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理知識要到怎樣的程度才能毫無障礙的欣賞古典樂?

喜歡古典樂,但是由於自身水平有限,聽的時候總感覺隔著一層霧,音樂在我腦海中形象的非常模糊。我覺得光是覺得聽著好聽太糟蹋那些傑作了,想更加理解著去聽。請問樂理知識要學到什麼程度才能毫無障礙的欣賞古典音樂?


有的人可以通過大量的聽曲逐漸接近這個水準,這裡提供另一個可能的方案。

  1. 你的樂理學到七和弦的部分就可以了;
  2. 剩下的你要做的(其實應該從一開始和樂理同步學著走),那就是學鋼琴,可以買個什麼鍵盤之類的學,只需要學會該用什麼手型彈琴,能認譜子;
  3. 最後的重點是訓練視唱練耳,培養你對音準的辨識能力和對和弦的空間感。這時候你再去聽古典音樂就會感覺到不一樣了,因為你大腦接受音樂信息的能力增強了,多線條的聲部直接進入你的腦子裡。

是否覺得這樣的代價比較大呢?難道欣賞古典音樂的門檻有這麼高?當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聽古典音樂,但是你想對它的認知進一步,那必然是要有所付出的。否則憑什麼我爬了這麼久看到的風景,你睡在山腳的賓館裡就能瞧見呢?


謝邀!樂理(音樂理論基礎)包括很多內容:音,音程,和弦,節奏,節拍,記譜法,調,調性,調式,轉調,速度,力度,旋律知識,和聲基礎知識,曲式基本知識等,這些只是學習音樂最基礎的,還要結合聽辯與演奏實踐學習才好。
樂理當然要學的越深入才越能理解古典音樂,伯恩斯坦和我有一樣的觀點:更多的音樂理論知識不會妨礙欣賞,只會有幫助。
但學到深入並不容易,融會貫通更難,尤其是現代音樂的理論不是一般頭腦可以理解的。
簡單說十二音音樂吧,你還搞不懂其理論就不要僅憑感官體驗說:真難聽。
即使像我一樣細緻掌握了傳統與現代幾乎全部的音樂理論,仍舊不敢說可以無障礙地欣賞音樂,因為新的音樂,新的創作理念,新的思維層出不窮,每一次聽好的音樂依然都是一次冒險。


卸腰。

如果你真的懂很多樂理,聽音樂的時候反而完全沒形象了。。。

之前也給別人提過建議。如果是從音樂欣賞的目的出發,不用學太多樂理。有時間有精力不如先泛讀音樂史,再去讀自己感興趣的作曲家的傳記或者一些專門問題的書籍。在讀音樂史過程中碰到不理解卻又感興趣的樂理內容,再去針對這些內容稍微深入學一下相關的樂理內容。比如奏鳴曲式,賦格的結構,交響樂團的構成,各種音樂體彩的樂器配置等等。

總之,不要像專業學生一樣從頭系統學音樂理論。那個是用來把音樂作為一個系統的科學對象來研究用的,不是幫助人欣賞音樂的。


基本樂理過了,音樂史讀個大概,基本結構上有所了解然後積累一定的聽音量,就足夠欣賞了……
專業有深度的樂理是幫你認識音樂的……
當然學多點永遠沒錯……
另外樂理依然是要配合樂器學……

要聲明一點,在聽音樂的時候,由認識音樂而產生的邏輯也是美的……而且並不代表你掌握了欣賞這種邏輯美的能力,就把原始自然的好聽不好聽的感動給埋沒了……

光靠音樂史然後聽個響恐怕真的不行……


看看音樂史,學點樂理,唱唱視唱。光有知識和理論,沒有感同身受的體驗,學藝術是白學。唱樂譜是最直指人心的音樂學習。


要打通嚴肅音樂的認知,樂理知識自然是有幫助。但是其實可以通過比較高超的記憶力和邏輯處理能力結合大量的聽音實現。
我就是屬於這後者,我在沒有巴洛克的底子的情況下第一次聽勃拉姆斯4交被打動。然後開始探索古典音樂,輕鬆搞定貝交,剩下一個勃二卡了一段時間搞不定。最後也聽通了,我這所謂的搞定指的不是能停下來,而是整個曲子的結構能接收,曲子中沒有覺得自己莫名其妙的一段。
馬勒,布魯克納,打通比較困難,這裡我必須強調僅僅在作品中發現好聽的段落絕對算不上懂了。這裡我花了一年。到最後讓混亂不堪的馬十能使我感動落淚。
馬勒幾乎是所有業餘愛樂人的瓶頸,因為之後是勛伯格,韋伯恩,貝爾格。這些人的作品我受了不少庸人的誤導他們提示我要從早期的作品開始逐漸進入無調性,我嘗試了華沙倖存者,很多次並沒有成功,我開始懷疑我沒有音樂理論是不是不行,可是我沒有服輸終於聽到了令我五體投地的古雷之歌和摩西與亞倫。之後是貝爾格的沃采克,他們都是如此的精彩絕倫,還有韋伯恩的諸多作品我都能接收他們結構之精妙。
再往後,布列茲,利蓋蒂的作品都讓我深陷其中。。。。我當然覺得這是我的天賦所然,我是理論物理的從業人員,邏輯處理能力天然強大。不然沒有任何知識用耳朵打通所有嚴肅音樂真的太不可能。有多少人能第一遍聽明白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呢。


「一個電子工程師看到iPhone是極其激動的,裡面的每一個電阻電容都是那麼的優雅!」
怎樣欣賞交響樂、歌劇、古典和美聲這類音樂? - Eidosper 的回答


先講意見再給操作建議。

【意見】

看題主是要把「欣賞古典樂」當做樂趣還是技能。

如果是真的想要深入透徹地理解古典樂,可以找專業的老師或者自己下苦力氣學習理論。

如果只是把聽古典樂作為業餘多一個樂趣,並且想提升「樂趣」的享受程度的話,個人不建議花太大精力去研究樂理。


原因:

1、如果沒有老師教,自己看樂理書這個事請真的挺枯燥的,而且容易給自己設一個「我邁過了這座山才能開始欣賞古典樂」的門檻,結果說不定連隨便聽聽古典樂的動力都沒了。

2、就算懂了樂理,能不能聽出來還要另講。比如很多人聽音樂,聽到的都是「嘀嘀噠噠嘀」的旋律線,而非「11335」這樣確切的每個音,這種情況下扯什麼和聲調式全都是瞎講。

3、聽得懂曲式、和聲,當然非常好。作曲家的牛逼之處,很多只有「懂門道」才能理解。但作為非專業聽眾,這種「邊聽邊分析」的聽法,就跟小時候做英語聽力似的,會很累。你要全程全神貫注地弄清楚主題、結構、和弦(經常是一次聽不全還要回去重聽)。當然聽完你會帶著過熱的大腦感嘆「XXX真是個天才啊」,然而不帶腦子憑直覺聽音樂所得到的感動,也會因此大打折扣。

這就好比說你看電影,全程都在注意拍攝手法、剪輯技巧、演員的表演如何精妙,那你還能全身心沉浸進故事裡嗎?

當然在家這麼聽問題不大,如果你花了幾百上千去劇院聽現場,答應我,讓你的大腦歇一歇。

【建議】

聽,大量聽

①根據年代聽——掌握對樂曲的概念

前面很多回答提到看看音樂史,這點我是支持的。

剛開始不需要強迫自己分辨每個作曲家的風格,一步一步來,先把大門類弄清楚。

巴洛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到20世紀風格越來越豐富的各種流派。聽出各個時期和派別的區別(別擔心,這真的不難),你就已經懂得不少了。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不時找到自己格外喜歡的作曲家,然後就可以把他們的作品拿來一首首聽。當有一天你發現自己可以模糊地感覺出某一個或幾個作曲家的風格時,基本也已經到了對古典樂可以「聽得很陶醉」的程度了。


②聽不同的版本——學會欣賞演奏

選一首自己喜歡的曲子,聽不同指揮和樂隊的版本,試著去比較他們不同的細節處理。剛開始如果覺得交響曲比較難對比的話,可以先試試協奏曲,有主奏樂器會更易於聽出差別。

在對比的時候,弄清楚樂隊里有哪些樂器,每個的音色是怎樣的,然後去注意各個樂器部門的演奏。每個樂器在不同版本里,輕重緩急多少都會有差異。這樣輪過幾首曲子之後,你會猛然發現自己隨便聽一首曲子,都能很輕易地注意到各樂器的細節處理,也就會知道世界知名的指揮和樂隊到底厲害在哪裡了。

其實「審美」本身就是非常主觀的事情。我一直不大喜歡「高雅藝術」這個詞,就是因為它硬生生地立出來一個「學術門檻」,好像不懂點專業知識就真的高雅不起來了似的。

這種時候就要搬出來我媽的例子。作為和古典樂完全絕緣,最愛歌曲是《同一首歌》的中老年婦女,之前帶她去聽德累斯頓管弦的音樂會,她聽完特別開心地跟我說「雖然我聽不大懂,但是覺得他們演奏得好棒,一下子就沉浸進去了,聽得超感動!」

