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輪迴是真實的,讓你今生盡享榮華富貴人世幸福,代價是以後生生世世都要不幸,你願意嗎?
當然,你每次輪迴都不會記得任何前世的事情。而且你不只是有錢,而且非常幸福。這樣交換,你願意嗎?
太具體的術語不會說,大神就別摳輪迴的定義這種細節啦。。。
如果,您這輩子沒給世界首富當兒子,是因為N輩子之前把這榮華富貴揮霍掉了。
您今天后悔么?
不用整這麼複雜,什麼今生來世的。假設你今天可以大量揮霍買買買,代價是明天被債主打傷腦子失憶並且卧床不起沒人照顧。
你真願意?
輪迴不過是有比較大時空遷移的失憶罷了。
緣起 十二因緣 業力 輪迴 涅槃 他們的關係如何表達?
爵士貓11 分鐘前
師兄,緣起不是哲學意義上的原因。緣起首先是從心識角度出發,是從輪迴與業力角度去體證。
所以佛祖在最初覺悟之夜的第一時,佛陀開發了憶念過去的智慧,從而使他能夠對過去之事一目了然。
佛陀說:「我如是憶念前世種種命運,第一生,第二生,第三,第四,五,十,二十乃至五十,然而一百,一千,一萬,如此推知。」
於第二時,佛陀以天眼神通認知有情眾生沒於一趣而生另一趣。他望著那些「卑賤者和高貴者,美貌者和醜陋者,快樂者和痛苦者各依其自業而往生。」(1)
這是佛陀對輪迴的第一次闡述。
而後佛祖的佛學都是為了探秘如何止息輪迴,止息業力。
隨著探秘的進程,佛祖發現人的性別是在受胎之時,由業力決定的。在胚胎時期,六根(sa1ayatana)逐漸從這些具有無限潛在力的心理和物理現象中演變。這些極微塵粒因而進化成為複雜的六根之器。
六種器官的人體機器幾乎是機械地運行著,沒有任何靈魂或操縱者作為其動力。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各自都有相應的色塵和作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與各自的根器相接,從而產生六識。六根,六塵,以及所形成的六識的結合就是相應的觸(phassa),它是純主觀的,非個人的。
佛陀說:
「因為眼和色而生起眼識;就是此三種的聚合。因為耳和聲而生起耳識;因為鼻和香而生起鼻識;因為舌和味而生起舌識;因為身和觸而生起身識;因為意和意根而生起意識。觸就是此三種的聚合。」
但是,我們不應認為僅僅相聚就是觸(na sangatimatto eva phaso)。(7)
以觸為緣,受(vedana)得以生起。
嚴格講來,當物質與根器相接時,感受體驗了這種外境,正是由感受體驗今生或前生所作善惡業的果報。除了這一感受之外,沒有體受此行為之果的靈魂或其它主宰的存在。
受或感受是一便行心所法。感受主要有三種,即樂受(somanassa),苦受(domanassa),無記(adukkhamasukha),加上身體上的苦(dukkha)和樂(sukha),共有五種。無記性也被稱為舍(upekkha),即無分別,或中性之意。
據《阿毗達磨》說,只有一種意識與痛苦相隨,同樣的,也只有一種意識與快樂相隨。此兩種皆同苦受有關。在89種意識之中。其它85種或是樂,或為無記享受。
在這裡,我們必須明白,涅槃之樂不與任何感受相連。雖然涅槃的喜悅至高無上(Nibbanam-paramam-sukham),但是,它是一種從痛苦中解脫的快樂,而不是任何物質享受。
