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分割」等幾何比例是如何用於 logo 設計的?
這些幾何網格是在草圖之前還是在草圖之後,如果是在草圖之前,那麼設計師是如何從網格中抽象出圖形的,如果是在草圖之後,那麼設計師又是如何反導出這些幾何網格的?
除了比例的美感之外,在早期的視覺設計,我指電腦普及之前。LOGO或品牌設計有一個大的作用是便於複製與傳播。
如果一個LOGO沒有良好的比例關係或可以推導的復原製作工藝,很難應用在不同大小比例的切割與製作之上,因此如果你在早些年的美術學校我有學過VI設計的話會知道。LOGO需要比例化與標準化,在VI設計圖上就會有眾多如1X(1倍),2X 4X的單位,同時通過圓形等比例化圖形、保證LOGO中的各個部分都可以被比例化以便於後期加工與複製、放大。因此在完成了LOGO的藝術造型之後、要通過精確比例化來考慮各個局部的比例關係、再推導出比藝術造型更理性的最終成品LOGO。
在電腦普及之後雖然比例復原已經不再重要,特別是互聯網上的低成本的LOGO作品,但是在LOGO設計中採用比例仍然可以很好的延續人的審美原則,因此在某一階段或重視的情況下仍然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
反導過程是檢視作品思維過程和技術問題、直接在電腦或草圖中完成,不作細節解釋。如果你自己做幾個LOGO之後就明白了。正如梁海說的,多數是後期加上去的,任何一個土鱉的設計只要套上幾個圓圈,加上黃金分割的螺旋線都會顯得特牛X特專業。所以【黃金分割】不在於設計logo的過程中怎麼運用,而是在展示logo成品的時候加上去,起到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讓外行人嘆為觀止。
看看這張圖,一切不言自明。 引自 西喬的九卦「上圖是我用隨便找到的一張照片做的演示,經過幾十分鐘的研究,我發現非常巧合滴是,這摳菊花的造型也如此完美地契合了斐波納契黃金螺旋這一神秘的美的規律,專業,緊密,渾然天成。
如果你的設計稿不入流怎麼辦,找黃金螺旋,縮放來縮放去,一定找到你設計稿里某個元素能湊上的邊線或拐點,咔嚓對上了。這就叫藝術「掉書袋」吧。」
--------------------------------------------------------------------------------------------------------------------------------------
這種拿黃金分割點扯淡的東西還真多,sherlock也躺槍……
樂活--用黃金比例分析《神探夏洛克》畫面構圖
如果你的設計稿不入流怎麼辦,找黃金螺旋,縮放來縮放去,一定找到你設計稿里某個元素能湊上的邊線或拐點,咔嚓對上了。這就叫藝術「掉書袋」吧。
當然我同意創造一種基於數學思維的藝術是可能的。在設計中運用幾何結構是一個非常古老流派。在設計中使用Grid system或參考線是可取的,很多情況下非常有效的,用來統籌布局、統一定位。對稱,等分,黃金分割在視覺上的確也有特別的效果。比較離奇的還有√2、√3、√5這些比例,估計質數什麼的也有人試過了。。。
這個流派有人信奉有人不信。但是過於迷信這些有理數或者無理數的神奇效果,我覺得是沒啥必要的。用什麼工具信奉什麼理論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出來的,得是個東西。
其它的也不多說了,我來講一個丟勒 Albrecht Dürer 的故事。丟勒是文藝複習時期最著名的德國畫家和藝術理論家之一(他的最高成就在銅版畫和木刻畫)。
他寫過幾何學著作《度量四書》和《人體比例四書》,研究的幾何結構包括螺旋線、蚌線、圓外旋輪線以及三維結構、多面體結構和倍立方, 「偏愛托勒密的方法超過了歐幾里德的方法」,非常有前瞻性地把幾何學原理應用到建築學、工程學和版式編排設計之中。
他曾經說過:
「……沒有什麼東西比一張毫無技巧笨拙的圖片更讓健全的判斷力所討厭了,儘管花費了許多心思和努力。現在這類畫家沒有意識到它們自身錯誤的唯一原因就是,他們沒有學過幾何學。沒有幾何學知識,任何人都不可能是成為一名純粹的藝術家,但是應該譴責他們的老師,他們自己對這種藝術是無知的。」 – 丟勒 《Of the Just Shaping of letters》 1953
