。她是大觀園裡唯一一個擁有愛情的人。
大觀園的好姑娘比比皆是,但是敢和寶二爺一起看禁書的,只有林妹妹。秒懂寶二爺笑點的,只有林妹妹。從來不勸寶二爺考功名,偏愛他頑石不化的,也只有林妹妹。
記不記得那一天沁芳閘柳拂清風,落花成陣。
賈寶玉托茗煙弄到手的《西廂記》,當年地攤文學的黃書,興緻勃勃地躲在角落翻閱。
這時候林黛玉出現了。
換成任何一個姑娘,不是大罵你不要臉,就是紅著臉走開。
唯有林妹妹,笑得嬌嗔又詭秘,她也要看。
那些世俗眼中的淫詞艷曲,她笑著說「果然有趣!」
寶玉喜出望外,現學現用:「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

「這個妹妹好生熟悉,像在哪裡見過?!」
曾記否,太虛幻境里,你是神瑛侍者。
路過絳珠仙子,你的滴水之恩。
所以我化為凡間一女,今生淚盡以報。
這一世,吾喚作,林黛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曹雪芹筆下,他們木石前盟,註定「心事終虛化」。而我是不懂佛學中的因果輪迴的,在我眼裡,從「我不明白」到「果然是知己」,兩個心心相印的人,一段乾乾淨淨的感情里,最珍貴在於平等的姿態,這種靈魂深處的交流甚至洗禮超越時代。
並不因為你是寶二爺我是林小姐,也不因為我吃了你家的茶,不因為這大觀園裡的一草一木,只因為你知道我是揚州林子洞里的耗子精,因為你說我死了你做和尚去,因為你同我一起葬花,因為你送過我兩條帕子······
而當林黛玉暗自感慨:「你既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為你的知己」,我彷彿聽到了簡愛發自肺腑的呼喊:「但是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過墳墓,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
可是賈府深深,愛情渺如塵埃。「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芳丘?!」,她為神瑛侍者流下最後一滴眼淚,於是飛蛾撲火去尋天界芳丘。
她的感情,可以用舒婷的《致橡樹》勉強來形容: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里。  
每一陣風吹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

不僅要愛,要獨立的愛,要平等的愛,要不卑不亢的愛,不是男人的附屬品,不是任何事物的附屬品,這是她的力量。

曾有人做過關於紅樓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中國男性不願意娶林黛玉。
這統計並沒有太大意義,因為大多數男性沒有興趣認真讀紅樓。實際上,很多紅學專家認為,林黛玉集中了中國傳統男性對女性的所有美好幻想。
終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
她的脾氣很大,她的手掌很小。
她的嘴很硬,她的心很軟。
她靈秀如水,執著如火。
她「不同於一般女子」。
她很瘦小,但是她很有力量。
她叫林黛玉,上下五千年,她是美神。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她在那個時代香消玉殞,但是她屬於所有時代。


想寫一點自己的看法。
題主說覺得寶姑娘可以與黛玉並駕齊驅,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在曹公的判詞里,釵黛就被並列十二釵之首。關於黛玉的評價,相反我覺得大家好像對寶釵的評價更高一些。因為寶釵的穩重比黛玉的尖刻更能適應當下的社會。
但是寶釵的穩重和黛玉的尖刻,都是最淺顯的性格表現,她們絕不僅僅如此。
黛玉雖然嘴巴厲害,但是卻有一片赤誠的心。她的小肚雞腸、斤斤計較都是關於寶玉的,因為寶玉而與寶釵針鋒相對,因為寶釵而對湘雲冷嘲熱諷。可是,在不涉及寶玉的情況下,黛玉對人都是熱情而親和的。抓一把錢給小丫鬟,對冒雨送燕窩的嬤嬤客氣周到。
黛玉客居在賈府,雖然備受賈母寵愛,但是到底不是自己的家,而她這唯一的庇佑,也不知什麼時候就會轟然倒塌,如斯境地,多愁善感些也是情理之中,寶玉是黛玉知己,方能說出「林妹妹曾經離喪,作此哀音。」這樣的話來。
寶姑娘和林妹妹都是有大智慧的人,她們的才情智慧都被限於小小的閨閣之中,寶姑娘是看透俗世之後不冷不熱的敷衍逢迎,林妹妹是看透之後尚且懷有熱切的期盼。因為有期待,所以黛玉才會有明顯的喜怒哀樂,而寶釵沒有期待,所有她待事永遠理智永遠得體。
黛玉更像俗世中的我們,有著世俗的悲喜,但她的鐘靈毓秀,她的真實可愛,她的瘦弱柔情,她的剛烈決絕,都不是人間可尋。
黛玉可為千萬人,千萬人不可為黛玉。黛玉的可愛之處也在於此。
寶姑娘的超脫是另一種追尋。就像我們不必追求皓月與繁星哪個更美的統一,全然一個喜歡而已。
以上是我對答主關於釵黛誰更優秀的回答,並不涉及襲人。
在我看來,襲人是沒有辦法和釵黛並列的,並不是身份地位的問題,而是「遠見卓識」的問題。襲人的穩重得體,不同於寶釵。寶釵有大智慧,她的穩重得體,不囿於閨閣,但是襲人的穩重得體是僅僅附和這個家族內部的生存規則,她的見識也僅限於此。
襲人勸寶玉讀書,不過是為了應付賈政,她在王夫人面前表現的懂事,雖然確實一片真心為寶玉,可也有一半出於為她自己考慮。她把自己的一生都拴在了寶玉身上,寶釵的本質是空,她的本質是欲。雖然這樣無可厚非,但是與釵黛相提並論,還是有些辱沒了釵黛。

以上。


林妹妹剛強堅定,寧折不彎,死守己道,觀其《葬花吟》,考其行事為人,真有三閭大夫「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之風。這樣的人,也許有時候不太好接近,但卻是真的「可以托三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的人。

補充一下,史湘雲每喜以「是真名士自風流」自比,但十二釵中,真以士之標準自我要求的,卻是黛玉。另外,看林姑娘《五美吟》,贊虞姬紅拂,蓋以士為知己者死,良禽擇木而棲;而惜綠珠,蓋以所死非人。此皆非以女德評之,乃以士德評之。由此,亦可見顰兒之氣度。

再說一下題主提到的寶釵和襲人,雖然很多人喜歡她們,不過我卻一直不太喜歡她們。寶姐姐怎麼說呢?說好聽點是這樣: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至於龍,吾不知其能飛騰變化,寶釵,其猶龍乎?
說不好聽點就是:
鄉人皆好之何如?未若其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也。鄉愿,德之賊也!

