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生中的孤獨?
如何看待人生中的孤獨?
我有時候難免會自己一個呆在某個地方,自己一個人去做某件事情,之前也遇到過這樣的處境,但今天想起這樣的問題來了,趁我有生之年我想明白這事!
自由的代價就是孤獨。
關於自由和孤獨二者密不可分的道理,我很早就認識到了。一輩子單身一定比拖家帶口多了更多自由,離職、旅行、移民這些決定說做就做,說走就走,有了牽掛就不可能這麼決絕。同樣的道理,丁克家庭比三口之家自由。選擇了這樣的生活,必然會損失其他一些東西,比如多了孤獨,少了白頭偕老,多了自由,少了天倫之樂等等。
獨自工作或做事的人,有了更自由的時間和環境,隨之而來的孤獨感是你必然要承受的。能堅持下去的人一定是很享受這種孤獨感的,我認識不少這樣的人,「別人看他很孤單,他笑別人看不穿」。如果確實無法忍受,也不必勉強,改變環境與他人一起工作就好了,記住那時候不要去抱怨世界的嘈雜和束縛。
對於我來說孤獨是一個人成長所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
在我孤身來日本留學的第五年我更加堅定了這樣的想法。
因為孤獨生活的這幾年我學會了太多太多了,孤獨絕對會讓一個人變強大。因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會逼著你如何面對真正的自己,更了解自己,從而學會了許許多多讓自己感到幸福和快樂的技能。
而這些技能是終身受用的,而且也會給你周圍的人帶來益處。
具體說來如下:
比如一個人的時候,泡上一杯茶,翻開一本書,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因為也沒人約著出去玩)意外的發現書裡面很多東西都特別有意思。
書的種類繁多,你肯定會找到那本撫平你的焦慮與不安讓你發自內心感覺輕鬆愉悅的書。
前方多圖**********************************
再比如說學習做飯。看看網上教做飯的教程嘗試做一道自己想吃許久但沒能吃上的菜,那做出來的一瞬間覺得幸福到眼淚都流下來。
因為我在日本的緣故有太多的東西都不像國內隨時可以買到吃。所以當我做出來的時候真的會有那種幸福到流淚的感覺吧。
發幾個自己做的菜吧
南瓜紅豆湯圓
涼麵
牛肉餅
烤茄子
小餛飩
黃金玉米烙
只發這些啦,多謝觀賞(≧?≦)
除了做飯還可以養花,拍照,畫畫
在公園拍的白色山茶花
自己的彩鉛畫
自己種的丹麥仙人掌
自己種的玫瑰花
畫的玫瑰花
*********************************************
發現是不是寫嗨了開始偏題了囧,算了不管了…
總之 就是只要你去發掘,你會發現一個人才能做的有意思的事太多太多了。
這些有意思的事只有孤獨的人才會懂
除了上面說的看書,做菜,畫畫,養花,攝影外,我還時常一個人去電影院看電影,意外的發現一個人去看電影感受太贊了,
沒有人打擾沒有爆米花,可以完全沉浸在電影世界的感覺很美妙,不信你也可以試試?
暫時只想到這了,太啰嗦了,謝謝你能讀到最後人從來都是孤獨的,什麼時候產生了你不曾孤獨的錯覺?
是與人交往時?
是與人攀談時?
是與人歡笑時?
