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推行的平準均輸為什麼沒有像王安石變法中的均輸法、市易法那樣導致腐敗?
12-20
吳曉波的《歷代經濟變革得失》中提到王安石變法中的均輸法、市易法就是以漢武帝時期推行的平準均輸為原型的。這種政府干預經濟的手段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的效率,王安石變法就由於大面積的貪污腐敗才最終失敗,可是漢武帝的平準均輸為什麼就推行得非常成功?是漢武帝個人更加強勢,法令更嚴苛嘛?還是漢代官吏的風氣更加清廉?
漢代的中央與地方比宋代對立的多。由於中華大一統的局面剛剛開創,地方分立的思想和慣性還沒有徹底改觀,於是中央與地方長期死磕,博弈曠日持久,相當慘烈。如果說軍政對抗最焦灼的時候是七王之亂,那麼財政爭搶的高潮大概就是鹽鐵論。這個節骨眼,中央一旦出手,就必須火力全開,回頭就可能回歸先秦,真箇是連退路都沒有,改革的時候從上到下的執行者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同「敵人」作戰,哪兒有心情貪腐。
宋代不一樣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已經不是主流,或者說,千年的融合後,兩者的關係更加親密了,因為大家都認識到一個統一的政府能讓他們的收益更加穩定、豐厚和安全,聚在汴梁開會比約在中原逐鹿可以更高效的解決衝突,於是中央政府形成的原動力由征服變為凝聚,大家湊成一個中央,但不變的是對各自利益的追求。
這樣一來,朝堂之上幾乎全是各地地主集團的代言人,形成了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局面,樹蔭里的世界抽取了絕大多數的養分,於是草長鶯飛,精彩紛呈(「民間」經濟文化的繁榮),大樹(中央)的生長卻近乎停滯。
王安石想的是把槍口對準所有地方實力派,削奪地方財權,加強中央與地方的直接聯繫,拿到一手「營養」(就是減少中間環節對財稅空間的壓縮,中間拿少點,中央就能多收點),讓大樹重新生長。但他的問題在於推行政改依靠的還是既有「中央」行政體系,相當於讓地主集團革自己的命,當然搞不起來啦。於是執行環節問題頻出,地方反饋惡評不斷,腐敗問題只能算對抗政改過程的一種現象,夠不上失敗的原因。因為漢武帝更專制。反對派根本活不到能說三道四的時候。而且年代遠。留下的史料也就少了。
時勢不同了
個人認為,漢代史料記載有限,不能直接斷定當時不存在腐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