至於襲人,蘇老泉辨王安石之奸,全在不近人情,卻不知世有近人情之奸,以近人情間人,人不覺其間;以近人情讒人,人不覺其讒。正是大奸若忠。

十二釵惜無紫鵑。紫鵑之於黛玉,在臣為羈旅,在子為螟蛉。宜當可共富貴而不可共患難。然一心為黛玉思慮,至黛玉將終,猶儘力維護,當其厲色以對鳳姐,豈不知黛玉日後不能護之,阿鳳心性毒惡,餘人勢利異常,苟非此後寶玉護之,恐死無葬身之地矣。然士為知己者死,生死固置之度外矣。此處忠義,雖稽中散,亦何以過之?豫讓曰:人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然豫讓之事智伯,雖有斬衣報仇之事,然智伯在時,並無正言之諫以救其失。未可謂真國士。紫鵑之於黛玉則不然,每每為謀深遠,是真國士也,非豫讓能及,雖比之武侯,亦可無愧。
又人言:不識其人,但觀其友。觀紫鵑之於鶯兒,可知黛釵矣。


賈寶玉是眾所周知的"假寶玉,真頑石。"這象徵著其一生愛好是天然的追求,而他問林黛玉名字的那句"西方有石名黛,可畫眉之墨。" 這句意味著"黛玉"即"代玉"也是真"草木之身",也是"俗世頑石",而非"珠玉之體。"
古人以玉比德。玉是君子和禮的完美象徵,其背後隱喻著傳統社會的道德規範。 而"石"則象徵著天然,性情,以及"自由"。 寶黛二人之"石"的自然屬性,已經在二者會面時便"兩心相照。"
全書萬般紅紫芳菲,「自然」二字,唯黛玉是寶玉知己。也可以說,唯有黛玉是作者與讀者人生理想和美的至高追求的象徵。
而與之相對的"金玉良緣"的薛寶釵,「釵」是人工所制,其本身象徵著俗世和封建禮教社會所打造出來的完美作品。覺得寶釵和襲人在黛玉之上,是因為你把現實世界的衡量標準用在了文學作品上,審美和判讀都需要距離感。寶黛釵三人分別象徵了三種人生境界。理想境界、藝術境界、實用境界。
賈寶玉——幻滅,林黛玉——毀滅,薛寶釵——犧牲。可以說作者塑造了最光彩照人的三個形象,來寫世間人水中撈月的「空幻」。若是看到了書的本身用意,也不會有高下。超俗美與世俗美,本身就是我們每個人精神世界的雙生投影。


題主的感受與我第一遍看《紅樓夢》原著時的感受一樣。
神奇的是我每看一遍紅樓,對黛玉的觀感都會發生改變。一遍又一遍,由厭到憐,由憐到愛,由愛到敬。
可以說當年對黛玉觀感發生改變的過程,也是我的思維方式逐漸成熟的過程。
從最初的僅靠表象來判斷喜好,到逐漸了解人物性格、才學,再到深入考慮其經歷、處境、遭遇、背景、環境,以及複雜的人物關係,再到其內心活動、其所求所望。
簡單舉例,如果不真正理解「一年三百六十天,風刀霜劍嚴相逼」,如果不真正理解「只有門口兩個石獅子是乾淨的」而人們口中那不幹凈的也已經包含了黛玉,如果不了解黛玉的出身背景比寶釵要高出多少,如果不了解賈母對黛玉寶釵的態度有多麼大的不同,如果不深入了解那個年代對女子尤其對無父無兄弟的孤女的不公,如果不深入了解那個年代貴族階級的思維方式,都完全沒辦法理解黛玉。更不用說黛玉為什麼不勸寶玉讀書、紅樓夢中黛玉最大的敵人到底是誰、為什麼寶釵得以嫁寶玉,以及賈府中眾人各自與黛玉寶釵之間以及上一輩之間遠近親疏的關係以及各人的算盤對三人之間的關係又起了多麼大的影響。

關於黛玉,還有太多太多。我完全不覺得現在普遍對黛玉評價極高。恰恰相反,我覺得黛玉被低估了。我並不支持當年陳曉旭所演的黛玉形象,我覺得她給了黛玉一個非常容易被人誤解的固有形象,後來的每一任演員都沒能超越她,基本都被桎梏在了那個形象當中。

沒有人認真想一想,如果黛玉真的僅僅是一個弱柳扶風、哭哭啼啼的女孩,她所住的瀟湘館,為什麼毫無脂粉之氣,毫無扭捏之態,完全就像一個哥兒的住處。


不好意思,我有點看不下去。。

身為林黛玉的粉,看到有這麼多同學圍著說林黛玉好,其實應該挺感動。可是諸位說好話的親,題主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啊。

最近翻閱書籍看了下書,在未看之前林黛玉的評價都很高,可以說是無人能及。
總覺得寶姑娘才能成為冠,雖然兩人並駕齊驅,或者說襲人也可以。

——題主在看書之前,對林黛玉的期望很高,卻又很模糊。而看完書,發現自己喜歡的是寶釵襲人那一型。說得誇張點,現在這狀態和他說黛玉多好,就有點像你對著一個無辣不歡的人說:我蘇幫菜香香甜甜,真的很有特色,很好吃啊。