以受為緣,貪慾(tanha)生起。在緣起法門中,它同無明一道,是兩個尤為重要因素。執著,渴望,貪圖是此巴利語的另外幾種譯法。
貪慾有三,即:貪求感官享受(kamatanha);貪求與永恆相關的物質享受(bhavatanha),也就是享受欲樂,認為它是永不消失的;貪求與斷滅相關的享受(vibhavatanha),也就是享受物慾,認為人死之後一切不復存在。最後一種為唯物主義觀點。
對永恆存在的貪求(bhavatanha),以及對不復存在的貪求(vibhavatanha)被分別解釋為對色界和無色界的貪著。一般來說,這兩個用語被詮譯成對生或無生的貪著。
與六塵,如色、聲等相應,就有六種貪慾。當它們被認為有內外之分時,則有12種形式。當從過去、現在、未來的角度來看,它們有36種。當它們與前面所說的三種形式的貪相乘,則成為108種。
對於世俗之人來說,執著於物欲享受是很自然的。戰勝感官慾望十分不易。
在生命的輪迴之中,力量最為強大的因素是無明和貪慾。它們是緣起法門中兩個主要因素。
正如所看到的一樣,無明為緣起現在的過去因;貪慾為緣起未來的現在因。
以貪慾為緣,生起取(upadana),這是強化了的貪。貪(tanha)如在黑暗中摸索著偷竊某物,而取(upadana)則好似確實偷取到某物。貪求和邪見引發了執取,使我或我所等錯誤觀點得以產生。
執取有四,即:肉慾,邪見,執迷於祈祀,或靈魂。
最後兩種也被稱為不正見。
以貪為緣,生起有(bhava)。它構成業有(kammabhava)的善惡行為--積極遷流過程(即生存的不同界道(upapattibhava)),和消極遷流過程。行和業有之間有著微妙的不同點在於,前者涉及的是過去生,而後者涉及的是現在生。二者皆意為業力的活動。但只有業有構造了未來生。
以有為緣,生起未來生命(jati)。
嚴格來講,生是心理和物理現象(khandhanam Patubhavo)的生起。
老死(jaramarana)是生命不可迴避的結果。
以因為緣,而產生結果,那麼,如果因斷則果定滅無疑。
十二因緣的逆轉法門將會清楚地說明這個問題。
只有在或者通過心理和物理構成的肉體,即六根之器,老死才能成為可能。一定要待這樣的機械體生起後,才能有生。
但是,生是貪愛執取過去業或行為的必然結果。當感受產生時,這樣的渴望也就出現了。感受是感官和根塵相觸之後而產生的。
因此,它的產生就必須具備有不可獨立於心色二法的六根。由於對事物的無知,不明道理,在業力的牽引下,心法與再生意識同時產生。
整個形式過程可以被總結如下:
以無明為緣,生起業行。
以業行為緣,生起再生意識。
以再生意識為緣,生起名色。
以名色為緣,生起六入。
以六入為緣,生起觸。
以觸為緣,生起受。
以受為緣,生起愛。
以愛為緣,生起取。
以取為緣,生起有(kammabhava)。
以有為緣,生起生。
以生為緣,生起老死,憂,悲,苦,惱,絕望等。
如此,則痛苦產生。
無明的徹底斷除,導致業行的終止。
業行的徹底斷除,導致再生意識的終止。
再生意識的徹底斷除,導致名色的終止。
名色的徹底斷除,導致六入的終止。
六入的徹底斷除,導致觸的終止。
觸的徹底斷除,導致受的終止。
受的徹底斷除,導致愛的終止。
愛的徹底斷除,導致取的終止。
取的徹底斷除,導致有的終止
有的徹底斷除,導致生的終止。
生的徹底斷除,導致老死,憂,悲,苦,惱,絕望等的終止。
如此,整個痛苦之果聚完全了結。
此十二因緣之第一二因緣與過去相關,中間八個與現在有關,最後兩個與未來相關.
