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對蝙蝠俠是怎樣的情感?


現任Batman漫畫的編劇Scott Synder 在訪談中表示,小丑自己把他和蝙蝠俠之間的關係定位為弄臣和國王的關係,小丑希望通過各種糟糕的、甚至是恐怖的挑戰推給蝙蝠俠,使他變強,成為Bat King,Batman Family的其他成員會使蝙蝠俠變弱, 而他和哥譚市的其他犯罪分子才是蝙蝠俠的家人。小丑的這種觀點也最終導致了Death of the Family大事件的爆發。

Batman #17 Cover本回答及圖片參考自豆瓣Batman小站的一篇譯文
【訪談】Scott Snyder談論DEATH OF THE FAMILY結局(總結)


小丑只是一個沒有道德,追求有趣的人。
小丑並不是為了作惡而去作惡,也不是為了金錢或者別的什麼,而只是單單為了有趣。
在電影batman:dark knight小丑說過這麼一段話:
「I don』t want to kill you. What would I do without you? Go back to ripen off mob dealers, no, no, no, no, you…You complete…me.」
顯然,小丑把蝙蝠俠當做了一個對手,也可以說是,小丑把蝙蝠俠當做了一個樂子。
小丑擊敗蝙蝠俠,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擊倒,或者擊殺,我認為應當叫做:玩弄。
小丑擁有很多殺死蝙蝠俠的機會,但是都沒有。舉個例子來說,正義聯盟中第一季中,盧瑟抓住了蝙蝠俠,並且禁錮,蝙蝠俠沒有任何機會逃脫,小丑只是數次的去「探望」了這位好朋友並且取笑他。(詳見正義聯盟第一季)
injustice中,同樣是盧瑟最後有機會擊殺昏迷中的蝙蝠俠,小丑用火箭筒一把轟開了盧瑟,並且說到:only me can kill the batman! (詳見injustice:god among us宣傳CG)
batman:beyond the batman中,小丑回歸的一集中,小丑通過黑科技在三少身上植入了某種在基因層面上發生作用的裝置,完全有能力偷偷摸摸,悄悄咪咪的搞掉蝙蝠俠。但實際情況是小丑大腦蝙蝠洞,把維恩莊園屠乾淨了(好吧,這裡槽點蠻多,維恩莊園我感覺隨時都是老爺,某少爺,阿福,最多有一條ACE),給蝙蝠俠留下了信息。
還有很多例子,這裡就不一一詳細列舉了。
這樣的心態大概就像是一個神經病高管突然發現手裡有了一個很經的折騰的員工,看他如何在自己手裡掙扎吧。
如果有人要說,小丑從頭到尾給人說的都是我要殺死蝙蝠俠,說我的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那麼在蝙蝠俠的老版動畫中,具體哪一集我記不得了,有這麼一個場景:小丑和哈莉在珠寶店裡,小丑身邊有一群暴徒,然後綁架了珠寶店的老闆和員工。小丑焦急的在看錶,當他提出的時間到了,邊蝙蝠俠還沒有現身,他說:"He"s late. He was never late."然後很沮喪的走向門口讓暴徒放了這些員工,hayley這個時候戴滿了一身的珠寶走過來,向她親愛的Mr.J,炫耀,並且很高興的說:we beat the bat!小丑只是讓哈莉把東西放回去,並且說到:Without him, what i"ve done is meaningless."說明了這真的是一對好基友,歡喜冤家。或許這麼說並不對,小丑或許以後還會出來作惡,但是那個時候就像5歲的小孩丟了自己最喜歡的玩具。這個小孩以後或許會淡忘這件事,也會有新的喜愛的玩具,但是那一瞬間的心情就是:這個世界簡直太糟糕了。或者:我感受到了來自這個世界的深深的惡意。
所以我認為,作者原來心中想塑造的小丑形象,並不是為了作惡,而只是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樂趣,而他想要的一切都只是樂趣而已。在他的生活中,只有樂趣才是重要的,道德,人命,金錢,敢情,都不重要,都可以拋棄。這樣的小丑看起來簡直就是壞透了,但是如果某一天,有人讓它覺得行善是件有樂趣的事情,那麼我相信他也會成為世界上最善良的人。
小丑就是個天才一般的孩童,一直保持著這樣純真的心態。