丟勒代表著「健全的判斷力」蔑視你們這些無知的不配稱之為藝術家的小癟三們。是不是很耳熟。
但是,然而, although, but, however, 丟勒在死前的一篇附於他的幾何藝術學著作的最後一卷書後的美學短文中,他寫到:「一位藝術家應該憑藉豐富的視覺經驗去想像一個美的事物」。「一個人隨手在半張紙上花一天的時間用鉛筆畫出的東西,或在一塊小木頭上刻出的東西,可能比另一個人花了一年的辛勤勞動炮製出來的大作品更有藝術魅力。」
In other words, that an artist builds on a wealth of visual experiences in order to imagine beautiful things. Dürer』s belief in the abilities of a single artist over inspiration prompted him to assert that 「one man may sketch something with his pen on half a sheet of paper in one day, or may cut it into a tiny piece of wood with his little iron, and it turns out to be better and more artistic than another』s work at which its author labours with the utmost diligence for a whole year.」
這些是在成品之後畫上去玩的。隨手加的。
Twitter 那個是官方自己加著玩的(而且,拜託仔細看看,那圖沒體現任何比例,只說明那圖形里全是圓弧),蘋果那個是第三方牽強附會的。
設計師在設計Logo的時候,黃金比例是一種非常不錯的參考方法,可以方便設計師較為容易的找到成熟合適的比例,雖不一定適合所有的Logo設計,但它是非常通用,我們只要知道設計方法都有其局限性,黃金比例這個事大家就應該明了了。
@Allan Li@saga way 對於Logo的說法已經很專業了,沒做過設計的可能沒法理解?找些圖就明白了。
結合兩位說的,看了這些圖後關於「畫圈圈」,畫比例應該很明了了。
數碼時期畫圈圈的意義更多的是為了線條的優美,也屬於一種非常完善的技法,不是有經驗的設計師可能連優美的曲線都畫不出。
另外以我的個人習慣和經驗,黃金比例是要靠設計師不斷去中間試的,不是起初我就給設計作品定好了尺寸,這裡應該多少,那裡應該多少,而是我先設定好一部分是多少,然後我嘗試用黃金比例去設定其他部分,這只是設計方法,沒有好不好,只有合適不合適。
另外:畫圈圈,畫參考線,畫的好和畫出來是兩回事。一步都是先有創意,做好圖形,然後再做黃金分割的.
題主說了兩個事,一個是黃金比例的事,一個是網格的事。黃金比例我不知道,我就說說這個網格輔助線。有的人覺得那個網格圖是拿來裝逼的。在工程上為了確保器件或建築的精密度他們的圖紙都得用輔助線標註出來,這樣才不會在設計圖的傳播和施工過程中比例發生偏差。同樣的道理對於LOGO你要放在不同的場合,你要裝修的時候安在牆上,你要放大數百倍,如果沒有這些輔助線你很難很好地把它原本的比例表現出來。
第一次作答..我就是學設計Logo的.也做過幾個Logo,雖然經驗不多但還是有一定的感受的.
首先我不同意只是為了交稿才去做標準製圖.一個合格的,負責任的設計師都會這樣做.
1.每個設計師都不一樣,有的人愛用黃金比例有的人不愛用.
2.不是所有Logo都需要黃金比例,不用一樣可以好看.
3.題主的幾張圖只是標準製圖,就是用很多圓形進行布爾運算,取並集,交集等做出一個Logo,符合黃金比例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故意的.
4.在草圖階段不會這樣做,做出大致Logo後需要用這樣的方式對Logo進行規範化,這樣Logo會更好看,如果用軟體隨便做真的會很醜,所以必須這樣做,只是不需要刻意去用黃金比例,只要視覺上好看就行了.
5.我也分享幾個標準製圖的Logo
6.最後給大家看一下不這樣做會怎麼樣
哪個更好看?答案顯而易見,軟體我非常熟練,我也只能畫成這樣,還是在有參考的情況下最後給大家看看我自己做的
排第一的回答真是充滿了粗俗感!「黃金分割」等幾何比例是如何用於 logo 設計的?
很久不寫回答了,感覺不實名懟他我真是渾身難受,快再來兩斤大力!寫一篇複習……
搞懂一些廣泛流傳的黃金比例LOGO設計思路,先要搞懂什麼才是「黃金比例」。上面很多人都引用了大量的資料,並沒有落到實處。黃金比例在平面設計,尤其是LOGO設計中,是用來協助精確圖形輪廓和細節的工具。
黃金比例0.618,是具備合理而嚴格的科學性和數學邏輯的,當然不是大家調侃的兔農養殖心得函數(斐波那契數列)。我們通過對大自然的探尋開始發現各種各樣的線索,無論鸚鵡螺、松果還是向日葵,其形狀和紋路都符合這個數值。也許是基因或者是後天對自然的認知,讓我們在潛意識中開始接受並不自覺的迷戀這個比例,就像音樂鼓點的節奏感源自出生前對母體心跳的感知。
順逆時針旋轉線數量比例約等於0.618
從公元前的古希臘,黃金比例就開始被廣泛應用,無論雕像和建築,而記載資料中最早應用這個比例的人是古希臘學者建築家維特魯威。再到文藝復興時期數學的發展和藝術創作的進一步嘗試,它被更廣泛的接受和提供前進方向,無論其它答主提到的丟勒還是達芬奇。而他倆都根據黃金比例來描繪心目中最完美的人體,包括已經代表人類聲明前往外太空的《維特魯威人》。
列昂納多自己闡述:建築師維特魯威斯在他的建築論文中聲言,他測量人體的方法如下:4指為一掌,4掌為一腳,6掌為一腕尺,4腕尺為一人的身高。4腕尺又為一跨步,24掌為人體總長。兩臂側伸的長度,與身高等同。從髮際到下巴的距離,為身高的十分之一。自下巴至腦頂,為身高的八分之一。胸上到髮際,為身高的七分之一。JJ到腦頂,為身高的四分之一。肩寬的最大跨度,是身高的四分之一。臂肘到指根是身高的五分之一,到腋窩夾角是身高的八分之一。手的全長為身高的十分之一。下巴到鼻尖、髮際到眉線的距離均與耳長相同,都是臉長的三分之一。
PS:所以現在大家愛說,完美的長腿歐巴和女神得九頭身!
看過藝術史的都該知道,從文藝復興開始有大批藝術家具有非凡的數學成就和研究。他們通過數學來完成藝術作品,希望在數學裡找到無上規律和美學,雖然這聽起來就像中二少年在脫離黑暗期急切擁抱理性曙光時用力過猛的表現,並且,藝術的評判標準並不只是將理性和規律作為唯一標準(就像丟勒臨終前的反思)。但是,這些嘗試和研究都完成了很多了不起的成就,也創造了眾多無法衡量價值的珍作。
而這些理論在20世紀被包豪斯學院進一步完善,開始針對真正實用的設計進行理性構建。包豪斯的教學是在實用主義、極簡主義、社會主義思潮下推動的,還包含畢達哥拉斯學派對美的客觀存在法則「和諧、節奏、均衡、對比」。其教學三大戒律:
1、 形式追隨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
2、 忠實於原材料(Truth to Materials)
3、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主張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進行,不能以單純的奇、新、怪為設計的目的和標準,而是要「通過精心考慮限定某幾種基本形式重複使用,而造成一種有變化的簡潔效果。」包豪斯無論平面、工業或者建築設計都存在眾多具備嚴謹數學邏輯和符合黃金比例的作品,比如他們的校徽。
還有我特別推崇的這些在這個時期設計出的傢具。布爾諾椅、巴塞羅那椅、柯布西耶的休閑椅。他們都成了宜家爆款的原型,造福我等屁民。
正好最近還看了《蓬皮杜藝術展》,有段柯布西耶的話特地拍了下來「 越來越多的建築和機器的設計都遵循某種比例、都在體量和材料上做文章,其中不乏真正的藝術家。因為這樣的設計中包含數字,而數學意味著秩序。」
什麼是秩序,並不只有黃金比例、數列、螺旋的相關衍生。還包含根號2矩形、模數理論等其它幾何規則。A4紙之所以沒有採用黃金比例是因為在根號2體系下可以完美的進行無限分割的矩形,更符合成本和工藝的需求。
----------------------------------------------------------------------------------------------------------------------
上面說了這麼多,還沒開始進入正題,到底知道這些和設計LOGO有什麼關係。還是那句話,正三觀。應用幾何學進行設計需要對設計幾何學有足夠充足的了解,當你開始進行構思時,在草稿階段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實際操作里去,而不是等做完以後再隨便畫一堆唬人的輔助線(裝逼線)來糊弄客戶和Boss。
作為懶癌患者就不自己做一個出來賣弄自己淺薄的學識了(太簡單沒說服力、太複雜又沒準Hold不住自打自臉O_O……),下面就分析一些LOGO的創作規則,帶你理解黃金分割的應用。
比我還嚴重的懶癌患者作品之——國家地理LOGO:
就特么一個矩形啊!但是該矩形的高和寬的長度,是根據黃金比例來定義的,雖然這樣的方案看上去不可思議,但就是應用起來了,而且效果眾所周知的好!
蜜汁曲線形狀之——百事LOGO:
這個也是效果好得離譜的百事可樂最新logo,通過定義最初始的兩個圓形確認主體。圓a和b的直徑首先符合黃金比,然後斜四十五度角邊緣作為交點。接著確認內圓的直徑(這個沒有具體查資料還分析不出成因,可能和列印的極限有關係),然後在上下都加入一條弧線來完成整個圖形的裁切。太晚了沒精力自己畫一遍來確定這兩條弧線的圓。但根據猜測,可以將a或b作為黃金矩形中切割出來的較小的圓,而上下增加的這兩條弧線曲率則來源在同一體系下其它較大的圓。
不過這還沒結束,你們以為只要拖出這兩個圓隨便擺放就完成了嗎!我相信在定義圓心位置的過程也一定使用了幾何規則,絕對不是憑感覺!!所以最終呈現的效果能如此優雅。
至於蘋果的LOGO分析,網上一直流傳的那張圖,我覺得應該是被強制套用上去的。放一張比較有說服力的圖解:
最後再放一張前兩年特別火的黃金比例icon小教程:
黃金比例和幾何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先不說帶有爭議的美學部分,但就說邏輯性,是衡量一個LOGO是否嚴謹的重要指標,越簡單的圖形越是如此。在《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中也曾提到,一個元素將於所處空間的其它元素產生聯繫,而幾何就是LOGO中進行聯繫的橋樑之一。
如果你們不具備這種幾何設計基礎的素養,還天真的以為裝逼線和黃金比例只是事後套上去的把戲,拒絕學習深奧的知識,那就只能看著這些價值數百萬的設計落地後開始質疑人生!
成為不了這樣的設計師沒關係,但可悲的是你們連他們在畫什麼都看不懂…………
-------------------------------------------------------------------------------------------------------------
最近開個新QQ群,想著偶爾指導下新人吹吹水或者搞搞課之類的,你們看著加:5537969
現在已經很少 freehand 設計的圖標了。用數學公式和標準幾何圖形來設計圖標,能夠賦予圖標一種「神性」的美感。當然大多數設計都會有故意的細微偏差,為的是避免「刻板」形象,同時還能營造一種「無法被破解」的神秘感。
Apple 的蘋果型 logo 最初由 Rob Janoff 設計,完全手繪,是這樣的:
後來蘋果請到設計公司 Landor Associates 來調整外形線條,使其更加勻稱,更「數學」,Rob 在一個採訪裡面也表達了自己的後悔,「我總是問自己,為什麼一開始沒有想到這麼做」:
The apple shape changed slightly from my original design in the early 80"s. The design firm Landor Associates made the changes. They brightened the colors, they made the shapes much more symmetrical, much more geometric. When I designed it I pretty much did it freehand. I often think to myself why didn"t I do that ... via Interview with Rob Janoff, designer of the Apple logo
至於現在 Apple 的 logo 是不是嚴格符合黃金分割比例,Quora 上面已經有一個非常好的回答:
David Cole"s answer to Apple Inc.: Does the Apple logo really adhere to the golden ratio?
結論是:非常接近。但這樣的偏差,是故意而為之。感覺壓倒一切。
黃金分割其實在logo設計中作用不大,黃金分割是自然最舒服的比例么?在企業發展中我們可分為前期和後期的階段。前期階段在設計LOGO的時候,可能會有一種認為黃金分割是增加信心的作用,後期的時候黃金分割也是為了增加企業文化加上去的。
其實黃金分割是否是最合適的設計比例,這要看我們自然中物體的比例是不是黃金分割。在設計logo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完整的logo再加上黃金分割之後你會覺得很舒服是嗎?沒
錯,這個心理作用是恰當的,你可以告知大家你的logo是在美觀等等之後加上黃金分割。那麼大家都可能更舒服一點。事實上我們並不需要黃金分割也可以將LOGO設計的很好,這個取決於設計師,而設計師的設計能力取決是是否使用黃金分割。現在我們陷入了一個矛盾的點。自然界就是喜歡矛盾,愛因斯坦如是說。
233333 要讓你失望了。
紅綠燈
後期給客戶看的時候順便畫的,讓客戶感覺這LOGO就是完美的存在,哎。
我不是設計師.學過機械設計.