孤獨的人無處不孤獨,樂觀的人無處不歡樂
或許有些絕對,但是孤獨說白了就是滿足感不夠,多巴胺不足。我就沒見過吸毒的人
說自己孤獨,都是死命的往裡面扎。
當然,我沒叫你吸毒。
滿足感不夠,就試著滿足自己吧,或戀愛,或思考,或大吃一頓,或大醉一場,不過這些都只能讓你滿足一時,隨後只會沉溺於更深的寂寞。
有了寄託之所,能夠更長久的走下去,但是,你其實仍是獨自前行,這不矛盾。
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吧,這才能不再迷茫。
←_←←_←←_←←_←←_←←_←←_←分割
我在知乎看到過一個回答,現在找不到了,好像是引自劉慈欣的,我覺得用在這裡非常合適。
大意是你若不知道如何度過這一生,你可以拿一張紙,一根筆,找一個世界公認的難題,終身奉獻於此。或者就想著賺錢,也不管怎麼用,最後死時就如葛朗台一樣抱著金幣說「這些金子真暖和呀」。
人生孤獨我覺得源於迷茫,找不到應該去的地方,應該做的事,找到一個能讓你沉溺進入的方式吧,哪怕你發誓當全球最強王者也不錯。首先,你要分清孤獨和被孤獨的區別。
被孤獨是遠離喧囂的寂寞。
孤獨是遠離喧囂的平靜。孤獨,我遇過的大抵分為幾種。
1,在陌生或熟悉的人群中稍作停歇時感到自己是一個人。
2,一個人的時候走在人群中或不相關的環境。
3,在人群中或一個人時專註的一個人做一件事。
4,所做之事達到了一定程度的深入和投入,自以為身旁無人可及或者達到理解。
5,有美好或痛苦的瞬間,能分享的只有自己一個人。
我自己理性和感性的理解。
1,不被接受不被融入的無力抗拒感。
心聲,和他們說話會很累,他們也是這樣想的吧。
2,只是路過,雖感到自己很渺小但不希望有人來打擾。
心聲,有什麼有趣的事發生就好了。
3,只是想做,同樣不希望有人來打擾。
心聲,有人來幫一下就好了。
4,這件事一定會朝著美好的方向前進的。
心聲,迷茫,求敗,求點醒,求同好。
5,沒有人知道這件事也蠻好的,太多相識的人知道這件對我而言如此痛苦的事,也只是會當做笑話或者相處時更尷尬吧。
心聲,這道菜,這美景,身旁有你的話,我可能就失去了上傳網路的必要了。因為,網上不會有人,和我共度這個瞬間時,會回復他的臉上的神采。
總結。
以身體為引材,
假設內心的身體是由充滿情緒的回憶組成的。
孤獨如水,
是活下來的必需品之一,
身體里無處不在,
有時還需要喝幾口補充一下。
與之並肩的是快樂,如氧氣。
大氣中無處不在,只佔其中的小比例。
吸一大口氣,只有一點點,卻也足夠了。
身體早已做好了過濾出快樂的準備。
但要小心,
吸多了會產生過氧反應。
孤獨久了,人就麻木習慣了。
第一次用電腦上知乎,已經在這個問題的回答里刪刪減減的寫了一個小時了,最後又都刪了。因為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或者說去面對這個問題...或許真的就是過去了就好了,我不知道孤獨有沒有帶給我成長,但我真的很不願意去回憶它。
每個人對孤獨的理解都不一樣,本來就是一種很微妙的情緒。
我的孤獨是一個人的傍晚,一個人的餐桌,一個人帶著耳機的遠行。
那年我十二三歲。
我們都將孤獨地長大。——寂地
不知道你看過一個微信鏈接沒有,大概內容是說你以為你合群了,在大學裡,你參加不同的聯誼,你進入不同的社團,你每天都在這種大大小小的圈子活動,你看似合群了,但實際上你可能收穫不了那些經常獨自學習,不斷增值自我的同學的知識。
說上面的,並不是說叫你擺脫所有社交,然後自己去學習,去看書。但如果你並不享受一些社交活動,哪怕你置身其中會獲得短暫的快樂,你也是孤獨的。
剛上大學的時候,我為了快點融入新集體,跟幾個女生一起上學一起吃飯一起去玩,但慢慢地我明白到這種看似和諧的同學關係並不是我真正想要,我渴望在大學的四年里做的一切都不是現在這些吃喝玩樂的事,我想要在大學裡看多點書,學多點感興趣的,考證,拿獎學金。於是,我開始跟那個小團體脫節了,我自己每天早早地上學,而不再是每天用半個多小時來等她們搞好東西才跑到課室里聽課,吃飯的時間就吃自己喜歡的,不用遷就她們,幾點睡就幾點上床,想看書的時候就看,想選什麼課就選什麼,想幹嘛就幹嘛。於是我一個人過了一個學期,兩個學期,目前是第三個學期。
可能有人會問我,你不覺得孤單嗎?