說實話我覺得新52之後的小丑故事都爛死了,蝙蝠俠主刊的小丑線也爛。
所以放一段 Brain Azzarello寫的《小丑》個人故事的結局來直接回答這個問題


「你看,這城裡神經病越來越多,床都不夠用呢,我的,分你一半,如何?」「


我要玩壞他。
只有我能玩,不許別人玩。
也不是真的玩壞,不然這個世界就不好玩了。


先摘一段分析TDKR時的文字:

## 小丑/Joker

希斯·萊傑的演繹已經將這個角色的魅力帶到了巔峰,但這個巔峰的抵達並非全無代價,TDK中的蝙蝠俠已經完全被小丑的光芒所淹沒,反派佔據了舞台中心全部的聚光燈,留給主角的只是一點昏黃的側光。在這炫麗奪目的光芒中,小丑的一切性格特徵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呈現,儘管如此,此作中的二者之間的關係,仍舊是傳統而黑白分明的,蝙蝠俠仍不肯下手取小丑的性命。

在《第零年》(Batman: Zero Year)中,蝙蝠俠的這段話,點出了其與小丑之間最為關鍵的區別。小丑嘲笑蝙蝠俠的父母,其追尋一生的意義,最後卻終結於一場再尋常不過的持槍搶劫。而他則回答道:「也許我父母的死亡毫無意義,但他們的生命則遠非如此。沒錯,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隨時死去,也許死於暴力,或是其他原因。但重要的是,在那一刻之前,我們究竟做了什麼。」

小丑與蝙蝠俠,立於生命的兩極。一方代表著混沌,隨機,瘋狂;另一方則代表著清晰、秩序、理性。面對死亡的不同態度,引出了這兩個人物的生存哲學,而兩人理念的碰撞,其實是代表對於生命兩種理解的碰撞。然而這兩種理解僅僅是理念的碰撞,真正能將二者進行區隔的,只有韋恩口中所說的:「我們究竟做了什麼。」

如果蝙蝠俠殺了小丑,二者之間的唯一區隔便不復存在,他便從秩序邁入了瘋狂。一個義警如果殺了人,便只能叫做兇手。「不殺」是決定蝙蝠俠究竟是義警還是兇手的門檻,也是所有蝙蝠俠故事都不能邁過的一道坎,一個潛規則,一個不可觸碰的禁忌。
而米勒打破了這個禁忌。

TDKR中,蝙蝠俠終於無法容忍他不停歇的殺戮,下手了結了他的生命。米勒敢於打破這個禁忌,突破描繪蝙蝠俠與小丑關係的老舊模式,其背後的邏輯,與蝙蝠俠接受新羅賓是一脈相承的。在衰老與死亡面前,韋恩已經放棄了對於自身身份最後的一點執著,他唯一在乎的,是將自己的信念傳遞下去,並以自己最後的力量,終結小丑的殺戮之旅。與TDK結尾處背負雙面人罪責逃亡的處理相比,米勒筆下蝙蝠俠的破執,更加沉靜,也更加決絕。

最後躺在小丑屍體旁的蝙蝠俠,傷痕纍纍,疲憊不堪,而邁過這道坎的他,其實已經有了死的覺悟。

但他的城市會如何面對這個殺人的義警呢?

再來一段分析《致命玩笑》的內容:

## Sanity

在小丑的實驗中,貫徹了這名人物成型的核心理念:對世界的看法。在戈登警長、芭芭拉以及你我一樣普通人的眼中,這個世界有著它自己的運轉規則。而在小丑眼中,組成這個世界的,是完全無法理解與無從預期的,完全隨機的不公平(Random Injustice)。對照他的經歷得出這個結論,也許並不算太過讓人訝異。克里斯托夫·諾蘭指導的《蝙蝠俠:黑暗騎士》(Batman: The Dark Knight)中,希斯·萊傑所扮演的小丑也吸收了《致命笑話》中便已成型的這套小丑理念。只不過不論在這部漫畫還是諾蘭的電影中,身處小丑陷阱中的人都以自己的行為否定了小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如果我們放下對「瘋癲」這個標籤本身的執著,實際上「瘋癲」如小丑,只不過是持對這世界不同看法的少數派人士罷了。他傷害他人的行為或許令人不齒,但他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卻未必沒有其合理的一面,這也是為何這個惡貫滿盈的角色,反而擁有如此眾多的擁躉。他對世界混亂本質的描繪,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契合了人們對這個世界進行觀察後所得出的結論。只不過這結論於禮於情過於冷漠,無人願意啟齒談及罷了。小丑作為反派卻可以在「瘋癲」這個標籤的掩蓋下,拋開束縛大多數人的道德準則,說出一些我們想說而又不敢說的話。

而這「最糟糕的一天」,也並不只屬於小丑和戈登警長,經歷過這一天的,還有另一個人:蝙蝠俠。

## Mirror

在作者阿蘭·摩爾心中,蝙蝠俠與小丑不過是一面鏡子內外的兩個形象,在經歷「最糟糕的一天」後,一個人選擇了將對抗邪惡作為自己終身的事業,另一個人則選擇了將邪惡作為自己終身的事業。若將這「最糟糕的一天」翻譯過來,其實正是上面曾經提及的:「隨機的不公。」在剔除其中的道德元素後,剩下的其實就是隨機二字。對於蝙蝠俠或者小丑而言,如何面對隨機也即如何面對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於此,蝙蝠俠選擇了以自身的確定來應對,而小丑則選擇了隨波逐流,以不確定來應對不確定。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蝙蝠俠的行事邏輯與準則,卻永遠猜不到下一秒鐘小丑會做些什麼。兩人的對抗中,最為動人的,並非善與惡的較量,而是秩序與混亂的對抗。看著蝙蝠俠如何在堅持自己行事邏輯的前提下以其智慧與力量擊敗花樣百出的罪惡王子小丑,就像看一名拖著沉重鐐銬的囚犯與身輕如燕、長袖善舞的舞者比賽一樣,讓人永遠為囚犯緊緊捏一把汗。

這也正是小丑這個角色本身的魅力所在,蝙蝠俠系列的反派幾乎都沒有什麼逆天的特異功能,他們之所以能夠在眾多具備神奇力量的同儕中脫穎而出,讓人記憶深刻,正是依賴其與主角部分特質的對照所產生的化學反應。正如《致命玩笑》結尾的留白,隨著警車漸漸駛近,蝙蝠俠將手伸向了小丑。其後究竟發生了什麼,沒人知道。但從蝙蝠俠最後的幾句話中,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也許在整個事件結束後,發瘋的並非戈登警長,而是蝙蝠俠自己。

補充說明一點,蝙蝠俠與小丑之間的對立關係,甚至所謂的鏡像關係,是從阿蘭?摩爾這部《致命玩笑》確立的,在之前的作品中,小丑並沒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是摩爾自己已經非常明確地表示過了,《致命玩笑》並非他很滿意的作品,這與他談到《V字仇殺隊》、《沼澤怪物》以及《守望者》時的態度截然不同,對另外幾部作品,不論談及多少次,他都表示為其驕傲。

之所以摩爾對自己的《致命玩笑》感到失望,如其所言,是因為他感覺這部作品除了確立蝙蝠俠與小丑的鏡像關係之外,沒有提出任何新鮮的東西,換言之,摩爾只是將埋在蝙蝠俠系列中的這個不算清晰的概念梳理清晰了,但並沒有建設性地展示出更深一層的理念。這也是我回過頭來看《致命玩笑》這部作品時,能夠明顯感受到的一個問題:故事線的疲弱。相比其他幾部作品的敘事架構、創作理念以及社會思考的層層疊加,《致命玩笑》明顯過於單薄。「每一個人都可能在經歷了可怕的一天之後徹底變瘋」這個論斷固然貫穿了整部漫畫的始終,但是其背後並沒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可以挖掘,更何況故事的最後戈登景觀並沒有變瘋。

《致命玩笑》之所以盛名在外,是與芭芭拉的癱瘓進入隨後的DC主線故事這一設定密切相關的,摩爾也為這一設定的過於血腥,以及毫無意義感到自責。如果僅僅要展示小丑的殘酷,完全沒必要讓芭芭拉癱瘓在床,更何況這一設定甚至引起了女權主義者的抗議。

至於小丑對蝙蝠俠的情感,我反倒是覺得BTAS裡面的解讀最為有趣,對小丑而言,蝙蝠俠的重要程度甚至超過了Harley Quinn,推薦閱讀一下Mad Love,這部作品的題目一方面可以視為對Harley愛情態度的描繪,不過好像也很適合來描繪小丑對蝙蝠俠的執著。拋開同性之愛這種讀者喜聞樂見的腦補內容,兩個人物之間的關係,其實也有點Mad Love/Hate的意思。

總而言之,蝙蝠俠與小丑之間這種奇異關係的確立,還是得歸功(罪)於我們留髮不留頭的漫畫之神,但後世眾人的盲目追隨,難免有些缺乏創意,下一個重新定義小丑的人在哪裡,現在我們還看不到,新52的小丑故事線迄今為止並不算多成功,雷聲大雨點小,至於Endgame如何,等一年以後再評價吧。



別自以為是了該死的蠢貨,這世界才不是你想像的那樣,讓我來證明給你看吧!甚麼?我輸了嗎?也很好玩啊。



基緣巧合,皂滑弄人。


漫畫,電影里老爺和小丑總是把對方虐的死去活來,但就是不殺對方。。很多反派智商比小丑低的都知道蝙蝠俠真身,唯獨小丑不知道,他這是為了愛啊。為了保護面具下的神秘。赤裸裸的相愛相殺,遊戲里小丑女要揭開昏迷的蝙蝠俠的面具就是小丑制止的。小時候看的動畫片里蝙蝠俠假死,小丑為蝙蝠俠舉行了葬禮,為蝙蝠俠留下了眼淚,還要為蝙蝠俠報仇。在阿甘之城結局裡,小丑殺了蝙蝠俠女友,可蝙蝠俠最後還是想救他。結果小丑自己打碎了解藥,最後蝙蝠俠抱著小丑屍體,看清楚不是他女友屍體,是小丑的屍體走出教堂,警察與小丑同黨們全!這他媽的才叫真愛啊,可惜始終不能在一起啊!


貓女對小丑說:你根本不想殺死他,而是深深的愛著他。

愛的深沉的丑爺。


小丑是蝙蝠俠內心最黑暗的一面,總是被蝙蝠俠壓抑著。而蝙蝠俠又是小丑內心光明的一面,而且有轉向黑暗的極高潛質。


官方倒是給了一個跑題的答案....


不義聯盟 人間之神中因妻子的死亡(基友的背叛)而憤怒(吃醋)的大超


why so serious?


小丑終生的目標是讓蝙蝠俠突破自己的底線罷了。變成一個他可以理解的人。可以看透的人。


進來找甜口,滿足離去。T^T


"you complete me"

----- gay / faggery


看平行世界的自己一般的感情…………
蝙蝠俠的經歷,就如同是丑爺在過往曾經憧憬著的【理想中的自己】一般。
就如同致命玩笑里的小丑過往一般:小丑在掉進化學池後會陷入一個兩難選擇————選擇投入瘋狂的話,就會變成現在的丑爺。
而要是選擇對害他淪落至此的犯罪份子產生報復,甚至是仇恨心理的話,就會走上類似蝙蝠俠一般的道路(詳情可以參考地球3里的小丑俠,不過地球3里的小丑俠在經歷的方面上,明顯是要比DC原世界裡的丑爺幸運多了就是了)…………



好基友


當然是單箭頭


請玩蝙蝠俠:阿甘起源


推薦閱讀:

BvS里超人之死為什麼這麼震撼人心?
《鋼鐵之軀》中關押佐德將軍的飛船為什麼是屌形,這其中有什麼深意?
看《蝙蝠俠大戰超人》之前有哪些電影需要看?

TAG: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Nolan | 蝙蝠俠 | DCCom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