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語法是誰發明的?與每個時期口語的關係如何?
謝邀。
首先題主沒有搞清楚「文言文」這個概念,不是所有古人寫出來的文章都叫文言文。
漢語史上大致以東漢為分界線,將古代漢語分為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上古漢語基本上文言一致,即文章里寫的和口語中說的是同一種語言(當然存在口語和書面語的語體區別,一如今天的現代漢語);而中古漢語則出現了明顯的文言分離,口語已經向前發展演進了,而寫文章還沿用著上古時期的語言(當然這種沿用其實只是模仿,不同時期的人都不可避免的將自己時代的辭彙和語法參雜其間)。於是人們將口語的語言稱為白話,將模仿上古漢語寫文章的語言稱為文言。
所以題主所說「古人的書寫和說話的語法方式也不一樣」,並不是一開始就不一樣,文字產生之初的人們還沒有閑到為了文字而再發明一種語言的程度。
文言文不是誰發明的,而是漢語在其發展過程中,書面語與口語走上不同道路的產物。這種語言分裂的狀態,最終以「五四」白話文運動的成功而終結。
語言及其組成要素都不是誰能發明得了的,而是整個社會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共識,即約定俗成的。所以在語言學中,討論語言現象的「發明者」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1.語法不能說「發明」,說發現更合適。
2.既然要探討「文言語法」,我們先來明確一下對於語法的定義:
商務印書館2012年出版的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教研室主編的《現代漢語》中,對語法的定義是:一種語言組詞造句的規則。
這一規則實際上是客觀存在的,不論我們是否研究,都不能否認。
狹義上來講,是人們對語法的認識,即語法研究。語法研究倒是來自於人的主觀印象。語法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使人的主觀認識無限接近客觀存在的規則。
所以我想,你想問的應該是後者,語法研究是誰建立的系統。
這一點樓上有明確的答案,我就不重複了,《馬氏文通》是我國第一部漢語語法專著(馬建忠先生,1898),在編寫時語料搜集多採用明清小說,《紅樓夢》一類。另外,在此之前,已有古人注意到虛詞對漢語的影響,做過不少關於虛詞的論著。漢語是孤立語,形式變化較少,虛詞是語法的重要成分。(emm具體的書目忘記了)
3.既然是「文言語法」,那就再說說什麼是「文言」。
各個高校對這一概念分期還存在爭議。
僅闡述我校觀點:以「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為分界線,因為從這一時期開始,白話取代了文言,將之前的漢語稱作古代漢語,之後稱為現代漢語。
古代漢語未保留明確的發音,僅從書面語分析:
古代漢語書面語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演變,形成兩個不同的系統,
一個是以先秦口語為基礎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仿古作品所使用的語言,即所謂文言。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叫文言文。傳世的經史子集中絕大多數文獻都使用的是文言書寫的。
另一個書面語系統是晚唐以來在北方話基礎上逐步形成的一種書面語形式,即通常所謂古白話。如唐變文、宋話本、元戲曲、明清小說等。(也有學者把古白話從古代漢語中剝離出來,叫做近代漢語。)
《古代漢語》武漢大學出版社,趙世舉主編。
也就是說,「文言」在一開始,其實是口語。文言就是他們講話的直接記錄,《論語》本身就是孔子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記錄,《詩經》也是民歌頌歌等,就像我們現在的「小白兔,白又白」。
後來的擬古之作繁多,是認為「先秦」經典微言大義,推崇模仿。就像我們如今其實也存在一定的口語書面語的分化,寫作文必須用書面語一樣,文人士子科考必須模仿先秦著作中的「文言」。如此,便使得後代文言和口語逐漸脫離。
魏晉時期已有《世說新語》等筆記小說,唐代開始則更加明顯,產生了逐漸「俗化」的新的文學形式,這種文學形式,其實應是當時口語的直接記述。至此,「俗文學」的體系不斷發展,一直到明清小說。
4.解決了什麼是「文言」,其實也就大概的梳理了與每個時期口語的關係,以下廢話重列。
先秦:完全一致
兩漢:一致
魏晉南北朝:微小不同,語音開始有所變化,佛教影響,新詞湧入。同時,因為翻譯佛經的需要,語音語法研究進步明顯。
唐:分離明顯。繼續受佛教影響,變文、俗講出現:唐代僧人講經需要。
宋:進一步分離。道學、儒學等講學之風盛行《朱子語錄》+宋話本等
元:再擴大。元曲等。
明清:口語與現代漢語更加接近。
(同時,因為政治中心長期在北方,國家對於口音等的控制,大部分以北方方言為基礎)
5.「文言語法」
首先梳理一下「語法」囊括的東西:
從不同的範圍和目的劃分,語法可以分為:歷時語法/共時語法;教學語法/信息語法;普遍語法/個別語法等多種;
從不同角度和現象,可以分為:詞法/句法;組合法/聚合法;核心語法/外圍語法等。
如今所用的分析方法與外語語法存在共性的原因在於:
①漢語語法從英語語法脫胎而來,詞類、語法成分分類均來自於西方(古漢語側重研究虛詞)。
②主流語言研究重視研究不同語言中的共同點。
提問者所說的「文言語法」,我個人暫且想分為兩類,一個是古人對漢語的研究,一個是今人對古代文言的研究。
Ⅰ古人研究:沒有「語文學」或「語法」觀念。分為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分別研究含義形音義。
- 秦漢:辭彙學《方言》西漢揚雄;《釋名》東漢劉熙;
- 之後熱衷於語音研究,不提。
- 明代開始,利瑪竇《西字奇蹟》、金尼閣《西儒耳目資》、加貝侖茲《漢語語法》、艾·約瑟《漢語官話語法》,以便傳教士學習漢語。
Ⅱ今人對古代文言的研究
寫在前面的很重要的一點:我認為(僅限於個人認為),不存在完完全全的「文言語法」,因為我國的語法觀念是近代創立的,我們所採用的語法研究體系,不區分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研究。是用同樣的體系解釋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這一點正確性有待我繼續思考,暫時我是這麼想的,如有糾正請一定當面批評我)。
- 《馬氏文通》1898,馬建忠
- 《新著國語文法》1924,黎錦熙
- 《中國文法要略》1942、1944,呂叔湘
- 《中國現代語法》1943、1944,王力
文言文語法是誰發明的?很多答主都迴避了這一點。還是我來說吧,中國的文言文語法是一個漸進創立的過程,基本發展模式是學習套用歐洲語法。第一個人是晚晴士人馬建忠,他寫了《馬氏文通》,算是較早的把西方那一套引進來;其次是民國的學者黎錦熙,代表作為《新著國語文法》,算是進一步向西方學習。後來又有了一位徹底的人物,他叫王力,算是基本構建了現在的文言語法體系,他的代表作就是各大高校中文系的教材《古代漢語》四卷本,不過最近高校們紛紛搞學術創新,把四卷本棄之不用了。這三位是引進西方文法的里程碑式人物,其他的學者也有很多,比如說楊伯峻的《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周秉鈞的《古漢語綱要》等,都對現有的語法體系起到了增磚添瓦的作用。
但是!!!
一直以來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西方語法模式不適合我們的文言文。所以我們的文言文語法體系是不完整的。在許多方面都存在爭議,比如虛詞與實詞的界定,副詞和代詞是不是虛詞,到底有沒有量詞,「者」「所」是助詞還是代詞,等等等等。我們在學英語語法時,會涉及到詞類的劃分,句子的劃分。語法書也會以此為綱要講述。但是我們從小到大,學到的文言語法都只有一小部分,詞類劃分、基本句式是不知道的。我們只學了詞類活用,避開了有爭議的詞類劃分。我們只學了特殊詞序和判斷句、疑問句、敘述句這些難點,卻避開了句子的分類。按照西方語法思維,判斷句是按照謂語性質分的,疑問句是按照語氣分的,敘述句也是按謂語來分的,三者是兩個層面上的句法術語,但是卻出現了在教材中共存的奇怪局面。這都是文言語法體系不完善導致的。現在的學術界仍然在爭議。
至於文言語法與口語的關係,這隻能說很複雜。文言在先秦時期基本就是口語的書面形式,後來口語不斷演變,書面上的文言卻基本固定了。因此在三國以後就已經脫節了。文言語法與歷代的口語確實沒有太大關係,文言語法是否能夠解讀文言還有爭議,至於口語那就更不用說了。不過上古的口語文言語法還是有一定解讀功能的,畢竟上古漢語口語和文言不相分離。
謝邀,
是意淫的,說白了,
現代漢語的基本語法是借鑒西方關於語法的概念植入的,
什麼主謂賓,定狀補,
你去翻翻哲學書就知道了,
所謂主謂賓的概念,本來就是典型的經院哲學思維,講究主體,客體和之間的邏輯關係。
所以還要拿這套去套古文,
為了自圓其說,發明了一大堆術語,
什麼使動用法,意動用法,虛詞活用,
所以不是說誰發明的文言文,而是應該問問白話文還算不算漢語。
文言文語法,按我們的哲學體系,只分實詞和虛詞,就是陰陽,就是筷子,固定的套路,就說語法吧,
我就想請問一句,詩歌算不算文言文?
拿那套主謂賓解釋,怎麼可能?
抱歉,又說多了,
以上。
文言語法是中古以降的文人發明的。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所謂「唐宋八大家」,是其突出代表。
歷史地考察,文言語法在總體上是對上古口語的模擬,又不斷混入中古以降的口語的成分,因而並無統一的文言語法。一般地,一個時期的文言語法是前此一切時期口語語法的混合,其中上古口語為主體,其他成分為補充,其多寡隨此時期的作家的影響的多寡而定。
文言文、詩經,唐詩、宋詞、八股文全是一種文體!當然談到文言文體就必須要談到漢字的發明,它們是同步發展,誰也不能缺誰。它從漢字中深刻地理解到會意、通假、借代的格式,從而創造出古人能吟誦的方式,通過特定格式來規範。其中以`之乎者也!`特定格式里填上文字,始得抑揚頓挫,而容易上口,並促使古代文人在吟誦,記憶和傳承中,發揚光大!的確古人用最簡練的文字,來說明事情,表達感情。抒懷心境!為何不用他們平常的白話文呢?,古人的語境因為沒有現在統一普通話語系來規範記載文字。如當時古人用他們鄉音來記載文字將顯得啰嗦和拖拉,而缺乏韻味,極不規範。因此更不易記憶和傳播。這就是古人聰明之處!至於節約什麼紙張我只然啞然失笑,同樣唐詩、宋詞的發明卻是文人騷客們在妓院里吟,誦,唱中而發明創造出的文體,當然這是後話。
知乎,是所謂精英的論壇?
我看未必,大多都是狗屁,這都是什麼問題,如同小學智障兒童一般,還精英?
「文言語法是誰發明的」,我看到這個真的是氣大,天底下怎麼還有如此弱智的問題?
題目可能表達為「文言文法」更恰當,「文法」是文字之法,是書面語,「語法」則側重於口語。文言文跟口語有密切的關係,但是即便記錄口語,形成書面語是有明顯區別的,更精鍊不說,古文的標點語氣都是用虛字來表達的,比如表疑問的句中加「其」字,表引用的用「曰」。「其」在商甲骨文中就有大量運用。
在遙遠的古代,古人是不是象記錄下來的文言那樣說話?很有可能,差異在於口語和書面語的差別。但是有一點,我們現在看到的《尚書》等等,記錄的是聖王大賢們的語錄,他們的思想境界、知識水平不是一般的人能比的,在孔子普及平民教育前的上古,普羅大眾的口語與文言有多大差異,真的是不好說。到了後來,尤其諸子百家後的文化繁榮,大大的豐富了文言文,尤其是語辭體系的形成,逐漸形成了一個成熟的文法體系,成了一種標準化的文體,雖然漢語在不斷變化,但文言文比較穩定,直到清末甚至民國都沒有大的變動。文言文的穩定,對傳統歷史文化的繼承功不可沒,更是集中了五千年文明的精華。文言文法的主要內容就是語辭、或者說是虛字的運用,歷代有很多著作,清代袁仁林的《虛字說》可以說是點睛之作。現代這方面比較有研究的有南開的孟昭連教授等。
語法這個概念是一百多年前從西方引進的,傳統中國的古代直到清末之前,是沒有這個內涵的,都是說文法。語法概念緣於西方語言學的定義: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這對拼音文字適用,但對漢字不適用。在白話文運動之前,說話是說話,寫下來的正式文體就是文言,直到民國初期,很多學校作文還是用文言寫。有人說唐朝就有白話文,明清小說很興隆,這就是白話文。是的,是白話文,但那是個別人寫給大家看的作品,學生的作文、官場等等的正式文書就是文言,這是華夏文字的主流。這裡的確是一個很容易混淆的誤區。
拼英文字的設計重點是高效的記錄語音,方法是以符號擬音記音,重語音;漢字創製的重點是高效的對應世界、表達意念,方法是象形,視覺和聽覺雙重作用,可以「目治」,也就是不很依賴語音。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套體系。因為世界上現存的主要文字都是拼音文字,所以漢語成為了一個僅有的特例,而在百年前西學東漸以及西方文明持續強勢的情況下,用西學理念來看待、分析,甚至生搬硬套到漢語上就不足為怪了。
還有一個問題也是華夏所特有的,就是漢語其實是華夏乃至大中華地區的世界語,華夏地區的方言,其源頭土語其實是不同的語言,雖然我們現在很難知道土語源頭跟漢語有多大區別,也許很接近也許完全不同,但是整個方言演變的過程,就是漢語從相對土語而言的第二語言演變到母語的過程。之所以能這樣,前提是書同文和華夏文明在歷史上的絕對強勢。各民族大多有其語言卻沒有獨立的文字,另方面,多麼強悍的少數民族,最後都被華夏文明同化,歷史上,各朝各代都以華夏正統自居,都去主動地同化華夏文明及其文字。當然漢語也是恢弘博大的,不斷地也在吸收著各民族方言的用詞用語,不斷豐富發展。具體的例子除了方言,甚至包括朝鮮語、日語、東南亞語,這是一個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世界語的過程,只有之一沒有之二。這也是用西學模型套不進去的。傳統上,一方面華夏本身的文字是越來越有別於口語的一個系統,不象拼音文字那樣文字和口語很緊密,另一方面,漢語內部又是一個綜合體。只能說,獨一無二。
白話文運動以後,大量的歐式句式進入漢語,包括日式漢字辭彙,句子越來越長,看似表達越來越精確規範,但卻造成了另一個方面的不經濟和死板限制,對字的內涵也有相當大的改造,同時提倡「我寫即我說」,這也是「文字是語言的記錄」的實踐吧,但是是以人為運動的形式,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迅速改變了傳統,改造了漢語漢字。所以歷來把新文化運動作為一個歷史分水嶺,是跟傳統隔開的一個分水嶺。所以現在要認識漢字、漢語的源頭,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漢語尋根何其難,漢字尋根何其難。套用一句話:我是誰?從哪裡來? 到哪裡去?
文言發明的
謝邀
其實這也和世本里記載的每一件發明一樣,事實上發明家可能沒有一定的人物。
突然想到了日韓的敬語系統,我在想是否發明文言文的人和發明敬語系統的人都是出於同一種考慮呢?因為文言文說白了就是比起口語來說更正式的表達方式,和敬語的用途差不多,差別在於表現方式不同和適用場合不同
這東東……史書上沒記載啊……
倉頡造字……
文言文也只是一種古人所用的書面記錄方式事實上,除了後來創製的語言(比如世界語)以外,「發明語法」這種事從來不會發生,正如我們從來不會「發明」一項物理學規律,而只會「發現」它。語法作為一套規則是從現實存在的語言中歸納出來的,即使無人歸納,它仍然會根據一定的規律而存在和變化。換而言之,如果沒有白話文運動,人們仍在使用文言文作為書面語的話,可能直至今日文言文仍會不斷形成新的語法特點。
當今我們討論的文言文語法最初是用西方語法概念套用於漢語的產物,這一工作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弊端。在當今的漢語研究中,人們也在逐漸著力於這些弊端的克服。但在基礎教育中,我們仍有必要使用各國語言通用的,哪怕不那麼合適的,一些概念來幫助我們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規則。
我們如今讀到的「文言文」的語法之基礎是上古漢語的語法規則,周秦兩漢的經典文本構造了它們的典型範例,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先秦時期的口語,但並不能說它們就是先秦時期的口語規則。當然,如《論語》這樣的著作,可能與口語的距離更近一些,但仍然存在比較明顯的書面化過程。有些學者認為,《尚書》中的一些篇目體現了更早的口語形態,但比較穩妥的觀點或許是,那些篇目既不是當時的口語,也不是當時的書面語,而是口語簡省化的產物。至於晉唐以降,人們的口語規則(這裡不大適合「語法」一詞,畢竟我們知道,在我們平時的,哪怕是稍正式場合所使用的口語中,語法也是遠不如書面語來得嚴格的)已經完全不能在書面的文言文中得到反映,口語與書面語的分歧也逐漸擴大。歷代的語錄類著作或俗書文獻可以佐證這一過程,如敦煌卷子中人們使用的口語即與典型的文言文有顯著的不同。
至於白話文運動以後,特別是建國後,書面語與口語的關係重新變得緊密。在近些年,書面語的概念也在逐漸收縮,未來的發展如何我們也拭目以待。
現在說的文言文主要指春秋戰國之後,所形成的文體,文體主要有散文、詩、賦、詞,文字簡練。未受訓練的人難以看明白。這也與古代以竹簡書寫有關,長篇的白話文需要極高的成本,盡量用少量字表達更多意思,成為需要。文言文最先也是與口語接近,先秦的散文,如諸子百家文章,都挺好懂。詩三百,朗朗上口。後來講究韻律、對偶、格律的賦、詩、詞,都是文學發展,才慢慢出現。
文言文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謝邀
又是文科題emmmm,再重說我是理科生,工科狗。
但是我又要說了,奈何我對歷史還了解一二,可以勉強一戰,哈哈。
首先,倉頡應該是完善了文字,再者還有很多文獻記載倉頡不是大臣呀喂,他是部落首領呀,曾自立為帝呀,觀史不可只讀一家之言,尤其這些有歷史爭議的人物,當然題主也可說倉頡為黃帝造字史官,但是在公眾場合不要這樣說呀,公眾場合就只說倉頡造字就OK,就怕遇見那種咬文嚼字的,難道要爭執到臉紅脖子粗?233跑題了跑題了。
為什麼要用文言文來表達呢,我覺得先開始大概只是為了節約成本資源,古人那時候艱難的用刻字呀,甲骨文呀,鼎文呀,竹簡呀,絲綢呀等,你讓他們用白話文那成本得多高呀還有多累呀emmmm,史料也有記載,當然哪個史料我忘了(捂臉),據說當時文言文也不是像咱們所讀的這樣難啃,只是更簡練而已,但是語言的傳承會形成一種文風的,就好比一個時期流行一個時期的東西一樣,久而久之,書信文獻等就形成了這樣一種記錄文風模式。
如果題主問文言文何時興起大概也就是您概述的題目中甲骨文時期吧,但是具體文言文到底是誰發明的,勤懇碼字的我懶得度娘谷歌,要不您去搜一搜或許能搜到。
私以為,文言和口語的差距的根本在於:文字發明的初衷就壓根不是給我等草民用的!
且不說倉頡造字驚天地泣鬼神的神話傳說,就說文字早期書寫的地方,早期文字多見於龜甲、青銅器、布帛、絲絹,請問在上古時期,全國屁民有幾個用得起這些東西?所以文字自發明起承擔的就是國家首腦發布政令、巫卜禱告、征伐紀事等國家大事,說白了就是統治階級御用的東西。而等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我等屁民才有機會真正接觸文字。
而文言精鍊的原因有二:
1.早期限於書寫材料的珍貴,文字必須極其精鍊;
2.文言早期用於統治階級頒布政令,而政令這種東西文字必須是簡潔客觀不帶感情的。
這個很容易理解,就像同屬是現代漢語寫成的,為什麼哲學書籍法律書籍讀起來往往讓人頭昏腦漲,而網文大多數人讀起來都可以一目了然甚至一目十行?這就是書面用語和口語、官方和非官方文字書寫出來的區別。
而文言用法開始從官方向民間轉化,應該是唐以後的事情,而發生這種改變正是由於民間文學的發展,才使文字有了世俗化的需要。比如唐代「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到宋代「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這些都可以說是那個時代赤裸裸的大白話,這些口語化的東西,你覺得和現代用法有啥區別?所以正是從唐宋勾欄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才推動了口語和文字的一一對應。
所以文言文言,根本就是文字寫成的語言。由此觀之,現代各種官方用語官方書籍的寫作方式,也可以看做是一種當代的文言,而這種文言和口語的差距,就像我上面舉例的——就像用書面語專業語寫作的哲學書籍和用口語寫作的網文的區別一樣。
。。。。。。。。。。。。。。。。。。。。。。。。。。。。。。。。。。。。。。。
補充一點順便扣下題吧,所謂文言語法,大部分都是為了壓縮書寫字數或精鍊語句而大量採取倒裝省略語素等辦法硬拗出來的所謂的語法。
根據我們中學學習文言文的經驗,應該很多人都會覺得文言文之所以佶屈聱牙,語法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不知道一個句子指代、省略了哪些東西(古人常常這麼干,所以專門衍生出了一門學問叫訓詁學)用了哪些典故(對於外國人來說「拔苗助長」就是一個需要花時間了解的故事),所以我們看一篇文言文往往要抓狂,一頁文言文才會出現幾十個注釋。現代哲學法律等等一系列專業書籍也是這個道理,裡面每一個看似稀鬆平常的專業術語,也許需要你看幾篇文獻甚至幾本專著才能搞懂。古人使用文言也會遇到這種情況,只不過在我們現代人看來的專業研究領域在古代文人卻是最基本的必修課,不懂各種經史典故,可能別人罵你可能你還當誇你呢。
看了下,題主沒說明白,他問的文言語法是客觀存在的語法,即:我國古人一直在用的語法,即使沒被認知,或者認知錯了,它仍然存在……至於大家學的課程,屬於主觀範疇,不一樣的……分開了這兩,就沒那麼多爭論了
謝邀。
語言自然是一個民族自然而然發明出來的,而根據倉頡造字的傳說,最初的漢字是倉頡發明的。
推薦閱讀:
※漢語中,仿古風和古文(以及各古代文學體裁)有什麼區別?
※民國時期百代唱片開頭的報幕是什麼口音?
※布袋戲(霹靂、金光、神魔)編劇的古文功底(或者說雜學功底)處於何種水平?
※各地方言中有哪些生動形象而普通話中沒有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