黃金比例應該有在用,很多事情,在沒法確定的情況下,黃金比例作為一個首選經驗值在用.這樣很容易達到一個但求無過的結果.
至於圓弧,拋開我不懂的藝術角度純從技術角度看,對於加工工藝更友好.
至於那個黃金螺線也就是"斐波那契螺旋線",在攝影上常用來構圖.
反正就是特別爽
不好意思的貼一下老東家的logo,直白的應用也沒問題
第一次作答,可能不大專業。敬請指正。
1.黃金比例是一種在人和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比例,並非只是人類視覺上偏好這種比例,包括自然界中很多動植物的生命成長方式都和這個比例關係有關。與此比例相關的斐波那契數列中,每個數字都來自此序列之內,除了數字本身以外不會再有所增加,它是一個自生序列。將他和自然的發展比起來,則是說明了世界從一無所有(0)到萬物衍生的過程。人體、鸚鵡螺、松果、心跳、行星與其不唯一衛星之間距離的關聯性,都存在這黃金比例。這個比例不是人類的發明,而是自然的傑作。在進行LOGO創作的時候,使用黃金比例的重點,不只是在於你在開始製作圖形的時候,將黃金比例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視覺規則來對圖形進行設計或優化,而是在於你進行LOGO創意之初,就應當作為一種文化、思想、哲學來融入你所設計LOGO的最內涵的部位。黃金比例是一個具備哲學意義的數學定理,當你使用的時候,它不只應是參考線,還應該是骨架線。
2.Sybase的LOGO,也就是黃金矩形和黃金分割螺旋線,是我們最常見和熟知的黃金比例的圖形形式。但是黃金比例的存在遠不只在於此。例如,黃金螺旋曲線同樣存在於正五角星中,而很多植物的花瓣、果核中籽的樹木都有類似五角星的形狀(恆剖一個蘋果就能看到),很多植物葉子沿著莖生長的時候也遵循螺旋構型;再如,松果上的每顆松子都同時屬於兩根螺旋線,而在松果上總共有8根順時針螺旋線和13根逆時針螺旋線,8:13是非常接近黃金比的比例(自然界沒有絕對值,近似值才能保證多樣性),8和13也是斐波那契數列中的相鄰數字。在設計的時候,對黃金比例的運用方法是多樣的,可以是顯性,也可以是隱性的。黃金比例源於自然,和我們的生活也息息相關。多在自然中去尋找靈感。同時黃金比例也並不一定要使用成絕對值,一方面,從數學上看,黃金比例Ф本身是存在而無法實現的(他是一個無理數),另一方面,大自然本身也具備對近似值的寬容,近似值而非絕對值是多樣性的保證。
3.總的說來,黃金比例在設計中是一種美學原理、數學規則,也是一種自然原則、哲學理念。它在自然和文明之中的存在如此之廣,所涉及的知識如此之多,說它是一種體系也不為過。在設計logo使用的時候,除了注意外形上的Ф,更要注意內涵中的Ф。另外,twitter和蘋果的圖,假定其不是反推,而是在設計時便尤其考量,那麼這個工作屬於logo設計的精細化作業。你在草圖創意時期對黃金比例理念的應用,就屬於在內涵上使用的Ф,而你在精細化作業時期對黃金比例的運用,則應當屬於外形上的Ф。兩者都很重要。
個人認為
因為:黃金分割源於大自然法則,深植於人性
而 :設計師設計出來的受到廣泛贊同的作品是符合設計師本人的人性的,同樣也是符合受眾的人性的
所以:即便是設計師沒有直接使用黃金分割,作品完成後比對黃金分割也是會大體契合的,甚至完全吻合推薦閱讀:
※城市畫報的新版 logo 比舊版好在哪?
※如何引導設計師理解我的設計要求,去按照我要求去設計logo?
※這種效果的圖用Photoshop 怎麼做?
※軟體的保存按鈕為什麼還是軟盤?如果改變,應該改成什麼?
※專業人士製作平面設計作品、設計Logo 或UI、插畫等的效率有多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