如果題主真的是通讀紅樓夢的人,書中寫到林黛玉的諸多好處,未必都視而不見吧。什麼美貌、什麼靈慧、什麼情致、什麼貼心,難道真的一點也看不到?就算為了自己之前的印象分,好歹也是能看到一點的吧。
關鍵是對於有些人而言,就是不喜歡。落到眼裡,記住的,留下的,盡數變成缺點,進而,才會覺得「不配」啊。

不喜歡其實沒什麼錯。甲之熊掌,乙之砒霜,《紅樓夢》里的人個個都一堆缺點,林黛玉又不是人民幣或者瑪麗蘇,一旦戳中死穴,不喜歡真是再正常不過。哦,對,即使是人民幣或瑪麗蘇,只怕也不是人人都喜歡。
可是,既然有那麼多人喜歡,那說明還是有點道理的。這一點,想必題主也知道吧:)

好了說正經的。
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兩個維度的考慮:——為什麼會成為十二釵之冠?因為這是作者的設定;——為什麼會評價極高?因為這是讀者的共鳴。

由淺入深易,先談談讀者的共鳴吧。
其實倒也不用多說:前面這齊刷刷一排為林姑娘說好話的同學,已然是讀者共鳴的最好例證。我也沒必要贅述。

退一步說,縱使黛玉毀譽參半,寶釵襲人又何嘗不是?縱使黛玉被過譽,寶釵襲人又何嘗沒有?百度百科裡還說襲人應該是第一女主角,萬花之神,這樣的話,不知大家又如何信得?

說這些,其實並不是發牢騷,而是覺得這樣的問題和回答都太容易陷入先入為主的怪圈。題主你應該很清楚,自己已經做出了主觀情感的選擇;而底下我們這些為黛玉振臂吶喊的,其實也是如此。既然一千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關於這樣的疑問,要麼摒棄你的主觀情感,再去仔仔細細看一遍書,要麼就索性當它不存在,任憑什麼人問起來,都只說:我偏是愛襲人與寶釵那樣的,我覺得她們才是女神。——如此這般,其實也沒什麼不妥。

不過,其實還有個很重要的,不能忽視的成分,就是關於作者的設定

讀者當然可以很自由地根據自己的心意,隨意臧否書中的各種角色。可是寫書的人是作者。寫《紅樓夢》的,設定這個金陵十二釵排名的,是曹雪芹(至少目前最可能是他)。

我不知道大家對於創作者有多少了解。從我一點淺薄的了解,其實每個作者的作品,都要滿足自己的表達欲,傳遞自己的三觀。這一條其實非常赤果果。無論是寫來玩還是寫來警醒世人,是演給自己看還是演給別人看,是義正言辭還是故作瘋癲,展現出來的,總歸都是某些心意的投射。
比如《天龍八部》,有情皆孽,無人不冤。所以喬峰必須要死,王語嫣必須不可以和段譽在一起。
比如《大話西遊》,哪怕那個人看起來好像一條狗,其實也曾踩上七彩祥雲,變成蓋世英雄,也會有命中注定的女人來愛我。

《紅樓夢》呢?也許憑我一己之力並不能把這個問題歸納好。曹雪芹眨著他狡黠的眼睛,正話反說,反話正說,叫你彷彿一會兒看到現實,一會兒又看到大夢。可他終究還是要寫他自己的心意,所以一開篇,就先來一堆似讖成真的伏筆提醒你: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女媧鍊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靈真境界,幻來親就臭皮囊。
好知運敗金無彩,堪嘆時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

——你看,到處都是緣起緣滅,到處都歸於虛空,到處的追名逐利、世俗羈絆都沒有好結果。超脫的理想是「真境界」,現實的包裝是「臭皮囊」。到後來,男人們直接成為物慾的代名詞,女人的至純至美成為世外仙境眷顧的對象。
我也懶得像別人一樣,說什麼黛玉是「靈」,寶釵是「肉」。但你仔細比照下書中對這兩個姑娘的描寫——從家世出身,到外貌形態,到談吐內容,你告訴我,哪個更符合《紅樓夢》追求的價值觀和意義呢?

並不是說寶釵和襲人不好。老實說,我還挺喜歡寶釵。如果她活在《飄》的世界,她簡直就是融合郝思嘉和梅蘭妮各種優點的現世楷模。
而如果我是寶玉,我也會非常喜歡甚至依賴一個襲人一樣的女人。
可是她們不是賈寶玉的最終追求。不是曹雪芹,以及《紅樓夢》這本書,所代表的終極追求。
不知道大家是否懂我的意思。


我還是想強調一下。題主你喜歡寶釵襲人,覺得林黛玉不好,這真的沒什麼不對。
只是任何一本書,都有它和它的作者想要表達的一些東西。而其他更多讀者,在書里也總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這些都是客觀的存在。你可以不喜歡,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如果因此覺得作者寫的「不對」,或者別人的看法不可理解,那就要考慮是否要改變下思路了。
這一套不僅限於《紅樓夢》,甚至對於那些無論境界還是技法都不夠好的文學作品,我覺得也是如此。

順便一提,作為通俗小說,別忘了寶黛前世的那場羈絆。說得俗氣點,黛玉不是別人,就是那個開了金手指,命中注定要成為下凡天仙,成為男主角最重要的女人的。光憑這一點,當個十二釵之首,也不算太過分吧。
當然比起這背後整個恢弘瑰麗的故事,其實這也是小case了。。。

——姍姍來遲,謝邀。


盡量排除個人感情,我說一下我的理解。

看完紅樓前八十回,感覺作者在林黛玉這個角色身上投入了很大心血,開篇引出絳珠仙草,與神英侍者還淚的木石前盟成為全書主線,人間戲正式開篇第一個事件就是「榮國府收養林黛玉」,一切都是從林黛玉進榮國府之後開始道來!