不會。
的確,那個小團體感情變得越來越好了,裡面卻沒我的位置了,但我並不是沒朋友的,相反,我認識到更多讓我信任的朋友,她們不會要求我陪她們做這個那個,我們都會有各自的自由,但是我們有時候會一起出去吃個飯逛逛街。不過更多的時候,我還是一個人,自己上課下課自己泡圖書館自己打包飯回宿舍一邊看美劇一邊吃。
這樣子的大學生活,我沒覺得孤獨,頂多你可以用孤單一人來形容我大學生活里的大部分時間。
其實孤獨並不單單地意味著一個人脫離團體,然後自己一個人呆著,這種傾向最多能說明你開始喜歡獨處,然後思考自己的問題。
真正的孤獨應該是你身邊明明有很多稱自己是你的朋友的人,但你卻在當中找不到一個傾訴的人吧?
首先應該明白題者所說的"一個人呆在某個地方,一個人做事情"就是所謂的孤獨嗎?孤獨就是指單獨一個人嗎?
孤獨和單獨還不同,單獨是形容一個人,而孤獨是形容內心的一種感受,單獨的人不一定孤獨,而孤獨的人表面上看也不一定是一個人。
我總有種感覺,越是人多的聚會,我越是感到孤獨。 我性格內向,好靜,不喜歡也不善於社交,為了改變自己,所以多次免強讓自己融入群體,但違心的嘗試多次失敗,並帶給我巨大的傷害,可怕的孤獨感! 為什麼?自己不善交際是一面,而最重要的就是滿座佳賓,竟沒有一個能談得來的朋友。自然會有巨大的孤獨感來襲。
人為什麼會感到孤獨?因為缺少心靈的慰藉,缺少與心靈熨貼的知己,說白了,就是缺少那個懂你的人! 網路上流行一首詩,《你若懂我,該有多好》。不少人深受其害,我也中了它的毒。瘋狂的追求那種高山流水般的友情,秉棄世俗的真正知已,如笑傲江湖曲的琴簫和鳴,是何等的快慰人生!
但千金易得,知己難求!
所以,人生大多數都要面對孤獨,學會與自己獨處。 我喜歡單獨一個人做事,單獨一個人呆在房間,也可以有聚會,但必須是我認同的知己好友,不要太多,三三兩兩就已足夠。 讓自己遠離燈紅酒綠,遠離觥籌交錯的無謂交際,在靜靜中積蓄能量,思考關於人生的若干問題。 孤獨卻不孤寂。 試問,哪個才華橫溢、有所作為的人,不是會享受和利用孤獨的人?他們在孤獨的時候積蓄能量,在不孤獨的時候爆發和綻放;而那些害怕孤獨,成天在飯桌、酒桌、歌廳里尋找存在感的人,一定都會淹沒於芸芸眾生之中。
所以,學會享受孤獨。適度脫離群體,學會和自己相處。孤獨是可貴的,在這樣沒有被打擾的時間和空間里,完全依照自己的意願來安排這段時光怎樣度過,是一種莫大的『自由』。
到此時我想說: 我感謝孤獨,是孤獨讓我學會思考,是孤獨讓我能夠面對自己 ,真正感到自己的存在。也正是孤獨讓我能在靜靜的午夜享受在知乎答題的快樂!*^O^*
……………………………………………………
……………………………………………………
由於用手機寫字,無法發鏈接,馬德的一篇文章寫的非常好,那種境界另人神往,粘貼複製如下*^O^*
喊一個知己,共走江湖
馬德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只是,江湖風大,知己零落。
狼在荒野上喊一嗓子,會喊來自己的同類。鬣狗喊一嗓子,會喊來另外的鬣狗。相同的品性、趣味和目標,可以把生命聚攏在一起。區別是,有血性的人,會喊來豪爽的朋友,姦邪的人,只會喊來陰謀家。君子喊不來小人,因為二者不會有共鳴。一個人,通過共鳴,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知己,又通過不鳴,最後,留住知己。
不鳴,是謙卑,是內斂,是低調,是淡然,是在時光里沉靜和低回。這個世界太鬧了,於是,安靜的人,就顯得異常珍貴。咋咋呼呼的人,太虛空,自己不著邊際,也沒有人願意踩在這虛空里,跟著沒著沒落。而彼此太黏糊的人,不是小人,就是利益的結合體,聚得快散得也快。真正的知己,一定是淡泊的人,最終也只因淡泊,走到一起。
歲月的長廊里,最持久的,不是熱烈,而是清淡,不是張揚,而是靜寂。熱鬧處,固然會有風光,但風光處必也是風口浪尖處。人生的荒寒之地,不在遠方,而在高處。有時候,我們突然活得不好,看似是被命運捉弄了,其實是被自我流放了。