佛祖指出,只有寂靜涅槃才可以止息緣起,止息12因緣的循環,止息業力與輪迴。
對於涅槃問題,因為不在緣起法之內,『涅槃是存在』只有這樣回答是正確的。
------------------------------------------------------------------------------------------------------------------------
佛教輪迴之說應該同轉世理論區分開來。後者指的是靈魂的投胎,以及不變物體的再生。
在《彌蘭陀所問經》和《清凈道論》中,那先比丘和覺音論師運用了好多比喻,說明沒有一物從這一生轉送到下一生的真理。
燈火之喻就十分引人注目。生命如同燈火,再生即是由此燈之火點燃另一盞燈。生命之火延續下去,雖然有一稱作為死亡的斷裂。
彌蘭陀王問:
「那先尊者,再生有無任何東西轉生?」
「沒有,大王。再生沒有任何東西轉生。」
「請舉一例說明,那先尊者。」
「假如說,一人從一盞燈上點燃另一盞燈,第一盞燈上的光亮將會轉生到另外一盞燈嗎?」
「不會,確實不會,那先尊者。」
「正是如此,大王,再生沒有任何東西轉生。」
「再給我舉一個例子。」
「大王,你還記得你小時候從老師那兒學來的詩句吧?」
「記得,尊者。」
「那麼,大王,這些詩句從你老師處轉到你那兒去了嗎?」
「沒有,確實沒有,尊者。」
「正若如此,大王,再生沒有任何東西轉生。」
彌蘭陀王又問:
「那先尊者,再生到下一生者為何?」
「大王,心法和色法再生至下一生。」
「是不是與此生一樣的心法和色法再生至下一生?」
「大王,不是同此生一樣的心法和色法再生至下一生,但是以現在生的心法和色法,一人行善作惡。由於這些行為,另外一種心法和色法再生至下一生。」
「尊者,如果不是與此生相同的心法和色法再生至下一生,一個人不是就不受其惡業的果報了嗎?」
「如果一個人不再生至下一生,他將從惡業中獲得解脫。但是,大王,正因為一個人再生至下一生,所以他沒有從惡業中獲得解脫。」
「請舉例說明。」
「大王,正如一個人拿走另外一個人的芒果,芒果的主人抓住了他,帶到國王跟前,說: 『國王,這個人拿了我的芒果。』但偷芒果之人卻說:『大王,我沒有拿他的芒果。這個人種的芒果和我拿的芒果不同。我不應受到懲罰。』那麼,大王,此人會不會受到懲罰呢?」
「尊者,他肯定會受到懲罰。」
「為什麼?」
「無論他怎麼狡辯,他都要受到懲罰,因為後來的芒果是過去芒果所生長。」
「正若如此,大王。以此心法和色法,一人作業,或善,或惡。由此業另一心法和色法再生於下一生。因此,此人不能從惡業中逃脫。」
《彌蘭陀所問經》對於涅槃有很好的表達,說明涅槃已經脫離緣起法則。
第八 滅是涅槃耶之問
[0113a09]
王言:「尊者那先!滅是涅槃耶?」
[0113a10]
長老言:「大王!然,滅是涅槃。」
[0113a11]
「尊者那先!滅如何是涅槃耶?」
[0113a12]
「大王!我言:一切愚癡之凡夫是歡喜、歡迎、執著於〔六〕內外處,彼等有情依其流而運去,不依生老死愁悲苦憂惱而解脫,不依苦而解脫。大王!多聞之聖弟子是不歡喜、不歡迎、不執著〔六〕內外處,不歡喜、不歡迎、不執著彼之渴愛滅,由渴愛之滅而取滅,取滅而有滅,有滅而生滅,生滅而老死愁悲苦憂惱滅。如是,有此全苦蘊之滅。大王!如是,滅是涅槃。」
[0114a03]
「宜也,尊者那先!」
第八 涅槃存在之問
[0069a12]
「尊者那先!世有業所生者,世有因所生者,世有時節所生者。世有非業生、非因生、非時節生者,則語予。」
[0069a14]
「大王!於世,此等二者非業生、非因生、非時節生。何等為二?大王!虛空是非業生、非因生、非時節生。大王!涅槃是非業生、非因生、非時節生。大王!此等二者非業生、非因生、非時節生。」
[0070a03]
[P.340]
「尊者那先!勿污勝者之言,不知勿回答其問。」
[0070a04]
「大王!我言何耶?卿對我如是言耶?『尊者那先!勿污勝者之言,不知勿回答其問。』」
[0070a06]
「尊者那先!『虛空非業生、非因生、非時節生。』唯言如是為宜。然,尊者那先!世尊以幾百之方法對諸弟子說至涅槃作證之道。然,卿如是言:『涅槃非因生。』」
[0070a08]
「大王!世尊以幾百之方法對諸弟子說至涅槃作證之道是真。然,不說涅槃生起之因。」
[0070a10]
「尊者那先!予於此自闇,更入黑闇;由林,更入深林;由稠林,更入密稠林。即『至涅槃作證之因是有,然而其法(涅槃)生起之因是無』。尊者那先!若有涅槃作證之因,則涅槃生起之因亦可期待。尊者那先!譬如於子有父,依其理,於父亦期待父。譬如於門弟有師,依其理,於師亦期待師。譬如於幼芽有種子,依其理,於種子亦期待種子。尊者那先!與彼同,若有涅槃作證之因,依其理,亦期待涅槃 [P.341]