作者這樣安排,很顯然是要讓讀者看到一個有了林黛玉之後榮國府里形形色色的人將要演繹怎樣的故事。文學作品中,開端過後就要有事件的發展,也就是矛盾和衝突接連不斷。

寶釵進入賈府後,隨著金玉良緣的傳開,黛玉開始和寶玉生氣,經常拿那種話刺激寶玉,賈寶玉甚至發誓對薛寶釵從來沒有一絲非分之想。原著里相比黛玉進賈府的濃墨重彩,寶釵進賈府一事只是一帶而過,這也可以看出大觀園裡人們對此的反應也沒有多大,無非就是來了一個客人,賈寶玉甚至第一次探望薛寶釵還是在她生病的情況下,可見賈寶玉也沒有過多關懷過薛寶釵,要不也不會沒有注意到薛寶釵脖子上帶著金項圈,八個字和寶玉的通靈寶玉八個字還很對偶。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卻引起了黛玉的注意,自從寶釵來到賈府,黛玉就開始病得厲害了,開始頻繁和寶玉鬧氣,開始沒來由哭起,總是揪著「金玉」不放,寶玉說她但凡心裡寬些,病也不會一天比一天厲害。其實從故事結局來看,寶玉最終是娶了寶釵的,這說明黛玉一開始的擔心和生氣就不是沒事兒吃飽了撐的,而是深刻感受到了危機,且這種危機還看似不是人為是上天註定的,你們倆就是沒緣,比起簡單的家長不同意以及地位懸殊等理由,「註定今生無緣」對任何相戀的兩個人來說都是被判了死刑……叫林黛玉怎麼不往心去?

寶玉深深知道林黛玉小性兒,愛耍脾氣,愛嫉妒他人,說話還刻薄,可即便如此,寶玉還是愛她,接納了她所有的缺點,先不管寶玉作為舊時代公子哥對其他丫鬟的調戲亂性,單單針對林黛玉日復一日的猜忌,哭鬧,賈寶玉不厭其煩地向她承認錯誤安慰拍馬屁,當今思想開放女性地位極高的現代社會裡,能做到十幾年如一日在群芳齊艷的女人堆里安慰同一個小女生的男同學也少有吧!

作者有意刻畫了一個林黛玉這樣的不完美人物和賈寶玉這樣一個多情中又有痴情的人物,目的就想告訴我們看書的人,人世間的感情傾注就是這樣奇怪,我們內心愛上的,忠情的,往往是一個不被大家所接受、所喜歡的人,可是沒緣由我們就是喜歡,就是愛,就是願意為了他/她,甘願對那些更好的無動於衷!

而從另一方面來想,我們為什麼會更青睞寶釵、襲人這樣的角色?因為她們性格好,接觸起來不累人,不像林黛玉每句話想得都很多。可是。我們不能忽略一個大前提,她們是圍繞著賈寶玉這個中心來說的。

襲人把寶玉當做她的一切,想做他的姨太太,我相信她做的事都是為了寶玉好,所以沒有辦法質疑她,批評她的做法。然而,如果把立場轉換,從晴雯等被趕出大觀園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女孩,明明和賈寶玉有性行為在前,還要賊喊抓賊去和王夫人講怕要搬離大觀園,怕帶壞了寶玉,殊不知寶玉早就與她一起做了淫事,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很自私的表現。如果我身邊有這樣的女孩,我一定不和她做朋友,因為我會受不了……

再來說說寶釵,寶釵也很好,人們都喜歡和她玩,湘雲吵著要和她睡不和林黛玉睡,寶釵這樣的人很像秦可卿口中形容的下人們也無不和我好的。此外,她還規勸寶玉好好讀書,多學點正經乾貨,別每天「雜學旁收」,沉迷淫詞艷曲,儼然一副賢妻做派。可是我越往後看越發現,寶釵的性格的確很完美,卻完美得讓人琢磨不透,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偷聽小紅說話「嫁禍顰兒」,金釧死了一面安慰王夫人不過是多給幾兩銀子,一面發善心把自己衣服拿出來裹屍,大觀園抄家前夕一聲不響先搬走了,甚至史湘雲都看不過去說她不近人情……此時已接近小說矛盾的高潮,只可惜作者安排的後續的真實情節我們看不到……

其實作者有意營造這樣的一個對比矛盾,我相信一定有它的現實根源。黛玉晴雯之於寶釵襲人,好比兩種不同類型的人。

一類是一眼就能看到諸多缺點,有點清高讓你親近不起來,另一類是八面玲瓏跟誰都好人氣爆棚的社交能手,顯然第二類人更討喜。

然而,第一類人雖然看起來刻薄難容,實際上也許待人更真誠,比如面對薛寶釵提前搬離大觀園,有人認為是避嫌,也有人認為覺得不夠義氣,所以心直口快的史湘雲不分場合諷刺了一下寶釵,林黛玉卻沒有藉機落井下石說風涼話,甚至縱觀全書也沒有說過寶釵一個不字,這對一個一直把對方視為情敵又是心病之一的人來說是要有多大的胸襟才能做到?

所以讀完紅樓後我的感覺是,黛玉的優點和品質是要慢慢接觸慢慢品位才能體會得到,這或許也是寶玉和原著中的賈母鍾愛她的原因。賈母看到的是黛玉天性中的純良,不然她不會說為寶玉擇偶的標準就是「長相好,性格好,家窮點都不怕」,說明賈母認為黛玉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性格好」,才是一個真實的人,雖然有諸多缺點,可從來不會背地裡做一些讓人無法理解甚至和平時好形象相差甚遠的事,唯獨一次元妃省親時給賈寶玉偷著傳詩,還讓讀者都看出來了這事辦得有多二……

再來說說人的優缺點,我一直覺得如果一個人大家都能一眼就看出他的優點,說明這個人的優點一定是世俗的,一定是膚淺的,就好比我們都說一個人漂亮可愛,那麼她有可能僅僅只是顏值高,而真正的美麗和氣質,是要靠歲月的沉澱醞釀的。同理缺點也一樣。我記得當初我和我先生第一次約會的時候,就發現他性格很急,又接觸了幾次,感覺脾氣也不太好,正當我不打算再接觸了的時候,竟然意外感覺他性子似乎有些好轉,還是個非常細心又有遠見的男人,在一些大事上反而非常鎮定。結婚後我還問他,為什麼剛跟你接觸時候你性子那麼急躁,說話也愛酸,他說我一開始就沒打算跟你兜圈子,我這人從小到大就是這毛病,三分鐘暴躁,我不想掩飾缺點,讓你覺得我好像很好,然後慢慢發現我是多麼差勁,我把我最大的缺點暴露給你,是希望你給我的評價也僅限於脾氣急點而已……