因為,一顆心,置於喧囂中,就會變得浮華。即便不遇上敵人、小人,也會跟自己人性中的惡狹路相逢,最後,自己打敗自己。
生命的琴弦,儘管飄忽迷離,但也會在時光幽微處暗度陳倉,在某一瞬間,在某一個音階上,讓一個人翩然而降。這個人,可能就是生命中的知己。人只有在知己的世界裡,心才會自由,才會變得舒展,熨帖,溫暖。知己的世界,才是一個人心靈的原鄉,唯此處,天地空曠,野芳蓬勃,陽光徹照。
莫言在《講故事的人》的演講中提到,他的小說,受到了美國作家福克納和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的影響。原因是,他的靈魂和這兩個人的靈魂有著相似之處,有著共鳴。有時候,精神上的呼應,就是一種天賜的成全。
人生,與其一鳴驚人,不如共鳴找人。與其出風頭,把自己推向風口浪尖,不如遠離喧囂,找個知己,寂靜相守或對望。
當身邊有伴的時候,再大的江湖,從此不冷。孤獨是幸運的,幸福的。有了孤獨,才會明白陪伴的珍貴。
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
會感到孤獨,是必然的,因為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沒有人會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
重要是如何和孤獨相處。學會相處了,也就不會感到孤獨,反而會享受,於是孤獨就變成了自由的愜意了。
我覺得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地學習如何和孤獨相處。
只是不可避免,無論多努力,總是會再某些時刻孤獨找上你。比如夜深人靜,突然醒來;比如人潮鼎沸,突然寂默。。。。或思考片刻人生,或揮手告別,別太在意,就好了
go on
我的生活充滿了孤獨,不是心境的問題,是因為一些原因缺少朋友。事實上當你孤獨久了,你會非常渴望有那麼一個人走進你,不是虛情假意的那種。期盼久了,就會淡掉(不是消失)。久了會變懶的,懶的分享,懶的處關係。然後就會一個人,也不覺得不舒服和不適應。你會開始看書,刷知乎等等,做著你一個人都可以完成的事情。內心繼續期盼孤獨的感覺快快消失,也期盼孤獨的世界不要那麼長久。
人生只有一次,不是得過且過,你要做到不後悔的離開這個世界。遵循你內心的想法,去做你想做的事,肯定會和周圍的人不同,甚至違背了親人的意願,但即使這樣你也要帶著孤獨的心勇往直前。因為妥協了就是一輩子。
雄鷹何須與井底之蛙爭論天空的大小,如果非要我以背叛自己靈魂為代價,去追求所謂的」現充「生活,我寧願和這世界決裂,想要得到十個人的認可,你只需做的跟大家一樣,想要得到千萬人的敬仰,你就必須與眾不同,而欲留名青史,讓全人類銘記,你就得對抗整箇舊世界。
即使你沒有想要成為雄鷹,即使,你不曾渴望得到千萬人的敬仰。那也不要背叛自己的靈魂。
孤獨就讓他孤獨吧。
因為懂得,所以深沉
因為深沉,所以孤獨
君子慎獨,路可以結伴走,靈魂卻只能獨行
我總是說,我享受自由的孤獨,有時候會期待可以自己獨處的時光,但當這段時光真的來了,我又會覺得莫名空虛,然後去做很多必要的無謂的事來掩飾心裡的空虛,嚮往孤獨的自由,卻無法承受自由的孤獨,只能嘴硬的說享受。
嗯,剛剛看到《奇葩來了》說了這個話題,我把我自身get到的點和博主分享一下:
高曉松說:我們那個年紀的人,從小讀莊子也好,讀所有的詩詞也好,我覺得寂寞是一個很珍貴的東西對自己來說,對你們(參加節目的選手)來說已經變成一錢不值,寧可拿那些你覺得不好的東西去消費它,也不要讓自己一個人能獨處一陣子,這個是我很震撼的東西,確實挺讓我目瞪口呆的。與其說我生活在孤獨之中,倒不如說我在這裡已經得其所哉,實際上,孤獨是我的唯一目的,是對我的極大誘惑。 ——卡夫卡
我不知道別的,但我經常獨自走在吹著冷風晚上的路上,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聞到自由的空氣。
推薦閱讀: