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容易受別人影響,這問題有解嗎?


總體來說就是性格善良、沒有主見、優柔寡斷。有解,需要時間。性格是好性格,但性格好不代表有人待見你,因為你體現不了你的價值,沒有價值的人朋友不會多,朋友不多就更容易珍惜感情,更容易患得患失,惡性循環。總結來說,先提升自己的內在,需要從兩方面來,一鍛煉身體,二看書學習。鍛煉身體可以提高人的精氣神,自信,魅力。練上一年你就懂了。看書可以讓人有內涵,有氣質,有自己的思維,這會提高你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幫助,會有很多的主見,建議以哲學為主線循序漸進,這一行開始時枯燥無味。有了自己的思維,有了自信,做事自然而然會得心應手,越來越有自己的主見。至少一年才有效果,如果堅持不下去,就這樣呆下去吧。


我們為什麼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

往往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而做出判斷,我們也會去關注他人的想法,比如說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總愛去先看影評,或者是先聽別人的想法,而去進行是否觀看。別人對這個影片的看法,決定了自己對這個影片的初期認知,這也就造成了我們在看這個電影的時候,往往潛意識在以這種認知進行觀看。

這種觀點證明了,我們需要別人的意見,而並不是事先要形成自己的意見。因為人們的潛意識中認為,自己不能準確把握電影,亦或者說是別人如果反映不好就不去觀看了。這是否說明我們缺乏獨立思考,亦或者說是獨立思考只是自我臆造的產物。我們的大腦不可能完全獨立,我們其實是互相依賴的社會群族,我們都是影響與被影響的產物,沒有人是完全獨立存在的。

這讓我想起了蘇格拉底,蘇格拉底之死一直是哲學史上十分糾結的話題,從哲學的觀念來看,人可以獨立與肉體而存在,人的靈魂是有思想的,但是人如果有自己的個人意識,那麼就要有集體的意識,而集體的意識與個人意識互為矛盾。

我們知道,人們在接受他人思維的時候,自己的大腦是停止運轉的,也就是說,當我們習慣於別人的思維的時候,自己很難形成自己的思維。這也是當前碎片化閱讀的弊端。

碎片化閱讀是我們如今的閱讀方式,公眾號關注了一大堆,但是有用的沒有多少,或者說是讀完了對自己沒有任何幫助。大家只是在他人的思維上表示了贊同而已,並沒有用自己的思維去考慮。大家想想學生時代,每本書都是自己在閱讀,然後形成了現有的邏輯,但是這種公眾號的閱讀形成不了自己的思維。或者說讓人們本有的邏輯完全打亂,完全消散而去。

因為公眾號中的文章很雜,人們在閱讀時往往是受到了這個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而他的看法是在他的邏輯觀念之下形成的,然而你讀完之後,並沒有自己的思想在內,使得自己只能去認同他,或者沒有證據的去反駁他,因為,你覺得他說的不符合你的胃口。人們被瑣碎化的信息充斥著大腦,而並未知道這種錯誤,反而覺得自己涉獵廣泛,形成了虛假性學識,讓人們忘乎所以。

我們在閱讀他人的觀點的時候,自我大腦處於一種節能狀態,長時間的節能會使大腦停滯。我們的大腦很喜歡放鬆,一旦有外在資源的存在,大腦的價值空間就會進行評估,從而神經區域活動迅速減弱。毫無疑問,外在影響取決於自我內在的放鬆。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心理學實驗,就是讓一群男生對100張女性面孔進行打分,在他們打完分數之後,研究者又給出由幾百名男生打出的平均分。當然,這組分數是捏造的,然後研究者對他們的重新打分進行腦部掃描。那麼變化開始產生,之前打高分的男生,由於平均分數的緣故使得他們降低的自己的分數,而打低分的男生由於平均分數的緣故使得他們提升了自己的分數。

所以,作為社會群體中的一員,我們均有一種身份認同感,而這種認同感有些類似於勒龐強調的群體無意識。比如去年的雙十一,我們如果看到大家都去搶購,自己也會去搶購,這種特定群體的認同感,被馬雲玩的是爐火純青。當然,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群體的認同感與身份認定,如果你的朋友圈都喜歡賓士,你就不會去買雷克薩斯,因為這麼做不會給你帶來社交便利。這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大家需要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圈子。

我們深受他人的影響主要是來自於人們的認知性流暢,就是大腦願意去接受那些容易理解的、毫不費力就能接納的。人們為什麼不喜歡哲學,一是由於枯燥,二就是由於複雜,三就是所謂的不切合實際。人們喜歡流水式的文章,比如咪蒙這種,散發出戾氣和心靈雞湯,因為人們的大腦喜歡重複強調,並且對簡單的東西很容易關注。由這我們看出,廣告就是利用了重複信息強化的效應,以此是我們形成了真相的幻影。

我們的大腦就是這麼控制不住自己!

原子先生語錄:人易受他人影響主要是自己喜歡放鬆自己的大腦,當然,在整個群體氛圍中,很難形成獨立的意識,然而是否能形成獨立意識,這個在現有的邏輯下應該很難形成了。只有超邏輯的思維才能不受他人影響而獨立存在於存在。

原子先生

筆於2016.1.18北京昌平

歡迎關注原子先生,這是一個思想交流的平台

yuanzixianshengYG


總會想太多說明你對自己很負責,而且可以看出你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或者說過強了,總是擔心自己犯錯,應放鬆自己的心情,多點和別人開玩笑,用幽默化解一些不應該認真的錯誤。相信自己。


我知道了,我這是輕度社交恐懼症


推薦閱讀:

分享精神 和 好為人師 的界限在哪?
BPD邊緣人格障礙長程持續治療中……留帖記錄心理諮詢帶給我的變化。?
沒有潔癖的人是怎麼看待有潔癖的人?

TAG:人際交往 | 心理學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