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體制下,貧家子弟適合去做學問嗎?
前段時間,鳳凰網《青年學者張暉之死》這篇訪談中,社科院的研究院談到現行體制下貧家子弟不適合去做學問。原文如下。這種觀點大家如何看待?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重定向。我在 什麼家庭條件的人,才適合讀博? 里有過現身說法(匿名是不想傳出去暴露隱私),也有很多朋友做了各種分析,我非常贊同@劉野楓做的分類討論。特別是其中提到的:如果喜歡學問,並且有好機會,那麼不管家境如何,都應該做學問。查了一下劉暉,他非常喜歡學問,並且自己覺得獲得了好機會,所以我認為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看到這裡的許多答案,我想強調一下那個問題下@金晨羽提到的:學術研究是一項職業。職業是什麼?就是我從事這項活動,換取一定收入,支持自己的生活。
學術研究這個勞動不直接產生價值,所以我的收入由國家或大型機構來保證,這些資助學術研究的機構是清楚學術研究的長期價值的。但是,與所有職業一樣,支持學術研究的資源是有限的。
所以要通過學術研究來維持生計,我必須說服社會養我,讓社會支持我做喜歡的事情。
這聽起來是不是很過分?比如我對你們說,我喜歡數學,我數學很好,你們賺的錢給我,讓我安心研究數學吧……誰願意?
沒錯,國家或其他資助機構也不會這麼輕易給錢,而是通過各種手段,盡量篩選出優秀的人資助。
這些手段包括評級、職稱、論文量等等,我承認這些手段並不完美。
所以學術研究這個職業是這樣運行的:我向社會證明我的研究有用,社會資助我繼續研究。
如果足夠優秀,你可以身無分文到達異國他鄉,完全由他人保證正常生活(很多例子);
甚至可以從納粹統治下被救出來,由另一個國家幫你開始新的生活(很多例子)。
- 這是「我」選擇的職業。為此我選擇讀碩讀博,作為投資。投資是否有回報,我自己負責。
- 「我」是否優秀?「我」能否說服某個機構,讓他們相信我足夠優秀,相信我的研究有用?
- 「我」從某個機構獲得的資助是否足夠支持我的生存和發展?是否還有其他資助途徑存在?
提一下,學術研究這條路上,教育投資也經常是由國家和專門機構來保證的,不用自己付出。
由此看來,學術研究這項職業選擇,和其他職業選擇,並無不同。對比一下金融業:
- 這是「我」選擇的職業。為此我選擇攻讀商科,作為投資。投資是否有回報,我自己負責。
- 「我」是否優秀?「我」能否說服某個企業,讓他們相信我足夠優秀,願意我為他們工作?
- 「我」從某個企業獲得的工資是否足夠支持我的生存和發展?是否有可能去其他企業工作?
以上完全沒有涉及家境的問題。
現在中國社會對學術研究的認知是畸形的(很多答案都表現出這種誤解):看到有學者賺了大錢,就批評人家不好好做學術;看到學者清貧,就各種讚美,或者至少認為這是正常的。感情學術研究就等於「清貧一世」,就應該為生計操心。不知道是不是中國長期的宣傳將學者塑造成一個清貧的形象,造成現在這種怪象。
學術研究不是什麼偉大的犧牲和奉獻,就是一個普通的職業。無數貧家子弟出國留學從事基礎科學研究,因為國外認可其研究能力和研究價值,待遇也不錯。所以這是就業市場和個人選擇的綜合結果。學術研究和其他職業一樣,是一個人的職業選項,與家境無關。
這隻意味著,在學術研究的求職市場上,中國大陸對求職者來說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而已。
社會就是那麼殘酷,你我都無法避免。無論國外還是國內。
別說在天朝了,在美國有這麼一個段子,John Adams說, 我現在讀金融讀法律,是為了我的下一代去可以按照自己興趣去讀物理,讀數學(基礎學科),我的下一代讀物理讀數學,是為了第三代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去讀文學,讀藝術。
做學問,特別是做人文方面的學問首先需要的是一個良好的成長曆程和家庭背景(不是必要條件,但無則困難重重),只有這樣才能在你成年之前受到真正優秀且開放的教育,讓你有機會去了解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志向所在。打個比方,如果你成年之前都沒法讀過一定數量的英國名著,你怎可能知道你是否對英國文學有很大興趣?