所以此後我覺得有缺點真的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正如紅樓夢裡的林黛玉晴雯,她們都有缺點,有時候讓賈寶玉又愛又恨,可真實生活里,讓我們真心在乎的人不就是如此嗎?而那些看似擁有處事玲瓏的能力的多面手,能搞定一切從風波中斡旋不但毫髮無損反而獲利的「倖存者」,不是更讓人心裡畏懼嗎?這樣的人,我們怎麼敢跟他們爭名奪利?怎麼敢掏心挖肺說點心裡話?我反倒認為,有時候優點比缺點更可怕!

最後,我想再來說說作者創作時期的歷史環境,封建官僚社會。也許作者無心影射當時的政治環境,但不排除沒有周圍形形色色人的影子。往大了說,黛玉晴雯就好比是當時敢於直言納諫說真話、不喜歡結黨營私的清流,而寶釵襲人則像那些皇上百官都喜歡的權臣。往小了說,黛玉晴雯更像那些為人正直、表裡如一、不受卑屈世俗的君子,寶釵襲人更像世人都傳好但有利益相衝突時很會保全自己的那類人,而就作者一生的遭遇來看,他身居市井卻自視清高,滿腹學識卻不願與官場趨炎附勢之人為伍,甘願一生潦倒,大抵也是摻雜了個人感情,才把黛玉晴雯這樣的不受世人喜愛的人物推向全書十二釵主副之首。

這其中有多少無奈和失落。

然而,作者又無材可去補蒼天,歷史環境也非一人之力可改變,林黛玉在紅樓中顯得主角「力道」不足,恰恰證明不管風煙雲雨過去多少年,人性的世俗是不會改變的,就好比幾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也一樣會喜歡寶釵,喜歡襲人,喜歡那些識大體又聰明的人,我們願意做這樣的人,也願意跟著這樣的人吃肉發達,只是唯獨不願意與這樣的人做真正的朋友。


看了問題描述真想把題主拽出來打一頓!

你不喜歡黛玉也就算了,金陵十二釵之首這樣的名號黛玉估計也瞧不上,可是你把襲人拖出來跟黛玉放一起比是幾個意思?你的描述那麼氣人,我也不想留什麼口德了,就這麼跟你說吧,讓襲人給黛玉提鞋都不配(事實上襲人也真就是個提鞋的而已…)。晴雯是怎麼死的,你心裡沒數嗎?


喜歡寶釵是因為期盼自己能保護自己少受傷害,喜歡寶琴湘雲是希望自己可以無憂無慮,喜歡寶玉和黛玉是因為渴望得到愛,能珍惜愛。
當我們還沒有擁抱自我還沒有學會社會規則的時候,我們希望自己無堅不摧。當我們成熟之後,能承擔責任的時候,會寵愛那些有青春的人。只有到最後我們才明白,愛可以撫慰傷痛,可以激活年齡,可以死而無憾。
愛黛玉者,是愛那段情,愛為情不悔的心。


黛玉幽默。是未婚姑娘中的段子王。和王熙鳳同為吐槽擔當。熙鳳吐槽犀利接地氣,黛玉有文化哏玩得6。
你怨不得老祖宗最喜愛這兩位。
而表現出的實務見識,至少是不輸探春。絕對是賈府下一代當家人的最佳人選。
身體不好,父母雙亡是她的弱點。


發現……沒有回答題主問題……
為什麼林黛玉是十二釵之冠,評價極高?
我覺得題主你肯定沒有認真讀書!沒有!
紅樓夢判詞怎麼說的,「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這不是釵黛合一么?所以是釵黛並冠啊。
所以你這個問題就不對啊!
私心覺得,題主不喜歡林黛玉,那就更應該好好讀讀書,而不是流於表面。你這樣淺薄的批評,只讓人覺得比淺薄的表揚更沒有營養=。=
=========================================================
我覺得=。=釵黛並冠是沒得說的,說襲人高於黛玉,不得不思考題主到底怎麼讀的書……

首先表明立場,我更欣賞林黛玉一點,但寶釵我也很喜歡。襲人嘛……實在是喜歡不起來。

接下來吐槽。我覺得不能把林黛玉當成一個不染人間煙塵的仙子來看。仙子是絳珠,她是她。林黛玉是個人,就算她是絳珠草轉世,她也是一個富貴知禮人家的嬌嬌小姐。讀書這方面從小當男孩子養的,書讀的不會比公子哥兒少。而禮儀方面也顯然接受過相當程度的熏陶培養。又兼性情敏感,自然會對賈母喜不喜歡女子有才很謹慎。何況我真的不覺得賈母那是喜歡女子無才啊,那就是隨口謙虛了一下吧?賈家元迎探惜四個,學問都是不錯的。那麼林黛玉的學識教養會允許她在一個長輩面前(還是第一次見到的)賣弄自己么?我以常理推測,她改口不是虛偽,而是禮貌。樓上有幾個答案把林黛玉說得太完美了。不食人間煙火,也不是那麼個不食法呀。

繼續說人情世故。林黛玉真的不懂么?不是,她只是不喜歡這些個東西而已。要她做,她也很能適應。原書具體什麼情節我想不起來,大概就是一個媽媽做了什麼事(送東西還是什麼),林黛玉(還是紫鵑=。=真的記不清了)隨手抓了兩把銅錢給媽媽,說她守夜辛苦,要她買酒暖暖身子。她一個深閨小姐,要那麼多銅錢幹什麼用,不就是留著打賞的嘛。