你看,多好~


That I do not have the technical qualifications to analyse music in the traditional, musicological sense — I have never studied music at university or music college — has its disadvantages, but maybe advantages too. I have been heartened by Nicholas Cook"s exploration of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listener"s experience of music and the way in which it is described or explained in theoretical terms" (in his brilliant study Music, Imagination and Culture). Experiment has shown that even highly trained musicians tend not to listen to music as musical form in the technical sense; for all of us, unless we"re making a special and determined effort of analysis, our encounter with music is more episodic and even cavalier, less relentlessly theoretical—even when we"re listening to a piece from the great tradition that presents itself as musical argument, a Beethoven symphony for example, or a Bach fugue.

摘自 Ian Bostridge - Schubert"s Winter Journey: Anatomy of an Obsession


大概介於英皇五級和六級之間的樂理水平
以及對各種曲式的粗略了解


對於我這種半吊子樂盲來說,我也很嚮往擁有豐富的理論性知識——但是根據我這幾年的經驗來說,認真閱讀音樂史的相關內容就可以了

對於外行來說,私以為不用掌握過於強的理論知識,樂理方面就掌握最最基本的就可以了。

就像知道各種樂器的音色、知道各種音樂體裁都是什麼、知道音樂史各個時期的大致的分期、每個音樂家對應的歷史時期等等,都不難

我的個人經歷是先找的一些著名樂曲的片段、然後慢慢聽,多聽——例如大概十年前我光一個春節序曲就聽了半年……這個真是從無到有的經歷……

後來聽了一些施特勞斯家族的東西,分清了各個樂器的音色。

後來又開始聽交響曲、協奏曲等等,弄清了音樂體裁

同時也開始讀一些古典音樂的科普書目,也買了一本音樂史的書,也去貼吧等交流學習

總結一下就是對於音樂史的閱讀讓我受益匪淺,我自身也對這方面很感興趣

現在除了一些音樂會詠嘆調中語言不通的原因之外基本都能「無障礙」地欣賞了吧

其實我覺得聽音樂最要緊的就是開心,自己聽的爽就可以了。

障礙與否,用大司馬的話說就是「障礙?不存在的!」


音樂欣賞是非常私人化的,無所謂好壞對錯,只是一定會和個人經歷有關。
如果你看過很多風景,可能聽音樂的時候,腦海里會出現一幅幅畫面。如果你了解交響樂團的構造,可能會心疼坐半小時吹一個音的銅管樂手。如果你學過小提琴,可能會不由自主地在腦中模擬演奏。如果你讀過作曲家的傳記,可能會覺得「果然是經歷過這些才能寫出這樣的曲目」。
學習樂理是更接近曲子的方式,但是這樣的接近未必是你想要的。如果真的對此有興趣,不妨試著找本樂理入門教材讀一下,看看是否真的是自己興趣所在。


不要學理論
不要學理論
不要學理論
去學音樂史
去學音樂史
去學音樂史
————————————————
有人說不學理論就只能粗淺的欣賞音樂,我只想說,「如果你不精通作曲理論、四大件技法、透徹分析大量作曲家作品以致對每個作曲家的寫作特點有所了解」的話,你在欣賞一個作品的時候,也就只能像大多數音樂學專業的學生一樣,「能說出作品的條條框框,這部分用了什麼技法,那部分用了什麼技法,如何如何突出強調了某主題」而已。
那又有什麼用呢?如果沒有精通作曲技法和四大件,你根本不知道為什麼作曲家要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你依舊沒法看到問題的本質。那對欣賞音樂來說,有什麼意義呢,多了些自己都不知道原理的談資罷了。
而且非常容易過度解讀,有時候作曲者並沒有想那麼多,不是每一句都意味著什麼的,有時候也只是為聽覺習慣湊數了好聽。
————————————————
而對於普羅大眾,欣賞個音樂,聽著就是了,聽多了,自然會有自己的一套審美標準和欣賞標準,去解讀各個作品,而不是去逆推揣摩作曲人的臆想。這才是「欣賞」。否則就只是「剖析」而已。
另外回到問題本身,學習樂理,可以說對欣賞沒有多少幫助。精通樂理,也對它沒什麼幫助。樂理只是個在音樂框架中填補最基礎的細枝末節時延發出來的一套理論,對欣賞音樂的宏觀體驗沒有任何幫助。