此外,真正能支持一個人長期固定的鑽研一門偏人文類的學科,必須做到有錢不愛錢。光這點,99%的人都可以被淘汰了。
公眾號:WeBallsohard
這應該是個特別酷的公眾號。私人寫字爆照的地兒,也會分享在四大洲體驗過的酒、美食、旅行,還有愛情。希望大家最終遇上那個人,眉間是銀河,眼中有星辰
http://weixin.qq.com/r/QzoBGXDEwC2-rTR6929R (二維碼自動識別)
親愛的知友們,下次碰到這樣的月經帖,麻煩跳轉一下。——寫在前面的話。
我記得上一次討論是什麼家庭條件的人,才適合讀博? ,起因是小木蟲上的一個帖子「窮苦孩子應該讀博?窮苦孩子讀博是不是「賭博」,是不是太「奢侈」了?」
再上一次是個迷茫的學弟/學妹 家庭條件一般甚至較差的人該不該在國內讀博?
再上一次是另一個迷茫的學弟/學妹 讀博有必要嗎?你讀博士的原因是什麼?
知乎沒趕上的還有「老張的故事」,等等等等。
也有人試圖了解博士們的家境 客觀來說,各位出國讀自然科學phd的同志家境如何?
還有這樣的抉擇:畢業兩年後 20W年薪 VS 清華大學博士 怎麼選?
想讀博又怕讀不下來怎麼辦?
去美國花五年讀個博士值不值?當青春情感等等因素考慮進去之後
或者各個專業的博士們現身說法:
讀博士或者拿到博士學位以後經歷和感受是怎樣的?
在美國讀生物學博士的人,近況如何?
生物醫學博士的就業難,出路窄,待遇差的問題,原因主要有哪些?
讀生物專業有錢途嗎?
中國計算機專業留學生在美國現在的就業情況究竟怎樣?
國外名校計算機女博士生的生活是怎樣的?
我想去美國讀土木工程的博士,前景如何,回國以後就業怎樣?
博士在讀,一年多來進展甚微,我該放棄學業嗎?
讀 Ph.D. 的意義是什麼?
這些是我在博士 - 熱門問答 話題下找到的。可能有人說「做學問」和「讀博」是不等價的,我認為這是鑽牛角尖,博士學位是做學問的車票,關於讀博的各種討論下,不可避免的會講「做學問」。
----------------------正式回答分割線------------------------------------
我想請問各位兩個問題:1.「貧家子弟」的標準是什麼?2.你心中「做學問」的人是怎樣的?
第一個問題,從大家的答案中我能看出,這個標準相當混亂。原訪談中的標準是「父母是農村的,指望他賺錢補貼家用」,而在討論中,變成了「非富貴人家/大富之家/貴族」,「沒有人供養」......
如果在「赤貧」和「富可敵國」之間劃十個級別,你認為哪個級別以上才可以去做學問?
我們到底在討論「貧家子弟適合去做學問嗎」還是「中產階級及以下適合去做學問嗎」?
很多人提出應該「衣食無憂」再去搞學術,那麼你的「衣食無憂」標準是什麼?「兩套房一台車」夠嗎?(見@插門胡的小背心 答案)
我會把這句話反過來說:如果你做學問的報酬不能讓你覺得衣食無憂,那就不要去做了。這句話中「做學問」可以替換為做任何工作。
第二個問題,大家的答案大多提到「固守清貧」「單純地生活,對未來和經濟沒有很大的需求」「安貧樂道」「聖人」。合著這個問題原來不是關乎學問,而是「貧家子弟適合固守清貧嗎」......那樣的話就沒什麼討論的餘地了。
做學問一定要清貧嗎?我認識的(正/副)教授/研究員們有錢多的花不掉的,有「兩套房一台車」的,有在北京背房貸的,有在上海天天打出租上下班的,有給孩子找關係進好學校的......這個年代的學者們雖然不像民國時候待遇那麼好,家裡揭不開鍋的倒也沒聽說過。做學問是且應該是一份職業,一份幹活拿報酬的職業。
百家講壇興起時,若干社科類教授借上電視和出書賺得盆滿缽滿,此時大家說什麼呢? 「這些人不好好做學問,就知道賺錢。」 合著做學問就該餓死啊......
(是的我知道這正是@毛奇 老師批評的媚俗的造星運動,導致學術資源分配不公等等,但既然人民群眾是我們做學問的衣食父母,群眾也有這個權利了解一下我們的學問。科普可以不造星的進行,比如採用「開放日」、公眾講座等方式,但科普是必要的,是爭取經費的重要活動。)
雖說我們是給祖國和日本國丟臉的萎縮男,可那時國內的父母一個月工資才合二三十美元,多花的每一個美元,都伴隨著沉重的負罪感。每當看到寄自遙遠的祖國的照片,想到從生活費里摳出的一個個美元,化成了父母的笑容,化成了弟弟妹妹日見高大健美身軀,竟萎縮出點高尚感了。
但願我們已經把下一代的苦吃了,也許他們會把我們丟掉的臉,一張一張的,找回來。
我們剛出國時的萎縮男生活[ZT]
有人說不是每個走上博士/學術道路的人都能找到穩定的教職,的確,目前的經濟情況下,某些學術領域的就業情況不好,比如:
為什麼化學博士失業?
北大未名生物版勸退貼集錦(附生物類退學改行找工作指南)
從哈佛退學的日誌--學生物的一定要看(看完這個我又蛋疼了……)
但還有計算機博士去FB/回國創業(某知友和某知友)的例子呢?就業問題看專業和個人和運氣,上次金融危機時候,一向炙手可熱的金融類專業的就業前景一落千丈。有位知友說(懶得找了),如果以就業和生計為目的,讀博收穫的也就只有就業和生計而已。我想修改一下:選擇一條道路應該把生計列為必要的考慮條件,但不應該僅僅是為了生計。
事實上,相似的內容早已出現在對大學教育的反思上(新周刊:可怕的大學: 到底有多少人在校園裡浪費青春),那麼「貧家子弟」是不是也不應該上大學,完成義務教育就該去找工作呢?大學學費高昂,獎/助學金有限,相比之下,出國讀博士還能攢下不少錢呢。
在現在中國,家庭條件一般不上大學會有好前途嗎?
在什麼家庭條件的人,才適合讀博?中,我對窮人讀博士隱形反對的。
但是,我並不認為貧家子弟不適合做學問(讀博不一定等於做學問),每個人就算天生不平等,但在夢想上,是平等的。
貧家子弟做學問,只需要問自己幾個問題:
1)我喜歡做學問嗎?
2)我能接受自己可能一生一事無成嗎?
(不做學問的普通人,99%肯定一事無成,只是掙錢養家罷了。)
3)我能安貧樂道嗎?