生起之因。譬如樹木與蔓草有頂,依其理,中亦有,根亦有。大王!若有涅槃作證之因,依其理,亦期待涅槃生起之因。」
[0071a03]
「大王!涅槃非生起者,故涅槃生起之因不能說。」
[0071a04]
「尊者那先!示其理由,以理由令予理解。即予知『涅槃作證之因是有,涅槃生起之因是無』。」
[0071a06]
「大王!然者,恭敬而傾耳,善聽聞,我當說其事由。大王!人依生來之力,得由此處到山王雪山耶?」
[0071a08]
「然,尊者!」
[0071a09]
「大王!又,其人依生來之力,得以山王雪山持來此處耶?」
[0071a10]
「否,尊者!」
[0071a11]
「大王!如是,得說至涅槃作證之道,不得示涅槃生起之因。大王!人依生來之力,以船渡大海,得行於彼岸耶?」
[0071a13]
「然,尊者!」
[0071a14]
「大王!其人依生來之力,得以大海之彼岸持來此處耶?」
[0072a01]
「否,尊者!」
[0072a02]
「大王!如是,得說至涅槃作證之道,不得示涅槃生起之因。何故耶?以法(涅槃)是無為故。」
[0072a04]
「尊者那先!涅槃是無為耶?」
[0072a05]
[P.342]
「然,大王!涅槃是無為。依何物亦不能造。大王!不可說涅槃已生、未生、當生、過去、未來、現在、是眼所識、耳所識、鼻所識、舌所識、身所識。」
[0072a07]
「尊者那先!若涅槃非已生、非未生、非當生、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眼所識、非耳所識、非鼻所識、非舌所識、非身所識者。尊者那先!然者,卿示涅槃之不存在。涅槃是不存在。」
[0072a10]
「大王!涅槃是存在。涅槃是意所識。依清淨[1]、寂靜、殊妙、端直、無蓋、不染污之意而行正道之聖弟子見涅槃。」
[0072a12]
「尊者!其涅槃是何樣之物耶?以比喻可明白之。其存在依比喻可明耶?以理由令予理解。」
[0072a14]
「大王!名風之物存在耶?」
[0073a01]
「然,尊者!」
[0073a02]
「大王!示風之容狀是微、大、長、短耶?」
[0073a03]
「尊者那先!風不能示,風以手不能捕捉,又無法觸摩。然,其風存在。」
[0073a04]
「大王!若風不能示,然者,風不存在。」
[0073a05]
「尊者那先!予知,風是存在。此是予所確信。然,予不能示風。」
[0073a06]
「大王!與彼同,涅槃是存在。然,不能示涅槃之容狀。」
[0073a07]
[P.343]
「善哉,尊者那先!以善示比喻,善明理由,彼然,予如是認受,『涅槃是存在』。」
==============================================================
原始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可以理解為一種解構主義嗎?
可以肯定的說,不是。
解構主義是在西方一神教體系下的思想模式。解構主義是假設一個上帝,在看世界的現象。
佛教是東方世界的思維模式。佛教是不假設一個上帝。
佛教的思維模式是以心識為出發點,看待內心與外部。佛教的苦集滅道,內六處外六處,十二因緣,十八界,都是以心識。
佛教沒有西方解構主義的【誰在觀察的問題】。
佛教的體證就是你的心識與世界是一體的,通過修行,修心人可以、一定、必須體證到心識與世界是一體的,這個心識與世界是一體的的表達就是業力與因果輪迴。
業力與因果輪迴,就是佛教修行人必須回答與解決的問題。
佛教最後的結論就是緣起性空。業力與因果輪迴也是可以止息的。
西方解構主義的【誰在觀察的問題】是一切思維模式的出發點。解構主義無法對心識進行體證,也就無法承認業力與因果輪迴。
現在有的修行人,就是陷入了西方解構主義的【誰在觀察的問題】的大坑中,也就無法徹底的認同業力與因果輪迴,無法徹底的認同緣起性空。這些修心人,還是把佛教的苦集滅道,內六處外六處,十二因緣,十八界,作為世界的構成的因素來理解,而不是承認他們都是心識的一個顯現而已,他們是【西方解構主義】同路人。
西方解構主義最後的結論就是真相與本質,不認同業力與因果輪迴。
如果用因果解構世界,是否無所謂選擇了?西方解構主義最後的結論就是,無所謂選擇的正確與錯誤,世界本質就是虛無。
如果用因果解構世界,是否無所謂選擇了?佛教最後的結論就是因果就是業力,只有入得涅槃才可以止息業力,不再輪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