那麼說小肚雞腸。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點可能是送宮花。說實話,林黛玉是賈母的親外孫女兒,又是客(雖說是一家子,那也是比寶釵親一點。比四春和鳳哥兒肯定還是有差距),論禮也至少不該最後一個送她。要是我,我也會不開心,不過可能不會像她那樣直接說罷了。
另外關於金玉木石什麼的,我沒有談過戀愛不清楚戀愛中的女人什麼樣子,不過那些評價很惡毒的女性答主們……大概你們談戀愛碰到情敵的時候都是端莊得體賢良淑德,而沒有跟男朋友說點酸話什麼的……我覺得含酸實在太正常不過了,你可以什麼事都不動聲色地解決掉,為什麼就不可以允許一個文學作品裡的小姑娘,為了她不成熟的愛情,去試探一下?希望你們不要變得跟你們所批判的一樣尖酸刻薄,用諸如「受迫害妄想症」這種詞評價……!

既想歸隱又想世俗的繁華……我,我,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我覺得題主你可能真的把林黛玉想像成了一塊無暇美玉,然後發現其實不是,就說她怎麼怎麼樣。她也就十一二歲到十五六歲(年齡太混亂,不過反正大概就是這個區間)的年紀吧,還不許為賦新詞強說愁了=。=而且林黛玉本身家庭幸福美滿過得好好的,早年娘死了,然後爹又死了,只能依靠不熟的外公外婆。自己體弱多病,又是這麼個性子,惆悵再正常不過了。那個「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這就是應付元春做的吧,不過是為了寶玉面子好看點,動了才思筆力。讀書讀得多了會有點超然的感覺,你看寶釵屋裡收拾的雪洞也似一件玩器都沒有,大抵一個意思。有人還分析說寶釵這麼著也是心機滿滿啥的,我就不多說了……我也沒看出來黛玉真心想歸隱,有遺漏的麻煩誰指點一下。

黛玉的率直可愛大概題主是真沒看到。寶黛二人最後也是惺惺相惜,你這麼討厭林妹妹,你喜歡的寶姐姐面上不顯,估計在心底也要把你斥為俗人了。

襲人我就不吐槽了,心太累。說她心機呢,感覺也沒錯,但是對她來說又有點過分。其實紅樓夢裡這些個戲份多的女人,沒有哪個是不可憐的。

要不怎麼說千紅一哭,萬艷同悲呢。


我覺得林黛玉會有那麼高的評價,就我個人觀點來說,我覺得她是真人。感覺理解為仙都不確切,她就是完完整整、明明白白的一個人而已。我最欣賞她的地方,就是她的真。她不像寶釵等其他人,受環境的過多影響了,她遵從內心,堅持完整獨立的自我。不是有句話叫,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可能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才更加覺得她可貴吧。


我本來只是想當個過客的,看看別人的回答後轉身就走,可是看著看著,還是想停下來寫一點點自己的拙見,畢竟自己也曾那樣的迷過《紅樓》,現在心裡也喜歡,卻沒在溫習過,就簡單地寫寫自己第一次讀《紅樓》的感受吧。
我和題主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沒讀《紅樓》之前,我是不喜歡黛玉的,為什麼?因為總別人的嘴裡,我知道林妹妹小肚雞腸,尖酸刻薄又愛哭哭啼啼,感覺真招人厭煩啊。可是,當我第一次一鼓作氣讀完《紅樓》的時候,我早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黛玉——這是個怎樣的女紙啊,琴棋詩書無一不精,對自然萬物有著自己獨特的關注和理解,通曉人情世故卻不願為此而失了自身性格,不以世俗定義的成功去要求自己和自己深愛的人,對於理家能力最少得到了鳳姐的首肯(其實有一章節里,黛玉給寶玉算了賈家的經濟情況。要知道黛玉從未管過家,卻能直指要害,其聰慧可見一斑),最關鍵的是,黛玉追求的是平等的愛情和平等的人格,全書中似乎沒有黛玉罵亞丫頭的情節,這一點是多麼難能可貴!
她的口才、段子能力尤勝鳳姐,聰慧不下寶釵,至於那份執著、痴呆更和寶玉一般,真的是沒有辦法不愛這種女子。其實在書中,我並沒有看到林妹妹的尖酸刻薄,反而香菱願意親近她,晴雯願意親近她,妙玉也親近她;俗人中,鳳姐也最愛開林妹妹的玩笑,願意讓黛玉幫她(有人說這是因為鳳姐勢力,知道賈母疼愛黛玉而故意為之,其實不然),可見顰兒真的是個絕好的女子。至於她的小心思、愛計較一來是古往今來的讀者誇大,二來總覺得是讀者不夠寬容,我們可以原諒襲人的種種惡劣的行為,可以原諒寶釵的圓滑世故,卻不願意原諒一個率真的女子偶爾的任性和小脾氣。================有時間的時候在補充更新吧,有些東西總感覺寫出來,似乎就不一樣了。。。
======================趁著跟會的時間,我在補充一點點哈======================
據說,《紅樓》在很早的時候就有擁林派和擁薛派,有兩位「中毒」比較深的書迷,在誰都說服不了誰的情況下,一頓老拳相向……其實,我到覺得這兩位還是很可愛的。好,回歸到正題哈。
說實話,我是真的沒有看到寶釵和襲人有什麼遠見卓識,寶釵一直在為家庭的事操心,她的哥哥和母親以及後來霸王似的金桂嫂子,至於自己的終身大事,寶釵表現得很含蓄,這個暫且先不說。而襲人,終日所想者不過是寶玉的正妻到底是黛玉還是寶釵,心裡盼著是寶釵又看寶玉實在喜歡黛玉,憂心如何與黛玉相處,凡此種種,不過一個普通的憂心於自己命運的女子而已,又有什麼所謂的卓識呢???似乎所有討厭寶釵和襲人的書迷都是厭其城府深,過於世故圓滑,而襲人更直指其奴性太重,而所有喜歡這兩個角色的書迷都辯解那是那個時代的無奈,是為人處世不得已而為之的。只是,我不喜歡寶釵完全是因為滴翠亭那次的「金蟬脫殼」,並不是厭其心機深,只是覺得那麼想維護自身周全而損別人,真的不厚道。而襲人,真的不想說她,曹公的詞或許能表明一下心跡——「破席」!為什麼是「破席」,其實我現在都不明白,但總讓人覺得此人不可深交。顰兒,固然有很多缺點,但那是為愛而惱,所謂的敏感,只是被那種「風霜刀劍嚴相逼」的環境下逼迫的,然而這種敏感傷害的終究是自己。看整部《紅樓》,從未發現顰兒有任何害人的心思和舉動,對人是全部的真誠,我覺得顰兒真的不枉「至純至靈」這四個字,但又怕這個詞傷了她。顰兒其實情商很高,關鍵是她不想為此而扭曲了自己,還記得送給那個「老媽媽」幾百錢去賭一把么?誠然,寶釵的「一問三不知」是那個環境的產物,襲人的「奴性」也是那種環境的產物,沒什麼可批判的。但轉念一想,其實這都是個人的選擇,黛玉選擇了真誠,寶釵選擇了圓滑,晴雯選擇了自重,襲人選擇了屈膝……打個不是很貼切的例子吧,聰明和善良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人們會發現善良比聰明更重要,因為聰明是天生的,而善良是一種選擇!嗯~不是很貼切,但是知道的人都會懂……我喜歡顰兒的純良和小任性,在那種「相逼」的環境中,她選擇的是難得的真誠!