如果能做到,當然可以做學問。
ps,我沒做過學問。只是以前和老公討論如果孩子長大了要做「科學家」怎麼辦時得出的結論。我在中國社科院工作,但跟張暉不是一個所。
張暉的早逝的確令人痛心,但在社科院,像他這樣努力工作、處境比他還差的人,應該說大有人在。
楊早和施愛東的談話我也看過,他們提到了當下中國人文社科領域內很多的問題,言辭或許有些激烈,但大部分我是贊成的。我相信很多社科工作者會有同感。
相比於張暉的早逝,我更加關注的是楊早和施愛東提到的、也是我的同學和同事們不時說起的某些現象,如學術研究領域內的逆向淘汰,學術造星運動和媚俗化,學術研究領域的「贏者通吃」,資源分配嚴重失衡,政治需求和長官意志對人文社科的嚴重干擾,等等。
跟上述意見相反,我以為越是在這種境況下,越需要一些真心熱愛人文社科、信念堅定的優秀貧家子弟投身學術。
首先題主的標題中的描述,其邏輯非常可怕,是個標準的公知「體釀惡」的邏輯,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說TZ是公知,但是你的邏輯確實近乎如此。。學術界出身不錯的學者確實數量龐大,而且他們的成長曆程往往顯得更為順利,而商業社會中做學術的選擇往往顯得比較單薄和理想主義。
但是,這裡面有幾個重要的問題,
第一,商業社會和個人境遇所致的一些東西,沒有道理要非得賴給體制。
第二,請不要單純把出身高低和做學問簡單用線性關係聯繫起來,出身高低並非決定是否可以做學問的指導性條件。
第三,請不要單純給「貧家子弟」和「學術人士」來標籤化,什麼LEVEL才叫貧家子弟?貧家子弟的境遇一定一樣么?——比如父母的價值觀,父母的身體情況,家庭對於其的期望等等,這些東西都是變數。而對於「學術人士」,題主顯然給學術人士塞了幾個很大的標籤「苦逼」,「清貧」,「除了學術外一無所有」。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么?學術研究辛苦眾所周知,但是辛苦是個主觀感受,對於一個理想主義者來說,腦袋裡面閃現一種思路,未必比買彩票中了5000W的驚喜度差。而將所有行業橫向來比的話,所有行業都可以稱為苦逼。你以為那些年賺20Y美刀的對沖基金經理就不苦逼?你以為享受著聚光燈的明星不苦逼?你以為威風八面的職業經理人不苦逼?苦逼是常態,關鍵是你愛不愛自己所做的事情。其次關於「清貧」,學者的收入確實不算高,這行不可能出富豪,但是不等於學者都是缺衣少食的丐幫,更不等於一點賺錢的路子都沒有。更何況,對於大部分學者來說,也許不會很有錢,但是很難缺錢花。
所以本問題本身夾帶了太多標籤化的東西,題主將「體制」,「貧家子弟」,「學術人士」過於標籤化。用@金晨羽
的話來說,這真的是一個讓人蛋疼的月經貼。
好了,那麼我們現在來簡單分析一下,成為一個學術人士,你需要些什麼東西。
第一,不算太低的出身,這個確實是硬體條件,但是這個條件的標準是很低的,這個國家百分之90的人都能夠達得到,只要是你的家庭不需要你一出社會就賺錢養家,或者為了你讀書欠了一個天文數字的債務,硬體條件是很容易達到的事情。
第二,你對於學術的態度。學術不是單純談熱情或者談崇拜,我非常崇拜數學家和哲學家,但是我未必有一個對學術研究本身很好的治學態度。不管天生或是後天培養,你至少要有一個格物致知的思維習慣和一個做事嚴謹的行為標準。而對於學術本身的態度,更多的是去把它當做一個正常的事情來做,而不是過分地去抬高到一個不可捉摸的境界,這反而變成了一種學術宗教了。