我借用我爵士樂老師跟我說過的一段話,希望能夠給你一些靈感:「En fait, l"appréciation de la musique est quelque chose ultra personnelle, quand j"écoute un morceau, j"ai une couleur correspondante pour chaque accord, et quand une phrase a terminée, j"ai déjà une imagine dans ma tête, quand le morceau a terminé, c"est un bande animé"
粗略的翻譯一下: 事實上,欣賞音樂是一件極其個人的事情, 當我聽到一首作品時,每一個和弦,我腦海里都有一個顏色對應,當一個樂句完成時,腦海里已經出現了一幅畫,當整首作品完成時,這是一套動畫片。

我在平時練習和弦的時候,老師就要我自己規定每一個性質的和弦要有一個自己對應的顏色,非常困難。而老師的要求是在以後每聽到這個性質的和弦,腦海里要即時出現那個顏色。

我猜想,對於一個真正的音樂家,要發展到每一個調,自己腦海里都要有個色彩(肖邦,德彪西等大神都是這樣..)。同時每一個小動機都要在腦海里即時衍生出一個小人物、動物、植物或一個小形象。同樣在很多配器法的教材中也是反覆強調不同樂器搭配所產生的色彩變化。我猜想對於真正的大神來說,聽音樂的最終效果就是把聽覺系統和腦海里的視覺想像功能連結起來,聽音樂跟看動畫片一樣。

至於可操作性的話,那我覺得就是學學畫畫,讓腦海里的色彩素材豐富起來,每次練習音樂的時候極其敏感地去把每個動機,每個和聲效果都跟色彩,形象對應起來。同時學習一件打擊樂,讓自己對音量,節奏以及微弱的音高變化更加敏感。

昨晚在北京聽了一個西伯利亞演奏家那各種奇形怪狀的生活物件做即興演奏,私下交流時,我卻只能提出一些演奏技術性問題。今早看到題主的問題,突然大悟,發現欣賞音樂跟即興演奏是一樣的過程,腦子裡有畫面,手腳口直覺性的就開始動了。

說起來容易,共勉吧。


業餘人士的一些鄙見。輕噴。
樂理對於進行譜面理論分析是極其有用的,也就是說你可以不彈不聽就能『初步』分析出作品在講什麼,作品在進行什麼,樂譜傳達給了你哪些信息。而樂理的核心,或者說使用樂理分析的核心工具在我看來是和聲,和聲包括哪些東西自行了解。
但是,要做到『毫無障礙』地欣賞,光有樂理基礎是沒用的,學再多的樂理知識對於深度的欣賞是沒有用處的。樂理是一個準入門檻,它決定了你的下限,你的上限取決於你的聽覺以及你欣賞前的準備功課。
準備功課包括了作品所處的音樂史以及創作背景、演奏者是誰、指揮者是誰,他們有哪些特點。如果一個人在家欣賞,那麼看著樂譜欣賞是最完美的,結合了看和聽,腦子裡還能想。如果去歌劇院欣賞大型演出,好吧一般會去歌劇院欣賞的不會提出這種問題的。


參考我的另一個回答
沒學過樂理,如何欣賞音樂作品的和聲之美? - 羊小駝的回答


其實我認為學了樂理對音樂欣賞沒什麼影響。
學樂器之後聽樂曲,你會驚嘆演奏者的技藝。


如果你要練習樂器,那就真要學下樂理才行。例子就是爆裂鼓手,指揮連一個調子錯了都能聽出來。

但你不練習樂器,單純的欣賞,就不必去學。因為不單單是古典,大多曲目只要能理解到其中表達的韻味就可以了。比如梁祝中提琴的音調所表達的意思,梁祝相遇,相知,相愛,到後面的分離,變蝶。能聽出來就可以了。


我在娘胎里都可以欣賞古典樂。


我感覺知乎把古典音樂欣賞台的太高了。我很少聽到誰說要欣賞繪畫必須要自己去學繪畫理論甚至嘗試繪畫;要欣賞雕塑必須了解雕塑理論;欣賞文學作品必須要有充分的文學理論支持;同樣是音樂流行音樂從來不要求聽眾具備什麼理論知識。
當然知識多了總是好事,比較容易看出門道,但人的時間有限,特別像我這樣智商特別有限的人,如果專註於學習一門藝術的理論,最終一事無成還損失了很多其他的樂事,所以更傾向於盡可能利用有限的生命多找點樂子,比如用學理論的時間多聽兩曲。


推薦閱讀:

為什麼看電影玩遊戲不需要堅持,而學習需要堅持?
大學時應該培養什麼樣的好習慣,大家又是怎麼樣堅持下來的呢?
迫切想要深入地學習一些知識,但是內心很浮躁,無法沉下心來,情緒控制不了,太痛苦了,該怎麼辦?

TAG:學習 | 古典音樂 | 樂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