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沒有奧斯卡、格萊美這種全國級別的獎項?


中國最權威陣容最強大的
2017QQ音樂年度盛典
嘉賓名單 有顏有腿才華橫溢的T*****
小鮮肉L* W**
全球人氣男團E**
………………………………………………

粉絲們快來QQ音樂為你們的愛豆投票吧
………………………………………………
普通用戶每天最多可投5票
綠鑽LV1用戶每天最多可投10票
綠鑽LV2用戶每天最多可投15票
以此類推
綠鑽豪華版用戶比普通綠鑽用戶每天可多投2票
年費綠鑽用戶每天在預付費及手機或寬頻開通的綠鑽用戶的票數基礎上加5票
……………………………………………
「行**親們,我們要被隔壁家的周杰倫趕超了,以下是小號投票方法。大家進群我提供小號。」
「H吧家人們,大家努力把愛豆刷到第一。」
………
……………………………………………
「隔壁凳子騎家憑什麼到第一了,真不要臉,鄧紫棋大粗腿,小短腿,EXO才是天下第一,趕快刷上去。!」
「行**又來秀智商了,一群腦殘粉,離我們家紫棋姐姐遠點,我們紫棋有顏有實力,比你們高麗棒子一群娘炮不好多了。」
……………………………………………
。。。。。。。。。。。。
歡迎收看由XXXXX,XXXXX,XXX冠名播出的QQ音樂年度音樂盛典,本次盛典的贊助商有XXX,XXX,XXX,XXX,以及XXXX,XXX,XXX。
。。。。。。。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吼吼吼啊啊,我男神好帥好帥好帥,男神男神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女神最美女神最美!!好美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傻逼棒子不要來刷存在感了!」
「你以為你大天朝多優越啊?」
「行星飯滾,別瞎逼逼。」
「王俊凱我要給你生孩子!」
「凱源凱源凱源凱源凱源凱源!」
………………………………………………
「最受歡迎的歌手 是 (廣告)
歡迎收看由XXXXX,XXXXX,XXX冠名播出的QQ音樂年度音樂盛典,本次盛典的贊助商有XXX,XXX,XXX,XXX,以及XXXX,XXX,XXX。
最受歡迎的歌手是 鹿晗。」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鹿哥好棒好棒好棒」
-「鹿哥好帥好帥好帥,皮膚好棒,好白,臉好小,好帥啊啊啊啊啊啊啊。」
。。。。
「最受歡迎的組合 是 (廣告)
歡迎收看由XXXXX,XXXXX,XXX冠名播出的QQ音樂年度音樂盛典,本次盛典的贊助商有XXX,XXX,XXX,XXX,以及XXXX,XXX,XXX。
最受歡迎的組合是 TFBoys。」
-「王俊凱好帥王俊凱好帥。啊啊啊啊啊」
-「凱源一對凱源永遠在一起啊啊啊啊」
-「四葉草是素質飯,三葉草滾粗。」
-「YYQX是傻逼傻逼傻逼。。啊啊啊啊啊凱源凱源凱源凱源凱源凱源。」

歡迎收看中國最權威陣容最強大的2017QQ音樂年度音樂盛典,我們明年見。


看你怎麼理解了,像奧斯卡這種大規模業界投票(大約6000張選票)決定獲獎名單的,中國範圍內確實沒有,全世界只有美國有。如果從奧斯卡評選方式上講,最接近奧斯卡的是「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都是業界人士一人一票投出結果。但是從近幾年「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獎」的運作方式來看,導演協會終究還是選擇了「精英評審團」的方式~所以,目前,只有「香港電影金像獎」採取和奧斯卡一樣的「公投」方式評獎~

為什麼中國沒有奧斯卡,簡單來說,主要還是因為中國電影工業化沒有建立起來,「製片人工會」「演員工會」「導演工會」「編劇工會」等等,都是好萊塢多年工業化發展的結果,中國想要走上這一步,任重而道遠。

再一個,是因為體制原因,「工會」在美國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組織,幾乎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工會,它使得行業變得強大,同時也限制了個人的自由。像「工會」這種東西,中國確實不怎麼有,電影人很難自行團結在一起做一個工會組織,因為一旦工會化,自己的個人品牌影響力必然會相對削弱。

再一個,也有政治的因素,在中國大陸,目測只有「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是業內組織,像什麼「中國電影評論協會」基本都被官方化了,在中國大陸,想要脫離官方,舉辦一個有影響力的專業的電影獎,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正如你看到的「金雞獎」,表面上說是專家獎,其實跟「華表獎」已經沒多大差別了,只要是主旋律,只要是表現我黨光輝歷程的,都是得獎寵兒。

再說一說各類獎項吧。中國大陸的「金雞獎」「百花獎」「華表獎」都被官方化了,不管是對藝術本身,還是對資深影迷來說,沒什麼參考價值,雞肋一個。至於「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可以在影展上看看近期和經典的展映電影還可以,至於「金爵獎」「天壇獎」真的不值錢。都是戛納看不上的電影,上海撿起來當個寶,就電影質量而言,和戛納根本沒法比。

「香港電影金像獎」是按照奧斯卡的方式評獎的,在香港電影黃金年代是無比耀眼,只可惜港片式微,又不肯擴大評選範圍,固步自封,實在可惜。

「金馬獎」源於台灣,和「百花獎」同年,90年代起逐步鬆綁,面向所有華語片,是目前最受認可的華語電影獎。但它不是按照奧斯卡的評選方式評獎,是按照戛納的「精英評審團」方式評獎。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也是「精英評審團」評獎,這個獎每年都很難產,經費拮据,不知道還能不能辦下去。


百事音樂風雲榜


中國是有所謂「全國性音樂獎」和「全國性電影獎」的,只不過大家都不太關注罷了

(感覺應該細分為「強國電影獎」和「中國電影獎」更合適呢)


(寫個電影貼還把小粉紅炸出來了,真是怪事,還教育我「為什麼要在談電影的時候摻雜政治」?呵呵噠是誰在電影評選中摻政治摻的連臉都不要了的?正告那些看到」強國「就比被輪了還難受的強國三0和小粉紅,你曬張《飛天》正版DVD的圖片或者哪怕是張票根再來給我BB吧,這點血都沒出過裝什麼赤膽忠心啊?)

首先說說電影獎,中國有三個全國性電影獎(別給我說華表獎,那個特么是趙國的),

第一個是「中國電影金雞獎」(強國所有)

創辦於1981年,其類似於美帝的奧斯卡,即由專業的評審學會來評選最佳電影。

第二個是「大眾電影百花獎」(強國所有)

創辦於1962年,類似於美帝的「人民選擇獎」,即由觀眾投票來選擇最受觀眾喜愛的電影

第三個是「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這才是真正的「中國電影獎「,因為本獎項是唯一一個允許兩岸三地電影共同參評的[無論有無內地廠商參與制片])

創辦於2001年,類似於美帝的「金球獎」,即由影視傳媒評選出最佳電影

然後問題就來了
為啥大家感覺都沒聽過?或者哪怕聽過,也沒覺得這東西有啥了不起的?

答案是:強國兩個」全國獎「,無論是影片質量,還是群眾參與程度,真是不怎麼地啊!(最後一個中國電影獎除外,一會我們單說)

我們提到奧斯卡,會想到什麼?第一肯定是高大上、過硬的影片質量;
我們提到人民選擇獎,會想到什麼?第一肯定是口水多、爭議廣泛、毀譽參半,等等;


那麼,強國的奧斯卡,質量過硬嗎?強國的「人民選擇獎」,人民參與程度高嗎?


首先我們來看下「本土奧斯卡」,即金雞獎的影片質量,並附以奧斯卡為對比(資料來自時光網電影節/頒獎典禮頻道)

金雞獎近十屆的「最佳電影獎」獲獎名單如下:
2015 狼圖騰(時光評分7.3)
2013 中國合伙人(時光評分7.7)
2011 飛天(時光評分4.3)
2009 集結號(時光評分7.3)/梅蘭芳(時光評分7)
2007 雲水謠(時光評分7.4)
2005 可可西里(時光評分8.1)/太行山上(時光評分6.4)
2004 美麗上海(時光評分7.5)
2003 暖(時光評分8.1)/驚濤駭浪(時光評分6.8)
2002 衝出亞馬遜(時光評分6.5)/美麗的大腳(時光評分7.3)
2001 毛澤東在1925(時光因評分人數太少不顯示評分,豆瓣評分4.7可供參考)

近十屆金雞獎獲獎電影平均評分為:6.9,這在時光的分數值上也就是個「剛及格」的分數,而其中甚至有4.3分的電影(神馬,時光評分太極端?哦,豆瓣2.8);

而近十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獲獎名單如下:
2015 鳥人(8.4)
2014 為奴十二年(8)
2013 逃離德黑蘭(8.1)
2012 藝術家(8.4)
2011 國王的演講(8.3)
2010 拆彈部隊(7.6)
2009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8.2)
2008 老無所依(8.1)
2007 無間行者(7.6)
2006 撞車(8.2)

近十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平均分為:8.1分,在時光網上屬於「佳作」的平均分,最低分的《拆彈部隊》和《無間行者》也達到了7.5分以上的「不錯作品「的評分標準


兩個獎項間有平均1.2分的分差,這在電影評分上的差距有多大應該不用我科普。


更遑論,金雞獎歷史上曾經多次出現過爛片擊敗佳片奪魁的例子,這在奧斯卡上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事,例如:
2015年,《狼圖騰》(7.2)擊敗了當年的金像獎寵兒《黃金時代》(7.7)
2011年,主旋律電影《飛天》(4.3)擊敗了《鋼的琴》(8.0)
2009年,《梅蘭芳》(7.0)擊敗了《立春》(7.5)
2007年,主旋律電影《太行山上》(6.4)擊敗了《我們倆》(8.2)
2003年,主旋律電影《驚濤駭浪》(6.8)擊敗了《台灣往事》(8.1)
……
這種根本無視影片質量,故意為主旋律片保駕護航的做法大大降低了金雞獎的權威性(我在此沒有舉出當年《大決戰》擊敗《過年》的例子,因為《大決戰》和上面那幾個片比肯定不會被歸為爛片)。千萬不要說美國也有主旋律什麼的,爛片就是爛片,怎麼洗都洗不幹凈,即使是美國主旋律也是如此——《超級戰艦》或者《洛杉磯之戰》什麼的夠美國主旋律了吧,你覺得這片能得奧斯卡?


「中國奧斯卡」不能代表中國電影的質量,「中國人民選擇獎」也不能代表人民,不然我選幾個百花獎的獲獎影片你們來看看自己看過沒,就算看過你告訴我你喜歡不,哪怕作為腦殘粉?(說實話,選《小時代》都比選這些片靠譜):
2010年 《建國大業》(擊敗了《風聲》和《十月圍城》)
2006年 《張思德》(擊敗了《功夫》)
2003年 《鄧小平》
2001年 《生死抉擇》《芬芳誓言》(要知道,2000年的中國誕生了《鬼子來了》、《卧虎藏龍》和《蘇州河》……)
2000年 《國歌》(1999年的中國誕生了《那山那人那狗》、《我的1919》、《洗澡》……)

說實在的,反而是影響力最小、沒有「權威機構」參評,也不代表「人民呼聲」的的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每年選出的電影質量要高一些,
例如:2015 推拿(7.8)
2013 邊境風雲(7.4)
2012 賽德克·巴萊(8.3)
2011 當愛來的時候(7.4)
2010 不能沒有你(8.1)
2009 天水圍的日與夜(8.2)
2008 圖雅的婚事(7.9)
2007 瘋狂的石頭(7.7)
2006 黑社會(7,4)
2005 德拉姆(8.0)
平均分7.8,遠高於金雞獎的6.9,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不能說沒有問題,例如2013年口碑一般的《邊境風雲》擊敗了當年大受好評的《逆光飛翔》(8.1)和《萬箭穿心》(7.7),2011年《當愛來的時候》擊敗了《艋舺》(7.8)。不過,相對金雞獎那種故意作死,百花獎那種「人民頂個Q"來說,的確算是好的。
此外,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在強國並不受待見,因此進一步喪失了其應有的影響力。原因在於該獎是南都發起的,評委會班子以香港人為主,內地參與者多是王小帥、婁燁這種拍過禁片的,入圍電影又類型複雜很多不符合強國價值觀——好多參賽影片甚至都過不了光腚腫菊的慧眼——你在影院看過《艋舺》?看過《九降風》?看過《雛妓》?看過《黑社會1+2》?這可都是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的提名乃至獲獎影片啊!

至於音樂,天朝有個這個

關於這個獎,我查閱到如下資料:

金鐘獎發展
中國音樂金鐘獎從2001年創立,2003年正式在廣州 長期舉辦,從2005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 2007年第六屆開始,中國音樂金鐘獎在獎項設置、比賽方式、報送方法等方面作出較大調整,增設了理論評論獎,在表演獎中增設了全國合唱比賽和全國流行音樂大賽,進而使金鐘獎的獎項設置更加合理、評選體系更趨完善。2011年第八屆開始,經港澳辦和台辦的批准,港澳台選手得以參與金鐘獎。

獎項設置
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設置了作品獎、表演獎、理論評論獎、終身成就獎全部四個子項目。
作品獎包括:器樂作品獎(小型器樂組合)和聲樂作品獎(組合演唱)評獎。
表演獎包括七大賽項,分別為二胡比賽、古箏比賽、民樂組合、鋼琴比賽、鋼琴與弦樂重奏比賽、聲樂演唱比賽(美聲組、民族組)、流行音樂大賽(男聲組、女聲組、組合組演唱)。
理論評論獎參評論著將按中國音樂史學,民族音樂學,西方音樂史學和音樂美學四個類別進行評選。

當時我就想……

另,搜上面王寶強張圖的時候有驚喜

注意,有」空手指「,慎點

哦對了,上面還有人提到了」上海國際電影節「,那我就來補充點資料……

」上海國際電影節「是吧,國際A級電影節是吧?哦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都給我閃開,我要開黑了!

大多數人都知道,一般的國際A級電影節,都會在」主競賽單元外「設置其他的獎項,鼓勵小成本電影、新人導演、非傳統電影(如LGBT電影)的創作,例如戛納電影節設有」一種關注「大獎、」金攝影機獎「和」電影基石獎「,威尼斯電影節設有」馬賽羅·馬斯楚安尼獎「和」路易吉.德.勞倫蒂斯獎「(有人說沃爾皮杯也算,對此待議,個人感覺沃爾皮杯是主流圈的),柏林電影節設有」天主教人道精神獎「和」泰迪獎「(針對LGBT電影)。

天朝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不甘示弱,它的組委會設置了一個獎項,叫做」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說實話這個「傳媒大獎」是選出過好電影的,例如《鋼的琴》,《天狗》,
但是,但是就出來了……胖友們,你們知道,還有哪些電影得過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的最佳電影么?


截圖來了!

如果讓你們再看下「最佳影片」的提名電影,估計你們會瘋了的……

我發誓最後一個不是我P上去的……不信你們去時光查……

對啦,此獎項還非常鼓勵「新人導演」哦,讓我們來看下最近幾屆的新人導演都是誰吧!

我選擇

對了,感謝 @賈貝樂 同學的提醒,黑完了上海國際電影節又可以黑北京國際電影節了!

《何以笙簫默》獲3項獎成北京國際電影節最大贏家

我就把鏈接放在這,什麼都不說……


笑cry…前面倆答案不要太直接…


大陸電影,金雞獎,華表獎,百花獎
大陸電視劇,金鷹獎,飛天獎
台灣電影,台灣金馬獎
台灣音樂,台灣金曲獎
香港電影,香港金像獎

中國文學,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

科學技術

國家科技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

還有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首選,獲獎電影必須是在國內院線上映過。
然後我們再看看美國奧斯卡一般都青睞什麼樣的電影:
1.同性戀題材

作為一個並不太接受同性戀的國家,同性電影極少數的成為國產電影的題材,即使有,也很難搬上大銀幕。而常常是這樣的電影,能夠拍出獨特的視角和高水準。

2.軍事

中國戰爭片能數得上的差不多也就只有馮小剛的《集結號》和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了。其他的大多都是軍旅和勵志題材,給國人看可以,到你要說這樣的電影得一個全國性的獎項,可能有失水準。

3.政治

在美國,可以炸白宮,可以抨擊總統,可以拿總統開玩笑,可以用電影的手法來揭示政客的醜惡。這樣的電影,也很受奧斯卡的青睞。換在中國,你試試。

4.歷史

美國人經常在電影里提及自己的黑歷史,甚至直接就此為題,拍一部電影,比如《為奴十二年》這樣的電影,而換在中國,你拍一個以文革為題的電影試試。

5.負能量
在奧斯卡獎項里,也有很多負能量的電影,例如《撞車》,它們在用負能量披露社會體質的一些疏漏和缺點,而中國,這樣的電影極少數的允許搬上銀幕。

6.技術
奧斯卡有專門的技術部門獎項,而中國電影很少有拿的出手的特效,即使有,也不會年年都有,隨意的頒一個獎有失權威。

說真的其實中國有很多好的故事片和導演,只是……


樓主你聽說過金雞百花嗎?


就說電影方面吧。

如果這個「級別」按規格之意理解的話,我朝有金雞百花獎,國家級獎項,比奧斯卡這種行業獎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如果這個「級別」按影響之意理解的話,就像奧斯卡獎一個行業獎怎麼就成了美國春晚,這是在美國;在我朝,中央已經決定了,由金雞百花獎來充當電影最高獎。但是金雞百花獎影響力日漸衰微,有評選機制的原因,也有舉辦單位能力的原因(人家感動中國就辦得紅紅火火)。


@金雞獎
@百花獎


電影有廣電總局黑名單,歌曲有文化部黑名單。


安徽衛視每年有個國劇盛典,一直不知道幹什麼的,直到今年頒給了林永健,然後他的獲獎感言是,奧斯卡的小金人我這輩子拿不到了,但是我獲得了中國的奧斯卡,嚇得我虎軀一震。。。


奧斯卡陰影下的中國電影之殤

在過去24小時里,世界上最受關注的莫過於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在頒獎典禮之前,各大媒體已經推出了各種獲獎名單,雖然只是預測版,但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傳統,受到人們的追捧。如果沒有這道開胃菜,奧斯卡頒獎典禮似乎會失色不少。

然而,當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帷幕落下之後,我們撥開喧囂的迷霧就會發現一個尷尬的事實:當中國電影票房佔據世界第二的時候,奧斯卡依然沒有一部華語電影的影子。

現實令人尷尬,歷史則令人傷心:華語影片已經14年無緣奧斯卡,這似乎也成了一種傳統,而這一次我國選送的三部華語片更是連提名都沒蹭到一個。

這三部華語片分別是代表內地的《大唐玄奘》、代表台灣的《只要我長大》和代表香港的《踏雪尋梅》。

我沒有看過《只要我長大》和《踏雪尋梅》,所以這裡只說一說《大唐玄奘》。

1

在我看《大唐玄奘》之前,我就從網上知道這是一部很爛的電影,票房口碑都爛,可以說是極品。而更極品的是,這部電影將代表大陸逐鹿奧斯卡。民間口碑極差,官方卻極為認同,這兩者的反差勾起了我的興趣。

熬了兩個小時,我堅持著看完電影。除了黃曉明,不,是玄奘,除了玄奘在熒幕上走來走去,如果不是有一個叫《西遊記》的小說,我或許會忘記他走來走去的目的。

整部電影就像只有白開水的湯一樣,寡然無味。同樣是以玄奘西天取經為背景,一個能寫出《西遊記》,一個能拍出《大唐玄奘》,為什麼這兩者的水平一個在天,一個在地?或者說,這部電影原名是《黃曉明穿越大唐記》,只是臨時改的?

不管怎樣,這部電影還是有些優點的,至少它讓我深刻體會到「真理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同時也讓我理解,不是中國電影無緣奧斯卡,而是中國電影壓根就放棄了奧斯卡,每年選送申奧片,完全是為了維護中美友好關係。從這一點來說,《大唐玄奘》無疑是偉大的。

儘管作為一部電影,它沒有表現電影應該有的東西,作為一部人物傳記,它也沒有展現人物豐富的經歷,但是作為一部長達兩個小時的中國宣傳片,它生動表現了中國人捨生取義的大無畏精神。在這種精神的號召之下,任何觀眾都能沉醉其中。有了它,失眠的人再也不用吃藥了。

相比於電影的這種功能,無論是奧斯卡提名的還是獲獎的影片,都只能望塵莫及。

2

除此之外,與《大唐玄奘》相比,奧斯卡獲獎影片任有諸多缺點。《愛樂之城》講的是兩個人之間的愛情故事,與玄奘的傳奇經歷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月光男孩》看名字就知道講的是一個男孩的故事,與被尊稱為三藏法師的玄奘比起來,身份地位不知差了多少;《海邊的曼徹斯特》說的只是一個普通中年男人的故事,與玄奘比起來精神境界又不知低了多少。

無疑,玄奘的思想和經歷遠勝其他電影的主人公。

無疑,其他電影都是有口皆碑的好片。

無疑,《大唐玄奘》是部徹頭徹尾的爛片。

究其原因,只在一個「人」字。

毋庸置疑,玄奘是一個傳奇角色,但電影中的玄奘只是名為「取經人」的道具,除了取經他什麼也不在乎,這是好事,說明意志堅定,但堅定到沒有情感起伏,和一根木頭也沒什麼兩樣,除了這根木頭有個響噹噹的名字。

儘管《愛樂之城》、《月光男孩》、《海邊的曼徹斯特》這三部電影的主人公過得只是普通的生活,遠沒有玄奘富有傳奇色彩,但是他們比電影中的玄奘更富有人味。他們是人,而不是名為人的道具。

當電影中的角色變成概念化道具的時候,人們怎麼會喜歡這樣的電影?

《大唐玄奘》只有5.2的評分,充分說明了普通民眾排斥這種沒有人味的電影。這樣的電影,除了用來申奧,還能幹嘛呢?我想不出。

不過,《大唐玄奘》雖爛,但是比它爛的國產電影一抓一大把。它的問題也只是國產電影的一個縮影:只有概念而無人味,這是國產電影的通病。

「白富美」、「高富帥」、「屌絲男」、「腐女」等等標籤化的辭彙不僅出現在我們的新聞里,更是化身一個個臉譜化的人物出現在我們的電影里。新聞可以採取貼標籤的方式,因為它為了吸引眼球本身就具有媚俗的特點,但是電影決不可這麼做,因為電影展現的從來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任何人都是不能被標籤化的,或者說,任何人都有諸多標籤。

標籤化、臉譜化的人物,只是創作者無心和無能的產物。

2016年,《驢得水》被奉為神作,它之所以能夠成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電影里的每個人物都無法被標籤化,他們太生動,太複雜。每一個人物單獨拿出來,都能拍成一部電影。

這才是好的電影!

奧斯卡終將過去,在這場世界性的狂歡之後,中國電影應該好好反思。不僅要反思為什麼中國拍不出好電影,更要反思如何拍出好電影。

究其根本,不是我們無緣奧斯卡,而是我們無法拍出好電影。這才是當下中國電影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本文首發自微信公眾號:書淵(ID:Shuyuan101)


感動中國就是國家級別的獎項


金雞獎,百花獎,飛天獎,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左右曾成為大陸人民的熱捧。那時的華語電影並非個個佳片,但確實為物質開放初期,急需精神作品撫慰文革後的創傷的人提供了抒發渠道。
而新千年前後,電影進入一個新紀元,世界對電影的觀點趨於多元化。新創作風格不斷的湧現。歐洲電影,南美電影在不斷突破,北美除大製片廠外,獨立電影的馬頭暗暗嘶鳴抬起。大浪在慢慢彙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為進口片定了配額,還不時引入藝術片展會。看似電影在中國是美妙的狂想曲,越發興旺,而與此同時國語片的進展卻越來越走向一條異路,雖好片不斷,但我們的評析標準卻讓人摸不著頭腦,爛片無敵爛,好片可以換個觀點接著爛……
市場保護?廣電糞化局?別不敢揭露紗布下留著膿泡的瘡疤了!!!光是製片已經向西方投降了,從五四開始,處處都是想閹割民族精神的小赤佬!!!


因為光腚總菊和焚化部


那你會看到國內長得好看的小鮮肉歌手們包攬影帝和年度專輯歌曲,


連一個統計數據統計流媒的正規榜單都沒有還說格萊美……


評誰是最爛的片嘛?


很簡單,因為我們國家還沒有強大到可以向任何一個國家進行文化輸出。


推薦閱讀:

怎麼評價葉錦添在電影美術方面的造詣?
如何評價電影《招魂2》?
如何看待《舌尖上的粵語》這部短片?
如何評價演員宋洋?
如何評價電影《雷神3:諸神黃昏》(Thor: Ragnarok)?

TAG:電影 | 奧斯卡 | 格萊美獎GrammyAward | 中國 | 生活、藝術、文化與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