第三,你對金錢的態度。為什麼特別提到對金錢的態度?畢竟在全球都是廣泛的商業社會,金錢的普適性往往給很多東西既定了標準,說高點是涉及到個人生活態度的高低,社會地位的高低,說低點就是涉及到吃飯買房子的事情。這個東西是逃不掉。對於金錢的態度往往就是讓大部分人無法進入學術界的原因,雖然學者往往不缺錢,但是這個時代給很多人培養出來天生的金錢渴望。 這個和國家,體制往往沒有多大的關係,舉個例子——美國的學術界對於原教旨主義的科學精神的迷戀程度甚至遠遠超過發源地的歐洲,甚至學術界將放棄理論理想而去專做商業的人幾乎等同於「一個良家婦女去當了娼妓」,但是這個世界最打臉,也是最冷笑話的事實就在於——美國是各大學,各研究機構按研究者方向培養的學生中轉去商界的人數最多的國家,華爾街充斥著當年坐在研究院裡面的數學家們,而在學生方面,S大的數學系學生不管是研究生,博士還是本科,大半都轉入了投資界,而且這些人的出身不可能太低,絕對不是題主標籤化的貧家子弟。
第四,理想主義。這個也是必要條件,你要能夠保持對於學術研究的一種執著,而理想主義本身很難單純地去培養他的。因為理想主義本身近似於一個合理又荒謬的信仰——他往往主導著積極的價值觀,但是往往操控了你的整個價值觀。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是價值觀是否契合,是否能夠接受,即使一個簡單的問題諸如「男女生出門誰付錢」這種簡單到有點無聊的問題,都涉及到一個基本的價值觀。你雖然未必要是一個狂熱的理想主義者,但是基本的理想主義情節是要有的。
第五,對於成就感的定義,一個在長時間不論是開創性還是重複性的工作中能夠堅持下來的真正動力就是成就感。比如,一個產品開發者最大成就感就是自己的產品投入市場,受到用戶好評。即使是金融投資這種無比功利化的職業,也是需要成就感來支持,你至少要樂於投入金融這個遊戲,並且非常享受這個過程中你每一步的成長,可能是一套精彩的報表分析,可能是一個預期很好的實投,可能是對期貨趨勢的成功判斷。這些都需要成就感。但是學術研究最大的不同在於,這個成就感的表現相對比較理想化,不是一個可以實體體現的東西。學術研究並不參與產品到市場這麼一個屬於應用階段的過程,也不與錢或者官職來掛鉤。所以對於學術研究這種長期性工作,對學術本身的任何進步和探索都懷有成就感和熱情,才能勝任這個長期性的工作。
上面說了這麼多,顯然要完全符合以上幾點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永遠是少數的,這無關國家政治。總結一下,一個好的出身,能讓你在成長過程中排除一些外在干擾因素,也很利於你培養出理想主義情節,但是這都不是絕對的東西,你真正能夠在學術領域立足,在於你是否適合,而對於適合標準的一些思考,我以上已經寫了很多了。能吃苦耐勞,有毅力的貧家子弟適合做學問。我姐夫搞物理的,家裡非常困難,他爸爸患有精神疾病,在自己親人的接濟下長大,他還有一個也在上學的弟弟。高考分數超過清華的錄取線卻沒去,因為山大願意給他提供獎學金和助學金以完成學業。然後在美國上學,走之前和我姐姐結婚了,我姐姐也是山大的,但是沒申請到我姐夫那個大學,於是以陪讀的身份出國。我姐姐家境還算不錯,但是沒有好到可以擔負兩個人在國外生活的程度。我姐夫通過他的獎學金和各種零工交學費養老婆,還資助自己在上大學的弟弟。現在有了兩個孩子,還經常給我姐的父母打錢,生活的非常不錯。我認為在什麼行業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專註,如果遇到困難就認為我家境貧寒不適合搞科研,那你確實不適合搞科研。
以我這幾年念書看到的情況來說,除非是極度熱愛科研,貧家子弟,還是應該選擇更快轉化成生產力的職業或者專業。
人文社科藝術,尖端理科天文學什麼的,還是遠離吧。
一個人其實可以扛,但是窮人家大學生往往是拖著一個大家庭乃至家族在奮鬥。如果長久沒有經濟回饋,不孝的大帽子可是很重很重的。
尤其是到了選擇伴侶的時候,簡直跟捨身飼虎差不多了。
很憤青的說一句,都不要做學問了,回到穴居時代算了吧。。。君子固窮,tmd
與體制無關,請參考傳播學著名的「知溝」理論:
知識鴻溝,又稱知識溝,英文Knowledge gap hypothesis。是傳播學中的一個假設,屬傳媒影響的課題。知識鴻溝假設指大眾傳播媒介使知識豐富和知識缺乏間的距離增加。
知識鴻溝假設由Phillip J. Tichenor,C. N. Olien及 G. A. Donohue於1970年提出。這個假設指出,不論社會經濟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高或低,每個人所獲取的知識都會隨時間而增加,但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獲取的知識量,卻比社會經濟地位低的人所獲取的多,久而久之,這兩群人的知識差距會不斷擴大,這就是知識鴻溝。
在電腦普及的今日,知識鴻溝引申出數碼鴻溝,指社會經濟地位的差異,而引致對電腦等數碼技術的掌握的差異。
知識溝理論反映了人們對信息社會中階層分化問題的重視。
來源:知識鴻溝
在天朝,除了當官、公務員、投機,其他都不適合(對比國外)。
做學問,誰都可以做。
但貧家子弟需要承受的壓力更大,生存的壓力一上來,可能會影響學術的進展,另外會造成急功近利的想法,學術的東西要慢慢來才行。做學術能夠帶來的實際收入很低,不排除有很多人做到教授以後就明顯好轉,但一方面,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的上去,頂端的就是少數,另一方面,要完成這個」好轉「需要花費的時間比一般的職業要長很多,所以做學術要耐得住寂寞才行。
所以還是那句話,誰都可以做,但是家庭條件限制了一部分做學術的自由,所以相對來說貧家子弟更加不利一些。富家子弟又肯鑽研,有耐心的,做學術確實相對比較適合。
這個問題有很嚴重的誤導性
我認識的因捯飭學術脫貧致富甚至有達到上流社會的不在少數
我自己也是窮鬼出身
但是與大部分不整學術的要混得好
我認為適合的人做學術並不是一個不賺錢的買賣
你是想去老老實實拿幾千上萬當個小主管
還是想用各種下流社會想不到的方法搞錢
我又想到一件事
有一天我同事很沮喪地來上班
他那在讀博士的舍友一大早說到:今天要把自己的資產提升到兩千萬
……
所以我覺得問題問得很有誤導性,並不是窮就不能做學問
而是具體的個人適不適合做學問
總之跟家裡窮還是家裡富是沒半根鳥毛關係的,當然窮人家的孩子教育條件差一些這個社會問題可以專門討論
但是人和人真正的差別不是被教育的那部分,而是自我實現的那部分(卧槽正能量好噁心)
對一個適合做學問的人來說,就看你怎麼面對自己的人生了,我有個同學可以拿出國內兩大名校的教材,指出其中優缺點和錯誤(在其他人還在為選教材犯愁、看不懂教材的時候)。這種人在哪裡都是搞學問的,是個專業人士,我不相信他會把自己玩死;我還有兩個同學開著寶馬來學校,後來車子上是他大肚子的女同學,有錢啊,上學也是用家裡權力直插進來的,我也不想損誰,反正他就不適合做學問,老老實實繼承他老爸隨便當個局長什麼的就行了………………
某些同志以為家貧的先去搞錢,搞錢沒錯,但是這麼智障的認識水平,錢搞出來了頂多也就是送一個富二代去上學罷了。如果一個人真的適合做學問,幹嘛要把這偉大的事業留給後人?
古往今來,那麼多大學問家,都生活在「舊體制」下,所以,學問是否一定與體制相關呢?
那些大學者,不外乎三種情況:
1,貧寒一生,矢志不渝;
2,背靠一個大金主,有人供養,衣食無憂;
3,自己有很高的情商和靈活的思維,用知識和思想令自己富足,同時兼顧學問之路。
當然,體制能幫到一批做學問的人,但選擇做學問,就要準備好遺世而寂寞。得到很多,是「我幸」,未得到,是「本份」。
所以,各個學者狀況不同,只因各人選擇不同,機遇不同。各個都是孤例,不可能複製。一切皆在人一念之間。
所有我得到的,不論我想或不想,願或不願,都是我應得的。
現行狀態下,如果是一個貧家子弟要去做學問,也許需要更多的努力,困難也會更大。不僅是因為長年來的基礎會比富家子弟來得薄弱,而且也很難集中精力去好好的用功,更可能會因為各種燈紅酒綠的缺乏而不快。
我在英國讀博士,而社科的獎學金真的是鳳毛麟角。而在國內,學費也不菲,獎學金的申請也不太容易。
希望每一位掙扎在收入標準上的貧家子弟們都能在讀博的路上收穫自己需要的東西。不僅做學問,做任何事情都是。
完全沒有後顧之憂的專心於某件事情,和頂著各方面壓力來做某件事情,效率差的真的不是一星半點。
但是(是的,凡是都有個但是),逆境也會磨練人(同時也在篩選人),真正能頂住逆境沒有倒下的人,他們的潛力往往大於常人數倍,逆境的磨練同樣使他們成長更多。他們是被逆境篩選後留下的人,他們是真正經過了試煉的人,他們才有可能成為那極少數的聖人、偉人。有兩點:
一是否遇到適合你的導師。之前我很喜歡做理論研究,可是現在跟了一個做企業項目的老闆,哎,那理論深度,真沒有當初我想的那樣,之前我家裡沒什麼錢,我也是下定決心一心科研的說,可是我發現我現在沒有科研,只有被當成廉價勞動了。
二家庭經濟條件。以我為例,憑著學校和導師發的一點微薄工資,我有時候實在沒法安心下來,總感覺沒錢買衣服,沒錢改善伙食。心思都集中不到一點上。不過相比以上那一點,第二點我感覺還沒那麼決定性。總之跟錯人毀一生!
大的道理不會講 只能講講感受
先總結 我覺得是看在哪個城市做科研 在2、3線城市做科研 還好 收入差距沒那麼大 但是在北京這種大城市做科研就真的有點不適合 因為薪水在北京來說 真的是比較低 也就夠一個人勉強生活吧 這是我自己的感受 希望也有在科研單位 高校的知友來分享下 。
1、我是畢業後在北京一科研單位工作 做大數據和數據挖掘那部分的 同行業企業的薪水是我的2-3倍 平時扣完房租和花銷 剩不下幾個錢了 更不要說給家裡帶來什麼了 幸好我單身 花銷還算節省 單位同事買房買車的都是家裡支持的 靠我們單位的工資還貸款都是不可能的 其實最痛苦的是搞學問 你看不到薪水上漲的趨勢 不是你努力 收入就會增長 科研單位評職稱 一級才漲幾百塊錢 還不好評 拼死拼活累一年 評個職稱 就為了幾百塊錢 在現在這個社會 你們自己想想吧
2、我很多大學同學在3線城市高校 其實說實話 家裡窮的話 也不太容易 但是 3線城市收入差距沒有那麼大 而且福利待遇都還不錯 其實他們過的要比在北京搞學問的舒服不少。
確實不適合。以下僅限工科等有市場的專業:
本科階段認真學好專業知識,基本都能找到不差的工作的。
成績很好的為將來打算最好考研,靠獎學金撐到碩士畢業還是可以的。
然後還有助學貸款什麼的。
做不成富二代,難道還要勸人不要做富二代的祖先!?
我家裡真是困難極了(沒有比較的意思 ,比我更困難的大有人在),女朋友父母因為我家世代務農都不讓我進他們家門. 這些困難在我看來都不能叫做事,我相信上帝造我就是要以我艱辛換來的成果榮耀他. 今年考博成功,立此存照.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