我們看到的其實不是黛玉而是生命面對美與死亡的決絕表情。

我們如果被感動了,是因為我們觸碰到自己內在一個深藏的黛玉的部分。


題主不好好閱讀原著,故有此一問。

《紅樓夢》整個故事的起源,就是絳珠仙子要還神瑛侍者灌溉之恩,下世還願而生此一大段文字。而所謂「寶玉」者,只是障眼法,隨身一俗物耳。神瑛侍者就是賈寶玉,絳珠仙子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的判詞是:玉帶林中掛,金釵雪裡埋。看不懂這段文字,認識不到「釵黛一體」,便看不懂紅樓全篇。

由「釵黛一體」再到認識到「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紅樓便讀透了。

紅樓讀透了,就不會爭論什麼「黛玉、寶釵誰更好」這種無聊的題目,更不會說出「襲人檔次不高」這種笑談。


首先,林黛玉並不是十二釵之首,紅樓夢開篇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中黛玉寶釵二人是相提並論的。和其餘十釵不同,她二人的命運在同一首判詞中揭示。「畫: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判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停機德」說的是燕國樂羊子之妻停下機子不織布來勸勉丈夫求取功名的故事,喻指符合封建道德標準的女人——薛寶釵;而「詠絮才」借用晉代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的故事暗指黛玉。如果非要用時間先後來評判首位的話,那麼寶釵還是排在黛玉前面的。同樣,在警幻仙子所制《紅樓夢》十二曲中,寶釵黛玉同樣出現在同一支曲中。「[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其次,如果題主真的認真閱讀了《紅樓夢》的話,是壓根兒不會問出這種問題的。曹雪芹寫此書的緣由之一就是讚美當日閨閣中的女子,「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我之罪固不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併使其泯滅也。」賈寶玉作為曹雪芹的代言人,早就發出宣言,「女子是水作的骨肉,我一見,便覺清爽。」他能夠摒棄世俗的等級、偏見,發自內心的欣賞女子之美。他愛黛玉的風流婉轉寶釵的得體大方,愛晴雯的鋒利熱情襲人的忠厚體貼,他在王熙鳳生日的時候溜出去拜祭投井的丫環金釧兒,在平兒挨打以後伺候她更衣梳妝,甚至對萍水相逢的村女也由衷羨慕。賈寶玉,或者說曹雪芹,對這一乾女子的尊敬和欣賞是不分伯仲的,排名不分先後。
第三,「林黛玉書中給人的感覺就是小肚雞腸,喜歡斤斤計較」,這實在是誤會了黛玉。紅樓夢之所以不朽,曹雪芹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從不臉譜化一個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貼標籤,not judge。黛玉不過是不肯約束自己天性罷了,快樂的時候就盡情歡笑,悲傷的時候就盡情流淚。題主是否還記得黛玉教香菱學詩時的耐心,對薛寶琴的親熱,這恐怕都不是小肚雞腸斤斤計較的表現吧?反觀被視為寬宏大度的薛寶釵,她撞破小紅墜兒亭中對話時陷害黛玉的心機,金釧兒跳井後她為了討好王夫人說可能是自己不小心掉進去的冷酷。人有千面,切莫一葉障目。
第四,對黛玉評價極高,自有原因。黛玉前世是絳珠仙子,為了報神瑛侍者灌溉之恩入紅塵還淚,天賦神韻,才華橫溢,「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葬花詞秋窗風雨夕詠絮詠菊詠秋海棠均讓人拍案叫絕;她追求心靈的自由和純凈,「質本潔來還潔去」,視功名利祿為糞土,從不勸寶玉讀書入仕,也正是如此,才和寶玉有心靈的契合和共鳴;她愛憎分明,從不虛與委蛇,愛也愛的熾熱,恨也恨的分明。這樣的人,即使排名十二釵之首,又有何不可呢?


一邊聽報告一邊隨便打幾個字。

首先,把文學審美拿到現實中去對比的,簡直是蠢物。

紅樓夢雖然是小說,但不是寫實小說,而是詩性小說。詩性是對生命本真的呼喚、秉持與再現,而世俗世界恰是這種本真的壓制。但凡在文化史上有一席之地的文學作品,都是呈現了一定的詩性與通俗之間距離的作品,並且所呈現的鴻溝越開闊,作品的價值也就越大,也就越經得起歷史大浪淘沙的沖洗。而作品的深度,正取決於文學理想的寂寞程度。


黛玉的多愁善感、傷春悲秋,對情感放肆無拘的表達。更重要她是美人也是才女,光是具備這兩條,在古代文人的心目中已然是女神。那羸弱的身軀包裹的不僅是一顆聰穎智慧、晶瑩剔透的少女之心,更是一顆飽讀詩書、獨立不羈的赤子之心。但是,她在賈府中的遭際又如何呢?曹雪芹借大家公認為豪闊大度的湘雲之口給出的評價是——愛哭、使小性、刻薄……隱晦表現了賈府中層階級對黛玉的評價,那下人就更不用說了。權利至尊的賈母因著骨肉親情自然是對黛玉疼愛有加,但我們能明顯的感覺出賈母對黛玉的性情也是不認同的。即是說,曹雪芹很清楚他構建的文學理想載體是被當時社會主流價值觀否定的。黛玉終是寂寞的,曹公的文學理想也是寂寞的。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這是感嘆人海知音的難求,也是在寫有才者和理想主義者,不為世俗所知解欣賞的執著,孤冷而寂寞。我們不要用一種現實中的庸俗審美哲學來破壞文學上的審美情趣。其實誰也不用擔心黛玉會讓周圍的人受不了。黛玉只是作為一種文學形象而存在,她並不生活在你我身邊。林黛玉如果完美無缺,反而不可能成為流傳後世的經典形象,而只是仙子一般虛無縹緲的存在。紅樓夢塑造的眾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中又以林黛玉的角色最令人如痴如醉,令人不由自 主的隨其心境流轉起伏。她許許多多的缺點卻是人性中最真實的描寫,因而能成為最受人評論的角色。正因為這種真實而細膩的手法才造就紅樓夢如此之高的文學地位。

最後,林黛玉並非十二釵之首。金陵十二釵的判詞只有十一首,因為林黛玉與薛寶釵兩個人放在一首判詞中,可嘆停機德(寶釵),堪憐詠絮才(黛玉)。所以曹雪芹心中並沒有嚴重的偏袒。大家也沒有必要糾結於釵黛之爭而錯過對紅樓眾生的感受與體悟。

手機打字好累,手已殘…歇了。


因為林黛玉是完美的悲劇式的矛盾體,冰與火,熱與冷,放浪與約束,風騷與矜持。
林黛玉骨子裡是個慾望極強的人,她有著強烈的慾望和內力,這也就是為什麼她如此的讓人著迷,因為從她言談舉止背後竭力宣告著存在感,想要得到關注得到愛。
而這些滿溢的慾望,受制於禮教而不能得以滿足才鬱鬱而終。
賈寶玉是林黛玉的眼,她的手,觸及她無比想要觸及但不能夠的地方。賈寶玉幾乎實踐著她所有的幻想和慾望,他可以無所畏懼地,不諳世事地釋放著自己的能量滿足著自己的慾望。林黛玉愛他,其實是想變成他。
而林黛玉,一個受制於家族,受制於時代的女子,像困獸一樣枯死在了如花的年紀。所以我們才愛她,因為她就是我們自己,最真實最原始的被放大了的我們自己。


題主這問題問得真真兒好笑。什麼叫「林黛玉為什麼為成為十二釵之冠」,說的好像林黛玉是選秀冠軍一樣。林黛玉和薛寶釵並列十二釵之冠,兩位姑娘誕生在曹公筆下時,就是頂著冠軍的頭銜的,而不需要去成為。
而之所以把這兩人同列十二釵之冠,我覺得是因為曹公在這二位姑娘身上傾注了最多的心血,二位姑娘的一言一行都反應著曹公對生活,對藝術的理解,甚至對過去的回憶。而二位姑娘的美貌,才華都是世間難尋,更難得的是,二者性格反差極大,互相映襯,戲份也極重,將二者並列為十二釵之冠,名副其實。
同時,題主不覺得將對比十分明顯卻又有些共同之處的姑娘並列第一,這有點像道教的太極雙魚圖,充滿了神秘而靈動的美感嗎?

而讀者對林黛玉評價極高,就是因為她身上有很多閃光點呀。許多答主也回答了這方面的問題,我就不一一贅述啦。
總之,林黛玉的美麗,才華,真實,對愛情的執著,還有那處於青春期的少女才有的純真和嬌美,使得她足以成為十二釵之冠,曹公對她細緻而生動的刻畫,使得她足以成為文學史上最經典的女性形象之一。她的存在從來都不是為了迎合許多人心目中的完美女性形象,但是她絕對有資格成為許多許多讀者心中永遠的女神。


超然脫俗,富有靈氣美,堅持自我理想,富有浪漫情懷的美麗女子。

在我眼裡了,黛玉最吸引人的便是她思想獨立,敢於追尋自由,這樣的一類人看似都帶著一點兒清高,然而她們敢於忠實於內心的聲音,擁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氣節,敢於和迂腐的社會制度及主張相抗衡。

在每個時代,我們的社會都是在靠這樣的一類人所推動前進,得以迎向更高的文明。在每個時代,這樣敢於變革的人都會遭遇大多數人的不屑和不理解,然而他們卻是引領人類前行的火炬手。哪怕在當下,大多數人依舊是人云亦云般的活著。

黛玉在我看來有些過分敏感,可以稍稍收斂鋒芒,學會發自內心地去理解和多關心身邊的人便更好,不主張所謂的圓滑世故,但可以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敏感脆弱。這樣也利於理想主義者的生存和目標人生的達成。

或許黛玉的年輕讓她還不能完全理解很多事,造就了悲劇性的結局。然而,這樣一個敢於和世俗抗衡,執著活在心中理想國的角色 是突破時代性的塑造。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紅樓夢》里鴛鴦這個人?
逛景點時買過一把十二釵的紙扇,上面的人物都是誰?
《紅樓夢》里的丫頭如果由媽媽領出去自己擇女婿,對她們的家庭會產生什麼影響?

TAG: | 文學 | 紅樓夢小說 | 林黛玉 | 王熙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